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非手术治疗[可修改版ppt]

合集下载

《牙周病治疗》PPT课件

《牙周病治疗》PPT课件

磨改注意事项
水冷却,转数适当。 一次不能磨改太多牙齿,边磨边查。 磨改多牙时分次完成,避免疲劳。 松动牙磨改,应以左手固定。 尽量恢复牙齿的球状外形。
松牙固定术
适应证
外伤松动、移位牙。 牙周常规治疗后患牙仍松动,骨吸
收不足根长1/3者。 牙周手术前、后。 经根管作骨内固定术者。
一 手持器械
1 镰形洁治器
工作端特点:镰刀形,两侧刃口。 用途:邻面龈上牙石、菌斑及浅在龈下牙石。
2 锄形器
工作端特点:锄头形,左右成对。 用途:颊舌面龈上牙石、菌斑及浅层龈下牙石。
3 磨光器
▪ 橡皮杯、环状刷、细 砂纸。用途:去除遗留 色素和细小刻痕,磨光
牙面。
二 操作方法
▪ 执握器械:改良握笔式。 ▪ 支点:无名指为支点,置于邻牙上。 ▪ 洁治方法:刀刃与牙面成80°角。 ▪ 利用腕力,多用拉力。 ▪ 顺序:分区进行。 ▪ 患者和医生的椅位。
上颌牙颊尖与下颌牙舌尖高陡, 应沿虚线磨改。
A 下颌磨牙颊尖磨耗变低平。
B 选磨法恢复牙尖,黑色区为 磨除部分,牙尖高度不变。
A 未磨耗牙的牙合面宽度(O)。 B 磨耗后牙合面变宽(W),
选磨后恢复牙合面正常宽度(O)。
不正确的磨改方 法,降低了颊尖原有 的高度。
正确的磨改方法, 保留了颊尖应有的高 度。
建立平衡的功能性咬合关系,有利于牙周的修复和健康。 牙冠成形术,牙体修复,牙列修复,正畸等。 牙周炎症控制后,牙周手术前。
选磨原则
先准确定位,再进行磨改。 不可逆,尽量减少牙齿的磨除。
先磨改正中位的早接触点,且慎重 磨改功能性牙尖。
磨改以消除早接触点创伤为主。
选磨方法
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意义。 教会患者做各种咬合运动。 确定选磨点。 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磨改。 抛光、脱敏。

牙周病基础治疗ppt课件

牙周病基础治疗ppt课件
牙周病基础治疗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牙周病概述 • 牙周病的症状与诊断 •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 牙周病的预防与控制 • 牙周病治疗的预后与周病的定义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 织(牙周组织)的一类疾病, 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
自我检查
通过观察牙龈颜色、质地和出血情况,及时 发现异常。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洁牙,可以 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03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
口腔卫生指导
01
02
03
刷牙方法
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 ,包括选择合适的牙刷、 牙膏,以及刷牙的频率和 时间等。
牙线使用
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牙 线清理牙间隙,以预防牙 周病的发生。
控制牙菌斑
牙菌斑的形成
牙菌斑是牙周病的直接病因之一,是由口腔中的细菌、食物残渣 和唾液等成分在牙齿表面形成的生物膜。
控制牙菌斑的方法
通过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方法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保持口 腔清洁。
定期洁牙
定期洁牙可以彻底清除牙石和牙菌斑,预防和控制牙周病的发生。
控制牙石形成
牙石的形成
牙石是由钙化或矿化的牙菌斑形成的硬质沉积物 ,附着在牙齿表面或牙周袋内。
控制牙石的方法
通过定期洁牙、使用漱口水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 牙石的形成。
避免不良习惯
避免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可以减少牙石的 形成。
控制全身疾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全身疾病对牙周病的影响
01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增加牙周病的风
险。
控制全身疾病的方法
02
控制全身性疾病的病情,如保持血糖稳定、控制血压等,可以

