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ppt_汪曾祺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 汪曾祺_《受戒》PPT
![大学语文-- 汪曾祺_《受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b17fb4aeaad1f346933fb9.png)
小说 散文集 小说集
《受戒》、《大淖记事》 《蒲桥集》 《邂逅集》
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 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 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 《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
拾,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
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许多卷本
《受戒》
汪曾祺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1997年5月16), 江苏高邮人,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 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 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 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 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 成就。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 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 大夫。”
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 对“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结构, 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 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 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 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 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 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以小见大, 而不是以小媚大。
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 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 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 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他的间或也 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给的悠然任化 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淡和颓废,在 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 “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式会好起来的”。汪曾祺 是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 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 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高考语文复习汪曾祺的小说ppt(1)
![高考语文复习汪曾祺的小说ppt(1)](https://img.taocdn.com/s3/m/c55f703bf78a6529647d53d1.png)
•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风格是由他独特的 语气、语调和语感共同形成的。 • 总的特点是简洁干净、不重修饰、文
白相间,节制而富有弹性。
汪曾祺自述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 都需要的。 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 格,对画,对文学,都如此。 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 者”,大致差不离。 我非常重视语言,也许我把语言的重要性推到 了极致。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 容。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15、作者最《<职业>自赏》里写道:“一般以为《受戒》 《大淖记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评,但我的回 答出乎一些人的意外:《职业》试探究作者认可这篇小 说的原因。
15、作者最《<职业>自赏》里写道:“一般以为《受戒》 《大淖记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评,但我的回 答出乎一些人的意外:《职业》试探究作者认可这篇小 说的原因。
阅读系列
汪曾祺的小说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以短篇小说 和散文闻名。被视为京派作家。早年毕业于西 南联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 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职业》,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 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 《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 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 士大夫。”
12、在写主人公叫卖声之前,作者先写了 其他几种叫卖声,请分析这样设计的作用。
参考答案: 内容:丰富பைடு நூலகம்事的背景; 扩大主题的内涵; 表现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 结构:引出(映衬)卖糕饼的孩子叫卖声。
13、“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 吗?”请说说小说中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白相间,节制而富有弹性。
汪曾祺自述 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么时候 都需要的。 我喜欢疏朗清淡的风格,不喜欢繁复浓重的风 格,对画,对文学,都如此。 我曾戏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 者”,大致差不离。 我非常重视语言,也许我把语言的重要性推到 了极致。我认为语言不只是形式,本身便是内 容。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15、作者最《<职业>自赏》里写道:“一般以为《受戒》 《大淖记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评,但我的回 答出乎一些人的意外:《职业》试探究作者认可这篇小 说的原因。
