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2 化学基本理论 第7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考化学备考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高考中的热考物质课件
或 Be + 2 OH − + 2 H2 O = [Be(OH)4 ]2− + H2 ↑
Zn + 2 OH − = ZnO2−
2 + H2 ↑
或 Zn + 2 OH − + 2 H2 O = [Zn(OH)4 ]2− + H2 ↑
(2)氧化物
①与酸反应: BeO + 2 H + = Be2+ + H2 O
试剂用的多为粉红色的水合盐,如 CoCl2 ⋅ 6 H2 O , CoSO4 ⋅ 7 H2 O 和
Co(NO3 )2 ⋅ 6 H2 O 。它们均可通过氧化钴与对应的酸反应制备。
b.利用 CoCl2 水合前后颜色的不同,将其掺入硅胶中作为硅胶含水量的指导
剂。用于指导空气温度变化的“变色花”也是利用 Co (Ⅱ)的这种性质。
+
6
Cl
+
14
H
=
2
Cr
+ 3 Cl2 ↑ +7 H2 O 。但在碱性溶液中
7
CrO2−
4 的氧化性要弱得多。
(2) Cr (Ⅲ)在酸性条件下以 Cr 3+ 存在,碱性条件下以 Cr(OH)3 、
[Cr(OH)4 ]− (或 CrO−
2 )存在。
① Cr 3+ 在酸性条件下是稳定的,只能被强氧化剂氧化,如: 2 Cr 3+ +
2 NaOH = Na2 SnO2 + H2 ↑) 。
② Sn(OH)2 :两性氢氧化物,可产生反应 Sn(OH)2 + 2 HCl = SnCl2 + 2 H2 O ,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基础知识巩固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
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归纳1.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有分子(5种):Ne、HF、H2O、NH3、CH4阳离子(5种):Na+、Mg2+、Al3+、NH+4、H3O+阴离子(5种):F-、O2-、N3-、OH-、NH-22.核外电子数为18的微粒有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阳离子:K+、Ca2+阴离子:Cl-、S2-、HS-、O2-23.半径比较:先看层数后看质子数再看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r(S2-)>r(Cl-)>r(K+)>r(Ca2+)。
4.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共有7个周期,要记住前六周期每个周期元素的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5.Fe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第8列,第8、9、10三列称为第Ⅷ族)。
6.超铀元素:指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元素。
7.过渡金属包括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中的所有元素,全部都是金属元素,且最外层都是1~2个电子。
8.镧系元素在第六周期、锕系元素在第七周期,它们都在第3列(即第ⅢB族)。
9.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所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0.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也越强。
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双原子分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2)非金属元素原子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3)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最外层满足了8电子结构(×)(4)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同周期的ⅡA的强(√)(5)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O>N,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氟气能置换水中的氧,氧气也能置换出氨中的氮(√)(6)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7)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8)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有23种(√)(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考点归纳1.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 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当K >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
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教学案
2017年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教学案专题(一)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依据有关规律比较氧化性还有性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可能性及产物;有时还需要应用化学键理论判断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原理的应用;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守恒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典型例题:例1.重铬酸铵[(NH4)2Cr2O7]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A.CrO3+ NH3+ H2O B.Cr2O3+ NH3+ H2OC. CrO3+N2+H2O + N2+ H2O)例2.、Mg混合粉末溶解在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当金属粉末完全溶解后,收集到的NO气体(设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KOH溶液,可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质量为(不考虑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A.18g B.20g C.22g D.24g例3. 某类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为不含氮元素的固体物质和NO2、O2气体:(1)某种硝酸盐受热分解后,若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金属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___ 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2) 现取mg Cu(NO3)2无水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ng固体。
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结果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100mL溶液。
则:残留固体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只含m的代数式表示);(3)(2)中m = ,n = 。
试通过计算确定残留固体的成分及其质量$课堂练习1.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X由K、Cl、Cr元素组成。
