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第三章《光和眼睛》重要知识点整理
沪粤版八年级第三章光和眼睛知识点复习汇总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第三章光和眼睛知识点复习汇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3eea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f.png)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第三章光和眼睛知识点复习汇总一、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 光的来源和光的速度:光的电磁波本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 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原理:眼球的组成、视觉的形成。
4. 光的应用:光源、光的传播与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光的来源和光的速度,了解光的电磁波本质。
3. 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原理,提高学生对视觉健康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规律、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科学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光照现象,如镜子、水面的反射,透镜、玻璃的折射等。
2. 知识点讲解:(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2) 光的来源和光的速度:光的电磁波本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 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原理:眼球的组成、视觉的形成。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光照现象,运用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知识解释。
4.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光的应用:讨论光源、光的传播与应用,如照明、显示技术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2. 光的来源和光的速度:电磁波本质、光速。
3. 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原理:眼球组成、视觉形成。
七、作业设计1. 简述光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
2. 阐述光的来源和光的速度,举例说明光的电磁波本质。
3. 描述眼睛的结构和视觉原理,分析视觉健康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对光的来源、速度和电磁波本质的认识。
3. 学生对眼睛结构、视觉原理和视觉健康的掌握。
4. 拓展延伸:讨论光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
光和眼睛知识点
![光和眼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2ef974ddccda38376baf27.png)
显微镜:具有二次放大的作用,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整体效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具有拉近物体的作用,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 34.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 35.透明物体只透过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色光。 36.三基色:红、绿、蓝。对应光源 37.三原色:品红、黄、青。对应颜料
1 1 1 f u v
(4)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u=f 时,是物体成实像和虚象的分界点。 2)当 u=2f 时,是物体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3)当物体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反之依然。可以成实像 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相反,物距和像的变化相反,像距和像的变化相同。 4)物体成实像时,像是倒立的,且物、像在镜的两侧。成虚像时,像是正立的, 且物、像在镜的一侧。 22.眼睛:1、眼睛的结构和视力的矫正 (1)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经晶 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2)近视眼:晶状体变厚了,远处景物的像如果经过晶状体后,不能落到视网 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前 ,这就是近视眼。近视眼可以戴凹透镜 做的眼镜,让光先 . ... 适当发散,使清晰的图像略向后移 ,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戴上近视眼镜看到的 ... 是缩小的虚像 。 ..... (3)老花眼(远视眼) :晶状体变薄了,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物 体时,经晶状体像却落在视网膜的后面 。远视眼戴凸透镜 做的眼镜,让光先适当 .. ... 会聚,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 ,准确地成在视网膜上。戴上老花眼镜会看到放大的 ... ... 虚像 。 .. (1)近视眼晶状体厚了,用凹透镜矫正
① ③
②
20.焦距测量
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让凸透镜正对 着太阳光, 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 ..
第三章 光和眼睛复习要点及联系 沪粤版
![第三章 光和眼睛复习要点及联系 沪粤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dec4ddad51f01dc281f1b8.png)
(三)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现象: 折射现象: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 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折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偏折规律:空气进入其他: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偏折规律:空气进入其他: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其他进入 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折射定律:( :(1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折射定律:(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4)两角变化 (5)垂直入射 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释:碗底变浅,筷子变弯,从水中看陆上, 解释:碗底变浅,筷子变弯,从水中看陆上,从陆上看水 海市蜃楼, 中,海市蜃楼,早见太阳或
(二)光的反射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反射规律:
反射现象和定义: 反射现象和定义:回到原介质 反射光路图:( :(1 各部分名称( 反射光路图:(1)各部分名称(2)会做光路图 反射定律:( :(1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 反射定律:(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 角相等 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从镜 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从镜 中看到别人眼睛的问题) 中看到别人眼睛的问题)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 定义(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定义(2)都遵守反射 定律( 定律(3)月光积水问题
光速: 光速:用c表示,c=3.0X108m/s 表示,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速度为多少? (2)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速度为多少? 光在玻璃和水中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3)光在玻璃和水中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光年: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光年: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1 l.y.=9.46X1012 km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和眼睛3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和眼睛3](https://img.taocdn.com/s3/m/c4c4f7c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d.png)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2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3)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 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法线:过入射点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经过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3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2.光的反射定律的简洁描述 (1)“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垂直入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4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被平行地反射的现象;漫反射: 平行的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被向四面八方反射的现象。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光路是可逆的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可以发生转换。
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
B.将 B 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
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12 页
