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四上)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b6ebeac5da50e2534d7fd0.png)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汉正从方方面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变化是感受不到的!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备课之前,我曾在四年级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结果发现,非常热爱自己家乡的占28 %,而感觉一般约占69%,不了解〔或没什么感觉的〕占3 %。
可见,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只是浅层次的,对家乡的过去,他们只能从长辈口中听说,因此,只有引导他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切地感受家乡今昔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真正激发他们的情感。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家乡的发展与进步,感受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是:感受家乡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充分挖掘本地教育素材,如武汉、学校以及各学生家庭等。
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真实可信,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共鸣,能更好地激发其热爱家乡之情,调动其建设家乡的积极性。
其次,本节课在学法指导上,力求表达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课前通过收集家乡的变化有关的资料,课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汇报,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全方位地关注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
设计思路1.课前要落实课外实践体验:为了体会家乡的变化,在课前的预习指导中,我启发学生:要想了解家乡的变化,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引导学生思考,明确了调查的方法,对象,地点。
接着我引导学生分配任务。
2. 本课应着眼于“变化”二字,因而教学过程应着力于“体验”,要引导他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的,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获得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情感,才是有效的情感。
3.以活动为主线,自主、合作、探究。
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在自主的活动,在彼此的合作中共同探究,以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家乡的变化》教案设计
![《家乡的变化》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237c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f.png)
《家乡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
(2)运用对比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对家乡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家乡的变化,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变化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分组,每组选定研究对象,准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家乡变化的PPT,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选定的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
2. 课堂探究:(1)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访问、查阅资料,收集相关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分析、数据处理等方法,对家乡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3. 成果展示:(1)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对家乡变化的看法。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趋势。
4.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强调关注家乡发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 设计一份家乡变化的调查问卷,邀请家人、朋友填写,了解他们对家乡变化的看法。
3. 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制定一个可行的行动计划。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家乡的变化。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https://img.taocdn.com/s3/m/190ba41c964bcf84b9d57b4f.png)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天的变化;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二、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等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一:感受家乡的变化。
1、情景导入。
2、自学课文,说一说课文从那些方面说了家乡的变化?(环境、街道、楼房、衣、食、住、行、喝水、烧柴、用、人们的观念、交流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二、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师述:那我们的家乡变化大吗?1、老师讲自己家乡的变化老师的家乡是燕子乡的一个小村子,那里以前泥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特别是雨天,老师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泥路才到学校。
令人惊喜的是,如今那崎岖的泥路已经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就是老师家乡最大的变化。
不过比起城市来,老师的家乡还是十分落后,但老师仍然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你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能不能把你们家乡变化的情况说一说,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2、说说自己家乡的变化。
(可按环境、街道、楼房、衣、食、住喝水、烧柴、用、人们的观念等方式进行)(1)、自由选择自己了解家乡印象最深的一个方面进行小组交流。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三、感知家乡的变化。
师述: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也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
今天让们一起来赞美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
四、拓展:夸一夸家乡的变化。
1、人人都夸我们家乡美,我们为之而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说一说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