将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r2O72-, Cr2O72-可过量的KI中氧化出2.667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 I2+7H2O,如果取溶有1.892g X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可得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C52.在一定条件下,氯酸钾与碘发往反应KclO3+I2=2KIO3+Cl2。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大题突破练 含答案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化学试题(新高考新教材)大题突破练(一)化学工艺流程题1.(2023·辽宁锦州一模)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以某硫化锌精矿(主要成分是ZnS ,还含有少量FeS 等其他成分)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Zn 和H 2SO 4,基态S 原子占据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的形状为,S O 42-的空间结构为。
(2)“焙烧”过程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焙砂”中铁元素主要以Fe 3O 4形式存在,写出“焙烧”过程中FeS 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含尘烟气”中的SO 2可用氨水吸收,经循环利用后制取硫酸,用氨水吸收SO 2至溶液的pH=5时,所得溶液中的c (SO 32-)c (HSO 3-)=。
[已知:K a 1(H 2SO 3)=1.4×10-2;Ka 2(H 2SO 3)=6.0×10-8](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过量),所得“滤渣”的成分为(填化学式),分离“滤液”与“滤渣”的操作名称为。
(4)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稀硫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
①下列设想的加快浸取反应速率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将稀硫酸更换为98%的浓硫酸 B.将硫化锌精矿粉碎 C.适当升高温度②硫化锌精矿的主要成分ZnS 遇到硫酸铜溶液可慢慢地转化为铜蓝(CuS):ZnS(s)+Cu 2+(aq)CuS(s)+Zn 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已知:K sp (ZnS)=1.6×10-24,K sp (CuS)=6.4×10-36] 2.(2023·河北名校联盟联考)某软锰矿含锰50%,是重要的锰矿石。
其主要成分如表:软锰矿主要成分杂质MnO2MgO、FeO、Fe2O3、Al2O3、SiO2等杂质某科研团队设计制备高纯度MnCO3。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2篇)
2024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第一阶段:知识整理与复习(1个月)1. 复习和整理基础知识点:周期表,离子的成键与化合物的命名,化学键的分类与性质等。
2. 复习和整理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
3. 复习和整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4. 复习和整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包括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反应速率常数和化学平衡的判断与计算。
第二阶段:练习与巩固(1个月)1. 进行大量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
2. 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考试题目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对各类题目的解答能力。
3. 增加解析错题的时间,查漏补缺,强化易错知识点的巩固和记忆。
第三阶段:强化与提高(2个月)1. 梳理知识点,重点复习和强化考点。
2. 针对性地进行题目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
3. 制定每周的强化训练计划,分配时间进行专项训练,如解析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4. 参加一些化学竞赛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应对高强度考试的心理素质。
第四阶段:考前冲刺(1个月)1. 针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
2. 根据分析,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集中攻克高频考点。
3. 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熟悉考试环境和节奏,逐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4. 复习和强化易错的考点和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做好错题集的整理和复习。
第五阶段:考前复习与放松(1周)1. 复习全科知识点,进行最后一次的知识回顾。
2. 适度减少训练强度,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3. 每天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
总结:以上是一个大致的复习计划,具体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复习效果进行调整。
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归纳,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不断进行练习和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2023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第7讲-化学与中华传统文化STSE(学案)
石油的分馏
物理变化,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
石油的裂化
化学变化,获得更多轻质油,特别是汽油
石油的裂解
化学变化,获得短链气态烃,如乙烯、丙烯、甲烷等
煤的干馏
化学变化,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炉气、煤焦油、焦炭等
煤的气化
化学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主要是C(s)+H2O(g) CO(g)+H2(g)
(2)中国古代的冶金化学
胆铜法
用胆水炼铜是中国古代冶金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发明。早在西汉时就已有人觉察到这一化学反应,《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就提到:“白青(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
冶炼青铜
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
绿色食品:
指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2)环境污染
污染名称
主要污染物及形成原理
PM
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PM。PM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水华:人为向淡水中投入(或排入)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N、P等)后,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长、繁殖,并使水质恶化而产生腥臭味,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温室效应
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酸雨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基本概念.ppt
(7)离子符号:如Ca2+、OH-、 等。 2.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包括: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等。
