最新实验18家鸽的外形与解剖
实验九鸟类(Aves)——家鸽的解剖

直肠很短, 粪便可以随时排 出体外,有利于 减轻体重。
嗉囊
胃
消化肝脏呈红褐色,有左右两叶。 胰腺呈淡红色,是形状不规则的腺体,夹在U形的十二指肠中间。
2、呼吸系统 外鼻孔 内鼻孔 喉 气管 肺 气囊
颈部前方有气管,气管分出两个支气管与肺相连。肺与多个气囊相通。
-End-
四、实验内容
鸟纲: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恒温、卵生和会飞翔的高等脊椎动物。就其身体结构 而言,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相似,但又具有一系列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征。
飞翔需要较轻的体重,同时消耗极大的能量,故鸟类的很多特征都与它的生 活习性相适应:
流线型的外形(减少飞行阻力) 羽毛(飞行、保温、防水等) 轻而坚固的骨骼(充气的腔隙、骨块愈合等) 高效的呼吸系统(气囊) 发达的视觉(飞行中迅速聚焦、良好的视力) 随季节明显变化的生殖系统(在平时生殖系统不发达可以有效地减轻体重)
实验九 鸟类(Aves)——家鸽的解剖
一、目的要求
熟悉家鸽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从而了解鸟类适应于 飞翔的一 般特征
二、用具和药品
家鸽、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镊子
三、材料及其处理
将活家鸽一只,一手握住其双翼并紧压腋部,另一手以拇指和食 指压住蜡膜,中指托住其颌部,使鼻孔与口均闭塞,1—2分钟后, 鸽子因窒息而死,待鸽体冷后,即可解剖。
3、突胸总目(信天翁、鹈鹕、白鹭、天鹅、隼、老鹰、褐马鸡、丹顶鹤、斑鸠、 鹦鹉、杜鹃、猫头鹰、雨燕、蜂鸟、喜鹊)
解剖
(一)解剖步骤
将已经麻醉或处死的家鸽腹面向上地放在解剖盘中,用水打湿胸部和颈部的 羽毛,然后拔掉这些羽毛。
在拔颈部的羽毛时要特别小心,每次不要超过3根,并且应顺着羽毛生长的 方向拔。拔毛时要用手按住颈部的皮肤,以免将皮肤撕破。
家鸽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实验报告

家鸽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想知道家鸽长啥样,身体里面又有啥秘密,所以做这个实验。
二、实验材料。
一只家鸽(是已经去世的哦,不是我们伤害的活家鸽)、解剖工具(像小剪刀之类的)、盘子。
三、外形观察。
家鸽的羽毛可好看啦。
它的羽毛有好多颜色,有灰色的,还有白色的夹杂在里面。
摸起来呢,特别柔软,就像摸着家里柔软的小毯子一样。
它的头部小小的,眼睛圆圆的,像两颗小黑珠子,亮晶晶的,看起来特别机灵。
嘴尖尖的,啄一下感觉还挺有力气的呢。
它的翅膀可大啦。
展开翅膀的时候,就像一把大扇子。
我就想起有一次看到鸽子在天上飞,那大翅膀一扇一扇的,飞得可快了。
它的腿细细的,但是很有力气,站在地上稳稳当当的。
爪子呢,弯弯的,很锋利,就像小钩子一样,我想这能让它稳稳地抓在树枝上或者其他地方。
四、内部解剖。
开始解剖的时候,心里有点害怕呢,但是又特别好奇。
我们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开它的皮肤。
看到里面的肉和一些器官啦。
它的肌肉看起来很紧实。
我就想到鸽子飞的时候肯定需要很强壮的肌肉来带动翅膀呀。
它的骨骼很轻,拿在手里感觉没多少重量。
我记得老师说过,这是因为鸽子要飞,骨骼轻了才能飞得起来。
它的心脏小小的,像一个小红球。
还在一跳一跳的呢,这让我很惊讶,原来即使鸽子已经不在了,心脏还能短暂地跳动。
它的胃里还有一些没消化完的东西,像是一些小颗粒。
我猜那可能是它吃的粮食的残渣。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家鸽有了好多新的认识。
以前只看到家鸽在外面飞呀,找吃的呀。
现在知道它的外形特点和身体里面的构造。
我觉得家鸽很神奇,每一个部分都有它的作用。
