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每日一题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9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大气环流与气候)(讲义)(解析版)
节气
春、秋分
冬至
夏至
赤道低气压带
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赤道以南
赤道以北
副热带高气压带
30°纬线附近北对称
自30°纬线向南移
自30°纬线向北移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
(1)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晚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约1个月,即“移动不同步”。
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成因: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大气环流主要包括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2.单圈环流
冷热不均使其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
3.三圈环流
地球自转使其偏:如果去除假设“地球不自转”,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考虑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如下图所示:
3.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4.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答案】3.C 4.D
【解析】3.多风的天气有利于雾的消散。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较大,故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风力较弱,C项正确。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光照较强,都有利于雾的消散,故排除A、B、D三项。
C.天津逐渐进入冬季D.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答案】1.C 2.B
【解析】1.图甲所示,依据纬度变化规律为自北向南纬度数减小,为北半球,则20°-30°之间出现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C正确;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0°~10°盛行东北信风,排除A;10°~20°盛行东北信风,排除B;30°~40°盛行西南风,排除D;故选C。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专题《气压带、风带与气候》高频非选择题50题及解析
专题06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精选高频考题50题·非选择题1.下图是沿北纬60°的1月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判断理由是。
在d、e、f三个区域中,属于海洋的是,判断理由是。
(2)此时,e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d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b地区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3)此季节,印度盛行风,我国盛行风的风向是风,其性质是。
【答案】(1) a c 1月北半球大陆气温比海洋低 e 1月北半球海洋气压比陆地低(2) 阿留申低压亚洲高压冰岛低压(3) 东北季西北寒冷干燥【分析】本题以沿北纬60°的1月气温分布曲线和气压分布曲线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气压分布、风带分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一月份北纬60°地区在气温分布上应是陆地低于海洋,1月北半球大陆气温比海洋低,结合经度即可判断a、c为大陆,b为海洋。
1月北半球海洋气温比大陆高,1月北半球海洋气压比陆地低,在d、e、f三个区域中,属于海洋的是e。
(2)北纬60°、180°太平洋,一月份北半球是冬季,亚欧大陆降温快,形成亚洲高压--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欧高压切断在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e,在大西洋形成冰岛低压--b。
(3)一月份北半球是冬季,在亚洲高压控制下,此季节,印度盛行东北季风,我国盛行风的风向是西北风,风从陆地吹来、从高纬度吹来,其性质是寒冷干燥。
2.读全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表示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2)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汇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3)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
【答案】(1)北半球冬季(或南半球夏季)。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三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气压带和风带1.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高气压带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2)此时,图示半球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图为“某大洲沿20°E的地形剖面图和某季节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中()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沙漠气候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2)此季节()A.甲地高温干燥B.乙地草木枯黄C.丙地森林茂密D.丁海区风大浪急3.下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山区河流出现春汛C.恒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4.下图为部分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常年受甲地附近气压带影响的区域,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乙地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温和湿润(3)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干冷的极地东风B.冷湿的极地东风C.干冷的中纬西风D.暖湿的中纬西风5.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6.南亚高压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
(完整版)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3.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A.台风的影响 B.反气旋的影响C.海陆热力差异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7.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A.1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B.7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C.纬向的气压带南半球比北半球明显D.冬、夏的高低气压中心很稳定,不随季节变化1.图为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等压线分布图(1)在地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A、B两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此时该气压带断裂成 ,体现了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2)图中气压中心名称:A B 。
(3)此时,东亚吹风,南亚吹风。
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图中A处是 (高、低)气压,名称是 .(2)图中B处盛行季风,C处盛行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1)副极地低气压带 ;块状;海陆分布。
(2)A 亚洲高压 B 阿留申低压(3)西北风;东北风2、(1)7;低;亚洲低压(2)东南风;西南风(3)海陆热力差异;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4)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大8.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 ________。