牙周病用药ppt课件

牙周病用药ppt课件
二、牙周袋用药 过氧化氢、碘伏、碘甘油
三、药物缓释制剂 米诺环素微球、多西环素凝胶
四、根面处理药物 枸橼酸溶液、乙二胺四乙酸钠
五、牙周塞治剂 含丁香油的塞治剂
局部用药的特点
用药剂量小、局部病损区药物浓度高 避免“首过效应” 毒副作用小、疗效好 局限的或个别部位受累的牙周病在常规
治疗后仅局部用药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
[药理作用]
1.抑制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活性,降低花生四 烯酸的代谢,减少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合成,减 轻牙槽骨的吸收 2.抑制前列腺素从炎症细胞中释出,减轻炎症 反应和骨吸收 3.减弱细胞因子对前列腺素的诱导,减少PG的 合成,从而减少骨吸收
临床应用]
少、以局部应用为主 助治疗: 牙周炎、急性感染、冠周炎及牙周术后疼
[药理作用]
浓度为0.025%时,抑制厌氧菌 浓度为3.125%时,抑制放线菌
[临床应用]
辅助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一日2~3次 与氯已定溶液交替使用
牙周袋用药
牙周袋用药:
牙周袋内冲洗药物和其他药物
冲洗:
使用水或抗菌药液对牙龈缘或牙周袋内进行冲洗, 以清洁牙周,改善局部微生态环境的一种方法
牙周袋用药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1. 牙石 2. 牙面着色 3. 食物嵌塞 4. 咬合创伤 5. 解剖因素和不良习惯、医源性因素
牙周病主要临床症状
牙龈出血和炎症 形成牙周袋 牙槽骨吸收 牙松动和移位 牙周病的活动性
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的原因
存在一些机械不易到达的部位 微生物可侵入牙周组织 口腔内其他部位的微生物 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牙周组织的急性感染 某些全身性疾病患者 预防或减少菌斑的形成
药物缓释制剂
缓释剂: 活性药物缓慢、有控制地从剂型中释放

牙周病ppt课件完整版

牙周病ppt课件完整版

牙周病ppt课件完整版•牙周病概述•牙周病检查方法•牙周病治疗原则及措施•常见牙周病类型及其特点目录•牙周病预防与保健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牙周病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

分类根据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牙周病可分为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牙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牙周组织产生损害。

危险因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牙石、牙齿排列不齐、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合创伤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牙周病的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等。

严重者可出现牙周脓肿、牙齿脱落等。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口腔检查,结合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作出牙周病的诊断。

其中,口腔检查包括牙龈状况、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等方面的检查。

02牙周病检查方法观察牙龈颜色、形态和质地,检查有无红肿、出血或溢脓。

视诊探诊叩诊使用探针探测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及探诊出血情况。

检查牙齿有无松动、移位及叩痛。

030201根尖片观察牙槽骨吸收程度、牙周膜间隙及根尖周病变。

全景片评估全口牙齿的牙槽骨吸收情况,了解牙周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有无感染及炎症指标异常。

血常规评估凝血状况,排除凝血障碍引起的牙龈出血。

凝血功能通过取样培养或PCR 技术,检测牙周致病菌的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学检查实验室检查03牙周病治疗原则及措施教育患者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口腔清洁方法。

口腔卫生指导清除牙菌斑、牙石等刺激牙周组织的因素。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通过调磨牙齿、正畸等手段,消除咬合创伤,促进牙周组织恢复。

调整咬合关系局部用药使用抗菌漱口液、涂布消炎药物等,控制牙周炎症。

全身用药对于严重牙周病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等全身治疗。

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恢复牙龈正常形态。

翻开牙龈瓣,清除牙周袋内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病的基础及治疗ppt课件

牙周病的基础及治疗ppt课件

总之,在牙周炎的综合治疗计划中,修复
治疗常常占有重要的位置。
另一方面,成功的牙周治疗和良好的牙周支
持治疗也是保证修复治疗的良好效果所不 可缺少的。
牙周炎治疗—手术治疗
1、牙龈切除术:用于切除增生的牙龈组织
2、 翻瓣术 :不切除牙龈或仅切除少量的牙 龈。
使丧失的骨组织和牙周韧带再成形或修复
3、骨成形术 :用于平整由于轻度或中度骨丧失
齿出现松动。
在第三阶段,牙龈沟深度超过5毫米,牙根肿胀,牙 龈出现脓肿,牙骨质进一步丢失。您可能在这个阶 段失去这颗牙齿。
晚期牙周炎: 1、牙周炎达到这个阶段,牙周袋加深并出现溢脓, 牙根周围出现肿胀。 2、牙齿出现冷和热敏感,或者在刷牙时感到疼痛。 3、随着牙槽骨丧失的加重,牙齿将丧失支持组织并 脱落。某些牙齿还需性进程
分为三个阶段,但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您可以根据观察和感受口腔内的变化,以 及牙龈线下的改变区分不同的病理阶段。
阶段一:牙龈炎
健康的牙龈不会出血或疼痛。它们紧贴牙齿并有粉红色的尖 端。正常的牙龈沟不超过3毫米深,x线片显示没有牙骨质的 损失。
第一阶段,牙龈沟深1至3毫米,菌斑形成
行牙周手术。
3、牙齿松动者,可采取不同方法,
进行松牙固定术。 4、无法保留的患牙,则需拔除。
5、全身治疗:即口服抗菌药物,如甲
硝唑:每天3次,每次0.2克,连服1周
螺旋霉素:每天4次,每次0.2克,连
服 1周 替硝唑:每天2次,每次0.5克连服1周
6、修复治疗
(1)、调牙合 (2)、正畸疗法
(3)、牙周夹板固定
造成的浅小骨凹陷
预 防
1、日常不良习惯
(1)、偏嚼习惯
(2)、偏食习惯

