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光照图
合集下载
光照图(讲2)
![光照图(讲2)](https://img.taocdn.com/s3/m/2c2379b869dc5022aaea00e4.png)
北京时间
1、该地的地理坐标 位于: 450N,1250E 2、该地位于: A 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3、该地在土地利用过程需注意的问题是: B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B、黑土培肥 D、风蚀严重 4、保持该地区土壤肥力最有效的措施是: A A、秸秆还田 B、排干沼泽 C、补充熟石灰 D、掺砂子
4)如果某一天一艘海轮从C点出发向西航行,经过15天到达D点, 6 D点此时正好是7月5日14点,那么晦轮出发时C点是_________ 20 18 6660 月_________日_________时,海轮共航行了约_________km。
读图,D地此时是一年中太阳高度最小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 A地出发,航行6小时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 的地C地(32º N)。分析回答以下各小题:(15分) (1)轮船出发的当天,A、D两地先 A 看到日出的是 。(2)轮 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 为 7月1日22时,此时该地区河流正 枯水 期。轮船在航行过程 值 中,吃水深度的总体变化趋势 3 个人口 为越来越浅。图中有 超过1亿的国家,它们是: 俄罗斯、巴西、美国
右图中,EF表示晨线,回答: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0 0 是( 23 26`N , 110 W ) 6点 2、A点地方时是 , 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长夜短 ; 3、A点正午太阳高度是900 , C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26034` , 4、此时北京时间是 3点20分 , A、B、C、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 快的是 B ,白昼最长的是 E 。 C
A B 0° 甲 66°34′
C.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D. 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21.如果图中甲点的日期是5日,与B D 经线正相对的那条经线的时间是 A.5日16点 C.4日20点 B.5日18点 D.4日22点
地球运动-光照图讲解
![地球运动-光照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154615aa300a6c30c229f87.png)
10. M点的纬度最低为 A.71.5ºN B.66.5ºN C.61.5ºN D.56.5ºN 11.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ºE,图示区域
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8时 C.18时 D.20时
( 2008年全国卷Ⅰ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 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相切纬度(北半球昼长长则该直射北半球)。
20ºW
A
3 、时间的确定 A点的时刻?
0º A
• 时间的确定方法
• 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晨线与赤道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
• ②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时间:切点所在经 线通过赤道地区位于昼半球则经线时间为 12时,切点所在经线通过赤道地区位于夜 半球则经线时间为24(0)时。
第二部分 宇宙中的地球 光照图的判读
0º A B
20ºW
A
B A
C 0º
0º
A B
立体透视图
12月 22日
12月 22日
6月 22日
春秋 分日
B A
C 0º
B C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E
A
60°E
1、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的方法 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 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
11.若R点沿直线RS C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170º
160º
判断季节
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时 B.8时 C.18时 D.20时
( 2008年全国卷Ⅰ )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 线的交点。完成8-11题。
相切纬度(北半球昼长长则该直射北半球)。
20ºW
A
3 、时间的确定 A点的时刻?
0º A
• 时间的确定方法
• ①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晨线与赤道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 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8时。
• ②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时间:切点所在经 线通过赤道地区位于昼半球则经线时间为 12时,切点所在经线通过赤道地区位于夜 半球则经线时间为24(0)时。
第二部分 宇宙中的地球 光照图的判读
0º A B
20ºW
A
B A
C 0º
0º
A B
立体透视图
12月 22日
12月 22日
6月 22日
春秋 分日
B A
C 0º
B C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E
A
60°E
1、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
确定南、北半球或南、北极的方法 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 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
11.若R点沿直线RS C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170º
160º
判断季节
地球运动专题(太阳光照图)
![地球运动专题(太阳光照图)](https://img.taocdn.com/s3/m/83d699fdf705cc175527090c.png)
C.东南方 .
