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国家节能中心

合集下载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

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维护、改造和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及其室内外环境的适宜性和健康性,从而保障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应用。

一、建筑设计阶段1. 基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合理选用可再生能源,充分考虑被动式设计和自然通风采光等设计要素,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通风透光性。

2. 采用环保建材,降低建筑材料的污染排放,提高维护和改造阶段的可持续性。

3. 注重绿色景观设计,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绿色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舒适性。

二、建筑施工阶段1. 严格控制施工废弃物的产生,推行可循环再利用的施工废弃物处理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 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采用节水设施和技术,减少施工中的用水量,降低施工对水资源的消耗。

三、建筑使用阶段1. 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加强室内环境调节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2. 引导建筑用户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提高建筑使用阶段的可持续性,鼓励绿色建筑认证,促进建筑节能减排。

3. 强化室内外环境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标,提高建筑使用阶段的健康、舒适性。

四、建筑维护改造阶段1. 采用环保材料进行维护和改造,减少对原有建筑结构的破坏,提高维护改造的可持续性。

2. 合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尽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维护改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3. 强化对维护改造施工过程中施工废弃物的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五、建筑拆除阶段1. 采用绿色拆除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及污染,确保拆除过程中安全、清洁。

2. 加强对拆除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3. 优化拆除规划,降低拆除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推动建筑拆除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体来说,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包括了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改造和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在不同阶段均有相关要求和指导原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文章来源:居家环保网文章作者:王博关键词:室内空气环境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 :00 ~18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1.0.5 基本要求2.0.7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2.0.8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2.0.9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国家节能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国家节能中心

海南省还 发布 了


《海
南省民用
可 再 生 能 源 系统 能 效 测 评 及 见 证 取 样 检 测
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管理 暂行办 法
规定民用建筑能效

测 评 机 构 的 技 术 人 员 比例 不 得 低 于 7 0 %

咨 询 服 务:受 政 府 有
展节 能领域 国际 交
面 积 为 2 万 平 方 米 以 上 的 国 家机 关 办 公 建 筑 和 大 型 公 共
关部 门委 托 流与合作


承 担 能效标识管理

:开
建 筑:实 施 节 能 综 合 改 造 并 申请 财 政 支 持 的 国 家 机 关 办
公 建 筑 和 大 型 公 共 建 筑: 申请 国 家 级 或 省 市 节 能 示 范 工
而 且
, 。
该标识
才 能 对 民 用 建 筑 能源 消耗 量 及 其 用 能 系统效 率 等性 能 指标 进行检测

评估工 作


测评机构按其承 接 业务范 围



为规 范 民 用 建 筑 能 效 测评 机 构 的管理


保障
能效综合测评


围 护 结 构 能效 测评
空调 系 统 能效 测

民 用 建 筑能效测评 质量
按测评
结果 将 民 用 建 筑能效 水 平 划 分 为5 个 等级 并 以 星 级 为标 志

五 星 级 为 最
高 等级

以上 5 类民用建筑工 程竣工 验收合格后 2 个月 内 建

办法还 规定
分析 的能 力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贡献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是指在设计阶段,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合理的建筑朝向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建筑的朝向和布局还需要考虑周边环境,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其次,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需要采用高效的建筑外墙和屋顶保温材料。

建筑外墙和屋顶是建筑的主要能量流失部位,选择高效的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能耗。

同时,合理设计建筑外墙和屋顶的结构,减少冷热桥效应,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也是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

另外,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需要采用高效的建筑设备和系统。

建筑设备和系统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的整体能耗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采用高效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的能耗。

此外,建筑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管理也是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和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

选择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

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也是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重要内容。

总之,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和执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局部修订的公告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局部修订的公告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局部修订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4.06.19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2024年第97号
•【施行日期】2024.10.01
•【效力等级】部门工作文件
•【时效性】尚未生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2024年第97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局部修订的公告现批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24年10月1日起实施。

局部修订的条文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并在《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登。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24年6月19日附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024年绿色建筑新标准

