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与日本沸水堆核电站的比较..
压水堆与沸水堆..
典型压水堆压力容器与堆芯结 11 构原理图
堆芯横截 面图
12
压 水 堆 纵 剖 面 图
13
压水堆堆芯组件
核燃料组件
棒束控制棒组件
可燃毒物组件
中子源组件
阻力塞组件
14
核燃料组件
采用无盒、带指形控制组件的 棒束型燃料组件。 主要结构:燃料棒+骨架
骨架:上下管座,8
层定位格架,导向管采用 17×17=289=264+24+1 正方形 排列。
15
16
控制棒组件
结构组成:24跟吸收剂棒+星形架 组件数目保证: 卡棒准则,功率 分布,弹棒事故
17
堆芯相关组件
可燃毒物组件,初级中子源组件,次级中子源组件, 阻力塞组件
结构上的共同点:
支承结构:一个压紧组件形成的支承结构 24 根棒束
18
可燃毒物组件
作用:用于第一燃料循环,降低硼浓度, 半尺慢化剂的负温度系数 可燃毒物材料:硼玻璃管(B2O3+SiO2) 初装料:48×12(棒)+ 18×16(棒)+2×16=896 第一次换料时全部卸出,换阻力塞组件
• 反应堆的功率调节除用控制棒外,还可用改变再循环流量 来实现。再循环流量提高,汽泡带出率就提高,堆芯空泡 减少,使反应性增加,功率上升,汽泡增多,直至达到新 的平衡。这种功率调节比单独用控制棒更方便灵活。仅用 再循环流量调节就可使功率改变25%满功率而不需控制棒 任何运动。 • 沸水堆不用化学补偿(反应性)。燃耗反应性亏损除 用控制棒外,还用燃料棒内加Gd203可燃毒物进行补偿。 • 沸水堆蒸汽直接由堆内产生,故不可避地要挟带出由 水中16O原子核经快中子(n,p)反应所产生的16N。 16N有很强的辐射,因此汽轮机系统在正常运行时都带有 强放射性,运行人员不能接近,还需有适当的屏蔽,但 16N的半衰期仅7.13s,故停机后不久就可完全衰变,不 影响设备检修。
中国核电发展的安全性研究
wae e co ( t rr a t r PW R)wih Fu u h ma b i n — tr ra tr ( t k s i o l g wa e e co BW R) i a a i n J p n,i i p it d t s on e
电 安 全 性 的 基 础 ; 安 全文 化 是 核 电 站 安 全 运 行 的 重 要 保 障 。对 比 中 国压 水 堆 和 日本 福 岛 沸 水 堆 , 文 阐 述 核 本
了 中 国 现 有 的 压 水 堆 及 正 在 发 展 的第 三 代 A 10 P 0 0的 典 型 安 全 特 征 。通 过 吸 取 福 岛 核 电站 事 故 教 训 。 断 改 不
Th a e y Re e r h o c e r Po r De e o m e t i e S f t s a c n Nu l a we v l p n n Chi a n
ZHOU o,L igjn ,HOU o — e Ta IJn —i g Zh u S n
NO 2 .
Aprl201 i 1
●
能 源 与 环 境 问 题 研 究
中 国核 电发 展 的安 全 性 研 究
周 涛 , 李精 精 , 周森 侯
( 北 电力 大 学 核 热 工 安 全 与 标 准 化 研 究 所 , 京 1 2 0 ) 华 北 0 2 6
摘 要 : 安全 是 中 国 核 电 发 展 的 第 一 原 则 。核 电标 准 建 设 是 核 电安 全 发 展 的前 提 ; 进 的 核 电技 术 是 核 先
核反应堆课后题
核反应堆课后题第一章思考题1.压水堆为什么要在高压下运行?2.水在压水堆中起什么作用?3.压水堆与沸水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压水堆主冷却剂系统都包括哪些设备?5.一体化压水堆与分散式的压水堆相比有哪些优缺点?6.重水堆使用的核燃料富集度为什么可以比压水堆的低?7.在同样的堆功率情况下,重水堆的堆芯为什么比压水堆的大?8.气冷堆与压水堆相比有什么优缺点?9.石墨气冷堆中的百墨是起什么作用的?10.快中子堆与热中子堆相比有哪些优缺点?11.快中子堆在核能源利用方面有什么作用?12.回路式制冷堆与池式饷冷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3.在使用铀作为反应堆冷却剂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14.快中子堆内使用的燃料富集度为什么要比热中子反应堆的高?第二章思考题1.简述热中子反应堆内中子的循环过程。
2.为什么热中子反应堆中通常选用轻水作慢化齐IJ?3.解释扩散长度、中子年龄的物理意义。
4.述反射层对反应堆的影响。
5.简述反应性负温度系数对反应堆运行安全的作用。
6.解释“腆坑”形成的过程。
7.什么是反应堆的燃耗深度和堆芯寿期?8.大型压水堆通常采取哪些方法控制反应性?9.简述缓发中子对反应堆的作用。
10.简述反应性小阶跃变化时反应堆内中子密度的响应。
第三章思考题1.能用于压水反应堆的易裂变同位素有哪些,它们分别是怎样生成的?2.为什么在压水堆内不直接用金属铀而要用陶瓷U02作燃料?3.简述U02的熔点和热导率随温度、辐照程度的变化情况。
4.简述U02芯块中裂变气体的产生及释放情况。
5.燃料元件的包壳有什么作用?6.对燃料包壳材料有哪些基本要求?目前常用什么材料?7.为什么错合金用作包壳时,其使用温度要限制在350℃以下?8.何谓错合金的氢脆效应,引起氢脆效应的氢来源何处?9.错合金包壳的氢脆效应有何危害,应如何减轻这种不利影响?10.什么是U02燃料芯块的肿胀现象,应采取什么防范措施?11.控制棒直径较细有什么好处?12.定位格架采用什么材料制戚,为什么?13.定位格架有何功用?14.对用作控制棒的材料有什么基本要求?15.通常用作控制棒的元素和材料有哪些?16.简单说明Ag-In-Cd控制材料的核特性。
日本核泄漏事件对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影响
日本核泄漏事件对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的影响摘要:日本特大地震伴随海啸引发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爆炸及放射性物质泄漏,触目惊心的核泄漏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给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警示。
关键词:核泄漏;自然灾害;核能立法;防护措施等。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并伴随特大海啸,次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和放射性物质泄漏。
