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赏析【苏教版选修】

合集下载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

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李煜《浪淘沙》译文及鉴赏原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一会儿,片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娱欢。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了,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最后一个国君,世称李后主,五代著名词人,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在位15年,李煜通晓音律,善诗文,能书画。

他前期词写宫廷生活为主,后期词抒写被赵宋王朝所俘后的遭遇,虽然内容充满着对昔日繁华生活的留念和亡国的哀伤,但毕竟已从狭窄、虚浮的小天地中突破出来,提高了词的抒情艺术表现力,在词史的发展上,自有着一定的地位。

作品鉴赏一:此词上片用倒叙手法,帘外雨,五更寒,是梦后事;忘却身份,一晌贪欢,是梦中事。

潺潺春雨和阵阵春寒,惊醒残梦,使抒情主人公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中梦后,实际上是今昔之比。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

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入声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通。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李煜唐诗《浪淘沙》

李煜唐诗《浪淘沙》

李煜唐诗《浪淘沙》李煜唐诗《浪淘沙》《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煜唐诗《浪淘沙》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前言】《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最早见于宋代的《草堂诗余》,词作者为无名氏。

宋代至明代大多文人以为此词作者为欧阳修,清代至近代有个别学者推断此词是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所作,但没有翔实证据证明为李清照所作,所以权威学者如王学初等将此词划为李清照存疑词。

这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

一方面,与专主情致的悼亡之作有关。

这类作品,因受题材—家常琐细,写法—今昔相比的制约,类多追思往事,叙写梦境,或表哀思,或诉衷肠,字字句句,无不从肺腑中出,以是感情真挚深厚,语调委婉低回,故尔极饶情致,扣人心弦。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

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②画楼:华丽的楼阁。

③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④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

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⑤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⑥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⑦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⑧弹:挥洒。

征鸿:即大雁。

【翻译】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

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

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

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译文赏析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译文赏析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译文|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作品,这首词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原文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及注释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2。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3。

别时容易见时难4。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5。

【注释】1.《草堂诗馀》、《古今诗馀醉》等调下题作《怀旧》。

2.潺潺:本水流貌。

这里形容细雨声。

阑珊:一作“将阑”,凋落、衰残。

3.莫:又作暮(见玄览斋本《花间集》、《全唐诗·附词》)。

俞平伯先生认为“下片从‘凭栏’出生,略点晚景,‘无限江山’以上,转入沉思境界,作‘暮’字自好”(《唐宋词选释》)。

4.别时容易见时难:《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

”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

”5.天上人间:极言相隔遥远,难于相见。

张泌《浣溪沙》:“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

”故有春归何处之意。

【译文】帘外雨声如泉声潺潺春意凋残。

薄薄的被子耐不住五更的严寒。

唉!梦里不知自己已是囚客,尚兀自贪恋那片刻之欢。

独自不要去登高倚栏,哪儿还有故国的万里江山?与故土相别容易,再见时真难。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春天已是如此的遥远,永隔天上与人间。

【赏析】此词与《虞美人·春花秋月》均为后主绝笔之作,同写回首故国之哀、感慨人生之痛。

《虞美人》当写于明月当空的夜晚,由看到一轮秋月而悲从心来,诗思驰涌,《浪淘沙》则当吟诵于夜阑清晓。

词人自成为囚徒后,整日以泪洗面,更惧怕夜长无寐的孤独,“夜长人奈何!”此次词人却睡在梦里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故国,又回到了“春殿嫔娥鱼贯列”(《玉楼春》)的君王生活的氛围里,也许是在与小周后幽会,“一晌偎人颤”,“教君恣意怜”,却被帘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千头万绪,各种酸楚的滋味齐上心头,于是,吟出此词。

上片从惊醒其梦的雨声写起,先之以衰飒悲凉之气,想到高墙外的世界,该已是春意凋残了吧!不知又吹落了几多春花,此亦“担荷人类罪恶之意”的泛爱;再写“罗衾不耐五更寒”,点明此际之时间,并以其“寒”反比墙外之季候,暗示其囚徒身份。

李煜 《浪淘沙令》赏析

李煜 《浪淘沙令》赏析

春残花落尽亡国恨重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宋人比唐人更喜欢词中并入“帘”。

帘的功能是遮光保暖隔音附带着装饰点缀,上讲究的是珠帘丝帘,一般的是布帘珠帘,古代的帘子多数是卷起来放下去,左右对开的比较少。

大户人家有丫头专司其职,卷帘人。

帘是最有诗意的居家饰物,不管是放下来还是卷起来抑或半卷,映着一方窗户一片雕檐、斜入一枝青梅掠过一双家燕,看过去便似舞台镜框,恍惚间不知帘外帘内哪个是真实的,凭栏时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极易引发无尽的遐思。

