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汇总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汇总大国崛起法国第1篇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
依法国为例:受文艺复兴影响的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他们争夺儿童和群众的手段就是教育。
通过这场争夺战,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使得法国新一代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办于1684年的训练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师范教育设施,对确保教师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9世纪以前,法国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荣誉,其学术水平在西欧是很高的。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10岁时,父亲因受人陷害逃离瑞士。
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
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
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
1762年,卢梭的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
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
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
这部长篇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
法国政府下令逮捕卢梭,焚毁《爱弥儿》。
卢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国。
1767年,卢梭返回法国,避居于巴黎市郊。
1772年完成了自我评传性的最后一部著作--《忏悔录》。
1778年与世长辞。
卢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齐所继承。
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龄分组来发展儿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实行教育。
后德、法、英、意、俄、美等国政府,也纷纷派遣专家和官员前来学习。
裴斯塔洛齐所创建的伊佛东学校成了蜚声欧美的“国际学园”。
有趣的是,瑞士政府首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美国政府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卢梭、裴斯塔洛齐教育思想》的运动。
大国崛起之法国篇
《大国崛起》法国篇读后感《大国崛起》法国篇重点介绍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社会变革,及此后法国陷入长期社会动荡的情况。
1789年之后不到100年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三个共和国。
激烈而反复的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消耗着法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动荡的局势使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稳定的社会基础,法国的大国之路因而变得格外曲折。
法国的崛起,可以归结为“一个思想,两个事件,三个人物”。
首先,我们来谈谈“一个思想”。
法国的思想用三个词概括就是:自由,平等,博爱。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体系,是直接传承于“启蒙运动”的进步思想。
.启蒙运动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令人民能享有真正的人权,并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正是在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以及狄德罗等“启蒙先驱”思想的引导下,法国开启了大革命之路,也真正走上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之路。
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它宣称“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该事件从根本上推翻了皇权统治,为人权和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逐渐发展,并在全世界发挥作用。
然后我们再来谈谈“两个事件”,即“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扩张”。
然而,这两个事件又无法脱离我们所说的“三个人物”,即,路易十四,拿破仑和戴高乐。
首先谈到的是路易十四。
路易十六通过高度的集中统治,将法国带入鼎盛时期。
他强调了文化、艺术的重要性,他把他个人对艺术的喜好,带入了整个国家,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化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路易十四亲自创办了法兰西舞蹈学院,音乐学院,喜剧学院,建筑学院和科学学院。
这一时期的古典主义艺术发展到了高峰,也对后来思想的解放有着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路易十四对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也作出了“意外贡献”。
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其财政大臣柯尔培尔执行重商主义政策。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600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600法国在其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以卓尔不群的气质,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60范文,小编为大家推荐。
欢迎阅读。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三百多年前,它凭借着路易十四的强大王权称霸一时,两百多年前,它依靠拿破仑的军功横扫欧洲,在19世纪,它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仅次于英国,这里曾经孕育出影响近代世界的启蒙运动,曾经进行过各种社会理想的实践三百年来,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幻总是能够听到它在大国舞台上发出的声音。
法兰西,这个弥漫着激情和理想气息的国家,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呈现出别样的风景。
1789年7月14日,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正在进攻巴士底狱,巴士底狱被认为是专制王权的象征,摧毁它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行动。
这场革命被后世称作为法国大革命。
绝对君主制宣告结束。
1661年,就在中国的康熙登基的前一年,法国的路易十四(1638—1715)开始临朝亲政。
后人在这两位东西方的君王身上发现了诸多相似。
同样是幼年称帝,雄才大略,同样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掌握着高度集中的王权,并借此将自己的国家带到了一个高度鼎盛的时期。
凡尔赛宫,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正是当年路易十四表演绝对王权的硕大舞台。
年轻的刘易十四亲政后,第一个措施就是废除首相,一切国家事务的决定权都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中。
然而这位君主去世72年后,大革命就推翻了曾经给国家带来巨大荣耀的绝对君主制。
