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_活性污泥法全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推导出水水质与污泥泥龄的关系 在稳态条件下,由系统活性污泥的物料守恒,有:
X0 — 进水中微生物浓度,gVSS /m3;
Xe — 出水中的污泥浓度,g/m3; XR — 排出的剩余污泥中的污泥浓度,g/m3; X — 曝气池中污泥浓度,gVSS /m3; V — 曝气池容积,m3; Q — 进水流量,m3/d; QW — 剩余污泥排放流量, m3/d;
第四章 活性污泥法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基础
第四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
活性污泥法的影响因素: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设备就是要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生理活 动的环境条件,充分发挥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必须充 分考虑影响活性污泥活性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有机负荷
① 污泥负荷FW 每千克活性污泥每日所承担的降解有机物的千 克数,计算公式如下: FW =QS /(NWV) Q —— 曝气池的设计流量,采用最高日平均流量; S —— 曝气池进水底物浓度; NW —— 曝气池混合液污泥(MLSS)浓度; V —— 曝气池有效容积。 ② 容积负荷Fr 每立方米曝气池每日所承担的有机物的千克数。 Fr = QS / V
(4)ຫໍສະໝຸດ BaiduH值
活性污泥微生物最适宜的pH范围是6.5~8.5。活性污泥处理系 统对酸碱度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在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过 程中pH值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逐渐适应;在运行中, pH值急变的 冲击负荷,将严重损害活性污泥,使得净化效果急剧恶化。
(5)营养物质 (6)有毒物质
大多数的化学物质都可能对微生物生理功能有毒害作用,有 毒物质大致包括重金属、硫化物等无机物质和氰、酚等有机物 质,它们对细菌的毒害作用是破坏细胞某些必要的物理结构或 抑制细菌的代谢过程,它们的破坏程度取决于其在污水中的浓 度。
(2)推导曝气池内微生物浓度与污泥泥龄的关系: 在稳态条件下,根据曝气池底物的物料平衡,有:
整理得:
将式③代入式②可得:
从上式解出X并整理得:
V /Q=t,上式中Q /V可替换成1/t 从上式可以看出,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与进出 水水质、污泥泥龄和曝气时间等都相关。
(3)推导回流比R与污泥泥龄θc的关系: 对曝气池内生物量进行物料衡算⑥⑤:
( dX / dt ) g — 活性污泥的净增长速率, gVSS /(m3 •d)。
进水中的微生物浓度可以忽略,因此,前式可变为:
将微生物增长基本方程代入式①可得:
根据微生物净增长速率和底物利用速率之间的关系, 式②可改写为:
将劳-麦方程代入式②可得:
从上式中解出Se ,得:
上式说明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出水有机物浓度只是污 泥泥龄的函数,与进水有机物浓度无关。
污泥负荷是影响活性污泥增长、有机物降解、污泥沉淀性能 以及需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工艺设计的主要参数。 污泥膨胀与污泥 负荷有重要关系,一 般在低负荷和高负荷 都不会出现污泥膨胀, 而在1.0左右的中间负 荷时SVI值很高,属 于污泥膨胀区,在设 计或运行时避免采用 这一区域的负荷值。
(2)水温
(曝气池内生物量的净变化率)=(生物量进入曝气池的速率) -(生物量离开曝气池的速率)
将微生物增长的基本方程代入上式有:
将(dS /dt)u = KXS(在KS远大于S的情况下)代入上式:
将(dS /dt)u = KXS(在KS远大于S的情况下)代入式②有:
将上式代入式θc =V / QW并解得θc :
微生物酶系统酶促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20~30℃之间,水 温上升有利于混合、搅拌、沉淀等物理过程,但不利于氧的传 递,一般将活性污泥反应过程的最高和最低的温度分别控制在 35℃和10℃。
(3)溶解氧
好氧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都是好氧菌,溶解氧与有机物的降 解速率和微生物的增长密切相关,工程中将曝气池出口处的溶 解氧浓度控制在2 mg/L以上。
将上式取倒数的得:
上式中V /Q为水力停留时间,用t表示,则上式变为: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
(一)曝气方式及原理
曝气类型:鼓风曝气、机械曝气(表面曝气、潜水曝气、 卧轴式曝气)、鼓风机械曝气 鼓风曝气:将鼓风机提供的压缩空气,通过管道系统送入 曝气池中空气扩散装置上,并以气泡形式扩散 到混合液中。(例如:微气泡扩散器) 鼓风机械曝气:采用鼓风装置将空气送入水下,用机械搅 拌的方法使空气和污水充分混合,本方法 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
一般二沉池沉淀效果良好时,出水中的SS小于15 mg/L,因 此,随出水排出的污泥量对污泥泥龄的影响相比剩余污泥对污 泥泥龄的影响小很多,一般可以忽略,因而污泥泥龄可简化为:
上式可用于计算剩余污泥量:
△X— 剩余污泥量,gVSS /d。
如果剩余污泥是从曝气池直接排放的,那么上式中 污泥浓度是一样的,故: θc =V / QW
二、劳伦斯和麦卡蒂模型
污泥泥龄:即生物固体停留时间(solids retention time,SRT),在处理系统(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 留时间,实质就是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全部更新一次所 需要的时间。
X — 曝气池中污泥浓度,g/m3; V — 曝气池容积,m3; Q — 进水流量,m3/d; QW — 剩余污泥排放流量, m3/d; Xe — 出水中的污泥浓度,g/m3; XR — 排出的剩余污泥中的污泥浓度,g/m3。
活性污泥法主要工艺及运行特点
活性污泥法数学模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 底物降解速率与底物浓度、生物量等因素之间的 关系; ② 微生物增殖速率与底物浓度、生物量等因素之间 的关系。
模型建立的依据:动力学及物料平衡
一、建立模型的假设
① 曝气池处于完全混合状态; ② 进水中的微生物浓度与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微生物 浓度相比很小,可假设为零。 ③ 全部可生物降解的底物都处于溶解状态。 ④ 系统运行稳定,处于稳定状态(稳态假设)。 ⑤ 二沉池中没有微生物的活动。 ⑥ 二沉池中没有污泥积累,泥水分离良好。 ⑦ 系统中不含有毒物质和抑制物质。
上式表明,污泥泥龄是XR / X和回流比R的函数,而 XR / X又是活性污泥沉降效率的函数。当二沉池运行正 常时,可用下式估计回流污泥的最高浓度: ( XR)max =106 /SVI
(4)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以上模型中包含了动力学参数如rmax、 KS、Kd、 Y,如何测定这些参数? 由式③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