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去看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与发展
[古典舞,中国]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
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一、中国古典舞的产生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是欧阳予倩先生所提出,经过多次研究与讨论得到了当时舞蹈界人士的最终认可,因此在1950年被正式确定下来。
从字面的视角来说,中国古典舞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中国古典舞是指所有被古典化过程化过了的中国舞蹈;而狭义的中国古典舞所指的则是已经被中国舞蹈界所承认并且达成了共识的、被我们今天称为"中国古典舞的特定舞种,即指在某些指定的传统风格和民族审美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训练中与之有共同性的因素,再加以发展当代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要求的舞蹈形式的舞蹈。
它的产生是对中国传统古典舞蹈的复兴,更是对传统古典舞蹈的再造。
因为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只有60多年,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所以我们在中国古典舞中加上了"当代二个字。
中国古典舞曾经被一些人称为"戏曲舞蹈,是因为从它的诞生日起就与戏曲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关系,直接以戏曲京、昆中的舞蹈为载体。
虽然,从本质上讲戏曲舞蹈和传统舞蹈拥有共同的原则和审美特征,但戏曲和舞蹈也是各自拥有自己特殊规律的两种类型的表现艺术。
中国古典舞只有把自己从戏曲舞蹈中摆脱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特色的舞蹈规律,才能真正地成为一门单独的艺术形式。
因此,这就成为今后舞蹈研究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中国古典舞的争议我们都知道,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破坏,即新事物,而非旧事物。
已故中国新舞蹈事业的先驱吴晓邦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古典舞的名称,是从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以后才形成的。
30多年来古典舞走过了摸索、尝试的过程。
由于对传统理解的概念不同,所以时至今日对古典舞认识上的争议最多,而古典舞的发源地舞蹈学院,又是认识上最为活跃的地方。
我认为最值得我们今天研究的,应是古典舞如何表现给今人看的问题,是如何超越旧传统建立新传统的问题。
因为越是严格的学习,表现古人的动作越是学得准确,那么越不易走出古人情感与形式的模式。
中国的古代舞蹈
中国的古代舞蹈古代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本文将从舞蹈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的古代舞蹈。
一、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古代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原始社会。
当时的舞蹈主要是原始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用于祭祀神灵或祈求丰收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逐渐从宗教仪式中脱离出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娱乐的一种形式。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舞蹈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化和演进。
早期的舞蹈更加原始简单,以舞动和节奏感为主要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走向成熟,并与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古代舞蹈的分类与特点古代舞蹈可以根据地域、主题以及表现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其中,地域分类主要包括北方舞蹈、南方舞蹈以及西部和东部地区的舞蹈。
这些不同地域的舞蹈在表现形式、舞蹈动作以及舞蹈风格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而在主题分类方面,古代舞蹈主要有宫廷舞蹈、民间舞蹈以及宗教舞蹈等。
其中,宫廷舞蹈以其庄重、优雅的形象而闻名,常常在皇宫中展示。
民间舞蹈则以其活泼、朴实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宗教舞蹈则是宗教仪式中的一部分,用于表达信仰和敬神之情。
无论是哪种分类,古代舞蹈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
首先,古代舞蹈注重形象表达,舞者通过舞动的姿势和动作,传递情感和思想。
其次,古代舞蹈讲究舞蹈技巧,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体魄和对舞蹈的专业掌握。
此外,古代舞蹈也注重舞台效果,以音乐、服装、道具等元素与舞蹈形成统一的艺术呈现。
三、古代舞蹈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古代舞蹈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人们娱乐休闲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舞蹈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古代舞蹈还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融合,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内涵。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舞蹈常常作为表演形式的一部分出现,为故事情节增添了动态和美感。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貌。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在古代,古典舞是贵族社会的文化表达形式,用于表示尊贵与仪态。
古代中国的舞蹈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宫廷舞蹈、宗教舞蹈、民间舞蹈等。
在唐朝和宋朝时期,中国古典舞得到了蓬勃发展。
特别是唐代的舞蹈风格在当时非常独特,以其精美的动作和细腻的表情而闻名。
唐代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有宫廷舞、歌舞、宴会舞等。
同时,唐代的古典舞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影响,与周边国家的舞蹈形式相互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古典舞的艺术表达方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舞的黄金时代。
在明朝,舞蹈被视为重要的礼仪和文化活动,宫廷舞蹈成为社交场合的重要表演。
随着文化的繁荣,舞蹈在明朝达到了巅峰。
清朝时期,古典舞开始向百姓中传播,民间舞蹈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表演和发展。
清朝的古典舞动作优美,刚柔相济,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现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化,中国古典舞作为传统文化形式正在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现代舞蹈的流行,使人们对于古典舞的关注度减弱;另一方面,商业文化的冲击,使得古典舞面临着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压力。
这些因素导致了古典舞在当代的局限和困境。
然而,中国古典舞并没有被现代化的冲击完全抹杀,相反,在一些人士的努力推动下,古典舞得到了一定的复兴和发展。
一方面,一些专业古典舞团为古典舞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进行着舞蹈创作、演出和教学;另一方面,一些古典舞爱好者积极参与舞蹈培训与表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古典舞艺术。
中国古典舞的现状也得益于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推动。