(2)a、b两地的风向;a______,b______。
(3)A处的降水以____雨为主,C处的降水以____雨为主。
(4)B处大陆东西两岸相比,降水比较丰富的是__,原因是__________。
(5)D处降水少,但气候比较湿润,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1月份,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A、B、C、D四处中,__处的气压带被阻断成高压中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考点12 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一、气压带和风带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移动(1)七个 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B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a 为信风带b 为西风带c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①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②气压带和风带分别关于赤道南北对称分布;③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④同一半球信风带风向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注意: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由气流运动造成的。
二、季风环流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亚洲)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亚洲)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低温少雨)C东南风(高温多雨)南亚季风B东北风(凉爽干燥)D西南风(高温多雨)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
气候类型成因气压带、风带性质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暖湿润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炎热湿润终年高温多雨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大气的运动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师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和风带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基础——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据图指出a 、b 、c 所代表的环流圈。
提示:a 为低纬环流圈,b 为中纬环流圈,c 为高纬环流圈。
2.补充完成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
(1)七个气压带⎩⎨⎧A 为赤道低气压带⎭⎪⎬⎪⎫C 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 为副极地低气压带G 为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2)六个风带⎩⎪⎨⎪⎧⎭⎪⎬⎪⎫B 为信风带D 为西风带F 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表述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提示:①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②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连线)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 (1)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由带状断裂成块状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典型气压中心与冬夏季风(1)由图1可知,1月份(冬季),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M 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①M 的形成:1月份,(亚欧)大陆比海洋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亚洲)高压。
②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并由带状分布变为低压中心。
③此时,东亚盛行A 西北风,南亚盛行B 东北风。
(2)由图2可知,7月份(夏季),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N 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①N 的形成:7月份,(亚欧)大陆比海洋升温快,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亚洲)低压。
②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并由带状分布变为高压中心。
③此季节,东亚盛行C东南风,南亚盛行D西南风。
命题视角(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案例法学习[把握教考导向]一、教材这样学(湘教版选择性必修1 P65)赤道低气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全年处在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气压带、风带、夏季风、季风环流)
气压带、风带假设地球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则地球上存在着“七压六带”。
春分和秋分时,气压带的纬度位置为:①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气流;②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30°±5°,盛行下沉气流;③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60°±5°,暖空气爬升;④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85°~90°,盛行下沉气流。
气压带之间为风带,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的夏季向北移动5°,北半球的冬则向南移动5°。
图1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例题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可能为()A.12月B.3月C.6月D.9月2、图中()A.甲的风向为西北风B.乙气流因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的形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的水汽3、该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A.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流动B.黄河中游含沙量明显增加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D.地中海沿岸地区温和多雨答案:C、C、B精讲精析:(1)分析此时的季节。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乙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丙为西南季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成),丁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②此时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北半球,即气压带向北移动,因此此时可能为夏季,选项C正确。
(2)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特点。
①注意图中的方位,左侧为北极点(北),右侧为南极点(南),上方为东,下方为西。
甲风带从左上方吹来,即为东北风,选项A错误;②乙为赤道低气压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即为热力因素,而不是动力因素,选项B错误;③丙为西南信风,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右南左)向右偏转而成,选项C正确;④丁风带由非洲大陆吹向海洋,因此空气较为干燥,选项D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人教版-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环流(含解析)
