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第三宇宙速度
三个宇宙速度的多种推导及教学启示
龙源期刊网 三个宇宙速度的多种推导及教学启示作者:汪计朝李兴来源:《中学物理·高中》2015年第03期高中物理(必修2)中的《宇宙航行》一节对三个宇宙速度概念的描述及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这一内容的引入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对人类飞天从梦想到圆梦这一历史进程的回顾.教参及高考都明确要求学生掌握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和数值,并且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学完第一宇宙速度之后,总是在不断询问和疑惑另外两个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笔者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必备的高考知识,更应该去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并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进而来拓展他们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单纯的把问题留给学生.下面笔者分别采用多种方法来推导这三个宇宙速度,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的推导法一当一颗卫星被发射后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而不落回地面,此时卫星具有的速度即为第一宇宙速度v1.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由圆周运动知识得3第三宇宙速度v3=16.7 km/s的推导在思考第三宇宙速度的求解方法时,许多同学都倍感困惑,感到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其实,从推导第二宇宙速度的解法模型中我们可以知道:如何求将一个离太阳1.5亿公里的相对于太阳静止的物体脱离太阳引力束缚需要的速度v1′的方法;再考虑到地球公转速度的因素,发射速度会相应的减小到v2′;最后再将发射时地球引力的影响因素考虑进去,还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速度再相应的增大至某一速度,这个速度就是第三宇宙速度v3.根据以上的分析不难得一个地球上的物体要想摆脱太阳的引力束缚,同时还要摆脱地球的引力束缚,其发射速度必须大于或者等于16.7 km/s,因此第三宇宙速度又叫逃逸速度.综上所述,对三个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到物理上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能量守恒定律、圆周运动规律以及参考系的选取,还要用到数学上的微积分知识等.这些规律的综合运用,必然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能力大有脾益,特别是对于尖子生的培养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四章第三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第三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1)数值 v 1=7.9 km/s ,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最大的环绕速度. (2)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方法 ①由G Mm R 2=m v 2R 得v = GM R. ②由mg =m v 2R得v =gR .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2=11.2 km/s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3=16.7 km/s ,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发射卫星,要有足够大的速度才行,请思考:(1)不同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否相同?如何计算第一宇宙速度?(2)把卫星发射到更高的轨道上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还是越小?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重难提炼]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法一:由G Mm R 2=m v 21R 得v 1=GM R=7.9×103 m/s. 法二:由mg =m v 21R得v 1=gR =7.9×103 m/s. 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 min =2πR g=5 075 s ≈85 min. 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v 发=7.9 km/s 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2)7.9 km/s<v 发<11.2 km/s ,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3)11.2 km/s ≤v 发<16.7 km/s ,卫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4)v 发≥16.7 km/s ,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典题例析](2018·南平质检)某星球直径为d ,宇航员在该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若物体只受该星球引力作用,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v 02 B .2v 0d h C .v 02h d D .v 02d h[跟踪训练] (多选)如图所示,在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过程中,卫星首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然后在Q 点通过改变卫星速度,让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则( )A .该卫星在P 点的速度大于7.9 km/s ,小于11.2 km/sB .卫星在同步轨道Ⅱ上的运行速度大于7.9 km/sC .在轨道Ⅰ上,卫星在P 点的速度大于在Q 点的速度D .卫星在Q 点通过加速实现由轨道Ⅰ进入轨道Ⅱ近地卫星、赤道上的物体及同步卫星的运行规律[重难提炼]三种匀速圆周运动的参量比较近地卫星(r 1、ω1、v 1、a 1) 同步卫星(r 2、ω2、v 2、a 2) 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r 3、ω3、v 3、a 3) 向心力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线速度 由GMm r 2=m v 2r得 v =GM r,故v 1>v 2 由v =rω得v 2>v 3 v 1>v 2>v 3向心加速度 由GMm r 2=ma 得a =GM r2, 故a 1>a 2由a =ω2r 得a 2>a 3 a 1>a 2>a 3轨道半径r 2>r 3=r 1 角速度 由GMm r 2=mω2r 得ω=GM r 3,故ω1>ω2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ω2=ω3ω1>ω2=ω3 [典题例析](2018·沧州第一中学高三月考)有a 、b 、c 、d 四颗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是近地轨道地球卫星;c 是地球的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A .a 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 .b 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C .c 在4 h 内转过的圆心角是π6D .d 的运动周期可能是20 h[跟踪训练] (2018·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a 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c 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以下关于a 、b 、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b >a c >a aB. a 、b 、c 的角速度大小关系为ωa >ωb >ωcC.