这是自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核泄漏以来,人类发生的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虽然日本因地震发生的核泄漏事件不会改变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和安排,但这次事件给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首先,中国核电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环境变化等自然因素,核电站尽量建在不易发生重大灾害的地区。
此次日本核泄漏是由于特大地震伴随海啸袭来仍而引发的,而近几年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灾害丛生地震频发。
因此,中国核电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在设计的层面上充分考虑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在抗震方面的设计应该做好最坏的打算。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出问题。
在当前东部率先发展的大趋势下,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密度急剧增大。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海洋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切实提高沿海地区的灾害防御能力。
其次,中国核电设施应该做好严格的监测和维护,严格禁止这些设施出现超期服役现象,而且不管在怎样的紧急情况下,电站内都必须拥有稳定可靠的“多路”供电系统。
据报道,泄漏的最主要原因是海啸超出了设想的水平,海啸引起的滔天洪水将柴油发电机房淹没,造成应急供电系统不能工作。
并且福岛一期核电站原本设计寿命已经到期,但出于成本考量而继续运作,尽管在今年2月份的评估报告中,东京电力认为这种超期服役不存在风险,但由于其安全设计存在缺陷,最终导致了目前事态的恶化。
中国目前有13座核电站正在运行,虽然已经有严格的监测和维护机制,但仌然马虎不得,尤其是一旦监测出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才能确保安全。
第三,我国在核安全和辐射安全方面存在法律空白,核能领域基本法原子能法立法一拖再拖,至今依然没有出台,中国核安全法律缺位问题突出。
沸水堆及福岛核事故介绍
目录前言 (1)1 沸水堆简介 (2)1.1概况 (2)1.2沸水堆的发展 (3)1.3沸水堆的基本原理 (5)1.4沸水堆与压水堆的比较 (5)2 福岛第一核电厂简介 (10)2.1概况 (10)2.2沸水堆结构 (11)2.2.1 反应堆 (12)2.2.2 一次安全壳 (13)2.2.3 二次安全壳 (14)2.2.4 乏燃料水池 (14)2.3堆芯应急冷却系统(ECCS) (15)2.3.1 隔离冷凝器系统(1号机组) (16)2.3.2 堆芯隔离冷却系统(2~5号机组) (16)2.3.3 高压安注系统(1~5号机组) (17)2.3.4 自动卸压系统(1~5号机组) (18)2.3.5 堆芯喷淋系统(1~5号机组) (19)2.3.6 低压安注系统 (20)3 福岛核事故 (22)3.1福岛核事故大事记 (22)3.2地震、海啸与全厂断电 (25)3.3停堆与衰变余热 (27)3.4氢爆事故 (28)3.4.1 堆芯应急冷却系统的响应与失效 (28)3.4.2 氢气的产生 (28)3.4.3 氢气的排放与氢爆 (29)3.5乏燃料水池事故 (29)3.6放射性泄漏 (30)4 福岛核电厂反应堆现状 (32)4.1反应堆水位 (32)4.2反应堆温度 (32)4.3反应堆压力 (33)4.4安全壳压力 (34)5 参考文献汇总 (36)前言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由此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事故。
福岛核事故导致大量核泄漏,造成广泛的核污染,对复兴中的世界核电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报告简要介绍了沸水堆,介绍了迄今为止福岛核事故的发展以及事故分析,旨在帮助更好地了解沸水堆和福岛核事故。
1 沸水堆简介1.1 概况[1]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统计,目前世界上在役核电机组共443台,总装机容量约3.75亿千瓦,发电量约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
核反应堆主要有6种,即压水堆(PWR)、沸水堆(BWR)、重水堆(PHWR)、轻水冷却石墨慢化堆(LWGR)、气冷堆(GCR)和快中子增值堆(FBR)。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
综合知识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这一重大发现是原子核物理的开端。
原子的大小半径约为10-8cm的量级(1fm=10-15m=10-13cm),原子核的限度只有几十飞米。
天然存在的核素的个数为332(稳定的约有270个)。
在每立厘米体积中有近3亿吨(2.3亿吨)的核物质。
物质的许多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光谱特性基本上只与核外电子有关;而放射现象则主要与原子核有关。
K层的能级最低。
能级的能量大小就等于该壳层电子的结合能。
原子核中子数或质子数为2,8,20,28,50,82和中子数为126时,原子核稳定。
上述数目称为幻数。
测量原子核电荷半径或核力半径的主要方法包括:中子衍射, 高能电子散射, α粒子散射,质子散射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组成氘核时,会释放一部分能量2.225MeV, 这就是氘的结合能。
比结合能表征了原子核结合的松紧程度。
比结合能大,原子核结合紧,稳定性高。
平均寿命比半衰期长一点,是1.44倍。
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寿命表示经过时间以后,剩下的核素数目约为原来的37%。
放射性指数衰减规律是一种统计规律。
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称为它的放射性活度,一个放射源每秒钟有3.7×1010次核衰变定义为一个居里,即:1Ci=3.7×1010s-1。
放射性活度的SI单位叫Bq(贝克[勒尔])。
钍系(4n)半衰期1.41×1010a、铀系(4n+2) 4.47×109a、锕-铀系(4n+3)、人工方法4n+1镎系辐照生产放射性核数一般只需要照射半衰期的6-7倍时间,即可得到放射性活度为的99%的放射源。
电子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46。