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环流[2024·四川绵阳市模拟]下图为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甲天气系统及其水平气流,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顺时针辐散B.低压顺时针辐散C.高压逆时针辐散D.低压逆时针辐散2.该月乙地沿海地区主导风向和气候特征为()A.东南风高温多雨B.西南风高温多雨C.东南风炎热干燥D.西南风炎热干燥[2024·河北张家口调研]北半球海陆分布造成纬向气压带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其位置和强度的异常往往造成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
下图中1028百帕等压线的分布作为某气压中心的分布范围。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气压中心的性质及其切断的气压带最有可能为()A.冷高压副热带高压带B.暖高压副极地低压带C.暖高压副热带高压带D.冷高压副极地低压带4.若某年份1028百帕等压线分布偏南偏东,对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可能带来()A.冬季气温距平为正值B.梅雨季节较往年提前C.寒潮天气较往年频发D.登陆台风较往年偏多[2024·黑龙江哈尔滨月考]南风热岛是指在偏南风的吹拂之下,当夜间周边地区处于普遍降温的大背景下,该地区恒定在较高温度或者存在夜间温度逆升的现象,与周边地区相比形成闭合的高温中心。
下图为地处山东丘陵北麓城市济南某日发生典型“南风热岛”的温度曲线变化图。
据此完成5~6题。
5.济南发生“南风热岛”现象最典型的季节是()A.早春B.夏季C.初秋D.冬季6.关于济南发生“南风热岛”现象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受局部气压影响,南风势力较强②南部山地形成的焚风效应加强③城市南北之间存在明显的气压差④水汽充足,往往形成较强的降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鄂霍次克海为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边缘海,季风环流影响显著。
鄂霍次克海港口较多,但航运不发达。
如图为鄂霍次克海范围与主要港口分布图。
(1)阐释鄂霍次克海季风环流显著的主要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
高考地理一轮重要考点练习卷: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下面左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30°N、48°N两条纬线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左图所示时节华北平原A.冬小麦地域一片金黄B.树木发芽C.沙尘暴盛行D.盛行西北季风2.当处于左图反映的时节时,右图中盛行西北风且处于多旱时节的是A.M地B.N地C.Q地D.P地3.该月份,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表达,不正确的说法是A.风向:甲地与乙地不相反,缘由: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不同B.风力:乙地>甲地,缘由:乙地气压梯度大、摩擦力较小C.风力:丙地>丁地,缘由:丁地气压梯度力小、平地阻挠D.风向:丁地与丙地不相反,缘由:丁、丙区分位于高压东西部〔2021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大陆,气候严寒,这与大气环流关系亲密。
以下图表示某月南极大陆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散布。
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M地气压最高的主要缘由能够是A.位于无风地带,冷空气少量堆积B.海拔最高,极夜时间漫长C.冰层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强D.气候严寒,利于空气下沉5.影响南极大陆等压线散布的主要要素是A.海陆B.纬度C.海拔D.洋流6.图示月份,多见狂风暴雪天气的海域是A.德雷克海峡B.威德尔海C.罗斯海D.别林斯高晋海〔2021届湖北省局部重点中学高三7月联考〕以下图是南半球的三圈环流表示图,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地域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E处气流受热上升B.G左近常构成极锋C.F处气流受冷下沉D.H所在地域全年降水稀少8.终年受图中FG之间风带控制地域,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在外地最正确规划是A.规划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B.规划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C.规划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D.规划在住宅区的西南方向〔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以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局部表示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9—10题。
9.假定图中气流由于热力要素,气温低冷却下沉,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同属一个风带C.甲、乙中能够有一个为信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10.假定甲风带控制地域盛行西北风,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夏季能够遭到甲风带影响B.受乙风带控制的地域一定平和多雨C.我国夏季会遭到乙风带控制D.受丙气压带控制的地域多阴沉天气〔202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以下图为地球上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及3000米空中等压面散布表示图,据此回答11—12题。
苏版高一地理一同步精选对点练习: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苏版高一地理一同步精选对点练习: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一个缘故C.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阻碍2.当亚欧大陆被大陆高气压操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热低压切断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冷高压切断C.现在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邻近D.现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3.7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要紧气压中心是()A.亚洲高压B.阿留申低压C.印度低压D.夏威夷高压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定,正确的是()A. 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a为东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 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b为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5.据图判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季风阻碍下冰冷潮湿B. b季风阻碍下高温干燥C.现在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D.现在节我国多受寒潮阻碍下图为“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B. 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C. 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D. 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7.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与气温紧密相关。
下图为“非洲赤道低气压带1月和7月平均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1月赤道低气压带西段位于赤道以北,最要紧阻碍因素可能是()A.海陆分布B.地势C.太阳辐射D.植被9.M地()A. 1月盛行东北风,少雨B. 1月盛行西南风,多雨C. 7月盛行西南风,少雨D. 7月盛行东北风,多雨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定,正确的是()A. 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a为东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 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b为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1.据图判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季风阻碍下冰冷潮湿B. b季风阻碍下高温干燥C.现在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D.现在节我国多受寒潮阻碍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专门大的阻碍。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8.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课时作业
