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 姓氏歌》说课稿
识字2《姓氏歌》的说课稿
识字2《姓氏歌》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课识字2的《姓氏歌》。
本次说课将围绕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展开。
一、课程目标首先,我们来明确本次课程的总目标。
本课旨在通过《姓氏歌》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姓氏,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姓氏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本次课程的具体内容。
《姓氏歌》是一首富有节奏感的儿歌,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常见的姓氏。
儿歌中列举了多个姓氏,并通过押韵的方式让语言更加顺口,便于学生记忆。
此外,儿歌中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姓氏文化知识,如姓氏的起源、演变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将通过朗读和跟读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姓氏歌》的文本内容和语音韵律。
随后,我们将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姓氏的知识和传统文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姓氏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姓氏文化,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最后,我们将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将分为两个部分:知识技能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
知识技能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姓氏歌》中姓氏的认读情况以及对于姓氏文化的理解程度。
我们将通过朗读测试、问答环节和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
情感态度评价则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
我们将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情况来进行评价。
五、教学环节设计在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中,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导入新课:首先,我们将用一些有趣的图片或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课堂主题。
例如,我们可以展示一些明星或历史人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他们的姓氏。
2.朗读儿歌:然后,我们将带领学生朗读《姓氏歌》,帮助他们熟悉文本内容和语音韵律。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第【1】篇〗姓氏歌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姓氏歌》这篇课文语言简洁,内容浅显,利用姓氏归类识字。
文中的姓氏都是取自《百家姓》,学习《姓氏歌》,并不是让孩子们去研究,也不是让他们去背诵所有的姓氏,而是通过学习此课,使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姓与汉族的姓区别在哪里,还要对中国的姓氏文化感兴趣,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 学情分析:经过学习生活,明显看出孩子们长大了,自主学习能力也加强了,虽然如此,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选择多样性。
通过观察,和一年多的接触,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而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端正学习态度。
二、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和原则:1.主要依据还是《语文课程标准》及一年级学生实际情况。
2.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学习,或者说教学设计的目标是服务于学习,因此,坚持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双语班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部件分解法,了解课文中的‘李、张、胡、吴、徐、许’等姓氏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子的兴趣,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百家姓,初步感受中华姓氏文化的奥妙,能明白少数名族姓氏与汉族姓氏区别,增强对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还有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用部件分解法记忆姓氏;了解‘木子李,弓长张’等姓氏的习惯称呼;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第【1】篇〗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湖北周青名师工作室的刘婧,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姓氏歌》一课的教学构想,以及我对识字教学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我说课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解析教材,明确目标二、板块教学,重在得法三、加强实践,提升素养一、解析教材,明确目标《姓氏歌》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第二课,它是根据《百家姓》改编而成的韵文识字儿歌,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
全文共两小节,第一节通过问答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些常见姓氏的写法,第二节列举了一些中国姓氏。
整首儿歌节奏轻快,有问有答,有分有合,读起来富有韵律美,十分适合学生朗读,也易于学生理解和背诵。
同时从单元整体来看,识字写字是本单元的重点。
那么,如何有效地借助文本进行识字教学呢?基于以上的教材解读,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写“双、方”两个字;2、能正确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并初步了解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
其中第一、二点是教学重点,第三点是教学难点,也就是能熟练运用“加一加、说偏旁、找朋友”等方法介绍姓氏。
二、板块教学,重在得法为了达成目标,我安排了三个板块展开教学:(一)趣味朗读,打开语文素养之门(二)多法识字,巩固语文素养之基(三)指导写字,绽放语文素养之花(一)趣味朗读,打开语文素养之门我深知,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低年级的朗读教学,从小培养朗读兴趣,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姓氏歌》是一篇韵语识字的儿歌,也特别适合学生朗读,所以本着“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我先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
然后指名读,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读后评议,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识字2 姓氏歌》说课稿
《姓氏歌》说课稿一直以来,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是重中之重,多识字是为了便于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便于我们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
因此,面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将枯燥的识字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让学生感兴趣?我不断思考,并在《姓氏歌》一课中尝试着在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认识汉字,规范书写。
下面,我将结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效果评价和设计特色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学会用结构的方法、组词的方法、说笔画的方法等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是12个,要求会写的字是7个。
同时,认识三个偏旁。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相处一学期,有些同学对于班里其他同学的姓名已经能认识,所以在学《姓氏歌》时,认识同学的姓,介绍自己的姓,这样的内容他们很感兴趣。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将习得的方法用于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认识同学的名字,不认识这些姓,也有极少数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
基于这样的学情,既要保护能力强的学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顾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保证他们都学会,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置:基于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我针对第一课时设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
2.会写“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个偏旁。
识字2《姓氏歌》说课稿
识字2《姓氏歌》说课稿一、说教材《姓氏歌》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识字2中的内容,本课将识字、写字、新词、阅读等学习任务有机整合,使学习内容变得趣味盎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说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姓氏歌》,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3. 初步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姓氏文化。