X射线和γ射线的唯一区别是起源不同。
从原子来说X射线来源于核外电子的跃迁,而γ射线来源于原子核本身高激发态向低激发态(或基态)的跃迁或粒子的湮灭辐射。
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它可以自发地发生衰变,生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其半衰期为10.6分。
压水堆与沸水堆
沸水堆与压水堆的主要区别
• 沸水堆采用一个回路,压水堆有两个回路; 沸水堆由于堆芯顶部要安装汽水分离器等 设备,故控制棒需从堆芯底部向上插入, 控制棒为十字形控制棒,压水堆为棒束型 控制棒,从堆芯顶部进入堆芯;沸水堆具 有较低的运行压力(约为70个大气压), 冷却水在堆内以汽液形式存在,压水堆一 回路压力通常达150个大气压,冷却水不产 生沸腾。
7
中核集团首台百万级压水堆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
我国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除秦山三期)全部为压水堆堆型,作为一种 技术相当成熟的堆型,具有以下特点:
1.压水堆以轻水作慢化剂及冷却剂,反应堆体积小,建设周期短.造价较低。 2.压水堆采用低富集度铀作燃料,铀的浓缩技术已经过关。
3.压水堆核电厂有放射性的一回路系统与二回路系统相分开,放射性冷却剂 不会进入回路而污染汽轮机,运行、维护方便,需要处理的放射惮废气、 废水、废物量较少。
•
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欧洲核电先进国家对今 后建设的核电厂的安全、技术、经济性确定了一 系列具体的奋斗目标。各国也着手研发同时满足 这些要求的第三代压水堆。其中有代表的有法、 德合作开发的欧洲动力堆EPR和美国西屋公司研 发的AP1000。EPR提出在未来压水堆设计中采用 共同的安全方法,通过降低堆芯熔化和严重事故 概率和提高安全壳能力来提高安全性,从放射性 保护、废物处理、维修改进、减少人为失误等方 面根本改善运行条件;AP1000则以全非能动安全 系统、简化设计和布置以及模块化建造为主要特 色。
9
压水堆堆芯(reactor core)
堆芯设计满足的一般要求: 1 堆芯功率分布尽量均匀,以便堆芯有最大的功率输出 2 尽量减少堆芯内不必要的中子吸收材料,提高中子经济性
3 要有最佳的冷却剂流量分配和最小的流动阻力
沸水堆与压水堆的区别
沸水堆与压水堆的区别一.沸水堆与压水堆工作原理沸水堆(Boiling Water Reactor)字面上来看就是采用沸腾的水来冷却核燃料的一种反应堆,其工作原理为:冷却水从反应堆底部流进堆芯,对燃料棒进行冷却,带走裂变产生的热能,冷却水温度升高并逐渐气化,最终形成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干燥器,利用分离出的蒸汽推动汽轮进行发电。
福岛核电站建于20世纪70年代,属于沸水堆。
压水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字面上看就是采用高压水来冷却核燃料的一种反应堆,其工作原理为:主泵将120~160个大气压的一回路冷却水送入堆芯,把核燃料放出的热能带出堆芯,而后进入蒸汽发生器,通过传热管把热量传给二回路水,使其沸腾并产生蒸汽;一回路冷却水温度下降,进入堆芯,完成一回路水循环;二回路产生的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再经过冷凝器和预热器进入蒸汽发生器,完成二回路水循环。
中国建成和在建共有13台核电机组,除秦山三期采用CANDU 堆技术,山东荣成采用高温气冷堆,其余均为压水堆,二.沸水堆与压水堆共同点沸水堆和压水堆都是属于轻水堆,两者都使用低浓铀燃料,采用轻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沸水堆系统比压水堆简单,特别是省去了蒸汽发生器;燃料都是以组件的形式在堆芯排布,组件由栅格排布的燃料栅元组成,燃料栅元由燃料芯块、包壳构成;燃料放置于压力容器当中,外面有安全壳,具备包壳、压力边界、安全壳三重防泄露屏障;沸水堆和压水堆的发电部分功能也都一样。
三.沸水堆与压水堆的主要区别沸水堆采用一个回路,压水堆有两个回路;沸水堆由于堆芯顶部要安装汽水分离器等设备,故控制棒需从堆芯底部向上插入,控制棒为十字形控制棒,压水堆为棒束型控制棒,从堆芯顶部进入堆芯;沸水堆具有较低的运行压力(约为70个大气压),冷却水在堆内以汽液形式存在,压水堆一回路压力通常达150个大气压,冷却水不产生沸腾。
四.压水堆相对沸水堆的优势沸水堆控制棒从堆芯底部引入,因此发生“在某些事故时控制棒应插入堆芯而因机构故障未能插入”的可能性比压水堆大,即在停堆过程中一旦丧失动力,就会停在中间某处,最终可能导致临界事故发生;而压水堆的控制棒组件安装在堆芯上部,如果出现机械或者电气故障,控制棒可以依靠重力落下,一插到底,阻断链式反应。
各种反应堆介绍
各种反应堆介绍国外高温气冷堆发展情况目前世界上的主要有核国家,都在积极发展高温气冷堆技术用于发电与制氢。
美国能源部2004年开始招标建设一座热功率40万到60万千瓦的双用途高温气冷堆,项目投资约15亿美元,计划2015年建成。
南非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设计,已经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四次审评,计划在2010年前建成示范电站。
法国法马通公司也在积极开展高温气冷堆技术的研究,并已参加美国爱达荷高温气冷堆项目的投标。
日本已经建成了高温工程试验研究堆,用于研究高温气冷堆技术和高温制氢技术。
俄罗斯正与美国共同开展利用高温气冷堆烧钚的研究。
快堆核电站快堆核电站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电站。
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现核裂变材料的增殖。
目前,世界上已商业运行的核电站堆型,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变燃料,即使再利用转换出来的钚-239等易裂变材料,它对铀资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铀-238原则上都能转换成钚-239而得以使用,但考虑到各种损耗,快堆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沸水堆核电站沸水堆核电站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
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
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作燃料。
沸水堆核电站系统有:主系统〔包括反应堆〕;蒸汽-给水系统;反应堆辅助系统等。
