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单选 判断 名词解释
支撑 分值
目标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2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0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15 目标3
目标1 目标2 5 目标3
目标1 5
目标2
目标1 5
目标3
难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听讲,做好
思政元素: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正确对待
目标1
三、需求
笔记
4 效用价值论
目标2
理论
课后:复习
教学方法与策略:线下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运用讲
目标3
巩固重点
授法和案例法开展教学,辅以启发式提问以提高学
和难点问
生学习兴趣并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重点:生产函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最佳生产 课前:预习
金融与贸易学院
二、课程简介
《微观经济学》是高等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 是学习经济学理论的入门课程。《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 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及其改善途径。研究内容包括供求与价格、 消费者选择、企业的生产和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 配、一般均衡和效率、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等。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强调专业基础知识 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方法,能够 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进行经济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并理解微观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目 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 的能力

标 学会经济学思维方式。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课程代码:(06110170)学分: 3总学时数:51理论时数:51实验(实践)时数:先修课程:无开课对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会计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的性质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本科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2.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和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3.课程的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基本理论模型和政策主张,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熟悉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并能够将其运用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二、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第一讲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一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介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十大原理,并简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使学生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先有大致的了解,引起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2.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典型问题及提出的相应概念。

[教学内容]1.1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1.2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1.3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教学重点与难点]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2. 十大经济学原理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手段]1.制作内容丰富全面的课件2.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第二讲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2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并掌握经济模型的含义、构建过程和运用方法2.明确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够对各种不同的观点加以甄别。

[教学内容]2.1作为经济学家的科学家2.2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2.3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教学重点与难点]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构建经济模型的过程和步骤3.如何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1.制作内容丰富全面的课件2.讲授为主,讨论为辅3.当堂完成第一次作业第三讲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4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2.了解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3.理解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2[教学内容]4.1 市场与竞争4.2 需求4.3 供给4.4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1.价格变动与供给和需求的之间的互动关系2.供给、供给量和供给曲线以及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线5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纲《微观经济学》教学⼤纲英⽂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代码:0422713学分: 3 学时:51适⽤对象:本科管理类、财经类专业先修课程:⾼等数学考试⽅式:闭卷⼀、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和要求(⼀)性质和⽬的微观经济学考察既定资源条件下个体经济单位如何选择的问题,是经济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既是管理类和财经类的专业基础课程,更是致⽤之学。

本课程的教学⽬的:①使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这⼀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②能够运⽤微观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活中⽐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③为同学今后进⼀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准备。

(⼆)教学⽅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运⽤多媒体⼯具进⾏。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诱导学⽣的思路,尽可能地熟练掌握西⽅经济学的分析⼯具。

(三)教学安排针对周3学时的本科⽣。

⼀学期完成,每周3学时,总共51学时。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章经济学导论(6学时)本章教学重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经济学的性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法。

本章教学难点:机会成本和理性选择,⽣产可能性曲线和经济学问题;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

第⼀节什么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核⼼问题⼆、经济学科的划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第⼆节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分类⼆、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及评价三、⾃由市场体制的特征及评价四、混合经济体制第三节经济学科的性质⼀、经济学具有⾃然科学的性质⼆、经济学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三、经济学与政策第四节经济学的基本⽅法⼀、供求分析法⼆、边际分析法三、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四、短期和长期分析法五、优化和均衡分析法第⼆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8学时)本章教学重点:供求及价格的关系;影响供求的其他因素之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其变动;价格弹性理论。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Microeconomics)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A1112105课程类别:学科基础必修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开课学期:第三学期总学分:4/3总学时:64 /48学时(经济学、国贸专业64学时,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48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育目标《微观经济学》课程是我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基础课。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一门社会科学。

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驾驭市场经济的实际工作能力,完整和准确地掌握市场运行机制。

为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1章,分为经济学导论、价格理论、消费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完成规定的授课学时、作业,要求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运用经济模型分析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分析的学习和借鉴。

(二)具体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导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体系。

掌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正确认识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科学地掌握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现代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和理论。

学习中要用科学的方法有分析地学习,对其为资本主义统治者服务的一面要加批判。

重点与难点: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难点:由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推理出人类社会共有的四个基本的经济问题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的变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系统地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价格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体系。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60633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icro-Economic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考核方式:考试;平时30%;期末7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政治经济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

