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建议
10的加、减法-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的加、减法-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规则。
2.学生能够根据题意自主推算出加减法的答案。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2.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活动,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享受学习的过程,愉悦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能够懂得团队协作与分享,分享自己的收获与进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规则。
2.学生能够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快速计算出答案。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将加减法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2.学生能够根据题意自行分析出计算策略。
三、教学内容1. 数学概念引出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将10元钱分成若干份,每份2元,最多可以分成几份?•张三手里有10颗糖果,他吃了3颗,还剩下几颗?这些都是加减法问题,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10以内的加减法。
2. 学生操作2.1 加法在这道题中,小明手里有5颗糖果,他买了3颗糖果,一共有几颗糖果?小明手里有5颗糖果,他买了____颗糖果,一共有_____颗糖果。
解答:小明手里有5颗糖果,他买了3颗糖果,一共有8颗糖果。
小明手里有5颗糖果,他买了3颗糖果,一共有8颗糖果。
2.2 减法在这道题中,小华有2个铅笔,小明有5个铅笔,小明比小华多几个铅笔?小明比小华多_____个铅笔。
解答:小明比小华多3个铅笔。
小明比小华多3个铅笔。
3. 拓展练习3.1 团队合作设置小组,让学生名义上成为小组的老师,让他们在20的数字表格中自行设计出一些数学题目,并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答案分享给大家。
3.2 自行总结请学生在小册子上自行记录下今天讲解的10以内的加减法公式,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本、画图、写诗等形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今天的知识。
四、教学方式本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法、小组合作等模式交合进行教学。
五、教学评价引导学生自评,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教学评价。
10的加、减法-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0的加、减法-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0的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10的加、减法的基本概念;2.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3.10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10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布置作业:让学生小组讨论几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用10的加、减法进行计算;2.准备黑板、彩笔、教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一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加、减法,随机挑选几个学生上来,让他们上黑板表演计算,并解释他们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除了1-9的加、减法,还有哪些类型的加、减法呢?2. 新知讲解(15分钟)1.首先出示“10的加法口诀”、“10的减法口诀”,让学生认真观看,并并回忆前面所学过的口诀;2.按照PPT上的例题,介绍10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3.根据PPT上的例题,分别进行现场解题,学生可以选择上黑板讲解自己的思路。
3. 扩展运用(15分钟)1.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10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并进行小组交流;2.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交流学习经验;3.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思考: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要用到10的加、减法,它有什么优势?4. 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掌握;2.提醒学生进行相应的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以本节课的内容为例,引导学生总结“背诵口诀和理解计算方法的作用”,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始终坚持。
作业布置1.回家后,各小组再讨论一到两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用10的加、减法进行计算,写在作业本上;2.预习下一课的内容,提前了解比较、排序及有关的口诀。
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能够根据一幅图列出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
教学关键:使学生建立“凑十”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
2、师生打手势表示10的组成
二、学习新知
1、老师带来了葡萄,请你给大家提一个问题。
2、你能看图说出算式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板书:3+7=1010-3=7
7+3=1010-7=3
指生说说算式的意思。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下面老师想来考考你们。
看课件,说说你的想法
8+2=10-8=6+4=10-=
2+8=10-=4+=10-=
三、课间游戏
玩扑克说10的组成
四、课堂练习
1、看图列式
同桌互相说说图意
2、口算比赛
4+6=10-9=7+3=10-4=
10-3=9+1=10-2=10-7=
5+5=10-6=10-5=2+8=
3、猜一猜
大家猜一猜袋里可能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10朵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69页2题
板书设计: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7=1010-3=7
7+3=1010-7=10
10-=
+=10
教学反思:十的顺口溜,学生背着感兴趣,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北京版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目的:1。
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
2. 帮助学生建立凑十的认识.3. 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会看图意,列4个算式。
教学难点:看图列算式,先让学生自己试一试,然后讨论。
教学过程:(一)边画边填空,体会10的组成。
看图数一数每行有几个圆圈?再画几个就凑成了10个?(二)看图你能列出几道算式?3+7=10 10-3=77+3=10 10-7=34+6=10 10-4=66+4=10 10-6=4(三)试一试1。
看4个算式:8+2= 10—8= 2+8= 10-2= 2. 再观察4个算式:6+4= 10-4=4+6= 10-6=生填空,说说为什么填6、4。
3. 请你用3、7、10三个数列4道算式题。
生:3+7=10 10-3=77+3=10 10-7=3(四)凑成十,练一练2。
独立做,订正:生 1+9=10 8+2=105+5=10 6+4=103+7=10(五)填><或=。
1。
复习><=2。
谁和后边的数比?生:前边的算式得出得数和后边的数比.3。
怎么做呢?先计算,再用得数与后边的数比。
生做题订正。
(六)计算比赛(七)猜一猜1. 看箱子里共有几朵花(10朵)?2。