点拨: 点拨:
由甲地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甲地正午的时候北京时间=日出+ 由甲地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甲地正午的时候北京时间=日出+ 1/2 昼长= 5:28+(19:00— 28) 2=12: 昼长= 5:28+(19:00—5:28)÷2=12:14, 同理可算出乙地正 午时北京时间是13 55。 13: 午时北京时间是13:55。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N
圆柱投影图
局部图
N
1800
160° 170° ° °
S S S S S
23°26’ °
135° E ° 66°34’ N °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北极圈内为极夜) (3)冬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南极圈内为极昼,北极圈内为极夜) )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圆柱投影图
a . . 160 E ° 昏 线 . . . . . . . . c S N 69°N 160°E N 昏 c 69°N
20°W a
线
20°W S
例题6:(2007年全国一卷)图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 例题6:(2007年全国一卷)图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 2007年全国一卷
为纬线, 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 两点的经度差为90° 弧线b为晨昏线, 点为b 90 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 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6~8题。 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 6.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是: 地方时是: 15时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19时 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7.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55° B.65° A.55°N B.65°N 75° 85° C.75°N D.85°N 地的经度为0 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8.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8b96d30f111f18583d05a02.png)
M
N
N
构建模 型:
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N
3. 若MN线位于70°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 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的太阳高度为30°26′ M N B.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 C.M点处于极昼 D. 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构建模 型:
M
答案:D
4. 若MN线为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 界线,MN的上侧为8日,下侧为7日,则 A.北京时间为8日8时 M B.M点的经度为180° C.伦敦夕阳西下 D.悉尼港灯火通明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C.M与N的纬度值相同 D. 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M
N
M
N
NN
构建模型: 答案:C
S
M
类似需建立空间模型题2:
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下列问题:
2.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 M 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M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12小时
°
180°
155°W
0
90°
65°
光照图的判读: 2、晨昏线的确定
(1)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2)晨昏线的判别方法
(3)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90°
B 180° 180° A 0° 0° A 180°
0°0°
180°
如何判断上图的晨昏线?
90°
光照图的判读:
3、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确定
下面左图中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多少?
A
光照图的判读:
4、时间计算
左图是以极点为中 心的局部图,阴影 部分表示黑夜,A 点的地方时是多少?
N
N
构建模 型:
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N
3. 若MN线位于70°纬线上,6月22日晨昏线与M点的距离最 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的太阳高度为30°26′ M N B.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 C.M点处于极昼 D. 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构建模 型:
M
答案:D
4. 若MN线为地球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 界线,MN的上侧为8日,下侧为7日,则 A.北京时间为8日8时 M B.M点的经度为180° C.伦敦夕阳西下 D.悉尼港灯火通明
A.M点比N点的线速度大 B.M、N位于同一纬线上 C.M与N的纬度值相同 D. M、N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M
N
M
N
NN
构建模型: 答案:C
S
M
类似需建立空间模型题2:
MN线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下列问题:
2.若MN线位于晨昏线上, M 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 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M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12小时
°
180°
155°W
0
90°
65°
光照图的判读: 2、晨昏线的确定
(1)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2)晨昏线的判别方法
(3)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90°
B 180° 180° A 0° 0° A 180°
0°0°
180°
如何判断上图的晨昏线?
90°
光照图的判读:
3、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确定
下面左图中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多少?
A
光照图的判读:
4、时间计算
左图是以极点为中 心的局部图,阴影 部分表示黑夜,A 点的地方时是多少?
