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生产工艺综述

合集下载

年产1亿片卡托普利片剂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1亿片卡托普利片剂生产工艺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年产1亿片卡托普利片剂(25mg/片)生产工艺设计班级:组员:指导教师:时间:2013.12.27目录第一章概述 (3)1.卡托普利片介绍 (3)第二章工艺流程 (6)2.1 设计概述 (6)2.2 生产流程图 (11)第三章物料衡算 (11)3.1.物料衡算的基础 (12)3.2.物料衡算的基准 (12)3.3.物料衡算条件 (12)3.4物料衡算的范围 (12)3.5.原辅料的物料衡算 (13)3.6.包装材料的消耗 (15)第四章设备选型 (15)4.1.工艺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15)4.2 粉碎筛分设备 (16)4.3混合,制粒设备 (18)4.4整粒、总混设备 (22)4.5压片 (23)4.6包装 (25)第五章车间布置简述 (28)第一章 概 述卡托普利片简介【通用名】卡托普利片、开博通【英文名】Captopril Tablets【化学名】1-[(2S )-2-甲基-3-巯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结 构】 N SH OOHO【分子式】C 9H 15NO 3S【分子量】217.29【性 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药理毒理】本品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

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

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吸收率在75%以上。

口服后15分钟起效,1~1.5小时达血药峰浓度。

持续6~12小时。

血循环中本品的25%~30%与蛋白结合。

半衰期短于3小时,肾功能损害时会产生药物潴留。

降压作用为进行性,约数周达最大治疗作用。

在肝内代谢为二硫化物等。

本品经肾脏排泄,约40%~50%以原形排出,其余为代谢物,可在血液透析时被清除。

本品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VS
原理
通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酯化、水解等 反应,将起始原料转化为卡托普利。
关键步骤及控制因素
关键步骤
苯乙醛的合成、苯乙醇的合成、卡托普利的 最后合成。
控制因素
温度、压力、反应时间、试剂配比等。
03
卡托普利的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质量标准
卡托普利应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要求。
事故报告与调查
发生事故后,及时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对事故 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改进措施。
05
卡托普利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内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在卡托普利生产工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 究成果,优化了合成路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国外研究进展
国际上对卡托普利生产工艺的研究也持续进行,一些新 的技术手段和生产工艺不断涌现,为卡托普利的进一步 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定期对生产设备、安全设施进行 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及时消 除安全隐患。
员工安全培训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 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
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要求
废弃物分类处理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分类,采 取适当的处理方式,如回收、焚烧、填埋等 。
环保监测与报告
建立环保监测体系,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 放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
环保投入
加大环保投入,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降低 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
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生产事故,制定应急预案,明确 应急组织、救援程序和救援措施。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doc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doc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班级:09级药学姓名:郑红艳学号:180112009057§1 概述一、药物名称及结构式药物名称:卡托普利(疏甲丙脯酸、甲疏丙脯酸、开搏通)英文名称:Captopril (Capote, Lopirin, Tensiomin)化学名称:(2S)-1-(3-巯基-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英文化学名称:[(2S)-1-(3-mercapto-2-methyl-1-oxo-propyl)-L-proline]分子式:C9H15NO3S分子量:217.28结构式:二、理化性质物理性质: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为103~104℃(结晶自乙酸乙酯/正乙烷混合液),该化合物存在同质多晶现象,稳定晶型的熔点为106℃,而不稳定晶型的熔点为86℃。

卡托普利易溶于水、甲醇、乙醇、氯仿、二氯甲烷、丙酮,难溶于乙醚,不溶于环己烷。

比旋光度为[α]D22-131°。

卡托普利的红外光谱(IR,KBr)的主要吸收峰的波数为:2560cm-1,1740cm-1,1580cm-1,1470cm-1。

核磁共振氢谱(1H-NMR,CDCl3)的数据δ(ppm)为:11.3ppm(s,1H,COOH),4.16ppm(m,1H,四氢吡咯环C2-H),3.65ppm(t,2H,四氢吡咯环C5-H),2.87(m,2H,H2C-SH),2.47ppm(m,1H,HC-CH3),2.17ppm(m,4H,四氢吡咯环C3-H和C4-H),1.57ppm(t,1H,SH),1.22ppm(d,3H,H3C-CH)。

化学性质:卡托普利结晶固体稳定性好,其甲醇溶液也是稳定的,它的水溶液易发生氧化反应,通过巯基双分子键合成二硫化物,在强烈条件下,酰胺也可水解。

其氧化反应受pH值、金属离子、卡托普利本身浓度影响。

当pH<3.5、浓度较高时,卡托普利水溶液较稳定,而过渡金属离子,特别是铜、铁离子的催化作用很强,1ppm的Cu2+就会产生这种催化作用,氧化是通过氧自由基循环进行的。

化学制药工艺-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一、概述卡托普利英文名称:Captopril 又称:巯甲丙脯酸化学名:1-[(2S)-2-甲基-3-巯基-1-氧化丙基]-L-脯氨酸分子式:C9H15NO3S分子量:217.28卡托普利化学结构式为: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减少缓激肽的失活,血管张力降低,血管扩张(包括舒张小动脉),从而使血压下降,进而可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排血量。

