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汇报人:2023-11-25CATALOGUE目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优势与挑战•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场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实现方案•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前景与趋势•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案例分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定义工作原理定义与工作原理初步探索阶段技术发展阶段商业化阶段030201技术发展历程电磁感应式磁场共振式电场耦合式无线充电技术分类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优势与挑战便捷性无线充电技术可以避免因接触不良或错误连接导致的电气火灾等安全隐患,提高了充电的安全性。

安全性节能环保充电距离和位置无线充电技术需要将电动汽车停放在指定的位置和距离下才能进行充电,对于驾驶者来说需要更高的精度和适应性。

充电效率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相对有线充电较低,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充满电量。

成本无线充电技术的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更多的应用场景和用户来分摊成本。

灵活的充电位置和距离降低成本提高充电效率解决方案与未来发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场景适用于家庭室内,为电动汽车提供即停即充的充电服务。

家庭应用无线充电垫家庭无线充电桩公共停车场商场、餐厅公共设施应用无线充电公交车无线充电出租车移动服务应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实现方案优点缺点1 2 3技术原理优点缺点技术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无线充电技术将电能传输至车辆电池。

优点绿色环保,适用于户外场景,可与其他充电方式结合使用。

缺点受天气影响较大,能量转换效率有待提高。

基于太阳能的无线充电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前景与趋势实现智能充电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动汽车与充电桩之间的智能交互,自动识别车辆型号、充电需求等信息,提高充电效率。

远程监控与管理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充电桩的远程监控与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多样化的充电方式无线充电与有线充电兼容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提高充电效率与安全性提高充电效率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效率已经得到大幅提升,未来仍有潜力继续提高,以满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需求。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 5.最近,有几家公司已经生产出无线充电的手机、mp3、便携式电脑。
2020/2/7
13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输电
频率相同的共振耦合现象
电流震荡:7兆赫 范围:1米 传输效率:80%
2020/2/7
14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电波式充电
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 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 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 如图,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 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 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 稳定的直流电压。
Powercast公司研制出可以将 无线电波转化成直流电的接收 装置,可在约1米范围内为不同 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磁场共振式充电应用
2020/2/7
21

LOGO
三种充电方式对比
2020/2/7
22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实际结构及原理图
系统由位于汽车外部主 级电路和位于汽车的内部 的次级电路、整流器以及 驱动系统构成。通常在充 电的时候,带有扁平铁芯 的主级线圈,即耦合器, 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被插在 次级铁芯中一个缝隙处, 这样,能量就能够从安置 在底层的主级电路被转换 到电池中。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无线充电式停车场
2020/2/7
12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充电的发展历史
▪ 1. 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就发现,周围磁场的变化将在电线中产生电 流。

无线充电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培训课件

无线充电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培训课件

“Advanced vehicle can dominate the market by 2050. ”DOE
PHEV/EV的发展,其关键技术之一充电技术。
××部门
一、概述便利Leabharlann 差7、目前充电方式存在的问题
安全性差
大大降低客户使用电动车的意愿!
××部门
二、电动车无线充电技术 1、技术主流及工作原理
• 企业平均油耗 • 按整车重量分级(p12) • 引入期(p13)
• 企业平均油耗 • 按照车型Footprint
• • •
技术激励
• 新能源汽车激励 • • • • • • • 新能源激励(EV、PHEV、FCEV)未体现在CAFE法规中, 仅在EPA标准中体现 加利福尼亚州强化“ZEV规定” 空调Air Conditioning Improvement Credits Off-Cycle Credits (见附录) 新能源super-credits(< 50 g CO2/km) 灵活燃料 E85 extra credits eco-innovations
罚款
• $55/mpg
企业平均油耗 整车重量 引入期 phase in
•€95/g CO2
××部门
一、概述
5、奇瑞新能源汽车
【2001年10月】 【2004年11月】 国 承担十五863计划课 际合作,研发混合动 题项目 力
【2007年10月】 A5BSG 出租车示 范
【2009年3月】 S18EV下线
【2010年3月】 燃料电池服务上海世 博会
【2012年12月】 【2013年7月】 S15EV立项开发 A16EV立项开发 于2014年9月上市
【2000年12月】 【2003年6月】 成立电动汽车项目 第一期863计划混动 组 动力轿车、纯电动轿 车通过验收