(1)可以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唱一首歌;(2)可以写一首诗或一句话;(3)可以画一幅画;2、小组交流、汇报美的一角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家乡的变化真大呀,家乡在变,家乡人也在变。
这些变化反映了家乡的发展和进步,赞美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作为未来家乡的建设者,从现在起,应该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四年级品德《家乡的变化真大啊》说课案
![四年级品德《家乡的变化真大啊》说课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a68e8ab9d528ea81c779fe.png)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说课案凤山镇李家楼小学杨拥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杨拥,来自凤山镇李家楼小学。
我说课的题目是《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八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1课,教材从环境、生活两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
而家乡的变化这一课针对农村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
由于年龄的原因,对家乡的过去,学生只是在长辈口中偶有听说,教学时,可让学生多搜集本村这个小的“家乡”的信息,老师则多找一些关于“罗田”这个“大的家乡”的资料,这样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过去,再通过与家乡的现在进行对比来突出家乡的变化之大。
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收集整理能力不高,学习水平也有些差距,特别是对社会实践活动,估计在合作交流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收集资料也不会很广泛。
对“家乡”这一词语的定义,农村孩子的理解也比较狭义,所以在课前我将引导学生把课题中的“家乡”定义在整个罗田县的范围之内,而不仅仅是他们生活的村庄。
而他们的年龄与闭塞的生活环境也影响了他们对本课所需的知识储备与社会认知。
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会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活动中。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使学生初步养成参加实践活动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各方面的变化,并感受到家乡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为有效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行为的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合作的活动中,了解家乡人民各方面的变化。
难点: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家乡的发展与进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法、学法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将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利用社区环境资源、社会资源,并依据学情展开活动;以活动为主线,自主、合作、探究。
《我看家乡新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
![《我看家乡新变化》(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df025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00.png)
《我看家乡新变化》(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针对四年级上册学生设计。
教学内容围绕“我看家乡新变化”这一主题,通过观察、调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家乡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2. 学生分组调研所需的记录纸、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家乡变化的关注。
2. 自主学习: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变化的主题,进行自主调研和讨论。
3. 课堂讨论:每组代表分享调研成果,全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家乡的变化。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乡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提升他们对家乡的认识。
5. 课后实践: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家乡的变化,共同探讨家乡的未来发展。
板书设计1. 《我看家乡新变化》2. 主要内容:家乡的变化、原因、影响3. 重点提示:观察、思考、合作、表达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家乡变化的作文。
2. 小组作业:每组根据调研主题,制作一份关于家乡变化的展板。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家乡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表达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展现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家乡变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此外,我还将在课后继续关注学生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期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https://img.taocdn.com/s3/m/a473fc1131b765ce050814cf.png)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新旧图片的对比,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并初步探讨变化的原因。
2、通过家乡的面貌和物质文化生活等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初步认识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通过调查、访问,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发现家乡的变化,让学生思考家乡发展的问题,并愿意为家乡的明天更美好而努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一封特殊的来信,激发凝聚情感。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封特殊的来信,想看吗?(展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2、同学们,读了这封信,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想法呢?说给大家听听吧!(预设1、家乡的变化可真大!预设2、家乡以前是什么样子?预设3、家乡为什么有这么大变化?预设4、这位老人很思念家乡。
对啊!身在异乡的游子谁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啊,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啊。
)贾世俊老人阔别家乡四十年,回故乡后,亲身感受到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寥寥数言,传递出浓浓的思乡情!3、是啊!在短短几十年里,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吗?知道我们家乡过去的样子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看看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板书课题: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在第一个内容学完后补充)5、让我们先通过对比新老照片,说说家乡的变化吧。