它的羽毛能保暖还能帮助飞行,它紧实的肌肉和轻的骨骼也是为了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这个实验真的很有趣,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以后还想做更多这样的实验,去探索更多小动物的秘密呢。
家鸽或家鸡的ppt课件

此外,在左右心房的前方可看到两条粗而短的 静脉干,为前大静脉。前大静脉由颈静脉.肱 静脉和胸静脉汇合而成。这些静脉差不多与同 名动脉平行,因而容易看到。将心脏翻向前方, 可见一条粗大的血管由肝脏的右叶前缘通至右 心房,这就是后腔、静脉。
从实验观察中可以看到鸟的心脏体积很大,并 分化为四室静脉窦退化,体动脉弓只留下右侧 为一支。因而动、静脉血完全分开。建立了完 善的双循环。
(二) 骨骼系统的观察
1、脊柱:区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推和尾椎。除颈推 及尾椎外,大部椎骨已愈合在一起,使其背部更为坚强 而便于飞翔。
颈椎:13或14个,彼此分离。第一、二颈椎特化为颈 推与枢椎。
胸椎:5个胸椎与相愈合,每一胸椎与一对肋骨相关节。
愈合荐骨:由胸椎(1个)、腰椎(5—6个)、荐椎(2个), 尾椎(5个)愈合而成。
(五) 呼吸系统:
外鼻孔:开口于蜡膜的前下方。 内鼻孔:位于口顶中央的纵走沟内。 喉:位于舌根之后,中央的纵裂为喉门。 气管:以完整的软骨环支持。
在左右气管分叉处有一较膨大的鸣管,是鸟类特 有的发声器官。 肺:左右二叶。位于胸腔的背方,为1对扩展为较小的 实心海绵状体。 气囊:与肺连接的数对膜状囊分布于颈、胸、腹和骨
3、肩带、前肢及胸骨
(1)肩带:非常健壮,分为左右两部,在腹面与胸骨连接。
肩胛骨:细长,位于背方,与脊柱平行。
乌喙骨:粗壮、远端与胸骨连接,在肩胛骨的腹方。
锁骨:细长、在乌喙骨之前,左右锁骨在腹端愈合成 为叉状的愿骨。
(2)前肢:对照教材上的图、注意其腕掌骨合并及指骨退 化的特点。
(3)胸骨:躯干部前方正中宽阔的骨片、左右两缘与肋骨 连接。腹中央有一个纵行的龙骨突起。
以免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破损。 分离完毕后,将皮肤翻向外侧,即可看到气管,食道和
家鸽或家鸡的解剖

家鸽或家鸡的解剖林紫莹隆继芳何媚吴杰华黄丽芳刘家玲实验材料和用品∙家鸽(或家鸡)整体骨骼标本、活家鸽(或家鸡、鹌鹑)∙钟型罩、乙醚、解剖盘、骨剪、剪刀和镊子等处死方法•方法1:一手握住家鸡双翼并紧压腋部,另一手以拇指和食指压住蜡膜,中指拖住颏部,使鼻孔与口均闭塞,使其窒息而死。
•方法2:将家鸡的整个头部浸入水中,使其窒息而死。
•方法3:用少量脱脂棉浸以乙醚或氯仿缠于鸡喙,使其麻醉致死。
家鸽或家鸡的外形观察•取活家鸽或活鸡观察,可发现身体呈纺锤形,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附肢五部分,除喙及跗跖部具有角质覆盖物外,全身被有羽毛,羽毛分布可分为羽区和裸区。
•头部:头部前端具有喙;上部有肉冠,下部有肉垂;喙基部有外鼻孔;眼具有可动的眼睑及半透明的瞬膜;眼后有被羽毛遮盖的外耳孔。
∙颈部:细长,活动灵活。
∙躯干:纺锤形,两侧有翼,下部有脚,躯干后端腹侧具有泄殖腔孔。
∙尾:具有尾羽;尾的背面基部具有一对尾脂腺,这是鸟类唯一的皮脂腺,分泌油脂以保护羽毛。
∙附肢:有翼和脚。
翼是前肢,掌指骨部位着生初级飞羽;尺骨部位着生次级飞羽;肱骨部位着生三级飞羽;在初级飞羽之前,近翼角处,第一指骨上,还有丛生的小翼羽。
脚分为股、胫、跗、跖及趾等部分,股、胫被羽毛,跗跖部以下裸露,被角质鳞片;雄鸡第一趾上方具有一角质突起,称为距;脚为4趾,趾端具爪。
家鸡性别特征观察雌性:颜色单一,鸡冠小。
个体较小。
雄性:鸡冠大,头颈的羽毛狭长而尖。
颜色鲜艳。
个体较大。
飞羽类型观察∙飞羽是鸟翼区后缘所生的的羽毛,牢固定在骨骼后缘。
在振翅时整体挥动,拍击空气。
飞羽的数目和形态是鸟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家鸡解剖方法∙将处死家鸡腹面向上至于解剖盘内。
用水打湿腹侧羽毛,一手压住皮肤,另一手顺向拔去颈、胸和腹部的羽毛。
∙用剪刀沿龙骨突起剪开皮肤,切口前至嘴基,后至泄殖腔孔前缘。
并用手术刀柄或钝面将腹面的皮肤和肌肉分离,向两侧拉开皮肤,即可看到气管,食管、嗉囊和胸大肌。
