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第三章(人的因素与交通安全)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从中国公路交通事故的长期统计可以看出,人为的因素造成交通事故占到99%左右,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对是否造成交通事故起着关键作用。
2.1 驾驶员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的前一瞬间内,驾驶员的行为增加了事故风险,这是直接原因。
在驾驶员因素而发生交通事故中,直接原因有很大的份戏。
2.1.1 超速行驶驾驶员在驾驶车过程中大脑活动的过程:发现外界刺激信息---注意---大脑接受---分析---判断。
注意、分析、判断三者属于思维范畴,接受外界刺激信息是每个驾驶员进行心理活动的必然程序和规律。
驾驶员接收信息是为分析判断提供材料,驾驶员的动作措施则是分析判断的结果。
在超速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注意力和判断机能降低,接收外界信息减弱,随之而来的分析、判断、动作就容易产生失误,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1.2 喝酒后开车酒精对人体作用很大的,特别是对驾驶的人危害更严重。
当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8mg/10ml时发生交通事故是血液不含酒精的2.5倍。
酒精会造成注意力下降、思维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定,对外界的判断准确性降低、理性降低、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动作和思维不协调一致。
所以喝酒后开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1.3 错误驾驶人的差错的狭义含义是指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发生失误(或做了禁止的动作)而导致预定操作中断或引起财产损坏和人员伤亡。
其广义含义,人的差错定义如下:导致意外后果的人为行为,以及超过特定允许范围的人为行为集合的一部分。
人的差错对系统的影响随不同的系统而不同,造成的后果也是不一样。
对于道路交通系统中,人的差错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将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
【1】驾驶员由于在行车时受到各方面(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接受有效信息的能力下降,导致在驾驶过程中无法感知信息、或者感知到错误的信息、或者没有感知到所有的信息、或者过多感知信息。
进而在做出判断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受驾驶员的认识能力、缺乏知识和驾驶经验使你的动机与现实不符,因而出现判断决策失误,引起交通事故。
浅谈交通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
以人为本 、 关爱生命的灵活性。
新法 规 、 新政 策和 新 规定 , 意收 集 整 理重 特 大事 故 的 注
() 5 及时 关注 国家和 上级 部 门有关 道路 交通 安全 的 管 理不 是做 不 到位 的工作 。 只要保 持踏 实的作 风和 严谨 惨 痛教 训 , 常 组织 驾驶 员 学 习 , 过 本单 位 和身 边发 理来消除隐患 , 经 通 集企业 、 社会之力来保障人 的生命和财 生 的交 通事 故 , 论 、 讨 评议 、 结 , 总 用滴 水穿 石 的韧 劲 来 产不受损害 , 交通事故一定会减少 , 损失一定会降低 , 安 教 育企业 驾驶 员安全行 车 、 章驾驶 。 准 ( ) 格 认 真地 执行 驾 驶人 的准驾 规 定 , 6严 经公 司 考 全 管理 者的尊 严和价 值一 定会得 到社 会 的认可 。( 者 作
1 管 理 者 、
认 真的 工作态 度 。对被 管理 的对 象 应做 到心 中有数 , 如 自己管理 的对 象有 多少 台车 , 各车 的性能 、 车况 、 维护 周 期、 各种手续 的完善情况 等 , 少驾驶 员 、 多 每个驾 驶 员的 身体 状况 、 家庭状 况 、 性格 脾气 、 生活 习惯 等应作 记录 或 了解 , 多和 驾驶 员及 亲属 沟 通 交流 , 可 能从 对方 获 取 尽 最 大的信 息量 。
因素 , 围绕 人 的主要对 象 , 浅说 以下 观点 :
做到持 证上 岗 。
2 被 管 理 者 、
() 1驾驶员: 驾驶员应该以集 中学习和间歇式学习
地把安 全管理 的信 息告 知他们 , 用 出车前 、 利 休息 中 、 闲 聊时 的机会 强调安全 行 车的 重要性 ,告 知珍 惜生命 、 谨 慎驾驶 的安全 宗 旨。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在于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元化和复杂化的。
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基本上可归结为人的因素、车辆因素和道路及其他因素。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形成交通事故特点的原因。
(一)人的因素交通是人类生存的四大根本需求之一,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说交通事故没有人的参与就谈不到交通事故。
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人、行人等。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有的是因机动车驾驶员的疏忽大意、违章行驶、操作失误;有的是因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所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活动的频繁,人与车、车与车之间的交通冲突机会增加,另外,由于人们受生活环境、作业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的心理素质、生理条件的制约,交通事故发生基率自然增加。
同时,人们的传统交通观念、出行习惯虽有所改变,但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的转变,人们交通意识转变速度与道路交通的发展、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交通管理的要求不协调,也成为困扰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最为突出的就是机动车驾驶员引发的事故,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
(1)从驾驶员方面分析。
由于机动车驾驶员数量以及增长速度过高,使得安全驾驶技术水平总体不高,部分驾驶员缺乏职业道德,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注意力分散、疲劳过度、休息不充分、睡眠不足、酒后驾车、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等潜在的心理、生理性原因,造成反应迟缓而酿成交通事故。