增加肾血流量,但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卡托普利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为103~104℃(从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中析出白色结晶),该化合物存在同质多晶现象,稳定晶型熔点为106℃,而不稳定晶型的熔点为86℃,卡托普利易溶于水、甲醇、乙醇、氯仿、二氯甲烷、丙酮、难溶于乙醚,不溶于环己烷。

卡托普利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症,尤对其他降压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与利尿剂合用可增强疗效,对血浆肾素活性高者疗效较好。

也用于急、慢性充血性心衰,与强心剂或利尿剂合用效果更佳。

二、合成路线以及选择卡托普利的合成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形成酰胺碳—氮键,后完成2S 与2R构型化合物分离的方法;另一类是先制备2S构型的侧链,后形成酰胺碳—氮键的方法。

(一)先形成酰胺碳—氮键,后完成2S与2R构型化合物分离的路线【1】.合成路线:将L—脯氨酸与氯甲酸苄酯反应保护胺基,再与异丁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加成形成叔丁酯保护羧基。

在Pd/C催化下氢解除去胺基保护基,所得化合物与3—乙酰基流代—2—甲基丙酸的外消旋混合物反应得到胺基酰化产物。

经水解除去羧基保护基后,得到卡托普利。

优点:在合成初期阶段要对L—脯氨酸胺基和羧基进行保护,待相应反应结束后再去除保护基,此法是多肽合成的常用方法。

由于保护基的引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得到高纯度的目标产物。

缺点;增加了反应的步骤,使总收率降低。

【2】.合成路线;用2—甲基丙烯酸为原料,与硫代乙酸进行加成反应,制备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酸的外消旋混合物,经二氯亚砜氯化得到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酰氯的外消旋混合物,再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2S)—1—(3—乙酰硫代—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和(2R)—1—(3—乙酰硫代—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与二环己基胺成盐,分离得到2S构型的异构体的二环己基胺盐,再经脱盐、水解、去乙酰基,得到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卡托普利(Kettopurri)是一种研磨精细颗粒材料的生产工艺,其原理是通过高速旋转的磨料通过离心力对待处理的物料进行加工。

这种工艺可广泛应用于矿石研磨、陶瓷制品生产、化妆品等领域。

1.原料预处理:将待处理的物料进行初步破碎和筛分,以确保物料的一致性和合适的颗粒大小。

2.加料和混合:将预处理好的物料加入到卡托普利机器的容器中,并添加所需的磨料。

整个混合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确保物料和磨料的充分混合。

3.磨磨具的选择:根据待处理物料的特性和所需的加工效果,选择合适的磨具。

常用的磨具有钢球、圆柱体、圆锥体等形状,不同的磨具可以实现不同的加工效果。

4.磨磨具的运动:卡托普利机器根据预设的旋转速度和离心力对容器内的物料进行加工。

高速旋转的磨具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强大的冲击和剪切力,将物料进行碾磨和破碎。

5.磨磨具和物料的动态:卡托普利机器的磨具和物料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流体化状态,物料在高速旋转的磨具内不断进行碰撞和磨擦,从而实现物料的细化和加工。

6.过程控制和监测:在卡托普利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加工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如旋转速度、磨具密度、物料含水量等,以保证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7.产品分离和收集:经过卡托普利加工后的物料将被分离和收集。

通常可以通过筛分、离心分选等方式将细化后的颗粒物料与磨具进行分离,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收集和包装。

卡托普利的主要优点是高效率、高纯度和均匀性。

由于高速旋转的磨具产生的离心力强大且均匀,能够将物料快速细化,并且可以减少不同颗粒大小和密度的物料之间的分层与聚集。

此外,卡托普利加工可以应用于多种物料,具有较广泛的应用领域。

然而,卡托普利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高速旋转和碰撞会产生较大的能量消耗和噪音。

此外,卡托普利的设备和磨具维护较为复杂,加工效率也受到设备大小和磨具选择的限制。

总之,卡托普利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的磨具实现物料的细化和加工的工艺。

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
O O O O
假单胞菌
S OCH3 S OH
SOCl2
O
O
L-脯氨酸
Cl
水解
S COOH O
HS
N
• 评价:酶法拆分技术,具有立体专一性强, 反应条件温和,化学收率较高
• 产物光学纯度好,对环境的污染小等优点, 是一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卡托普利 • 的制备途径。
路线4:
以2-甲基-3-溴丙酸的2R、2S混旋体为原料,与硫氰酸钾反应, 得到2-甲基-3-氢硫代丙酸,该化合物与(S)-甲基苄基胺成盐 拆分,得2(S)-甲基-3-氰基硫代丙酸。2(S)-甲基-3-氰基硫 代丙酸与L-脯氨酸在氯甲酸异丙酯的作用下,形成酰胺键得2(S )-1-(3-氰基硫代-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在经过 Pd/C催化氢化制备卡托普利。
• 不良反应: • ①较常见的有: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 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寻麻疹,减量、 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 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心悸,心动过速,胸痛。 咳嗽。味觉迟钝。 • ②较少见的有: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 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 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眩晕、头痛、昏 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 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手脚。心率快而不齐。 面部潮红或苍白。 • ③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 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3— 12周出现,以10—30天最显著,停药后持续2周。
• 评价:反应中引入了保护基,减少副反应 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得到高纯度的目标 产物。但同时增加了反应的步骤,使总收 率降低。该法适用于新药开发的基础性研 究!
路线2:
将N-叔丁氧基羰基脯氨酸与氯甲酸乙酯、硫氢化钠反应得N-叔丁 基羰基硫代脯氨酸,该化合物与2-甲基丙烯酸加成,以三氟乙酸 脱除保护剂后,经DCC脱水环合得到双环化合物的差向异构体, 该化合物经水解、分离等步骤可制备卡托普利。