原因何在呢?为了争夺欧洲的霸权,在路易十四亲政的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国库被掏空,作为国家财政来源的税收逐渐成为矛盾的焦点。
当时法国分为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平民,前二个等级的人不纳税,并拥有一定的特权,平民只有工作的权利,并且还需纳税。
特权阶层和第三等级的矛盾显而易见,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不断地战争需要的税收使得矛盾愈演愈烈。
路易十四统治末期,走向衰老的不只是他本人,还有绝对绝对权利的整个系统。
君主专制已经向君主本人一样筋疲力尽。
大国崛起观后感(14篇)_1
大国崛起观后感(14篇)大国崛起观后感篇1《大国崛起》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褒扬,可以说达到了迷恋程度。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对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盛赞之中。
《大国崛起》给了《国富论》异常高的地位,着墨极为厚重,不仅大量引用亚当·斯密的原话,而且排出强大的专家阵容叠加赞赏。
让我们摘取几段精辟文字。
“‘自由竞争’这个今天已经被人熟知的概念,成为贯穿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基石。
”“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这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亚当·斯密对英国的贡献。
这一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对于这一轮新的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
’”(第4集)对《国富论》是如此热情,而对《资本论》却是那般冷漠,只字不提。
不错,《大国崛起》也讲过市场经济的弊病,但却强调其弊病已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治好了。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形式。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第11集)大国崛起观后感篇2《大国崛起》不仅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纪录片,同时也为观众献上了一席豪华的视觉盛宴,7个摄制组分赴欧、亚、美洲9个国家深入采访、实地拍摄,哥伦布航海日记的手稿、荷兰东印度公司当年的账册、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人权于公民权宣言》的最早印刷和《拿破仑法典》等许多重要文献和历史实物原件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片中。
另外,《大国崛起还拍摄到了许多国家的历史遗迹,法国国家档案馆、巴黎先贤祠地宫、德国国会大厦、二战教堂遗址等等,这些遗迹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录。
当然,这些历史文献和历史遗迹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而拍摄的,片中所选的一些历史文物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说讲到二站,解说词中有这样一句:“在今天柏林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保留着一座被战火轰炸得遍体鳞伤的老教堂。
最新-大国崛起观后感(12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12篇)《大国崛起》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国家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了国家崛起的历史规律。
《大国崛起》观后感1《大国崛起》这部历史纪录片用短短的12集将9个世界性大国历的兴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或者说,是过去人类500年的一个发展历程的一个微缩,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
过去的500年是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500年,人类是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然后开始征服天空,再向太空发展。
诚然,所有的壮举是世界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感觉这部历史纪录片拍得很好,文字解说非常精准且耐心寻味。
不过,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以前很多纪录片在谈到发达国家的时候都是用侵略、掠夺这样的词语,不过这次的纪录片是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其他的国家,并给中国以深刻的启迪。
我想,中国目前也处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向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迈进仍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应该以一种广阔的心胸去承认他国的成就,并虚心的向大国学习并借鉴成功的经验,而不是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一切。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
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
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然而,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小岛国却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信念征服了海洋,也因此获得了世界。
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为什么恰恰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呢?在对众多专家学者的采访中,我发现,大家对大国之谜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不过把这些归纳起来看,有以下这么几点: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影响力。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看完《大国崛起》----法国,对我的感觉是思想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有思想的支持,法国大革命正是有了启蒙思想的作用,才使民众的思想有了新的发展,才会意识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道理。
思想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能给人们以启迪,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的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①启蒙思想是黑夜里的一颗启明星,他指引着人们向前行,去为了自由、平等而奋斗。
思想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没有思想的人,就想没有灵魂的肉体。
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就必须培养有思想的人,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今天的中国在发展中国家里是强大的,但是在世界强国面前,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虽然经济跟上去了,但是我们国民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②换个角度看世界,被我们称为列强的国家,最初也并非世界性的大国,有的甚至只是偏居一隅的弹丸之地。
但是,它们都成功地完成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社会发展过程。