引发交通事故及造成损失的驾驶员主要违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这5个因素。
其中疏忽大意、措施不当与驾驶员的驾驶技能、观察外界事物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有关,而超速行驶、违法超车、不按规定让行则主要是驾驶员主观上不遵守交通法规或过失造成的,驾驶员驾驶技术生疏,情绪不稳定,也会引发交通事故。
交通安全与事故预防智慧树答案
交通安全与事故预防智慧树答案1、我国虽然道路交通事故的总量仍然较大,但是因我国的人口较多,所以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是比较好的。
A:对B:错正确答案:【错】2、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道路交通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只要人们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主动遵规守法,是可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的。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是交通管理部分的任务,也是驾驶员的责任和义务,和其他人关系不大。
A:对B:错正确答案:【错】4、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到人的因素、车的因素、路的因素、管理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但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人引起的。
因此,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都应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A:对B:错正确答案:【对】5、道路交通安全是()。
道路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一种状态,它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状态的描述。
A:绝对的B:相对的C:没有标准的D:标准是固定不变的正确答案:【相对的】6、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是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
A:道路B:碰撞C:车辆D:后果正确答案:【车辆】7、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三要素是()。
A:人-车-路B:人-车-管理C:人-道路-环境D:人-车-环境正确答案:【人-车-路】8、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内容很多,除了道路交通事故外,下列哪些内容也是交通安全研究的对象。
A:工程B:教育C:法律D:能源正确答案:【工程,教育,法律,能源】9、道路交通事故具有5大特性,下列属于其特性的是A:可逆性B:突发性C:社会性D:频发性正确答案:【突发性,社会性,频发性】10、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宏观来看主要包括A:人的因素B:道路因素C:车辆因素D:管理因素正确答案:【人的因素,道路因素,车辆因素,管理因素】第二章单元测试1、在驾车过程中接打电话、玩手机发微信、吸烟、吃喝东西、设置导航、谈话交流等都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和反应,都属于分心驾驶,应尽量避免。
交通事故人的因素
交通事故中的人因分析及其对策1、引言从我国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可以看出,由于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占了90%左右,道路交通环境条件引起的占30%左右,而因汽车技术状况诱发的事故约为10%。
人作为各种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既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同时又是交通事故的制造者,事故导致的各种人间悲剧都将降临在人的身上,由此可见分析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对于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交通事故致因理论交通安全取决于人、车、路、环境、管理、法律、教育等道路交通综合系统的各个环节连续的协调工作,交通事故的发生是这一系统中各个环节耦合失调的综合反应。
总的说来道路交通事故原因是基于二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危险因素和物质危险因素。
物质危险因素是指道路交通系统依赖的物质条件所固有的危险性质和潜在的消极性能,其包括车辆本身的安全状况,道路设计的合理性,自然气候条件,车辆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人的危险因素是指参与交通活动的人的意识障碍以及交通管理人员等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因素。
物质危险因素是发生交通事故的基础,人的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激发条件,如果它继续作用还会使交通事故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交通事故原因在交通过程中如果不受到激发,那么它始终是事故隐患而不会转化成事故现象。
人的危险因素作用于物质危险因素,就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人的意识危险因素越多激发事故原因的条件就越具备,发生事故的次数也就越频繁,意识危险因素作用的时间越大,激发事故损害后果严重的可能性就越大。
2 交通事故中人因分析交通事故中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1 直接原因分析直接原因是指事故发生前一瞬间驾驶员的行为和故障,它们增大了事故的危险。
2.1.1 超速行驶超速行驶中驾驶员反应能力迟钝,应急能力差。
第章交通参与者与交通安全
③突发性。即在交通活动中当自身行进的方便与他人或周围在行车辆的运动 发生冲突时突然发出攻击性交通行为,常使他人措手不及。 具有攻击性交通行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交通事故诱 发率高,极易引发刮擦、碰撞、追尾、碾压等类型交通事 故,一旦诱发交通事故则是害己又害人。
1.2 关于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对象及形式
1)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对象
内容:主要包括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机动化时代交通 参与者参与交通活动过程中所需的正确、安全的交通行为方式及 其避险措施和遇险后的自救能力等。
