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3 题。(9 分, 每小题 3 分)

环境美学应该说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有人就有环境, 有环境必然有环境美, 有环境美就意

味着环境审美观。长期以来环境审美之所以较少被人们谈及, 不是因为它不存在, 而是它为别的论述

特别是为自然审美观所代替。准确地说, 环境审美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

渔猎文明时代, 人们逐水草而居, 对关涉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 但这个时代只能说是环境意识的萌生期。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建立的,因为有了农业, 人们才定居下来, 才有了家。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农民居住在田园, 生产在田园。家

庭人员不仅担任着不同的生活角色, 也担任着不同的生产角色, 这些不同的角色均是不可少的。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审美意识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意味。

工业文明的建立是由农民走向城市开始的。人类的主要生活环境由农村转为城市, 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大不相同, 这种文明培育的环境审美观念只能建立在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景观上, 而不再是兼

具田园风味的自然山水景观。对于这种环境, 进入城市的农民们在日常生活上由不适应到适应, 在审美情感上由惊奇到赞美。而随着工业文明弊病的逐渐凸显, 人们与这个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组建成的人工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日常生活上不再适应, 审美情感上则转为厌恶甚至诅咒。人们渴望着新的文明, 这个文明至少在观念上也部分地在实践上出现了, 它就是生态文明。人们同时也在渴望着新的

环境审美观——生态文明的审美观。

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强调审美的一种重要性质: 生态与文明的共生。从总体上来看, 人类仍然在向自然索取资源, 但这种索取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意义, 那就是同时在对自然回赠,具体来说, 就是力促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与维持。现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共生, 两者相互作用, 相互生成: 一方面自然满足人的需要, 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 另一方面人满足自然的需要, 参与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 表现为人向自然的生成。文明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改造, 这种改造本是破坏生态的, 现在要求文明不破坏生态, 而且参与已破坏的生态的修复, 这说明生态与文明这一对天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现, 只能是共生。它是文明的, 也是合乎生态的, 在一定意义上,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代自然或助自然司职——司生态之职。

人类传统的审美观均是漠视动植物的生命的,即使重视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站在人的立场上, 黑格尔就强调动植物的生命只有在见出人的生命意味时才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它重视的是生态自身的意义。换句话说, 动植物有它的生存权利, 包括展示其美(当然这美是在人看来的)的权利。人当然可以欣赏这种美, 但人要尊重这种美,这种尊重就是要明白,这种美其实并不是为人的, 而是为动植物自身的。

在生态文明审美观中,生态平衡成为自然环境审美的核心。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审美忽视了生

态平衡, 一味地从人的立场和利益的角度来欣赏和评价自然环境美。一些具有破坏生态平衡性质的自然美由于其感性形式能愉悦人类而得到人们的正面评价; 而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来看, 不论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多么悦耳悦目, 都不能给予其正面的评价。

生态文明审美观特别重视荒野的审美价值。荒野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荒野是生命之根。不仅人的肉体是荒野锻造出的产物, 人的精神也是从荒野中得以诞生的。以巫术为突出特点的原始思维, 还有以神灵崇拜为灵魂的情感与理念, 均来自人们对荒野的感受。其次, 荒野是维系地球上自然生态的骨干力量, 正是因为地球上尚有不少的荒野存在, 这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基本上还能运转。试想, 如果喜马拉雅山不再是荒野, 而是成为类似黄山那样的旅游胜地了, 那么整个地球上的生态会遭到如何巨大的破坏! 重视保护荒野, 为地球留下更多的荒野, 既需要从科学上认识到荒野的重要性, 也需要有新的审美观来欣赏荒野。因此, 生态文明审美观的出现不仅为环境审美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而且会

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

(摘编自陈望衡《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的环境审美,在人类诞生之时就已存在, 它常常被别的论述所代替,较少被人们谈及。

B. 渔猎文明时代,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 对关涉自身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 环境审美意识也在此时萌生。

C. 农业文明时代, 家族环境、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合为一体, 家庭成员兼任生活和生产角色,其环境审美意识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

D. 人类的环境审美观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变, 基于工业文明日益显现的弊端, 人类有了找寻、建

立新的环境审美观的强烈诉求。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如今人同自然的关系为双向生成, 人类向自然索取资源,同时需积极参与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与维持。

B. 文明的本质是对自然的改造, 这种改造会造成对生态的破坏,所以生态与文明是完全对立的,并且无法统一。

C. 黑格尔认为动植物的生命美与不美, 只取决于能否在其中见出人的生命意味, 这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来看的。

D.生态文明审美观秉持的生态公正原则定程度上是对人与诸物种的生命价值及地位的一种重新

审视和反思。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请留下鲜花供人欣赏”的标牌变为“请让鲜花开放” ,其实是对鲜花自有其开放权利的承认, 人

应该尊重这种权利。

B. 重视荒野保护,既需要从科学上认识到荒野对于人类和维系地球自然生态的重要性, 也需要有新的

审美观来欣赏荒野。

C. 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给人带来的愉悦审美感受固然重要, 但只要它破坏生态平衡, 人们就不能给予

正面的评价。

D. 生态文明审美观的出现符合时代背景,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不单是审美欣赏的问题,更关乎

人类的生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 分,每小题3分)

唐朝令人印象深刻之处, 在于它一心追求中央集权的重生并倾尽全力完善其形式。为使中央集权制产生

视觉上的效应,唐朝营造了南北宽8652米、东西长9721 米的巨大的长安城,并以此为起点修建了通往国内

各地的8 条公路、干道, 还沿着这些道路设置了呈放射状分布的水路驿站。与此同时大运河的建成标志着内陆

水运时代的到来, 东西流向的黄河、淮河和长江被南北相连, 作为“东南地区”的特产, 低地的米、盐和山地

的茶、漆、染料等被运往华北。自然, 在交通要道、险关和人口众多的地区, 交通业被培育了起来,随之而来

的是客商活动范围的扩展。

“客商”是相对于“坐商” (定居的批发商和零售商)而言的,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因其财力和能

力而出名。但他们是通过官市中相当于批发商工会的坐商的“行”来听从政府的管制, 因而他们似乎

还不是都市中的主角。

南北朝时期,政府开始在黄河下游三角洲的渡口处(津、埭)征税,到了唐代,开始在大运河沿岸调

节水位的水门处征税, 这显示出应运而生的客商和交通业者势力的抬头。在唐代接近中期的中宗时期出现了

在全社会征收将市场交易税和过路税合二为一的“商税”的现象。759 年, 开始有了“过税” (商品流通

税)。780 年开始在府州、县城征收“住税” (入市税、交易税), 从782 年开始在全国的交通要道及都市

征收“过税” , 这两者合称“商税” , 成为从宋代到清代各朝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也就是说,边远地区商业

和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使中国全社会开始摆脱六朝时期的自然经济状态广泛受到商业化浪潮的冲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