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a =v b >v cD. a 、b 、c 的周期关系为T a >T c >T b卫星的变轨问题[重难提炼]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如图所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1.变轨原理及过程(1)为了节省能量,在赤道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发射卫星到圆轨道Ⅰ上.(2)在A 点点火加速,由于速度变大,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在轨道Ⅰ上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Ⅱ.(3)在B 点(远地点)再次点火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Ⅲ.2.一些物理量的定性分析(1)速度:设卫星在圆轨道Ⅰ和Ⅲ上运行时的速率分别为v 1、v 3,在轨道Ⅱ上过A 点和B 点时速率分别为v A 、v B .因在A 点加速,则v A >v 1,因在B 点加速,则v 3>v B ,又因v 1>v 3,故有v A >v 1>v 3>v B .(2)加速度:因为在A 点,卫星只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故不论从轨道Ⅰ还是轨道Ⅱ上经过A 点,卫星的加速度都相同,同理,从轨道Ⅱ和轨道Ⅲ上经过B 点时加速度也相同.(3)周期:设卫星在Ⅰ、Ⅱ、Ⅲ轨道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 1、T 2、T 3,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半长轴)、r 3,由开普勒第三定律a 3T2=k 可知T 1<T 2<T 3. (4)机械能:在一个确定的圆(椭圆)轨道上机械能守恒,若卫星在Ⅰ、Ⅱ、Ⅲ轨道的机械能分别为E 1、E 2、E 3,则E 1<E 2<E 3.3.卫星变轨的两种方式一是改变提供的向心力(一般不常用这种方式);二是改变需要的向心力(通常使用这种方式).[典题例析](2016·高考北京卷)如图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B.不论在轨道1还是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动量[跟踪训练](多选) (2019·贵阳花溪清华中学高三模拟)“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附近,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俘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用v1、v2、v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速度,用F1、F2、F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则下面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1=a2=a3B.v1<v2<v3C.T1>T2>T3D.F1=F2=F3卫星的追及、相遇问题[重难提炼]某星体的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有最近和最远之分,但它们都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由于它们的轨道不是重合的,因此在最近和最远的相遇问题上不能通过位移或弧长相等来处理,而是通过卫星运动的圆心角来衡量,若它们初始位置在同一直线上,实际上内轨道卫星所转过的圆心角与外轨道卫星所转过的圆心角之差为π的整数倍时就是出现最近或最远的时刻.[跟踪训练](2017·河南洛阳尖子生联考)设金星和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是公转方向相同且轨道共面的匀速圆周运动,金星在地球轨道的内侧(称为地内行星),在某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和太阳会出现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候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像镶嵌在太阳脸上的小黑痣缓慢走过太阳表面,天文学称这种现象为“金星凌日”,假设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为R,“金星凌日”每隔t0年出现一次,则金星的公转轨道半径为()A .t 01+t 0R B . 2⎝⎛⎭⎫t 01+t 03 C .R 3⎝⎛⎭⎫1+t 0t 02 D .R 3⎝⎛⎭⎫t 01+t 02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a 是地球赤道上的一点,t =0时刻在a 的正上空有b 、c 、d 三颗轨道均位于赤道平面的地球卫星,这些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方向)相同,其中c 是地球同步卫星.设卫星b 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 ,则在t =14T 时刻这些卫星相对a 的位置最接近实际的是( )2.(2018·辽宁鞍山一中等六校联考)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三颗卫星a 、b 、c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b 、c 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a 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R ,此时a 、b 恰好相距最近.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 )A .发射卫星b 时速度要大于11.2 km/sB .卫星a 的机械能大于卫星b 的机械能C .若要卫星c 与b 实现对接,可让卫星c 加速D .卫星a 和b 下次相距最近还需经过t =2πGM 8R 3-ω3.2016年2月11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2月16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一项新的探测引力波的“空间太极计划”.由中山大学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于2015年7月正式启动.计划从2016年到2035年分四阶段进行,将向太空发射三颗卫星探测引力波.在目前讨论的初步概念中,天琴将采用三颗相同的卫星(SC1、SC2、SC3)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地球恰处于三角形中心,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针对确定的引力波源进行探测,这三颗卫星在太空中的分列图类似乐器竖琴,故命名为“天琴计划”.则下列有关三颗卫星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三颗卫星一定是地球同步卫星B.