遵循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③它们的成功就在于抓住了历史机遇,该走出去就走出去,该革新的时候就要革新,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的活的灵魂”④在走出去和革新的过程中,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经济上的和政治上的现代化,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这一种历史进程绝不能因为其中一些国家后来衰落了,甚至像德国、日本一度走上歧途而被完全否定。
事实上,正是由于过去扎实的底蕴,直到今天,那些列强中大的仍是世界性强国,小的也依然位于最发达国家之林。
西方国家是曾欺侮过中国,可从现代化角度上说,它们强迫中国打开大门,也促使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的漩涡当中。
大国崛起的法国
观《大国崛起——法国篇》有感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国情和时代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系列片《大国崛起》介绍了葡萄牙,荷兰,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法国的崛起,每个大国的鹊起都有其不可或缺的独特优势,就此,我对法国的崛起产生了极大的想法。
法国,一个浪漫而又理想的名字,让人浮想联翩。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法国代表的不仅仅是自由平等,还有法国人民对于理想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大国崛起》中对于法国历史的介绍,让我领略了她文明发展史魅力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她给国际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让我再一次将目光对准了这个伟大而又光荣的民族。
一个国家能够长久繁荣,始终处于世界强国之列,必定有她的内在因素。
也许仅仅《大国崛起》中的片段不可能给我完整的答案,但是,至少提供给我一些有益的启示。
自1643年,路易十四上台实行的绝对君主制起,法国开创了其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1789年,从巴黎传出了平等,自由,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欧洲天空。
法兰西所提出的三种精神,在整个法国文化遗产中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同时也被载人了联合国的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中。
当我看完影片后,脑海中想到的是:为什么世界上会如此重视一个国家所提出的观点?为什么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世界范围内都能感受到人们对它们的尊敬和崇尚?答案是:文化和思想。
是的,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和思想始终扮演这重要的角色。
如果一个国家之注重于军事,政治,经济,权力等方面,那么毫无疑问,必定是一个没有诗意的国家,一个机械化的国家,一个粗制滥造的国家,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国家,就像人不能只追求急功近利。
法国戴高乐总统曾经说过:“没有了伟大的文化,就没有了法国。
进步是维护国家独立的唯一条件,一个经济衰落的法国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
”在戴高乐总统的带领下,法国在战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强国之路,这其中全国上下对于文化教育和思想的推崇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法国是以先进思想和武力扩张影响世界的,法国的崛起可以概括为:“一个重要思想,两个重要事件,三个重要人物”。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一: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
依法国为例:受文艺复兴影响的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他们争夺儿童和群众的手段就是教育。
通过这场争夺战,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使得法国新一代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办于1684年的训练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师范教育设施,对确保教师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9世纪以前,法国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荣誉,其学术水平在西欧是很高的。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10岁时,父亲因受人陷害逃离瑞士。
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
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
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
1762年,卢梭的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
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
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
这部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
法国政府下令逮捕卢梭,焚毁《爱弥儿》。
卢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国。
1767年,卢梭返回法国,避居于巴黎市郊。
1772年完成了自我评传性的最后一部著作--《忏悔录》。
1778年与世长辞。
卢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齐所继承。
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龄分组来发展儿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实行教育。
后德、法、英、意、俄、美等国政府,也纷纷派遣专家和官员前来学习。
北大大国崛起之法国读书笔记
北大大国崛起之法国读书笔记观《大国崛起》有感《大国崛起》是第一部以世界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记录片。
这部片子是根据历史事实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在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9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
看过《大国崛起》使我对世界历史有了一个真正的了解。
但不免让我想起了中国可悲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从此落后。
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一个接一个的出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顶尖的新时代。
五百年前航海技术的提高人类终于有了一种真正的世界观。
先后出现了殖民大国葡萄牙、西班牙,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早期大国的相同的特点,靠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充实国力兵力,然而资源是有限的,国家和人民的消费消耗是无限的,没办法发展本国经济的特色,终于在无限的消费中保持不住强国的地位。
这让我们明白了靠掠夺只能是暂时的强大,最关键的是要能发展自己国家特色的经济,才能站稳世界强国。
在这部纪录片中,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还是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为海洋霸主,或是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