重水堆核电站与压水堆核电站不同,重水堆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利用天然铀作燃料,用重水做慢化剂和冷却剂。
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400多个核电机组中,绝大多数是压水堆,只有32个是重水堆。
重水堆核电站不用浓缩铀,而用天然铀作燃料,比压水堆的燃料成本低三分之二,但用作慢化剂和冷却剂的重水则十分昂贵。
与压水堆核电站相比,重水堆核电站可以实现不停堆换燃料,一年365天都可以发电,实际发电量可以到达设计发电量的85%,设计年容量因子较高。
带你了解核电站的四种主流堆型
带你了解核电站的四种主流堆型目前全世界大约有440座核电机组在运行,其中占绝大多数(约92%)的是轻水堆,其余为重水堆以及先进气冷堆等。
轻水堆主要是压水堆和沸水堆两种类型,其中大约75%为压水堆,我国投入运行并将建造的绝大多数核电站都是压水堆型的。
核反应燃料主要是铀,每一千个铀原子当中只有七个是铀235,其余大部分是铀238。
普遍使用的压水堆主要以铀235为燃料,热中子轰击铀235,会使其裂变成2~3个快中子和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然后快中子经慢化剂减速为热中子后继续轰击铀235,使得裂变反应能够持续进行。
第一个当然是介绍沸水堆啦。
日本福岛爆炸的堆型就是这种。
沸水堆核电站原则性流程图主要原理:主循环水泵将一回路的水直接注入核反应堆中。
由于铀235裂变时灰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来。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经过汽水分离器的分离变成饱和蒸汽进入到汽轮机高压缸中。
再进入低压缸中。
由于热力学性质的变化使汽轮机叶片转动。
从而推动发电机转子转动。
于是就有了电能。
第二个就是介绍重水堆。
重水堆核电站原则性流程图1.慢化剂和冷却剂都是重水。
2.反应堆的本体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筒形容器,在容器内贯穿了许多根水平管道---燃料管道。
冷却剂通过燃料管道将热量带出来,进过蒸汽发生器。
使得二回路的水被被加热成水蒸气。
从而推动汽轮机的运转。
快堆,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简称,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首选堆型。
快堆核电站原则性流程图快堆是以钚239为燃料,钚239裂变又可将占铀大部分的铀238变成钚239,使铀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使核燃料快速增殖,所以这种反应堆又称快速增殖堆。
快堆中常用的核燃料是钚—239,而钚—239发生裂变时放出来的快中子会被装在反应区周围的铀-238吸收,又变成钚—239。
也就是说在堆中一边消耗钚—239,又一边使铀-238转变成新的钚—239,而是新生的钚—239比消耗掉的还多,从而使堆中核燃料变多。
反应开始循环持续下去。
压 水 堆 与 沸 水 堆
压水堆与沸水堆核反应堆(Nuclear Reactor)分核裂变反应堆和核聚变反应堆两类,目前投入商业使用的核反应堆都是裂变堆。
裂变堆按照慢化剂分类,可分为轻水堆、重水堆和石墨沸水反应堆。
轻水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堆型,又分为沸水堆和压水堆,我国主要以压水堆为主,也有部分沸水堆(中国台湾)和重水堆(秦山三期)。
轻水反应堆(Light Water Reactor,简称LWR)是以水和汽水混合物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的反应堆。
在发生核反应过程中,慢中子轰击铀235,会使其变成2~3种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3个快中子,水可使产生的快中子减速,变为慢中子,然后继续与铀235发生反应,保证链式反应能够继续进行。
压水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简称PWR)特征是水在堆芯内不沸腾,因此水必须保持在高压状态。
燃料用的是二氧化铀陶瓷块,这样的铀芯块本身就起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的作用,即构成了第一道安全屏障。
把这些小的铀块重叠在锆合金管内封闭,即成为铀棒。
锆合金管也能防止放射性物质逸出,故构成第二道安全屏障。
若干根铀棒排列后形成燃料元件,一台百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站有100多个这样的燃料元件。
这些燃料原件即构成了整个堆芯放反应堆压力容器内。
压力容器可挡住放射性物质外泄,即使堆芯中有1%的核燃料元件发生破坏,放射性物质也不会从它里面泄漏出来,这就构成了第三道安全屏障。
反应堆压力容器内部压力为155个大气压,可把水加热到330℃以上。
温度升高了的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内,器内有很多细管,细管中的水接收热量变成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发电。
压水堆的第四道屏障是安全壳厂房。
它是阻止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逸散的最后一道屏障,它一般采用双层壳体结构,对放射性物质有很强的防护作用,万一反应堆发生严重事故,放射性物质从堆内漏出,由于有安全壳厂房的屏障,对厂房外的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沸水堆(Boiling Water Reactor,简称BWR)所用的燃料和燃料组件与压水堆相同,但其工作流程是:冷却剂(水)从堆芯下部流进,在沿堆芯上升的过程中,从燃料棒那里得到了热量,使冷却剂变成了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干燥器,将分离出的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压水堆核电站和沸水堆核电站的区别1
压水堆核电站和沸水堆核电站的区别此次日本发生泄露的核电站为沸水堆,我国运行的核电站均为压水堆,无沸水堆。
说一下压水堆和沸水堆的区别。
简单点说就是一点区别:沸水堆的热交换只有一个回路,堆芯加热冷却水直接驱动汽轮机;压水堆的热交换有两个回路,堆芯加热冷却水,冷却水通过蒸汽交换器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