对象:应是全体社会公众,而非仅仅局限于交通参与者。
2)中国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采取的基本形式
特别是农村人口,培养交通安全意识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很多农村 人口对道路交通安全存在“四未”,即: ①未经历过(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②未专门听人讲述过(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③未被他人明确告知过(如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 ④未被他人强制要求过(如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 。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五进”:即交通安全教育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 乡村、进家庭。
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启蒙教育、基础教育、社区教育、 交通法制普及教育和驾驶职业道德教育等。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2.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与现代文明交通行为
对社会公众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机动化时代所要求的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现代文明交通行为方式。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四十一分。
导致失误产生的原因
仍然为心理和生理两方面: 主要由驾驶员对外部刺激物的信息感知不全面、
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交通安全与事故预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我国虽然道路交通事故的总量仍然较大,但是因我国的人口较多,所以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是比较好的。
A.对B.错2【判断题】(10分)由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道路交通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只要人们能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主动遵规守法,是可以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的。
A.错B.对3【判断题】(10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是交通管理部分的任务,也是驾驶员的责任和义务,和其他人关系不大。
A.对B.错4【判断题】(10分)道路交通安全涉及到人的因素、车的因素、路的因素、管理的因素和环境因素,但事故的发生主要是人引起的。
因此,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都应该学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
A.错B.对5【单选题】(10分)道路交通安全是()。
道路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一种状态,它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状态的描述。
A.相对的B.绝对的C.标准是固定不变的D.没有标准的6【单选题】(10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的定义,()是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前提条件。
A.碰撞B.车辆C.后果D.道路7【单选题】(10分)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构成这个系统的三要素是()。
A.人-车-环境B.人-车-管理C.人-道路-环境D.人-车-路8【多选题】(10分)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内容很多,除了道路交通事故外,下列哪些内容也是交通安全研究的对象。
A.教育B.能源C.工程D.法律9【多选题】(10分)道路交通事故具有5大特性,下列属于其特性的是A.突发性B.可逆性C.频发性D.社会性10【多选题】(10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从宏观来看主要包括A.管理因素B.车辆因素C.人的因素D.道路因素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在驾车过程中接打电话、玩手机发微信、吸烟、吃喝东西、设置导航、谈话交流等都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和反应,都属于分心驾驶,应尽量避免。
A.对B.错2【判断题】(10分)车辆盲区主要在大型车辆中出现,小轿车的盲区是非常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章+交通参与者与交通安全
1. 驾驶人最佳坐姿
1)驾驶人坐姿生理学 2)驾驶人坐姿生物力学
人类脊椎示意图
24
第二节 驾驶人特性
三、驾驶舒适性
2. 驾驶人工作环境
①
驾驶室内的环境应保征驾驶人工作舒适,
~20
14
0
0
2
1
1
4
28.57
21~25
230
0
0
36
25
6
67
29.13
26~30
515
0
0
97
108
13
218
42.33
31~35
638
7
1.10
168
118
26
312
48.90
36~40
512
10
1.95
157
104
20
281
54.88
41~45
232
8
3.45
71
66
8
145
62.50
46~50
26
第三节 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
一、超速驾驶 3. 超速驾驶与交通事故
2)超速驾驶与驾驶人驾龄
2005~2011年因超速导致的道路交通死亡事故驾驶人驾龄情况 27
第三节 驾驶人危险驾驶行为
二、疲劳驾驶 1. 驾驶疲劳及其产生原因
(1)睡眠与驾驶疲劳 (2)驾驶时间与驾驶疲劳 (3)驾驶人身体条件与驾驶疲劳 (4)驾驶室内外环境与驾驶疲劳
第二节 驾驶人特性
一、生理特性
新版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
新版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考试题目
1.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 请列举一些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因素。
3. 什么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它的作用是什么?