家鸽(或家鸡)的骨骼

实验21家鸽(或家鸡)的骨骼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通过对家鸽(或家鸡)骨骼及解剖的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内容家鸽(或家鸡)整体骨骼的观察。
二、材料和用品(一)材料家鸽(或家鸡)整体骨骼标本。
(二)用品镊子、放大镜、解剖盘等。
三、操作与观察鸟类的骨骼的特点是轻而坚固,大多数的骨骼呈中空,与气囊相通,内充气体,故又叫气质骨。
(一)头骨(图22-1)鸟类头部的骨骼多由薄而轻的骨片组成,骨片间几乎无缝可寻(仅于幼鸟时,尚可认出各骨片的界限),可增强头骨的坚固性。
头骨的前部为颜面部;后部为顶枕部,后方腹面有枕骨大孔。
头骨的两侧中央有大而深的眼眶。
眼眶后方有小的耳孔。
注意上颌与下颌向前延伸形成喙,不具牙齿。
1.头骨背面观由后向前观察。
枕骨位于头骨后端,在枕骨大孔的周围,有四块骨片:上枕骨1片在骨大孔的上方;外枕骨一对,位在枕骨大孔两侧部分;基枕骨一块在枕骨孔下方,其上有一枕髁,与寰椎相关节。
顶骨组成脑颅的背壁,即在上枕骨的上方。
额骨位于两眼窝间,组成脑颅的顶壁。
鼻骨在额骨的前方,为一对,每一个鼻骨有两个突起。
2.头骨侧面观围耳骨为耳孔背缘部分的骨片,是由前耳骨,后耳骨,上耳骨愈合而成。
鳞骨构成脑颅后端的侧壁,背面与额骨私顶骨相连,腹面与方骨相连,亦组成眼眶的后缘。
眶蝶骨与前蝶骨这两骨愈后,共同构成眶间隔。
翼蝶骨在鳞骨的前方,上万与额骨相连,构成眼眶的后缘。
中筛骨组成眶间隔前部的薄片。
下万突出,达于泪骨,形成与鼻腔的分界,即眼鼻腔的中隔。
泪骨在眼眶的前方;上与额骨左右垂直相连之骨。
方轭骨和颧骨位于两眼眶外侧的弓形骨棒,前端以颧骨连接上颌骨,后端以方扼骨与骨相连接。
上颌骨与前颌骨上颌骨组成上嘴的侧缘,向侧后方分出内外支。
分别与腭骨和颧骨相连。
前颌骨组成上喙的前端,为三叉形骨,背支细长伸向外,背支之间与鼻骨相连而成喙峰,腹支与后方的上颌骨相接。
下颌骨为下喙,呈"V"字形,是由齿骨,隅骨和关节骨组成。
家鸽

观察结果:
口 食管 嗉囊 腺胃 肌胃 肝
小肠 直肠 泄殖腔
家鸽的消化系统
嗉囊、腺胃、肌胃三个器官的作用 嗉囊——贮存和软化食物 腺胃——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 肌胃—— 磨碎食物 小肠和直肠的长度差别及功能 小肠——很长,是消化食物和吸 收养料的主要器官 直肠——很短,随时将粪便排出 体外
总结
消化系统适于飞翔生活的特点 消 化 系 统
肌肉骨骼系统的观察
家鸽胸部的肌肉,与其他部位的肌肉对 比,体验其发达程度. 思考:家鸽的肌肉特点与翼的飞翔运动 的关系?
观察结果
头骨 躯干骨 四肢骨
龙骨突 躯干骨
躯干骨 四肢骨
家鸽的骨骼系统
观察培养皿里的家鸽的骨骼标本
观察要求: 家鸽的骨骼是薄还是厚? 长骨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家鸽的骨骼是轻还是重?
呼吸作用旺盛 输氧能力强
保温作用: 羽毛 散热功能: 气囊散失热量
体温恒定对动物的生存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可以扩大动物的生存范围,
鸵鸟生活干旱沙漠地区
企鹅生活在南极地区
所以,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高等.
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结构 体形 翼 骨骼 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呈流线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
宽大的翼,有利于飞行。 轻而坚固,壁薄,中空 胸肌发达 用肺呼吸,气囊辅助
循环路线—两条,无混血 现象,输氧家鸽的体温总是保持在42
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叫做恒温动物
讨论:
1、家鸽的体温为什么能保持恒定? 请从消化、呼吸、循环等方面进行 分析
2、体温恒定对家鸽的生活有什么 意义?