(展示标题)二、对比新老照片,说说家乡变化。
1、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去分类去搜集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了,你们带来了吗?(带来了)下面,我们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手中的照片,在小组内说一说。
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在全班展示汇报。
在交流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展示温馨小提示)(教师巡视指导)(此时板书:过去现在)2、现在,请各小组选派自己的代表,把你们小组搜集的最能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来前面用投影展示给大家看吧,要边展示边给我们解说哦!说出变化在哪里。
师用教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师用教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https://img.taocdn.com/s3/m/74f2d719866fb84ae45c8d90.png)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变化真大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杨柳镇北流水小学陈金玲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了解家乡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感受家乡巨大的变化后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为家乡翻天覆地变化感到自豪和骄傲2、让学生懂得家乡的巨变靠的是改革开放,从小要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有关家乡发展和变化的资料,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乡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感受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感受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感受家乡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1、引导学生采用实地调查、采访身边人、走访所在社区、点击互联网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并了解婆婆爷爷、爸爸妈妈小时候的衣食住行用的情况。
2、笔、纸张。
教学设计:活动一:初识家乡的变化。
1、歌曲导入。
今天,老师能和你们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听?媒体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指几名学生说说)师:家乡是哺育我们成长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家乡怀有浓浓的依赖,深深的热爱。
在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国家的面貌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我们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品德与社会》书的第60——63页,自学第九课《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3、自学课文,说一说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环境、街道、楼房、衣、食、住喝水、烧柴、用、人们的观念、交流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板书:家乡的变化真大呀环境变美了生活变好了活动二、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
师述:歌声唱出家乡的美丽,课文中也赞美了家乡的变化。
那我们的家乡变化大吗?1、老师讲自己家乡的变化老师的家乡和同学们一样,也是英山。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变化》教案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9517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9.png)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家乡的变化》教案教案一:《家乡的变化》课题名称家乡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家乡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学生能够使用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分析家乡的变化。
学生能够绘制简单的图表或地图来展示家乡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使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写作和绘画,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家乡的变化。
学生能够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家乡的变化。
如何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变化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
解决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变化的复杂性。
使用多媒体资源和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学准备教学资源:家乡历史照片和现代照片的对比图集。
关于家乡变化的书籍和文章。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
教具和设备:白板和马克笔。
地图和图表工具。
绘画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学生互动环节: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变化,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家乡的几个代表性地点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变化。
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分析,分享给全班。
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时间管理。
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巡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展示家乡变化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变化。
实地考察(30分钟):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进行考察。
展示与分享(2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全班分享。
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学生进行反思。
板书设计关键内容:家乡的变化:过去 vs 现在变化的原因: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策变化变化的影响:环境、生活质量、文化逻辑结构:过去:描述家乡的历史面貌现在:描述家乡的现状变化:对比分析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课后反思评估标准:学生能否准确描述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教案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fcf04763231126edb11d8.png)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2.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以及今天的新景观。