4. 请简要说明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5.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考虑哪些安全措施?
6. 请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1.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制度,监督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工作,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等。
2. 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驾驶员状态、乘客安全行为等)、车辆因素(车辆技术状况、装载安全等)、道路因素(路况、交通标志标线等)、环境因素(天气、能见度等)等。
3. 交通事故调查报告是对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调查情况进行记录
和分析的报告。
它的作用是为了查明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
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道
路交通安全法》、《交通运输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道路运输
车辆安全标准》等。
5.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考虑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实施安全检查和督导等安全措施,以确保交
通运输活动的安全性。
6. 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车辆维护和技术检查、规范驾驶员管理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安
全设施和装备等。
《道路交通安全》PPT课件
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道路交通安全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 基础。
良好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可以减少人们的出行压力,提高交通效率,为经济发展提 供有力支撑。
饮酒后严禁驾车,确保自身及 他人安全。
禁止疲劳驾驶
疲劳时请停车休息,避免因疲 劳导致驾驶失误。
交通标志识别
禁令标志
警告标志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表示禁止某种行为,如 禁止停车、禁止通行等。
提醒行人或驾驶员前方 有危险或注意事项。
指示方向或路线,如直 行、转弯等。
提供道路信息,指引驾 驶员到达目的地。
交通信号灯使用
恶劣天气行车的注意事项
要点一
总结词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行车安全风险增加,驾驶员需特别注 意行车安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雨天、雾天、雪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路面湿滑、能见 度低等因素会影响行车安全。为了确保安全行车,驾驶员 应减速慢行,保持车距,注意观察路面情况。根据天气情 况选择合适的驾驶模式或车辆装备,如雨刮器、雾灯、防 滑链等。同时,加强与其他道路使用者的沟通与协作,共 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道路交通安全》ppt 课件
目录
• 道路交通安全概述 • 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 •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 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与对策
01
道路交通安全概述
道路交通安全定义
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道路交通系统中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人、车 、路的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性别 、 年龄 以及体质 的不 同 , 使得驾驶员 在其生理感
知、 分析 、 判断和反应上均 不相 同, 由于感 知迟钝 、 断 而 判 不准 、 操作失误 等因素造成 的交通事故 , 在交 通事故 中 占 绝大多数 比例 。其 中感知迟缓 , 又在 由驾驶 员因素 造成的 交通 事故 中 占 6 %的比例 , 疲劳驾驶 、 0 如 超速 行驶和酒 后 开车等。 判断 的失误在 由驾驶员 原因造成 的交通事故中 占 3 %左右 , 0 主要是 对过街行人行 动 的方 向、 速度 判断失 误 以及看错 了前方的道路线形 , 判了对方的驾驶企 图等所 误
l主 观 因 素 、
( ) 制意识淡薄 , 1法 执法观念不强。 道路 交通 安全法》 《 及其配套法规与规章 的颁布和实施 ,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
各市、 县级公安交通管理部 门及交通警察的执法行为。但 是, 在其贯彻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依法履行告
知 义务 , 不能充分听取当事人的 申辩 , 不严格按 照《 道路交
维普资讯
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孙 力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山西 太原 0 0 0 3 0 6)
横穿 。随着非职业驾驶员 队伍 的逐渐 庞大 , 道路交通安全
的形势越来越复 杂 , 们对道路 陌生 , 他 处置突发 事件经验 不足, 因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 ( )驾驶员在 动态行驶 的过程 中各种 感官具有 极限 2 性。 驾驶 员很难做 到在任何时刻 、 任何地点都集中注意力, 时刻注意周边各种交通动态。 作为一个生理上没有驾驶缺
客 观 两 方 面 的 原 因造 成 。 l 主观 方 面 、
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 。
本文主要就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分析 :
交通安全管理中人的因素
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人是构成安全管理工作中首要和决定的因素,这也是决定安全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的主要因素。