15、作者最《<职业>自赏》里写道:“一般以为《受戒》 《大淖记事》是我的代表作,似乎已有定评,但我的回 答出乎一些人的意外:《职业》试探究作者认可这篇小 说的原因。
阅读系列
汪曾祺的小说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以短篇小说 和散文闻名。被视为京派作家。早年毕业于西 南联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 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职业》,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 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 《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 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 士大夫。”
12、在写主人公叫卖声之前,作者先写了 其他几种叫卖声,请分析这样设计的作用。
参考答案: 内容:丰富பைடு நூலகம்事的背景; 扩大主题的内涵; 表现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 结构:引出(映衬)卖糕饼的孩子叫卖声。
13、“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 吗?”请说说小说中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现当代文学.ppt
![现当代文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d7780fbed5b9f3f90f1cd9.png)
• 儒家精神影响使汪曾祺形成了道中庸、思 无邪、求和谐、重人伦、讲人情处世态度, 温柔敦厚的人格特点。 《故里三陈》、《钓鱼的医生》、 • 同时,他所接受的现代教育又使他避免了 宋明儒家的偏执迂阔和等级观念。 • 《窥浴》、 《薛大娘》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 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汪曾祺:《我为什么写作》
• 三.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 • 新时期文学转型的启发者和示范者 •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传统的承继者
• 1.革命叙事到人性书写:人道主义精神的回 归。 从大写的人退回小写的人,从政治代言 人退回到日常生活。
• 2.政治主题到文化探讨:历史反思的深入, 开启了文化寻根之路。
• 3.整体性大叙事到个体性小叙事:文学主题 的非本质性和个体价值的张扬,小说重归 于“小”说 • 米兰〃昆德拉:‚每一部小说,不管怎样, 都对一个问题做出回答:人的存在是什么? 它的诗性在那里?‛ • 汪曾祺在80年代重新接通了五四文学传统, 展示了文学在主旋律外的多种可能性,极 大地启发了当代文学。
• 2.自由的结构。 “我的小说似乎小讲究结构,我的一篇谈小 说的短文中,说结构的原则是:随便”。 例如《大淖记事》
• 3.简洁朴素而又典雅诗意的语言。 •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 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 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 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 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 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 扑鲁鲁鲁飞远了。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
![《中国现当代文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2bb8eb240c844769eaee82.png)
《彼岸》:表现“人与人的牵制关系”主题。戏剧提 供一系列游戏的方式,展示了作者的思考。
(四)80年代散文概述
80年代散文呈现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 二是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重散 文的审美存在。 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巴金的《随想录》。此 外,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杨绛的《干校六 记》、贾平凹的《爱的踪迹》、曹明华的《一 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等中青年作家的散文创作, 不乏高质量的作品。
以及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捍卫,对人道主义与理想 主义的呼唤。
舒婷、北岛、顾城、 江河、杨炼、梁小斌、 芒克、多多、食指等 “朦胧诗派”主将的 名 字,将永远与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诗坛紧 联在一起。
1986年,“新生代”诗 歌“新生代”以绝对 反传统的姿态跃上诗 坛。
以韩东、于坚、王小龙、 车前子、蓝马、尚仲 敏等人为代表,在极 短时间内各自树立起 不同的旗帜。
《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新颖方式和独特的剧作结构、 舞台形象别具匠心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剧作在形 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 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 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 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野人》:表现了人类的迷惘和痛苦,是对人的全面 反思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2.现实主义的争论。
讨论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1977年)、《伤痕》、 《失去的爱情》(1978年)、《乔厂长上任记》、《我 该怎么办》(1979年)、《在社会档案里》(1979年)、 《女贼》、《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啊,人》、 《夏》、《人到中年》、《公开的情书》和“朦胧诗” 等。
(三)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四)80年代散文概述
80年代散文呈现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是对散文基本品格真实与真诚的追寻; 二是创作主体对散文本体意识的自觉,注重散 文的审美存在。 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巴金的《随想录》。此 外,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杨绛的《干校六 记》、贾平凹的《爱的踪迹》、曹明华的《一 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等中青年作家的散文创作, 不乏高质量的作品。
以及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 捍卫,对人道主义与理想 主义的呼唤。
舒婷、北岛、顾城、 江河、杨炼、梁小斌、 芒克、多多、食指等 “朦胧诗派”主将的 名 字,将永远与20世纪 80年代的中国诗坛紧 联在一起。
1986年,“新生代”诗 歌“新生代”以绝对 反传统的姿态跃上诗 坛。
以韩东、于坚、王小龙、 车前子、蓝马、尚仲 敏等人为代表,在极 短时间内各自树立起 不同的旗帜。
