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考研学校体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育学习策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
2、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
3、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才去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1、体育: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健康: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3、体育教学:在学生与体育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人之,身体练习,情感和交往活动。
4、运动训练: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5学校体育功能:学校体育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对人和社会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6.学校体育目标:在一定的活动空间和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7、一般训练:是指根据未来专项运动的需要,先用多种多样的身体训练的方法手段,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技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改进体型,初步掌握专项的运动技能、技能、为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成绩大好多方面的基础。
8、专项训练:是指采用专项本身的动作,以及与专项运动技术结构相似联系进行训练,提高专项所需要的身体机能,专项身体素质,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和理论及提高专项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以保证专项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
9、教学原则:依据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的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要求。
10、教学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教学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
11、终生体育:一个人终生受到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身心愉快,终生受益。"它主要由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两部分构成。
12、快乐体育:、从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育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
13、身体训练:体育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手法和方法,增进学生运动员身体健康,改善体型,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掌握运动技术和战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基础的训练过程。
14、技术训练:学习、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的训练过程。
15.体育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里健康、发展特性的发展,也是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16、健康教育: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17、课余体育锻炼:在课余时间里学生运用各种体育手段和方,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丰富睬余文化生活等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18、课余体育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20、体育学的终结性评价:在体育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
21、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为使学习效果更好而对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不断进行的
评价。
22、体育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以运动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掌握体育保健知识与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心身全面发展的一个认知和发展的过程。
23、运动技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
24、运动技能:一种习得的能力,是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准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能力。
25.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一门学科。体育课程是活动。
26、学生本位课程模式:体现“学生中心学校”或“是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思想。1、特征:各年级的学习方式有重大差异,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2、目标:让学习自我实现,培养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参加喜爱的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3、内容: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这生的学习内容。
27、社会本位课程模式: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一种价值取向。1、特征:以社会的需要来规定的目的、内容和培养人才的标准。2、目标:掌握运动技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养成习惯,增强体质,能够承受当今社会的压力与竞争。3、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情感体验。
一、简述体育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体育教学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3)体育教师4)学生5)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6)体育教学环境7)体育教学反馈
这几种要素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活动整体。不是各种因素的相加。二、简述运动技能教学的基本方法:
1)直观法2)语言法3)分解法与完整法4)预防法与纠正错误法5)游戏法6)竞赛法
三、简述发展体能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2)适量性原则。3)持续性原则。4)健康性原则。
四、简述课余运动的特点:p175
1)目的任务的多样性.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3)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五.简述体育课程的功能:
1)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特征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学生体能机能和适应能力。3)促进学生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4)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进程---社会适应。
六、简述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1)人体生理机能适应规律:“超量恢复”原理.2)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运动过程中,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是逐步进入工作状态的.3)体能发展的适应性规律。
七.简述体育学习的特点:
1)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3)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4)在体育学习中要承受一定得运动负荷。5)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八、体育教学遵循的原则:
1)健康性2)全面性3)主体性4)适量性5)直观性6)针对性7)实效与发展性
九、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
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旨在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身心素质,提高某项运动的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人才。
十、体育课程评价的基本内容:
对体育课程设计和体育课程实施活动以及整个系统所进行的评价活动,通过课程评价以期对已有体育课程进行反馈,为体育课程编制、修订和完善提供事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