从事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其对象主要是客车、驾驶员、以及乘客、保修、检验等因素,围绕人的主要对象,浅说以下观点:一、控制器1.控制器首先应具备安全管理的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对被管理的对象应做到心中有数,如自己管理的对象有多少台车,各车的性能、车况、维护周期、各种手续的完善情况等,多少驾驶员、每个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性格脾气、生活习惯等应作记录或了解,多和驾驶员及亲属沟通交流,尽可能从对方获取最大的信息量;2.控制器应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积累。
或通过相关专业知识的间接经验,或通过自身工作经验的积淀总结,注意收集和浏览相关安全管理信息和数据,通过日常的积累和收集,具备一个较完整的库存资料,到用时可以信手拈来;3.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包括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度。
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机动车强制保险条例》、《保险法》、《民法》以及《昭通交通运输集团公司安全管理新机制》等,养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管理行为的良好习惯。
4.安全经理还应能够与相关主管部门和驾驶员进行协调、沟通能力。
如交警、运政、路政、保险、伤者、医院等,因为我们的客车行驶线路长,涉及的几乎是整个社会的各个行业和各种层次的人员,所以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应具备比较综合的各种能力。
5.安全管理人的因素还要求:管理者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忍受他人的误解、侮辱甚至伤害、能有处变不惊、灵活机智的平和心态;具备敬业、公正、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职业道德,既要有执法的严肃性,也应有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灵活性6.及时关注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新规定、新政策和新规定,注意收集整理重特大事故的惨痛教训,组织参营车主和、驾驶员及家属的学习,通过本公司和身边发生的交通事故,讨论、评议、总结,用滴水穿石的韧劲来教育、渗透从事这个高风险行业的所有参与者。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基本原则的规定,包括了四基本内容。
三、条文释义:一、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原则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明确规定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直接关系的道路通行基本条件和基本规范的同时,针对近年以来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的实际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严格规定:第一,防止“带病”车辆上路行使。
一是,对营运机动车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规定:准予登记上路的机动车必须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
并且规定,驾驶人在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备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机动车。
为了确保在用机动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又尽可能方便群众,本法在维持现行对机动车实行安全检验制度的同时,针对不同用途、不同载客载货数量和使用年限的机动车要求规定不同的安全检验周期。
二是,建立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本法规定: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严禁报废的和非法拼装、改装、组装的机动车上路,对上路行驶的报废车、拼装车,由交通警察予以收缴,强制报废。
为了防止已经报废的营运客车重新投入使用,规定:报废的大型客、货车以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
通过以上措施,从制度上杜绝“带病”车辆上路行驶,可以有效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防止超载运输。
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超载有关。
因此,本法规定:机动车装载应当符合核定载人数、载质量,严禁超载;对严重超载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多载的人下车,多载的物卸下),再根据不同情节,给予处罚。
第三,强化对驾驶人的安全管理。
机动车驾驶人与道路交通安全直接有关。
本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符合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驾驶许可条件,经考试合格,取得驾驶证,方可驾驶机动车。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综合考量人的因素、路的因素、车辆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等,从而避免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
尤其是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要针对不可控变数要制定有效的预警和处理方案,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为构建健康安全的车辆出现环境提供保障。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事故成因;预防对策1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分析1.1人的因素所谓人的因素,不仅包括车辆的驾驶人,也包括路上的行人。
一方面,目前多数车辆都是人为操作,驾驶人的操作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其中,驾驶人的精神状态、身体条件、驾驶技术以及驾驶常规方式等都会影响安全运行。
另一方面,行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违法行为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包括客观过失和主观故意,产生的恶劣影响都十分巨大。
1.2车辆因素首先,是机动车因素。