家鸽有很好的产热和散热的功能 产热功能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左心房 左心室
家鸽的心脏
家鸽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一、目的与内容(一)目的1.学习采集鸟类血液的一般方法。
2.学习鸟类的一般解剖方法。
3.通过家鸽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鸟类适应于飞翔生活的一般特征。
(二)内容1.家鸽的翼根静脉和心脏取血。
2.家鸽的内部解剖。
二、材料与用品(一)材料活家鸽、家鸽整体骨骼标本。
(二)用品解剖盘、常用解剖器具、试管架、已灭菌注射器(5 ml)和针头(5一6号)、试管、干棉球、75%酒精棉球、脱脂棉、纱布。
肝素或其他抗凝剂、乙醚(或氯仿)、水。
三、操作与观察(一)血液采集1.翼根静脉取血(1)取5 ml注射器,装上5号针头,吸取少量肝素润湿针头备用。
(2)将鸽腿用绳子扎紧,展开一侧翅膀,露出腋窝部。
拔去该部位羽毛,便可见明显的翼根静脉。
以75%酒精棉球消毒该部位皮肤,然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压迫此静脉向心端,使血管扩张。
(3)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沿离心方向平行刺人翼根静脉,慢慢抽取血液。
★为什么要以离心方向进针?取血完毕,将针头平行退出血管,用干棉球轻压止血。
(4)取下针头,注射器管口紧靠干燥的试管内壁,将血液缓缓注人试管内。
(5)采血完毕,及时用清水冲洗注射器和针头。
2.心脏取血(1)用绳子扎紧鸽腿和鸽翅。
用纱布或棉花沾取热水润湿左侧胸部的羽毛和皮肤,拔去相应于心脏部位的羽毛。
(2)将鸽的左体侧向上横卧于解剖盘内,头向右侧固定。
(3)触摸心搏,确定心脏位置。
消毒该部位皮肤,在与胸骨最突出点平行、距该突出点2cm左右处,刺人连有注射器的6号针头,抽取血液。
(4)、(5)操作同前。
(二)外部形态观察家鸽身体呈纺捶形,体外被羽,具流线形的外廓。
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附肢等部分。
头部圆形,前端为长形角质喙,上喙基部有一隆起的软膜即蜡膜,蜡膜下方两侧各有一裂缝状外鼻孔。
眼大,有可活动的眼睑及半透明的瞬膜。
耳位于眼的后下方,已有外耳道形成,耳孔被耳羽掩盖。
颈长,活动性大。
躯干卵圆形,不能弯曲。
附肢2对,前肢特化为翼;后肢下端部分被以角质鳞,趾4个,趾端具爪,三前一后为常态足。
家鸽的解剖

食道、嗉囊、腺胃、
肌胃、小肠、盲肠、
直肠和泄殖腔。消化
盲肠
腺包括肝脏和胰脏。
口腔内无齿,唾液腺分泌物为粘液不含消化酶(燕雀目除 外);
嗉囊:是食管基部的膨大,贮存和软化食物,嗉囊壁分泌 鸽乳;
腺胃:内壁富有消化腺; 肌胃:壁厚、内壁有角质膜,研磨食物;十二指肠:U形,
胰管和胆管开口于此; 小肠:细长,盘曲,后接直肠; 盲肠:位于小肠和直肠的交界处,豆状,作用一是吸收水
2. 处死: 将左右翅交叉抓住翅根,从背面抓紧将其胸廓
固定,气体交换停止而窒息死亡。
3. 观察胸肌:
沿龙骨突剪开皮 肤至嘴缘,拨开皮肤 沿龙骨突两侧和叉骨 的边缘切开胸大肌, 用镊子牵动胸大肌和 胸小肌,看翅膀的反 应。
34. 观察前后气囊
沿胸骨沿后胸缘骨剪后半缘圈剪,半再圈向,前再剪向,前剖剪开,腹剖腔开,腹找 到气腔管,,找插到入气玻管璃,管插,入用玻吸璃耳管球,充用气吸,耳观球察充前气后,气 囊。观察前后气囊。
肾脏: 紫褐色、 成对、各 分为3叶。
鸟类有 无膀胱?
横褶
5.4 泄殖系统
(2)生殖系统 :由生殖腺、生殖导管组成。
♂:精巢成对、白色,经输精管开口于泄殖腔的 泄殖道;
♀:右卵巢 退化,输卵 管发达开口 于泄殖腔。
5.5 骨 骼 系 统
示 范
5.6 神经系统(示范)
大脑纹状体高度发达,成为鸟类的智慧中枢,使鸟类 具有复杂的本能活动和学习能力;
气囊的功能:① 参与呼吸;② 减轻体重、增加 浮力;③ 减少肌肉及内脏间的磨察;④ 调节体温, 是快速热代谢的冷却系统。
思考:鸟类呼吸系统包括哪些结构?气囊是哪 级气管未端膨大形成的?鸟类如何进行呼吸的?