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
而面积只有两个北京大的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证券交易所,建立银行信用体系的国家。
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创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经济,也使面积这么小的国家脱颖成为当时世界性强国。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使其成为当年的“日不落帝国”。
这无疑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强占先机,才能立于强国之列。
但是,当世界上的国家一个接一个的崛起时,当时的清 -却依旧落后。
明朝时期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
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看了这些,我想我不说同学们也知道为什么中国现在比别的国家落后。
而英国、荷兰等国家是那样的强大。
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发展比较迟。
不过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年收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崛起都给其他大国造成了恐惧。
大国崛起之法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法国观后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
这里曾经孕育过伟大的启蒙思想,曾经政权跌宕起伏,曾经千疮百孔,但是直到今天,法国依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进攻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爆发,绝对君主制被宣告死亡。
1789年8月26日,法国大革命的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正式通过。
《人权宣言》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
1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
历史的奇异之处在于这些当时最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恰恰孕育在欧洲王权最专制的地方——法兰西。
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国在建筑、绘画、戏剧、舞蹈等方面将古典主义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显示出极大的文化影响力。
路易十四时代法国为欧洲各种事业在思想上发挥了榜样的作用,启蒙思想就这样在沙龙和咖啡馆里被不断地宣讲、辩论和传播着。
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
与此同时,害怕革命蔓延的欧洲各君主国组成了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
法国发生了与欧洲的战争,战争使革命走向了极端,使当时的形势发生了转折。
革命的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国王路易十六被处决12年之后,法国人再次选择了一位皇帝来领导国家。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更重要的是,拿破仑颁布《民法典》,对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875年,法国刚刚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它同别的大国比起来,它的发展滞后,比较缓慢。
正当它加紧追赶时,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再次影响了它的发展。
当纳粹德国占领了整个法国时,法兰西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荣耀。
此时历史选择了戴高乐国家发展的独立自主,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是自由和平等的原则在国际事务中的实践途径。
所以我们国家要想实现伟大复兴就不能禁锢思想,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追求博爱永远是人们时代追求的主旋律。
《大国崛起》观后感【4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4篇】【篇一】《大国崛起》《大国崛起》讲述的是近五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的影片。
剧情由葡萄牙,西班牙的海洋时代—荷兰的小国大业—英国的走向现代,工业先声—法国的活力岁月—德国的帝国春秋—日本的百年维新—沙俄的寻道图强—苏联的风云新途—美国的新国新梦,危局新政。
每一个国家都视乎有着相同的历史发展,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发展,这是世界的发展,各国都经过革命的方式改革自中国家的社会性质,从古板,陈旧的封建制改革成为与资产阶级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或改革成为与工人阶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如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最终都登上了现代化进程的道路。
《大国崛起》这部大型纪录片中我最感兴趣有两个资料:一、德*国主义的构成及其利处和危害。
德意志在欧洲各国纷纷建立各民主国家之时,还处于欧洲中部的315各城邦的四分五裂之中,此地还成为欧洲其他各国的战场,民生四起,各城邦之间关税泛滥,“假如你在柏林问‘这是哪里’人们会回答‘那里是普鲁士’假如你在维也纳问‘这是哪里’他们会回答‘这是是奥地利’究竟德意志在哪里?”在多种情景下,德意志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家,乱世出英雄,铁血宰相俾斯麦出现是德国实现了统一,这是一种至上而下的封建军国色彩浓厚的改革。
正因为这种至上而下的封建军国色彩浓厚的改革,使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赶超了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强国;使教育在全民得到了普及,让德意志民族响彻是世界。
但很多的封建残余给世界带来了二次毁灭性的打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初德国以武力拷打世界,但在7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又带领的德意志民族以思想拷问世界,德意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一个实在的民族,他勇于承担自我的过失,异常和日本成为了一个鲜明的比较此刻我们,看到的德国,不仅仅要学习他的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更要学习的那一种优秀的德意志民族精神。
大国崛起第五集观后感(激情岁月)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法国崛起——《大国崛起》第五集观后感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到自我实现需求分成五种层次,依次由低到高排列。
同样,一个国家也有她的不同需求层次,每一个需求的层次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
由此,我们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一窥法国的崛起。
一、基本需求之法国人民启蒙运动后,在18世纪的法国,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大约20万人,占当时法国总人口的2-3%。
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法国人民早就痛恨国王、僧侣和贵族。
他们有钱有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国王路易十六就是他们的总头子,他同僧侣贵族狼狈为奸,弄得民不聊生。