2024年绿色建筑新标准

主要内容与特点分析
节能要求提升
相比以往标准,新标准对建筑的节能性能要求更高,包括更严格的能 耗限值和更高的能效水平。
环保材料推广
鼓励使用环保、可再生、低碳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环 境影响。
室内环境改善
注重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自然采光和通风等室内环境因素的改 善,提高居住者的舒适感和健康水平。
市场接受度
新标准的推广和实施需要得到 市场的认可和接受,需要一定 的时间和宣传努力。
监管力度
新标准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的 监管和执法支持,如何确保标 准的严格执行也是一大挑战。
03 节能与环保技术应用
高效节能系统设计策略
优化建筑布局和朝向
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能源消耗。
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节能技术,提 高空调能效比。
3
国内外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对国内外绿色建筑政策法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 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 的改进建议。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及标准解读
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概述
介绍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概念、作用和意义 ,包括国内外主要的绿色建筑认证机构和认 证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详细解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节能、环保、健 康、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指标和要求,以及评价方法 和程序。
低室外噪音的传入和室内噪音的产生。
采取隔声措施
02
对建筑内的噪声源进行隔声处理,如设备隔声罩、管道消声器
等,减少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
合理规划室内空间
03
通过合理规划室内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降低不同区域之间的
噪声干扰。ຫໍສະໝຸດ 空气净化及温湿度调节方案室内空气净化

中建协(JCC)绿色建筑中心-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持介绍

中建协(JCC)绿色建筑中心-可持续发展技术支持介绍

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业协会直属,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 批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
国内唯一能同时颁发质量管理体系(QMS)、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OHSMS)及能源管理体系(EnMS)认证证书的的建设行业专业认证机构 中建协认证中心是住建部直属最大的认证机构,也是USGBC在中国授权的最大、最专业的 LEED咨询及培训机构 JCC绿色建筑中心,是JCC为研究绿色低碳产业而成立的以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标准认证 咨询、低碳第三方核查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为核心业务的专业团队,以长期为一流企业服 务的经验、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精神,从规划之初即为客户提供贯穿于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绿色建筑相关服务。 团队内部具备专业的中国绿色建筑标准评审专家,直接参与最新版标准的编制与评审。
绿色建筑中心主要专家
绿色建筑中心拥有5位国
家一级注册建筑师、7位
一级规划师、5位一级注 册结构工程师、6位注册
设备工程师和4位注册供
配电工程师主要设计专家, 以及由8位主要绿色建筑
认证专家和20位能源管理
体系审核员带领的200多 位专业顾问团队

绿色建筑中心团队绿色建筑工程师
我们的企业文化
以建筑行业为基础、以建筑相关产业为延伸、横跨工程 建设等多个领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为行业客户提供 专业化、增值化、国际化服务
中建协认证中心发展历程
成功改制为北 京中建协认证 成为中国认证 认可协会常务 理事会成员 试点开展 《ISO14000》 与美国绿色建 筑委员会建立 战略合作伙伴 关系 中心有限公司 承担中国建筑业 协会与联合国工 业发展组织、商 务部中国国际经 济技术交流中心 达成书面协议的 “中国建筑企业 社会责任”项目 实施与管理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房地产-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房地产-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室内环境质量:
➢ 声环境控制 ■ 噪声等级 • 根据不同建筑形态,控制噪声要求 • 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包括门、窗、玻璃等 ■ 噪声控制 • 降低声源噪声,包括设备选用及减振措施 • 控制噪声传播途径
- 远离噪声源 - 利用绿化带、地形及屏障等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室内环境质量: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1年10月
中国绿色建筑Biblioteka 价标准绿色建筑定义:GB/T50378-2006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地 节能 节水 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示:
➢ “设计标示” - 仅设计阶段 ➢ “评价标示” - 包括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通过工程验收,并使 用一年以上)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室内环境质量:
➢ 热环境控制 ➢热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平均辐射温度 ■ 控制建筑物内外表面结露、发霉现象 • 合理的保温隔热措施 • 减少窗/窗框的热桥部位传热损失 • 合理的室内环境温度 • 利用特殊的吸湿性强、表面不透水的材料 ■ 自然通风 • 平面布局及朝向有利于夏季和过渡季节自然通风 • 注意建筑间距及布置方式、高度等影响 • 诱导气流方式,如导风墙、拔风井等
➢ 空气环境质量控制 ■ 空气环境质量 • 室内新风量 • 空气污染物浓度,如甲醛、苯、氨、氡及TVOC等 ■ 控制措施 • 空气质量监控系统,CO2控制新风量需求 • 空气检测报告 • 建筑装修材料控制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运营管理:
■ 最终实现绿色建筑的过程
主要方针:“四节一环保” 节能/节水/节地/节材 + 环境保护