四、说教法和学法本课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问答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展示直观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动听的音乐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问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动听的音乐,展示一幅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学习生字:通过展示生字卡片、动画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学习本课的12个生字,并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3. 理解课文:通过播放课文动画、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
4. 背诵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如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等,帮助学生熟读成诵。
5. 拓展延伸: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姓氏图片、姓氏故事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姓氏文化的知识。
6. 总结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以及教师的总结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六、说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直观教学、游戏教学等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非常重要。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蕴含的深层意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讲解。
此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2姓氏歌 说课稿
2姓氏歌说课稿《姓氏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姓氏歌》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并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氏。
课文节奏明快,语言简洁,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姓氏知识,还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根据《姓氏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核心素养目标:1. 文化基础: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知道姓氏的起源和传承意义。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2. 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式获取姓氏知识。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发现不同姓氏的特点和规律。
3. 社会参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了解不同姓氏在社会中的分布和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其在课文中的意思。
朗读理解: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背诵课文。
姓氏知识:掌握一些常见的姓氏及其来源和传承意义。
2. 教学难点: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姓氏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姓氏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自我介绍、认识新朋友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与姓氏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不同姓氏的特点和来源。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姓氏的特点和规律。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与姓氏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实物展示:展示与姓氏相关的实物或模型,如百家姓书籍、姓氏印章等,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姓氏文化的魅力。
互动游戏:设计与姓氏相关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提高兴趣。
识字2 姓氏歌(教案)
识字2 姓氏歌(教案)教学内容本课以姓氏为主题,通过一首《姓氏歌》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姓氏字。
教学内容包括姓氏的起源、演变、文化内涵以及姓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姓氏的丰富多样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姓氏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姓氏字的书写和记忆。
2. 姓氏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姓氏歌》歌词。
2. 姓氏字卡片。
3. 姓氏文化资料。
4.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姓氏,激发学生对姓氏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姓氏歌》,让学生初步感知姓氏字。
3. 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姓氏字,让学生掌握姓氏字的书写和记忆。
4. 姓氏文化讲解:教师讲解姓氏的起源、演变、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中国姓氏的丰富多样性。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姓氏字的书写比赛,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姓氏文化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识字2 姓氏歌2. 姓氏字的书写和记忆方法。
3. 姓氏的起源、演变、文化内涵。
作业设计1. 抄写所学姓氏字。
2. 家长协助,了解自己家族的姓氏故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姓氏歌》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姓氏字,了解了姓氏的起源、演变和文化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1. 姓氏字的书写和记忆- 书写难点:姓氏字中包含一些复杂的汉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往往难以掌握。
例如,“魏”字的笔画多,结构复杂,学生容易写错。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详细的笔画分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 记忆难点:姓氏字的数量众多,且有些字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学生容易忘记。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2姓氏歌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会写“姓、什、么”3个字。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出节奏。
3.关注课文介绍姓氏的方法,学习用“加一加”“说偏旁”“组词”等方法识字,并在实践中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4.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姓氏分为单姓和复姓,体会姓氏的多样性。
02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通过师生对话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
大家都叫我什么?生:刘老师。
师:嗯,刘老师,那大家为什么不叫我张老师、王老师、李老师呢?生:因为你姓刘。
师:那你姓什么?(指名答)生:张。
师:你的同桌姓什么?生:周。
师: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姓氏有关的儿歌——《姓氏歌》吧。
2.教师说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姓”。
(1)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的写法。
(2)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3.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儿歌,读好节奏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试读。
请同学们根据拼音自己试着读,争取不错字、不漏字、不回读。
(2)教师引读。
师:你姓什么?生:我姓李。
师:什么李?生:木子李。
……古月——口天——……中国姓氏有很多——2.指导认识顿号并学会停顿。
(1)同学们,你们发现文中有哪些标点符号?提示:句号是小圆圈,用它表示话说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2)谁能说说我们在读的时候遇到不同的标点符号要注意些什么吗?提示:句号停顿最长,逗号短一些,顿号最短。
(3)教师范读句子,让学生注意体会逗号后的停顿有什么不同。
(4)学生练读: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5)同桌问答读,能读正确、不打绊、顺利地接上。
(6)小组比赛读。
三、认读姓氏,区分单姓与复姓1.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圈画姓氏:课文介绍了哪些姓氏呢?2.交流圈画的姓氏,教师随机指导。
2020新教材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姓氏歌》说课稿