《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新颖方式和独特的剧作结构、 舞台形象别具匠心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剧作在形 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 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 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 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野人》:表现了人类的迷惘和痛苦,是对人的全面 反思和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2.现实主义的争论。
讨论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1977年)、《伤痕》、 《失去的爱情》(1978年)、《乔厂长上任记》、《我 该怎么办》(1979年)、《在社会档案里》(1979年)、 《女贼》、《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啊,人》、 《夏》、《人到中年》、《公开的情书》和“朦胧诗” 等。
(三)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金大力汪曾祺ppt
![金大力汪曾祺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becd3fb9f3f90f77c61bad.png)
因为缸很深,一半埋在地里。
对生活很知足
大力说:"不。干什为么他活人,着拿想 什么钱。再说,我 他这人是不会当众表演,更不会和任何人较量的。
金大力不变样,多少年都是那个样子。 关于他的大力,没有什么传说的故事,他没有表演过一次,也没有人和他较量过。
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 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
勤劳质朴 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泥,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
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
做事认真 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
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 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 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 里有抽烟的)。
他要各处看看,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里有抽烟
低,比一个小工多不了多少。同行师傅们过 的)。
因为缸很深,一半埋在地里。 语言尽显“自然、随意”,背后却是苦心孤诣。
不贪钱
意不去,几次提出要给金头儿涨涨工钱。金 因为缸很深,一半埋在地里。
只有一条,他倒是具备的:他有一个好人缘儿。
金大力是个很不够格的瓦匠,他的手艺比一个刚刚学徒的小工强不了多少,什么活也拿不起来。
金家茶炉的一半地方是三口大水缸。因为缸很深, 一半埋在地里。一口缸容水八担,金家一天至少 要用二十四担水。这二十四担水都是金大力挑的。 有活时,他早晚挑;没活时(瓦匠不能每天有活)白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 家的代表人物
1920年出生,江苏高邮市人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 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 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文艺》编辑 1997年5月因病去世,享年77岁。
对生活很知足
大力说:"不。干什为么他活人,着拿想 什么钱。再说,我 他这人是不会当众表演,更不会和任何人较量的。
金大力不变样,多少年都是那个样子。 关于他的大力,没有什么传说的故事,他没有表演过一次,也没有人和他较量过。
家里还开着一爿茶水炉子,我不比你们指身 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
勤劳质朴 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泥,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
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
做事认真 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
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 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 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 里有抽烟的)。
他要各处看看,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里有抽烟
低,比一个小工多不了多少。同行师傅们过 的)。
因为缸很深,一半埋在地里。 语言尽显“自然、随意”,背后却是苦心孤诣。
不贪钱
意不去,几次提出要给金头儿涨涨工钱。金 因为缸很深,一半埋在地里。
只有一条,他倒是具备的:他有一个好人缘儿。
金大力是个很不够格的瓦匠,他的手艺比一个刚刚学徒的小工强不了多少,什么活也拿不起来。
金家茶炉的一半地方是三口大水缸。因为缸很深, 一半埋在地里。一口缸容水八担,金家一天至少 要用二十四担水。这二十四担水都是金大力挑的。 有活时,他早晚挑;没活时(瓦匠不能每天有活)白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是中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 家的代表人物
1920年出生,江苏高邮市人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 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 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文艺》编辑 1997年5月因病去世,享年77岁。
2025届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汪曾祺课件
![2025届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汪曾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329cf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4.png)
• 二师父仁海。他是有老婆的。他老婆每年夏秋之间来住几个月,因为庵里凉 快。庵里有六个人,其中之一,就是这位和尚的家属。仁山、仁渡叫她嫂子, 明海叫她师娘。这两口子都很爱干净,整天的洗涮。傍晚的时候,坐在天井 里乘凉。白天,闷在屋里不出来。
阅读训练
• 三师父是个很聪明精干的人。有时一笔帐大师兄扒了半天算盘也算不清,他 眼珠子转两转,早算得一清二楚。他打牌赢的时候多,二三十张牌落地,上 下家手里有些什么牌,他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谁家约他打牌,就说“想送两 个钱给你”。他不但经忏俱通(小庙的和尚能够拜忏的不多),而且身怀绝 技,会“飞铙”。七月间有些地方做盂兰会,在旷地上放大焰口,几十个和 尚,穿绣花袈裟,飞铙。飞铙就是把十多斤重的大铙钹飞起来。到了一定的 时候,全部法器皆停,只几十副大铙紧张急促地敲起来。忽然起手,大铙向 半空中飞去,一面飞,一面旋转。然后,又落下来,接住。接住不是平平常 常地接住,有各种架势,“犀牛望月”“苏秦背剑”……这哪是念经,这是 耍杂技。也许是地藏王菩萨爱看这个,但真正因此快乐起来的是人,尤其是 妇女和孩子。这是年轻漂亮的和尚出风头的机会。
• 小英子跑过来:
• “给我!给我!”