机动车对于道路安全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安全技术不达标、车辆违规改装和加装、车辆盲区等问题都是制约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非机动车因素。
除了自行车以外,市面上符合非机动车国家标准的车辆类型并不多,这就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首先,车辆的安全性能较低,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存在钻法律漏洞的嫌疑,很多厂家在没有得到行政许可审批就生产代步、助力车等,安全性能根本不达标。
其次,关于非机动车的安全监督力度不足,多数安全监督执法机制都针对机动车,对于非机动车缺乏必要的重视,这就使得车辆的运行状态得不到及时的监督和管理,加装改装的问题非常严重,增大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
最后,违规载人载物的问题十分严重,因为并不受到驾驶证记分扣分的限制,因此,非机动车不按照管理规范进行载人载物的现象也非常突出,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1.3道路因素1.3.1道路的线型结构对交通安全产生的影响一般而言,相较于曲线线型结构,直线线型的道路安全事故问题出现的概率较低,但若是较长的直线道路线型则会造成驾驶人员视觉疲劳或者是思想松懈,也会增加事故概率。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发生的非计划的、突发的、不可控制的、严重的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因此,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的因素人的错误行为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法使用手机等行为,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驾驶技术不熟练、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等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车辆的因素车辆故障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之一。
例如,制动系统失灵、轮胎爆裂等车辆故障,容易导致驾驶员失去对车辆的控制,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车辆的老化、维护不当等也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三、道路环境的因素道路环境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条件之一。
例如,道路设计不合理、路口交通标志不清晰、道路状况不良等问题,容易导致驾驶员的视线受阻、操作失误等,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制定如下预防对策:一、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技术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对行人、骑车人等非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等。
二、加强执法力度对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要严格执法,加大惩处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巡查和检查力度,提高查处的效果和效率。
三、提高道路安全设施加强对道路环境的建设和改造,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例如,修复路面损坏、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灯等,减少驾驶员的操作难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四、加强车辆管理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
同时,还要加强对车辆的研发和生产管理,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质量。
五、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机制建立起全面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机制,及时处理交通事故,减少交通事故的损失和影响。
交通安全工程第7章-人的因素与交通安全(2)
一.基本概念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生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除用 人为研究对象外还用各种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心理行 为活动的生理学机制。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和生物基础的科学。 它和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学、
适应是一种感觉现象,因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 起感受性的变化。
视觉适应是视觉器官的感觉随外界亮度的刺激而 变化的过程。
当外界光线突然发生变化时,人眼更会出现短时 间的视觉障碍,这就是人眼的适应过程。
光线突然由明亮变暗淡的适应过程,称为“暗适 应”反之称为“明(光)适应”。
第7章 人的因素与交通安全
第7章 人的因素与交通安全
图7-4 驾驶人视野图
18/104
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驾驶人视野与行车速度密切 相关,车辆运行速度越快,驾驶人越注视远方, 即注视点前移,视野越窄。
驾驶人的视野随车速变化的基本规律如图7-5所示 。
图7-5 视野随车速变化规律
第7章 人的因素与交通安全
19/104
3)视觉适应
“毒驾”者吸毒后产生的精神极端亢奋甚至妄想 、幻觉等症状,会导致驾驶人脱离现实场景,判 断力低下甚至完全丧失判断,其造成的后果不亚 于酒驾,甚至比酒驾还严重,它将对他人人身安 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第7章 人的因素与交通安全
27/104
三、驾驶人心理特征与Leabharlann 通安全1.感觉及知觉与交通安全
在目标角速度不同的环境下驾驶人的动视力是不 同的。
相同环境下不同年龄驾驶人的动视力亦不同,年 龄越大,伴随目标角速度的升高,动视力下降得 越多。如图7-2、7-3所示。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交通安全是指在道路交通中,人、车、道环境相互作用下,尽量避免或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一种综合性的安全状况。