家鸽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首先用水浇湿羽毛, 首先用水浇湿羽毛, 小心拔去羽毛,注意: 小心拔去羽毛,注意: 每次不超过2-3根; 每次不超过 根 按照羽毛着生方向拔; 按照羽毛着生方向拔; 双手协同作用; 双手协同作用; 从胸部龙骨突起切开 皮肤,前至喙基, 皮肤,前至喙基,后 至泄殖腔。 至泄殖腔。用解剖刀 的钝端剥离皮肤。 的钝端剥离皮肤。 去除胸骨和乌喙骨; 去除胸骨和乌喙骨; 叉骨即锁骨。 叉骨即锁骨。
原位观察消化、呼吸、循环、 原位观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系统 的器官结构。 的器官结构。 消化系统:口腔、食道、 十二指肠、 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十二指肠、空回 直肠、盲肠、肝脏、胰脏。 肠、直肠、盲肠、肝脏、胰脏。 呼吸系统:外鼻孔、内鼻孔、喉、气管、肺、 呼吸系统:外鼻孔、内鼻孔、 气管、 气囊。 气囊。 循环系统:心脏结构、动脉和静脉血管。 循环系统:心脏结构、动脉和静脉血管。 排泄系统:肾脏、输尿管、泄殖腔( 排泄系统:肾脏、输尿管、泄殖腔(分3室, 室 粪道、泄殖道和肛道)、腔上囊。 )、腔上囊 粪道、泄殖道和肛道)、腔上囊。 雄性: 白色睾丸,位于肾脏前端附近;输精管。 雄性: 白色睾丸,位于肾脏前端附近;输精管。 雌性: 右侧卵巢退化,左侧卵巢充满卵泡。 雌性: 右侧卵巢退化,左侧卵巢充满卵泡。
沿龙骨突一侧及叉 骨边缘切开胸大肌, 骨边缘切开胸大肌, 露出胸小肌 沿胸骨与肋骨连接处 剪断肋骨, 剪断肋骨,同时也剪 断乌喙骨叉骨连接处, 断乌喙骨叉骨连接处, 再向后剪开腹壁, 再向后剪开腹壁,直 至泄殖腔孔前缘。 至泄殖腔孔前缘。将 胸骨和乌喙骨等揭去。
解剖视频
/v_show/id_XMjY1MzQ 3NTg4.html
外部形态
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分头、 躯干、尾和四肢5部分 部分。 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分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部分。 体表被覆羽毛。家鸽的前肢变成翼,翼是其飞行器官。 体表被覆羽毛。家鸽的前肢变成翼,翼是其飞行器官。鸽 子通常是固定配偶,且单配,两性结合不仅限于交配期间, 子通常是固定配偶,且单配,两性结合不仅限于交配期间, 而且长期保持配偶关系,故鸽有“夫妻鸟”之称。 而且长期保持配偶关系,故鸽有“夫妻鸟”之称。
鸽子解剖

实验18 家鸽得外形与解剖一、实验目得1.学习鸟类得解剖方法。
2.通过家鸽得外形观察与解剖及其骨骼系统得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得基本结构及其适应飞翔生活得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活家鸽、家鸽解剖示范标本、家鸽骨骼系统标本、家鸽神经系统浸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解剖盘、粗剪刀、骨钳、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各种镊子、吸管、棉线或尼龙线、棉花、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外形观察家鸽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羽,具流线型得外廓。
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与四肢等部分。
1.头部喙上下颌向前极度延伸,前端覆有角质膜。
蜡膜为上嘴基部隆起得软膜。
外鼻孔1对,位于蜡膜下面两侧,呈裂缝状。
眼大而圆,有可活动得眼睑与半透明得瞬膜。
耳位于眼得后下方,外观为一椭圆形得孔,称耳孔。
鼓膜内陷形成图18-1 鸟翼上得各种羽毛(自郑作新)浅短得外耳道,耳孔外覆以羽毛,称耳羽。
2.颈细长,灵活。
3.躯干略呈卵圆形,紧密坚实,不能弯曲。
泄殖孔位于躯干得后端腹面,尾得下面。
4.翼(或称翅)前肢特化而成,其上着生各种羽毛,分上臂、下臂及手,弯曲成Z形,飞翔时能伸展,为飞行器官。
飞羽构成翼得主要部分,可分为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与三级飞羽(图18-1)。
初级飞羽着生在腕掌骨与指骨上,为最长得1列飞羽,9-10枚。
次级飞羽着生在尺骨上,较初级飞羽短。