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该标准是绿色建筑评价的基础性标准,规定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和标识管理等内容。

2.《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0878-2013):该标准适用于工业建筑,规定了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和标识管理等内容。

3.《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89-2016):该标准适用于办公建筑,规定了绿色办公建筑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和标识管理等内容。

4.《绿色商业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92-2016):该标准适用于商业建筑,规定了绿色商业建筑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和标识管理等内容。

5.《绿色乡村住宅建筑评价标准》(T/CCMA 0053-2019):该标准适用于乡村住宅建筑,规定了绿色乡村住宅建筑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和标识管理等内容。

6.《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T/CCMA 0054-2019):该标准适用于医院建筑,规定了绿色医院建筑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等级和标识管理等内容。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18 :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标识与美国LEED比较
• • • 历史:起步VS成熟 推广:政府主导VS市场主导 传播:从上而下VS网络化

评价主体: 社会团体VS政府机构
绿色建筑评价还应该考虑的问题
• • • 开发商如何受益? 住户如何受益? 绿色建筑相关的产业链如何受益?


绿色建筑VS成本增加?
政府主导VS市场主导?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徐关绿色建筑主要标准及文件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绿色施工导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
•<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标识的两个阶段
“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是依据《标准》、《技术细则》 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对 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
《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2年。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依据《标准》、《技术细则》和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对已 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管理办法》对 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3年。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8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绿色施工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运行使用部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我国目前有关绿色建筑主要标准及文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是依据标准技术细则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补充说明规划设计部分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

国家标准_绿色建筑评价标准_GB_T50378_2014解读
在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标准修订组于2011年9月召开了 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标志着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启动。会议形成 了修订工作大纲、修订工作规则等文件,确定了标准修订的技术 原则。会后,修订组以全体会议、专题小组会等多种形式,进一 步落实了标准框架结构和技术原则,对标准条文进行了初步编写 和修改(包括适用范围、评价方式等),形成了标准修订初稿。
严格地讲,上述“各类指标得分”和“总得分”实际上都是 “得分率”。因为建筑的情况多样,各类指标下的评价条文不可 能适用于所有的建筑,对某一栋具体的被评建筑,总有一些评价 条文不能参评。因此,用“得分率”来衡量建筑实际达到的绿色 程度更加合理。但是在习惯上,“按分定级”更容易被理解和接 受,《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在“基本规定”章 中规定了一种折算的方法,避免了在字面上出现“得分率”。表2 给出了一个分值计算示例。
1、适用建筑类型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适用范围,由原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 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进一步扩展至民用建筑 各主要类型。其确定依据是:
(1)由近些年的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实践来看,绿色建筑的 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各行业、各类别建筑践行绿色理念的需求 不断提出。截至2012年底,742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中已有医疗 卫生类5项、会议展览类9项、学校教育类12项,但具体评价中 却反映出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于这些类 型的建筑考虑得不够。(2)近些年先后立项了《绿色办公建筑 评价标准》GB/T50908-2013、《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已 报批)、《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 准》、《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等针对特定建筑类型的绿色建 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对包括上 述建筑类型在内的各类民用建筑予以统筹考虑,必将有助于各国 家标准之间的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3)项 目试评工作也纳入了4个医疗卫生类、5个会议展览类、7个学校 教育类以及航站楼、物流中心等建筑,初步验证了《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GB/T50378-2014对此的适用性。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
4.1.2 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 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4.1.3 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 计、施工,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4.1.4 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
3.1.5 申请绿色金融服务的建筑项目,应对节能措施、节水措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 计算和说明,并应形成专项报告。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 5 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刘加平 王建国 俞滨洋 毛志兵 娄宇 沈迪 李迅 杨仕超 李百 战 赵锂 陈琪
1总则 1.0.1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绿色性能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 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 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 30%; 2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 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
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当总得分分别达到 60 分、70 分、85 分且应满足表 3.2.8 的要求时,绿色建筑等
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令狐采学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 18 :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绿色建筑有关国家标准(国内)