化学制药工艺-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

化学制药工艺-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一、概述卡托普利英文名称:Captopril 又称:巯甲丙脯酸化学名:1-[(2S)-2-甲基-3-巯基-1-氧化丙基]-L-脯氨酸分子式:C9H15NO3S分子量:217.28卡托普利化学结构式为: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减少缓激肽的失活,血管张力降低,血管扩张(包括舒张小动脉),从而使血压下降,进而可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排血量。

增加肾血流量,但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卡托普利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熔点为103~104℃(从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中析出白色结晶),该化合物存在同质多晶现象,稳定晶型熔点为106℃,而不稳定晶型的熔点为86℃,卡托普利易溶于水、甲醇、乙醇、氯仿、二氯甲烷、丙酮、难溶于乙醚,不溶于环己烷。

卡托普利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症,尤对其他降压药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与利尿剂合用可增强疗效,对血浆肾素活性高者疗效较好。

也用于急、慢性充血性心衰,与强心剂或利尿剂合用效果更佳。

二、合成路线以及选择卡托普利的合成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形成酰胺碳—氮键,后完成2S 与2R构型化合物分离的方法;另一类是先制备2S构型的侧链,后形成酰胺碳—氮键的方法。

(一)先形成酰胺碳—氮键,后完成2S与2R构型化合物分离的路线【1】.合成路线:将L—脯氨酸与氯甲酸苄酯反应保护胺基,再与异丁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加成形成叔丁酯保护羧基。

在Pd/C催化下氢解除去胺基保护基,所得化合物与3—乙酰基流代—2—甲基丙酸的外消旋混合物反应得到胺基酰化产物。

经水解除去羧基保护基后,得到卡托普利。

优点:在合成初期阶段要对L—脯氨酸胺基和羧基进行保护,待相应反应结束后再去除保护基,此法是多肽合成的常用方法。

由于保护基的引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得到高纯度的目标产物。

缺点;增加了反应的步骤,使总收率降低。

【2】.合成路线;用2—甲基丙烯酸为原料,与硫代乙酸进行加成反应,制备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酸的外消旋混合物,经二氯亚砜氯化得到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酰氯的外消旋混合物,再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2S)—1—(3—乙酰硫代—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和(2R)—1—(3—乙酰硫代—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与二环己基胺成盐,分离得到2S构型的异构体的二环己基胺盐,再经脱盐、水解、去乙酰基,得到卡托普利。

卡托普利药物生产工艺

卡托普利药物生产工艺

卡托普利药物生产工艺卡托普利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β受体阻断剂类药物。

其化学名称为1-(1 -苄基-3-(异丙氨基)-1H-吡咯并嘧啶-2-基)异丙醇。

卡托普利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生物催化合成、提纯、制剂制备和包装等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阶段是卡托普利生产的第一步。

卡托普利的原料包括对羟基苯甲酸苄酯、异丙胺、异丙醛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确的称量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合格。

接下来,生物催化合成是卡托普利生产的核心步骤。

通过将对羟基苯甲酸苄酯与异丙胺反应,生成卡托普利的中间体对羟基苯甲酸苄基异丙酯。

该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并添加适量的催化剂和溶剂,促进反应进行。

然后,对羟基苯甲酸苄基异丙酯经过酯水解反应,生成卡托普利的原料卡托普利酯。

该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将对羟基苯甲酸苄基异丙酯与碱进行反应,酯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

随后,通过调整酸碱度,将生成的卡托普利酯转化为卡托普利。

提纯是卡托普利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溶剂提取、结晶、过滤、洗涤等工艺步骤,将卡托普利的纯度提高到要求的水平。

提纯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浓度和溶剂的用量,以获得高纯度的卡托普利。

制剂制备是卡托普利生产的最后一步。

卡托普利可以制备成口服片剂、注射剂等多种制剂形式,以适应不同的药物用途。

制剂的制备包括药物与辅料的混合、颗粒制备、压制成型、包衣等步骤。

制剂制备过程需要确保药物与辅料的兼容性,以及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最后,包装是卡托普利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

卡托普利制剂需要进行严密的包装,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包装一般采用铝塑复合膜包装,以隔绝氧气和水分的侵入,防止药物的氧化和变质。

总结起来,卡托普利药物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生物催化合成、提纯、制剂制备和包装等步骤。

每一步都需要经过精确定量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卡托普利的纯度、稳定性和活性,从而保证其药效和安全性。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不仅需要高度的技术和工艺控制,还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的规范和标准,以提供优质的药物产品。