在这种分层级管理的社会体制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当这种不满足由量变逐步上升为质变时,代表着第三阶层意志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与其说是阶级矛盾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不如说是第三阶层人民群众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
革命胜利后,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确立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宣布人与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
由此可见,《人权宣言》的颁布,粉碎了挡在在法国民众追求在基本需求之路时的障碍。
二、尊重需求之政治体制从路易十四时代开始,法国的沙龙文化之风日渐兴盛。
贵妇人家中宽敞、雅致的客厅,给艺术家和思想家们提供了讲坛和听众,刺激着他们的灵感和激情。
与此同时,刚刚在巴黎出现不久的咖啡馆则为市民们提供了各抒己见的场所。
这种现象充分体现出在当时的政体下,新的思想和文化能够被广泛地传播和接受,这是尊重需求之一。
另外,法国于1791年修建的先贤祠,是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即埋葬“伟人”的墓地。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大国崛起法国》是一部由法国历史学家劳伦斯·达拉库尔编写并由法国制片人阿诺·查普林执导的历史纪录片。
这部影片以带有浓郁的法国文化和历史背景,讲述了从13世纪开始到19世纪结束的法国的历史发展。
作为一名观众,观看这部影片,我深深感受到了法国的文化、艺术和政治的影响力,同时也对其历史崛起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这部影片在结构上十分清晰,用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法国的历史,全片共分为七个部分,从金发王朝到波旁王朝的兴衰,层层递进,收放自如,使观众可以更好的理解法国的历史。
同时,影片的画面和音乐是非常出色的。
画面的布局和画面的配乐完美地配合在一起,使得观众在看电影时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情感。
其次,影片对法国的历史有着深刻而细致的讲解,涉及的经济、外交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法国艺术的发展史。
法国是一个艺术大国,有着多重艺术文化和历史,其中又以画家、音乐家、作家和建筑师而出名。
影片中介绍了法国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如达芬奇之谜和世界上最著名的名画“蒙娜丽莎”。
同时,影片还展现了法国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强大,如卡尔10世、路易十四等帝国时代的法国,以及年轻的拿破仑的崛起等。
这个在法国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帝国曾经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
正是因为法国的崛起和强大,所以在世界历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观看这部电影给我的启迪是深刻的。
影片冷静地总结出了法国在世界历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描绘了法国在20世纪的挣扎和重生。
同时,我也对法国的发展和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法国的文化、艺术和政治有了更深的领悟,并对法国这个大国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之,这部影片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纪录影片。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感受到法国的历史和文化,理解了法国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并对法国的发展和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对于历史和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电影。
大国崛起全集观后感(范文格式8篇)
大国崛起全集观后感(范文格式8篇)大国崛起全集观后感篇1《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风云大国的兴衰,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在每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小国让欧洲人开始认识世界,他们凭借海样迅速成为了世界强国,开始在世界疯狂的掠夺财富,当时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
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好奇心才能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财富,当时中国的郑和下西洋要比哥伦布等还要早几十年,而大明王朝仅仅是为了向世界宣扬天威,因而走上了闭关自守的道路。
荷兰这个国家好像除了商业利润对政治毫无兴趣,他们注重资本和商业超过一切,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成为17世界的强国。
无穷无尽的资本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英国的崛起说明了国家的兴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支持,法国和德国的崛起和失利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成为强国。
作为亚洲唯一跻身列强的国家,作为亚洲唯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国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险,不像英国式的工业革命,而是靠的学习和变革。
俄罗斯的改革和日本类似,用欧洲的先进技术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目的。
美国的崛起则告诉我们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自古以来中国都是历史上的大国,而在最近的几百年被其它国家所赶超,中国要想重新回到大国强国的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顾五百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我们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是个不争的事实。
无论是西方大国的崛起,还是德国、日本在战败后的迅速复原,都得益于教育基础的雄厚。
大国崛起法国发展历程及你获得的启示
大国崛起法国发展历程及你获得的启示1. 法国的历史法国作为欧洲大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从古罗马时期开始,法国就逐渐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在中世纪,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王国之一,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王室。
在近现代历史中,法国曾经历过启蒙时代、大革命、拿破仑的统治、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塑造了法国独特的国家形象和国民性格。
2. 法国的经济发展在经济方面,法国经历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现在又逐渐朝着信息社会和创新型经济的方向发展。
法国在工业革命时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之一,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能力。
法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成为法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3. 法国的文化影响在文化方面,法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也非常巨大。