三颗卫星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C.三颗卫星的线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大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若知道引力常量G及三颗卫星绕地球运转周期T可估算出地球的密度4.(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已于酒泉成功发射,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墨子”将由火箭发射至高度为500千米的预定圆形轨道.此前6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G7.G7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度约为36 000千米),它将使北斗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关于卫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两颗卫星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7.9 km/sB.通过地面控制可以将北斗G7定点于西昌正上方C.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周期比北斗G7小D.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的向心加速度比北斗G7小5.(2018·衡阳第八中学高三月考)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的轨道相交于P,b、d均为同步卫星,b、c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卫星的运行方向以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b的加速度B.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b、d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角速度D.a、c存在在P点相撞的危险6.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举世瞩目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16日成功实施了两次轨道控制,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如图所示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轨道控制时在近地点(Q点)200千米、远地点(P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运行,已知地球半径取6 400 km,M、N为短轴与椭圆轨道的交点,对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椭圆轨道上的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P 点时的加速度一定比Q 点小,速度可能比Q 点大B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N 点经P 点运动到M 点的时间可能小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M 点经Q 点运动到N 点的时间C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远地点(P 点)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大约是在近地点(Q 点)的14D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P 点经M 点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从Q 点经N 点运动到P 点的过程中要克服万有引力做功二、多项选择题7.(2015·高考天津卷)P 1、P 2为相距遥远的两颗行星,距各自表面相同高度处各有一颗卫星s 1、s 2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纵坐标表示行星对周围空间各处物体的引力产生的加速度a ,横坐标表示物体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 的平方,两条曲线分别表示P 1、P 2周围的a 与r 2的反比关系,它们左端点横坐标相同.则( )A .P 1的平均密度比P 2的大B .P 1的“第一宇宙速度”比P 2的小C .s 1的向心加速度比s 2的大D .s 1的公转周期比s 2的大8.(2018·江西六校高三联考)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发射轨道为一椭圆,如图甲所示,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 、B 两点分别是卫星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A 点在地面附近,且卫星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之后“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如图乙所示,A 代表“天宫一号”,B 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由以上信息,可以判定( )A .图甲中卫星运动到A 点时其速率一定大于7.9 km/sB .图甲中若要卫星在B 点所在的高度做匀速圆周运动,需在B 点加速C .图乙中“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D .图乙中“神舟八号”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9.关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知道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再利用万有引力常量,就可以算出地球质量B .两颗人造卫星,不管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只要它们的运行速度相等,它们的周期就相等C .原来在同一轨道上沿同一方向运转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后一个卫星追上前一个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面一个卫星速率增大一些即可D .一艘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小,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减小,飞船将做离心运动偏离原轨道10.(2017·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 如图“嫦娥二号”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最终进入半径为100 km、周期为118 min的工作轨道Ⅲ,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Ⅲ上的运动速度比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小B.卫星在轨道Ⅲ上经过P点的速度比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大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D.卫星在轨道Ⅰ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Ⅱ上小。
Lecture 09 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青岛科技大学
大学物理讲义
求卫星飞出太阳系的第三宇宙速度 解 第三宇宙速度 v3 ,是抛体脱离太阳引力所需的 最小发射速度 .
