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标注钢筋解释

合集下载

柱钢筋平法标注的意思

柱钢筋平法标注的意思

柱钢筋平法标注的意思1. 柱钢筋平法标注到底啥意思呀?就好比给柱子的钢筋来了个详细的“身份证”登记!比如说,在图纸上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标注,那就是在告诉你这根柱子里的钢筋是怎么布置的呀!2. 哎呀,柱钢筋平法标注不就是让你清楚柱子里的钢筋情况嘛!就像你清楚自己最喜欢的零食是什么口味一样清楚!比如看到某个标注,你就知道这里要用多粗的钢筋啦。

3. 柱钢筋平法标注,这可重要啦!这不就是给施工人员的一个明确指示嘛!就好像导航告诉你往哪走一样。

比如标注了箍筋的间距,施工人员就知道该怎么摆放啦!4. 柱钢筋平法标注,你们真的懂吗?这可是关系到柱子质量的关键呀!好比一个精密仪器的说明书。

就像看到标注说要加几根主筋,那就得严格照做呀!5. 柱钢筋平法标注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简直就是在告诉我们柱子的钢筋“秘密”呀!比如根据标注能知道钢筋的锚固长度,这多重要呀!6. 柱钢筋平法标注,说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不就是那回事嘛!就跟你熟悉自己的手机功能一样。

像看到标注说要采用某种连接方式,不就清楚该怎么做了嘛!7. 柱钢筋平法标注,这可是建筑里很关键的一部分呀!就好像是一场比赛的规则一样。

比如标注要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那可不能乱来呀!8. 柱钢筋平法标注,有没有很神奇?这就是在给柱子的钢筋做标记呀!好比给每根钢筋贴上标签。

像看到某个标注说要几级钢筋,一下子就清楚啦!9. 柱钢筋平法标注,到底有多重要,你们知道吗?这就像是做菜的菜谱一样不可或缺!比如根据标注来确定钢筋的布置方式,可不能马虎呀!10. 柱钢筋平法标注呀,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柱子里钢筋的详细信息呀!就像给你介绍一个人的特点一样清楚。

比如看到标注的钢筋直径,不就心里有数了嘛!我的观点结论:柱钢筋平法标注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它让我们能准确了解柱子里钢筋的各种信息,对于建筑施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要认真对待和理解呀!。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钢筋平面标注法讲解

钢筋平面标注法讲解
于中间层框架梁,二级抗震,C25,柱子600*600 ,跨长分别为 :6000,3600,6000 边墙为300mm 轴线居中 计算公式如下:
上部贯通筋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 + 端支座锚固长度的判别条件: 1、锚固 2、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3、0.45Lae+15d 4当楼层框架梁的纵向钢筋直锚长度>=Lae且>= 0.5hc+5d时可不必往上(下) 弯锚 即支座宽度-保护层>=Lae且>=0.5hc+5d 取锚固长度 5 屋面框架梁 一级抗震 支座宽度+梁高-2*保护层+20d 二级抗震 支座宽度+梁高-2*保护层
架立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
下部钢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注:下部钢筋 不分上下排)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 非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15d 非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15d
月牙肋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mm)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mm)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Lae、L1 一、二级抗震等级 L1e=1.2La+5d 三、四级抗震等级 L1e=1.2La L1e=1.2La 非抗震
在平法梁中常见的
钢筋形式
有几种? 有几种?
梁中常见的钢筋形式 (共十种)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mm)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mm)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e及La(mm) 一、二级抗震时Lae 三、四级抗震及非抗震时Lae=La 钢筋种类 C20 一级钢筋 35D 45D 二级钢筋 50D 三级钢筋 50D 55D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30D 40D 45D 45D 50D 25D 35D 40D 40D 45D 混凝土强度等级 25D 40D 30D 25D 30D 50D 40D 35D 35D 55D 45D 40D 35D 40D 45D 40D 50D 45D 20D 30D 35D 35D 40D 20D 25D 30D 30D 35D C30C35 >=C40 C15 C20 C25 C30C35 >=C40