卡托普利制备实验报告

卡托普利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卡托普利的合成方法,了解其合成过程。

2. 掌握卡托普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熟悉实验操作。

3. 了解卡托普利在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从而达到降低血压和改善心力衰竭的作用。

本实验采用经典的卡托普利合成路线,以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酸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备卡托普利。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反应釜、搅拌器、恒温水浴锅、抽滤装置、真空干燥箱等。

2. 试剂: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酸、硫代乙酸、甲基丙烯酸、l-脯氨酸、氢氧化钠、盐酸、碘化钾、硫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酰氯(1)将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酸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氯化氢气体,搅拌至反应完全。

(2)反应结束后,用无水碳酸钠中和至中性,过滤得到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酰氯。

2. 制备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酰基-l-脯氨酸(1)将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酰氯与l-脯氨酸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反应。

(2)反应结束后,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过滤得到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酰基-l-脯氨酸。

3. 拆除保护基(1)将3-乙酰巯基-2-甲基丙酰基-l-脯氨酸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

(2)反应结束后,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过滤得到卡托普利。

4. 真空干燥将得到的卡托普利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卡托普利,产率为80%。

2. 结果分析本实验采用经典合成路线,通过多步反应制备卡托普利。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通过抽滤、中和、调节pH等操作,得到高纯度的卡托普利。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卡托普利,产率为80%。

2. 通过实验,掌握了卡托普利的合成方法,熟悉了实验操作。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5
提取和纯化卡托普利
在合成反应之后,需要进行提取和纯化步骤,以获得纯净的卡托普利。
三、质量控制
3.1 质量标准的制 定和执行
制定和执行质量标准是保证 卡托普利质量稳定的重要措 施。3.2 生产过程中的 检测和监控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检测和监 控,以确保卡托普利符合质 量要求。
3.3 产品的稳定性 和贮存
二、卡托普利的生产过程
1
卡托普利的原材料
卡托普利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化学试剂和溶剂。
2
制备原料的准备工作
在生产过程中,制备原料的准备工作是确保生产高质量卡托普利的关键。
3
溶剂的选择和制备
选择合适的溶剂和制备溶剂是卡托普利制备中的重要步骤。
4
合成反应的流程和机理
卡托普利的合成反应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等参数。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 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这是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的卡托普利生产工艺原理部分。我们将介绍卡托普 利的临床应用和生产过程,以及质量控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介绍
卡托普利的概述
卡托普利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常用于降低高血压和治疗心脏病。
卡托普利的临床应用
卡托普利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和预防心脏疾病发展。
产品稳定性和合适的贮存条 件对于保持卡托普利质量的 关键。
四、总结和展望
卡托普利生产的主要挑战
卡托普利生产中的主要挑战包括合成工艺的复杂性和产品质量控制。
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我们将不断努力改进卡托普利生产工艺,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卡托普利生产工艺综述

卡托普利生产工艺综述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研究【摘要】卡托普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起效迅速、降压平稳、远期疗效突出等优点,研究最佳的生产工艺合成路线,以原料易得、廉价、条件易控制、产物无污染等进行选择,以2-甲基丙烯酸为原料进行生产制备,该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收率较高及2S和2R差向异构体成盐分离效果良好等。

【关键词】卡托普利;工艺过程;合成路线卡托普利(Captopril)又名疏甲丙脯酸、甲疏丙脯酸、开博通等。

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或ACEI),被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某些类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为第一种ACEI类药物,由于其新的作用机制和革命性的开发过程,卡托普利被认为是一个药物治疗上的突破。

卡托普利最早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生产,商品名是开博通(Capoten)。

其结构式如下:化学名称:1-(3-巯基-2-D-甲基-1-氧代丙基)-脯氨酸,又名巯甲丙脯酸。

CAS号:62571-86-2[ 1-(3-mercapto-2-D-methyl-1-oxopropyl-L-proline] ,分子式为:C 9H15NO3S分子量:217.286熔点:103-108°C比旋光度:-129.5° (c=1,乙醇)卡托普利是最早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这一革命性理念而开发的药物之一。

在20世纪中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深入研究证明其中有数个可能的靶点可用于开发新的高血压治疗方法。

最早的两个即是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卡托普利就是施贵宝实验室所开发出的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Ondetti,Cushman及同事的工作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John Vane等人的成果之上。

最早的突破是1967年由Kevin K.F.Ng发现血管紧张素I是在肺循环而不是血浆中转化成血管紧张素II的。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03
同时,卡托普利还能抑制缓激 肽的降解,缓激肽是一种具有 扩张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作用 的生物活性物质。
卡托普利的应用领域
01 卡托普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
02 它是一种口服有效的药物,起效快,作用持久。 03 卡托普利还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
02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流程
反应效率和选择性。
绿色合成路线的研究与开发
寻找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
通过改进合成路线和优化反应条件,降低卡托普利生产过程中的 环境污染。
开发高效催化剂
研究新型的催化剂体系,提高卡托普利合成过程中的转化率和选择 性。
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
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 环境负担。
4. 干燥与包装
将卡托普利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包装 。
产物纯化
01
02
通过重结晶、萃取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纯化,去除杂质,提高产品质量 。
进行色谱分离、离子交换等操作,进一步纯化卡托普利。
质量控制
对卡托普利的化学结构、纯度、稳定 性等进行检测和控制。
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 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生产规模扩大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和优化原料配比,降低 原料成本。
优化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等参数,降 低能源消耗。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应,降低 单位产品的成本。
环保与安全措施
01
02
03
废气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进行收集和处理,减少对 环境的污染。
废水处理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达 标排放。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 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卡托普利脉冲片的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卡托普利脉冲片的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卡托普利脉冲片的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卡托普利脉冲片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其制备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原料筛选、配料、混合、压片、包装等。