带来的后果有两个:1、沸水堆驱动汽轮机的蒸汽有放射性,一旦泄露很麻烦2、沸水堆蒸汽回路的压力较小,所以整个蒸汽回路的抗压能力小于压水堆BWR-沸水堆,PWR-压水堆。
沸水堆核电站工作流程是:冷却剂(水)从堆芯下部流进,在沿堆芯上升的过程中,从燃料棒那里得到了热量,使冷却剂变成了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干燥器,将分离出的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由于冷却剂会沸腾成为蒸汽去推动汽轮机,因此堆芯内冷却剂不断的被消耗,必须由给水系统不断的补充水,水从汽轮机处冷凝得来,由泵送回堆芯内。
由主泵提供动力保证一回路内冷却剂的流动使堆芯内热量分布均匀,并能充分带走燃料棒的热量。
由于堆芯顶部要安装汽水分离器等设备,故控制棒需从堆芯底部向上插入。
在插入过程中,平均反应性逐渐降低,但是功率峰逐渐向燃料组件顶部靠拢,因此。
在插入过程中,燃料组件顶部的温度可能是升高的。
现在来说福岛遇到的问题。
由于丧失厂内电和厂外电,泵全挂,无法对堆芯内失去的冷却剂进行补充,导致堆内水位降低。
使燃料组件裸露,此时失去冷却剂的保护,燃料棒温度肯定是骤然升高,此为一。
同时有传言说福岛电站的燃料棒没有插到位,堆没有完全停下。
那么,可能的原因是在由于电力丧失或者机械故障燃料棒行走不到位。
由于沸水堆是从堆芯底部向上插棒,那么一旦丧失动力,就会停在中间某处,使燃料棒上部反应性很大,处于高功率状态,温度也较高。
这样就会加剧燃料棒上部失去冷却剂后的恶劣情况,此为二。
现在把一和二结合起来看,就知道福岛面临很严峻的燃料组件烧毁的风险。
此时听到传言说福岛电站用人命去填,手动把控制棒顶上去了。
核电站常用堆型
1.压水堆压水堆是指使用轻水(即普通净化水)作冷却剂和慢化剂,且水在反应堆内保持液态的核反应堆。
除秦山三期外,我国目前运行的核电机组全部为压水堆。
压水堆作为一种技术十分成熟的堆型,与其他堆型相比,结构紧凑,经济上基建费用低、建设周期短、轻水价格便宜;有放射性的一回路与二回路分开,带有放射性的冷却剂不会进入二回路污染汽轮机,机组运行、维护方便。
压水堆示意图2.沸水堆沸水堆利用轻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只有一个回路,水在反应堆内沸腾产生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发电。
与压水堆相比,沸水堆工作压力低;由于减少了一个回路,其设备成本也比压水堆低;但这样可能使汽轮机等设备受到放射性污染,给设计、运行和维修带来不便。
沸水堆示意图汽水分离再热器由于核电厂使用的汽轮机组为饱和蒸汽机组。
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饱和蒸汽被送到高压缸作功,高压缸末级的排汽湿度达到了14.2%,如果此种蒸汽仍被送往低压缸,将对低压缸产生汽蚀、水锤,将大大缩短汽轮机组的使用寿命。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专门设计了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
高压缸的蒸汽作完功后,被送入到汽水分离再热器MSR(Moisture Separator and Reheater)。
在MSR 中进行分离和再热,使进入低压缸的蒸汽为过热蒸汽,减低了对低压缸叶片的冲蚀。
同时,汽水分离再热系统还起到了合理分配低压缸负荷,减轻高压缸负载的功能。
3.重水堆重水堆是以重水(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作慢化剂的反应堆。
其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核燃料,同时采用不停堆燃料方式;但体积比轻水堆大,建造费用高,重水昂贵、发电成本也比较高。
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我国秦山三期1、2号机组采用的是加拿大坎杜型(CANDU)压力管式重水堆CANDU加拿大皮克灵核电厂(重水堆)4.高温气冷堆高温气冷堆用氦气作冷却剂,石墨作慢化剂,堆芯出口温度较高。
高温气冷堆热效率高,建造周期短,系统简单;但堆芯出口温度为850~1000℃甚至更高,对反应堆材料的性能要求也高。
核电知识介绍
国内、外核电形势及核电知识介绍
我国核电主要堆型及特点
CPR1000核电设备简介
广核集团引进法马通M310核电机型,在大亚湾核电机组的基础上 进行改进,形成的二代加的核电技术。是我国当前的主力机型,在红 沿河4台机组、宁德4台机组、阳江4台机组和福清6台、方家山4台机 组等都采用该机型。
二代改进型(二代加)CPR1000
我国核电站的技术过硬吗?
我国的核电站起步晚,技术上可靠吗?如果发生像福岛第一核电
站全厂停电那样的情况怎么办?
福岛第一核电站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采用沸水堆技术。目前 我国主要在运、在建的核电机组均采用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安
全性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具有安全性高、技术先进可靠
成熟等特点,全世界共发展了70余台同类机组,具有1000多堆年的 同类型核电机组运行经验。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主要有四大优势: 1、堆芯不会失去冷却。机组即使失去全部厂内外电源,也能通 过自带的气动结水泵和蒸汽排放的形式维持对堆芯的冷却。此外,还 额外设臵第五台柴油机,全厂失电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2、不会发生氢气爆炸事故。机组的安全壳约 4.9万立方米,比福 岛第一核电站(3400立方米)大14倍,可以有效降低并稀释氢气浓
为什么选核电?
世界面临的问题:资源稀缺、化石燃料殆尽、气候变化等严重问 题。 全球变暖的时代需要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 水能、生物质能源和核能。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三大挑战:第一是我国的化石燃料人均储备非 常低;第二是能源结构非常不合理;第三是能源效率比较低。 核电的CO2零排放量为零,是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核电还有一个 不容忽视的优势:成本低。据统计,1克铀原子核经过裂变反应能释放 出相当于2.8吨煤燃烧所得到的热能,生产1度电的成本远低于火电。 用核电更便宜,而且稳定性好。 第三代轻水堆核电站设计技术的成熟,安全性大大提高。 核能的巨大益处无法拒绝,而且相对风险可控 ——只要从今后提 高标准、严格推行并做足风险防范。
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与日本沸水堆核电站的比较..