阅读训练
• 她也试了试,真灵,一个黑母鸡一下子就把嘴撑住,傻了眼了!
•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 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 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
阅读训练
•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 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 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 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 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 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 可以。
阅读训练
• 三师父是个很聪明精干的人。有时一笔帐大师兄扒了半天算盘也算不清,他 眼珠子转两转,早算得一清二楚。他打牌赢的时候多,二三十张牌落地,上 下家手里有些什么牌,他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谁家约他打牌,就说“想送两 个钱给你”。他不但经忏俱通(小庙的和尚能够拜忏的不多),而且身怀绝 技,会“飞铙”。七月间有些地方做盂兰会,在旷地上放大焰口,几十个和 尚,穿绣花袈裟,飞铙。飞铙就是把十多斤重的大铙钹飞起来。到了一定的 时候,全部法器皆停,只几十副大铙紧张急促地敲起来。忽然起手,大铙向 半空中飞去,一面飞,一面旋转。然后,又落下来,接住。接住不是平平常 常地接住,有各种架势,“犀牛望月”“苏秦背剑”……这哪是念经,这是 耍杂技。也许是地藏王菩萨爱看这个,但真正因此快乐起来的是人,尤其是 妇女和孩子。这是年轻漂亮的和尚出风头的机会。
• 小英子跑过来:
• “给我!给我!”
阅读训练
• 她也试了试,真灵,一个黑母鸡一下子就把嘴撑住,傻了眼了!
•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里跑。
•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 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椹,三棵结白的, 三棵结紫的;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
阅读训练
•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 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 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 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 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 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 可以。
受戒汪曾祺PPT课件
![受戒汪曾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4e8d8326fff705cc170abb.png)
——作家阿城
.
16
泛读课文
故事梗概 小说三要素 明暗两线 字音 典故
.
17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简明扼要的概括小说的内容:
• 提示:十七岁的明海在荸荠庵出家已经4 年了。这里的和尚公然吃肉、杀生、打牌、 养女人、放债、收租,这个庵里无所谓清 规。十七岁的明海到这里出家已经四年了, 与相邻而居的小英子彼此产生了好感,就 在明海正式出家受戒回来的路上,两个年 轻人袒露了心扉,接受了彼此的爱情。概 括来说就是明海出家做和尚和小英子相爱 的故事。
.
28
《受戒》与佛教的关系:
• 《受戒》的故事与佛教无关 • 当和尚只是一种生存方式,一个正当的 职业 • 世俗生活与当和尚没有对立,没有压抑 人性,不需要斗争
.
29
明海出家做和尚是当地的一种风俗,而他的和尚生活并 非我们所常见的那样每日参禅诵经,和尚本应遵守不杀 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食肉的戒律,而 《受戒》中的相关描写却与此有种种“错位”。找出有哪 些“错位”,对此,你们怎么看?
.
35
世俗环境描写的作用
• 一、烘托作用 • 本文中环境描写提高到了与人物相等的地位,让
人们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欣赏到一种令人赏 心悦目的风俗形象。风物、习俗和民情,既是小 说人物活动的背景,展示其性格的空间,更是小 说与众不同的展示对象。
.
36
• 二、深化小说主题
• 作者努力去营造一个美丽而温馨的艺术世界,这样的生活 场景,对于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令人耳目 一新的,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如果没有这样独特的 风物、民情的展示,小说中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就不会那 样动人,也不会收到那样独特的审美效果。
庙里果然是气象庄严,到了这里谁也不敢大声咳
.
16
泛读课文
故事梗概 小说三要素 明暗两线 字音 典故
.
17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简明扼要的概括小说的内容:
• 提示:十七岁的明海在荸荠庵出家已经4 年了。这里的和尚公然吃肉、杀生、打牌、 养女人、放债、收租,这个庵里无所谓清 规。十七岁的明海到这里出家已经四年了, 与相邻而居的小英子彼此产生了好感,就 在明海正式出家受戒回来的路上,两个年 轻人袒露了心扉,接受了彼此的爱情。概 括来说就是明海出家做和尚和小英子相爱 的故事。
.