中国古典舞团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与外国的古典舞团进行文化交流。
这种跨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使得中国古典舞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并为中国古典舞融入现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烟台信息工程学校山东烟台261400在源远流长的中国舞蹈中,古典舞作为舞蹈文化中的一种,其发展趋势备受瞩目。
中国古典舞既能体现传统文化,又能展现现代舞蹈精神,可以说古典舞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为一体。
古典舞在发展中将实现线条的圆形流动之美作为目标,所以古典舞的风格十分独特,审美特点自然与现代舞蹈不同。
因此,鉴于古典舞的重要性以及其价值,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审美特点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古典舞,并推动古典舞的发展。
古典舞继承了传统舞蹈的精髓,并根据现代舞蹈特点进行了改进,所以当前的古典舞是融古汇今的,其艺术价值无限。
一、中国古典舞文化内涵古典舞在造型上十分独特,无论是从形象、还是意境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感觉,其中还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时代背景。
中国古典舞和现代舞蹈不同,此类型舞蹈在运动轨迹上注重呈现圆、曲等美感,在用力过程中讲究想要往左先要往右、想要上前先要退后等。
中国古典舞在表演过程中对舞蹈演员的要求是十分高的,要求舞蹈演员在舞蹈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自己的身体韵律,将古典舞中的神表现出来,古典舞中的神就是其文化内涵的中心,要做到神形兼备。
古典舞是对圆以及倾的追求。
古典舞在审美过程中,主要注意的是肢体表演中所呈现出来的圆,此圆并不仅仅是一种体态表现,更是体现了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所以继承了古代观念并将其通过肢体表现出来的古典舞才是符合古典舞的审美,同时也是意境之美。
古代人们评论舞蹈价值主要依据的是其意境之美,而不是肢体动作之美,古典舞作为传统舞蹈中的一种,自然继承了这样的审美原则,因此古典舞就具有意境之美的审美特点。
二、中国古典舞发展趋势探讨古典舞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多年,但是古典舞在发展中所出现的分歧依然存在,而主要分歧就在于对古典舞传统概念的理解上。
面对这样的情况,在发展古典舞的过程中是将其现代化还是复古化就成为了人们纠结的关键。
在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人们想要让古典舞走向世界,所以若是古典舞被现代化,那么其存在的意义就不复存在,而想要展现现代化的古典舞也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
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中国古典舞发展历史中国的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 戏曲舞蹈”。
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也就是说还未完全从戏曲中蜕变出来,称它为戏曲,它已去掉了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说它是舞蹈,它还大量保持着戏曲的原态。
那么你知道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史吗?下面跟yjbys店铺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先秦时期中国原始时代舞蹈是华夏文化初始形态,而且此时期舞蹈的作用与后来的舞蹈有很大不同。
实在是因为单单说话表明不了心意,嗟叹也不能充分的表达情感,甚至咏歌仍嫌不足,不知不觉中就手舞足蹈了。
早在五帝和商周时期,以具史诗性的乐舞的形式出现。
仅在《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一篇中,就有这样三则故事:帝颛顼在登上帝位的时候,听到四面八方熙熙凄凄锵锵的风声很好听,就命令部下“飞龙”仿效八风之音创作了《承云》,用来祭祀天帝。
到了帝喾的时候,他则命令臣下“咸黑”创作《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又命令“倕”创制了鼙、鼓、钟、磬、吹苓、管、埙、篪、鼗、椎、锺等乐器,吹打起来,十分动听,引来凤鸟锦雉随之起舞。
中国乐舞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是周代雅乐舞蹈,西周周武王之弟周公对公元前26世纪到前11世纪流传的历代乐舞的整理更是文化史中的空前壮举。
在“制礼”的同时“作乐”,用“乐”这种声形谐和的艺术型式来表现礼。
为雅乐舞蹈前声,也是周代雅乐的主要内容。
之后,雅乐在其他东亚文化的广泛流传。
昔日孔子在齐国听舜帝时代创作的乐舞《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又说《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
”而为赞扬武王伐纣的功绩而创作的《武》乐则是“尽美矣,未尽善也。
”也由此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孔子对乐舞的评判标准——尽善尽美。
这些舞蹈都属于雅舞,还有八佾等。
民间祭祀的巫舞、傩舞等,见于楚地。
秦汉两汉舞蹈百技纷呈,是俗乐舞文化的高峰早在秦始皇即把民间的角抵戏引入宫廷,后来汉武帝大兴角抵百戏就是延续秦制,发展至东汉已成为极为丰富的宫廷舞乐百戏,富豪贵族的家庭宴会也多是杂技的成份的综合性演出。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分析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分析近年来,中国古典舞蹈艺术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古典舞蹈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难。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古典舞蹈是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保持对古典舞蹈传统的尊重和传承,同时注重创新。
只有通过充分理解和吸收传统元素,结合现代舞蹈技巧和表达方式,才能使中国古典舞蹈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焕发新的魅力。
二、加强艺术教育与培训艺术教育是培养古典舞蹈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学校中加强古典舞蹈的教学,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资深教师的指导,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了解和喜爱古典舞蹈。
同时,也需要为古典舞蹈人才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技艺水平和创作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舞蹈艺术家。
三、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中国古典舞蹈需要与国际艺术舞台对接,加强与国外舞蹈院团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外国舞蹈团体的联合演出、交流访问等形式,可以让中国古典舞蹈更好地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其在国际舞蹈界的影响力。
同时,也需要鼓励国内各地舞蹈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
四、加强舞剧创作与演出中国古典舞剧是古典舞蹈艺术的精华所在。
通过舞剧的创作与演出,可以将古典舞蹈更好地融入剧情与故事,增强观众的艺术体验。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培育更多优秀的编导人才,推动舞剧创作的多样化与更新。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舞剧演出的投入,提高演出质量,吸引更多观众关注和喜爱古典舞蹈。
五、借助新媒体推广与宣传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工具来推广和宣传古典舞蹈艺术。
通过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古典舞蹈的视频、图片和相关资讯,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同时,也可以借助在线直播和网络平台,将古典舞蹈演出推向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通过创新的宣传方式,可以为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想要持续向前发展,就必须先追根溯源、研究历史、建构回溯性