以下是卡托普利脉冲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方法:
1. 原料筛选:选择优质的卡托普利原料,确保其纯度和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配料:根据处方比例,将卡托普利原料和辅料进行精确配比,确保每个成分的含量准确无误。

3. 混合:将配料混合均匀,可以采用干混或湿混的方法,确保每个颗粒中含有相同的成分。

4. 压片:将混合好的颗粒进行压片,可以采用单向压片或双向压片的方法,确保每个片剂的大小和形状一致。

5. 包装:将压片好的卡托普利脉冲片进行包装,可以采用铝塑包装或泡罩包装的方法,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处方优化方法:
1. 优化配方比例,确保每个成分的含量准确无误,提高药品的稳定性和疗效。

2. 优化混合方法,采用高效的混合设备和技术,确保每个颗粒中含有相同的成分,提高药品的均匀性和质量。

3. 优化压片工艺,采用高效的压片设备和技术,确保每个片剂的大小和形状一致,提高药品的稳定性和疗效。

4. 优化包装方法,采用高质量的包装材料和技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药品的市场竞争力。

{生产工艺技术}卡托普利片工艺放大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

{生产工艺技术}卡托普利片工艺放大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

{生产工艺技术}卡托普利片工艺放大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摘要QbD是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byDesign)的简称,是一种科学的、基于风险的、全面的和先进的药品开发方法,强调通过对产品属性和生产工艺的理解,通过设计和控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属性。

本文运用QbD理念,以某生产企业为例,详细阐述了QbD在卡托普利片空白颗粒法工艺放大中的应用及作用。

首先,根据产品目标特性,确定了卡托普利片的关键质量属性,为标示量、溶出度、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含量均匀度、硬度、脆碎度;其次,针对该部分关键质量属性及空白颗粒法工艺放大的工艺与过程进行分析、理解,并应用风险评估,确定了工艺放大的关键工艺参数,为颗粒水分、制粒参数、整粒参数、混合参数;第三,通过风险评估、实验设计、过程分析等技术手段和方法及现有知识,详细说明了关键质量属性及关键工艺参数间的函数关系,进而确定了卡托普利片空白颗粒法工艺放大的设计空间与控制策略。

最后,在设计空间内进行生产操作,关键质量属性指标均控制在内控标准范围内,经统计产品一次合格率等指标,确认利用QbD可以改善和保证卡托普利片空白颗粒法工艺放大的效益及最终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QbD;卡托普利片;工艺放大;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ApplicationofQbDintheProcessScaleUpoftheBlankGranu lationMethodinCaptoprilTabletManufacturingtoEnhanc eandEnsuretheImprovementofEfficiencyandFinalProduc tQualityAbstractQbD,theabbreviattionfor"QualitybyDesign",isascientific,risk-base dholisticandproactiveapproachtopharmaceuticalproductdevelopment,whi chemphasizesontheunderstandingofproductattributesandprocesscontrol, andensuringthequalityattributesofaproductthroughdesignandcontrol.Thisthesis,withthemanufacturingofcaptopriltabletasanexmaple,illu stratedtheapplicationandbeneficialeffectofQbDinthescale-upoftheblan kgranulationprocess.First,basedonthetargetproductprofile,theCriticalQualityAttribute sofcaptopriltabletwereconfirmed,i.e.,dissolution,captoprildisulfide,c ontentuniformity,strength,andfriability.Second,throughtheanalysisan dunderstandingoftheCriticalQualityAttributesandtheprocessforthescal e-upoftheblankgranulationmethod,theCriticalProcessParametersforthes cale-upoftheblankgranulationprocessofcaptoprilwereidentified,i.e.,m oisturecontentofparticles,andtheprametersofgranulationandfinalmix.T hird,throughapplyingriskevaluation,DOE,andPATtechnologiesandmethods,a ndotheravailableknowledgeandinformation,thefunctionoftheCriticalQua lityAttributesandtheCritialProcessParameterswasderived.Inturn,thede stly,t hemanufacturingoftheproductwasconductedwithinthedesignspace.Accordi ngtothestatisticsoffirsttimepassrate,allCriticalQualityAttributeswe rewithintheinternalcontrolspecifications,demonstratingtheimprovemen tofthescale-upefficiencyandtheensurenceofthefinalproductquality. KeyWords:QbD,CaptoprilTablets,ProcessScale-up,CriticalProductAttrib utes,CriticalProcessParameters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背景介绍 (1)1.2选题理由 (2)第二章QbD (3)2.1QbD概念 (3)2.2QbD缘起 (3)2.3QbD的核心内容、基本方法和工具 (5)2.4QbD实施的优点 (9)2.5QbD的作用 (12)2.6QbD实施的困难与挑战 (13)第三章产品目标特性及产品介绍 (14)3.1产品介绍 (14)3.2目标产品特性 (14)3.3国内生产现状 (15)3.4卡托普利片中国药典标准简介 (17)第四章空白颗粒法及工艺放大 (21)4.1空白颗粒法 (21)4.2放大 (21)4.3工艺放大 (21)4.4现行药品研发过程 (22)第五章QbD在卡托普利片空白颗粒法工艺放大中的应用 (25)5.1概述 (25)5.2关键质量属性的确认 (26)5.3关键工艺参数的分析 (28)5.4关键工艺参数的确认 (33)5.5设计空间及控制策略的建立 (35)5.6工艺放大工艺流程简图 (37)5.7工艺放大工艺处方 (38)5.8工艺放大其他信息 (38)5.9工艺放大批量化生产的确定 (40)5.10应用QbD对工艺放大的效益及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 (47)第六章讨论 (52)6.1关键质量属性与关键工艺参数的关系 (52)结论 (55)参考文献 (56)附录 (57)致谢 (59)第一章前言1.1背景介绍QbD,即质量源于设计,是QualitybyDesign的缩写。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原理