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

微观经济学也是现代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运行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微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微观经济学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西方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西方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2.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3.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掌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运行机制。

本课程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市场结构、价格理论等重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应等;2. 掌握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了解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3. 理解市场结构的不同特点,比较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市场效率和公平性;4. 掌握价格理论的基本原理,了解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5. 理解企业生产和成本的关系,掌握企业最大化利润的方法与过程。

三、课程内容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a. 经济学基本概念回顾b.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市场需求和供给分析a. 需求的概念与弹性分析b. 供给的概念与弹性分析c. 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均衡分析3. 市场结构与市场效率a. 完全竞争市场结构b. 垄断市场结构c.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d. 集中度和市场效率的关系4. 价格理论与价格弹性a. 成本和供给决定价格b. 需求弹性的概念与计算c. 价格弹性的实际应用5. 企业生产和成本a. 企业生产函数和长期短期成本曲线b. 边际分析与企业供应决策c. 企业最大化利润的方法与过程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系统性地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市场行为、企业决策等微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4. 课堂练习:布置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效果。

5. 资源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搜索并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五、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市场结构、价格理论和企业决策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英文名:microeconomics课程编号:02020012课程类别:专业根底课学时/学分:68学时/4学分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开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积分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根底理论课,本课程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局部。

2.课程说明现代西方经济学根本原理有两大组成局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本课程介绍的是微观经济学局部。

微观经济学重点把单个经济主体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分析来说明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也就是说明供应需求如何调节经济,其核心是价格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分析市场经济机制的供求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之于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性,掌握经济学理论的知识构架,学习如何使用经济学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运行机制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原理和各微观主体利益最大化行为的根本条件和原那么,了解政府对微观经济行为鼓励和约束的效应,熟悉微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释现实中厂商和消费者行为背后的根本动机,预测微观经济因素变化可能带来的经济行为结果和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评价政府微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通过学习该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根底。

三、学时分配表四、教学教法建议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主要是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等方法组织教学。

理论讲授是微观经济学最根本的教学手段。

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理解根本的经济概念,了解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律、微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通过理论讲授,让学生能够化解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难点,能够抓住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重点。

理论讲授的手段是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最主要手段。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活动中的个体行为和市场运作。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经济学家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和工具;3. 理解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资源配置等基本经济原理;4. 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体决策和市场行为。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论:经济学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供给和需求: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和市场均衡、市场调节机制;3. 生产者行为:企业生产决策、成本和产出关系、企业市场行为分析;4. 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需求弹性、边际效用分析;5. 市场结构: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竞争;6. 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与共享成本、不完全信息;7. 政府干预:税收、补贴和管制对市场的影响分析。

四、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阐述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2. 实例分析:运用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应用;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4.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经典教材和学术论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五、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提升,教学将采用如下评估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针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测试;3. 期末考试:全面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论文。

六、参考教材1. 《微观经济学原理》王福重编著2.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何迪编著3. 《微观经济学》何樵曹凯荣编著七、参考资源除了参考教材外,学生还可以参考以下经济学学术期刊和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1.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3.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BER)4.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以上所列参考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使用,并非课程的必备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XX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课程负责人: XX 制(修)订时间: XX 专业负责人审核: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XX年 X月《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微观经济学执笔人: XX适用学期:第三学期审核人: XX 学时: 48 制(修)订时间:XX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和经济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

它以个量分析法为基础,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阐述价格机制的形成以及如何引导市场经济主体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并说明市场失灵时,政府的作用。

微观经济学内容,主要包括: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的作用。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旨在让经济与经济类的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认识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掌握实例分析、简单的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经济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初步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逻辑性强,又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因而,在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将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到对经济活动实践的探讨和认识之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注意数学特别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中基本的分析方法的运用,经济学的微观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一般均衡理论方法可以运用到很多专业的技术经济分析上去。

二、教学目标在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中,《经济学》课程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经济思维模式、具备基本经济技能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经济的概念,掌握经济的普遍规律、重要的思想观点、经济的基本过程、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经济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一)知识目标1、了解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和对象;掌握供求原理和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