h
v
设
地球质量 mE , 抛体质量 m , 地球半径 RE , 太阳质量 mS , 抛体与太阳相距 RS .
青岛科技大学 大学物理讲义
取抛体和地球为一系统,抛体首先要脱离 地球引力的束缚, 其相对于地球的速率为 v' . 取地球为参考系,由机械能守恒得
mmE m G 2 RE h ( RE h)
解得 v1
v
2
h
``````
v
2GmE GmE RE RE h
大学物理讲义
青岛科技大学
v1
2GmE GmE RE RE h
h
``````
v
RE GmE ) g 2 v1 gRE (2 RE h RE
1 mE m 2 E mv2 (G ) 2 RE Ek Ep 0
青岛科技大学 大学物理讲义
v
h
``````
1 2 mE m E mv2 (G )0 2 RE
v2
计算得
v
h
``````
2GmE RE
2 gRE
E 0
第二宇宙速度
v2 11.2km/s
2
第三宇宙速度
青岛科技大学 大学物理讲义
抛体的轨迹与能量的关系
E 0 v
h
E 0 椭 圆(包括圆) v1 7.9km/s
E 0
E0
E 0 抛物线 v2 11.2km/s
E 0 双曲线 v3 16.4km s
第三宇宙速度
简介
若要使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则必须使它的初速度大于或 等于16.7km/s,即第三宇宙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选择航天器入轨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切线方向一致时计 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就要大于16.7㎞/s了。可以说,航天器的速度是挣脱地球乃至太阳引力 的唯一要素,现如今火箭可以突破该宇宙速度。
上述使物体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的速度被称为第一宇宙速度;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速度叫第二宇宙 速度。而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的速度叫第三宇宙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 与它们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因此,物体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不同,其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和脱离速度(第二 宇宙速度)有不同的数值。
第二三宇宙速度解法
假设在地球上将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发射到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为V;地球半径为r;此时卫星绕太阳运动可认为是不受地球引力,距离地球无穷远;认为无穷远处是引力势能0势面,并且发射速度是最小速度,则卫星刚好可以到达无穷远处。
由动能定理得(mV^2)/2-GMm/r^2*dr=0;由微积分dr=r地解得V2=√(2GM/r)而第一宇宙速度公式为V1=√(GM/R)故这个值正好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一、提出问题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克服地球和太阳引力的束缚而飞离太阳系,必须具有的最小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
对于第三宇宙速度的计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情况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其计算结果为16.7km/s,但是《物理教学》中的《如何求第三宇宙速度?》分别以地球和太阳为参考系的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却不同,其结果分别是16.6km/s和13.8 km/s。
那么,到底哪种计算方法或哪个结果是正确的呢?这就是本文首先要讨论的问题。
另外,宇宙第三速度对于不同物体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这是第二个要讨论的问题。
二、计算方法1.先求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u,可以采用不同方法:方法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后面计算中,u取29.8 km/s。
实际上,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公转速度u和地球公转轨道半径有变化,但是把地球公转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并不影响此题的计算,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讨论。
2.接着求当克服了地球引力束缚而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运行后,物体为能克服太阳引力束缚而飞出太阳系的最小速度,设为v(此时v以太阳为参考系)。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3.再求物体在地球表面的发射速度,即宇宙第三速度(以地球为参考系)。
如果物体从地面出发顺着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切向飞出的话,便可借助于地球的公转速度,因而在飞离地球后相对地球的速度只需v-u,而不需要达到v,但仍然满足相对太阳的速度为v。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可以看成圆形,太阳引力与“物体—地球”体系速度方向垂直,从而不做功,故宇宙第三速度可以通过该体系机械能守恒求得。
宇宙速度第一第二第三是什么
宇宙速度第一第二第三是什么
第一宇宙速度(V1)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公里每秒。
航天器在距离地面表面数百公里以上的高空运行,地面对航天器引力比在地面时要小,故其速度也略小于V1。