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想要持续向前发展,就必须先追根溯源、研究历史、建构回溯性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传统特色的艺术之一,它以绝妙的动作和和谐的美感及典雅、精细、优美的步法,展现出中国古代优秀舞美。
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文脉广延代代传承下
来的艺术,是我们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它集合了中国典雅的步法和街舞的生动性,既有着
不同层面的艺术形式,又可以用多种不同方式表达韵律、情绪和神态等。
中国古典舞发展过程中,一直在不断地汲取和融合其他舞蹈技术和艺术表现形式而发展,
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从中国古代舞蹈来看,可以看到在舞蹈
创作中,编导和传承一直都十分重视知识,注重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美的精髓,使之散发出
独具特色的美丽和精致。
古典舞蹈的发展需要以好的素质和优秀的创作能力为基础,即好
的表演、运动艺术融入和传统艺术技能,追求舞蹈、欣赏艺术家表现出来的丰富内容,注
重隐喻、象征和表现力等元素,使其保存有历史数据和文脉,可以以顺应时代的创作理念
而表现出现代性。
因此,要想持续向前发展中国古典舞,必须先追根溯源、研究历史、建构回溯性,即以历
史文献为基础,重温古典舞蹈的文脉。
此外,要丰富舞蹈的技法,在审美性、创作性和技
术性的不同方面结合当代舞蹈艺术国际法则和表现手法,从而增加舞蹈的形式性,拓宽舞
蹈表演空间,表现贴近现实生活,以增强舞蹈的实用性、感染力和生命力。
此外,还可以
探索性地尝试中国古典舞与现代舞蹈艺术的交流和连接,发掘和开发舞蹈的新艺术方式,
以提升舞蹈的文化素质,使其在现代舞蹈艺术领域体现出有别于传统的独特性和魅力。
4.纵观中国古代史舞蹈发展,谈谈你对当下中国舞蹈发展的看法
4.纵观中国古代史舞蹈发展,谈谈你对当下中国舞蹈发展的看法在社会不断发展中,艺术也不断存在着从传统转变为现代的艺术规律,舞蹈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不仅在外部受到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在内部也受到本民族自身文化发展需求的影响。
在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过程中,中国舞蹈总体呈现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多样化、立体化。
从传统中吸取精华,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中走出新路,在当代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中找到创作的方向,使舞蹈艺术做到符合社会发展与符合自身需要的并存。
舞蹈是运用身体语言表达情感表现生活,应该是人与生俱来就具备的条件反应,也是最早诞生的艺术门类之一可以说舞蹈是最具有群众基础的艺术,也是客观表达社会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中,中国舞蹈也呈现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格局,就舞蹈艺术近年的发展趋势以及出现的问题做出梳理和论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舞蹈的艺术规律和创造性意义。
对于舞蹈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当代中国原创舞蹈、以及本土化的现代舞蹈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阐明各自在发展中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对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发展普遍有几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保持祖辈们传承下来的样式,固守传统。
原汁原味的继承这些文化精粹,保持固定的风格、特点,不做改动,不加新创,力求不变。
另一种是依据现代的观点,快节奏的时代发展趋势,对传统艺术力求突破,去改变它,去丰富它,甚至是以一种“不破不立”的心态去对待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改变。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是从全球一体化的态度对待传统舞蹈艺术,是各国家各民族舞蹈艺术的相互融合,在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下,形成一种广泛的非常强势的主流文化,而其它的弱势舞蹈艺术将慢慢的消失或被同化掉。
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从根源上说是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各民族流传下来的具有典型风格的代表性文化艺术,它在相当长的时期都保留了相对独立的艺术风格及其特点,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以及民俗民风。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典舞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十分明显,它的审美原则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是用一根长线从古串到今的,这些原则非但在戏曲中可见,在唐宋乐舞中,在汉魏“舞戏”中,甚至在商周礼乐中,都能见其蛛丝马迹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来讲,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个崭新的艺术品类,这是一个可以和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种类,这个衍舞种是地道的中国货。
概述:中国古典舞(Chinese classical dance),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融合了许多武术、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强调呼吸的配合,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令人陶醉。
中国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韵、身法和技巧。
身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涵,每个舞蹈的韵味不同,两个人跳同样动作,韵味都不同。
身法则是指舞姿还有动作。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古典舞蹈非常强调“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身韵。
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灵魂。
神在中而形于外,“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真正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音乐大多采用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如古筝、二胡、琵琶等。
中国古典舞服装古色古香,根据舞蹈的具体要求也各有特色,汉唐舞大多采用传统的汉服。
历史:中国有着悠久和灿烂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对于中国舞蹈的历史而言,不论在历史文物,文字史料到戏曲的具体表演形式中,都有大量的记载和遗存,在中国舞蹈史书中就系统地论述了从原始舞蹈“舞”的起源,到历代舞蹈的表演形式、舞目、功能、思想内容等。
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
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
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
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中的舞蹈作品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和魅力。
本文将以舞蹈作品赏析的角度,从创作背景、舞蹈形式和艺术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古典舞的精彩之处。
一、创作背景中国古典舞作为民族舞蹈的代表,秉承了中华文化的瑰宝和智慧。