地球运动规律意义光照图与晨昏线
![地球运动规律意义光照图与晨昏线](https://img.taocdn.com/s3/m/8fa566c9fad6195f302ba62d.png)
【答案】
(1地) 球D运动规律(意2义) 光B照图与晨昏线
地球运动的意义
地球运动规律意义光照图与晨昏线
一、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
● (一)时间的相关计算
1.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 (1)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2)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3)昼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 (4)夜弧中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 (5)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或24点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两类日期界线
地球运动规律意义光照图与晨昏线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 阴影为黑夜,如下图。
地球运动规律意义光照图与晨昏线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AB为晨昏线(圈),虚线为北极圈,大圆 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如下图
地球运动规律意义光照图与晨昏线
(3)总结规律
① 由于晨昏线把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晨昏线的摆动导 致昼弧和夜弧的增加或缩短,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1.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利用已知昼长计算):日出时间=12-昼长/2;日 落时间=12+昼长/2 2.在日照图上昼夜长短的计算根据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的长度(占 所处纬线圈的比例)来计算
地球运动规律意义光照图与晨昏线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法: H=90°-两地纬度差(或H=90°-∣φ-δ∣)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 看呈顺时针
周期 速度
(1)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 期
(2)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时,是日常所 用周期
(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 正周期
高中地理课件-1.3-9 补充:光照图
![高中地理课件-1.3-9 补充:光照图](https://img.taocdn.com/s3/m/0b056e055022aaea988f0f8b.png)
6、此时A、C、F点的地方时分别为__4_点__、2_4_点__或__0_点__、_1_2_点__。
7、此时,北京时间为_6_月__2_2_日__6点___,世界时间为_6_月__2_1_日__22_点__,与北 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5_/1_2__(几分之几)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1)这一天是 月 日,是北半球
的 日(节气)
(2)此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坐标是
( ,)
0°
(3)图中A点的时刻为
,B
点的日出时间是
;
(4)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
C点日出时间是
;
(5)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小于
0°的是 点,等于0°的是
点。
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6)图中A、C、D三点中,与B点时刻相同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一、光照图的基本类型 1、侧视图 2、极地俯视图 3、其他变式图
二、光照图判读的基本内容 1、判断南北极或南北半球 2、判断晨昏线 3、判断日期和节气 4、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5、判断极昼极夜的范围 6、判断某地地方时 7、判断某地日出、日落时间
基本图形
例如:
(1)地方时的判断
0°
的是 点,与B点太阳高度相同的
是。Leabharlann (7)此时北京时间是 时180°
18时
1、图中弧BAC为晨昏线的一段, 请转绘到下图中。
2、下图中的a、b、c三点中,地转 偏向力最大的是_a_点,自转线速 度最大的是_b__点。
0时
45°E
12时
6时
总
结
①根据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
针,确定南北极、南北 回归线、南北极圈。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晨线、昏线。 ③根据晨昏线和昼、夜半球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地
高中地理精品专题讲练地球运动速成 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解析版)
![高中地理精品专题讲练地球运动速成 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7cdb4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d.png)
3.相互关系
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
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图4),此时,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180°。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时或午夜0时(24时)。
7.A
【详解】飞船发射当日为6月5日,接近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此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大部分处于极昼。读图可知,图A中北极圈大部分出现极昼,A符合题意;图B中全球昼夜等长,应是春分日和秋分日,排除B;图C中北极附近少部分出现极夜,与6月5日北极出现极昼不符,排除C;图D中北极圈出现极夜,应是冬至日,排除D。故选A。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是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地理纬度的差值,同半球纬度相减,异半球纬度相加);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的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90°。
4.A
5.D
6.C
【解析】4.根据题意,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图中M、N位于赤道上,P、Q位于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且P的纬度低于Q的纬度。O位于80°上,因此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M=N<P<Q<O,因此各点的自传线速度排序为M=N>P>Q>O,A对,BCD错。故选A。
典型例题
1.天舟四号于2022年5月10日1时56分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于北京时间5月18日20时左右在浙江上空过境。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与当天傍晚天空中实际可观察到的现象相符的是()
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