可能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生:9+1=10 8+2=10 3+7=10 4+6=10 5+5=10 1+9=10 2+8=10 7+3=10 6+4=10 10-5=5 10-1=9 10-2=8 10-3=7 10-4=610-9=1 10-8=2 10-7=3 10-6=4练一练:一人先出手指,另一人再出手指与之凑成10,再说算式。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10的加法、减法(教案)-北京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10的加法、减法(教案)-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1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能够应用10以内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3.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相互关系,并灵活运用。
二、教学方法1.演示法。
2.手把手指导法。
3.情景教学法。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可以采用游戏形式,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上学期学习了的数字。
2. 介绍加减法的常识知识首先引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练习,让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帮助发掘自身潜力,提高小组协作能力。
4. 深化理解为了提高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概念的理解,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个简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加减法的理解。
5. 巩固练习让学生以适当的困难程度进行练习,加强从根本上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堂总结通过学生的回顾与介绍,梳理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应用在实际应用是。
四、教学检测出示相关试题,进行集体教学检测,通过检测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基础。
五、教学反思本节数学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景教学为主要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生活情景中及日常学习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及运用的理解。
同时,采用游戏、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具有参与性与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十几加、减几|北京版
教案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十几加、减几|北京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十几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十几加、减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加、减几的计算过程,能正确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计数器、小棒、算式卡片等。
2. 教学课件:PPT课件,展示十几加、减几的计算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计算方法,如1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
(2)情境创设:教师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2. 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十几加、减几的计算方法。
(2)交流分享: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
(3)总结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板书。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算式卡片,学生口算十几加、减几的计算结果。
(2)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十几加、减几的计算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6. 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24-2025学年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1) 针对加减法互逆关系,增加更多互动和实例,如让学生自己编写算式并互相交换检查。
(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对于计算练习可分层设计,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效练习并保证课堂总结的完整性。
(3) 在 10 的组成和分解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个 10 的组成和分解表格,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更系统地理解和记忆 10 的组成规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10 的物体个数,会读、写 10。
(2) 理解 10 的组成和分解,掌握 1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 与其他数的大小。
(3) 熟练掌握 10 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 在教学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在练习中出错较多,可能是讲解时实例不够丰富。
(2) 在课堂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计算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完成较慢,导致课堂总结时间紧张。
(3) 在 10 的组成和分解教学中,虽然学生通过操作小棒理解了一些组合方式,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还缺乏系统性的理解,没有完全掌握所有的组合规律。
(b) 解释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加法中的和在减法中是被减数,加法中的加数是减法中的减数和差。
(c) 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练习,如 3 + 7 = 10,让学生写出 10 - 3 = 7,10 - 7 = 3。
(设计意图:理解互逆关系,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4) 10 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a)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如 10 - 2、3 + 7 等,让学生快速口算。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0 的组成规律,如按顺序从 1 开始分,每次一个数增加,另一个数减少。
北京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材分析
《10的加、减法》教材分析与8和9的加、减法一样,讲解10的加、减法的例题也是通过“一图四式”来学习的。
目的:一是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二是通过加、减关系来学习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试一试”的内容涉及三组10的加、减法。
呈现方式由给全三个算式,到只给一个算式,由学生推想出其他几个相应的算式,体现要求的逐步提高。
算式上的点子图是为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的直观图。
例题和“试一试”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但要加强交流,鼓励用组成计算的方法,特别对能依据加、减关系,“算减想加”的同学要充分肯定,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做准备。
“试一试”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使用直观图,并交流直观图在计算学习中的作用(计算、检查)以及使用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
“练一练”第1题是一个数学活动,通过“凑10”活动练习10的加、减法。
活动时,可以两个人一组,一个学生先出手指,如出的是2,另一个学生出8个手指和他“凑10”,然后两个人分别说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第2、4、6题是采用不同的形式练习10的加、减法。