3.绿色化学的特点 研究对环境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化学试剂、化学制品和化学工 艺。它包括:①开发绿色反应,将原子利用率提高到 100% ; ②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③选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④使用 无毒无害的溶剂;⑤发展“绿色工艺”;⑥开发和生产绿色 产品。
天然高分 子化合物
合成高 分子化
合物
棉、麻(纤维素) 毛、蚕丝(蛋白质) 天然橡胶 淀粉
合成橡胶,塑料,合 成纤维(六大纶)
26
基础知识梳理
三、常用的化学计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定律
【说明】 注意各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V(g)为气体体 积,单位为L;Vm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N为粒子 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Q为物质的反应热,单位为J 或kJ;ΔH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kJ·mol-1;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 mol·L-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x代表饱和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 S为溶解度,单位为g。
11
基础知识梳理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原子、离子、分子,在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 ,保原持子物质化学 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分子 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 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可以用物理方法将混合 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 如过滤、蒸发、盐析、 渗析、结晶、升华、萃 取、分液等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基本理论课件 新课标
第二单元 │ 近年高考纵览
近年高考纵览
考点
2009
2010
2011
组成物质的 微粒结构
广东1;全国Ⅱ9;重 庆29
课标全国7;山东9;广东 课标全国13;江苏
8;江苏2;浙江8;全国 5;浙江9;海南4;
Ⅱ 12;上海2;上海7
海南13
微粒间作用 ——化学键
北京10
山东11;天津7;福建7
北京25;安徽7; 浙江1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和元素推断
江苏8;山东11;天 津7;广东11;四川 10;福建29;北京7
山东11;广东10;江苏13; 福建23;全国Ⅰ6;四川8;
上海20;上海23
山东10;山东13; 北京25;江苏5; 天津2;安徽25;
福建7;广东22
外界条件对 化学反应速 率和化学平
衡的影响
全国Ⅱ27;广东7; 广东14;天津5;宁 夏10;四川3;重庆 13;福建14;浙江27;
第二单元 基本理论
专题六 微粒结构与化学键 专题七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专题九 电解质溶液 专题十 电化学原理
第二单元 基本理论
第二单元 │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第二单元 │ 知识网络构建
第二单元 │ 知识网络构建
第二单元 │ 考情分析预测
考情分析预测
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发现,高考对化学理论和原理的 考查逐渐加强,元素化合物知识也基本上成了考查化学 理论和化学原理的载体,尤其2011年显得尤为突出。高 考对本单元的考查大致情况为:
第二单元 │ 考情分析预测
1.对物质结构的考查主要有对微粒结构的考查和元素周期 表、周期律的考查。对微粒结构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 式出现,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同位素等概念;对元素 周期表、周期律的考查则多以元素推断的形式进行,纵观 近几年高考主观题对元素推断题的考查发现,元素推断只 是命题的起点,而考查的落点却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各个 方面,如电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溶液中的离子 行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强调学科内综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4《氧化还原反应》课件
第一步:审题干 定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抓关键 Na2O2+SO2===Na2SO4中 Na2O2只作氧化剂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答案
自主分析
A 错误 Na2O2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 B 错误 Na2O2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 C 错误 非氧化还原反应,Na2O2不是氧化
剂也不是还原剂
D 正确 Na2O2只作氧化剂
热点盘点 细研深究
必须回访的热点名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例1] (2014·上海高考)下列反应与Na2O2+SO2===Na2SO4 相比较,Na2O2的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O2+2SO3===2Na2SO4+O2 C.Na2O2+H2SO4===Na2SO4+H2O2 D.3Na2O2+Cr2O3===2Na2CrO4+Na2O
()
4.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稀HNO3:Fe3O4+8H+===2Fe3++ Fe2++4H2O。( )
5.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2MnO- 4 +6H ++5H2O2===2Mn2++5O2↑+8H2O。( )
6.将FeCl2溶液与稀HNO3混合:Fe2++4H++NO- 3 ===Fe3+ +NO↑+2H2O。( )
7.向Fe(OH)2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Fe(OH)2+2H+
===Fe2++2H2O。( )
8.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
9.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
-==△===Cl2↑+Mn2++H2O。(
)
10.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
走向高考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二:化学基本理论 第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化学
(3)由水电离出的c(H+)或c(OH-)的计算(25 ℃时)①中性溶 液:c(H+)=c(OH-)=1.0×10-7 mol·L-1。
②溶质为酸的溶液: H+来源于酸电离和水电离,而OH-只来源于水电离。如 计算pH=2的盐酸中水电离出的c(H+),方法是先求出溶液中 c(OH-)=10-12 mol·L-1,水电离出的c(H+)=溶液中的c(OH -)=10-12 mol·L-1。 ③溶质为碱的溶液: OH-来源于碱电离和水电离,而H+只来源于水电离。如 pH=12的NaOH溶液中c(H+)=10-12 mol/L,即水电离产生的 c(OH-)=c(H+)=10-12 mol/L。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化学
(3)同离子效应: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增大 了CH3COO-浓度,平衡向___左_____移,电离程度__减__小____; 加入适当浓度盐酸,平衡也会 ____左____ 移。
(4)加入能反应的物质,实质是改变浓度。如在醋酸溶液中 加入锌或NaOH溶液,平衡____右____移,电离程度__增__大____。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化学
答案:A 点拨:知识: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能力:采用分析、 综合的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化学