《姓氏歌》说课稿一直以来,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是重中之重,多识字是为了便于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便于我们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
因此,面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将枯燥的识字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让学生感兴趣?我不断思考,并在《姓氏歌》一课中尝试着在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认识汉字,规范书写。
下面,我将结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效果评价和设计特色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学会用结构的方法、组词的方法、说笔画的方法等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是12个,要求会写的字是7个。
同时,认识三个偏旁。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相处一学期,有些同学对于班里其他同学的姓名已经能认识,所以在学《姓氏歌》时,认识同学的姓,介绍自己的姓,这样的内容他们很感兴趣。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将习得的方法用于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认识同学的名字,不认识这些姓,也有极少数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
基于这样的学情,既要保护能力强的学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顾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保证他们都学会,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置:基于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我针对第一课时设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
2.会写“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个偏旁。
《识字2 姓氏歌》说课稿
《识字2 姓氏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出自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这次园地的主题是“读读背背”,在本次的“读读背背”中安排了《姓氏歌》,儿歌中涉及到一些常见的姓氏,读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知识性强,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缺乏趣味性。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学情,本课的目标是这样设置的:1.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词语。
2.掌握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3.能理解《姓氏歌》的表面意思。
4.能按规律识记复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了解更多姓氏。
5.能将本课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识字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按规律识记复姓,并能用自己的方法了解更多姓氏。
教学难点:能理解《姓氏歌》的表面意思,并能将本课的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识字的乐趣。
四、说教法和学法在教法上,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方法: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技术,增强趣味性,激发孩子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形象思维的发展。
2.合作学习法。
我将给学生分成小组,并鼓励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和分享,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现式学习法。
通过游戏、竞赛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学法上,我采用以下方法:1.朗读学习法。
让学生带着情感去读儿歌,不仅能了解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朗读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熟悉课文的内容和培养良好的语感。
2.交流合作法。
在小组交流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从别人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探究式学习法。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善于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和能力。
4.游戏识字法。
让学生在游戏竞赛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运用新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我以歌曲《小星星》导入,这首歌是儿歌的形式唱出每一种星星的名字的,我们今天也要来学一首儿歌《姓氏歌》。
识字2《姓氏歌》说课稿
识字2《姓氏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识字2《姓氏歌》。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通过有趣的方式学习关于姓氏的知识,并且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姓氏的理解和记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识字单元。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古诗词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岛》、《快乐国的故事》四篇课文,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姓氏歌》则是这一主题下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文以儿歌的形式呈现,内容富有节奏感,易于朗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华传统姓氏文化,拓展知识面,提高语言文字素养。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其中的6个生字。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能够根据情境进行简单的表演。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华传统姓氏文化,拓展知识面,提高语言文字素养。
三、教法学法本课将采用“情境导入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到姓氏文化的魅力;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姓氏文化;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习方面,我们将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学习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姓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习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本课的12个生字,包括认读和书写。
3.情境表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简单的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拓展延伸: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姓氏文化,拓展知识面。
5.作业布置:通过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姓氏歌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激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姓氏文化的兴趣。
3.认识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
4.能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能仿照课后例子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姓。
说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姓”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姓”等7个生字。
说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姓氏”,认识一些常见的姓。
说教学准备:教师:“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姓”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姓”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说说学习目标(一)易混字音的拼读1. PPT出示下面汉字和音节:qīng蛙、qīn人;星xīng、xīn里;出示任务: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读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指导。
齐读。
小结:读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舌尖前音和翘舌音,有助于读准字音,帮助我们纠正地方音。
(二)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 PPT出示有关字词:什么双木林国旗地方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
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书写了。
(三)激趣导入,明确主要说说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识字课文《春夏秋冬》,了解了四季各有的气象现象和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一些事物现象。