【红对勾】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8.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课时作业认真练习高考回访(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考查图像的判读能力。
注意图中纬度不是关于赤道对称的南北纬,均为北纬。
0°纬线左侧是北半球7月份的风向和风速,0°纬线右侧是北半球1月份的风向和风速。
判读四个点的风速和风向季节变化时,需要结合纬度和高度进行分析,即找到四个点关于0°纬线的对称点,然后对比分析即可。
例如②点7月份的风向为东风,风速为5 m/s,在右侧(1月份)相应的纬度和高度找出对应的点,其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5 m/s,风速变化为10 m/s。
①点7月份的风速为10 m/s,1月份的风速为5 m/s,风速变化为5 m/s,风向均为西风。
③点1月份的风速为0,风向为西风,7月份的风速为5 m/s,风向为东风,风速变化为5 m/s。
④点1月份的风速为20 m/s,风向为西风,7月份的风向为西风,风速为15 m/s,风速变化为5 m/s。
综合上述判断,②点的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故选B项。
答案:B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解析:考查地理图像的判读能力。
图中风向和风速的纬度分布规律一般是以下垫面附近为基准的,洋流、地势起伏、降水和气温的分布规律同样如此。
据此分析,图中在下垫面附近,赤道附近的风向为东风,中纬度为西风。
在盛行风的影响下,形成了北赤道暖流和西风影响下的洋流。
因此D正确。
赤道地区终年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图中的风速在赤道地区值最小,因此A、B两项错误;地势起伏不具有纬度分布规律,因此C项错误。
故选D项。
答案:D(2014·安徽文综)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考试动向:北半球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考向结合区域自然现象或区域图表,以选择题或综合题形式考查气压中心和季风的形成、性质及其影响等。
【例题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
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答案 A解析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处在冷高压控制之下。
因此引起我国此时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蒙古高压。
【例题2】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 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a)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答案 A解析图中所示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内,而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并且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这也可以从沙山临湖一侧垄槽延伸的方向得以证明。
【例题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答案 D解析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位于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B.②为高空南风C.③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D.④为东南信风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绿草茵茵B.我国大部分地区丹桂飘香,蟹肥菊黄C.北印度洋洋流自西向东流D.海洋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陆地)向南凸出【答案】1.A 2.D【解析】1.0°处为赤道低气压带,30°N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A对;②为高空西风,B错;③为近地面高压气流向两侧运动,上空气体下沉,C错;④为北半球东北信风,D错。
【新品下载推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每日一题
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图为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1—2题。
1.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参考答案】1.D 2.D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应用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
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沿岸等。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读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区域的某月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1—2题。
1.甲地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乙区域气压的形成原因是A.陆地区域,此时气温较高B.海洋区域,此时气温较低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割读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简图,回答3—4题。
3.澳大利亚大陆受低气压控制的季节,①地的盛行风风向及植被生长情况分别是A.东南风、草木茂盛B.西北风、草木茂盛C.东南风、草木枯黄D.西北风、草木枯黄4.③地受西风影响最强的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频发B.珠江口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C.澳大利亚牧民在已收割的麦田上放牧D.青海湖附近油菜花盛开【答案】1.C 2.D【答案】3.B 4.D【解析】3.澳大利亚大陆夏季受低气压控制,①地吹西北风,南半球为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风从海洋吹来,降水丰富,草木茂盛。
故选B。
4.图中③地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最强,南半球的冬季是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珠江夏季径流量大,珠江口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种的是冬小麦,此时小麦正在地里生长;青海湖海拔高,油菜花夏季盛开,D正确。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气压带与风带
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气压带与风带根底落实练以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答复1~2题。
1.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该月份()A.甲地盛行东北风B.甲地盛行西南风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枯燥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
第2题,甲地为南半球信风带,盛行东南风;乙地此时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气候特征是炎热枯燥。
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挪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
读图答复3~4题。
3.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形D.洋流4.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甲、乙两地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纬度较低,终年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温度高。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7月份甲地受赤道低压控制,降水量多于乙地;同理,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
读图,答复5~7题。