3.通过调查、访问,对比家乡的昨天,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4.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服务的志向。
教学准备:1.让家长协助学生寻找反映家乡的“老照片”“新景观”。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通过ppt由爷爷回家乡发生的巨变,引出这节课的主题-------家乡的变化真大!“这么多年没回来,家乡大变样啦!我几乎认不出来了!”“爷爷,家乡以前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想不想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家乡以前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家乡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一下吧!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我们寿光的“老照片”“新景观”,现在大家拿出来,展示一下吧!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对你们搜集的照片做一下介绍,看看哪个小组的收货最多。
分组展示,并将搜集老照片的小组和搜集新景观的小组照片交换,互相分享,感受寿光的昨天今天。
老师用ppt将同学们的照片做一下直观的对比,提出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你有什么发现?生讨论:商场越来越大了,马路变宽了,人们的房子越来越漂亮了……那大家有没有发现,家乡哪些方面变化最大?师启发,生讨论,最后总结出四方面:城市建设方面,工业方面,农业方面,文化生活方面。
.家乡的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师启发,生讨论回答:商场里商品丰富,购物越来越方便;楼房宽敞明亮,冬暖夏凉;道路越来越宽敞,交通越来越方便……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家乡的变化,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看完视频后,让同学们讨论,面对家乡今天的巨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生热烈讨论,对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师启发,我们感激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家乡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我们要好好学习,树立为家乡建设服务的决心。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教学案例2套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教学案例2套](https://img.taocdn.com/s3/m/53f5581f0b4c2e3f56276311.png)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找家乡的变化,为家乡的建设出金点子。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找到所需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作为一名英山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激发学生立志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
教学内容:家乡的变化教学重点:1、感受到家乡的变化2、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教学难点:体会到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感受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采访调查表心愿卡教学步骤:一、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大别山情怀》,大家想不想听?提出要求:认真听,仔细看。
听听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都有哪些特产?生:学生观看录象。
师:这首歌唱的是哪个地方啊?生:英山。
师:对,是我们的家乡——英山。
录象中,你看到家乡的哪些特产啊?生:茶叶、药材。
师:恩,除了这些,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特产?咱们英山除了有好看的,好吃的,还有哪些地方是好玩的?咱们别说远了,就说说有哪些地方既漂亮又好玩?生:列举一些地方。
二、新授1、咱们现在的英山真是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还有好看的,真是个好地方。
可以前的英山就没有这么好啦!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过去的英山?观看一些老照片。
师:大家看看这是哪?(出示英山的风景图片)2、出示现在的图片。
(在观看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说说:“你可以在这里干什么?感觉怎么样?”等等。
)3、对比。
师:看了以前的英山,也看到了现在的英山,你有什么感受?生:变化很大。
师:板书——我的家乡变了样4、师:你觉得咱们的家乡怎么样?(美、繁荣)你爱不爱家乡英山?作为一名英山人,你感觉怎么样?(骄傲、自豪)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这种心情吗?生:(英山真美啊!我的家乡真美!啊作为一名英山人,感觉真自豪!。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咱们英山现在这么繁荣、美丽,我们都为自己是一名英山人感到骄傲、自豪。
过渡:英山变化真大,城市的建设越来越漂亮,环境约来约舒适,经济也越发达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就连我们的家、学校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四上)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四上)](https://img.taocdn.com/s3/m/5685f83aaf1ffc4fff47ac0a.png)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案例十堰市竹山县上庸镇中心学校朱艳明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家乡及家乡人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在了解家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行为与习惯: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1)知道部分旧生活用品的用途。
(2)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
(3)知道有关的环保知识。
(4)能以一名“家乡小主人”的身份,为家乡的发展与建设出谋划策。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1、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
2、师导入: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学习、游戏,你能说说你走进这所校园时的感受吗?请你用一个什么词或者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我们的校园。
生1:我们的学校真漂亮呀!生2:我们的学校好美丽呀!生3: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学习,感觉真舒服。
3、师:你们说的都很好,我和你们也有同样的感受。
可是,就在四年前,我们校园环境可不是这样的。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过去的学校?出示课件PPT:旧学校图片(房屋、教室内的桌椅及黑板、操场、乒乓球台、寝室、)4、师:再看看现在它变成什么样子了。
出示课件PPT: 新学校图片(房屋、教室内的桌椅及黑板、操场、乒乓球台、寝室、)5、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PPT: 看了以前的学校,也看到了现在的学校,你有什么感受?生1:学校的变化真大呀!生2:现在的学校比以前的学校漂亮多了、生活条件也好多了。