今天学习另一篇识字课文,请看老师说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说板书题目:②姓氏歌(“姓氏”注音)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2020春最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姓氏歌》说课稿
《姓氏歌》说课稿一直以来,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是重中之重,多识字是为了便于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便于我们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
因此,面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将枯燥的识字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让学生感兴趣?我不断思考,并在《姓氏歌》一课中尝试着在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认识汉字,规范书写。
下面,我将结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效果评价和设计特色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学会用结构的方法、组词的方法、说笔画的方法等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是12个,要求会写的字是7个。
同时,认识三个偏旁。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相处一学期,有些同学对于班里其他同学的姓名已经能认识,所以在学《姓氏歌》时,认识同学的姓,介绍自己的姓,这样的内容他们很感兴趣。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将习得的方法用于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认识同学的名字,不认识这些姓,也有极少数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
基于这样的学情,既要保护能力强的学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顾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保证他们都学会,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置:基于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我针对第一课时设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
2.会写“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个偏旁。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姓氏歌》说课稿【2020最新】
《姓氏歌》说课稿一直以来,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是重中之重,多识字是为了便于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便于我们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
因此,面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将枯燥的识字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让学生感兴趣?我不断思考,并在《姓氏歌》一课中尝试着在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认识汉字,规范书写。
下面,我将结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效果评价和设计特色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学会用结构的方法、组词的方法、说笔画的方法等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是12个,要求会写的字是7个。
同时,认识三个偏旁。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相处一学期,有些同学对于班里其他同学的姓名已经能认识,所以在学《姓氏歌》时,认识同学的姓,介绍自己的姓,这样的内容他们很感兴趣。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将习得的方法用于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认识同学的名字,不认识这些姓,也有极少数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
基于这样的学情,既要保护能力强的学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顾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保证他们都学会,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置:基于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我针对第一课时设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
2.会写“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个偏旁。
识字2 《姓氏歌》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一下识字2《姓氏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姓氏歌》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朗朗上口的儿歌之中。
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学会用结构的方法、组词的方法、说笔画的方法等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是12个,要求会写的字是7个。
同时,认识3个偏旁。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相处一学期,有些同学对于班里其他同学的姓名已经能认识,所以在学《姓氏歌》时,认识同学的姓,介绍自己的姓,这样的内容他们很感兴趣。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将习得的方法用于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认识同学的名字,不认识这些姓,也有极少数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
基于这样的学情,既要保护能力强的学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顾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保证他们都学会,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我针对第1课时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本课的重难点:识记12个生字,认识 3个新偏旁,会写 7个生字。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提出这样的目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识字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姓氏歌说课稿人教版
姓氏歌说课稿人教版姓氏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姓氏歌》这一内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常见的姓氏及其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同时,通过歌曲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1. 姓氏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姓氏的起源,以及随着历史的发展,姓氏的演变和分支。
2. 常见姓氏介绍:选取人教版教材中提到的姓氏,如李、王、张、刘等,讲解其历史背景和著名人物。
3. 《姓氏歌》歌词学习:学习并演唱《姓氏歌》,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节奏。
4. 姓氏文化探究: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不同姓氏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家族故事。
三、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通过讲述姓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姓氏的起源和发展。
2. 互动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对姓氏文化的认识。
3. 音乐教学:结合音乐,教授《姓氏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姓氏的小故事或趣闻,引起学生的兴趣。
- 展示不同姓氏的旗帜或图标,让学生猜测可能代表的姓氏。
2. 姓氏知识讲解- 教师系统介绍姓氏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姓氏的基本概念。
- 选取几个常见姓氏,讲解其历史背景和著名人物故事。
3. 学习《姓氏歌》- 播放《姓氏歌》音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分段教学歌词,帮助学生记忆并理解歌词含义。
- 组织学生跟唱,逐步提高学生的发音准确性和节奏感。
4. 姓氏文化探究-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姓氏进行深入探究。
- 鼓励学生分享家族中的姓氏故事或历史人物。
- 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的姓氏知识和文化意义。
- 鼓励学生思考姓氏对自己和家族的意义。
- 布置相关作业,如绘制家族姓氏树,或写一篇关于自己姓氏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对姓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氏歌》说课稿
一直以来,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是重中之重,多识字是为了便于我们在生活中运用,便于我们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
因此,面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将枯燥的识字学习变得饶有趣味,让学生感兴趣?我不断思考,并在《姓氏歌》一课中尝试着在丰富多元的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认识汉字,规范书写。