2024年度牙周病学PPT幻灯片

2024年度牙周病学PPT幻灯片

2024/2/3
32
07
牙周健康维护与预防策 略
2024/2/3
33
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普及
01
刷牙方法与技巧
推广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以及使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2024/2/3
02
牙线、牙缝刷等辅助工具使用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牙线、牙缝刷等辅助工具,以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
食物残渣。
03
漱口水的选择与使用
2024/2/3
定义
牙周病学是研究牙周组织疾病及 其防治的口腔医学分支学科。
分类
根据病变累及组织的不同,牙周 病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大类 。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2024/2/3
发病原因
牙周病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其中牙菌斑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此外,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因素以及全身 因素如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等也可引发牙周病。
要作用。
21
免疫相关治疗方法探讨
免疫增强治疗
通过提高牙周组织免疫应答能力,增强对牙 周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免疫调节治疗
通过调节免疫应答平衡,促进牙周组织修复 和再生,维护牙周健康。
2024/2/3
免疫抑制治疗
针对过度活跃的免疫应答,通过免疫抑制治 疗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和破坏。
牙周病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研发针对牙周病原体的疫苗,通过预防接种 降低牙周病发病率。
38
危险因素
吸烟、糖尿病、精神压力等是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 因素可降低或改变牙周组织的抵抗力,从而促进牙周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
5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牙龈炎症、出 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 松动、移位等。

牙周病幻灯片PPT课件

牙周病幻灯片PPT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是骨量的减少颌骨组织 的微细结构受损,使骨的脆性增加,易发 生骨折.牙周炎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其特征 是结缔组织破坏和牙槽骨吸收。牙周炎和 骨质疏松症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患病 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受吸烟、疾病和 药物的影响等。
医学研究发现口腔 病灶是幽门螺旋杆菌的
“贮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幽门 螺旋杆菌便随着唾液或食物被咽到胃里去 “兴风作浪”导致胃病的发生或复发。
3.精神压力大的人
4.患系统性疾病的人
牙周病可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系统性疾病也能影响牙 周健康或疾病。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或疾病存在双向关系。 ler教授在1891年就提出“人的口腔是感染灶”。 口腔细菌及代谢产物进入身体他处可导致很多疾病如:败 血症、骨髓炎、脑炎、消化道紊乱等
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牙周 病病人患慢性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概 率是正常人的1.77倍.
芬兰学者研究发现牙周疾病病人患肾炎的 概率为正常人的1.5倍。肾炎可能与口腔病 灶内毒素的反复作用有关。
与牙周病有关的眼病有虹膜炎、睫状体炎、 脉络膜炎及眼球后神经炎
主要是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牙周疾病 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类风湿关节炎密切相 关,去除口腔病灶后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
11
牙周袋形成 牙龈炎症和出血 牙槽骨吸收 牙齿松动移位
1.口腔卫生不良的人:未认真有效口腔清洁、 牙石、软垢堆积、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
2.吸烟的人:吸烟患者得牙周病的几率是不 吸烟患者的5倍以上,香烟中的尼古丁会让 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牙龈供血不足,减弱牙 周组织的愈合能力.
1.牙齿 2.舌头 3.嘴唇 4.面颊 5.牙龈 6.上下牙槽骨 7.各类唾液腺