其创作背景多与中国传统文学、戏曲、历史等紧密相关,可以看到创作中的文学取材,是中国古典舞的一大特色,使得舞蹈作品更具情感和思想内涵。
例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之一,崔健先生创作的舞剧《红楼梦》将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巧妙地表现在舞台上,将人物的情感内心世界透过舞蹈动作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主题。
二、舞蹈形式中国古典舞的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了独舞、对舞、群舞等。
不同的舞蹈形式展示了不同的舞蹈技巧和风格,使得整个舞蹈作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变化。
对舞是中国古典舞的一种常见形式,它需要两位舞者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一种典型的对舞是《白蛇传》,由白蛇和许仙两个角色进行对舞,既展示了舞者娴熟的技巧和灵活的身法,又刻画出了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纠葛。
观众通过对舞的形式,更容易对舞蹈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产生共鸣。
群舞是中国古典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需要整个舞团的合作和协调。
在群舞中,舞者往往以各种变化多样的排列组合,展示出美丽的图案和舞蹈动作。
著名的群舞作品《霓裳羽衣舞》就是其中之一,舞者手持色彩斑斓的长衫,舞动着翩翩起舞,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震撼。
三、艺术特点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和美学追求。
舞蹈作品中的舞姿优美、动作流畅,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曲高和寡”、“意境清新”之美。
首先是舞姿优美。
中国古典舞注重舞姿的优美和舒展,强调舞者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舞者延展手臂、舒展腰肢的过程,这种优美的舞姿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古典舞中国古典舞
古典舞中国古典舞古典舞,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以其优雅、华丽和高雅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它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古代宫廷舞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独特的地域发展。
它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哲学、美学和音乐等多个领域的影响,融合了中国优美的姿势、舞蹈动作和情感表达。
古代皇宫作为中国古典舞的发源地,提供了一个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使得这种舞蹈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
它注重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情感表达,舞蹈动作典雅、流畅、舒展,展现着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高贵气质和内涵。
基本舞蹈动作包括扇、花、云等,这些形象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此外,古典舞还注重舞者的仪态和舞台呈现,强调整体的和谐、平衡和美感,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
中国古典舞的演出形式多样。
它可以独立演出,也可以与音乐、戏曲、诗词、戏剧等形式结合,形成多媒体的艺术表演。
古典舞的常见剧目包括《红楼梦》、《白蛇传》、《梁祝》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精湛的舞蹈技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并传递出深远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一些困境和挑战。
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古典舞面临着来自流行文化的冲击,观众群体变得日益有限。
然而,中国古典舞通过改革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和魅力。
许多年轻人加入了古典舞的学习和表演,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同时,古典舞在国际舞台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中国古典舞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舞蹈动作、音乐和情感表达,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精神。
古典舞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宇宙和谐的追求,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
同时,古典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代宫廷舞蹈到现代舞台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宫廷舞蹈。
在古代的宫廷中,舞蹈是重要的娱乐活动,也是表现皇帝权威和尊严的手段。
据史书记载,早在殷商时期,舞蹈就已经出现,并成为宫廷礼仪的重要一环。
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舞蹈日趋繁荣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但是,宫廷舞蹈并没有完全延续到现代,而是在历经战争和社会变革的影响后逐渐变得稀缺。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舞蹈艺术也不例外。
在20世纪初,一批年轻的舞蹈家开始将西方舞蹈元素融入到中国舞蹈中,这是中国舞蹈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也是中国古典舞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舞蹈艺术进一步蓬勃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古典舞开始成为国家艺术的一部分,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1954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为中国舞蹈的研究、教育和表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1960年代,中国舞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红色娘子军》,这是一个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大型舞剧,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舞蹈艺术进一步发展壮大。
中国古典舞融合了西方舞蹈的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现代舞台上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层出不穷,展现了中国舞蹈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今天,中国古典舞已经走向国际舞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
中国舞蹈家们在国际比赛和演出中屡获殊荣,为中国舞蹈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和学习者,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宫廷舞蹈,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变革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古典舞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发展,并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及流派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 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作者提炼、整理、加⼯、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较⾼超的技巧。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