无线充电技术介绍ppt课件

无线充电技术介绍ppt课件

;
10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现在各个领域无线充电技术产品全面发展!!!
;
11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依据研究机构iSuppli的调查,全球无线充电装置市场规模2010年为1.2亿美元 ,2011年成长达到8.9亿美元,2015年可达到237亿美元。无线充电装置未来 受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可携式装置、电动车的应用而大幅成长。
生活中人们难免被各种“理不清剪还乱” 的电源线、数据线所困扰!!!
;
你 能 想 象 以 后 摆 脱 线 缆 无 线 生 活 吗 ? ? ?
4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迈克尔.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 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 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萨里郡纽因 顿一个贫苦铁匠家庭,仅上过小学。 1831年,他作出了关于电力场的关 键性突破,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迈 克尔·法拉第是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 的学生和助手,他的发现奠定了电磁 学的基础,是麦克思韦的先导。 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 伟大贡献。
;
5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 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 年-1943年),塞尔维亚裔美籍发 明家、机械工程师和电力工程是。因 主持设计了现代广泛应用的交流电力 系统而最为人知。19世纪末,20世 纪初,他对电力学和磁力学做出了杰 出贡献。他的专利和理论工作依据现 代交变电流电力系统,包括多相电力 分配系统和交流电发电机,带起了第 二次工业革命。1882年,他继爱迪 生发明直流电(DC)后不久,发明 了“高频率”(15,000赫兹)交流发 电机(于1891年获得专利),并创 立了多项电力传输技术。

无线充电在新能源汽车应用ppt课件

无线充电在新能源汽车应用ppt课件

输入简单的文字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 传统上,我们把PPT归结为办公处理之类的工具,认 为只要简单排版就可以满足需求。随着整个社会审美 标准的提升,这一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抛弃。PPT, 特别是对外PPT,正成为单位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单位的脸面;设计,正成为PPT 的核心技能之一,也是PPT水准高低的基本标准。
影一样生动。
输入简单的文字
这里输入简单的文字概述 让你的PPT一把抓住观众眼球。电影有 片头、游戏有片头、网站有片头,PPT 演示也需要片头。演示开始时,观众往 往会需要一个适应期,也许还在想着刚 才没有处理完的工作,也许还在跟邻座 侃侃而谈,也许还在抱怨着观看演示的 辛苦,这时候,你需要立即把观众的视
Feb 2012,McKinsey
“Global Transportation Energy and Climate Roadmap”,ICCT,Nov. 2012
××部门
一、概述
4、法规及新能源激励
►新能源激励 (2011年我国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7.5L/100km,要达到2020年5L/100km 的目标,2015年后需要平均每年下降6-7%,需要新能源汽车的助阵)
【2010年3月】 燃料电池服务上海世 博会
【2012年12月】 【2013年7月】 S15EV立项开发 A16EV立项开发 于2014年9月上市
【2000年12月】 【2003年6月】 成立电动汽车项目 第一期863计划混动 组 动力轿车、纯电动轿 车通过验收
【2005年6月】 【2008年4月】 “ 国家节能环保汽 BSG/ISG服务奥 运 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立
“FUEL ECONOMY REGULATION CHINA”, BMW GROUP, 06.03.2013