工艺参数优化
温度控制
通过调整反应温度,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收 率,降低能耗。
浓度配比
优化原料浓度和配比,以实现更高效的反应 过程。
压力调节
在适当的压力条件下,可以促进反应向生成 目标产物的方向进行。
催化剂选择
选用高效、环保的催化剂,提高目标产物的 选择性。
新型反应条件的探索
01
02
03
04
新型溶剂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原料配比,并严格控制投料比例,以保 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设备与工艺条件的影响
设备对卡托普利合成的影响主要体现 在传热、传质和混合等方面。设备的 性能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工艺参数的控 制和产品质量。
选择适合的设备和工艺条件对于优化 合成工艺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设 备的性能、工艺的可靠性和生产的效 率。
卡托普利的应用领域
01 卡托普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02 作为一种口服有效的药物,卡托普利被广泛应用
于临床治疗。
03 除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卡托普利还在某些肾脏 疾病的治疗中发挥辅助作用。
02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流 程
起始原料与试剂
起始原料
苯乙酸、乙醇胺、氯乙酸、三乙胺等。
试剂
谢谢观看
温度的控制对于保持反应平稳进行至关重要,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范围,并保持温度稳定,以获得最 佳的合成效果。
压力的影响
压力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取决于反应物 和产物的蒸汽压以及气体的化学性质 。在卡托普利合成中,压力的变化可 能会影响反应平衡和反应速率。
高压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但过高的 压力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安全问题。 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压力条件,并 确保压力控制稳定。

卡托普利制备工艺流程简述

卡托普利制备工艺流程简述

卡托普利制备工艺流程简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卡托普利是一种ACE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某些类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卡托普利脉冲片的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卡托普利脉冲片的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卡托普利脉冲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引言卡托普利脉冲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和心脏衰竭的药物,它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

本文将探讨卡托普利脉冲片的制备方法及处方优化。

制备方法1. 原料准备卡托普利脉冲片主要由卡托普利作为活性成分,辅料包括赖氨酸、支撑剂等。

需要准备好高纯度的原料药物,并进行质量检测。

2. 制备工艺制备卡托普利脉冲片的主要工艺包括:混合物的制备、制备成形、干燥和包衣等步骤。

2.1. 混合物的制备将卡托普利和辅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溶解,得到均匀的混合液。

2.2. 制备成形将混合液通过湿法制丸或压片法进行成形,使药物成为固体片剂。

2.3. 干燥将成型的片剂进行干燥处理,去除多余的溶剂和水分,提高片剂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2.4. 包衣根据需要,可以对片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提高其溶解速度和稳定性。

3.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卡托普利脉冲片的质量和疗效,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常用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外观、含量、溶解度、溶出度等。

处方优化1. 药物选择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存在耐药性。

因此,在处方优化中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其他类别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以增强疗效。

2. 剂量调整卡托普利脉冲片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

年龄、性别、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和作用,因此在处方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并进行剂量的个体化调整。

3. 给药时间和频率卡托普利脉冲片的给药时间和频率也是处方优化的重要考虑因素。

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疗效持续时间,可以选择合适的给药时间和频率,使药物在患者体内能够保持有效浓度,提高治疗效果。

4.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卡托普利脉冲片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咳嗽等。

在处方优化中,需要预防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可以从剂量调整、联合应用其他药物、监测患者血压和咳嗽等方面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托普利的生产工艺研究【摘要】卡托普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起效迅速、降压平稳、远期疗效突出等优点,研究最佳的生产工艺合成路线,以原料易得、廉价、条件易控制、产物无污染等进行选择,以2-甲基丙烯酸为原料进行生产制备,该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收率较高及2S和2R差向异构体成盐分离效果良好等。