下面,我将结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效果评价和设计特色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姓氏歌》是根据《百家姓》编写的韵文,一问一答,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课文通过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认识中国的姓氏,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认识更多的姓氏,提升识字的乐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能够学以致用,学会用结构的方法、组词的方法、说笔画的方法等不同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姓氏。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是12个,要求会写的字是7个。
同时,认识三个偏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相处一学期,有些同学对于班里其他同学的姓名已经能认识,所以在学《姓氏歌》时,认识同学的姓,介绍自己的姓,这样的内容他们很感兴趣。
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
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将习得的方法用于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认识同学的名字,不认识这些姓,也有极少数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
基于这样的学情,既要保护能力强的学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顾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保证他们都学会,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置:
基于以上的思考与分析,我针对第一课时设定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
2.会写“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个偏旁。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巩固识字。
正确朗读课文。
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本课时重难点:
1.多种方法识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会写“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提出这样的目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
识字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本节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实际,关注儿童心理特点,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学生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生生互动活动,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识字的乐趣,在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沟通与协作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从而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培养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而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阐述:
接下来,我将结合教学过程具体阐述一下我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教学中,我将尝试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引领学生走进《姓氏歌》,正确朗读,认识更多的姓氏。
1.激趣导入,揭题识字。
2.初读儿歌,随文识字。
3.回读儿歌,指导写字。
4.交流评价,总结拓展。
(一)激趣导入,揭题识字。
由认读同学姓名导入学习,说说自己姓什么,揭示课题后相机认识“姓氏”。
(二)初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读儿歌第一节,随文识字。
2.指读儿歌,再互相听读、指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初读儿歌时,边用手指边读是最有效率的认读方式。
发挥小伙伴的合作学习作用,互相听读,检查初读情况,进行交流,指正或点赞。
这样又促使他们读儿歌,熟悉儿歌内容。
3.交流姓氏,认读生字,朗读儿歌。
通过认读不同的姓氏,加强对学生识字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通过同伴问答朗读练习、师生合作朗读、生生互动朗读、创编儿歌这些形式,提高识字的趣味性,体现实用性。
4.多种方法识字,多样形式朗读。
通过自读、指名读、师生问答读、生生问答读、齐读、配乐拍手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儿歌,通过加一加、组词、说笔画等多种方法识记汉字,了解不同的姓氏,引出《百家姓》,渗透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课后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标所倡导的。
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实现了识字的目的,体现出交际运用的价值。
并且多种形式朗读,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教学活动,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还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回读儿歌,指导写字。
本节课,在学生完成了儿歌整体朗读后,我引导他们整体了解本课书的生字表,并聚焦本节课要学写的“什么”这个词。
引导观察汉字的宽窄、高低、长短,关注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和书写,培养学生读帖的能力,持续关注写字姿势,重视对书写的评价,指导生生互评。
写字环节我是按以下5个步骤进行:
1.观察词语“什么”。
2.交流,师示范书写。
3.生描红,临写。
4.交流评价再临写。
5.同桌互评。
课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帖、写字,在学生用心描红、临写之后,进行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评价,进一步明确字的间架结构,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再次临写,之后再次同桌互评,真正落实书写练习,提高效率。
教师在学生独立写字时进行巡视,随时给予纠正和评价,再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让学生互相评一评小伙伴的字。
这样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在探究和发现中体验到写字的乐趣。
学生边念口诀“头正、肩平、足安、心静,一拳、一尺、一寸、按本”,边检查自己的写字姿势。
在整个的写字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写字习惯,如:坐姿、执笔姿势和笔顺等,时时注意好习惯的养成。
(四)交流评价,总结拓展。
指导学生自我感受汉字的书写,对于写得不好的笔画,再次书写时能够有所改进,引导学生生生互评,互相欣赏,共同提高汉字的书写能力。
提示下节课学习内容。
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1.课堂表现观察:
(1)学生听讲、朗读情况。
(2)反馈、书写情况。
(3)同伴互读、互查学习情况。
2.激励性语言评价
教学设计特色:
本节课立足于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班级学生的姓名开展识字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读为本,根据学情和身心特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中开展识字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上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学情,促进自主学习
在指导学生认读姓氏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我既鼓励孩子勇于展示,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又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了解识字方法,从而正确认读。
在指导书写汉字的环节设计中,我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观察的时间、表达的机会,指名当小老师指导大家书写,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学习动力。
二、引导发现,设计多元活动。
通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姓氏歌》,通过结合姓氏自编儿歌,通过配乐有节奏地朗读,避免单调枯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感受识字的重要性,感受介绍姓氏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倾听和朗读的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三、重视基础,培养良好习惯。
“提笔即是练字时”。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但他们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仍然需要特别提醒,时时提醒。
在两次书写中,都始终关注正确的写字姿势。
在朗读、交流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和展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声音洪亮,姿态大方。
四、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引导。
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学生传承,学生只有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才能愿意去学习,去探究,通过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增强学生对姓氏文化的认知了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