6、小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学校变化只是家乡变化的一个缩影,同学们,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不只是校园变美丽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环境、我们的生活都在发生着变化!(板书: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评:学校变化只是家乡变化的一个缩影,由学生所熟悉的校园环境入手引入话题,既为教学环节的展开创设情境,又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好了准备。
家乡的变化教案
![家乡的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e8e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7.png)
家乡的变化教案【教案】主题:家乡的变化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家乡的变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家乡的变化情况。
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时长:1节课(45分钟)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景色和变化。
师生互动,让学生用五官感受家乡的变化,形成对家乡变化的初步印象。
Step 2: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家乡的变化对学生的重要性。
家乡的变化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并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2.教授一些相关词汇,如“现代化、城市化、生态环境、交通便利”等。
并解释这些词汇与家乡变化的关系。
Step 3:讨论与实践(15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家乡的变化情况,并列举出一些例子。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2.实地调查:鼓励学生回家后调查家乡的变化情况,并做一份简单的报告。
Step 4:总结归纳(10分钟)学生对家乡的变化进行总结归纳,将讨论和实践的结果进行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家乡的变化情况。
Step 5:拓展延伸(5分钟)鼓励学生多阅读与家乡变化相关的文章和故事,扩展视野,培养学生对家乡变化的兴趣。
Step 6:巩固练习(10分钟)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完成一些与家乡变化相关的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2.听写:听写家乡变化相关的词汇,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关于家乡变化的作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家乡的变化情况。
作文要求包括开头、过渡句和结尾,字数不少于150字。
Step 8: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家乡变化的重点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相关图片、视频素材2.家乡变化相关的练习题3.黑板笔、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扩展活动:1.安排学生进行家乡变化的调查报告,可以使用图片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调研能力。
2.邀请身边有经历过大城市变化的人来讲述他们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到家乡变化的重要性。
鄂教版品社四上《家乡变化真大呀》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四上《家乡变化真大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9a538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4.png)
鄂教版品社四上《家乡变化真大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变化真大呀》是鄂教版品社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家乡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家乡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所提到的农村变化的具体内容还需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家乡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自豪家乡的情感,增强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家乡的变化。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音频:便于学生跟读、模仿,提高朗读水平。
2.相关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PPT:用于课件展示,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程。
4.学习单: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反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家乡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379370fab069dc502201e6.png)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案花庄完小杨金凤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形式收集资料,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的今天的变化;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知识与技能1、通过收集家乡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故事,了解家乡的变化。
2 、家乡的巨变靠的是改革开放。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进一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行为习惯1、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2、制止破坏家乡环境的人和事,保护家乡的山山水水。
教学准备:1、下载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2、收集反映人们过去和现在人们生活的图片等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一、歌曲导入。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第九课,心情特别好,像阳光一样灿烂,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想不想听?媒体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提问: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多美的景象啊!是一个丰收富裕的家乡!)3、这首歌赞美的是什么地方?体现了一种对家乡的什么情感?(热爱之情)二、感悟家乡的变化(一)了解家乡的环境变化1、自学课文,说一说课文从那些方面介绍了家乡的变化?(环境、街道、楼房、衣、食、住、喝水、烧柴、用、人们的观念、交流的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2、揭示课题《家乡的变化真大呀》(1)师述:歌声唱出了家乡的美丽,课文中也赞美了家乡的变化。
那我们的家乡变化大吗?(2)板书课题《家乡的变化真大呀》,齐读课题,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3、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了家乡的环境及生活变化的情况,并填写了表格,现在把你整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分享。
4、过渡语:刚才我们每个组的孩子讨论得很热烈,谁来说说你调查到的情况?(这么多的孩子都举手了,看来同学们的调查任务都完成的很出色,我们来进行比赛,看哪个组发言最积极,说得全面准确)我们先来看看家乡环境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教案