【关键词】卡托普利;工艺过程;合成路线卡托普利(Captopril)又名疏甲丙脯酸、甲疏丙脯酸、开博通等。

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或ACEI),被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某些类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为第一种ACEI类药物,由于其新的作用机制和革命性的开发过程,卡托普利被认为是一个药物治疗上的突破。

卡托普利最早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生产,商品名是开博通(Capoten)。

其结构式如下:化学名称:1-(3-巯基-2-D-甲基-1-氧代丙基)-脯氨酸,又名巯甲丙脯酸。

CAS号:62571-86-2[ 1-(3-mercapto-2-D-methyl-1-oxopropyl-L-proline] ,分子式为:C 9H15NO3S分子量:217.286熔点:103-108°C比旋光度:-129.5° (c=1,乙醇)卡托普利是最早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这一革命性理念而开发的药物之一。

在20世纪中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深入研究证明其中有数个可能的靶点可用于开发新的高血压治疗方法。

最早的两个即是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卡托普利就是施贵宝实验室所开发出的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Ondetti,Cushman及同事的工作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John Vane等人的成果之上。

最早的突破是1967年由Kevin K.F.Ng发现血管紧张素I是在肺循环而不是血浆中转化成血管紧张素II的。

而另一方面,Sergio Ferreira发现缓激肽(bradykinin)在通过肺循环后消失。

而从血管紧张素I到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与缓激肽的失活被认为是由同一个酶介导的。

20世纪70年代,运用Sergio Ferreira所提供的缓激肽增强因(bradykinin potentiating factor, BPF),Ng 和 Vane发现通过肺循环后从血管紧张素I到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被抑制。

BPF之后被发现是美洲洞蛇(Bothrops jararaca)毒液中的一种多肽(替普罗肽),它正是该种转化酶的抑制剂。

通过基于构效关系的突变发现,该多肽末端的巯基具有高度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药效。

卡托普利就是在明确这种多肽的结构之后开发出来的。

[1]1 卡托普利的合成路线1.1先形成酰胺碳-氮键,后完成2S与2R构型化合物分离的路线1.1.1 线路由施贵宝(Squibb)公司于1977年开发的一条线路,L-脯氨酸与氯甲酸苄酯反应保护胺基,在与异丁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加成,形成叔丁酯来保护羧基。

然后在Pb/c催化下氢解除去氨基保护基,所得化合物与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的外消旋混合物反应得到胺基酰化产物。

经水解除去羧基保护基后,与二环己基胺成盐,分离得到2s构型的异构体,再经过脱盐、水解除去巯基保护基,得到卡托普利。

[2]线路特点:在合成的初始阶段要对L一脯氨酸的氨基和羧基分别进行保护,待相应反应结束后再去除保护基。

由于保护基的引入,减少了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得到高纯度的目标产物,但同时也增加了反应步骤,使总收率降低。

1.1.2 线路将N-叔丁氧基羰基脯氨酸与氯甲酸乙酯、硫氢化钠反应得N-叔丁氧基羰基硫代脯氨酸,该化台物与2-甲基丙烯酸加成,以三氟乙酸脱除保护基后,经DCC 脱水环合得到双环化合物的差向异构体,该化合物经水解、分离等步骤可制备卡托普利。

[3]线路特点:反应过程中形成双环中间体,在水解断裂碳-硫键,可同时得到段基和筑基:此路线是ACE抑制剂研究早期使用的合成卡托普利及其类似物的方法之一,但是缺点是反应收率不理想。

1.1.3 线路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现了卡托普利合成工艺的的国产化,其合成线路为:用2-甲基丙烯酸为原料,与硫代乙酸进行加成反应,制备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酸的外消旋混合物,经二氯哑砜氯化得到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酰氯的外消旋混合物,再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I-(3-乙酰基硫代-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混旋物,与二环己基胺成盐,分离得到2s构型的二环己基胺盐,再经脱盐、水解去乙酰基,得到卡托普利。

[4]路线特点: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收率较高及2S和2R差向异构体成盐分离效果良好等优点。

但足,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原料硫代乙酸通常需要使用硫化氖来制备,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其次作为副产物的(2R)-I-(3-乙酰基硫代-2-甲基-1-氧代-丙基)-L-脯氨酸并无合适的方法进行异构化或消旋化转化为2S体,只能将它水解回收L-脯氨酸。

1.1.4 线路在线路3上进行了改进,将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酰氯和L一脯氨酸在水或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溶剂一I1反应,直接结晶得到(2s)一I一(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一I一氧代一丙基)一L一脯氨酸,再水解得到卡托普利.[5]线路特点:此线路不需采用任何试剂进行光学异构体的分离,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原料成本和生产工时。

但此路线仍有2R异构体的产生,需水解回收L 脯氨酸。

1.1.5 线路脯氨酸用2-甲基一2一丙烯酰氯酰化,产物和硫代乙酸进行加成反应,得到1一(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一1一氧代丙基)一L一脯氨酸混旋物,与二环己基胺成盐,分离得到2s构型的二环己基胺盐,再经脱盐、水解去乙酰基,得到卡托普利。