28
《受戒》与佛教的关系:
• 《受戒》的故事与佛教无关 • 当和尚只是一种生存方式,一个正当的 职业 • 世俗生活与当和尚没有对立,没有压抑 人性,不需要斗争
.
29
明海出家做和尚是当地的一种风俗,而他的和尚生活并 非我们所常见的那样每日参禅诵经,和尚本应遵守不杀 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食肉的戒律,而 《受戒》中的相关描写却与此有种种“错位”。找出有哪 些“错位”,对此,你们怎么看?
.
35
世俗环境描写的作用
• 一、烘托作用 • 本文中环境描写提高到了与人物相等的地位,让
人们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欣赏到一种令人赏 心悦目的风俗形象。风物、习俗和民情,既是小 说人物活动的背景,展示其性格的空间,更是小 说与众不同的展示对象。
.
36
• 二、深化小说主题
• 作者努力去营造一个美丽而温馨的艺术世界,这样的生活 场景,对于经历了十年浩劫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令人耳目 一新的,激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如果没有这样独特的 风物、民情的展示,小说中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就不会那 样动人,也不会收到那样独特的审美效果。
庙里果然是气象庄严,到了这里谁也不敢大声咳
受戒ppt
![受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02ae7627284b73f2425032.png)
(二)人与环境的和谐
“出和尚”是这个地方的一大特色 就 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 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 花的 他的家乡出和尚 。明子家弟兄多,而 且这里的和尚有很多的好处:一是可以吃 现成饭,二是可以攒钱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 下,明子顺理成章地做了和尚。 小英子的生存环境是桃源式的 。小英子 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 他们一家 人男耕女织,温饱无忧,门前的春联表达 了一家人积极向上乐善好施的思想观念 一 切看起来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六、作者的话
我因为是长子,常在法事的开头和当中被 叫去磕头;法事完了,在他们脱下袈裟, 互道辛苦之后(头一次听见他们互相道“辛 苦”,我颇为感动,原来和尚之间也很讲人 情,不是那样冷淡),陪他们一起喝粥或 者吃挂面。这样我就有机会看怎样布置道 场,翻看他们的经卷,听他们敲击法器, 对着经本一句一句地听正座唱“叹骷髅”(的。我们有过各 种创伤,但是我们今天应该快乐。一个作家,有 责任给予人们一分快乐,尤其是今天(请不要误 会,我并不反对写悲惨的故事)。……我相信我 的作品是健康的,是引人向上的,是可以增加人 对于生活的信心的,这至少是我的希望,也许会 适得其反。我们当然需要有战斗性的,描写具有 丰富的人性的现代英雄的,深刻而尖锐地揭示社 会的病痛并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悲壮、宏伟的作品 。悲剧总是比喜剧更高一些。我的作品不是,也 不可能成为主流。
我写《受戒》,主要想说明人是不能受压抑的, 反而应当发掘人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肯定人 的价值。我写了人性的解放。 像小英子这种乡村女孩,她们感情的发育是非常 健康的,没有经过扭曲,跟城市里受教育的女孩 不同。她们比较纯,在性的观念上比较解放。这 是思无邪,《诗经》里的境界。我写这些,跟三 中全会思想解放很有关系。多年来,我们深受思 想束缚之苦。
汪曾祺完整版课件
![汪曾祺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dec9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6.png)
主要成就
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奖项,作 品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汪曾祺的影响与地位
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在读者中的地位
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
研究汪曾祺的学者和专家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汪学”研究领域
02汪曾祺作品赏析写风格语言幽默风趣,情节曲折跌宕,富 有地方色彩,展现出汪曾祺独特的 写作风格。
03
汪曾祺的文学风格
散淡平 实
语言风格
汪曾祺的文学语言散淡平实,娓 娓道来,不事雕琢。他以平淡的 语言描绘生活,展现出生活的原
貌。
叙事风格
汪曾祺的叙事风格也以散淡平实 为主,他注重情节的自然发展,
不强调戏剧性的冲突和高潮。
叙事风格 《大淖记事》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思考,赢 得了读者的喜爱,成为了汪曾祺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异秉》全文展示
01
汪曾祺早期作品
《异秉》是汪曾祺早期的作品之一,描写了主人公王二在药铺做伙计的
经历,以及他与药铺老板、同行之间的矛盾纠葛。
02 03
讽刺意味
《异秉》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通过对药铺老板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 会上某些人的虚伪、势利和贪婪,同时也反映了小人物们的生存困境和 无奈。
语言特点
《异秉》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幽默感,让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独特魅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家庭背景:书香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 家庭教育
