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降水强夯法施工组织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空降水强夯法施工组织设计
强夯(动力固结)法具有经济易行、造价低廉、施工工期短、加固效果显著、适用土类广等众多优点,在世界各地的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2]。然而,工程实践中发现应用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 场地地下水位过高,易造成地表严重液化、夯坑积水等问题,影响加固质量和安全生产。
(2) 对于粘性土或夹淤质层砂土,由于强夯扰动破坏了土体结构,导致土体渗透性降低,超静孔隙水压力难以消散,会出现“橡皮土”现象,难以实现真正的土体加固。
真空降水强夯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开发的地基处理新工法,该法结合强夯法和真空井点降水的技术优点,有效地解决了上述强夯施工中的地下水问题。本文结合某吹填土地基处理工程,介绍该法的加固机理及加固效果,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1 真空降水强夯法加固机理及特点
1.1 真空降水强夯法加固机理
软粘土孔隙比大、含水量高、渗透性差、强度低,在强夯动力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瞬间升高;由于土体渗透性差,短时间内难以消散[3],此时若继续夯击,必然出现“橡皮土”现象。
真空降水强夯法区别于强夯法及其他动力排水固结法的显著特点是:通过设置真空井点降水系统实现主动排水[4],快速消散超静孔隙水压力,避免强夯施工中的“地表液化”和“橡皮土”问题。同时,该法将真空降水和强夯穿插进行,使土体在重锤夯击、真空吸力及自身重力等动静力共同作用下短时间实现快速固结,促使饱和软粘土产生预变形和预沉降,土体强度得到显著提高。
1.2 真空降水强夯法主要优点
(1) 通过夯前降水,突破了规范 [5]中直接强夯应保证地下水位低于夯坑底2米的规定,扩大了强夯的应用范围。
(2) 通过井点降水解决了软粘性土中土体渗透性差的问题,保证夯击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能够及时消散,避免“橡皮土”的出现。
(3) 与传统动力排水固结法相比,该工法通过真空井点井点降水实现主动排水[4],使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更快,从而显著节省工期。
(4) 处理后场地土体的天然地基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并能有效消除负摩阻力和砂土液化,具体分析见本文的第四部分。
1.3 真空降水强夯法施工工艺流程
真空降水强夯法主要适用于高饱和土及排水不畅的软粘土,故真空排水先于强夯进行。施工前根据场地条件及处理目标确定降水和强夯的施工参数,其典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第一次排水
场地平整
第一次强夯
地下水位降至预定标高场地平整
第二次排水
第二次强夯
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多次反复上一大步骤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场地平整
工后检测
加固效果评价
2 工程概况
2.1 概述
某大型冶金建筑拟建造于吹填土形成的陆域场地,该工程单体建(构)筑物荷载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对地基沉降十分敏感。因此需要对场地进行地基加固,提高地基土的强度,控制场地的不均匀沉降和沉降速率,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及正常运行。
2.2 场地条件
图1 典型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场地表层为新近吹填砂土,呈不均匀性、含水量高、孔隙率大、承载力差等特点,当地震烈度达到7度时,还会发生地震液化现象。同时地下水与海水相通,水位变化受涨落潮控制,给施工带来很多影响。场地土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①层吹填土:浅灰色,主要由粉、细砂组成,含贝壳碎片,饱和,由于吹填时间短,呈松散状态,密实度不均,属欠固结土。厚度4.4m~7.5m。
第②层粉质粘土:灰黑色,含有机质及贝壳,有腥臭味,具层理,夹粉土薄层。局部地段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呈流塑状态,属高压缩性土,层厚:0.2m~7.6m。此层为有机质土,该层局部有粉土透镜体。
第③层细砂:灰-灰黑色,长石、石英质,含多量贝壳,混粘性土,具层理,有粘性土、粉砂夹层,饱和,呈松散-稍密状态,层厚1.3m~8.0m。该层7度地震作用下中等液化。
第④层细砂:灰-灰黑色,长石、石英质,含多量贝壳,混粘性土,具层理,有粘性土、粉砂夹层,该层局部分布有粉土透镜体。饱和,中密,厚度:2.7m~9.0m,此层可作为一般建筑桩端持力层。
下部土层工程力学性质相对较好,且不在加固范围内,故本文不再赘述。
2.3 试验方案
选择某典型区域作为试验区,将区内划分为四个子区,分别采用不同的能量级别和施工工艺,以分析各工况条件下的加固效果,为后续大面积处理提供依据。各区域试验参数分别为:A区采用“两降两夯”工艺,能级1500kN·m;B、C、D区采用“三降三夯”工艺,能级分别为2000、3000、4000kN·m;
3 真空降水强夯法关键技术分析
3.1 真空排水关键技术
降水井点采用高压射水法成孔,成孔后埋设竖向及水平封闭管道,并连接真空泵实现排水。该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降水效果好、设备可以重复利用等优点。降水系统如图2所示。
真空泵机组
外围封管连续降水
施工区内降水管,夯击时拔除
真空泵机组
图2 降水系统布置图
(1)真空降水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铺放总管→埋设支管→支管总管连接→真空泵安装→调试→抽水→水位观测→拆除→强夯。
(2)降水系统布置
井点的平面布置及深度根据场地条件确定。本工程中井点间距4m×4m,采用深、浅降水管相间布置方案,深管长6m,浅管长3m。距施工小区3m处布置一排外围封管,外围封管管长6m,井点管间距2m。外围封管在强夯施工期间连续进行降水,以控制地下水位回升。对于吹填砂土场地,若井口密封效果不好,可以采用粘土或淤泥质土封堵井口,以提高降水效率。
(3)超静孔隙水压变化分析
降水的效果是真空降水强夯法成败的关键,同时孔隙水压消散的时间也决定了两遍夯击的时间间隔。因此,在施工中应该对降水效果及孔隙水压消散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图2显示的是现场实测的超静孔隙水压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