书写外面的世界的时候自然多了一重甚至是几重隔断,有了景深更有了立体感。

画面更丰富更有层次。

晚景纳凉诗(南北朝·萧纲)“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

”怀故人诗(南北朝·谢朓)清风动帘夜,孤月照窗时。

赋得珠帘诗(隋·卢思道)鉴帷明欲敛,照槛色将晨。

可怜疏复密,隐映当窗人。

浮清带远吹,含光动细尘。

落花时屡拂,会待玉阶春。

赋得婀娜当轩织诗(南北朝·萧诠)绮窗犹垂翡翠幌,珠帘半上珊瑚钩。

阑珊是复音单纯词,衰、尽的意思。

春阑珊则是时序到了晚春,夏天的气氛更加浓烈。

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去写这个交替变化,春意阑珊是春天的意蕴渐渐消失了。

作者更在意这种变化中的盛而衰,并不关注一个新的开始。

衰落衰老和他时下的处境是如此相应,触景生情境由心生。

绵绵潺潺的春雨平添寒意,即使重帘也难阻断,帘外飒飒风雨声帘内孤客冷心寒。

再好的被子都难以捂暖身体。

冷得实在睡不着了,早早醒来。

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定孤寂伤悲吧。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

所能有的高兴只能在梦里,欢乐如此短暂难得,只有在梦里才能忘掉令人悲痛的根源“身是客”,求之不得求之难得才显得珍贵珍惜,“贪恋”是自然的了。

但愿一辈子不醒来,就在梦中,在往昔,在故国。

梦碎湿巾伤心泪,罗衾不暖囚客身。

此处才觉是倒叙入词,梦醒肠断难眠。

往日繁花落尽。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江山改写恨悔微露平常言语百姓心情。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3篇)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3篇)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3篇)1.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第1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据《西清诗话》谓《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经典诗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意思: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浪淘沙而令①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⑦,无穷江山⑧,别时难见到时容易。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浪淘沙而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存有稍加多寡者),仄韵,此阳入又由柳永、周邦彦吕复长调《浪淘沙那哥》,就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昼: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疑汴京,若非囚徒。

⑥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xiǎng)”。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⑦凭栏:靠着栏杆。

⑧江山:指南唐河山。

参照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此词基调高亢感伤,透漏出来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道这就是一支之句凄惨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原文、赏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原文、赏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出自五代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原文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创作背景: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古诗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

古诗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

古诗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时最好不要在高楼上依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鉴赏】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

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1.浪淘沙原文翻译及赏析第1篇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⑤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⑥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⑦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⑧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⑨凭栏:靠着栏杆。

⑩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据《西清诗话》谓《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经典诗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意思: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浪淘沙令①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⑦,无限江山⑧,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浪淘沙令: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②潺潺:形容雨声。

③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④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⑤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⑥一晌(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xiǎng)”。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⑦凭栏:靠着栏杆。

⑧江山:指南唐河山。

参考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解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解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

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创作背景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

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李煜《浪淘沙》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煜《浪淘沙》原文、注释及解析

李煜《浪淘沙》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浪淘沙[南唐] 李煜帘外雨潺潺②,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⑤。

独自莫凭栏⑥。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本篇选自《南唐二主词》。

与《虞美人》同一时期所作。

②潺潺(chanchan蝉蝉),雨水声。

③阑珊,衰落、残尽。

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与此意同。

④衾(qin亲),被子。

罗衾,丝绸被子。

⑤一饷,一食之顷;即“片时”之意。

⑥莫,一作“暮”。

⑦《颜氏家训》:“别易会难,古今所重。

”此用其语意。

〔解析〕这首词,一般编集的人也都认为是李煜的绝笔之作,这大致是不错的。

李煜不堪被俘之后囚徒生活的一腔悲怨之情,在这首小令里得到了尽情的抒发。

全词分上下两片,文字也较浅显,没有太难懂的辞语,而意义却很深厚。

在写作手法上也有特色。

首句起笔“帘外雨潺潺”是实写,虽并不使人感到突然而来,但不能让你不想:这帘外的雨声是谁感觉到的呢? 紧接着是交代了感觉到这一现象的人,谁呢?是“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人。

这个人在睡梦中,由于感到寒冷,冻醒了,梦破了。

于是听见“帘外雨潺潺”,从雨声想到春天将过,“春意阑珊”。

先点出景,再交代观景的人,并把这个人铺叙一番,这是倒叙法,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