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很多,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人的因素:1. 酒驾:酒后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驾会降低驾驶者对交通和道路情境的感知与认知能力,破坏驾驶行为调控能力及反应速度,使得驾车风险增加。
2. 速度过快:高速行驶会大大增加车辆及人员遇险的风险,迅速通过狭小路段或弯路,视线及驾驶控制都受影响,很容易发生事故。
3. 注意力不集中:驾车时,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情况并不多见,平时稍有走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比如打电话、听音乐、吸烟、调整座椅等,都可能分散车手的注意力,增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4. 未按规定佩戴安全顶盖:佩戴安全帽对于骑摩托车的人来说至关重要,在出车前检查好安全带和其他的保护设施。
二、车辆的因素:1. 车速过高:车速越快,驾驶者的反应时间越短,如果车速过高,驾驶员同样有可能因此发生交通事故。
2. 轮胎磨损过度:车辆的轮胎往往会脱胎或破裂,这会导致车辆出现一些意外的状况,危及乘客的生命安全。
3. 车辆质量差:一些老旧车辆由于拼装的不良,或是质量差,之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原地自燃、刹车失灵等。
4. 车辆维护不良:车辆维护不良也会导致车辆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发生一些意外,所以每次开车之前都要检查车辆是否健康,包括引擎、刹车等。
三、道路的因素:1. 道路环境不良:有些路面不平整、有很多坑洞,墙面破损、电话亭倒塌等,这样会导致行驶中的车辆在急刹时容易发生侧翻、撞到障碍物等意外。
2. 道路标识不清:道路标志如果不清晰,路口指示不明显,路灯、路牌照明不足,也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3. 噪音过大:道路周围的噪声很容易影响驾驶员的情绪和反应能力,加重他们对事故的造成。
总的来说,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很多,上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因此,在开车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检查车辆、适当调整状态、了解交通环境等等,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汽车行驶中,人、车、路构成了较复杂的人机系统。
就其总体安全来讲,必须充分发挥该系统中三者的协调一致,系统才能平衡。
否则,系统失去平衡,将导致车辆事故的发生。
所以,人、车、路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三大因素。
1、人的因素在这个人机系统中人是交通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因为车辆是人驾驶的,道路是由人来使用的,车辆和道路是客观的,无意识的。
人是主动的,有意识的。
人具有接受各种刺激的感觉器官,能进行思维判断,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动。
因此交通事故的关键在“人”,人是交通安全的核心。
国内外交通事故中有70~80%是由驾驶员造成的,负有直接责任。
保证行车安全就在于驾驶员。
即驾驶员的法治观念、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技术素质等。
1)、法制观念交通法规是国务院发布的法令。
是调整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
每个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这是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
而有些驾驶员对交通法规熟视无睹,我行我素,是造成车祸的重要原因。
①、超速行驶超速行车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超过了交通法规在该段道路所规定的行驶速度。
超速行驶容易造成事故的原因是:超速行驶会使驾驶员视力下降,视野变窄;超速行驶使汽车形成冲突点和交织点的机会增多;超速行驶会破坏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超速行驶,扩大了制动的非安全区。
总之超速行驶从安全角度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
人们常说:“十次事故,九次快”就是这个道理。
②、酒后驾车驾驶员饮酒后,酒精迅速被胃壁吸收,然后随血液循环到人体各组织内,使大脑中枢神经活动受到抑制,思维和判断能力大大减退,反应迟缓,在这种情况下开车,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
③、公车私用汽车是现代化先进交通运输工之一,出行方便,但有少数驾驶员未经领导批准私自出车,是在非正常心理状态下公车私用,往往有一种与平常不同的心理状态。
从主观上讲,怕被领导和别人看见,此种心态下,驾驶员总想提高车速,尽量缩短出车时间,由于车速快,为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从法律上讲,一要罪责加码,其二有的人甚至想用公车大捞一把,用车通宵达旦,疲劳驾驶,很容易发生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Back
一、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以及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车)、环境 的不安全条件(道路)都属于直接原因。
1.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1)有意的不安全行为
是指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
章行为。如酒后驾车、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法超车等。
IV 吸烟、药物与行 车安全
吸烟与行车安全 药物与行车安全
V 行人、骑自行车者 的交通特性
行人的交通特性及其对策 骑自行车者的交通特性及其对策
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Back
驾驶员的责任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见下表 交通事故成因比较
起
驾驶员
因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 人、乘车人及其他人 员
因车辆、道路因素等 引起的其他交通意外
上一页
下一页
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他因素 3.4%
其他人员 6.8%
其他因素 3.2%
其他人员 6.1%
a.事故起数
其他因素 4.3%
其他人员 8.3%
驾驶员 89.8%
驾驶员 b.死亡人数 87.4%