第二宇宙速度(V2)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V1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场而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这个速度就叫做第二宇宙速度,亦称逃逸速度。
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二宇宙速度V2=11.2公里每秒。
由于月球还未超出地球引力的范围,故从地面发射探月航天器,其初始速度不小于10.848公里每秒即可。
第三宇宙速度(V3)从地球表面发射航天器,飞出太阳系,到浩瀚的银河系中漫游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就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第三宇宙速度V3=16.7公里每秒。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选择航天器入轨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方向一致时计算出的V3值;如果方向不一致,所需速度就要大于16.7公里每秒了。
可以说,航天器的速度是挣脱地球乃至太阳引力的惟一要素,目前只有火箭才能突破该宇宙速度。
三个宇宙速度的推导
第二宇宙速度是航天器脱离地球引力的关键,只有达到或超过 这个速度,航天器才能摆脱地球的束缚,飞向太阳系外。
第三宇宙速度
定义
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航天器摆 脱太阳系引力束缚所需的最 小速度,也被称为逃逸速度
。
计算公式
第三宇宙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v3=√(2GM/r),其中 G 是万 有引力常数,M 是太阳质量, r 是航天器与太阳中心的距离。
地球观测卫星
第一宇宙速度有助于地球观测卫 星获取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和气象 数据,因为低轨道卫星具有更高 的分辨率和更快的图像更新频率。
04
三个宇宙速度的物理意 义
第二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1 2
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指航天器能够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 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
计算公式
第二宇宙速度 = sqrt(2 * 地球质量 * 地球半径 * 重力加速度常数)
3
物理意义
第二宇宙速度是航天器离开地球引力场,进入更 广阔宇宙空间的重要条件。
第三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
01
第三宇宙速度(逃 逸速度)
指航天器能够完全摆脱太阳系引 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 初始速度。
计算公式
02
03
物理意义
第三宇宙速度 = sqrt(2 * 太阳质 量 * 地球公转半径 * 重力加速度 常数)
第一宇宙速度推导
总结词
第一宇宙速度是物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所需的最小速度,其推导基于牛顿第二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详细描述
第一宇宙速度,也称为环绕速度,是物体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速度。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 当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在平行于地心方向 上持续加速时,其受到的地球引力将提供物 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直到达到环绕 速度v环绕时,物体将保持匀速圆周运动。环 绕速度v环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环绕 = sqrt(GM/r),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M为
第三宇宙速度的推导及应用
第三宇宙速度的推导及应用方案下,第三宇宙速度的值存在很多可能性。
从第三宇宙速度的定义出发,引入一种新的理念,导出第三宇宙速度的新数值,得到了不同的第三宇宙速度。
在这些第三宇宙速度的新值中,有比16.7km/还要小的值,也有比16.7km/大的值。
说明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计算第三宇宙速度的一个最佳方案,现在普遍认为的第三宇宙速度16.7km/显然是有待进一步讨论和修改的。
下面再浅谈一下宇宙速度在航天事业上的应用,第三宇宙速度是从地球表面发射航天器(航天器按是否载人可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飞出太阳系,到浩瀚的银河系中漫游所需要的最小速度,是作为摆脱太阳系引力场束缚而飞往恒星际空间的恒星际飞行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其运行轨道为双曲线,所以也称双曲线速度。
宇宙速度的数值与所发射的人造天体入轨点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当离地面高度为零而又不计空气阻力时,第三宇宙速度为每秒16.7千米。
其实当物体在达到11.2千米/秒的运动速度时就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
脱离地球引力后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行。
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米/秒。
那时将按双曲线轨迹飞离地球,而相对太阳来说它将沿抛物线飞离太阳。
然而,人类的航天,并不是一味地要逃离地球。
特别是当前的应用航天器,需要绕地球飞行,即让航天器作圆周运动。
众所周知,必须始终有一个力作用在航天器上。
其大小等于该航天器运行线速度的平方乘以其质量再除以公转半径,即F=mv^2/R。
在这里,正好可以利用地球的引力。
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正好与物体作曲线运动的离心力方向相反。