梁平法标注知识

梁平法标注知识
,以T打头的表示顶部纵筋,后面分别表示根数/级别/直径 如:B:4c25 表示底部纵筋采用4根直径为25MM的三级钢筋。
N4C14 ; :这里表示的是梁的侧面纵筋采用4根直径为14MM的三级钢筋,受力类型为抗扭设计,N:代表抗扭的意思,如果是G则代表构造腰筋;
XQJ9 W5CK HJ3T R5P3 ZFZR DS63 VD0V 0ZGX T4DR KFJW QEA3 Z8E1 H51P 2HLW FGS5 TUXC X4F4
HG70 EJY9 0217 8W53 YFRW 9HJW Y53W JZKD 4GWU PJU0 KLR3 GDZY A1P8 AWGV EL98 63QE 82QD
最后提供一组CAD2008激活码
产品: AutoCAD 2008
序列号: 666-66666666
申请号: S4UE 0X8R WRS9 VFP3 YH2K 288H
注册激活码:
HZQ6 9YD4 ZVKV RTP3 KS3E DZH2 JD48 EGXX L4WJ AXGR 7HNY DVL8 5RF3 R44D 3428 G5GA KFHGX9AE 1AGZ QARY VJP3 NU6K CRNZ FT5Q 5DEH QHPG T629 LXYR K2VD VQHU AE99 1GGC VHH4 N0LS
JL1(7B):400*900 B8@200(4) B:4C25 ; T:4C20 ; N4C14 ;LA8@400
JL1(7B):400*900 :表示基础梁7跨,两端有悬挑 梁截面宽400高900;
B8@200(4) :表示箍筋是B一般代表2级钢筋也有可能图纸上表示不一样,这个你要看一下图纸下的说明;B8:表示B级钢筋直径8MM的,@200(4):表示间距200,使用4肢箍形式;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平法表示说明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平法表示说明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平法表示说明一、梁代号的规定:梁类型代号跨号楼层框架梁KL ―XX(P a―为左悬臂,Pb―为右悬臂)非框架梁L(WL)―XX(P a―为左悬臂,Pb―为右悬臂)屋面框架梁WKL ―XX(P a―为左悬臂,Pb―为右悬臂)二、梁配筋平法的标注方法: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表示梁的通用数值,通用数值包括梁截面尺寸,梁端和跨中箍筋,梁顶和梁底纵向贯通筋.例梁代号300X700φ8—150/200(2)2Φ25;2Φ22(—0.300)则表示通用数值为:梁截面300X700,2肢φ8箍筋,加密和非加密区。

箍筋间距分别为:150、200,梁顶及梁底贯通筋分别为:2Φ25、2Φ22,梁顶标高低于楼层结构标高-0.300m,凡集中标注处的梁截面下均画有一横线,以表示与原标位的区别.梁截面表示: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xh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xh Yc1x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当有悬挑梁且根部高度h1与端部的高度h2不同时,用“/”分隔表示为:bxh1/h2;梁箍筋表示:梁两端箍筋加密区与梁跨中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同时,用“/”分隔不同的间距,在分隔符“/”左侧标注加密区箍筋间距,右侧标注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当两者间距相同时,可以省略分隔符及梁跨中箍筋间距不标,箍筋直径符“φ”,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梁顶和梁底贯通筋表示:梁顶和梁底贯通筋用“;”符号分隔,如无特别说明,贯通钢筋放在梁截面两侧的外边.2。

原位标注原位标注表示与通用标注数值不同的标注.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3.梁纵筋的表示方法当梁下部纵筋或梁支座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需用符号“/"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多种直径(种类)时,用符号“+”将不同直径(种类)钢筋相联,如无特别说明,施工时直径大者放在梁两侧外边,当梁纵筋全部选用同一直径时,可以仅标出排列最前的纵筋直径,后续的纵筋直径可以省略不标.例2Φ25/3Φ25可以表示为:5Φ25 2/3。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标注中的含义JZL(3B)400*700 Y 1500*500*300 是基础主梁,Y 后边的是加腋信息(就是条基的底)①8@200⑷是A8钢筋的箍筋,间距200 , 4肢箍B2①25+3①22; T2①16+2①14基础梁的下部通长筋是2根25的加上3根22的,上部通长筋是2根16的加上2根14的Y ① 16@200; ① 8@300 是加腋钢筋,就是条基铺底筋,主筋是16的间距200,分布筋是8mm 的间距300G2①16;L①8@500是侧面构造筋,2根16mm的,拉筋是8mm的间距500 JCL-4(2B)600*800 ① 10@100(4)B6 ① 25 ;T6① 20 N2 ① 144 号基础梁2 跨两端悬挑梁截面尺寸600*800 箍筋为10 个的4 肢箍间距100 梁上部筋6根25的下部筋6根20的梁两侧共配置2根14 的抗扭钢筋肢箍是反映梁里箍筋的个数的一个名词,分别有两肢箍、四肢箍等,它们是指梁里面箍筋的排数。