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与日本沸水堆核电站的比较一、中国核电站和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在安全设计方面的区别1.日本福岛核电站背景资料1.1 日本核电站的堆型及其分布1.2 福岛核电站日本福岛县的核电站有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福岛第二核电站,它们都由东京电力公司负责运营。
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位于日本福岛工业区,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其中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71年 3月投入商业运行,二站1号机组于1982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
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1.3 福岛核电站其他信息2011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和福岛第一原子力发电所刚刚完成了一份对于福岛一站一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指出这一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的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并为其制定了长期保守运行的方案。
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已经满了40年的使用寿命,该机组原本计划延寿20年,到2031年退役。
2、沸水堆与压水堆的差异2.1沸水堆简介沸水堆核电站属于轻水堆堆型中的一种,沸水堆核电站工作流程是:冷却剂(水)从堆芯下部流进,在沿堆芯上升的过程中,从燃料棒那里得到了热量,使冷却剂变成了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干燥器,将分离出的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根据国际核电协会统计,全球正在运行的反应堆一共有426个。
其中轻压水堆258座占比约为61%,重压水堆约为41座占比10%,沸水堆为92座占比约为22%。
沸水堆比例相对较小;从建设期来看,压水堆在80年代后被选用作实施的数量远超过沸水堆技术,体现了其更高的安全性能。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所有核电站均使用压水堆技术。
从技术上来看,中国发生此类核泄漏事故的风险较小;同时核电技术正在不断升级:核电技术已经经历了一代到二代再到改善型二代的过程。
对安全性的诉求成为了推动核电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沸水堆与压水堆技术比较
BWR
PWR
·容易
·不容易
·通过控制流量来调节功率 ·通过硼水和控制棒
来调节功率
·快速调节可达1%/秒
·慢:2-5%分
·范围为额定功率的
·范围为额定功率的
50%~100%
30%~100%
·负空泡系数可稳定氙效应 ·为了补偿氙效应插入
控制棒束展平功率分布
严重事故状态和程度
引发事件 破口 厂区断电 其它瞬态 总计
堆芯直径大,必然要求压力壳的直径大
同时由于沸水堆需要把堆芯出口蒸汽,水 进行分离及对蒸汽进行干燥,在堆芯出口 设置汽水分离器及蒸汽干燥器,又使压力 壳的高度大大幅度提高。
但是沸水堆运行压力及温度都较低,使得 沸水堆压力壳的壁厚需要薄些。沸水堆由 于省去了蒸发器,稳压器及相应的管道, 使得安全壳的体积比压水堆大大减小。
3579MW
7.3MPaA
7.3MPaA
52.200t/h
14.800t/h
0
2
无蒸发器和稳压器
PWR
3817MW 15.3MPaA
8800t/h
4 4个蒸发器
主要设备
一个稳压器
10个内置泵
2个外循环泵 +20个射流泵
4个主泵
主要核蒸汽供应系统的控制和仪表系统
BWR和PWR的这 些系统和仪表的目的和功能 相似。
沸水堆与压水堆©
先进沸水堆设计减少放射性射体及废物的泄 漏。
精密控制棒驱动系统维修率低,高性能的防辐 射材料,长寿命的中子监视器,改进的水化学 系统等等。
先进沸水堆通过改进堆芯及燃料的设计使功率 振荡衰减比非常小,堆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先进堆堆内设置自动运行, 保护器禁止堆运 行在高功率密度/低流量区,来防止两相流不 稳定性的发生。
核电厂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讲1.完成热力循环的热力系统:一回路,二回路(汽轮机组),三回路系统。
2.完成电力生产:一回路,二回路,三回路,发电机输变电系统,通常简单地称为堆,机,电三大核心部分。
3.核岛(nuclear island):一回路系统及其辅助系统、安全设施及厂房。
4.常规岛(conventional island):汽轮发电机组为核心的二回路及其辅助系统和厂房。
5.配套设施( BOP: Balance of Plant):除核岛、常规岛的其余部分。
6.压水堆核电厂将核能转变为电能是分四个环节,在四个主要设备中实现的。
(1)核反应堆:(2)蒸汽发生器:(3)汽轮机:(4)发电机:7.核电厂布置分区:a.核心区:b.三废区:c.供排水区:d.动力供应区:e.检修及仓库区:f.厂前区:8.反应堆厂房与汽轮机厂房的相对位置,有T型与L型布置:我国采用T型布置。
9.抗震分为一、二类和非抗震类(NA)10.五道相继深入而又相互增援的设计防御措施第一道防御:考虑对事故的预防。
核电厂的设计必须是稳妥的和偏于安全的。
第二道防御:防止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发展成为事故。
设置可靠的保护装置和系统。
探测妨碍安全的瞬变,完成适当的保护动作。
第三道防御:限制事故的放射性后果,保障公众的安全。
第四道防御是应付可能已超出设计基准事故的严重事故,并使放射性后果合理尽量低。
每个核电厂均应制订应急计划。
称为第五道防御。
11.对应急初始条件和应急行动水平可以按照某种方案进行分类,称之为识别类。
分为四种:A类为异常辐射水平和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类;F类为裂变产物屏障丧失类;H类为影响电厂安全的灾害和其它条件类;S为系统故障类。
12.我国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核事故应急工作实行国家、地方、核电厂三级管理制。
13.第一道屏障: 燃料元件包壳(cladding)14.第二道屏障: 一回路压力边界(primary system envelope)。
15.第三道屏障: 安全壳(containmant),即反应堆厂房。
5太阳能、核能、生物质、潮汐等250题
一、填空题1.太阳能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
通常讲的太阳能光发电指太阳能光伏发电,简称光电。
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或光伏效应),使得太阳辐射能通过半导体物质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3.太阳能热发电只能利用太阳能中的直射辐射资源,不能利用太阳能散射辐射资源。
4.BIPV的含义是建筑光伏发电一体化(或建筑集成光伏发电)。
5.目前实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包括单晶硅光伏电池、多晶硅光伏电池。
6. 太阳能发电是利用方式有直接光发电和间接光发电两种。
7.光伏发电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
8. 光伏发电系统可分为带蓄电池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
9.目前,国产晶体硅的电池的效率在10-13%左右,国外同类产品在12-14%左右。
10.光伏发电的缺点主要有:照射能量分布密度小、随机性强、地域性强。
11.太阳电池在入射光中每一种波长的光能作用下所收集到的光电流,与相应于入射到电池表面的该波长的光子数之比,称作太阳电池的光谱响应,也称为光谱灵敏度。
