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城市)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第二单元:城市与城市化基础知识

1、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功能区的特征:①无明确的界线;②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皆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城市中所具有的最常见的三种功能区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其中住宅区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占城市空间的40%—60%,且由于收入的不同会导致它的分化,分为低级住宅区和中高级住宅区(城市位置、功能区、地势);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带

大城状分布(因此,商业区的分布一般遵循两个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在有些

..

市的市中心,会形成中心商务区(CBD);工业区的布局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二是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保护)环境和(降低)成本。

2、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主要有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交通线)和多核心模式(地价、交通、居住)。

3、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中各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P23图2.7及读图思考题)其他因素包括:收入、知名度、种族和宗教、城市规划(历史因素)

4、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称为城市化。城市化的三个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与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其中最重要的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从人口迁移的角度看,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有推力(使人离开乡村的因素)和拉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6、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后[由此理解最先出现城市化现象的国家是英国],其发展过程(类似与“S”形曲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

1

段、后期成熟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后期成熟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注意中期加速阶段的特点: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另外,许多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原因是⑴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⑵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⑶交通便捷。

7、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8、城市化对四大圈层均有影响,而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今后人们在城市化中引入了生态的概念,提出了建设和的目标,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我们把这种模式成称为“田园模式”【功能区布局】

9、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①宏观表现: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其中城市建筑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②具体表现(以城市建筑为例)

a.建筑布局: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欧洲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如广场教堂,近代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外围的地区。

b.建筑形式:表现: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西方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成因: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c.建筑风格:中国:宫廷中多楼、台、殿、阁,民居有四合院。

西方:宫廷中有喷泉、雕塑,民居中花园、洋房、绿篱、草地特征明显。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