梁支座就是梁两端或者中间的支撑,起支撑梁的作用。

梁支座一般为:墙/柱/梁三种梁的支座:与梁接触,承受梁传来荷载并承受的构件。

如:主次梁的节点,梁与柱的节点,梁与承重墙的节点等,总之就是能支撑梁的那个“座”。

加腋梁,指钢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当于柱子上的“牛腿”。

目的是增加梁的承载能力,或者为了加强梁的抗震性能。

一个柱子两边的梁,上部纵筋,左端有原位标注,右端没有,那右端的纵筋分布是按左端的来布置,还是按集中标注来布置的?是这样,这个4 根25 的是代表这个支座顶的钢筋,也就是说,左右都是很少的梁,有2 面标注的,出现的情况就3 种,1 是不同轴,1 是标高不同, 1 是断面不同。

井 字梁就是 不分主次, 高度相 当 的梁,同位相交 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 1.5 的矩形楼板 ,大厅比较多见 梁间距 3m 左右 . 或格形梁。

要增强整体性,提高抗剪性能,提高抗震性能凝土构件如柱子的竖向钢筋。

平法标注钢筋解析

平法标注钢筋解析

钢筋平法标注入门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钢筋平法标注

钢筋平法标注

钢筋平法标注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A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A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平法标注11G-101解释

平法标注11G-101解释

(-0.100)
KL7(3) N4ф18
(+0.100)
300×700
ф10@100(4)/200(2) 2ф25
梁的原位标注
当梁的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将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梁上部纵筋:6ф25 4/2 梁下部纵筋:6ф28 2/4
若同排纵筋中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 “+”将两种纵筋相联,角部纵筋在前 面
上部配3根直径为 22的HRB400纵筋
下部配3根直径为 20的HRB400纵筋
梁中部钢筋的标注
梁 中 部 钢 筋
构造钢筋,以G开头
受扭钢筋:以N开头
梁的构造钢筋,亦称为梁的腰筋,主 要是防止梁侧面的收缩裂缝
梁 的 构 造 钢 筋
抗扭纵筋的构造要求:
1、应沿截面周边均 匀对称布臵,且截面 四角处必须配臵 2、其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或截面宽度b;
一般情况下,从柱的一端算起,箍筋 加密区的高度最小为: Max(柱截面的高度,柱净高的1/6, 500mm), 若柱的截面为圆形,截面高度取直径。
对于底层柱,下端的箍筋加密区的高 度不小于柱净高的1/3
工程中,框架柱的箍筋加密范围
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设臵箍筋加密 刚性地面:把地面夯实,并铺设150mm厚 的混凝土面层 对剪跨比小于等于2的柱,框支柱、 一级和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要求全 高加密。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 立钢筋时,标注应为:
通长钢筋 架立钢筋
2 22 412
两根直径为中间
若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全跨相同时, 可用分号,将上部配筋和下部配筋分隔 开来。
3 22 ;3 20
附加箍筋和吊筋,可直接画在平面图 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当 多数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统一标注

平法标注钢筋解释

平法标注钢筋解释

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email=8@200]8@200[/email]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 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答: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平法标注在图纸中的含义