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图4),此时,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晨昏线与赤道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180°。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时或午夜0时(24时)。
7.A
【详解】飞船发射当日为6月5日,接近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此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大部分处于极昼。读图可知,图A中北极圈大部分出现极昼,A符合题意;图B中全球昼夜等长,应是春分日和秋分日,排除B;图C中北极附近少部分出现极夜,与6月5日北极出现极昼不符,排除C;图D中北极圈出现极夜,应是冬至日,排除D。故选A。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纬度差是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地理纬度的差值,同半球纬度相减,异半球纬度相加);子夜太阳高度=(当地的地理纬度+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90°。
4.A
5.D
6.C
【解析】4.根据题意,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图中M、N位于赤道上,P、Q位于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且P的纬度低于Q的纬度。O位于80°上,因此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M=N<P<Q<O,因此各点的自传线速度排序为M=N>P>Q>O,A对,BCD错。故选A。
典型例题
1.天舟四号于2022年5月10日1时56分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于北京时间5月18日20时左右在浙江上空过境。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与当天傍晚天空中实际可观察到的现象相符的是()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专题(太阳光照图)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专题(太阳光照图)](https://img.taocdn.com/s3/m/324fd7b865ce050876321343.png)
北回
12月22日影长 6月22日影长
乙
12月22日
赤道
南回
命题方向3 :测定经纬度
例题18:(2007年江苏卷)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
经济林区。 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 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 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该地位于: 45°N, 110°E B. 21°34′N, 110°E C. 45°N, 130°E D. 21°34′N, 130°E
秋分
冬至
南北极圈上:0°≤H≤ 46°52’ 46°52’
南北极点上:0°≤H≤ 23°26’ 23°26’
23°26’
0°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0°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例题15:(2008年上海卷)“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
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一年中甲、 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地球运动专题(太阳光照图)
光照图及其变式图:
(1)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昏线与极点相交)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圆柱投影图
N
S
(2)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N
160° 170°
S S
23°26’
135° E 66°34’ N
命题方向2: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
太阳高度 角是900
太阳高度 角较小
太阳高度 角更小
地面
直射点无影子 影子较长
影子更长
12月22日影长 6月22日影长
乙
12月22日
赤道
南回
命题方向3 :测定经纬度
例题18:(2007年江苏卷)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
经济林区。 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 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 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该地位于: 45°N, 110°E B. 21°34′N, 110°E C. 45°N, 130°E D. 21°34′N, 130°E
秋分
冬至
南北极圈上:0°≤H≤ 46°52’ 46°52’
南北极点上:0°≤H≤ 23°26’ 23°26’
23°26’
0°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0°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例题15:(2008年上海卷)“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
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一年中甲、 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地球运动专题(太阳光照图)
光照图及其变式图:
(1)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昏线与极点相交)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圆柱投影图
N
S
(2)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为极昼,南极圈内为极夜)
侧视图 极点俯视图 斜视图
N
160° 170°
S S
23°26’
135° E 66°34’ N
命题方向2:太阳高度与物体影子长短
太阳高度 角是900
太阳高度 角较小
太阳高度 角更小
地面
直射点无影子 影子较长
影子更长
两分两至判读
![两分两至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bd8a6bd8195f312b3169a5a0.png)
两极上空地球光照俯视图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以判断此图为北 极上空地球运动俯视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北极圈内 出现极昼现象,则可以判断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两极上空地球光照俯视图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 可以判断为春分日和秋分日。
两极上空地球光照局部俯视图
此图为两极上空地球光照局部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 向可以判断此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现象,则可以判断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地球光照侧视图
阴影部分为黑夜,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 极夜现象,则可以判断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地球光照侧视图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 可以判断为春分日和秋分日。
两极上空地球光照俯视图
根据地球自转南极上空为顺时针方向,北极上空为逆 时针方向,可以判断此图为南极上空地球俯视图。阴 影部分为黑夜,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则可以判断 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极昼
北极圈内是极昼 南极圈内是极夜
极夜
昼夜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长,夜渐短