熟练掌握10的加、减计算,这对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学习十分重要,要加强练习。
第3题是解决实际问题,要重视审题环节,学生要能完整表述题意。
第5题呈现的是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场景。
学生可以从跳绳、拔河等多种角度观察,提出不同的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只要求学生能观察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即可。
不要要求每个学生把每个问题都要想到、说到。
第7题是对有关10的加、减法计算进行整理。
整理加、减法计算因为有前期学习的经验,整理活动可由小组同学共同完成,要求尽可能有序地写出加、减法的各种情况,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总数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部分量依次多1,另一个部分量就会依次少1。
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会有序地思考,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北京版数学一上《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目标:1. 能正确的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 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3. 使学生领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 使学生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能正确算出得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 教师出示13。
看到13,你能想到什么?(教师可引导)2. 教师出示15。
看到15,你能想到什么?二、新授。
1. 集体学习。
摆出15根小棒,怎样一眼就能让人知道是15根呢?谁知道他是怎么摆的?看着这个小棒图,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10+5=15 5+10=15 15-5=10 15-10=52. 自主操作。
从11—20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用小棒把它摆出来,根据你的小棒图列出几个算式。
3. 展示。
将学生书写漂亮的算式帖到黑板上进行展示。
你最欣赏哪个?为什么?你想给谁提个建议?4. 分类。
黑板上有这么多漂亮的算式,如果让你给他们分分类,你想怎样分?5. 小结。
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规律?10在我们的计算中可重要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6. 教学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请你观察,每个加法算式中都有几个成员?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教师指算式中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说出名称。
在每个减法算式中,也有3个成员。
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差。
三、在( )里填上>、<、=18-0( )18 10( )15-15 16-10( )8 10+7( )1916( )0+16 19-6( )10 5+10( )14 11( )12-2四、小结:今天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
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2课时))
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10的认识和加、减法》科目:小学数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北京版(2024)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材内容本课教授的课文是北京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如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耍、教室里的物品摆放等,引导学生认识10 这个数字,并学习有关10 的加减法。
教材还安排了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认识了0 -9 这几个数字,对数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对于10 这个数字,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活动来帮助他们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教学策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10。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游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正确地数出10 这个数,会读、会写10,并掌握10 的组成。
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有关10 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10 和学习10 加减法的过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掌握10 的组成和加减法计算方法。
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掌握10 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应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新知的铺垫,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小棒时,不再指定每一小组必须摆什么,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摆。
尊重学生的选择,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愿望,在动手中思考,在动手中探究,掌握数学知识。
3.注重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提出: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有效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体会计算方法,并突出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小组合作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去实际操作,汇报结果时由学生自己评判,教师给予充分肯定,使其在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计数器口算卡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看图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 )=()()-()=()()+()=()()-()=() 2.复习数的组成。
从11~20各数中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数来说说它的组成。
3.揭示课题。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今天我们就要用刚才复习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板书课题: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设计意图:复习富有针对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10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10加几、十几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并初步认识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摆小棒、使用计数器等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书写和计算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进行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口算。
2.难点:理解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小棒和计数器。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A.复习旧知: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说出一些数(如11、13、17等)是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的。