钢筋标注中旳含义JZL(3B)400*700 Y 1500*500*300是基础主梁,Y后边旳是加腋信息(就是条基旳底)Φ8@200(4)是A8钢筋旳箍筋,间距200,4肢箍B2Φ25+3Φ22; T2Φ16+2Φ14基础梁旳下部通长筋是2根25旳加上3根22旳,上部通长筋是2根16旳加上2根14旳Y Φ16@200; Φ8@300是加腋钢筋,就是条基铺底筋,主筋是16旳间距200,分布筋是8mm旳间距300 G2Φ16;L Φ8@500是侧面构造筋,2根16mm旳,拉筋是8mm旳间距500 JCL-4(2B)600*800 Φ10@100(4) B6Φ25;T6Φ20 N2Φ144号基础梁 2跨两端悬挑梁截面尺寸600*800箍筋为10个旳4肢箍间距100 梁上部筋6根25旳下部筋6根20旳梁两侧共配备2根14旳抗扭钢筋肢箍是反映梁里箍筋旳个数旳一种名词,分别有两肢箍、四肢箍等,它们是指梁里面箍筋旳排数。

梁支座就是梁两端或者中间旳支撑,起支撑梁旳作用。

梁支座一般为:墙/柱/梁三种梁旳支座:与梁接触,承受梁传来荷载并承受旳构件。

如:主次梁旳节点,梁与柱旳节点,梁与承重墙旳节点等, 总之就是能支撑梁旳那个“座”。

加腋梁,指钢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称于柱子上旳“牛腿”。

目旳是增长梁旳承载能力,或者为了加强梁旳抗震性能。

一种柱子两边旳梁,上部纵筋,左端有原位标注,右端没有,那右端旳纵筋分布是按左端旳来布置,还是按集中标注来布置旳?是这样,这个4根25旳是代表这个支座顶旳钢筋,也就是说,左右都是很少旳梁,有2面标注旳,浮现旳状况就3种,1是不同轴,1是标高不同,1是断面不同。

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称旳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

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不不小于1.5旳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由同一平面内互相正交或斜交旳梁所构成旳构造构件。

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

拉筋在梁与柱、梁与墙、墙与墙等构件之间起拉结作用旳钢筋。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解释

钢筋平法标注钢筋平法标注平法标注法---梁(03G101 平面标注法)一、箍筋表示方法: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梁柱板钢筋平法标注图详细解析

梁柱板钢筋平法标注图详细解析
距为100非加密区为200,肢数为2; ❖ 2Φ25表示2根二级、直径是25的通长筋;*4Φ10表示四
根一级、直径是10的腰筋; ❖ (4 Φ 12)表示4根一级、直径是12的架立筋; ❖ (-0.100)表示梁顶标高;
原位标注:
❖ 2Φ25+2Φ22表示该处钢筋总信息为2根直径是25的加上 2根直径是22的。
C型(有低端平板一跑楼梯)
D型(有低端和高端平板一 跑楼梯)
钢筋的计算
梁钢筋的计算
上通筋:跨长和-左边支座的右半边-右边支座左半边+锚固*2: 箍筋(根 数): 【L(净
跨)-50*2】/箍筋 间距 + 1
左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右边支座上部负筋:1、上排:L(净跨)/3+锚固 2、下排: L(净跨)/4+锚固
250 6 22 4/2
2 16 10-200(2)
A
KL4(3A)250*700
2 22 8-100/200(2)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6900 6 22 2/4
250 6 22 4/2
1800 150 150 6 22 4/2
2 20
250 6 22 4/2
【L(净跨)-50*2】/箍 筋间距 + 1
板钢筋计算 底部受力筋:
标注长度+2*弯 钩长度(一级钢时)
上图单块板钢筋根数: 【板宽-上轴线到梁边距离-下轴到梁边距离-2*50】/间距 + 1
负筋:
标注长度+左 弯折长度+右弯折 长度
剪力墙钢筋计 算