冬至日光照图
极夜
北极圈内是极夜 南极圈内是极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极昼
昼夜长短规律:从南向北,昼渐短,夜渐长
春分日和秋分日光照图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
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
规律如下:
北极圈内是极昼,南极圈内是极夜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北极圈内是极夜,南极圈内是极昼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全球各地的昼夜均等长为北半 球的春分日和秋分日。
根据地球光照图判断二分、二至节气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66.5 °
地球公转图
春分日: 3 月 夏至日: 6 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1E 3 tgβ=─── SE3 式中E1E3、SE3均有限,tgβ≈0.0172, 因此β≈59/ ,即太阳日转了360059/, 是假周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上述分析与计算可以看出: ①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了360000022 角,近似 于3600,所以恒星日可以代表地球自转周期,算 是真周期;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360059 ,就不 能代表地球自转周期。 ②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了59 角度,因 而在时间上多出了3分56秒。 所以,在同位置观 测同一恒星,每天提前3分56秒。 / 0 ③由于φ很小,近似于0 ,所以,A E2 与AE2 是几乎重合的,AE2与A E3 可以看作是平行 的。如此一来,本文图就可以转变成为课本中 P24的插图了。
四、地球自转速度: 0处 由赤道向极地递减,纬度 60 线速度-- 是赤道处的一半,到极点为零。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 都为150/h。 *两极点既无线速度又无角速度。
1、当地球位于E1位置时,太 阳和恒星均位于上中天。 2、当地球公转到E2位置时, 恒星第二次达到上中天,地 球公转从E1到E2完成一个恒 星日,地球自转了3600+ φ 角度。此时太阳还没有达到 上中天。
3、当地球公转到E3位置时, 太阳才第二次达到上中天, 故地球公转从E1到E3完成一 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3600 + β角度。
4、在△AE1E2中,∠AE1E2可以看作直 角,∠A=φ,所以: E 1E 2 tgφ=─── AE2
式中E1E2有限AE2无限,tgφ→0, 因此φ→00 ,即恒星日转了3600, 算是真周期。 5、在△SE1E3中,∠SE1E3可以看作直 角,∠S=β,所以:
侧 视 图
北 俯
半 视
球 图
地球之四--地球自转
一、地球自转轴--地轴 倾斜--相对于黄道面成66034/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二、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侧视图)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俯视图)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俯视图) 三、地球自转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周期) 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
/ / / //
大家还可根据上述原理去思考并解决以下 三个问题: ①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而自转方向与原方 向反向,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何变化? ②若地球公转方向与原方向反向而自转方 向不变,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何变化? ③若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均与原方向 反向,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何变化?
经过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A.若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一致, 则太阳日长于恒星日约3分56秒; B.若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 则太阳日短于恒星日约3分56秒; C.无论如何,恒星日始终等于 23时56分4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上述分析与计算可以看出: ①一个恒星日地球自转了360000022 角,近似 于3600,所以恒星日可以代表地球自转周期,算 是真周期;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360059 ,就不 能代表地球自转周期。 ②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了59 角度,因 而在时间上多出了3分56秒。 所以,在同位置观 测同一恒星,每天提前3分56秒。 / 0 ③由于φ很小,近似于0 ,所以,A E2 与AE2 是几乎重合的,AE2与A E3 可以看作是平行 的。如此一来,本文图就可以转变成为课本中 P24的插图了。
四、地球自转速度: 0处 由赤道向极地递减,纬度 60 线速度-- 是赤道处的一半,到极点为零。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 都为150/h。 *两极点既无线速度又无角速度。
1、当地球位于E1位置时,太 阳和恒星均位于上中天。 2、当地球公转到E2位置时, 恒星第二次达到上中天,地 球公转从E1到E2完成一个恒 星日,地球自转了3600+ φ 角度。此时太阳还没有达到 上中天。
3、当地球公转到E3位置时, 太阳才第二次达到上中天, 故地球公转从E1到E3完成一 个太阳日,地球自转了3600 + β角度。
4、在△AE1E2中,∠AE1E2可以看作直 角,∠A=φ,所以: E 1E 2 tgφ=─── AE2
式中E1E2有限AE2无限,tgφ→0, 因此φ→00 ,即恒星日转了3600, 算是真周期。 5、在△SE1E3中,∠SE1E3可以看作直 角,∠S=β,所以:
侧 视 图
北 俯
半 视
球 图
地球之四--地球自转
一、地球自转轴--地轴 倾斜--相对于黄道面成66034/ 空间指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二、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侧视图) 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俯视图)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俯视图) 三、地球自转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周期) 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
/ / / //
大家还可根据上述原理去思考并解决以下 三个问题: ①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而自转方向与原方 向反向,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何变化? ②若地球公转方向与原方向反向而自转方 向不变,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何变化? ③若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均与原方向 反向,太阳日与恒星日有何变化?
经过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 A.若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一致, 则太阳日长于恒星日约3分56秒; B.若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 则太阳日短于恒星日约3分56秒; C.无论如何,恒星日始终等于 23时56分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