牙周病的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牙周病的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⑵根据牙周病一级预防,制定以下几项预防措施 ①健康教育:训练控制菌斑的方法。 ②启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采取有效的口腔卫生措施,如刷牙、牙线、漱口。 ③定期口腔检查,去除不良修复体。④口腔卫生训练,纠正不良的习惯。
① 示范教育:针对患者医学知识水平的限制,示范教育是改变患者行为的最重要的 方法。医护人员的示范和患者的积极参与,能够更有效地建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在患者的反复就诊中,对某些方法进行示范再示范,实践再实践,直到患者掌握正确 的口腔卫生方法和口腔健康行为。
三、治疗方法:
1.菌斑控制:菌斑控制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必须措施,是牙周病基础治疗的重点。 通过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及应用漱口液漱口达到菌斑控制目的。
2.龈上洁治术:用洁治器械或仪器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 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临床上常用超声洁牙机安装龈上工作头完成治疗。
3.龈下刮治术:又称根面平整术,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或仪器刮除位于牙周袋 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临床上常用超声洁牙机安装龈下工作头完成治疗。 4.牙合 治疗:即调 牙合 ,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建立起平衡的功能性咬 牙合 关系, 以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和健康。
⑶医护人员的准备:
洗手、戴口罩、帽子、眼罩或面罩、手套。
⑷病人准备: 向病人讲解治疗的目的和方法及意义,消除其紧张和恐惧的心理。递抑菌漱口水 (如0.2%醋酸氯己定)给病人含漱约1分钟,消毒口腔,以减少洁、刮治时喷雾的 细菌数量,减少诊室空气污染。
(二)术中配合 ⑴调节舒适的治疗椅位 ⑵保持术野清晰:护士一手持强力吸引器置于洁牙区1-2cm处,避免直接碰到病人的 舌咽部,以免引起恶心;另一手持口镜,协助牵拉口角及遮挡舌头,及时吸净口内液 体,保持术野清晰,便于医生操作。 ⑶病情观察:洁、刮治术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如脸色、表情、张口 情况、有否牙龈疼痛等。如果病人张口过于疲劳,应休息刻,缓解后再行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ppt课件

牙周病的治疗ppt课件

第四阶段: 维护期 Maintenance Phase
目的:保持长久疗效。
强调牙周炎患者经过治疗后: 自我维护,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定期专业维护,防止牙周炎的复发; 此期应终生坚持。
总结
手术期 再评估 维护期 修复期
基础治疗
Thanks
1.去除病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控制炎症
2.恢复软组织及骨的生理外形
3.恢复功能,保持长久疗效 4. 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5. 美学的目的
二. 牙周治疗程序
第一阶段:非手术治疗阶段(Non-surgery therapy) 基础治疗 Initial Therapy 第二阶段:手术治疗 Surgical Phase
第三阶段:修复治疗及正畸阶段 Restorative and Orthodontic Phase
第四阶段:维护期 Maintenance Phase
第一阶段:基础治疗 (Initial Therapy)
目的:去除病因,控制炎症。 医生 患者
消除局部 致病因素
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掌握控制菌斑、维护牙周健康的方法。
第一阶段治疗程序
向患者解释治疗计划
疗效再评估
探诊深度>5mm, 探诊有出血,
医生患者消除局部致病因素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掌握控制菌斑维护牙周健康的方法
牙周病的治疗
一 .牙周治疗的目标 Goals of periodontal treatment
二 .治疗程序 Treatment Sequence
一、牙周治疗的目标
Goals of periodontal treatment
根分叉病变Ⅰ~Ⅱ度, 牙龈及牙槽骨形态不良等。

牙周病ppt医学课件

牙周病ppt医学课件

探诊
使用探针探测牙周袋深度 、附着丧失程度、根分叉 病变等。
叩诊
检查牙齿有无松动、叩痛 等。
8
X线检查
根尖片
观察牙槽骨吸收程度、牙周膜间隙宽 度等。
CBCT
三维立体成像,更准确地评估牙周病 损情况。
全景片
了解全口牙齿牙周状况,评估牙槽骨 吸收程度。
2024/1/28
9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了解患者全身状况,排除 血液系统疾病。
牙周病的治疗和预防
牙周病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如口腔卫生指导、 洁治、刮治等)和手术治疗(如牙龈切除术、牙 周翻瓣术等)。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口腔 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
25
新兴技术在牙周病领域应用前景探讨
2024/1/28
人工智能在牙周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分析技术,辅助医生进行牙周病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制定,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效率。
症状
牙齿松动、移位、咀嚼功能下降等。
治疗
固定松动牙齿、调整咬合关系、牙周手术治疗等 。
2024/1/28
19
05
牙周病预防与保健策略
2024/1/28
20
日常口腔清洁和护理
2024/1/28
刷牙
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 氟牙膏。
漱口
饭后漱口,可使用淡盐水或漱口水,有助于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 渣和细菌。
2024/1/28
针对不同人群
根据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
针对危险因素
控制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危险因素,降低牙周病的发生风 险。
提高口腔保健意识