![《家乡的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ee05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8.png)
《家乡的变化》教案教案:《家乡的变化》课程目标:1. 了解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心。
教学重点:1. 运用合适的词语和句子描述家乡的变化。
2. 学会用图表和图片展示家乡的发展过程。
3. 激发学生思考家乡变化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用适当的句子描述家乡的变化。
2. 如何运用图表和图片展示家乡的发展过程和变化。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图表、图片等家乡的发展和变化的素材。
教学过程:Step 1:引起学生兴趣利用图片等展示家乡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思考和回忆。
Step 2:词汇和句子的学习通过呈现词汇和句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描述家乡变化的常用词汇和句子,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家乡的变化。
Step 3:图表和图片展示让学生分组,给每组学生准备好图表和图片,要求他们展示家乡的发展过程和变化。
可以用时间顺序、地理位置等方式展示。
Step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他们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感受,并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分享给全班。
Step 5: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题目,写一篇短文或一首诗歌,描述家乡的变化以及变化带来的影响。
Step 6: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互相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Step 7: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掌握家乡变化的表达和思考能力上的进步。
教学延伸:可以邀请一位老人或者林校友来校作客,为学生讲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体会到家乡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资源:1. 图表和图片2. 课件或黑板、白板3. 短文或诗歌的范文评估方式:1.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
2.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
3. 学生的写作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变化真大呀》教学案例十堰市竹山县上庸镇中心学校朱艳明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家乡及家乡人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在了解家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行为与习惯: 养成保护水资源,爱护身边环境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1)知道部分旧生活用品的用途。
(2)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
(3)知道有关的环保知识。
(4)能以一名“家乡小主人”的身份,为家乡的发展与建设出谋划策。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1、播放《走进新时代》歌曲。
2、师导入: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这美丽的校园中学习、游戏,你能说说你走进这所校园时的感受吗?请你用一个什么词或者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我们的校园。
生1:我们的学校真漂亮呀!生2:我们的学校好美丽呀!生3:在这样好的环境中学习,感觉真舒服。
3、师:你们说的都很好,我和你们也有同样的感受。
可是,就在四年前,我们校园环境可不是这样的。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过去的学校?出示课件PPT:旧学校图片(房屋、教室内的桌椅及黑板、操场、乒乓球台、寝室、)4、师:再看看现在它变成什么样子了。
出示课件PPT: 新学校图片(房屋、教室内的桌椅及黑板、操场、乒乓球台、寝室、)5、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PPT: 看了以前的学校,也看到了现在的学校,你有什么感受?生1:学校的变化真大呀!生2:现在的学校比以前的学校漂亮多了、生活条件也好多了。
6、小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学校变化只是家乡变化的一个缩影,同学们,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不只是校园变美丽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身边的环境、我们的生活都在发生着变化!(板书: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评:学校变化只是家乡变化的一个缩影,由学生所熟悉的校园环境入手引入话题,既为教学环节的展开创设情境,又为学生的情感升华作好了准备。
】二、活动二交流互动,感受变化(一)家乡的环境变美了1、请同学们看看这是哪里?出示课件PPT:以前家乡的图片:(旧集镇的全貌、老街道、旧房屋、以前的大桥、以前的车路、以前的山、以前的大河)2、学生情境交流:出示课件PPT: 看了家乡的过去,说一说我们家乡的环境有哪些变化?生1:家乡的房屋变高了、变漂亮了;家乡的车路变宽了、变平整。
生2:家乡的大桥变长了;家乡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
生3:家乡的公路边建设有公园、安上了路灯、摆放了垃圾桶。
3、师:同学们说的对,观察的也很仔细,现在看看它们变成什么样了呢?出示课件PPT:新家乡的图片:(美丽的新集镇、新楼房、宽阔的公路、现在的大桥、现在的大河、路边的花园、垃圾桶、路灯等图片。
)4、师:通过新旧图片的对比,你觉得家乡的环境变成什么样了?生1:家乡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家乡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生2:家乡的空气变得越来越清新了、家乡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了。
生3:家乡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
出示课件PPT: 家乡的环境变美了5、小结:是呀!家乡的环境的确比过去好多了,我们的家乡越变越美丽了、越变越漂亮了。
(板书:家乡的环境变美了)(二)、人们的生活变好了1、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仅家乡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生活用品也在发生着变化呢,来,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都是些什么物品?出示课件PPT:2、师:改变的不只是这些生活用品,还有我们的生活条件!同学们,你们家里有什么变化吗?生1:我们家住上了新房子、我家还买有洗衣机、新冰箱。
生2:我们家安装有空调、我家买有液晶电视、还有笔记本电脑。
生3:我爸爸买了一辆小轿车、还买了一个新手机。
3、师:是啊,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许多同学家里都住上了楼房,比以前宽敞了、美观了。
我们的家乡不仅仅是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他地方也在变化呢!你发现没有?4、学生讨论、畅所欲言:出示课件PPT: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分别从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来谈谈。
生1:以前的衣服只是黑、蓝、灰这几种颜色,现在的衣服颜色多了、样式也新颖了、也时尚了。
生2 :以前冬天萝卜、白菜是当家菜; 现在家乡有了菜市场一年四季什么蔬菜都有,妈妈还三天两头给我买鱼、卖肉吃。
生3:以前人多路窄,上下班堵车;现在路宽车多出行方便多了。
以前住房破旧拥挤;现在宽敞明亮。