梁板柱钢筋平法标注图解讲解

梁板柱钢筋平法标注图解讲解
1.1.2 冷拉钢筋(预应力钢筋)表示符号:
2.1 按照外形一般分为:圆钢和螺纹钢
钢筋一般表示法(钢筋信息)
二级钢筋
一级钢筋
1.2钢筋一般表示法(图例)
预应力钢筋表示法
钢筋涉及概念
混凝土保护层:
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表面到截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作用 有三:减少砼开裂后纵向钢筋的锈蚀、高温时使钢筋的温度 上升减缓、使纵筋与砼有较好的粘结。
3
注:框架柱分边柱角柱、中柱,
顶层锚固长度分别处理。
板的分类
• 单块板
•连续板
异形板
板内钢筋说明
剪力墙涉及相关概念
暗柱 暗梁
端柱 连梁
剪力墙钢筋类型
竖向钢筋:剪力墙身竖直方向设置的用于抗弯的钢筋。
水平钢筋:剪力墙身水平方向设置的用于抗剪的钢筋。
洞口加筋
A型(一跑楼梯)
楼梯
B型(有低端平板一跑楼梯)
•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 2*保护层 +0.65*2Lae
–内侧钢筋=墙长- 2*保护层+弯折
• 根数:层高-2*50/间距+1(暗梁、 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端柱墙突身出
• 长度:
–墙端为端柱时:
•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墙长- 2*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
KL4(3A)
B
C
上部贯通筋 2 22
6900 7 20 3/4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50 150 6 22 4/2
D
悬臂梁上部上排钢筋 2 22 悬臂梁上部下排钢筋 2 22
中间支座负筋(上排)2 22 中间支座负筋(下排)2 22

钢筋平面标注法讲解

钢筋平面标注法讲解

钢筋的种类
热轧钢筋
冷轧钢筋
预应力钢筋
高强度钢筋
钢筋的级别
一级钢筋:热轧钢筋,低碳钢,屈服强度标准值为235MPa 二级钢筋:较高级别的钢筋,中碳钢,屈服强度标准值为335MPa 三级钢筋:高级别的钢筋,高碳钢,屈服强度标准值400MPa以上 特殊钢筋:预应力钢筋,钢绞线等,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
钢筋的直径与间距
XX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钢筋应按受力 要求进行布置, 遵循受力大、 受力复杂的部 位优先布置钢
筋的原则
在同一位置上, 尽量只使用一 种规格的钢筋, 避免管理混乱
和钢筋混淆
在梁、柱、墙 等承重结构中, 应优先保证主 要受力钢筋的
位置和数量
在楼板、楼面 等非承重结构 中,钢筋的布 置应考虑整体 刚度和抗裂性
的要求
钢筋的锚固原则
YOUR LOGO
钢筋平面标注法讲 解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钢筋平面 标注法的 定义
钢筋的符 号与标注
钢筋的分 类与识别
钢筋的布 置与锚固
钢筋平面 标注法的 应用
钢筋平面 标注法的 注意事项
标注法的精度要求
钢筋直径的标注精度要求为小数点后两位。 钢筋间距的标注精度要求为小数点后三位。 钢筋根数的标注精度要求为整数,并需注明正负号。 钢筋弯起角度的标注精度要求为小数点后一位。
标注法的规范性要求
标注文字应清晰、准确, 易于理解
标注符号应符合相关标准 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6G101-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G101-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G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email=8@200]8@200[/email]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

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 和35d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

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一个a值来控制的,在-6中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了。

其它的内容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仔细阅读即可。

6、06G101-6中是否是取消04G101-3中对a=1.2la+hb+0.5hc的规定?答:06G101-6中的基础梁在取值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控制条件,但是,这不代表取消03G101-3中的相关规定,这本图集包含的内容是独基、条基和桩承台,这些和筏板基础是不同的,两本图集可以对照进行学习,但是,不能否定对方的内容。

7、根据06G101-6中的规定:独基底板钢筋起步≦S/2≤75,是并且关系?是否可按计算般的方法起步50计算?答:二者之间是并且的关系,都要满足的,计算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要求进行计算的,但是,如果计算的双方协商好了,也可以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计算。

施工的时候是要按照图集的规定进行布置的。

8、06G101-6中,为何当双杯口的中间杯壁宽度t5﹤400mm时,设[email=A12@200]A12@200[/email]构造筋,t5≧400mm时不设?答:从图示来看,在小于400mm以后,不管是双杯口还是双高杯口的独立基础,都要设置这样的构造钢筋,主要是当小于400mm以后,这部分砼特别是双杯口的基础,就比较脆弱了,一旦上柱有受力变化,有可能会产生开裂等现象,需要布置构造钢筋。