求学经历: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学习中 国语言文学
汪曾祺的作品与成就
文学语言
运用地道、平易、富有表现力 的语言,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 界
五味汪曾祺(课堂PPT)
![五味汪曾祺(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9a76ddec3a87c24028c4ea.png)
25
大白菜主义也就是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 在于他的保守和封闭。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 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 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17
2、21-29节:
(1)文中举周作人、闻一多为例,有什么好处? 周作人、闻一多都是大作家,文化名人,选择他
们来写,既增加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增加了文化 含量。通过周作人的口说出家乡人爱吃咸,时间上 是“整体”,程度上用两个“极”,食物为“咸菜 ”和“咸鱼”,选材极富典型性和表现力,也为下 文写浙东人铺垫。
中表现生活气息的?
(1)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 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既写了食物的滋味,也写了生活的滋味:清贫的 生活之中温暖的人情味,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 和辛酸。
(2)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酸菜缸多 ,说明家底子厚
9
细品六味
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 种,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并 与同学合作,按照菜名、味道、产地三 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10
味道
饮食
产地
民俗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11
味道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饮食 酸菜 酸菜白肉火锅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酸笋 酸饭 炒蟮糊 夹沙肉 芋头扣肉 番薯糖水 苣荬菜 则尔根 牛肉粉 涮涮辣 麻辣 咸鱼 臭豆腐 苋菜秸子(苋菜咕)
4、行文如行云流水,语言冲淡而有味
23
主旨
本文叙写了全国各地的不同味道,作 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美食。地 域不同,食物的味道不同,表达了无限 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
大白菜主义也就是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 在于他的保守和封闭。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 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 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17
2、21-29节:
(1)文中举周作人、闻一多为例,有什么好处? 周作人、闻一多都是大作家,文化名人,选择他
们来写,既增加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增加了文化 含量。通过周作人的口说出家乡人爱吃咸,时间上 是“整体”,程度上用两个“极”,食物为“咸菜 ”和“咸鱼”,选材极富典型性和表现力,也为下 文写浙东人铺垫。
中表现生活气息的?
(1)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 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既写了食物的滋味,也写了生活的滋味:清贫的 生活之中温暖的人情味,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 和辛酸。
(2)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酸菜缸多 ,说明家底子厚
9
细品六味
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 种,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并 与同学合作,按照菜名、味道、产地三 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10
味道
饮食
产地
民俗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11
味道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饮食 酸菜 酸菜白肉火锅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酸笋 酸饭 炒蟮糊 夹沙肉 芋头扣肉 番薯糖水 苣荬菜 则尔根 牛肉粉 涮涮辣 麻辣 咸鱼 臭豆腐 苋菜秸子(苋菜咕)
4、行文如行云流水,语言冲淡而有味
23
主旨
本文叙写了全国各地的不同味道,作 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美食。地 域不同,食物的味道不同,表达了无限 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
汪曾祺PPT课件
![汪曾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5cf4779563c1ec5da717e.png)
尾处以写景暗示了性的成熟。
16
.