三级飞羽亦着生于尺骨上,为最内侧得次级飞羽,但其羽色与羽形常与其余得次级飞羽有所不同。
5.脚可分为以下几部分:股或大腿为脚得最上部,与躯干相接,被羽。
胫或小腿在股得下面,跗跖得上面。
鸽得胫部裸出。
跗跖在胫得下面,趾得上面,为脚部最显著得部分,其上着生角质鳞片。
趾4个,3趾向前、1趾在后,先端具爪,为常态足。
6.尾缩短成小得肉质突起。
尾羽生长在尾部得大型正羽。
这些尾羽能展开成扇形,在飞翔中起舵得作用。
尾脂腺尾基部背面得1图18-2 鸟类得羽区与裸区(自丁汉波)对油腺,呈乳头状突起,能分泌油脂。
7.羽毛家鸽体表被羽,有羽区与裸区之分(图18-2)。
鸽子解剖

实验18 家鸽的外形与解剖一、实验目的1.学习鸟类的解剖方法。
2.通过家鸽的外形观察和解剖及其骨骼系统的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活家鸽、家鸽解剖示范标本、家鸽骨骼系统标本、家鸽神经系统浸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解剖盘、粗剪刀、骨钳、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各种镊子、吸管、棉线或尼龙线、棉花、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外形观察家鸽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羽,具流线型的外廓。
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等部分。
1.头部喙上下颌向前极度延伸,前端覆有角质膜。
蜡膜为上嘴基部隆起的软膜。
外鼻孔1对,位于蜡膜下面两侧,呈裂缝状。
眼大而圆,有可活动的眼睑和半透明的瞬膜。
耳位于眼的后下方,外观为一椭圆形的孔,称耳孔。
鼓膜内陷图18-1 鸟翼上的各种羽毛(自郑作新)形成浅短的外耳道,耳孔外覆以羽毛,称耳羽。
2.颈细长,灵活。
3.躯干略呈卵圆形,紧密坚实,不能弯曲。
泄殖孔位于躯干的后端腹面,尾的下面。
4.翼(或称翅)前肢特化而成,其上着生各种羽毛,分上臂、下臂及手,弯曲成Z 形,飞翔时能伸展,为飞行器官。
飞羽构成翼的主要部分,可分为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图18-1)。
初级飞羽着生在腕掌骨和指骨上,为最长的1列飞羽,9-10枚。
次级飞羽着生在尺骨上,较初级飞羽短。
三级飞羽亦着生于尺骨上,为最内侧的次级飞羽,但其羽色和羽形常与其余的次级飞羽有所不同。
5.脚可分为以下几部分:股或大腿为脚的最上部,与躯干相接,被羽。
胫或小腿在股的下面,跗跖的上面。
鸽的胫部裸出。
跗跖在胫的下面,趾的上面,为脚部最显著的部分,其上着生角质鳞片。
趾4个,3趾向前、1趾在后,先端具爪,为常态足。
6.尾缩短成小的肉质突起。
尾羽生长在尾部的大型正羽。
这些尾羽能展开成扇形,在飞翔中起舵的作用。
尾脂腺尾基部背面的1对油腺,呈乳头状突起,能分泌油脂。
7.羽毛家鸽体表被羽,有羽区和裸区之分(图18-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8家鸽的外形与解剖实验18 家鸽的外形与解剖一、实验目的1.学习鸟类的解剖方法。
2.通过家鸽的外形观察和解剖及其骨骼系统的观察,认识鸟类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适应飞翔生活的主要特征。
二、实验材料活家鸽、家鸽解剖示范标本、家鸽骨骼系统标本、家鸽神经系统浸制标本。
三、实验器具解剖盘、粗剪刀、骨钳、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各种镊子、吸管、棉线或尼龙线、棉花、吸水纸等。
四、实验内容与操作(一)外形观察家鸽身体呈纺锤形,体表被羽,具流线型的外廓。
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等部分。
1.头部喙上下颌向前极度延伸,前端覆有角质膜。
蜡膜为上嘴基部隆起的软膜。
外鼻孔1对,位于蜡膜下面两侧,呈裂缝状。
眼大而圆,有可活动的眼睑和半透明的瞬膜。
耳位于眼的后下方,外观为一椭圆形的孔,称耳孔。
鼓膜内陷形成浅短的外耳道,耳孔外覆以羽毛,称耳羽。
2.颈细长,灵活。
3.躯干略呈卵圆形,紧密坚实,不能弯曲。
泄殖孔位于躯干的后端腹面,尾的下面。
4.翼(或称翅)前肢特化而成,其上着生各种羽毛,分上臂、下臂及手,弯曲成Z形,飞翔时能伸展,为飞行器官。
飞羽构成翼的主要部分,可分为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图18-1)。
初级飞羽着生在腕掌骨和指骨上,为最长的1列飞羽,9-10枚。