法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巴黎更是被誉为“光之城”。
法国的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作品都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和语言非常自豪,并且致力于推动法国文化的传播和保护。
4. 启示与思考通过对法国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法国的崛起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经历无数次的挫折和磨难。
在这个过程中,法国人民展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
法国的发展离不开对科技和创新的不断追求。
法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就注重科技和创新,使得自己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法国的文化影响力也是其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法国不仅在经济和军事上强大,还在文化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使得法国成为一个世界受欢迎的国家。
在学习法国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离不开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和文化软实力。
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崛起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
希望每个国家都能借鉴法国的发展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法国的崛起和发展历程源远流长,从古罗马时期开始,法国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形象和文化特色。
大国崛起观后感高三满分作文(精选5篇)
大国崛起观后感高三满分作文(精选5篇)大国崛起观后感高三满分作文篇1大家都知道今年的世界杯获胜的国家是法国吧,这让我对法国有了重新的认识与好奇,一个国家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呢?首先,我觉得国家的皇帝一定要关注民生。
以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太君主专制,一切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那时战争连连,国家经济下降,并且把人们分为三个阶层,皇帝还从第三节层收入沉重的赋税,使民不聊生,引起了革命。
所以不关注民生的皇帝,是不会受人们的爱戴的。
像我们中国以前的好皇帝都在给农民减轻赋税。
第二,一个国家要达成统一战线,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起内讧。
社会安定和政治清明是最基本的。
当时法国所有人由于皇帝的极度君主专制,所有人民都和皇帝成对立面,都想着推翻皇帝。
在自己国家首先打起来了。
其他国家的皇帝由于怕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又与法国对战,最后法国大败,被德军占领。
都是一个国家的人,何必呢,皇帝为什么对自己国家的人民那么不好。
最后的结果让两方都不理想。
就像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成对立,抗日力量很弱,所以日本才敢那么肆意妄为。
最后法国社会稳定下来,还是皇帝那一方和人们群众各退一步,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同一国家的人互相打斗只会让国家力量越来越弱,我想皇帝应该要考虑这一点,对人们好一点,对国家负责,就会避免内讧。
因为人民群众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真正动力。
第三,人民要有对国家的憧憬和变好的欲望。
法国人民正是有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原则和欲望才有了革命。
那些思想家觉得启蒙思想很重要,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有了这样的启蒙思想,觉得法国一定要变强,法国应该变强,所以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在法国有了合法至高的地位。
他觉得法国要独立,所以赶走美国殖民者,和它和解了,也和之前占领过他们国家的德国和解了,包括许多国家。
这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还可以避免战争与不必要的损失。
之后戴高乐靠着法国不应像前两位皇帝那样用武行事,觉得要发展经济的思想,让法国工业有了巨大的进步。
大国崛起观后感 - 世界大学城
大国崛起观后感社工系人管0933班欧阳美兰学号:60号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古老大国。
法国经历了百年战争和宗教战争的战乱年代,再到路易十四时期的鼎盛,再到启蒙运动的洗礼使法国人们的思想走在了世界人们的前列。
然后又通过大革命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拿破仑把法国的资本主义思想带到了欧洲大地,猛烈的冲击了欧洲封建国家。
看了法国崛起的视频,开始对这个国家的人们充满了敬佩。
他们敢于与落后实力相对抗,把法国不断地推向文明,他们敢于战斗又不乏浪漫。
300年来,无论世界格局如何变幻,总是能听到它在大国舞台上发出的声音。
法国是一个君主制的帝国,路易十四将这种君主制推向了一个顶峰,他设立了大臣,但他自己确是做最终决定的那个人。
这种权利的强烈集中给法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也使得这个国家变得十分脆弱。
路易十四常年征战,这不但消耗了国库,也给底层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赋税,法国的经济十分落后,而到了路易十六,税务的压,力远远超过了人民所能承受的范围。
这时路易十六采取的是同时向贵族们征税,这种方法两边都不讨好。
而后来召开的三级会议上,他没有满足任何阶层的要求。
这最终造成各个阶层的人们一同站出来反对君主制。
最终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人权宣言》的确立也使得人生来平等这个理念传遍了整个欧洲。
法国也因此成为了各个君主制国家的矛盾焦点,于是一场解放法国和法国人民自我解放的长久战打响。
这场战役中,法国出现过拿破仑这样的领袖,也取得过短暂的胜利。
但是这并没有使得法国取得真正的自由。
每一次都周而复始的循环着,每当战争打响的时候,法国总是忘记自由的含义和战争的初衷,重复的成为一种阶层的压迫。
知道戴高乐将军的出现,他带领法国走向了真正的胜利,在我眼里,他能取得这种胜利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
如果是拿破仑这样的枭雄,在战争的最后,他会去加冕自己为国王,再次重复君主制的时代。
人性的弱点,对财富和权力的渴求,以及脑海中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使他们反复追求自己这一阶层的利益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
法国是以先进思想和武力扩张影响世界的,法国的崛起可以概括为:“一个重要思想,两个重要事件,三个重要人物”。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一: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是否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
依法国为例:
受文艺复兴影响的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他们争夺儿童和群众的手段就是教育。
通过这场争夺战,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使得法国新一代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办于1684年的训练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师范教育设施,对确保教师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19世纪以前,法国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荣誉,其学术水平在西欧是很高的。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10岁时,父亲因受人陷害逃离瑞士。