2、理解厂商均衡理论,掌握基本的市场类型。

3、了解收入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熟练具有经济学专业知识,具有经济岗位相关工作能力;具有涉及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企业经济过程中的分析能力;初步具有运用经济知识解决现实中企业经济实际案例的能力;具有运用相关经济知识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能力;具有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再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音乐、书画养成素质;具备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素质;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甘于奉献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职业心理素质;具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职业适应素质。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课时分配:8课时教学要求:本章简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分析西方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习本章重点掌握经济学定义的三个方面:稀缺性、选择性和机会成本的含义,知道西方经济学及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发表为标志;1890年马歇尔发表《经济学原理》标志微观经济学的诞生。

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一、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边际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均衡分析等。

三、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个体经济单位;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全信息。

思考题:1、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为什么?2、简述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供求原理与弹性理论课时分配:10课时教学要求:本章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与需求、供给、市场均衡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正确理解需求量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和供给变动的关系,熟知弹性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具备分析均衡价格形成和变动、运用弹性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需求曲线一、需求函数需求的含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定理。

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的含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的区别。

第二节供给曲线一、供给供给的含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定理。

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的含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区别。

第三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一、市场均衡的含义均衡的含义;市场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形成分析。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供求同时变动;供求定理。

四、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价格放开。

第四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概念和计算公式;弧弹性和点弹性;需求弹性的类别;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含义;计算公式;弹性系数值与商品的类别;握恩格尔定律。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含义;弹性系数的计算;弹性系数与商品的关系。

三、供给弹性供给弹性及其计算;供给弹性的类别;影响供给弹性大小的因素。

思考题:1.为什么会产生谷贱伤农?对此你认为政府该不该干预?为什么?2.举例说明哪些产品可以簿利多销,哪些产品不能实行簿利多销?3.政府的价格支持政策和限制价格政策是怎样影响市场价格的?有何利弊?第三章效用论课时分配:8课时教学要求:本章以分析方法的不同将消费者行为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用边际分析法边际效用和总效用的关系,说明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通过选择实现收入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满足程度最大化。

序数效用论以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说明消费者最优选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消费是如何随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

学习本章首先明确效用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关效用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表达及衡量,知道消费者消费的约束条件,能分析说明消费者如何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理解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和意义,了解价格、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一、效用和效用函数效用的含义与决定因素;基数效用论;效用函数。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含义和表达;边际效用含义和表达;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货币的边际效用。

三、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分析。

四、需求曲线的推导需求价格含义和决定;需求曲线的推导。

五、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含义;计算公式。

第二节序数效用论一、关于偏好的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非饱和性。

二、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序数效用论及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含义;无差异曲线特征;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特殊的无差异曲线。

三、预算线预算线的含义;预算线的变动。

四、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含义;均衡分析;均衡条件。

第三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一、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含义,替代效应含义,补偿预算线功能;正常商品、低档商品与吉芬商品在价格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的不同。

二、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价格—消费曲线;需求曲线的推导。

三、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推导。

思考题:1.效用与使用价值的关系?2.说明水和金刚石的价值悖论。

3.为什么消费者要将收入资源合理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并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收入资源的合理配置?第四章生产理论课时分配:10课时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从投入-产出角度分析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本章首先从一般意义上介绍生产函数及其类别;其次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为基础,分析一种变动要素下的各种产量的关系及其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第三,分析两种投入变动下的生产函数及规模报酬;最后以等产量曲线为基础,分析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学习本章首先应注意生产理论的分析前提,正确理解和把握生产函数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熟知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如何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知道不同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的划分标准。

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含义;生产函数的表达。

二、两种典型的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第二节一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与长期的区别,一种可变投入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为Q=f(L,K0)。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表和图形;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关系以及一种可变投入的合理投入区分析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总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生产的三个阶段的划分、特征和合理投入区的分析。

第三节两种变动投入的生产函数一、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表达和类别。

二、规模报酬规模报酬的含义和类别。

第四节生产要素组合的最优组合一、等产量曲线含义及特征等产量曲线含义;等产量曲线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等成本线等成本线含义;等成本曲线斜率;等成本曲线移动。

三、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含义;最优组合的条件;达到最优组合的分析;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四、扩张线等斜线;扩张线;扩张线是特殊的等斜线。

思考题:1.为什么有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不同条件下合理投入区是如何划分的?2.生产者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为什么?3.举例谈谈你对生产函数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理解。

第五章成本论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要求:本章主要在对成本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