我国汉族的古典舞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多保存在戏曲舞蹈中。
⼀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窟壁画、雕塑、画像⽯、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
我国舞蹈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的对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挖掘、整理、复现和发展的⼯作,取得了很⼤的成绩,形成了⼀套完备的中国古典舞教材,创作出⼀⼤批具有中国古典舞蹈风格的舞蹈和舞剧作品,形成了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的特点,以及精、⽓、神和⼿、眼、⾝、法、步完美协合与⾼度统⼀的美学特⾊。
(⼆)中国古典舞的流派 我国的古典舞⼤都是通过舞蹈⼯作者在戏曲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探索、借鉴和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它不按戏曲的规范,⽽是根据舞蹈的特性,按照舞蹈的审美标准及要求,把技术性的内容转化为艺术性的内容。
武术也是发展中国古典舞蹈的⼀个重要基础。
敦煌彩塑和敦煌壁画同是敦煌莫⾼窟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的能⼯巧匠们以娴熟的技巧、⾼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塑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神态⽣动的⼥性形象。
其中“飞天”是敦煌壁画中艺术成就,也是⼈们喜爱的部分。
⽽以“飞天”为主要舞蹈形象的敦煌舞蹈也成为我国古典舞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拓展我国古典舞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使得我国的古典舞得以更好的发展。
古典舞发展年表中国古典舞50多年的发展主要阶段
古典舞发展年表中国古典舞50多年的发展主要阶段中国古典舞发展的主要阶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本文将从创立、发展、壮大等方面,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主要阶段进行梳理和介绍。
第一阶段:创立与初期发展(1950年-1960年)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
在这个阶段,不少青年艺术家受到中国传统舞蹈的热爱,并加入到古典舞的创作与表演中。
1959年,中国舞蹈家协会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古典舞的组织形式初步形成。
在此期间,中国古典舞以吸纳中国民族舞蹈的元素为主,但仍受到苏联古典舞的影响。
第二阶段:改革与创造(1960年-1970年)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国古典舞创作经历了较大的改革与创新。
在这个阶段,中国古典舞开始逐渐摆脱外来的舞蹈影响,寻找本土化的表达方式。
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京剧、民族舞等,使古典舞在形式和语言上更加丰富多样。
第三阶段:民族审美与现代探索(1970年-1990年)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古典舞进一步融入中国的民族审美观念,突破了传统形式和结构的束缚,开始以现代的方式表达。
这个阶段,古典舞作品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家们大胆尝试各种表现手法,使古典舞在审美上更加多元和自由。
第四阶段:国际交流与对外展示(1990年-至今)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古典舞开始获得更多的国际关注和交流机会。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文化的重视,中国古典舞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强大的表演实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这个阶段,中国古典舞不断吸纳国际舞蹈的先进理念和技巧,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塑造出更具内涵和创新的作品。
第五阶段:多样化与创新(近年来)近年来,中国古典舞保持了多样化和创新的发展态势。
舞蹈创作和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艺术家们大胆探索新的主题和表现手法,不断推动古典舞的发展。
同时,国内外舞团和艺术家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通过共同的努力,推动了中国古典舞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古典舞蹈作为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表演风格,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舞蹈形式的多样化,中国古典舞蹈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
中国古典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独特的姿态、优雅的动作和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而闻名于世。
然而,尽管中国古典舞蹈的魅力与日俱增,但在现代社会,它面临着挑战。
首先,受到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网络时代的崛起,年轻一代更倾向于追求新潮和新奇的表演形式,导致对中国古典舞蹈的兴趣逐渐减少。
其次,舞蹈教育的不足和培训资源的匮乏,限制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
加之,传统舞蹈的高技术门槛和身体要求,对舞者的体能和技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也使得更多人望而却步。
然而,中国古典舞蹈在现代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典舞蹈表演市场逐渐增长。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演出和比赛为古典舞蹈家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此外,随着舞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学习中国古典舞蹈。
国家对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视也为古典舞蹈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在未来,中国古典舞蹈需要应对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改进古典舞蹈的教育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加强对古典舞蹈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具有高水平的舞蹈专业人才。
其次,加强对古典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演出策划,推出更多有创新意义、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典舞蹈的传统艺术形式,同时也要开拓创新,注入新的元素和表现手法,使其与现代社会和观众需求相结合。
此外,扩大中国古典舞蹈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国际舞蹈界的交流与合作,使中国古典舞蹈走向世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关于中国古代舞蹈的说明文
标题:中国古代舞蹈: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在古代中国,舞蹈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文化、艺术的载体。
通过研究中国古代舞蹈,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宗教、哲学等多个方面。
一、起源与演变中国古代舞蹈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祭祀活动,如《尚书》记载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就是远古先民模仿鸟兽动作的舞蹈。