11.如图,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 验判断,乙同学背着月光走,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 暗暗,甲同学迎 着月光走,看到水面比路面亮 亮 ,这实际上包含着光的反射的知识。(均 选填“亮”或“暗”)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b20e5b2f524ccbff1218448.png)
初二物理上之《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提纲3.1 光世界巡行1、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1)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使周围变得明亮,使胶卷感光。
(2)光具有能量,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
光能可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光合作用)、热能、机械能。
拓展: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家族包括哪些成员?——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2、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源: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如:太阳光的传播路径)(3)如何描述光线?(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影是怎样形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沿直线传播而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
)影是不透明体的一个轮廓日常的光现象——影子、日食、月食等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3、光的传播有多快(1)光速:在物理学中,常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0×108m/s(相当于每秒能够绕地球赤道七圈半;爱因斯坦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会发生一些奇特的效应。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在空气中稍慢一点,在水中时真空的3/4,在玻璃中是真空的2/3。
)(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km,这一长度叫做1光年,光年的符号是l.y.,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4、光的色散现象(1)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3)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单色光:在物理学里,单色光是指波长(或频率)为单一值的光。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基础知识课件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和眼睛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a3fa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9.png)
像与物同侧
应用 照相机 测焦距 投影仪 平行光源 放大镜
知识点10:近视眼和远视眼 28.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凸__透__镜_____,视网膜相当于 __光__屏___。 29.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 网膜前面,晶状体曲度过大,需配戴__凹__透__镜____矫正。 30.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的像在 视网膜后面,晶状体曲度过小,需配戴__凸__透__镜____矫正。
19. 平面镜的应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能成像。 20.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___球__面__镜___,常 见的球面镜有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__凸__面__镜____、 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__凹__面__镜____。凸面镜对光有 _发__散____作用,可以扩大视野;凹面镜对光有__会__聚____ 作用。
知识点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3. 镜面反射:以平面镜为例,它的平滑表面能将平行 的入射光沿某一相同方向反射出去,其反射光也是平行 的,这就是镜面反射。 14. 漫反射: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入射的光向各个方 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15.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 ___遵__循__光__的__反__射__定__律___________。
知识点2:光速 5. 真空中的光速:c=__3_×__1_0_8__m_/_s_____。 6. 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里传播的距离,光年是 __长__度__单__位__,1光年约等于9.46×1015 m。
知识点3:光的色散 7.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__红__、__橙__、__黄__、 _绿__、__蓝__、__靛__、__紫_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做__光__的__色__散__。 8. 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__单__色__光____,由单色光混合 成的光叫做__复__色__光____。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复色光。 9. 色光的三基色是__红__、__绿__、__蓝______。
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课
![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4526739902d276a200292e28.png)
3.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二、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 F
O
·
· F
· F
·
· F
o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1)作图法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当u>2f 时 f<v<2f ,物体通 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 。
照相机
投影仪
u=f
u<f 正立
不成实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放大 虚像 u< v 放大镜
(3)口诀法
记忆口决: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正大 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
口诀中远、近是相对焦点而言
二.典型例题剖析 类型一:焦距大小的判定
小芳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活动中,当烛焰、 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D ( )
A.一定大于20㎝ B.一定小于8㎝ C.一定在10㎝到16㎝之间 D .一定在8㎝到10㎝之间
类型二:镜的调节问题
用一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某同学照了一张清晰地半身像,现在要用 它给这位同学照一张全身像,则应该( )
B
A.照相机远离该同学,镜头向前伸。 B.照相机远离这位同学,镜头向后缩。 C.照相机靠近这位同学,镜头向前伸。
2017/1/2
凸透镜成像情况
物距u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 外(u>2f), 物体在焦距上 (u=2f), 物体在焦距和二倍 焦距之间(f<u<2f), u=f 成像特点 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 成倒立、等大 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 射出平行光, 不成像 像距 f<v<2f V=2f v>2f 应用 照相机 测焦距 幻灯机、投影 仪 制作平行光源
第三章 光和眼睛(知识点)
![第三章 光和眼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ed1239b90d6c85ed3ac600.png)
第三章 光和眼睛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4、应用及现象:①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②激光准直。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⑤排队看直;⑥木工检查木板的棱是否直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6、天文学上常用光年(符号为l.y.)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它是光在1年里传播的距离,是长度单位....;1l.y.=9.46×1012km 。
6、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实验告诉我们: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不可见光:红外线, 紫外线等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OB )与入射光线(AO)、法线(ON)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α )等于入射角(β )。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第三章《光和眼睛》重要知识点整理
![第三章《光和眼睛》重要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4079a5bceb19e8b8f6babc.png)
第三章《光和眼睛》重要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光和眼睛一、光的传播、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二、光的颜色、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
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四、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光和眼睛知识点
![光和眼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e66bfced630b1c59eeb5da.png)
《光和眼睛》知识点3.1 光世界巡行1、光及其用途:(1)光是一种电磁波,平常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不可见光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每天都为我们服务,如:①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②太阳光使冰雪融化;③花草树木依靠光合作用茁壮成长等。