[6]线路特点:此路线仍需使用硫代乙酸,仍无法回避2R异构体的产生,同时加成反应收率低,工业化价值不大。

1.1.6 线路在线路4上进行的改进,在得到乙酰卡托普物利二环己胺盐后,经氨水、双氧水反应后得到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再经锌粉还原得到卡托普利。

[7]1.1.7 线路将2一甲基丙烯酸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3一氯一2一甲基丙酸,经二氯亚砜氯化得到3一氯一2一甲基丙酰氯,酰氯与L一脯氨酸缩合得到1一(3一氯一2一甲基一1一氧代一丙基)一L一脯氨酸混旋物,与二环己基胺成盐,分离得到2s 构型的二环己基胺盐,再经脱盐、取代反应得到卡托普利,也可以用溴化氢代替氯化氢与2一甲基丙烯酸加成。

[8]线路特点:经氯代和硫氢酸氨取代引入巯基,无需使用硫代乙酸,避免了在硫代乙酸生产过程中硫化氢对环境的污染。

此路线的不足之处在于仍有2R异构体的产生,L 一脯氨酸单耗大。

1.1.8 线路以一甲基丙烯酸为原料,与吡咯烷和二硫化碳加成引入巯基,再用二氯亚砜将羧基转化为酰氯,再与L一脯氨酸反应形成酰胺键,该化合物在甲氧基乙醇中重结晶,得到2s构型产物,再经水解得到卡托普利。

[9]线路特点:该方法是工业上生成卡托普利的线路之一,通过吡咯烷与二硫化碳对双键的加成导入硫基,避免了硫代乙酸的使用;所得化合物为2s和2R差向异构体的混合物,不需要与有机碱成盐,直接通过重结晶便可得N2S体的纯品,大幅度地简化了操作,总收率也有一定的提高。

此路线同样不可避免有2R异构体的产生,L一脯氨酸单耗大等不足之处。

1.2 先制备2S构型的侧链,后形成酰胺碳一氮键的路线先形成酰胺碳一氮键,后完成2S与2R构型化合物分离的路线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无法避免,那就是2R构型化合物无法消旋化,只能水解回收L一脯氨酸。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先制备2S构型的侧链,后形成酰胺碳一氮键的路线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1.2.1 线路该类路线的关键在于2S构型的3一取代一2一甲基丙酸衍生物的制备。

以手性化合物2s一甲基一3-羟基丙酸为原料在DMF中使用二氯砜为氯化剂同时氯化羟基和羧基制得2s一甲基一3一氯一丙酰氯,再与L一脯氨酸进行酰化,所得氯化物与NaHS反应便町制得卡托普利。

原料2s一甲基一3一羟基丙酸可由异丁醇、异丁醛或异丁酰胺等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制备。

[10]线路特点:此线路避免了2R异构体的产生,从而大幅度降低了L一脯氨酸的消耗;巯基的引入在整个路线的最后一步进行,所用的试剂为硫氢化钠,无需使用硫化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该方法也是工业上生成卡托普利的路线之一。

1.2.2 线路通过化学法将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拆分得N(2s)一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再经二氯亚砜或乙二酰氯 1氯化制得酰氯,与L一脯氨酸反应,经水解除去乙酰基得到卡托普利,如图1 1。

该法所用的拆分试剂一般是手性有机碱,手性有机碱与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成盐后,结晶拆分,得到2s 构体。

[11]手性有机碱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 (2s)一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线路特点:该路线解决了L一脯氨酸单耗大的问题,但所选用的拆分试剂必须符合廉价且可回收套用等条件,才能应用:r工业生产。

以上方法的欠缺是仍无法回避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生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此外,也有通过酶法将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拆分得到(2S)一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然后通过氯化、缩合、水解等步骤得到卡托普利。

所用的酶可以是脂肪酶或胰酶。

该法主要问题是目前市售酶的活性不高,拆分效果不理想,尚不具备工业化应用的条件。

脂肪酶或胰酶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 (2s)一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1.2.3 线路以2-甲基一3一溴丙酸的2R、2s混旋体为原料,与硫氰酸钾反应得到2一甲基一3一氰硫代丙酸,该化合物与(s)一甲基苄基胺成盐拆分,得2(s)一甲基一3一氰硫代丙酸。

2(s)一甲基一3一氰硫代丙酸与L一脯氨酸在氯甲酸异丙酯的作用下,形成酰胺键得(2s)一1一(3一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一1一氧代一丙基)一L一脯氨酸,再经过Pb/C催化氢化制备卡托普利。

[12]线路特点:该路线是近年报道的合成卡托普利的一个重要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操作简便、收率较高等优点,是工业化生产的可行途径之一。

1.2.4 线路以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甲酯的外消旋混合物为底物,使用特定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专一性的催化水解外消旋混合物中的2S体,同时对2R体毫无影响,从而实现了两种异构体的拆分。

报道称可以使(2s)一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酸的化学收率达到46%,光学纯度达98%,使用3,4一二氢香豆素水解酶(3,dihydrocoumarin hydrolase)也可以选择性的水解3一乙酰基硫代-2一甲基丙酸甲酯的外消旋混合物中的2S体,(2s)一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的化学收率可达到49%,光学纯度大于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