随着社会的发展,舞蹈逐渐从原始的祭祀活动中脱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商周时期,舞蹈开始进入宫廷,成为统治阶级享乐的一部分。
秦汉时期,出现了“以舞相属”的交谊舞蹈。
唐代更是迎来了舞蹈的巅峰期,如著名的《霓裳羽衣舞》等。
宋元明清时期,舞蹈与戏剧结合,发展为戏曲舞蹈。
二、表现形式与艺术特色中国古代舞蹈大致可分为独舞和群舞两种形式。
独舞注重表现个人技巧和情感,如汉代的《长袖舞》和唐代的《绿腰舞》等。
群舞则注重队形变化和动作协调,如汉代的《盘鼓舞》和唐代的《九部乐》。
中国古代舞蹈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作优美流畅,讲究节奏感;二是注重手部和眼神的表达;三是善于运用道具和服饰;四是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如服饰上的绘画、装饰等。
三、文化内涵中国古代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例如,《踏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自娱性舞蹈,起源于唐代,流传至今。
通过欣赏《踏歌》,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豁达开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再如,《霓裳羽衣舞》,据传为唐明皇所作,融合了道教思想,展现了唐代的繁荣昌盛和艺术创新。
四、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代舞蹈也经历了传承与发展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传统舞蹈逐渐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许多舞蹈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工作。
同时,他们也不断地尝试将这些传统舞蹈元素融入到现代创作中,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论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
论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篇一:中国古典舞创作在当代的创新之路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古典舞如何实现创新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创作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创新之路。
一、古典舞创作的挑战古典舞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古典舞的创作需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对舞者和编舞者都提出了高要求。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舞蹈形式的需求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古典舞形式难以完全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
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了实现古典舞创作的创新,必须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
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古典舞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使之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例如,通过引入现代音乐、服装、道具等,使古典舞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增添时代感。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新的元素,以创造更具创新性的古典舞作品。
通过对传统故事、人物的重新演绎、再创造,使其具有现代时代的内涵和表达。
三、舞蹈编排的创新在古典舞创作中,舞蹈编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创新,舞者和编舞者可以借鉴其他舞蹈形式或者艺术表现形式的编排方法,将其融入古典舞作品中。
例如,可以融入现代舞技术的特点,使古典舞的动作更加灵活多样;可以借用戏剧的手法,加入情节性、角色性等元素,使古典舞更富有戏剧性。
此外,舞者和编舞者还可以充分利用空间、音乐、灯光等元素,使舞蹈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赏体验。
四、当代社会背景的反映古典舞作为艺术形式,也可以通过创作反映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和主题。
例如,可以通过古典舞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等;可以借用古典舞的形式,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环境问题等。
通过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使古典舞的创作更具时代性和社会性,与观众进行更直接的沟通和交流。
五、培养年轻舞者的创新意识要推动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创新发展,也需要注重培养年轻舞者的创新意识。
中国古典舞创作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考——以“桃李杯”舞蹈比赛为研究个案
被逼夜上梁山的复杂心情 , 其中有对亲人 的不舍 以 及对朝廷 的愤慨等 ; 《日出》 表现了陈 白露对现 实生
活 的 厌 恶 、 奈 与 逃 避 ; 在 淡 雅 中 透 出 飘 逸 之 态 无 而
但题材 、 表现形式还是感觉较 为匮乏 。大部分节 目
在 编创 上 缺 乏 古 典 文 化 的 韵 律 , 有 达 到 一 定 的 深 没 度 , 境 和 内涵 以 及 表 现 手 法 不 尽 如 人 意 , 多 作 意 很
实, 渐渐体现 出 “ 李杯” 桃 舞蹈大赛 以人为本 、 以教
学为特色 、 以交 流为 目的的宗 旨。20 0 9年 8月 , 笔 者有幸随队到沈阳观摩 了这 项赛事 。在整个“ 桃李
女的艺术形象 , 淋漓尽致地展 现老宫女“ 深宫哀怨 ”
的情绪 , 把普通深 宫女人 的生存 状态 呈现 出来 , 整 个舞蹈承载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内容。
的武学精髓 的《 问道武 当》还有活泼生 动 以形象模 , 仿为主的《 鱼儿》 又有如诗如 画以写意和想象立 意 ,
的《 吟 春 语 》 另 外 还 有 取 材 “ 公 移 山” 事 , 且 , 愚 故 歌
吣
“ 古典非古代” 已成 为大 家 的共 识 。中国古典 舞蹈
主要来 自古代宫廷乐舞 , 由于历 史原因致使 宫廷乐 舞独立 的舞蹈 形式 逐渐没 落 与失传 。经 历历 史 的
演 变 , 元 之 后 , 国戏 曲 成 为 了 中 国古 典 舞 的 主 宋 中
流。
和风格 , 并有许 多不 同题材 的作 品闻名 于世 ,O世 2 纪9 O年代 中后 期之前 的古 典舞 剧 目像《 江花月 春
目, 却常 因为舞种界定等问题 而屡受争议。以典 舞
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
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一、古典舞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古典舞是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中国。
古典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它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和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古典舞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中国人民传承的文化遗产。
古代的舞蹈教学主要是在宫廷和道观中进行的,它受到了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舞蹈教学体系。
二、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发展1. 宫廷教学古代中国的宫廷是古典舞教学的主要场所。
宫廷舞蹈以端庄、典雅、婉转为特点,对舞者的身姿、仪态、舞步等要求极高,宫廷舞蹈教学体系在宫廷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传承。