2、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是指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4)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① 影子的形成;②立竿见影;③日食、月食现象; ④小孔成像。
(5)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①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③排队看直:④木工检查木板的棱是否直。
3、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Q C大,其大小为c=3.0 x 10m/s=3.0 x 10km/s。
射是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所发生的反射。
这两类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表面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这一物体的表面对光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我们平常看黑板会“反光”,是因为光在光滑的黑板上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4、光反射的应用:(1)红宝石激光器利用激光的多次反射.形成激光束;人造卫星利用光的反射,在遥远的太空感知地面的矿藏和森林,估计农作物的产量;光纤利用光的反射传输信息。
(2)光的反射有时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如玻璃幕墙容易产生光污染。
-- ・・・5、雨后的夜晚,路面有积水,若迎.着月光走,地面发亮处是积水;若背着月光走,地面暗处是积水。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把反射面呈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
面对着平面镜,我们都能看到自己的像。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2、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简记为“等距、等大、对称、虚像”)。
初二物理知识点 光和眼睛
![初二物理知识点 光和眼睛](https://img.taocdn.com/s3/m/e210651c6edb6f1aff001f35.png)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光和眼睛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光和眼睛第三章:光和眼睛一、光的传播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二、光的颜色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
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知识点归纳及运用
![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知识点归纳及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6d97a3b7360b4c2f3f6451.png)
八年级物理《光和眼睛》知识点归纳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2)举例及应用影子(光斑),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射击瞄准,激光准直,排队例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二、光的反射规律(1)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角相等)光路可逆(2)举例倒影、镜花水月、杯弓蛇影—例题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
例题2.(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例题3.(1)如下图所示,两块平面镜互相垂直放置,一光线与平面镜成500角入射,请画出光线两次反射的光路图。
$(2)在图3-3甲中,由点光源A发出的一条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试作出光路图;在图3-3乙中,根据O 1B、O2D两条反射光线,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例题4.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成语”,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
例如,水中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立竿见影是由光的形成的,镜花水月是由光的形成的,井底之蛙是由光的形成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形成的,繁星闪烁是由光的形成的。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1)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物距与像距相等(2)常考知识①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确定像的位置;②该实验在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比较好③刻度尺的作用是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④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⑤*⑥因为成的是虚像,所以光屏不能承接;⑦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不随物距和像距的改变而改变;⑧玻璃中出现两个蜡烛的像是由于玻璃有厚度,玻璃板越薄越好。
第三章 光和眼睛知识点
![第三章 光和眼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113c2e67ec102de2bd896d.png)
第三章光和眼睛1、光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体。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________________传播。
3、光在真空传播的速度c=________。
光年是________的单位。
4、白光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色光组成。
光的三基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光的反射定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光的折射规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平面镜成像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凸透镜成像特点:9、镜面反射是指将平行的入射光照向_____________的分界面,使得反射光方向_____________。
10、漫反射是指将平行的入射光照向_____________的分界面,使得反射光方向_____________。
11、镜面反射、漫反射,这两种反射中,_____________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人在岸上看到距水面15m的小鸟在水中的倒影,其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鸟的像距水面________m。
人看水中的鱼,其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__,人看到的鱼比真实鱼的位置偏_______。
13、在光的折射中,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当入射角增大,折射角________,折射角总是________入射角。
光和眼睛
![光和眼睛](https://img.taocdn.com/s3/m/6aa1e79651e79b89680226e3.png)
光和眼睛知识点一:概念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分类:①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水母、恒星、灯笼鱼等;②人造光源:电灯、点燃的火把、燃烧的蜡烛、油灯等注意: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的情况。
2.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与声的对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中速度的2/3。
4.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5.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6.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7.光的反射定律:8.①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路可逆②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即三线合一。
此时,入射角、反射角均为0度。
③镜面反射和漫反射9.平面镜成像:等距、等大、对称、虚像10.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不等、光路可逆1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12.凸透镜成像13.近视眼:凹透镜远视眼:凸透镜练习:1.在①太阳②星星③月亮④荧火虫⑤霓虹灯⑥宝石⑦水母⑧白炽灯⑨蜡烛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属于人造光源的是;不属于光源的是;可能属于光源也可能不属于光源的是。
(填序号)2.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D.镜子3.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只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C.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以上说法都正确4.关于声音、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可以产生反射,而声音则不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混合后的颜色是黑色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混合后的颜色是白色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混合后的颜色是白色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它们混合后的颜色是白色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C.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D.绿光照射到红色的衣服上,我们将看到衣服是黄色的7.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成60°角,当入射角增加5°后,则()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B.反射角为35°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5°D.反射角为65°8.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D.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9.小刚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 处,沿着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前进了2m , 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 ) A.2m B.3m C.5m D.6m10.在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 A.放大的字 B.水中倒影 C.手影 D.森林中的太阳光1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以下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12.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依次为6cm ,18cm 和24cm ,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 满足关系式( )A.f<6cmB.6cm<f<18cmC.9cm<f<12cmD.18cm<f<24cm13.李明同学的妈妈发现李明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但也发现李明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正常情况越来越近了,请你在下列判断及矫正措施中选出正确的一项向李明同学说明( ) A.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李明同学已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李明同学已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2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第三章 光和眼睛(二)