驾驶员 c.受伤人数 90.6%
2004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 相关因素在事故总数、死 亡人数、受伤人数中所占 比例
Back
二、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指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件的引发原因,它
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1.身体方面的原因 ;
2.精神方面的原因; 3.管理原因; 4.教育原因; 5.社会方面的原因
上一页
下一页
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Back
二、间接原因 要想减少甚至消除驾驶员在交通安全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做到:
(4)加强交通执法的效果和力度,有效杜绝各类违章行为。
上一页
下一页
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
Back
一、疲劳现象 在劳动过程中人体各系统、器官或全身生理功能和作业能力
出现明显下降的状态称为疲劳。它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反应。
疲劳的长期积蓄会造成过度疲劳,发展为病理状态。
疲劳是人们熟悉但又十分复杂的一种现象,不论从事何种作 业,随着劳动时间延长,均会出现疲劳,表现为作业能力下 降,感觉疲倦,对任何用力都感到厌烦等。
人的因素与交通安全
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
的主要原因
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III 饮酒与行车安全
酒后驾驶事故统计 饮酒对人的心理和驾驶行为的影响 酒后开车产生事故的特点 酒后开车者的驾车心理 酒后或醉酒驾车的标准 酒后驾驶的处罚
疲劳现象
疲劳驾驶的标准 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 产生疲劳的原因 疲劳驾驶时的症状 预防疲劳驾驶 治理措施
(1)研究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特性,研究疲劳、饮酒及药物等 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2)严格培训考核发证工作,加强驾驶员的甄选和管理工作;
(3)从法制上严格驾驶员培训制度,在提高驾驶员技能的同 时,加强其交通道德意识、交通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并 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 创新手段”等原则,正确选择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方法,完善驾 驶员常规培训教育制度。
量迅速增加,有很多人加入了驾驶员的队伍,因此因驾驶知识和 经验缺乏而造成的事故也屡屡发生,2004年约三分之一交通事故 死亡人数因低驾龄驾驶人交通肇事所导致; • 因技能欠缺而造成行为反应失误; • 大脑意识水平低下,比如疲劳驾驶。
上一页
下一页
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Back
2.不安全行为表现 驾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形式各异 原因
不遵守交通法规,违章行车。
疲劳驾车:
酒后开车;
行车速度过快;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视力较差;
听觉失常;
注意不够;
判断不准;
反应时间过长;
操作不符合规定,出现错误;
驾驶车况不良的机动车,如制动器失效、方向失控、轮胎不合格、灯光
不全等;
驾车技术不熟练;
心理素质较差;
上一页
>>>more
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驾驶疲劳是驾驶员在行车中,由于驾驶作业引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功能和 作业能力下降,从而使驾驶机能低落的现象。疲劳驾驶是指 驾驶员在疲劳状况下运行,它是许多重大交通事故的根源。
上一页
下一页
II 疲劳驾驶与行车安全
Back
对驾驶过程中的过度疲劳,我国的相关法律曾作出过解释。
公安部曾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若干条款的解 释》第九条第二款中作出正式解释:过度疲劳,是指驾驶员每天驾车超 过八小时或者从事其他劳动体力消耗过大或者睡眠不足,以致行车中困 倦瞌睡、四肢无力,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交通情况的。虽《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2004年5月1日施行同时废止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 法》施行后尚没有行政法规及公安行政规章对“过度疲劳驾驶”作出新的 行政解释,但从立法原理的延续性这一角度观之,公安部关于“过度疲 劳”的上述法律解释仍应有效。2004年7月1日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道路运输条例》,在其第二十九条第二款中也对驾驶人“过度疲劳”作 出了禁止性规定:“驾驶人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四小时。”法律和行 政法规之所以作出这样禁止性规定,乃是基于过度疲劳驾驶对人体生理 的不良影响进而对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了巨大危害。
一、直接原因
(2)无意的不安全行为
是指无意识的、或非故意的不安全行为。人们一旦认识到
了,就会及时地加以纠正。
主要原因:
• 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缺陷,比如视力、听觉差,辨色力失常等; • 外界事物信息本身有误或人无法感知信息的刺激,比如道路线形
设计的缺陷引起人的判断失误; • 因知识和经验缺乏而造成思维判断失误。近年来由于机动车保有
年 份
事故数/ 起
死亡 人数/
人
受伤 人数/
人
事故 数/起
死亡 人数/
人
受伤 人数/
人
事故 数/起
死亡 人数/
人
受伤 人数/
人
2004
465083
93550
43578 7
35144
8920
29518 17662
4607
15559
2005
417355 91062 — 20090 4207 — 12809 3469 —
例如:2004年因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造成18410人死亡,
占死亡总数的17.2%;因酒后驾车造成4658人死亡,占总数
的4.4%;因违法超车造成4554人死亡,占总数的4.3%;无
证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肇事共造成22371人死亡,占死亡总数
的20.9%。
上一页
下一页
I 驾驶员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