次级飞羽着生在尺骨上,较初级飞羽短。
三级飞羽亦着生于尺骨上,为最内侧的次级飞羽,但其羽色和羽形常与其余的次级飞羽有所不同。
5.脚可分为以下几部分:股或大腿为脚的最上部,与躯干相接,被羽。
胫或小腿在股的下面,跗跖的上面。
鸽的胫部裸出。
跗跖在胫的下面,趾的上面,为脚部最显著的部分,其上着生角质鳞片。
趾 4个,3趾向前、1趾在后,先端具爪,为常态足。
6.尾缩短成小的肉质突起。
尾羽生长在尾部的大型正羽。
这些尾羽能展开成扇形,在飞翔中起舵的作用。
尾脂腺尾基部背面的1对油腺,呈乳头状突起,能分泌油脂。
7.羽毛家鸽体表被羽,有羽区和裸区之分(图18-2)。
按羽毛构造可将区图18-2 鸟类的羽区和裸区(自丁汉波)分为正羽(翮羽)、绒羽和纤羽(毛羽)3种(图18-3)。
正羽由羽轴和羽片构成,覆盖全身各处。
正羽的色彩及在翼部和尾部的数目在各种鸟类是恒定的,为鸟类分类的依据。
取一飞羽,注意观察羽轴和两瓣羽瓣。
羽轴的下段不见羽毛的部分称羽柄或羽根,其下部深入皮肤内。
羽轴上段称羽干,羽干两侧斜生许多平行的羽枝,每一羽枝的两侧又生出许多带钩或齿的小羽枝,由小羽枝互相钩连组成扁平的羽瓣。
纵切羽柄,可见有一成链状排列而柔软的角质幅状物,叫翮心,为活体时血管输送营养的通路。
绒羽羽轴细长,羽枝柔软松散似绒,小羽枝无钩,多分布在正羽的下面。
纤羽羽轴细小如丝状,仅上方有少量短小的羽枝,着生在正羽及绒羽之间(拔去正羽和绒羽后可见)。
(二)家鸽的内部解剖观察解剖前,先将家鸽用以下方法之一处死:①用一只手握紧家鸽的双翼,另一只手的拇指压住家鸽背部的脊椎骨,其他四指按住家鸽胸部的龙骨突,背腹用力握紧,使其胸廓不能扩张,家鸽很快就会窒息死亡;图18 -3 羽毛的结构和分类(自左仰贤)②用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压住蜡膜,拇指托住颏部,使鼻孔与口均闭塞,使其窒息而死;③将家鸽整个头部浸入水中淹死。
处死后,将家鸽腹部朝上置于解剖盘中,把腹部中央羽毛弄湿后拔去,用解剖刀沿龙骨突切开皮肤,向后将皮肤剪开至泄殖孔前缘,再小心向前延长切口至下喙。
用钝镊子向左右两侧剥开皮肤(当剥离至嗉囊处时要特别小心,以免弄破嗉囊),暴露胸大肌、食道和气管。
1.气囊观察图18 -4 家鸽呼吸系统模式图(自丁汉波)(1)气囊观察分离颈部气管,在其下穿入棉线,然后取一吸管,经口腔由喉门插入气管,并向内吹气。
待胸腹部被吹鼓胀时马上扎紧棉线,再用钝镊子小心剥去腹壁的肌肉层即可见到透明薄膜状的气囊。
气囊是鸟类特有的装置,伸张于内脏及肌肉之间,甚至入骨,家鸽的大气囊有颈气囊、锁间气囊(左、右愈合为一)、前胸气囊、腹气囊和后胸气囊等(图18-4)。
依上法观察到的为腹气囊和后胸气囊。
也可在剖开腹部体壁后再吹气观察气囊,但必须小心以免弄破气囊。
2.胸肌观察完气囊后,用解剖刀沿龙骨突的一侧小心切开胸部肌肉。
可见胸部肌肉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胸大肌,较厚;内层为胸小肌,较薄。
用骨剪沿龙骨突的基部向前剪开胸骨和锁骨,再向后剪开腹壁至泄殖孔前缘,暴露整个内脏(图18-5),然后依次观察下列各系统。
3.循环系统A B图18-6 鸽的动脉、静脉系统模式图A .动脉;B .静脉。
(自丁汉波)心脏位于胸腔内。
用镊子拉起心包膜,纵向剪开并除去心包膜,可见心脏呈圆锥形,前方薄壁的部分是左、右心房,后方厚壁的部分是左、右心室。
心房、心室交界处往往有一些脂肪附着。
心室的腹面可见到冠状静脉,背面可以见到冠状动脉。
动脉用钝镊子将心脏略往下按,可见从左心室发出向右弯曲的右体动脉弓,在其基部向前分支成两条较大的灰白色管子为左、右无名动脉。
每条无名动脉又分支成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和胸动脉;右体动脉弓的主干则向后绕过右支气管到心脏的背面成为背大动脉而后行,沿途分支为腹腔动脉、前肠系膜动脉、生殖腺动脉、肾动脉、后肠系膜动脉、髂动脉及尾动脉等(图18-6A)。
将左右无名动脉略提起,可见其背面有由右心室发出的肺动脉,分成左右2支入肺。
静脉与爬行类基本相似。
由2条前大静脉和1条后大静脉收集缺氧血回右心房,肺静脉从肺回左心房。
肾门静脉趋于退化,具有尾肠系膜静脉收集内脏血液进入肝门静脉(图18-6B),为鸟类特有的构造。
4.消化系统(图18-7)(1)消化管口腔在口角两侧各剪一刀进行观察。
口内无齿,口腔顶部具一纵裂,内鼻孔开口于此。
口腔底部有舌,箭头状,尖端角质化,舌之后为咽,通向腹面的喉头和背面的食道。
食道位于气管之背侧,沿颈部下行,在颈基部食道进入胸腔之前膨大成嗉囊,嗉囊之后的食道穿过心脏的背方,与胃相连。
胃由腺胃和肌胃组成。
腺胃又称前胃,前端与食道相连,呈长纺锤形,掀开肝脏即可见。
剪开腺胃观察,内壁上有许多乳状突,其上有胃腺的开口。
肌胃又称砂囊,紧接腺胃之后,为一扁圆形坚硬的肌肉囊。