![第三章 光和眼睛(二)](https://img.taocdn.com/s3/m/19c19e2eccbff121dd368374.png)
第三章《光和眼睛》(二)知识点总结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3)透镜的中心为光心;通过光心O 和球面球心C 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用虚线画)(4)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区别:凸面镜有发散作用,凹面镜有会聚作用)(5)F 表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用f 表示。
(字母大写表示一个点,字母小写表示一段距离) (6)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7)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凹透镜(8)找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步骤:⑴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太阳);⑵让白纸(光屏)与凸透镜平行承接光源;⑶用白纸找出凸透镜的焦点:移动白纸与凸透镜的距离(可以纸不动而移动凸透镜;也可以凸透镜不动而移动白纸),当白纸上得到的光点最小、最清晰时,该光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⑷用刻度尺量出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大约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器材:蜡烛、透镜、光屏。
注意:实验前,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要使它们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物距、焦距和像距:物体到光心的距离为物距(u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f ),像到光心的距离为像距(v ),焦距(f )也叫一倍焦距,2f 为二倍焦距。
(4)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理解:照相机:我们照相时,人的位置离相机较远,即物距大于两倍焦距,胶卷就是光屏,所以是实像,底片的位置离镜头比较近,这个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外两倍焦距以内,拍出来的相比实际的人小,所以缩小了,倒立是因为我们看相片时是放正看而已,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课件投影在屏幕上,所以是实像,屏幕上的字比电脑上的大,所以像放大了,屏幕距离投影仪较远,所以像距是在两倍焦距以外。
看到的为何是正立的,总不可能让我们看倒的吧?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看物体时,是比较近的,这个距离为一倍焦距以内,而看到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物理八上第三章《光和眼睛》章末知识总结
![物理八上第三章《光和眼睛》章末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0f72b60508763230121235.png)
④ u=f
:不能成像
2F
F
F
2F
⑤ u<f
:在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F
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
F
总结:
①f 处是实像、虚像分界处; 2f 处是放大、缩小分界处 ②实像是倒立的、在异侧;虚像是正立的,在同侧。 注意:前三种成实像的情况尤为重要,要
搞清此过程中的变化:
③成实像时,物距做 重u减与要小此的,知思像识路距点是v有:增关从大的题,题目像目的变,信大最息
凸透镜成像性质的 描述
1、 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2、物距: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u表示
3、像距: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用v表示
u
v
实验
像的性质
组 物距u /cm 像距v /cm 正立或 放大或 虚像或
数
倒立 缩小 实像
1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图3-7
图3-8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
出S点的像S′,连接S′A,与MN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即为入
射点O,OA即为反射光线,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
答案:如图3-8所示
实验前注意处: (1)实验器材:
蜡烛、凸透镜、光屏和光具座
(2)实验前,要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特殊光线
凸透镜
凹透镜
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变
传播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 折射光线经过焦点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
经过凸透镜焦点或射 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和眼睛3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和眼睛3](https://img.taocdn.com/s3/m/e648e4f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3.png)
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如图),颇有“含明终
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
( A)
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16 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8.如图所示,小明做小孔成像实验时,若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的,
题图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答图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23 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15.如图所示是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小制作活动:
(1)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将一端用塑料薄膜蒙好的圆筒
插入易拉罐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 A A(选填“A”或
“B”)端蒙上塑料薄膜作为光屏。
名师讲坛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易错易混 1.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是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的模型。 2.对光的直线传播理解不准,误认为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3.光年是长度单位,不要误作时间单位。
名师讲坛
要点感知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6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1.光源:自自行行发光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路径 径和方方向 向, 这条带箭头的直线叫做光光线 线。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第 19 页
八年级 物理 上册 沪粤版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5 km/s B.月亮是光源 C.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D.光年是时间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光和眼睛》重要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传播
、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颜色
、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
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
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
四、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六、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2f
f<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u=2f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
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①
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
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③
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七、眼睛与透镜
、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
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后面。
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