电动汽车充电与充电桩技术培训ppt

电动汽车充电与充电桩技术培训ppt

PART 01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概述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种类
快充技术
慢充技术
通过大电流快速充电,短时间内为电动汽 车补充电量,一般充电时间为20分钟至1小 时。
采用较低的电流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时 间较长,一般需要6-8小时。
无线充电技术
换电技术
通过无线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无需插拔 充电线,方便快捷。
政府应加强对充电桩建设和使用的监 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 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PART 05
充电桩的市场分析
国内外充电桩市场现状
国内充电桩市场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充电桩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政 府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投入,推动了充电桩的建设和普及。
国外充电桩市场
智能充电网络的建设
构建智能化的充电网络,实现 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和能源的
有效管理。
PART 02
充电桩技术介绍
充电桩的种类与特点
01
02Leabharlann 03交流充电桩采用家用电源供电,适用 于家庭、停车场等场所, 充电功率较低,充电时间 较长。
直流充电桩
采用专用电缆连接电池, 充电功率较高,充电时间 较短,适用于公共充电站 、高速公路等场所。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市场规模扩大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政府、 企业和社会资本将加大投入,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全面覆盖和升级。
03
智能化发展
充电桩将与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监控、智能调度、自动计费等功
能。智能化发展将提高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ppt课件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ppt课件

的 流 充 电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初期用较大的电流进 充电效果也比较好,并且对延长蓄电池组使用
充 模式 行充电,充电一定时间或充电电压达到一定 寿命有利,但对充电机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分

值后改用较小电流,再充电一定时间或充电 级恒流充电模式适用于Ni/MH蓄电池和锂离子

电压达到另一更高值后改用更小的电流。 蓄电池 的前期充电。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五章 充电系统
中电流充电方式主要应用在购物中心、饭店门口、停车 场等公共场所的小型充电站。小型充电站的充电电流为30〜 60A,充电功率一般为5 ~20kW,采用三相四线制380V供电或 单 相220V供电,计费方式是投币或刷卡,用户只需将车停靠在 小型充电站指定的位置上, 接上电线即可开始充电。该方式 的充电时间是:补电1~2小时,充满5 ~8小时(充到 95%以 上),在小型充电站使用中电流充电1小时,电动汽车的行驶 里程可增加40km。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五章 充电系统
3. 蓄电池组快速更换 蓄电池组快速更换,通过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蓄电池
组来达到为其充电的目的。蓄电池组快速更换的时间与燃油 汽车加油时间相近,需要5 ~ 10 分钟,快换可以在充电站、 换电站完成,电动汽车蓄电池不需现场充电,但是需要电动 汽车 的车载蓄电池实现标准化,即蓄电池的外形、容量等 参数完全统一,同时,还要求电动汽车的构造设计能满足更 换蓄电池的方便性、快捷性。由于蓄电池组重量较大,更换 蓄电池的专业化要求较强,需配备专业人员借助专业机械 来快速完成蓄电池组的更换。换电站的主要设备是蓄电池拆 卸、安装设备。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2021/3/18
33
LOGO
DSP课外研究课题
▪ 以上为一般性分析,如果用于串联谐振式半桥变换器电路中, 还应该考虑初级串联的谐振电容以及开关管的寄生电容。
2021/3/18
34
LOGO
无接触变压器设计

无接触变压器的设计是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在经过初级谐振和次级补
偿之后,我们解决了初级和次级的漏感对系统电▪ 一、拓扑选择