12.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有:光谱特性、光照特性、温度特性。
13. 太阳能电池分为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两大类。
14. 交流光伏供电系统和并网发电系统,方阵的电压等级往往是110V或220V。
15. 太阳能方阵需要支架将许多太阳电池组件集合在一起。
16.太阳能电池的热斑往往在单个电池上发生。
17.避免热斑效应的主要措施是加设旁路二极管。
18.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大体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19.带有蓄电池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常常安装在居民建筑,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一般安装在较大型的系统上。
20. 光伏发电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等设备组成。
21. 在光生伏打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
22. 蓄电池组的其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
核反应堆的主要类型
目前,在以发电为目的的核能动力领域,世界上应用比较普遍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主要有压水堆(PWR)、沸水堆(BWR)、重水堆(PHWR)、高温气冷堆(HTGR)和快中子堆(LMFBR)五种堆型。
一、压水堆压水堆(PWR)最初是美国为核潜艇设计的一种热中子堆堆型。
四十多年来,这种堆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重大改进,.己经成为技术上最成熟的一种堆型。
压水堆核电站采用以稍加浓铀作核然料,燃料芯块中铀-235的富集度约3%。
核燃料是高温烧结的圆柱形二氧化铀陶瓷燃料芯块。
柱状燃料芯块被封装在细长的铬合金包壳管中构成燃料元件,这些燃料元件以矩形点阵排列为燃料组件,组件横断面边长约20cm,长约3m。
几百个组件拼装成压水堆的堆芯。
堆芯宏观上为圆柱形。
压水堆的冷却剂是轻水。
轻水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具有优良的热传输性能。
所以在压水堆中,轻水不仅作为中子的慢化剂.同时也用作冷却剂。
轻水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沸点低。
要使热力系统有较高的热能转换效率,根据热力学原理.核反应堆应有高的堆芯出口温度参数:要获得高的温度参数,就必须增加冷却剂的系统压力使其处于液相状态。
所以压水堆是一种使冷却剂处于高压状态的轻水堆。
压水堆冷却剂入口水温一般在290℃左右,出口水温330℃左右,堆内压力15.5MPa大亚湾核电站就是一座压水堆核电站。
高温水从压力容器上部离开反应堆堆芯以后,进入蒸汽发生器,如图1-7所示。
压水堆堆芯和蒸汽发生器总体上像一台大锅炉,核反应堆堆芯内的燃料元件相当于加热炉,而蒸汽发生器相当于生产蒸汽的锅,通过冷却剂回路将锅与炉连接在一起。
冷却剂从蒸汽发生器的管内流过后,经过冷却剂回路循环泵又回到反应堆堆芯。
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及有关阀门的整个系统,是冷却剂回路的压力边界。
它们都被安置在安全壳内,称之为核岛。
蒸汽发生器内有很多传热管,冷却剂回路和二回路通过蒸汽发生器传递热量。
传热管外为二回路的水,冷却剂回路的水流过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内时,将携带的热量传输给二回路内流动的水,从而使二回路的水变成280℃左右的、6-7MPa的高温蒸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与日本沸水堆核电站的比较一、中国核电站和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在安全设计方面的区别1.日本福岛核电站背景资料1.1 日本核电站的堆型及其分布1.2 福岛核电站日本福岛县的核电站有福岛第一核电站和福岛第二核电站,它们都由东京电力公司负责运营。
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位于日本福岛工业区,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其中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71年 3月投入商业运行,二站1号机组于1982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
福岛第一核电站福岛第二核电站1.3 福岛核电站其他信息2011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和福岛第一原子力发电所刚刚完成了一份对于福岛一站一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指出这一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的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并为其制定了长期保守运行的方案。
福岛核电站1号机组已经满了40年的使用寿命,该机组原本计划延寿20年,到2031年退役。
2、沸水堆与压水堆的差异2.1沸水堆简介沸水堆核电站属于轻水堆堆型中的一种,沸水堆核电站工作流程是:冷却剂(水)从堆芯下部流进,在沿堆芯上升的过程中,从燃料棒那里得到了热量,使冷却剂变成了蒸汽和水的混合物,经过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干燥器,将分离出的蒸汽来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根据国际核电协会统计,全球正在运行的反应堆一共有426个。
其中轻压水堆258座占比约为61%,重压水堆约为41座占比10%,沸水堆为92座占比约为22%。
沸水堆比例相对较小;从建设期来看,压水堆在80年代后被选用作实施的数量远超过沸水堆技术,体现了其更高的安全性能。
中国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所有核电站均使用压水堆技术。
从技术上来看,中国发生此类核泄漏事故的风险较小;同时核电技术正在不断升级:核电技术已经经历了一代到二代再到改善型二代的过程。
对安全性的诉求成为了推动核电技术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2.2沸水堆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沸水堆系统示意图沸水堆所用的燃料和燃料组件与压水堆相同。
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压水堆“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沸水堆与压水堆不同之处在于冷却水保持在较低的压力(约为70个大气压)下,水通过堆芯变成约285℃的蒸汽,并直接被引入汽轮机。
所以,沸水堆只有一个回路,省去了容易发生泄漏的蒸汽发生器,因而显得很简单,但沸水堆是堆内产生的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汽轮机会受到放射性的沾污,其设计与维修更为复杂。
电厂系统有:①主系统(包括反应堆);②蒸汽-给水系统;③反应堆辅助系统,其中包括应急堆芯冷却系统;④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⑤检测和控制系统;⑥厂用电系统。
其中蒸汽-给水系统、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厂用电系统以及反应堆辅助系统中的设备冷却水系统、余热排出系统、厂用水系统等都与压水堆核电厂有关系统类似。
沸水堆的主要特点:➢沸水堆的控制棒从堆底引入;➢反应堆的功率调节除用控制棒外,还可用改变再循环流量来实现;➢沸水堆不用化学补偿(反应性)。
燃耗反应性亏损除用控制棒外,还用燃料棒内加Gd203可燃毒物进行补偿;➢沸水堆蒸汽直接由堆内产生;➢堆功率密度低,堆芯大;➢压力容器内有喷射泵、汽水分离器和干燥器,体积大。