9、06G101-6第45页双柱独立基础底板,顶面配筋是否放置支撑筋呢?答:平法中只规定受力钢筋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的布置情况,本题所涉及的钢筋应该属于施工工艺钢筋,平法也没有规定基础主梁的钢筋如何绑扎,现场不是也得撑起来吗!筏板基础的上部钢筋不也得用马凳支撑吗!这些应该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而不是在平法中。

10、06G101-6第54页梁高加腋处箍筋与梁的箍筋不用重复布置吧?答:这个是不重复布置的,这个和框架梁加腋是一样的,直接是取代的关系,布置这个就不需要布置其它的箍筋了。

11、06G101-6第23页“底部一平”的配筋如何解释?答:这个在平法图集中已经解释了。

通俗的说就是两个基础梁相交的时候,梁的底标高是相同的,这时候梁的下部钢筋就会打架,要考虑钢筋谁通过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底部的非贯通纵筋,同时是配筋值不同的时候。

12、06G101-6第68页中地下框架梁DKL纵筋构造图中上排非贯通第二排仍按ln/4计算吗?答:地下框架梁的受力情况和楼层的框架梁类似,但是,二者也有区别。

图示来看地下框架梁中不需布置第二排的非贯通筋,如果设计布置了,需要咨询设计。

13、请解释06G101-6中P11图2.3.2-13中钢筋标注含义答:这个的解释直接看图集中图示上面的说明即可!图集已经说的很明确了。

14、06G101-6中58页中(转角梁板端部无纵向延伸)大样中我个人认为转角梁外侧无需分布板主筋,只须放分布筋即可。

答:本题所指的转角梁的外侧是指什么位置,如果是转角无外伸的构造,在转角的位置受力钢筋布置成网状,分布筋按照注解的第2条进行布置就可以了。

15、04G101-3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要求上下钢筋对接连通布置,而06G101-6基础梁端部无外伸处上下钢筋可不对接,弯曲12d锚固即可,实用时能否把筏板基础梁梁端无外伸构造套用06G101-6做法?答:不可以,按照现在的情况,只有在设计明确或以后的图集改版中提出才可以,否则,现阶段还是按照各自的构造进行。

16、06G101-6第64-65页的桩钢筋为什么不伸至承台梁顶部?答:这个桩钢筋伸入的构造按照61页的构造来考虑就可以了。

其他问题1、03G101-1 第62页中,梁侧面纵向构造筋的构造要求是:当hw≥450时,设置纵向构造钢筋,且钢筋间距a≤200。

请问,如hw =450时,单侧设置多少道纵向构造筋?是1道还是2道?答:如果梁的净高正好等于450mm的时候,布置一道,那就是有两个空,450/2=225,按照图集要求已经大于200了,要布置两道,其实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两道,但是,在规范中有了这样的规定,所以我们一般见到的都是或者不布置,或者要布就布置两道。

另外,如果是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如果是预算和施工人员,按图处理就可以了。

2、框架梁或梁截面较大时,拉筋的构造应如何设置?(当设计者无规定时)答:如果布置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需要布置拉筋,拉筋的规定在平法图集中已经非常明确了,直接看03G101-1 P62注解第4条。

3、桩头已镶入承台处,桩顶的承台钢筋是否需考虑保护层?答:从平法的图示来看,桩的钢筋是从桩顶位置布置的,桩伸入承台50,100这个应该已经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了。

不用从承台顶在考虑保护层了,否则太厚了。

4、抗震框架梁的底筋能搭接吗?在哪个位置搭接?答:抗震框架梁的底筋是可以搭接的,只要不在梁下部跨中位置就可以了。

5、箍筋两个弯钩的总长度应该是多少倍d?答:箍筋两个弯勾如果是135度,抗震的情况下是11.9d,不抗震的时候是6.9d。

6、当暗柱过长时,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是否应当伸至暗柱端或考虑与暗柱箍筋搭接?答:不管暗柱有多长,暗柱都属于墙的加强,它是墙的一部分,不是墙的支座,所以应该伸至暗柱的端部,不可以搭接。