那么,如何才能使要发射的航天器达到所需要的宇宙速度呢?必须要用运载火箭。
火箭是人类冲破地球引力飞向太空的工具。
火箭里装着不用空气就能点燃的燃料。
燃料燃烧时喷出气体,气体的反作用力可以使火箭向前推进。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3.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一.本节知识归纳:(一)处理卫星问题方法:把天体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222224T r m r m r v mr Mm G F πω====万;由该式可知:r 越大,卫星线速度越 ;角速度越 ;周期越 .(二)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v = km/s ,它是卫星在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备的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v = km/s ,它是卫星 的最小发射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v = km/s ,它是卫星 的最小发射速度.(三)近地卫星:1.轨道:以地心为圆心的圆形轨道。
2.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n F F 引 r 增大2Mm G r = 2222n n v m v r mr mr T ma a ωωπ⇒=⇒⎛⎫⎪⎝⎭⇒(四)同步卫星:1.轨道:在赤道的正上方。
2.定周期:T=24小时。
3.离地高度:h=36000km 。
求解方法: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2()36000MmGm R h h RT R h h R km π=+⇒=+⇒==由黄金代换式GM=gR 4.线速度大小:v=3.1km/s 5.角速度大小:定值。
6.向心加速度大小:定值。
二.例题分析:D v .从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速度=可知,把卫星发gR r 02/例1.1990年3月,紫金山天文台将1965年9月20日发现的第2753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其直径为32km ,如该小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同,则该小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多少?(已知地球半径R =6400km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1=8km/s )例2.如图所示,a 、b 、c 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 、b 质量相同,且小于c 的质量,则( )A .b 所需向心力最小B .b 、c 周期相等,且大于a 的周期C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D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 的线速度例3.有两个人造地球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 1∶r 2=4∶1,求这两个卫星的: (1)线速度之比; (2)角速度之比; (3)向心加速度之比; (4)运动周期之比.例4.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的最小速度 B .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C .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射到越远的地方越容易例5.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例6.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和B的质量之比m A∶m B=1∶2,轨道半径之比r A∶r B=1∶3,某一时刻它们的连线通过地心,则此时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 A∶v B=_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a A∶a B=___________,向心力之比F A∶F B=_____________.例7.人造卫星在太空运行中,天线偶然折断,天线将()A.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行B.做平抛运动,落向地球C.由于惯性,沿轨道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远离地球D.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向地球例8.已知火星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9,已知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量比在火星上的重量大49N,求这个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第七章第四节宇宙航行
第七章第四节 宇宙航行——精剖细解学习讲义知识点:宇宙航行 1、三个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解决思路:卫星环绕地球运动时所需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
解决方法: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和圆周运动的知识可得:G Mm R 2=m v 2R 。
得到的结论:v =GMR= 6.67×10-11×5.98×10246 370×103m/s =7.9×103 m/s 。