牙周病 PPT课件

牙周病 PPT课件
牙周炎 periodontitis
慢性牙周炎 Chronic Periodontitis
概述:
常见,占全部牙周炎的95%; 慢性发展,可有快速进展期; 成年人(35岁以上)多见; 牙周支持组织破坏; 多个牙累及,对称性,牙位特异性; 疾病基本不可逆; 与全身健康相关。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s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
多种微生物
高毒性因子
易感宿主
防御功能低下and/or过度炎症反应
牙周组织破坏
临床特点
快速进展的牙周组织破坏 rapid periodontal tissue destruction 年龄与性别 age and gender(年青,女性多) 口腔卫生情况 oral hygiene(与破坏程度不一致)
确定原发原因
联合病变的预后往往取决于牙周病损的预后, 牙周破坏不严重,牙齿不松动,预后较好.
原因不明:
活髓牙--先做牙周治疗 死髓牙--先做RCT
三、治疗原则 Treatment strategies
1、由牙髓根尖病变引起的牙周病变 清除感染源的牙髓-消除袋内感染-完善RCT
2、逆行性牙髓炎 主要看患牙能否保留 牙髓初步治疗,如病变可以控制,牙髓-牙周同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P) 通常发生于30岁以下者,但也可见于年龄更
大者; 对病原菌的血清抗体反应较弱 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呈明显的间歇性 广泛的邻面附着丧失,累积至少3颗非第一恒
磨牙和恒切牙
CP
年龄 进展 菌斑
分布
成人 慢,中进展 菌斑与破坏一致 病变分布不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邻面清洁:牙线,牙签,牙间隙刷 化学法控制菌斑
抑制菌斑形成或杀灭细菌
氯己定(洗必泰)(chlorhexidine) 是目前最有效的抗菌斑制剂
有文献显示 能抑制菌斑形成达45%~61%, 牙龈炎可减少27%~67%。
特殊人群的菌斑控制
电动牙刷 棉签蘸化学抗菌剂如氯己定液、过氧化氢等擦洗 口腔内各种手术后的患者
4.器械的锐利度
洁治和刮治术后临床转归
炎症控制:色形质改变 袋变浅
炎症消退 附着增加
深袋比浅袋改善更Βιβλιοθήκη 显E.C.Morrison et al 1980 JCP 90个病人 洁治、刮治和口腔卫生宣教后一月
治疗共用5-8小时,一个月完成 必要时调合
Pockets 4-6mm
Reduction in depth 0.96 + 0.47mm
SRP + 控制龈上菌斑
每2-3月洁治一次 疗效稳定,6年内无新的附着丧失
非手术治疗
消除菌斑滞留因素: 充填龋洞,去除悬突, 改正不良修复体,治疗食物嵌塞等.
食物嵌塞 找出原因,针对解决 选磨慎重 ,少量多次 对不能纠正的教会清洁方法
选磨法治疗食物嵌塞
开沟法 恢复牙尖的生理外形
恢复和调整边缘嵴 恢复外展隙
菌斑控制的效果
出血减少,袋深略降低,龈略退缩 附着水平无改变,螺旋体的%不减
菌斑控制(plaque control)
如何进行菌斑控制
1.菌斑形成的特点
部位 黏附于牙面
2.菌斑控制的具体方法
机械清除菌斑
刷牙
效果最为确切
清除大约70%的菌斑,自我清除的主要手段
关于方法 关于时间 关于次数
最大限度进入邻间隙 时间长,菌斑清除率高 不过分强调
咬合调整

