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基础学习知识原理考试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原理

第一讲德育本体论-何谓德育

主要内容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二、以心育代德育三、心育学科之建设

一、德育即道德教育

(一)德育概念的泛化

1.古代德育概念

▪在我国古代,“德”的本字为“惪”。《说文·心部》:“惪,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

从直,从心。”《段注》说:“内得于己,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本义是对人讲理,于已无愧。

▪古代无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I. kant)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或“实践教育”。

▪英国学者斯宾塞(H. Spencer)在《教育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中国古代教育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是文史哲不分家;

▪二是文理不分家;

▪三是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不分家。

▪所以古代中国没有独立的所谓“德育”,德育融入一切形式的教育中,由此形成了重德的教育传统。

▪“德育”一词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1912年,蔡元培撰文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

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德育范围也有所不同。

▪人类最初的社会意识并没有分化为今天所谓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礼仪之类相对独立的形态,但是的道德同社会意识的其他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

▪英语中,moral(道德的)ethical(伦理的)两个词,分别来自拉丁文和希腊文,原意都是“遵从习惯或习俗”,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包括今天所说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

等。它相当于今天所谓广义的“思想教育”(ideological education)。

2、近代德育概念

▪近代以来社会意识形态的分化。道德规范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之后,一方面同政治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并存;另一方面又渗透着政治、法律、宗教规范的成分。

▪西方的道德教育走向独立。西方中世纪主要通过宗教实施道德教育,近代以来西方各国试图改变这种局面,用世俗化的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在近代西方语言和观念中,所谓“德育”指的是“道德教育”,它的外延远远小于古代的“社会意识教育”。

3、新中国成立后德育概念的演化

(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德育外延的演变

A.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20世纪80年代)

B.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8年12月15日),“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5年11月)

C.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

(二)德育概念泛化之弊端

▪ 1.理论上的错乱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礼仪教育等显然在指向、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各自有各自的规律。如

果混淆这些区别,则会引发理论上的错乱,表现在:

▪(1)无所不包的对象等于取消了概念本身;

▪(2)在理论体系上存有严重缺陷;

▪(3)在理论上无法使人在同一个语境下对话。

▪ 2.实践上的混乱

▪(1)道德(思想等)问题政治化,思想(心理等)问题道德化;

▪(2)在实践中让德育难以实现根本目标;

▪(3)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等教育问题相互混淆,容易采取错误的教育决策。(三)德育概念的回归

▪ 1.德育即道德教育,是以善恶判断为内容,养成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明是非、辨善恶、为善行就是道德教育的目标。

▪ 2.回归德育本质并不否定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教育的重要性,而是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以心育代德育

▪(一)德育外延拓展的必要性

▪ 1.从育人的内容看,狭义的道德教育显然不能涵盖育人的所有方面,而这些内容恰恰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道德问题、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等等。因此,有必要拓展德育外延。

▪ 2.从我国的传统文化看,我国是一个历来重视世俗生活,相对忽略宗教生活的国家,在教育上形成了十分注重社会意识教育的传统。

▪ 3.狭义的道德教育虽然突出了专业性,但实际工作中难以完全将其与其它各育分开。(二)心育概念之分析

▪ 1.对“心育”的理解

▪(1)王国维的理解: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年,又将“德育”、“智育(知育〉”、“美育”

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的宗旨。

▪(2)当前的理解:把心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

2.心育概念之创新

▪ 1.从字源学的角度考虑,心育最能恰当表达当今“大德育”之概念。心的本义是指人的心脏,后来引申为人的思想、性情、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