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陷阱与贫困循环研究--以贵州麻山地区代化镇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Vol.36,No.2,pp94-101㊀㊀2015年4月㊀㊀㊀㊀㊀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April,2015㊀㊀㊀

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150213㊃区域农业㊃贫困陷阱与贫困循环研究

∗ 以贵州麻山地区代化镇为例

王亮亮1,杨意蕾2(1.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陕西西安㊀710128;2.深圳德安泰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㊀518055)

摘㊀要㊀自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重视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但部分地区仍然发展缓慢或

者返贫现象突出㊂该文以贵州省 十二五 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为背景,着重从贵州麻山地区产业结

构单一㊁收入水平低下㊁劳动力外流㊁基础设施不完善㊁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分析了贵州麻山地区近

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了贫困陷阱,并研究了导致该地区陷入贫困循环陷阱的原因㊂文章以发展经

济学家纳克斯的 贫困恶性循环 ㊁纳尔逊的 低水平均衡陷阱 ㊁缪尔达尔的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为

基础,探讨分析了麻山地区存在的4因素贫困循环链,即环境要素制约型贫困陷阱㊁物质资本因素制约型

贫困陷阱㊁基础设施因素制约型贫困陷阱和人口因素制约型贫困陷阱㊂文章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现有理论

基础,提出错综交织的循环链扣是麻山地区难以摆脱贫困的根源㊂最后,总结了摆脱困境的5条政策性

建议㊂

关键词㊀贫困陷阱㊀贫困循环㊀循环链贫困论㊀贵州麻山地区

㊀收稿日期:2014-03-04㊀王亮亮为硕士研究生㊀杨意蕾为工程师㊀∗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1 引言

经济学领域对 贫困陷阱 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马尔萨斯的人口论㊂发展经济学中的 贫困陷阱 ,是指由于经济中存在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陷于贫困落后且难以摆脱的情况㊂通常贫困陷阱是指处于贫困状态的个人㊁家庭㊁群体㊁区域等主体或单元由于贫困而不断再生产贫困,长期处于贫困的恶性循环中而不能自拔㊂因此,贫困陷阱常与贫困循环相伴而生㊂1953年,拉格纳㊃纳克斯在其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低,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不足,限制了资本形成,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1]㊂1956年,纳尔逊利用数学模型考察了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㊁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㊁产出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形成问题㊂他认为,低水平均衡陷阱是由较低的人均收入造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 陷阱 [2]㊂随后,缪尔达尔在此基础上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㊂认为,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过程是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相互关联㊁相互影响㊁互为因果的积累结果㊂在经济循环积累过程中,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㊂前者指落后地区的资金㊁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发展要素不足,发展缓慢;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3]㊂从20世纪40年代起,大批殖民地㊁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各个国家都在与贫困进行艰苦斗争,发展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脱贫之路,但是减贫效果却不尽如人意㊂20世纪50年代的理论重点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的重大意义并在宏观层面分析经济问题㊂到了20世

纪60年代末,新古典主义发展经济学复兴,并认为不存在贫困陷阱,一个国家的贫困是由市场机制扭曲和国家政策落后导致的㊂这一理论产生过巨大成效,亚洲 四小龙 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㊂但是随着经济问题层出不穷,经济学家们开始重新反思贫困陷阱问题㊂Rosenstein Rodan 最早注意到产业互补性和协调失灵,他把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比作跑道上的飞机,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只有获得一定的速度,才能不断发展,否则只会在原地不动[4]㊂Murphy㊁Shleifer&Vishny 进一步研究了Rosenstein Rodan 的理论,被认为是发展经济学深入微观分析的重大进步,他们通过实证模型,发现单个部门可能不会盈利,多个部门协调就很可能盈利,但是多个部门间也可能产生由于协调失灵而陷入贫困陷阱的情况[5]㊂人力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大资源,Kremer 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决策问题㊂研究表明,低教育投资能自我强化,使得发展中国家难以摆脱人力资本匮乏的贫困陷阱[6]㊂Acemoglu 也研究了人力资本的贫困陷阱㊂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善,这一现状不仅会加剧人力资本匮乏,还会强化技术停滞陷阱[7]㊂Masuyama 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存在着相互交织㊁纷繁复杂的贫困陷阱,一个贫困陷阱的解决可能会恶化其他贫困陷阱,这样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贫困陷阱循环的

怪圈[8]㊂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贫困问题也做了广泛研究㊂其批评了发展经济学中的 唯资本论 ,指出发展中国家要跳出贫困陷阱,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摆脱低效机制,还指出有利他主义的政治企业家是推动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9]㊂并且发现教育差距推动了收入差距,农村居民低水平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培训是其贫困的重要原因,低收入农户正面临着贫困陷阱[10]㊂研究还发现了群体效应,群体中农业人口比例越高㊁平均教育水平越低㊁与外界信息交流越少,则个体收入水平越低㊂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群体效

应是导致贫困陷阱的主导因素[11]㊂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贫困陷阱问题研究的时间长并且深刻,近些年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大部分集中于宏观层面和教育㊁资本等部分微观层面,很少有针对某一地区的实际调查研究㊂该文以贵州省麻山区代化镇为调查样本,深刻研究了该地区的贫困问题㊂

2㊀麻山地区基本情况

2.1㊀贵州麻山地区基本情况

文章以贵州省社科院谢家雍提出的 麻山地区6县 为研究对象㊂麻山地区6县指长顺县㊁罗甸县㊁紫云县㊁望谟县㊁平塘县和惠水县㊂其中长顺县㊁罗甸县㊁紫云县㊁望谟县㊁平塘县均为贫困县,占贵州省2013年50个贫困县的1/10㊂贵州麻山地区是一个特定概念,麻山地区是贵州贫困地区的代名词,是贫困的缩影,虽不能完全反应贵州贫困区的全部特征,但作为一个典型贫困区,其主要特征和主导因素具有普遍意义㊂

代化镇地处麻山腹地,农民人均收入接近麻山六县农民人均收入的中位数和整个麻山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㊂不管是从自然条件,还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代化镇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文章以代化镇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反应麻山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与根源㊂

2.2㊀长顺县代化镇基本情况

代化镇位于麻山区长顺县,处于麻山区中部㊁长顺县南部,总面积104.53km 2,距县城58km,距省府贵阳144km㊂该区70%为深山区㊁恶山区,平均海拔1020~1100m,按农业区划分为珠江流域红水河一带㊂境内多为岩溶低山地貌,坡地石漠化现象严重,地表资源贫乏,土壤pH 值7.3,平均气温16ħ㊂辖内9个行政村:代化村㊁朱场村㊁打傍村㊁摆梭村㊁井边村㊁打朝村㊁斗省村㊁打细村㊁打嘎村,共94个村民组㊂2011年末少数民族人口1.1977万人,占总人口的81%,其中男7501人,女7338人;农业户数3250户;农业人口1.4530万人,占总人口的97.9%;绝对贫困人口数为1348户7239人㊂机关及流动人口309人,占总人口的2.1%㊂人均耕地626.67m 2㊂全镇森林覆盖率18.5%,人均林木466.67m 2,人均用材林400m 2㊂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00万元,粮食产量达5930t,59第2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亮亮等:贫困陷阱与贫困循环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