药物治疗

治疗和控制全身疾病 消除不良习惯 戒烟
基础治疗阶段
拔除预后极差的患牙 不利于未来缺失牙修复的患牙
非手术治疗
菌斑控制(plaque control)
为什么要进行菌斑控制
1.由牙周疾病特点决定的
菌斑是牙周疾病的始动因素
菌斑不断形成,需终生控制
2.个体预防的可操作性
刷牙等机械方法对清除菌斑是最有效和安全的
SRP是牙周序列治疗程序中的最初阶段
主要目的
• 彻底清除牙面上可引起牙龈炎症的刺激因素, 如菌斑、牙石、内毒素等,
• 破坏菌斑生物膜的结构,大大地减少龈下微生物的数目
• 改变龈下微生态
龈上洁治
定义 方法
手工 机用
Air-flow
磨光
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
定义
用刮治器械去除: (1) 龈下牙石和菌斑 (2)含有内毒素的根面牙骨质 (3) 袋内壁炎性肉芽组织,残存的袋内上皮 形成硬而光洁、平整的根面,有利于牙周附着愈合
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SRP)
操作难点 凭手感 操作空间小 一定组织损伤 局麻下进行
影响龈下刮治疗效的因素(1)
1.根面解剖形态
影响龈下刮治疗效的因素(2)
2.操作者的技能
影响龈下刮治疗效的因素(3)
3.治疗的时间
手工器械SRP单个牙平均需要6-10分 钟
影治响疗龈的下时间刮过治短疗,效难的以因达素到好(4的) 效果
常规刷牙+漱口剂含漱
个体化的(individualized)菌斑控制方法
菌斑控制(plaque control)
菌斑控制不单纯是某一阶段的治疗任务, 贯穿在牙周治疗过程的始终
非手术治疗
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
通过使用相应的器械进行治疗 机械治疗(mechanical treatment 或instrumentation)
药物治疗目的
二、控制牙周组织急性炎症
药物治疗目的
三、患有某些全身疾病的患者,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 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HIV感染
四、在某些情况下用于预防或减少菌斑形成 口腔内手术后,残疾人,帕金森病患者等
五、调节宿主的免疫反应和防御功能、阻断疾病,促进愈合 探索和研究
药物治疗的原则(1)
1. 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合理使用药物 牙龈炎和轻、中度的慢性牙周炎不提倡使用。 机械治疗效果不佳的重度牙周炎或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病非手术治疗
牙周治疗第一阶段
目标
基础治疗(initial therapy)
消除牙周疾病的致病因素 控制炎症、终止疾病的进展
适用每一位牙周病患者 最基本的治疗
牙周治疗第一阶段
内容
拔除预后极差的患牙,不利于缺失修复的患牙
口腔卫生指导

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


菌斑滞留因素的去除
内 容
手 术
Pockets 7mm or greater 2.22 + 1.35mm
刮治不彻底 残留牙石 引流不畅
深部慢性炎症 牙周脓肿
洁治和刮治术后组织愈合
洁治:
沟内结合上皮
机械性损伤 一周后恢复正常
组织的愈合程度取决于牙石、菌斑是否彻底除净 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措施是否得力
刮治和根面平整:
即刻结合上皮撕裂 PD AL 1-2周上皮完全修复
牙菌斑生物膜的成分复杂, 主要致病菌不明确。
可以用机械方法或药物除去。
提出用从植物提取的抗菌溶液漱口, 以治疗牙槽脓漏
药物治疗目的
一、作为牙周机械治疗的辅助手段 杀灭或控制病原微生物,加强疗效,防止复发。
机械方法治疗的局限性 1 .有些部位器械难于到达 2 .有些微生物可进入牙周组织内 3 .口腔内其它部位的微生物
正中合 +
非正中 -
非正中 +
非正中 +
调牙窝 调斜面 调牙尖或切缘
早接触调合方法
中速转动。间歇磨改,适当手指固定 先正中后非正中, 少量多次 不轻易磨改维持垂直距离的功能性牙尖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结缔组织修复,胶元新生2-3周。 深袋组织修复更长时间
多数以长结合上皮附着于根面
根面平整术后的6周内不宜探袋深,
刮治术后菌系改变
细菌量↓ 螺旋体 G-菌比例↓ 球菌比例↑
OH差1-2月反跳
刮治后组织愈合取决于菌斑控制
SRP后不控制龈上菌斑
PD减少1-1.5mm 龈下菌斑又恢复到治疗前 疗效短暂
咬合调整
咬合创伤 加速和加重牙周炎破坏过程 妨碍牙周组织修复
咬合调整:改善牙列的功能
利于牙周组织修复
咬合调整
手段: 调合 修复 正畸 外科手术 等
早接触和合干扰
预防性调合存在争议 调合的适应范围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决定
调合时机: 消炎后 准确 术前 利于愈合和修复
早接触调合原则:
正中合 +
正中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