●名校模拟 3.(2014·济南市3月模拟)25 ℃时,由弱酸(HA)及其盐 (NaA)组成的混合溶液,起始浓度均为1 mol·L-1。如图为向 该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时,溶液pH随加入H +或OH-的物质的量而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 从反应开始到 10 s 时,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 s 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 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t1 时刻,增大了 X 的浓度 B.t1 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t1 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t1 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3)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 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
(4)催化剂:①催化剂能改变(增大或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本来不会 发生的反应变成可以发生的。
②对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的催化剂同时也是逆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同 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 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2.(2015·试题调研)T ℃时,向容积为 2 L 的密 闭容器中加入 6 mol CO2 和 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 发 生 反 应 :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0。容器中 H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中Ⅱ所示,图中Ⅰ、Ⅲ分别表示相对于Ⅱ仅改变某一 反应条件后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四大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深入分析 (1)浓度: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产生影响,在其他条 件不变时都符合“浓快稀慢”的原理。 (2)压强: 压强 气体体 气体反应物 反应速 增大 ―→ 积缩小 ―→ 的浓度增大 ―→ 率增大
注意:①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实现的。②压强 只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产生影响。③向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恒容:充入稀有气体(或非反应气体)→总压增大→物质 的浓度不变(活化分子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恒压:充入稀有气体(或非反 应气体)→体积增大→物质的浓度减小(活化分子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b
2.16 1.80 1.44 1.08
A.a=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 可能不变 C.b<31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解析】 分析328.2K的瞬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成正比,则0.600/0.400= 9.00/a,a=6.00,A项正确;从题给数据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 快,当增大浓度同时降低温度时,瞬时反应速率可能会不变,B项正确;浓度不 变时,b K下反应速率低于318.2 K下的反应速率,故b<318.2,C项正确;题 给数据是瞬时速率而不是平均速率,故不能作为判断所用时间的依据,D项错误。 【答案】 D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的探究
1.正误判断 (1)在 2SO2(g)+O2(g) 2SO3(g)反应中,t1、t2 时刻,SO3(g)浓度分别是 c1、 c2,则 t1~t2 时间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v=ct22--ct11( )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分解 1 mol H2O2 放出热量 98 kJ,在含少量 I -的溶液中,H2O2 分解的机理为: H2O2+I-―→H2O+IO- 慢 H2O2+IO-―→H2O+O2+I- 快 则 v(H2O2)=v(H2O)=v(O2)
【答案】 1.(1)√ (2)× (3)× (4)× (5)× (6)× 2.(1)0.079 mol·L-1·s-1 (2)X(g)+Y(g) 2Z(g) (3)C、D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公式法:v(B)=Δc(ΔtB)=ΔVn·(ΔB)t (2)比例法: 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来说。则有v(mA)=v(nB)= v(pC)=v(qD)。或 v(A)∶v(B)∶v(C)∶v(D)=m∶n∶p∶q
(5)反应物颗粒大小: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总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反之越慢。
题组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 比值法比较反应速率快慢的思路: (1)统一单位
破题 (2)求比值,比如 思路 一般反应 aA(g)+bB(g) cC(g)+dD(g),比较不同时间段内v(aA)
与v(bB)的大小,若v(aA)>v(bB),则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大
1.(2015·福建高考)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
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c /mol·L-1
v /mmol·L-1·min-1
0.600 0.500 0.400 0.300
T/K
318.2
3.60 3.00 2.40 1.80
328.2
9.00 7.50 a 4.50
考
点
真
一
题
回
访
考 点
第 7 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二
考 点 三
体系构建
考纲点击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 法;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 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平衡 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 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 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 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2013·山东高考)CO(g)+H2O(g) H2(g)+CO2(g) ΔH<0,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 )
(4)(2014·天津高考)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 应能增大生成 H2 的速率( )
(5)对于 C(s)+H2O(g) CO(g)+H2(g),增大 C 的量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 (6)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增 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