在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高频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是分离的,从而导致漏感
较大,在电路上会产生很大的功率损耗、器件应力和开关损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利用漏感作为谐振电感的谐振变换器为最好的选择 J。无接触电能传输可以提供
较好的正弦波形,吸收了变压器漏感和功率器件的寄生电容,消除了电压尖峰和浪
四、控制策略
▪ 普通的半桥串联谐振式ZVS变换器一般采用PFM 的控制策略 。输出电压 经过光耦隔离,将电压信号反馈到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反馈的电压信号 调节其输出驱动信号的频率,从而改变开关管的导通,以达到稳定输出电压 的目的。然而,在感应耦合式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初、次级是完全分开 的,即使通过光耦隔离仍然是无法接受的,并且由于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 漏感很大,频率的变化将对补偿效果影响很
17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磁感应式充电系统框图及应用
2021/3/18
18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电波式充电
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 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 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 如图,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 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 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 稳定的直流电压。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不受车辆位置和停车环境的 影响,适应性强,方便在各种环境下使用 。
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实施案例
某品牌电动汽车
该品牌电动汽车采用了先进的无线充 电技术,用户只需将车辆停放在充电 板上,即可自动进行充电。该技术已 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某城市公共充电设施
该城市建设的公共充电设施采用了无 线充电技术,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充电 服务,同时也为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 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启动流程
当电动汽车停放在发射器附近 时,控制单元自动启动无线充
电系统。
电能转换
发射器将输入的电能转换为磁 场能,通过磁场耦合将能量传 递给接收器。
磁场耦合
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磁场耦 合确保能量的有效传输。
电能接收与转换
接收器将接收到的磁场能转换 为电能,并通过电缆连接到电
动汽车的电池组进行充电。
无线充电的效率与安全性
02
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磁场共振原理 ,实现电能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 传输。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世纪末期
无线充电技术的概念被提 出,但当时的技术条件无 法实现商业化应用。
2000年代
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和便 携化的发展,无线充电技 术逐渐受到关注。
2010年代
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成熟, 并开始在智能手机、智能 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得 到广泛应用。
效率
无线充电的效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磁场耦合的效率以及电能的转换效率等。目 前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大约在70%-80%左右。
安全性
无线充电系统具有多重安全机制,包括过热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防电磁干扰等,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 可靠。同时,控制单元还会实时监测磁场强度和电场强度,确保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并发出警报。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特点
采用磁场聚焦技术,提高了无线充电的效率 。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为电动 汽车提供快速、便捷的充电服务。
05
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场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家庭场景
总结词
方便快捷、广泛适用
详细描述
在家庭场景中,无线充电技术为电动汽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用户只需将车辆停放在安 装了无线充电装置的停车位上,即可自动为车辆充电,无需进行繁琐的电缆连接。此外 ,家庭场景中的无线充电技术还可以为其他移动设备提供充电服务,进一步扩大了其应
特点
接收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 充电效果,因此需要具备高效、稳 定和安全的特点。
充电控制单元
定义
01
充电控制单元是整个无线充电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监测和控
制充电过程。
工作原理
02
充电控制单元通过与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通信,监测充电状
态、调整充电功率和防止过热等异常情况。
特点
03
充电控制单元需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确保充电过程
汽车充电站场景
总结词
高效便捷、提高用户体验
详细描述
在汽车充电站场景中,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 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安装无线充电装置, 用户无需担心电缆的连接和充电桩的位置问 题,只需将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停车位上,即 可快速、高效地完成充电。这种无线充电方 式提高了充电站的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有
助于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引言 • 无线充电技术原理 • 无线充电系统组成 • 无线充电技术标准与协议 • 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场景 • 无线充电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 结论