三个宇宙速度如下表所示:123的运动情况跟宇宙速度息息相关,它们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联立可得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若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则()A.根据题给条件可以估算出地球的质量B.据题给条件不能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C.第一宇宙速度v1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发射速度,也是最小环绕速度D.在地球表面以速度2 v1发射的卫星将会脱离太阳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之外【答案】A【详解】A.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根据对近地卫星有联立可得A正确;B.地球体积结合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B错误;C.第一宇宙速度v1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最大的环绕速度,C错误;D.第一宇宙速度v1=7.9 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 km/s,第三宇宙速度v3=16.7 km/s,在地球表面以速度2v1发射的卫星,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此卫星成为绕太阳运动的卫星,D错误。
故选A。
2、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对宇宙速度推导方法的研究
对宇宙速度推导方法的研究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第四宇宙速度,第五宇宙速度一、 第一宇宙速度1 、 方法一设地球半径为E R ,质量为E m ,在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抛体,以速度v 射出并且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则v 可称为第一宇宙环绕速度。
当抛体环绕地球作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抛出物体的引力提供抛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 22E E E mm v G m R R =v =由代换公式 22E E E E mm mg G gR Gm R ==7.9()km v s===2 、 方法二仍设地球半径为E R ,质量为E m ,在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抛体,以初速度1v 竖直向 上发射,到达距地面高度为h 时,以速度v 绕地球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把抛体与地球作为一个系统,由于只有保守内力作用在这个系统上,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有 2211122E E E E Gmm Gmm E mv mv R R h =-=-+ 22122E E E EGm Gm v v R h R =-++ 而()22E E E Gmm v m R h R h =++ (向心力=万有引力)1v =由代换公式 E E gR Gm =1v = 对于地球表面附近的人造地球卫星,有 ()17.9E kmR hv s==方法二中若E R h 也得出方法一中的结果,说明方法一是在忽略h 的条件下推出的。
3 、 方法三设从高山上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要想使这个抛体不落回地面,必使物体运动轨迹的弯曲程度与地球表面的弯曲程度相同,即至少使物体绕地球运转的轨迹与地球表面相似,且二者为同心圆,这样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了.如图1所示为地球的部分断面,现在把物体从山顶上A 点以水平速度抛射出去,如果没有地球的引力作用则1s 后物体将到达B 点,如图2,但由于地球的引力,物体在1s 时实际到达位置C .设地球为均匀球体,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故由自由落体运动可知21 4.92BC gt m =≈.倘若物体到达C 点时距地面的高度与A 点处距地面的高度相同,则物体就会沿着与地 图1 球同心的圆做圆周运动而不再落回地面上.图1中t AB v =,6370AD km =。
三个宇宙速度的理论推导
三个宇宙速度的理论推导(大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系,10级物理学一班,黄忠宇,201001071475)摘要:宇宙速度是指物体达到11.2千米/秒的运动速度时能摆脱地球引力束缚的一种速度。
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
脱离地球引力后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行。
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米/秒。
那时将按双曲线轨迹飞离地球,而相对太阳来说它将沿抛物线飞离太阳。
关键词:地球引力束缚,环绕速度,逃逸速度,时空作者简介:黄忠宇(1990-),男,广西桂平人,黑龙江省大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系学生0引言第一宇宙速度(又称环绕速度):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大小为7.9km/s ——计算方法是V=√(gR),即是 V= sqrt(gR) (g是重力加速度,R是星球半径)第二宇宙速度(又称脱离速度):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
大小为11.2km/s第三宇宙速度(又称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
其大小为16.7km/s。
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也可应用于其他天体。
例如计算火星的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只需要把公式中的M,R,g换成火星的质量、半径、表面重力加速度即可。