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
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
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
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
1762年,卢梭的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
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
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
这部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
法国政府下令逮捕卢梭,焚毁《爱弥儿》。
卢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国。
1767年,卢梭返回法国,避居于巴黎市郊。
1772年完成了自我评传性的最后一部著作--《忏悔录》。
1778年与世长辞。
卢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齐所继承。
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龄分组来发展儿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实行教育。
后德、法、英、意、俄、美等国政府,也纷纷派遣专家和官员前来学习。
裴斯塔洛齐所创建的伊佛东学校成了蜚声欧美的“国际学园”。
有趣的是,瑞士政府首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美国政府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卢梭、裴斯塔洛齐教育思想》的运动。
前者成为今天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后者成为今天世界上的霸主之一。
1789-1794年法国革命是继17世纪英国革命和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更彻底、更深刻的资产阶级革命。
在教育方面,资产阶级执政的各派力量都拟订过方案,其中著
名者有康多塞、雷佩尔提和拉瓦锡等人所拟的教育方案。
这些方案虽然在当时都未来得及付诸实行,但对法国教育产生了影响。
尤其是康多塞1792年向立法大会提出的方案,不仅给法国而且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讨论19世纪教育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见,法国曾在19世纪初有拿破仑这样的人物并产生过巨大的能量决非偶然,是整个民族素质急速提高后的能量的一次爆发式发泄。
但法国的教育在拿破仑期间和之后屈服于宗教势力变得越来越保守,宗教势力重新掌握了教育大权。
直到进入20世纪后,宗教思想和教会对教育的影响进一步有所削弱,50多个从事教育等方面活动的教会组织被解散,3000多所教会学校被封闭,1905年法国政府明确宣布废止”法卢法案”。
但此时的法国已经丧失了在国民素质上的优势,尤其是与宗教冲突较大的科学被毁于一旦,终于没有能再次平地而起。
功亏一篑,令人惋惜!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二:法国,5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使它成为欧洲的天然大国;
巴黎,文化、艺术之都,让每一个喜爱历史的人都流连忘返。
法国是我很喜欢的国家之一,三次法国之行,法国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浪漫、开朗、大方、热情,颇具亲切感。
大国崛起法国篇重点介绍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社会变革,及此后法国陷入长期社会动荡的情况。
1789年之后不到100年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三个共和国。
激烈而反复多次的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消耗着法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动荡的局势使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稳定的社会基础,法国的大国之路因而变得格外曲折。
编者拿法国与隔海相望的英国作了比较:统一的民族国家开始出现,英国是1485年,法国是1589年;开始进行由专制走向民主的社会变革,英国是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法国是通过1789年的大革命。
相对于两个100年的时间差而言,影响两国更大的变革方式的不同:在法国经历着百年动荡的时刻,以和平方式完成社会变革的老对手英国已经在进行一场工业的革命。
在这一轮的国家竞争中,法国遗憾地错失了时机,不得不始终居于“第二”的位置。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同样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的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两者也相差了100年,如果中国政府能认真、耐心地学习其他强国的崛起之路,吸引他们的教训,强国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法国在17-18世纪中涌现出许多思想家,他们给世界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之作。
其中有: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
在”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伏尔泰的《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即三权分立方式保障公民权利说);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三:法国的崛起归根到底就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所带来的巨大进步与重大影响。
所以在这里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伟大的法国大革命及它所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
金融资本雄厚。
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
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
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
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
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
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
1789年5月由于财政困难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路易十六企图向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但第三等级纷纷要求限制王
权、实行改革。
6月,他们依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
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巴黎人民于7月14日起义,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宣布人与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
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取得政权。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
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
君主立宪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