作品背景
《受戒》,这是作家汪曾祺十七岁那年,抗 战爆发时,避难到了一个小寺庙里住了几个月 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最早曾以《庙与僧》为题 在上海《大公报》发表,1980年才重新写成了 《受戒》。两部作品比较后发现,两小说都有 “回忆”的特点,但相隔了近三十五年,作家 对往事的回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小说风格也 完全不同。《庙与僧》严格说来,只是《受戒》 的创作素材,作家对人生的理解,还停留在好 奇阶段,并无成熟的见解。经过几十年的发酵, 才酿成醇美清新的《受戒》。
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三师父精明能干,风流倜傥,能玩牌,会“飞铙”,还长于唱山歌
小调。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
他们也举行宗教仪式,可那欢快的场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有时,“一场大焰口过后,也
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个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
“作者为两个小恋
人选择受戒与庙宇这样
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具
有诙谐的机智,无疑是
对神的嘲弄,对人的自
然情感与生活权利的肯
定。”
(季红真
《传统的生活与文化铸
造的性格》,1983);
24
.
评《受戒》
“《受戒》中小和 尚与村姑的爱情故事, 是对禁锢人性的宗教的 嘲弄,还是借描写半僧 半俗的生活,表示对那 种略带原始韵味的人情 美的热衷呢?或藉此反 衬城市那种物欲横流的 丑恶世界?” (周荷初《汪曾祺小说 的美学评析》,1988)
艺术小品集 《汪曾祺:文与画》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剧本京剧:《沙家浜》(主要作者)
京剧:《范进中举》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汪曾祺 《受戒》PPT
![汪曾祺 《受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15ed95daef5ef7ba0d3ce9.png)
或许是街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被束缚的,但人性却 是永远取法被束缚的,它会用尽所有力量冲破一切 阻碍,寻找到心灵的归宿。有时,情感会战胜理智, 或许这就是人性苏醒的时候。人最初的善良和勇气, 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性,这种人性下的追求,才是最 美好的追求;这种人性下的胜利,才是正义吗的胜 利。人性之善,是时间生命的精髓:人性之善,是 社会灵魂的梁柱。宣扬着复苏的人性,引领着人性 的复苏,这正是《受戒》的伟大之处。
《葡萄月令》
这篇散文作者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详细介 绍了葡萄十二个月的生长情况。语言简洁、 平实自然,很口语化。但生动有趣,充分体 现了虽然话语平常但是充满趣味这一点。
汪曾祺散文特色
汪曾祺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文深蕴着他独特的人 生体验,但其效用并不只是自娱一己的性情,他强 调自己的作品还应于世道人心有补,于社会人生有 益,决不是要把个人与社会隔离开来。他的间或也 流露出道家主张的随缘自适、自足自给的悠然任化 的意趣,但断然有别于魏晋文人的清淡和颓废,在 本质上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描绘是乐观向上的,相信 “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式会好起来的”。汪曾祺 是从内容到形式上建立一种原汁原味的“本色艺术” 或“绿色艺术”,创造真境界,传达真感情,引领 人们到达精神世界的净土。
小说 散文集 小说集
《受戒》、《大淖记事》 《蒲桥集》 《邂逅集》
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 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 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 《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 拾,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 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许多卷本 《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他的小说 被视为诗化小说。
文雅书桌背景中国知名作家汪曾祺生平介绍PPT
![文雅书桌背景中国知名作家汪曾祺生平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62f82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7.png)
解放前夕
1944年,为生活计,汪曾祺在昆明北郊观音寺的一个由联大同学办的 “中国建设中学”当教师,在两年的教学期间,汪曾祺写了小说《小 学校的钟声》,重写小说《复仇》。 后由沈从文推荐给郑振铎在上海主办的《文艺复兴》杂志发表。此外, 还写了小说《职业》《落魄》《老鲁》等。 这期间汪曾祺与同在中国建设中学任教的施松卿相识,并建立了恋爱 关系。
YOUR LOGO
A UNIVERSITY
作家简介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物评价
PART 01
作者简介
AUTHOR PROFILE
PART 01
作家简介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戏剧家、文学家、美食家、生活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 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 夫。”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40年,开始创作小说,受沈从文指导。 1950年调入北京,历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 1962年调任北京京剧团编剧。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以短篇小说成就最高。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YOUR LOGO