第四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理论推导在地面上向远处发射炮弹,炮弹速度越高飞行距离越远,当炮弹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炮弹不再落回地面(不考虑大气作用),而环绕地球作圆周飞行,这就是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也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
但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地球引力下降,环绕地球飞行所需要的飞行速度也降低,所有航天器都是在距地面很高的大气层外飞行,所以它们的飞行速度都比第一宇宙速度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议“如何求第三宇宙速度”
一、提出问题
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克服地球和太阳引力的束缚而飞离太阳系,必须具有的最小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
对于第三宇宙速度的计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一般情况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其计算结果为16.7km/s,但是《物理教学》中的《如何求第三宇宙速度?》分别以地球和太阳为参考系的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却不同,其结果分别是16.6km/s和13.8 km/s。
那么,到底哪种计算方法或哪个结果是正确的呢?这就是本文首先要讨论的问题。
另外,宇宙第三速度对于不同物体是不是都是一样的呢?这是第二个要讨论的问题。
二、计算方法
1.先求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u,可以采用不同方法:
方法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由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后面计算中,u取29.8 km/s。
实际上,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而不是圆形,公转
速度u和地球公转轨道半径有变化,但是把地球公转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并不影响此题的计算,这里不再进行详细讨论。
2.接着求当克服了地球引力束缚而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运行后,物体为能克服太阳引力束缚而飞出太阳系的最小速度,设为v(此时v以太阳为参考系)。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
3.再求物体在地球表面的发射速度,即宇宙第三速度(以地球为参考系)。
如果物
体从地面出发顺着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切向飞出的话,便可借助于地球的公转速度,因而在飞离地球后相对地球的速度只需v-u,而不需要达到v,但仍然满足相对太阳的速度为v。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可以看成圆形,太阳引力与“物体—地球”体系速度方向垂
直,从而不做功,故宇宙第三速度可以通过该体系机械能守恒求得。
下面结合个人
理解回顾总结一下《如何求第三宇宙速度?》中的两种不同求法:
(1)以地球为参考系(可忽略太阳的影响,故为惯性系)
物体在地球表面时,相对地球的速度为,动能为;“物体—地球”体系势
能力,其中m为物体质量,为地球半径。
当其远离地球而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运动时,物体相对太阳的速度是v,相对地球的速度为
;由于物体与地球的距离R很大,“物体—地球”体系势能为
三、分析讨论
以上两种求第三宇宙速度方法,分别以地球和太阳为参考系,两者都是惯性系,计算过程好象都有问题,为什么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呢?哪一个是正确的呢?其实,以地球参考系的方法是正确的,第三宇宙速度应约为16.6km/s,而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方法在考虑某些细节问题还不够全面,从而导致结果跟实际值相差较大。
本文前面提到过,以太阳为参考系时《如何求第三宇宙速度?》认为“考虑到物体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在物体飞离地球过程中,地球速度(从而动能)几乎不变。
”这句话是不是有道理呢?确实,地球质量M大,速度几乎不变,但是速度几乎不变,动能可
以看成几乎不变吗?不难看出,虽然地球速度改变量时△v很小,但是地球质量M很大,
地球动能的改变量就不一定很小,所以相对物体动能的改变量而言就不能忽略不计。
那么,以太阳为参考系时,如果要考虑地球动能的改变该怎么求第三宇宙速度呢?计算方法如下所示:
其结果与(2)式结果完全相同,可见这种方法是合理的。
四、深入研究
在前面的计算中,我们认为地球速度的改变量△v很小,如果考虑△v带来的影响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计算过程可以取地球或太阳为参考系,下面以地球为参考系为例进行计算。
很显然,物体远离地球而在地球公转轨道上运动时,地球相对太阳的速度为u+△v,
物体相对太阳的速度是v,相对地球的速度为,根据“物体—地球”体系机械能守恒,有
五、结论
本文介绍了两种分别以地球和太阳为参考系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第三宇宙速度对于不同物体并不是一样的,而跟物体的质量m和地球的质量的比值k有关系,所以严格讲,第三宇宙速度并不是16.6km/s,从理论上讲可以取得更小,但是当
时,即物体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10时(但这实际上是不大可能的),
第三宇宙速度也不过是16.4km/s,跟16.6km/s相差不大,所以把第三宇宙速度确定为16.6km/s是合情合理的。
另外,并不是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小达到了16.6km/s就能飞离太阳系,还要满足其方向是顺着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切向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