剖开肌胃,可见胃壁为很厚的肌肉壁,其内表面覆有硬的角质膜,呈黄绿色,内有许多砂石。
小肠前端与肌胃相连通,后行呈“U”字形弯曲的为十二指肠,其后的小肠细长盘曲,最后与直肠相连通。
大肠具有很短的直肠,末端开口于泄殖腔。
在直肠与小肠的交界处有1对短小的突起为盲肠。
(2)消化腺肝脏位于腺胃和肌胃的腹面,呈赤褐色,分左、右两叶,由右叶发出两条肝管,各自开口于十二指肠。
家鸽无胆囊。
胰脏淡红色,位于呈“U”字形的十二指肠内缘,发出3条胰管通入十二指肠。
脾脏脾脏为肝脏左叶所覆盖,呈倒卵形,赤褐色,但不属消化系统,为造血器官。
5.呼吸系统外鼻孔位于上喙基部的两侧,开口于蜡膜的下方。
内鼻孔位于口腔顶部纵走的粘膜褶壁中间。
喉位于舌根后部中央的纵裂即为喉门。
气管与喉门相通,由环状的软骨环支持,沿颈部下行,进入胸腔后分为左右两支气管入肺。
在气管与支气管交汇处形成的鸣管(观察鸣膜和鸣肌),是鸟类特有的发声器官。
图18-8 鸽的肺及气管(自郝天和)肺分左、右2叶,粉红色,呈海绵样的构造(图18-8),并紧贴于胸腔背方脊柱两侧的肋骨。
支气管进入肺后分出很多分支,其中一些末端延续成为气囊。
6.泄殖系统(图18-9)用镊子将消化管向旁边拨开,暴露泌尿生殖系统以便观察。
(1)泌尿器官肾脏1对,赤褐色,长形,分前、中、后3叶,紧贴于体腔后部脊柱的两侧。
每一肾脏内侧有向后的输尿管,开口于泄殖腔中部的背侧壁上。
无膀胱。
(2)雄性生殖器官雄鸽有睾丸1对,乳白色,卵圆形,位于肾脏的前端。
由睾丸向后内侧发出波状曲屈的白色细管,即输精管,其末端为稍稍膨大的贮精囊,开口于泄殖腔。
无交接器。
(3)雌性生殖器官雌鸽的生殖器官仅左侧的卵巢和输卵管发达,右侧的呈退化的痕迹。
卵巢位于左肾前方,黄色,以系膜连于腹腔背壁上。
在繁殖季节,卵巢内有各种大小的卵。
输卵管位于卵巢后方附近,其前端由喇叭口通体腔,后方弯曲部分的内壁富有腺体,可分泌蛋白、卵膜和卵壳,末端膨大为子宫,子宫开口于泄殖腔。
(4)泄殖腔为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最终汇入的1个共同的腔。
呈球形,以泄殖腔孔与外界相通。
在泄殖腔背面有一黄色圆形盲囊,与泄殖腔相通,称腔上囊,是鸟类幼体特有的淋巴器官。
背面观腹面观图18-9 鸽的泄殖系统(自丁汉波)7.脑及脑神经用解剖剪从头部背方揭开脑颅后,可见脑各部的构造。
家鸽的大脑发达,中脑的视叶也发达,小脑分化为中央梳沟状的蚓部及两侧的小脑鬈,嗅叶退化。
由脑发出12对脑神经(图18-10)。
8.骨骼系统(示范)鸟类的骨骼因适应飞行而特化,具坚硬而轻薄、多愈合和变形、长骨皆有管腔等特点。
(图18-11)。
(1)头骨成体的头骨有广泛的愈合现象,骨间的一些骨缝消失,与其骨骼薄而充气相适应。
颅腔大,头前端突出的上颌骨和齿骨形成喙,两侧有大的眼窝,后端有枕骨大孔。
枕髁1枚与环椎形成关节。
(2)脊柱脊柱由颈椎、胸椎、愈合荐椎、尾椎4部分组成。
颈椎颈椎椎体为异凹型(又称马鞍型)(水平切面呈前凹型,而矢切面为后凹型)。
第一颈椎呈环状,称为环椎,与头骨的单个枕骨相关节。
第二枚称为枢椎。
其它颈椎其髓弧、棘突和横突存在。
最后两枚颈椎具肋骨。
胸椎数目少而彼此愈合,每个椎体横突有肋骨相图18-11 鸽的骨骼连。
每一肋骨可分成椎肋和胸肋两部分,两者间有可动的关节,这种连接对鸟类呼吸及飞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胸骨具发达的龙骨突。
愈合荐椎由胸椎(1枚)、腰椎(5-6枚)、荐椎(2枚)和尾椎(5枚)愈合而成。
愈合荐椎为鸟类所特有,它进一步与宽大的骨盘(腰带)相愈合,构成坚实有力的支架,以适应后肢支撑体重及飞行时构成稳定的中轴。
尾椎及尾棕骨尾椎除有一些加入愈合荐椎之外,尚有一些能自由活动,最后为尾综骨。
尾综骨由最后几枚退化的尾椎愈合而成,支持尾羽。
(3)肩带和前肢骨肩带肩带由肩胛骨、乌喙骨和锁骨组成。
肩胛骨呈长刀状,后伸于胸廓背方。
乌喙骨粗壮,与胸骨作关节,构成对前肢的有力支持。
左、右锁骨(以及退化的间锁骨)在腹中线愈合成“V”形,称为叉骨。
叉骨为鸟类特有,具有弹性,当鸟类剧烈扇翼时可避免左、右乌喙骨相碰撞。
前肢骨前肢特化为翼,其变化主要表现在手部骨骼的愈合和消失。
肱骨长而粗壮,构成上臂。
前臂由尺骨和桡骨组成。
腕骨、指骨退化。
仅余第2、3、4指,各指的指节数亦大为减少。
(4)腰带和后肢骨腰带腰带宽大而显著变形,这与后肢负重及产大型硬壳卵有关。
腰带由肠骨、坐骨和耻骨愈合成无名骨。
左右耻骨与坐骨不在腹中线汇合,而是向体后方向伸展,构成开放式骨盆,以使大型硬壳卵在产出时不受阻碍。
后肢骨由股骨、胫腓骨、跗跖骨及趾骨等部分构成。
股骨粗短,下接胫腓骨。
腓骨退化成一条不长的细骨。
胫骨长、大,与足部的近端排跗骨相愈合,称为胫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