其次,这首词全篇只有一句“帘外雨潺潺”是写景,其余各句都是抒情,而在抒情中,景也自寓其中,无处不是情,也无处不是景,情景交融,自然妙合。

这首词,上下片的句数是一致的。

上片我们已经谈到它是以倒叙法写的。

这一具有特殊身份的作为亡国之君的人,感到夜深身寒被冻醒了,连甜梦也做不成了。

他多么留恋那梦里的一刹那的欢乐啊! 李煜这个荒乐的帝王,在江南小朝廷里,歌筵舞宴,软语偷情,多少荒唐事,在他认为是欢乐的。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过去了,只有在虚幻的梦里能求得再现,而梦又被冻醒了。

对他来说,真是“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导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

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注释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

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

李煜《浪淘沙令》原文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令》赏析这是李煜最负盛名的名作之一,读来令人心颤。

身为臣虏,李煜的晚景实在是太暗淡太绝望了,整天在屈辱和悲伤中煎熬,生活没有丝毫的欢乐与快慰。

只有在梦里才能忘掉自己囚"客"的身份,暂时放纵一下情绪。

梦中贪欢,反衬出现实中的极端无奈和痛苦。

晚清端木埰曾说李后主梦里贪欢,"正陈叔宝之全无心肝,亡国之君千古一辙也"(张惠言《词选》),实在是苛刻的"酷评",完全不体会古人的用心和处境。

此词以倒叙的手法先写梦醒后的环境和感受,然后写梦境。

不过我们可以把上片看作是同一时空中叠映的室内室外两组镜头。

室外春雨淅沥,本来就短暂的春光即将在风雨的摧残之下丧失。

昏暗的外景更衬托出"春意将阑"时的悲凉冷清。

室内五更时分,主人公一梦醒来,耳听帘外春雨,身觉寒意逼人。

"不暖"而"寒",似嫌重复,其实各有侧重。

"不暖",是写罗衾的单薄,反映生活处境的可怜。

而"寒"字,是侧重表现心理的凄凉悲苦。

在现实生活中,时时都处在高度的压抑,禁锢,恐惧,屈辱,悲伤的状态,只能在梦中一晌贪欢,他怎能不绝望,不心灰意冷!下片写天亮后情景。

长夜难熬,白天是否好过一些?长年软禁孤室,想登楼远眺,散散心思。

"独自莫凭栏",是先有凭栏远眺的愿望,后又自我还定。

"独自"凭栏,没有了当年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哗热闹,也没有了"花月正春风"的良辰美景,更看不到无限美好的故国江山,只能更添孤独而已。

"莫"字,用得坚决,用得伤心。

"别时容易见时难"淡淡的语言中包含了无比丰富的人生感受,意蕴远比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要复杂得多。

李煜的《浪淘沙令》赏析

李煜的《浪淘沙令》赏析

李煜的《浪淘沙令》赏析李煜的《浪淘沙令》赏析《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

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这是指春,也兼指人。

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此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赏析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由此可知,词作于他死前不久。

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帘垂夜深,潺潺的雨声透过帘栊,不断地传入耳中;眼看那美好的春光,在这潺潺雨声的伴和之下,即将成为过去。

词写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

特别是这“春意阑珊”,既是眼前节令的实况,又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亦即将完结的象征。

如此情景,又怎能不引起词人心头的阵阵悲凉呢?更何况又是在“五更寒”的这样一个时刻!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

故“罗衾不耐五更寒”,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

这“感”,首先是感觉到五更时天气的奇寒,而这样的奇寒,又是通过“罗衾不耐”来表现的。

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借外物以抒写王观感受的艺术手法。

岑参写八月胡地的奇寒云:“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是写身寒,而且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了。

古人论词的结构,妙在断断续续,不接而接。

“罗衾不耐五更寒”句,就具有如此之妙。

它与下面两句,一写梦后,一写梦中,看似不接,实则词意紧紧相接。

写梦后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既是突出了梦后内心的悲凉,又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既然梦醒之后是如此痛苦悲凉,那么,还不如长梦不醒了。

因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只有在梦里,才能忘记自己是“客”——南唐的亡国君,大宋的阶下囚,也只有在梦里,才能享受到那片刻的欢乐。

这种以梦后之苦去与梦中之乐相映衬,从而更见梦后之苦的可憎与梦中之乐的可爱的写法,确实是很高明的。

可惜,梦中之乐是虚幻的,梦后之苦是实在的、残酷的,并且,不管主观上如何贪恋那梦中之乐,终究不过是“一响”而已。

这样写进一步突出了国亡被俘后处境的可悲可怜。

词的下片,起曰:“独自莫凭栏”。

“独自”,说明词人的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眺,是为了要看到昔日的宫阙阁楼,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的阻隔,因而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

更何况这“无限关山”,也不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朝的属地,看到这已经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岂不是只能增加心中的悲苦吗?所以,“莫凭栏”,不是词人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之时。