B.情境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生活场景(如小朋友买糖果、分苹果等),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新知探究2.1 10加几A.操作演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1捆(10根)和3根小棒,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然后列出算式10+3=13,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1个10和3个1合起来是13)。
B.学生活动: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尝试列出其他10加几的算式,如6+10=16、5+10=15等。
C.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发现10加几的规律,即10加几就是十几。
2.2 大于10小于20的数加几A.操作演示:教师用计数器演示先拨出11,再添上2个1,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过程,然后列出算式11+2=13。
B.学生活动:让学生用计数器自己操作,尝试列出其他十几加几的算式,如14+3=17、15+2=17等。
C.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加几的规律,即十几加几:就用十几的个位上的数去加几。
2.3相应的减法A.引导发现:教师根据前面学习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如13-3=10、13-10=3等。
4.2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2024秋)
第四单元 20以内数的认识和进位加法第2课时--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引入师: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练习。
二、新知探究师: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生:左边有10个同学,右边有6个同学师: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观测星空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理解题意求观测星空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左边的10人与右边的6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列式:10+6或6+10师:应该怎样计算10+6呢?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10+6=16 6+10=16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6。
10+6=16(人)或6+10=16(人)答:观测星空的同学一共16人。
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
观测星空的同学一共有16人。
(1).女同学有6人,求男同学有多少人?师: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呢?求男同学有几人,就要从16人里面去掉女同学的人数,剩下的就是男同学的人数,用减法计算。
列式:16-6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16-6=10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1个十和6个一减去6个一,还剩下1个十,也就是10。
观测星空的同学一共有16人。
(2).左边有10人,求右边有多少人?求右边有多少人,就要从16人里面去掉左边的人数,剩下的就是右边的人数,用减法计算。
列式:16-10方法一:借助小棒计算16-10=6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计算1个十和6个一减去1个十,还剩下6个一,也就是6。
师:你知道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三、课堂检测四、总结评价小组交流: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小组交流,同学发言,老师汇总记录)自我评价,小组互评。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
精选一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5 学科数学年级一学期第一学期课题10的加、减法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第一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习有关10的加减法,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多种活动中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观察比较中感受数学的美,培养有序思考的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学习难点: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有序思考。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5分钟一、自主探究,学习有关10的加、减法一、自主探究,学习有关10的加、减法出示:果园里的葡萄成熟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仔细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1:发现左边有3串葡萄,右边有7串葡萄。
预设2:知道一共有10串葡萄。
2.请你任选两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自己试着写一写。
3.交流反馈。
预设1:左边有3串葡萄,右边有7串葡萄,一共有多少串葡萄?列出的算式是3+7=10 或7+3=10。
一共有10串葡萄,去掉左边的3串,就是右边的7串,列式是10-3=7。
从10串里,去掉右边的7串,就是左边的3串。
10-7=3。
二、借助经验,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一)涂色活动想一想,还可以把10分成哪两部分呢?请你试着把10个小圆圈涂成两种颜色,再写出相关的算式。
预设1:把10个小圆圈涂成2个粉色和8个绿色,列出了4个算式。
2+8=10,8+2=10,10-2=8,10-8=2。
预设2:军军没有写完,只写出了6+4,帮他补充。
还能想到4+6=10, 10-4=6,10-6=4。
预设3:把10分成5和5。
这两部分是一样的,所以加法算式是5+5=10,减法算式是10-5=5。
小结:分出的两部分不同,就可以列出有联系的4个算式,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算式。
如果分出的两部分相同,只能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一年级数学上册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北京版 教案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的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 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3. 使学生领悟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 使学生喜欢数学,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口算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能正确算出得数.
教学难点:
学习用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7= 6-2= 4+5= 5+5= 5+10= 10+8= 12-2= 19-10= 10-7= 17-7= 14-10= 8+10= 11-1= 12+3=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一)学习十几加几
1. 12+3=?你会算这道题吗?
2. 用小棒来帮忙验证一下。
3. 指导摆小棒,学生自己摆计算过程。
4. 2-3人汇报计算方法。
5. 看着黑板算式你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吗?(教师边板书)
6. 口算题:说想法
(二)学习十几减几
1. 15-3=?
2. 用小棒摆一摆。
3. 汇报计算方法。
4. 看算式说自己的想法。
5. 口算。
三、引出课题:
观察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些算式都有哪些特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四、计算。
1. 出示口算卡片。
2.