2. 道教影响道教对古典舞教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道家注重舞蹈的内在意境和修养,强调舞者的内心境界和气质修养,对古典舞的教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民间传承除了宫廷和道教的影响外,古典舞也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从宫廷到百姓,古典舞在不同阶层间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这种民间的传承对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现代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发展1. 教学体系的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古典舞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最初的宫廷教学到现代的舞蹈学院、舞蹈团等专业机构,古典舞教学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壮大,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规范。
2. 融合西方舞蹈现代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发展还受到了西方舞蹈的影响。
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古典舞教学体系开始融合了西方的舞蹈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发展平台。
四、对古典舞教学体系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教学体系的创建和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魅力和传奇的过程。
通过对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对古典舞这一传统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古典舞教学体系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舞蹈领域的独特魅力,其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去看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与发展摘要:本文尝试对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在中国各个门类艺术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的简述,从而提出了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创作与发展应该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去继承、借鉴,从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去吸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从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与中国古典舞学科体系。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艺术精神继承借鉴一、前言中国古典舞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并创建的一个学科,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敦煌派、身韵派、汉唐派、昆舞派的相继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也正在一步步完善。
虽然在近些年来对于中国古典舞的各种抨击和批评不绝于耳,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无论在舞蹈表演,课堂教学和剧目创作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所成就的。
中国古典舞体系的创建是有根源的。
它的根源都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中。
这也说明了中国古典舞体系的创建和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是成功的,从而带动了整个古典舞学科在表演、创作、教学等各个方面的建设。
近年来在国内各个舞蹈比赛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古典舞剧目,并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古典舞演员。
这就充分印证了中国古典舞这一学科成功的创建,以及在其训练体系下所取得的各个方面的成就。
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如今中国古典舞已经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而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如何继续发展中国古典舞,如何不断的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古典舞剧目,这都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
而中国古典舞身韵派的创立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
正是它继承、借鉴了戏曲舞蹈的动作和武术的套路和技巧,从中吸取了中国几千年舞蹈文化的精髓以及中国特有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才使其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才使其从戏曲艺术中分离了出来。
如今的中国古典舞要想发展与创新那就必须秉承着“以我为主,以我化外”①的观点去回到中国古代舞蹈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追根溯源去继承借鉴。
对于失传已久的古代舞蹈的寻根虽不可取,但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从融汇相通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去再续中国古典舞的创作与发展,或许这也是一条可行的方法。
因为它们都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背景和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
它们有着共同的先祖和母体,那就是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精神――意境、气韵、形神。
当今中国文化主要是受到儒家、道家和佛教这三方面的美学思想的影响。
恰恰是这三种思想交织、融汇、凝聚才形成了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精神。
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如今这些传统的艺术精神都蕴藏在了中国的各个艺术门类,从而使得中国的艺术与国外的有着迥然不同性的特征,也使得中国的各种古典艺术之间血脉相连,骨肉相接。
虽然历代的古典舞失传了但是在其它艺术门类中还保留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我们可以从中去寻找答案。
借以用来创作中国古典舞剧目乃至构建中国古典舞学科。
1.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舞蹈、音乐等等所有艺术门类中都强调意境,它是一种情与景的交融并且强调主客体的统一。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意境相当重要。
它使情和景有机统一,这也成了古典文学的特征之一。
如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又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一不是情景交融意境为大。
王国维先生也高度评价李煜的词说到:“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宗白华先生也说过:“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我们从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获得一等奖的古典舞作品《点绛唇》中也可以感受到。
《点绛唇》是一个词牌名,它最早出现在南朝萧梁时江淹的《咏美人春游》,只因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绎唇”。
“点绎唇”就由此而来。
到了北宋时,大文豪苏东坡对江淹的《咏美人春游》很是喜欢,后来写词时直接以“点绎唇”为题目来写词。