5.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图中所示气压带与风带正确的选项是()A.a B.b C.c D.d6.当图a中气压带、风带发生时()A.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B.北印度洋洋流自东向西流C.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D.尼罗河正值枯水期7.受图d中风带影响的气候可能有()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答案 5.C 6.A7.B解析第5题,冬至日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据此判断正确图示。
第6题,由图a信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3小题,共66.0分)福州市地处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市区所在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
近30年来,福州市区风速减小、夏季高温天数越来越多,为此,福州市一方面为提升城市空气的流动性、为城区引入新鲜冷湿空气而构建了多条城市通风廊道,另一方面大力向滨海发展,打造城市副中心。
图示意福州市主城区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福州市近年来夏季高温天气天数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是A. 周边林地减少B. 全球气候变暖C. 地势相对低洼D. 热岛效应增强2.福州市通风廊道的合理走向及原因是A. 东南一西北走向与夏季风一致B. 东南一西北走向与冬季风垂直C. 东北一西南走向与盛行风垂直D. 东北一西南走向与盛行风一致3.福州市打造城市副中心可以①改变城市地域结构②解决“城市病”问题③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④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功能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
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
据此完成小题。
4.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5.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①建筑密度大②建筑密度小③以高层建筑为主④以多层建筑为主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A. 春季盛行风B. 夏季盛行风C. 秋季盛行风D. 冬季盛行风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题。
7.根据材料和图判断①地区气候特征为( )A. 冬季寒冷干燥B. 秋冬季节多雨C. 夏季高温多雨D. 全年温和多雨8.当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高压势力强B. 天山牧民在山下放牧C. 东亚地区高温多雨D. 正值南极科考最佳时期科特拉岛曾与大陆相连,约600万年前,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其与大陆分离,该岛植物稀少,却拥有307种特有植物物种,龙血树是该岛代表性物种之一,外观独特,树冠茂密如倒转的雨伞,零散分布在岛上的石灰岩地区,读图完成下题。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习题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A.东南风、西北风B.东南风、西南风C.东北风、西南风D.东北风、西北风2.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3.图示季节()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读世界某区域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区降水量南部少于北部的原因主要是()A.南部纬度低,气温高B.南部受西风影响时间短C.南部处于山地背风坡D.南部受暖流影响较小5.冬雨率是指冬季降水量占全年的百分率。
下列城市冬雨率最高的是()A.巴塞罗那B.马德里C.巴伦西亚D.塞维利亚近几十年来,东非高原因过度放牧和开垦,生态退化加剧。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6~8题。
6.造成东非高原牧民需要周期性游牧的根本原因是()A.地球的自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水循环D.地壳运动7.该游牧活动过程中可能经过的地点或地理事物是()A.南回归线B.热带雨林C.东非大裂谷D.撒哈拉沙漠8.游牧至甲地附近时最可能发生的是()A.塔里木河进入汛期B.西欧河流水位较低C.北冰洋冰封万里D.澳大利亚正值绵羊业忙季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月,日本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被称为“秋雨前线”。
下图示意1993年9月和1994年9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场。
据此完成9~11题。
9.在“秋雨前线”的形成过程中()A.夏威夷高压西伸北进B.陆地大气对流增强C.雨带持续向北推进D.亚洲高压逐渐增强10.与1993年9月相比,1994年日本9月()A.受冬季风影响较大B.热带气旋登陆数量更少C.平均气温较高D.洪涝灾害发生概率增大11.1994年北海道9月降水总量比1993年更大,最可能是因为()A.冷暖气团交汇明显B.连续受高压脊线控制C.盛行风向来自高纬D.距离高压中心更远“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阶段检测 气压带与风带及北半球气压中心(
三圈环流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一、单选题(2022·浙江·模拟预测)图示为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受低气压控制B.①处形成极锋,多阴雨天气C.①处形成东南信风带D.①处受高压控制,高温少雨23.气压带①位于图示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正值北半球夏季B.华北地区进入高温多雨季节C.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频繁(2022·全国·模拟预测)撒哈拉沙漠是全球最大的沙尘源之一,每年从这里吹出的沙尘超过1.8亿吨,这些沙尘随着强风影响多地。
2021年在撒哈拉沙尘暴活跃的时期,美国国家航空卫星在大西洋上空捕捉到了大量灰黄色的尘埃,哥白尼大气监测局监测到撒哈拉沙尘席卷了中东欧多个国家。
据此完成问题。
3.部分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可影响到挪威和瑞典南部,其传输路线可能是()A.西南季风—中纬上升—盛行西风—极地东风垂直下沉B.垂直上升—盛行西风—西北季风—极地东风垂直下沉C.垂直上升—高空西南风—垂直下沉—盛行西风—极地东风D.东北信风—赤道上升—高空西南风—副热带下沉—盛行西风4.大量沙尘飘落各处,会()A.减缓阿尔卑斯山积雪融化速度B.影响高空飞机飞行视线C.影响当地的光照和降水D.增大风力,增加风力发电量(2022·安徽黄山·一模)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具有方向性。
高低纬度间的热交换可通过经向热通量来表示,下图为全球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图。
(注:本图中,显热通量是指经向大气温差产生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主要是水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洋流热通量是通过寒暖流产生的热交换,净通量为三者之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可知()A.北半球热量均向北输送B.北半球向南的潜热通量主要由东北信风完成C.潜热通量最高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北半球向北的显热通量夏季大于冬季8.图中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整体北偏,其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B.北极附近是海洋,比热容大C.北半球洋流模式比南半球复杂D.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9.因吸收来自较低纬热量而增温最明显的是()A.10°N B.20°S C.40°S D.50°N(2022·湖南·模拟预测)大气河是指大气低层里的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其水汽含量与气温成正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图为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1—2题。
1.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
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参考答案】1.D 2.D
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应用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
在赤道南北两侧的地区都会有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现象。
如非洲索马里半岛、几内亚湾沿岸等。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