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无线充电技术PPT课件

② 磁场共振
无线传输电力系统结构
英特尔的“无线充电碗”
③ 电场感应
有了利用空间磁场的无线供电技术,自然而然会有人想到利用 空间电场进行无线充电。因为原本电和磁就是相互对应而又关 联的。对于电场感应的无线充电技术而言,简单点说,可以把 能量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看成电容的两个极板。在交流电场的 作用下,电容的两个极板会有交变电流流过,这样就实现了电 能的无线传递。
机皇诺基亚!
1 历史与发展
近代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区域内无线充电需求的提高。随着移动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普遍。在中国2014年的智能手机 出货量达到了惊人的4亿部。而人们在要求智能设备更快的上网速度,更 快的运算速度,更清晰的显示效果的同时,各种智能设备的电能需求也在 不断的提高。受限制于电池技术,智能设备的续航时间成为困扰用户的最 大问题。在功能机时代,常见手机的使用时间可以轻松达到一个星期。而 进入智能机时代,虽然电池的容量增大了3倍以上,智能手机的续航则下 降到了一天左右。因此无线充电作为一种简易可行的智能设备充电方式受 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线充电技术对于智能手机的意义如何呢?我们回顾一下智能手机的发展 历史。从 2012年小米的第一款手机发布开始,智能手机厂商开始了一轮 疯狂的配置大战,从双核CPU,1G内存一直厮杀到八核4G内存,手机摄 像头也从500万像素冲到了夸张的4000万像素。在一轮硬件配置的比拼之 后,国产智能手机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差异化竞争成为智能手机厂商 的必然选择。对性能参数的追求也将逐渐转移到对用户使用体验的关注上。 在这种环境下,无线充电技术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机会的。 以上三个条件结合在一起,使得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可能。
① 磁感应

电动汽车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与发展趋势_电力技术讲座课件PPT

电动汽车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与发展趋势_电力技术讲座课件PPT

运行维 护
乘用车无线充电标准体系
分类
技术要求 设备要求
通信 互操作性 互操作性测

安全性测试
充电站 计量 充电站
标准名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用要求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特殊要求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地面设备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车载设备 电动汽车车载设备与充电设备通信协议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要求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信一致性测试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测试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电磁暴露限值与测试方法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电磁兼容性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地面设备测试规范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车载设备测试规范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站设计规范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站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规 范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电能计量
背景 研究现状 标准与测试 发展趋势分析
14
无线充电标准体系(国外)
IEC&ISO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领域共计立项标准15项,已发布3项,在编12项。其中系 统与设备类标准3项(占20%)、接口类标准12项(占80%),其他暂无。
SAE J2954
➢ 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无线充电技术与对齐方法 发布了TIR文件 ➢ 2954-2文件将适用于重型车(20kW以上功率) ➢SAE J2836/6、J2847/6、J2931/6分别对无线充电系统 身(原、副边)、系统与车之间的通信进行了规范
中国一直致力于无线充电技术研究的主要有以下机构: 中国电科院、中科院电工所、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大学、天津工大等
国内无线充电设备厂商整体进度落后于国外,但应用技术较为成熟,现有产品可支撑前期市场开展!
移动式无线充电系统示范应用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
扩大。
技术成本降低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无 线充电设备的成本将逐渐降低,提 高市场竞争力。
政策支持
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将进一步 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市场发展。
对未来交通的影响
01
02
03
便利性提升
无线充电技术将为电动汽 车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 的充电方式,提高出行效 率。
基础设施建设
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将促 进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建 设,推动城市交通的智能 化和绿色化。
无线充电技术正在不断突破, 实现更高的能效转换率,减少 能源浪费。
多样化充电方式
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将实现更灵 活、多样化的充电方式,满足 不同场景的需求。
标准化与互通性
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将逐渐统一 ,实现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 之间的互通性。
市场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关注度 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需求将 持续增长,带动无线充电市场的
技术成熟度
无线充电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提高 其技术成熟度。
成本问题
无线充电技术的设备成本较高,可能会影响其普 及和应用。
标准统一
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尚未统一,可能会影响其应 用和推广。
04
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景
家庭场景
家庭无线充电
在家庭环境中,新能源电动汽车 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系统在家中进 行充电,无需额外安装充电桩, 方便快捷。
安全性
家庭无线充电系统通常具备较高 的安全性能,可以有效防止过充 电和电击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公共场所场景
公共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可以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提 供无线充电服务,方便车主在停车时 进行充电,提高充电便利性。