5、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也很善于观察生活,听了你们的汇报,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也为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
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材料,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出示课件PPT: 日常用品更替图片,(泥泞小路→宽敞的柏油马路;古井打水图→自来水;柴火灶→液化气灶、电磁炉;河边洗衣服→洗衣机;布鞋→皮鞋;老电话机→手机;自行车→小轿车)6、师:通过这些日常用品的更替,你觉得我们的生活变成什么样了?生答: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了、越来越美好了。
出示课件PPT: 人们生活变好了)【评:这一环节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
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感到亲近,产生认同,可以唤起他们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三、活动三升华认识,热爱家乡1、自由发言交流:出示课件PPT: 看到家乡的环境变得这么美了,人们的生活变得这么好了,你感到幸福吗?你有什么话想说?生1:我感到很幸福;我们的家乡越变越美丽了,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人们越来越精神了,这些变化,会给我们带来惊喜,会让我们心存感激。
生2:家乡变这么美了,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2、师:家乡变得这么美丽、繁荣,我们应该感谢谁呢?生答: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家乡勤劳的人们。
【评:让学生明白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师:这么美丽、漂亮的家乡也有许多地方存在不足。
我们的家乡还存在哪些不足呢?出示课件PPT: 找一找:你知道我们的家乡还存在哪些不足吗?生1 :人们把垃圾到处乱扔;还把污水排放到河里。
生2 :有些人经常破坏公物,不知道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找得很好,我这里也拍有一些家乡不足地方的图片,请同学们看看。
出示课件PPT: 家乡不足地方的图片(街道上垃圾乱扔、往河里排放污水、小轿车停到人行道上、人行道上乱堆物品、一个小孩正在用脚踢垃圾桶、路边破损的灯泡等)4、师:美丽的家乡需要每个家乡人的关心与爱护,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家乡?5、学生情感交流:出示课件PPT: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呢?生1:我利用双休日到街道上去捡垃圾。
生2:我看见有人破坏公物,我就会去劝阻。
生3:我要做一个告示牌“禁止车辆乱停乱放”。
6、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不错,都知道我们有责任保护好自己的家乡,我们要说到嘴上,付出在行动上。
美丽的家乡需要每个家乡人的关心与爱护,我们的长辈们运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把家乡建设得如此美丽。
同学们,家乡的将来就要交到你们手中了。
【评: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7、学生情感升华:出示课件PPT: 再过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我们都长成了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是大展宏图的时候了,那时,你准备怎样来建设我们的家乡呢?生1:我要为家乡的小孩办一所规模较大的幼儿园,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
生2:我要为家乡的老人建一所养老院,让家乡的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生3:我要在家乡建一个健身广场,让家乡的男女老少身体都得到锻炼。
生4:我要在家乡建一个水上娱乐场,节假日、双休日孩子们都有地方玩了。
5、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不错,看来你们都有远大的理想,为了早日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吧!【评:在这里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情感,畅想未来,激发学生为了家乡的明天而努力的热情,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说的也很不错,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回忆了家乡的过去,了解了家乡的现在,还展望了家乡的未来,也真切感受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同学们,努力吧!我相信我们的家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会把它建设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富强。
五、出示课件PPT:作业超市①可以改编一下歌曲的歌词来歌唱我们的家乡;②或者用一首诗来赞美我们的家乡;③也可以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板书家乡的变化真大呀家乡的环境变美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呀党的政策好、家乡人们的生活变好了人们的勤劳和智慧教学反思:课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制定计划,到生活中调查、了解、感受、体验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的观察,认识、分析了社会事物及现象。
课上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了解家乡,进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乐于探讨的情感,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是儿童的生活的教育理念,由于学生调查的就是他们身边的生活,就是他们身边生活的发展变化,调查、探究的过程完全是以他们的生活作为基础,因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学习中,他们有了解到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尤其是家乡过去的生活),这就更加促进了他们探究、了解家乡的愿望,促进了他们对家乡——上庸镇在情感上的升华。
整节课堂学生积极参入讨论交流,课堂效果极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点评:本节课主要通过几组新旧图片的对比,从家乡人的居住条件、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的变化,延伸到家乡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帮助学生感受和认识家乡人的生活变化,本课分为:回顾家乡的过去、展示家乡的现在、通过新旧对比感受家乡的变化三大板块。
而感受家乡的变化部分又依据学校的变化为缩影,从而引导学生来寻找家乡的变化。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我镇是新建的移民乡镇,近四年来家乡从方方面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但由于学生的年纪较小,生活经历有限,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变化是感受不到的!可见,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只是浅层次的,对家乡的过去,他们只能从长辈口中听说,因此,只有引导他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切地感受家乡今昔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真正激发他们的情感。
教学时充分挖掘本地素材,如:学校、及学生的家庭变化。
它们贴近学生的生活,真实可信,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共鸣,能更好地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其热爱家乡之情,调动其建设家乡的积极性。
年11 月16 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