3. 在( )里填上〈、〉、=
12+4()15 18-0()18 10()15-5
16-10()8 10+7()19 16()0+16
19-6()10 5+10()14 11()12-2。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1 十几加、减几|北京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7.1十几加、减几|北京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数学教学内容为“十几加、减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十以内的数的认识;•十几以内的数的认识;•十几加、减个位数的口算。
1.2 教学目标经过本节数学教学后,学生将完成以下目标:•能够认识十以内的数和十几以内的数;•能够进行十几加、减个位数的算式;•能够迅速计算出口算结果;•能够在生活中合理运用口算。
二、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游戏化教学:观察分类,识数唱歌;•情境化教学:结合生活实例,突显数字概念;•体验式教学:多种体验实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2.1 教学步骤步骤一:学数唱歌。
教师放唱片或唱歌,学生跟唱数的名称、顺序。
步骤二:数码寻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多个数码,学生寻找指定的数码。
步骤三:观察分类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分类、数数。
步骤四:认识十以内的数教师出示数卡,让学生认识十以内的数及其大小顺序。
步骤五:认识十几以内的数教师出示十几以内的数卡,让学生认识十几以内的数及其大小顺序。
步骤六:十几加、减个位数的口算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进行十几加、减个位数的口算。
2.2.2 课堂练习练习一:口算练习教师出示几个带运算符的算式,在黑板上让学生口算求出答案。
练习二:选择填空练习教师出示多个带空白的算式,学生在多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练习三:画图练习教师出示多个口算题目,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口算练习。
三、教学评估3.1 教学方法评价本节数学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化教学、情境化教学、体验式教学等,能够在学生中引发广泛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关注度和理解能力。
3.2 教学成果评价本节数学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和计算能力。
以课堂练习和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够体现本节教学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建议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发现10加几,十几加几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本堂课中,我首先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即以学生熟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故事的形式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故事中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
接着直接引入课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引,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发现过程。
在探索新知部分,利用动手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新知,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点子图到小棒图的一图四式的变化过程,虽然图变了,但是式子没有改变,让学生体验在数学学习中掌握规律的重要性。
接着把由小棒图中的一图四式而得到的“10+1=11,11-10=1”进行推广,让学生观察并发现“10加几就等于十几,十几减10就等于10”这两个规律。
例6的教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并使学生了解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因为有了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计算作基础,学生理解算理并不困难。
在教学“11+5=16”时,11可以分成10和1,1+5=6, 10+6=16。
在11的个位上添上5个1,12、13、14、15、16,所以11+5=16。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前准备不十分充分且经验不足,一些环节处理的不熟练和不够完整,驾驭课堂能力还需尽快提高。
一、在课的设计方面,还应在动手操作后花时间认真总结出算法,让学生摆脱实物,直接清楚地说明算法,这点体现得不明显。
11+5=?就算式本身11可以分成10和1,1+5=6, 10+6=16,让学生在算法的理解上有一个实在的提升。
且这一部分知识教学完后,应该马上有个反馈,让学生巩固一下,也看看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
二、教师的语言过于贫乏平淡,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味的用孩子性的语言,会造成学生听觉上的乏味,从而注意力涣散,我应该加以适当的指令性语言和激励性语言。
且应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不能一味的是我自己将,学生听。
应该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进来。
这一点是我的瓶颈所在,我总是突破不了。
在以后的备课中,我会更加注意,努力突破自己,突破课堂教学。
三、在管理办法方面,除统一性语言外,还需加以适当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到位,因害怕发粘贴会耽误时间,所以省去了这一项内容,实际上应想办法改进才对。
经思考后,我想可以采用课上允诺,课下奖励的办法。
既不耽误时间,也不会影响奖励的发放。
四、在我的板书方面,更应该加强注意。
一年级的孩子,教师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写字、坐姿、回答问题要规范等等。
因此教师的板书尤为重要,不能随意涂写,要规范书写,精心设计。
这一点,我做的不到位,应加强练习粉笔字。
五、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不能仅仅是简单的两道题,学生一做就完事了。
我虽然完成了给学生对正确答案这一环节,也有同桌间交换互查。
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互查的一是很慢,二是有时有明显的错误,也看不出来。
所以这里我应该课下把试卷收上来,再看一遍,或者找几个能力强的孩子跟我一起看。
先部分培养,在集体培养。
测试题方面,应使题型多样化,并增加部分难题,使得学生分层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