《无线充电技术》课件

《无线充电技术》课件
02
它利用磁场共振原理,将电能从 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世纪末期
无线充电技术初步探索阶 段,主要研究无线电能传 输的基本原理。
20世纪初期
无线充电技术进入初步应 用阶段,如无线电广播和 无线电遥控器等。
21世纪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 线充电技术迅速发展,成 为现代电子设备的重要充 电方式。
互操作性,方便用户的使用。
06无线充电技术的前景展望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无线充电技术将不断突破,提高充电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
应用领域拓展
无线充电技术将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
标准化和互通性
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和互通性将得到加强,提高用户体验。
无线充电技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为医疗设备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如植入 式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等。
无线充电可以帮助医疗设备实现更小的体积和更轻的重量, 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其他应用场景
智能家居
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为智能家居设 备提供便捷的充电方式,如智能 灯泡、智能插座等。
公共设施
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提供 无线充电设施,方便旅客随时为 手机等设备充电。
缺点
效率较低
成本较高
无线充电技术的效率通常低于有线充电技 术,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充满电。
无线充电技术的设备成本通常高于有线充 电技术,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
充电距离限制
对方向和位置的要求
无线充电技术有一定的充电距离限制,需 要设备与充电器保持较近的距离才能实现 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对设备的方向和位置有一定 的要求,需要设备与充电器对准才能实现 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ppt课件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ppt课件

整流器 升降压斩波 逆变器

能量接收线圈
云平台 GPRS通信

调节PWM

占空比


ARM供电控制恒
流、恒压or涓流

计量电表
口 通

控制、计量及GPRS通
信模块
遥信
功能显示模块
能量发射线圈 金属检测 装置
蓝牙通信
整流器
锂电池
充电电压 检测电路
充电电流 检测电路
单片机
功能显示内容: 1.电池荷电状态
(SOC) 2.电池充电功率 3.电池充电电压 4.电池充电电流 5.电池容量 6.剩余充电时间 7.充电桩通断状态 8.电能显示 9.故障显示
THANK YOU !!
.
我们采用三段式充电
.
我们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采用磁耦合谐振式
装置功率:3.3—7kW 传输效率:85%以上 频率:安全频率 传输距离:20cm 水平自由度:300mm 垂直自由度:50mm 金属异物检测精度:5mm
.
系统电路设计:
手机
发射端电能变换装置
APP
车载端电能变换装置
交流接触器
220V AC
4
.
电池更换模式
无线充. 电
l 概念:基于电能无线传输技术, 分感应式和共振式;
l 优点:使用方便、安全程度高、 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与电网连接 率有利于未来与电网互动的互联 要求 缺点:目前成本较高、技术尚未 完全成熟
.
充电模式主要采用定流充电和定压充电两种方式进行充电。 定流充电是指充电全过程中,保持充电电流基本恒定的充电方法。 定压充电时是指充电过程中,电源电压始终保持不变的充电方法。 现在的常规充电模式基本都采用定流和定压充电混合工作,充电前期采用 定流充电,可保证电池深度充电;后期则采用定压充电,可自动减少电流 大小结束充电,避免过充电。用户无需选择何种充电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进程
2020/5/22
3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万元/每辆)
2020/5/22
4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示范推广补助标准(万元/每辆)
2020/5/22
2020/5/22
15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三 种
1
电磁感应式