前者“容易”后者“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要知道,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更何况这样的别离是如何的“容易”——国家竟是那样轻而易举的就灭亡了,这岂不是痛上加痛吗?这样的难于再见,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真实而同时又具有普遍性。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说:“《颜氏家训》云:‘别易会难,古今所重。

江南饯送,下泣言离。

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

’李后主盖用此语耳。

故长短句云:‘别时容易见时难’。

”由此可见,“别时容易见时难”,既是李煜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这又正是它千百年来能够打动读者的原因。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

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落红逐水流,春光已逝去,世事变化急速,好景一去不复返。

从前在“天上”过着自在自由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这种从“天上”降到“人间”,亦即由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被人轻贱的俘虏的生活巨变,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

一方面,被囚禁、被侮辱的“人间”生活,使他的内心极其痛苦,并得以在创作中极其真实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感情上的动人力量;另一方面,从帝王到俘虏的生活经历虽然是李煜所特有的,但经历生活的巨变却是一般人也常有的,这就使得那些虽然没有李煜那样独特经历的人,也能受到感染,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正谷)【赏析二】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词人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

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

“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象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情事与此差同,但此处表达情感更显委婉含蓄。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莫”一作“暮”。

“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人人生之暮。

两说都可通。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

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是多么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

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

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

“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一说“天上人间”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这种真挚的情感源于后主的一片“赤子之心”(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五),“真所谓以血书者也”(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七)。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所以王国维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王国维语,《人间词话》手稿之一○四)(蒋雅云)【赏析三】这是李后主以歌当哭的绝笔词。

宋蔡绦《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

含思凄婉,未几下世。

“真是亡国悲痛,千古遗恨,语意凄黯,声调惨然。

至今读之,那如泣如诉的悲剧性叙述诗句,黯怆欲绝,还深深地打动人心,产生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词的上片写梦醒后感情上的急剧波动;下片写凭栏时对人生的留恋。

上片前三句和后两句是采用倒装句法,为使梦中之欢和醒后之悲,两者相反相成,互为映衬,从而造成心理时空上的转换和交替。

以实写之现实愁苦来造成反差,引导出虚拟之梦境欢娱,以突出自己被俘之“客”身,竟要作“贪欢”之美梦的潜意识活动。

梦是潜意识的心灵投影,梦是自由而模糊的感情联想。

词中正是通过“梦里”的“贪欢”,把词人内心深处虽然微弱但却顽强、不甘心死亡的生存意志艺术地表现出来了。

诗人不是直抒胸臆,而是融情于景。

伤春晓凄凉,罗衾冰似铁,听春雨潺潺,春光迟暮尽,以衬托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选择的天渊之别,及其内在转化的人生悲剧。

一个人只有在梦中忘掉自己俘虏的身份,才会有享受片刻欢乐的自由感。

这中间包孕着多少人生喟叹的痛苦心声啊!郭麐所云:“绵邈飘忽之音,最为感人深至。

”(《南唐二主词汇笔》引)它中间蕴含多少春花秋月、凤箫歌彻的甜美回忆啊!这儿现实与梦境之间所经历的时空转换,实质上也就是保留在诗人知觉中的众多现象相互交织而发生的必然本质联系的一种方式。

然而,随着这种假想的满足而来的真实感受,却是听雨声、伤春意、感寒重。

“一晌贪欢”,不可得也。

但是,人中我们仍然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主体意识的清醒、求索和冀盼。

也就是自我价值的思考和呼唤。

词的下片,从“独自暮凭栏”一句,引入江山故国之情思。

“暮”,多本作“莫”。

诗人提醒自己切莫独自凭栏徒增感伤。

但现据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云:“下片从‘凭栏’生出,略点晚景,‘无限关山’以下,转入沉思境界,作‘暮’字自好。

今从《全唐诗》写作‘暮’。

”妙哉,斯言!暮色苍茫,仿佛“无限关山”都披上了一层浓郁而感伤的暮蔼色彩,显得朦胧而模糊,闪烁着神秘和隽永的光泽,此情此景,谁能不感慨万千呢?这儿的“无限关山”作为诗情常有的象征意蕴,是与“一晌贪欢”有着内在机制联系,甚至可说,是为其提供了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诗人多少物质享受和人间欢乐都曾经发生在那一大片可爱的“无限关山”的江南故土上,这是其内心视觉正在不断捕捉的系列动人景象,象彩色银幕一样绚丽缤纷。

至此我们才会深深感到“别时容易见时难”一句,实在悲愤无比、沉郁之极。

这决不是一般的“别易会难,古今所同”的轻微叹息,而是对国破家亡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

其中蕴含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等丰富的杂糅感情,一字一泪,一声一泣,令人品味不尽,感慨难已。

词的结尾,更是把这种血泪写成绝望之歌,推向感情的最高潮:“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