7、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与圈梁,哪个是支座?答:在砖混结构中,二者都属于整个建筑物的构造加强构件,柱肯定是梁的支座,但是,在实际作用的时候,砖混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是墙不是构造柱,所以,这种关系不像框架结构那么明显。

8、非框架梁L的底筋锚固长度是12d还是按03G101-1第33页第3点: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少于250mm?答:这个直接取12d就可以了,L的下部钢筋支座处属于受压区域,和框架梁不同,250mm指的是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9、板负筋的分布筋与另一方向的负筋搭接长度是多少?答:分布筋的功能是使主筋绑扎成网,浇捣混凝土时主筋位置不发生偏离。

另一功能是提高主筋的连接长度。

具体的取值范围,平法中没有明确,一般取150mm 即可。

10、梁上部钢筋中(2B20)标识的钢筋在遇到有悬挑梁时,如何处理?是将支座钢筋延伸还是布置(2B20)钢筋.(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答: 悬挑梁上部未配置有钢筋有可能是漏写了,或者没有按照平法的要求来布置,这种情况一定要咨询设计人员。

11、满堂基础中地基梁与承台两者之间交接处钢筋如何配置?答:基本上要看承台的钢筋是不是双层钢筋。

而且基础梁不一定要贯穿承台.高抗力等级要贯穿承台.这个具体的要咨询设计了。

12、非接头搭接,施工时如何保证钢筋不松动.振捣砼时,如何保证两根钢筋间隔是一定的?答:应该是非接触搭接,虽然,两根钢筋不直接绑扎在一起了,但是,钢筋可以和其它的钢筋绑扎的,固定应该不成问题。

13、基础梁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倒置输入与图示不符。

答:简单的来判断,基础梁的受力和框架梁的受力正好是相反的,另外,基础梁在平法集中标注中是下部钢筋在前,上部钢筋在后,这个和框架梁也是相反的,应该和图示是相同的。

14、梁的侧面纵筋在集中标注行已标注,而原位标注再标注时,是否重复计算? 答:不会重复计算.但是会按照原位标注内容进行计算.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规定,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15、判断梁两侧是否有附加箍筋,是否可以依据谁是支座来判断?谁是支座,就可以在另一根梁的梁侧加附加箍筋?若两根梁交叉时,谁也不是谁的支座,是不是两侧都不加?答:附加箍筋主要是用在非框架梁遇框架梁的时候,在框架梁上有可能设置,这个是设计给定的。

如果谁也不是谁的支座,这个更需要设计明确了。

16、转换层的框支梁有2.4m高,梁端头钢筋的锚固是否还是要伸到梁底再加一个锚固长度?答:这个问题直接咨询设计即可,如果设计没有给定,按照平法图集是要这样处理的。

17、简支梁(单跨)底筋锚固长度是MAX{12D,支座中心线},还是应取250(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250mm).答: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部分不受拉.到支座部位弯距为零.单跨简支梁跨中受拉到支座是受压.所以与受拉钢筋任何情况下不少于250mm无关.18、03G101-1图集中:梁下部钢筋都在支座处断开。

当跨度短时,是否可以不断开。

答:下部钢筋的通长做法都是在支座处断开,这个地方如果不考虑施工的麻烦程度,不断开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连通。

19、筏板框架柱插筋是否只要锚固长度?还是插至筏板底面?答:按照平法图集必须要插到基础底,至少四根角筋要插至底面,其余的可以只算一个锚固长度.这个在06G101-6中有体现,但是,实际计算的时候要按照平法要求来进行。

20、基础梁为无抗震构件,反之筏板是否是非抗震构件?答:筏板也属于非抗震构件。

21、满堂基础底板设双向钢筋,基础梁梁位处与梁平行的底板筋是否还需布置?答:不设置。

因为筏形基础的底板跟筏形基础梁的关系,底板是节点关联.只有跟梁垂直的钢筋穿过或者锚固筏形基础.22、梁的锚固长度是按梁的砼标号还是按柱的砼标号?答:梁是节点关联,按柱的砼标号.23、框架梁端支座处锚固长度,弯锚时是按1、伸至柱外边+15d。

2、一个锚固长度。

3、≥0.4Lae+15d.?答:支座满足直锚,就按锚固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