2.2沸水堆与压水堆的比较2.2.1 主设备沸水堆压水堆主设备实现功能主设备实现功能反应堆将核能转变为热能,并将热能传给一回路冷却剂,使其变为饱和蒸汽反应堆将核能转变为热能(高温高压水),并将热能传给一回路冷却剂汽轮机将饱和蒸汽的热能转变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蒸汽发生器将一回路高温高压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水,使其变为饱和蒸汽发电机将汽轮机传来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汽轮机将饱和蒸汽的热能转变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2.2.2 设计和运行特点3. 田湾核电站设计特点和安全性保障措施3.1田湾核电站设计特点为保障核电站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健康,田湾核电站在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过程中均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采用纵深防御的原则,建立从实体设备和防护措施上提供多重相互独立、相互支持的安全防护体系,以确保核电站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一)抗震设计厂址区域未见明显断裂活动迹象,地震活动水平也较低。
厂址区域最大历史地震为郯城8.5级大震,该地震是田湾核电站的控制地震。
厂址区域不存在发震构造,没有现代火山活动。
近区域不具备发生5.0级以上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对厂址的影响主要来自远域地震。
1992年6月江苏省地震局采用地震构造法和概率法确定厂址设计基准地面运动。
确定性法和概率论法(年超越概率10-4)确定的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90g 和0.138g,地震构造法0.190g最大。
综合评定,将构造法计算所得的最大值0.19g定为厂址设计基准地面运动的值。
1992年10月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批复:“同意将连云港核电厂扒山头厂址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为七度,设计基准地面运动定为0.19g”。
田湾核电站设计基准地震最终偏保守地采用0.2g。
(二)防御海啸设计我国除了台湾外,大陆沿海都有广阔的大陆架,远源海啸进入大陆沿海海域后,能量衰减较快,对大陆沿海影响较小。
同时,我国滨海核电厂址都建有防浪构筑物,每个核电厂址均考虑了风暴潮、海啸、天文潮高潮位、假潮等洪水起因事件。
田湾核电厂厂址周边条件不具备产生破坏性海啸的条件,并且厂址历史也上没有破坏性海啸记录。
综合各种最不利因素(厂址最高组合潮位如下:最高天文潮(2.96m)+百年一遇增水(2.18m)=5.14m)。
田湾核电厂建立了高为7.04米的防坡提,并设置了高9.5米的挡浪墙,能够有效抵御海啸灾害。
(三)应急电源设计田湾核电厂每台机组设四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和两台可靠柴油发电机组,均进行了抗震设计,此外还设有两台机组共用的第七台柴油发电机为关键仪表和设备供电。
在丧失场外电源情况下,这些柴油发电机组自动启动加载,可保证实现对反应堆装置的长期冷却。
(四)消氢措施田湾核电厂安全壳内设有44台非能动消氢装置,可有效地控制安全壳内的氢气含量,防止发生氢气爆炸事件。
(五)严重事故应对措施田湾核电厂在设计中考虑了充分的严重事故应对措施,设置了双层安全壳、堆芯捕集器、非能动消氢系统和移动式柴油机等,编制了超设计基准和严重事故管理导则,制定了核安全应急预案。
这些系统和规程能够有效的引导操纵人员将反应堆置于安全状态。
(1)供电设计田湾核电站厂用电系统包括厂用电源,6kV交流配电装置,0.4kV交流配电装置,110V/220V直流配电装置。
田湾核电站厂用电的电源包括厂外电源和厂内电源。
厂外电源包括华东500kV 电网和连云港220kV电网。
厂内电源包括汽轮发电机、两台机组柴油发电机、四台应急柴油发电机蓄电池组。
机组正常功率运行时通过发电机出口经两台高厂变给机组供厂用电,同时将电能输送至华东电网,当500kV外电网故障或者线路停运时,发电机可以只带厂用电运行,即“孤岛运行”模式,当发电机也不可用时,可以经高备变(启动变)由220kV电网供电,如果高备变或者220kV电源也不可用,即田湾核电站失去全部厂外交流电源,这时电源只剩下厂内6台柴油发电机和蓄电池。
田湾核电站4台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每一台都能够完成100%的设计功能,连续运行功率5700kW,包括其配套的冷却、通风系统,以及厂房均为抗震I类设计,在安全停堆地震(地面峰值水平加速度0.2g)情况下可以保证其功能,向四段应急6kV母线供电,应急母线再向下列负荷供电:高压安注系统、低压安注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蒸汽发生器应急给水系统、堆芯应急硼注入系统、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和安全厂用水系统,以及反应堆装置的监测系统等。
在应急母线下的蓄电池经逆变器向稳压器脉冲安全阀、蒸汽发生器的脉冲安全阀、大气释放阀和主蒸汽隔离阀的脉冲安全阀,一回路应急排气系统阀门和安全仪控系统等供交流电。
2台机组柴油发电机组,为抗震II类设计,在运行基准地震(地面峰值水平加速度0.1g)情况下可以保证其功能,向下列负载供电:容积和硼控系统泵;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系统泵;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泵;发电机轴油密封系统泵;控制和保护系统;正常仪控系统及一些照明设施。
另外,田湾核电站还设置了第7台移动式柴油机,该柴油机为可移动式的,出口电压0.4KV,主要向堆芯捕集器冷却水阀,一回路应急排气阀门等设备供电。
(2)专设安全设施设计田湾核电站设计了相互独立,实体隔离的4个系列安全系统,包括:1)安全壳喷淋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设有四个回路,只要有一个回路可用即可实现50%的设计功能,在安全壳内压力非预期升高时,通过向安全壳内喷淋浓度16g/kg的硼酸溶液降低安全壳压力。
泵组供电等级,交流6kV,功率380kW。
2)高压安注系统高压安注系统设有四个回路,只要有一个回路可用即可实现100%的设计功能,一回路出现破口时向一回路注入浓度16g/kg的硼酸,淹没堆芯。
泵组供电等级,交流6kV,功率630kW。
3)低压安注系统低压安注系统设有四个回路,只要有一个回路可用即可实现100%的设计功能,,一回路出现破口时向一回路注入浓度16g/kg的硼酸,淹没堆芯。
泵组供电等级,交流6kV,功率630kW。
4)中压安注系统中压安注系统设有四个回路,只要有一个回路可用即可实现50%的设计功能,在核反应堆中的冷却剂失水事故时当一回路压力低于5.88Mpa向一回路注入浓度16g/kg的硼酸,淹没堆芯,硼酸体积4*50共200m3,非能动设计,靠安注箱与一回路的压力差顶开止回阀即可。
5)应急注硼系统应急注硼系统设有四个回路,只要有一个回路可用即可实现50%的设计功能,在发生未能紧急停堆得预期瞬变时向一回路快速注入浓度40g/kg的硼酸,快速升高一回路硼酸浓度,将反应堆转入次临界,在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时向稳压器注入浓度40g/kg的硼酸溶液,快速降低一回路压力,减小一二回路压差,降低一回路向二回路的泄露。
泵组供电等级,交流0.4kV,功率160kW。
6)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设有四个回路,只要有一个回路可用即可实现100%的设计功能,为所有安全系统的泵组、电机提供冷却水。
泵组供电等级,交流6kV,功率250kW。
7)核岛设备工艺水系统核岛设备工艺水系统设有四个回路,只要有一个回路可用即可实现100%的设计功能,将核岛设备冷却水系统的热量导出至最终热阱海水,在超设计地震并伴随重要厂房火灾时为自动喷淋消防水系统提供海水作消防喷淋用,系统取水来自前池,前池设计蓄水量可以保证4台机组停堆并冷却至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