因为苏东坡在诗词界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他的以词牌名为“点绎唇”的词便迅速流传开来。
之后一些文人便把“点绎唇”作为词牌名来填词并流传后世,后来人们就把苏东坡的这首词的词牌格式叫做“点绎唇”。
虽然舞蹈《点绛唇》并不是按照各种《点绛唇》的词来编排的,但是它总归是以这个词牌名为背景来创作的,是以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创作的。
它表现的就是一个古时候深深庭院中的大家闺秀的内心世界,舞蹈完美的展示了一个女人从等待到期盼再到失落的这三个阶段的心理变化。
也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宋明理学下被禁锢了的思想的挣扎和在那个时代被束缚了的情感的无奈,而这些都完美的融入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舞蹈与诗词的结合虽然只是词牌名,但是通过这个舞蹈表现出来的意境也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宋词艺术中那种“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
不言而喻在以古典文学为基础来创作舞蹈时,编导所具备的深厚文学功底和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舞蹈剧目的创作将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气韵气韵应当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存在的独有的美学特质。
它是中国各个艺术门类中蕴藏的特有的一种审美形态。
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如:提、沉、冲、靠、云肩转腰、青龙探爪等等的元素及组合中就能明显的感觉到。
除了单纯的做动作外还要加上气息的运用,使动作与气息相互结合,使气息通过起于心、发于腰、形与体的动作从而传达到身体每一个部分。
使欣赏者能够感受到古典舞身韵的气势与韵律,感受到舞者由内心向肢体传递的外在形式美。
这不正是古典舞身韵中的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吗?这些心、意、气、力不都是气韵或是神韵的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吗?其实内在的气韵与中国武术中的太极拳和一些气功都非常像,它们都是强调气息和韵律,这证明了它们都具有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并且也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潮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诞生的。
中国古典舞《风吟》就很好的诠释了舞蹈中的气韵。
以身体的有形化之清风的无形,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每一个动作的质感,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能感觉到气息在身体里面流动。
好像给人一种舞者在于清风共吟唱,随风而逝、超凡脱俗人与自然的和谐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感觉。
舞者个人的能力和表现力固然在里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存在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的那种共通的气韵。
民国时期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他的舞水袖的本领非常棒,但他每天要看帖、临帖和舞剑。
他说过外要练剑,内要练心。
如果没有临帖和舞剑的功夫那就不会有那种宛若惊鸿翩若游龙般的水袖。
就更不会把书法和舞剑中的节奏和韵律运用到水袖上了。
由此可见气韵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是相通的,如果能从其它艺术门类中去感悟和体会那么对于中国当代的古典舞蹈剧目的创作与发展来说一定是有着莫大的帮助。
3.形神形是任何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所有艺术的内容都是通过其外在的形式来表现的。
艺术中所以可见的形态都可以称为形。
它也是艺术美传达的媒介,没有形这个中间的媒介,任何艺术的美将不复存在。
神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无论是诗词、丹青、曲赋、乐舞都离不开这一神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神是不分家的,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只有真正把握住了形神这两字要诀才能使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获得永久的生命力。
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画家顾恺之就提出过在绘画时应该达到以形写神,破形入神。
五代时期南唐著名的画家顾闳中所画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便充分地体现出了人物的形与神。
这幅长卷分别用五个连续的画面来共同描述韩熙载夜宴的情况。
尽管夜宴的场面豪奢,场面热火朝天,但是韩熙载的表情始终流露出一种抑郁、深思、忧心忡忡的状态,反映出了其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空虚。
这种形与神的描绘,体现出了画家卓越的绘画能力和对生活与人物刻画的深刻理解。
中国古典舞身韵创立的一个很要的原因就是从审美的角度上继承了戏曲舞蹈的传统,而这个美学的范畴很大程度上就是形与神的继承。
而形与神也恰恰是唐满成老师所提出的古典舞身韵四字箴言中形、神、劲、律的其中两字。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出现应该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中或者在继承戏曲舞蹈传统中的一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任何一门中国传统艺术只要抓住了形与神这一要领,无论是在创作还是表演方面,都有可能达到艺术中最高层次的以神领形、出神入化的境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回望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去审视中国古典舞。
三、结语花开花落春去秋来,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中国的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传统的艺术精神都已经融入到了中国的各个艺术门类中。
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精华,它们都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
对于意境、气韵、形神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使得中国的传统艺术与国外的艺术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也使得中国的各种传统艺术门类从古至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直到今日。
从当代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艺术精神或者说传统的审美思想才是应该去继承和借鉴的。
虽然中国古典舞曾经断代了或者说在两宋之后伴随着市井文化和民俗艺术的崛起渐渐的融入到了戏曲艺术中,但是这种精神并没有随着舞蹈艺术的消失而消失,它只是在戏曲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中存在与发展。
如今“中国古典舞从舞蹈艺术的特性和对戏曲……这就奠定了作为当代古典舞风格和形式的主体基础。
”可以说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成功创立正是对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和美学思想继承和借鉴的成果。
如果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创作与发展能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和其它艺术门类里继续吸收营养与精华,这将对于中国古典舞学科的建设将大大加强,然而这条路也是艰辛漫长而任重道远。
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变,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那么中国古典舞最终也会复振,最终也会成为中国舞蹈文化的代表符号。
注释:①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