绿色建筑有关国家标准(国内)

与绿色建筑节能相关国家规范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T hi(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8:00~18:00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3.1.4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017/12/4
1.2标准转化科研成果
“十五”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十一五”项目“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十二五”项目“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标准规范技术研发” “十二五”项目“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
示范” “十二五”项目“建筑工程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二五”项目“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二五”项目“公共机构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二五”项目“西部生态城镇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研究与工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建办[2013]195号) 《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建村[2013]190号)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
(建科[2015]179号) 《绿色建筑后评估技术指南(办公和商店建筑版)》(建办科
[2017]15号)
二、标准体系
《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国发[1992]66号)(1992
& 2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21世纪议程》(国发[1994]37号)
《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建办科[1995]80号)
(1995, 2002 & 2012)
《节约能源法》(1997 & 2007)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143号部令)
程示范” “十二五”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群建设关键技术研
究与示范”
1.2标准转化科研成果
“十三五” “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项目 基于实际运行效果的绿色建筑性能后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 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新方法与示范 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 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 基于全过程的大数据绿色建筑管理技术
2017/12/4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 (兼论政策、制度、项目)
叶凌 工学博士/副研究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设标协绿色生态委 DGNB注册高级咨询师
主要内容 Contents
1.标准背景 2.标准体系 3.标准应用 4.标准展望
2017/12/4
2
1
2017/12/4
一、标准背景
政策导向 的落实
科研成果 的转化
技术实践 的总结
绿色建 筑标准
2017/12/4
3
1.1标准落实政策导向
建筑节能 →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
《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国发[1986]4号)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 《城市建设节约能源管理管理实施细则》 墙体材料革新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1990s
应县木塔,1056
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2005
2000s
科技部建筑节能示范楼,2005
朗诗布鲁克被动房, 2014
2010s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
5
2017/12/4
1.3标准总结技术实践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1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4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5
分专业
分阶段
不同地域和建筑类型 实际效果和运行性能
4
2017/12/4
1.3标准总结技术实践
我国最早的绿色建筑中文论文: 1994年,《工程建设标准化》杂志译文《绿色建筑的到来》 , 介绍ASTM、AIA、USGBC、NIST等机构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和活动
1.3标准总结技术实践
五台山佛光寺,857
1.1标准落实政策导向
• 时间前提
全寿 命期
为人民创造良好 生产生活环境
• 功能要求 • 有居-宜
居-乐居
健康 适用 高效
• 理论核心 简约适度、 • 缺一不可 绿色低碳
四节 一环保
与自然 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 终极目标 • 尊重环境 • 因地制宜
引用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总述》
GB/T50878 评价标准
-2013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GB/T50878-2013
烟草工业绿色工房评价标准 YC/T396-2011
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
GB/T50908-2013 88%
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
GB/T51100-2015 83%
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GB/T51153-2015 79%
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
GB/T51165-2016 92%
评价 标准
指标 体系
建设规 范
2017/12/4
12
6
2017/12/4
2.1评价标准
• 现行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约10部
标准名称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标准编号 GB/T50378-2014
相同相似率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50640-2010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GB/T51141-2015
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
GB/T51148-2016 91%
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
TB/T10429-2014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GB/T51255-2017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
某省市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地方标准
相同72%,相近22%
2.1评价标准
绿色工业建筑
绿色办公建筑
绿色商店建筑
绿色医院建筑
评价标准
(2000 & 2005)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6]28号)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国发[2007]17号)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08)
1980s
1990s
2000s
(见后)
2010s
2
2017/12/4
1.1标准落实政策导向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 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发〔2013〕2号)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