线 充
2
无线电波式



3
磁场共振式
2020/5/22
16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磁感应式充电
2020/5/22
电磁感应——初级 线圈一定频率的交 流电,通过电磁感 应在次级线圈钟产 生一定的电流,从 而将能量从传输端 转移到接收端
Powercast公司研制出可以将 无线电波转化成直流电的接收 装置,可在约1米范围内为不同 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
2020/5/22
19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磁场共振
原理——由能量发送装 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 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 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 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 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 能量。
7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传统电动汽车充电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1
2
3
普通充电
多为交流充电,电压 220V或380V,一次需要810小时充满。
一个有10个位置的电站 一天 充30辆汽车,10万辆 汽车需多少个充电站? 占用多少城市用地??
快速充电
多为直流充电,一次充电 需要10-20分钟左右。
2020/5/22
23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结构及原理图
2020/5/22
24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实例
▪ 感应充电观光车
韩国首尔一座游 乐园内试运行一 种新型电车。这 种电车在铺有电 感应条的路面上 行驶时可“无线” 充电,不像传统 电车需通过路轨 或头顶电线获得 电力。
▪ 3.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许树源教授在早几年曾成功研制出“无线电池 充电平台”,需要产品与充电器接触,它主要利用的是近场电磁耦合原理。
▪ 4.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林·索尔贾希克(Marin Soljacic)等人在无 线传输电力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他们用两米外的一个电源,“隔地”点亮了 一盏60瓦的灯泡。
5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比较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2020/5/22
6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
技术瓶颈: 1.H2的制取、存储 、运输难题。 2. 催化剂选取困难 ,成本太高。
纯电动汽车
目前更多的是发 展电动汽车
2020/5/22
10分钟左右把35Kw的电 池充电完毕大约需要 250Kw的充电功率,是一 个办公大楼用电负荷的5倍 ,不可能在家充!一个充 电站开4个充电机,功率就 能达到“兆瓦”级,是个 难题!!
电池更换
更换电池,时间短,能保 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电池组标准化比较困难, 电池组心就问题难以解决 。
2020/5/22
无线充电式充电站
2020/5/22
11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无线充电式停车场
2020/5/22
12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充电的发展历史
▪ 1. 19世纪30年代,迈克尔•法拉第就发现,周围磁场的变化将在电线中产生电 流。
▪ 2. 19世纪90年代,爱迪生光谱辐射能研究项目的一名助手尼古拉•特斯拉就曾 提出无线电力传输的构想。
2020/5/22
20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磁场共振式充电应用
2020/5/22
21
.
LOGO
三种充电方式对比
2020/5/22
22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实际结构及原理图
系统由位于汽车外部主 级电路和位于汽车的内部 的次级电路、整流器以及 驱动系统构成。通常在充 电的时候,带有扁平铁芯 的主级线圈,即耦合器, 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被插在 次级铁芯中一个缝隙处, 这样,能量就能够从安置 在底层的主级电路被转换 到电池中。
2020/5/22
25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实例
▪ 印度无线充电车(REVANXG)
REVANXG则是一款双门运动车型,拥有玻璃车顶,最高时速达130公里, 一次充电可持续行驶200公里,这款车预计2011年上市。
2020/5/22
26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实例
▪ 日产魔方电动车
采用了可在供电线圈和受 电线圈之间提供电力的电 磁感应方式.即将一个受电 线圈装置安装在汽车的底 盘上,将另一个供电线圈 装置安装在地面,当电动 汽车驶到供电线圈装置上, 受电线圈即可接受到供电 线圈的电流,从而对电池 进行充电。目前,这套装 置的额定输出功率为10kW, 一般的电动汽车可在7-8小 时内完成充电。
DSP课外研究课题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概述
组长:向勇 组员:曾金花、任源、张珊珊、池浩、
范云飞、许策、李怡祥、黄鑫
2020/5/22
1
.
LOGO
主要内容
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2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3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实例
4
未来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展望
2020/5/22
▪ 5.最近,有几家公司已经生产出无线充电的手机、mp3、便携式电脑。
2020/5/22
13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输电
频率相同的共振耦合现象
电流震荡:7兆赫 范围:1米 传输效率:80%
2020/5/22
14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子产品充电
松下产品
无线电源联盟
8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充电桩充形式的缺点及其解决办法
同时充电的汽车数目有限 户外有线充电桩易受到侵害 建专用充电站占用大量用地
2020/5/22
9
采用无线充电形式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 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
2020/5/22
10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研究背景
17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电磁感应式充电系统框图及应用
2020/5/22
18
.
LOGO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工作原理
▪ 无线电波式充电
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 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 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 如图,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 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 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 稳定的直流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