A UNIVERSITY
作家简介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人物评价
PART 02
人物作品
CHARACTER WORKS
PART 02
人物作品
CHARACTER WORKS
1944年,为生活计,汪曾祺在昆明北郊观音寺的一个由联大同学办的 “中国建设中学”当教师,在两年的教学期间,汪曾祺写了小说《小 学校的钟声》,重写小说《复仇》。 后由沈从文推荐给郑振铎在上海主办的《文艺复兴》杂志发表。此外, 还写了小说《职业》《落魄》《老鲁》等。 这期间汪曾祺与同在中国建设中学任教的施松卿相识,并建立了恋爱 关系。
YOUR LOGO
A UNIVERSITY
作家简介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物评价
PART 01
作者简介
AUTHOR PROFILE
PART 01
作家简介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戏剧家、文学家、美食家、生活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 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 夫。”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40年,开始创作小说,受沈从文指导。 1950年调入北京,历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 1962年调任北京京剧团编剧。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以短篇小说成就最高。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YOUR LOGO
A UNIVERSITY
作家简介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人物评价
PART 02
人物作品
CHARACTER WORKS
PART 02
人物作品
CHARACTER WORKS
第八章汪曾祺小说PPT课件
![第八章汪曾祺小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df7e61a32d7375a5178053.png)
30
最后,刘号长被驱逐出境。而巧云,也终于 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挑夫”,勇敢地用自己 的肩膀承担着养活她所爱的两个男人的责任。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最长的小说,也就是 12000字左右。这篇小说也是汪曾祺最富有 “故事性”的小说:恶人作恶,美人落难, 英雄相救,有情人终成眷属。
31
《陈小手》
《故里三陈》 《陈四》
26
《大淖记事》 发表于《北京文学》1981年第7期,
获得同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同年 度《北京文学》奖。
27
小说叙述的是民国时期发生在作者故乡高邮大 淖的“故事”:大淖东盟住着一些外来户,都 是写做小生意的,他们勤劳、本分、讲义气; 西面则住着些本地人,大都以挑担为生,过着 “今朝有饭今朝饱”的日子,不大本分,尤其 是在男女事情上。小锡匠十一子与挑夫女儿巧 云就是这分属大淖东西两边“不同的人”,但 他们一个生的一表人才,一个长的一朵花似的, 互相倾慕,有了好感
23
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 小英子这天穿了一 件细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的裤子,赤 脚穿了一双细草鞋,头一边插着一朵栀子花, 一边插着一朵石榴花。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浆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 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 你要不要?”
1943年毕业后。小说创作呈现个人风格。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
3
1963年参加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的改 编,“文革”中参加“样板戏”《沙家 浜》的定稿。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 进入创作的高潮期,创作出许多描写民 国时期江南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 的赞誉。
最后,刘号长被驱逐出境。而巧云,也终于 变成了一个地道的“挑夫”,勇敢地用自己 的肩膀承担着养活她所爱的两个男人的责任。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最长的小说,也就是 12000字左右。这篇小说也是汪曾祺最富有 “故事性”的小说:恶人作恶,美人落难, 英雄相救,有情人终成眷属。
31
《陈小手》
《故里三陈》 《陈四》
26
《大淖记事》 发表于《北京文学》1981年第7期,
获得同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同年 度《北京文学》奖。
27
小说叙述的是民国时期发生在作者故乡高邮大 淖的“故事”:大淖东盟住着一些外来户,都 是写做小生意的,他们勤劳、本分、讲义气; 西面则住着些本地人,大都以挑担为生,过着 “今朝有饭今朝饱”的日子,不大本分,尤其 是在男女事情上。小锡匠十一子与挑夫女儿巧 云就是这分属大淖东西两边“不同的人”,但 他们一个生的一表人才,一个长的一朵花似的, 互相倾慕,有了好感
23
小英子把明海接上船。 小英子这天穿了一 件细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的裤子,赤 脚穿了一双细草鞋,头一边插着一朵栀子花, 一边插着一朵石榴花。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浆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 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 你要不要?”
1943年毕业后。小说创作呈现个人风格。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
3
1963年参加京剧现代戏《沙家浜》的改 编,“文革”中参加“样板戏”《沙家 浜》的定稿。
1979年,重新开始创作。80年代以后, 进入创作的高潮期,创作出许多描写民 国时期江南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 的赞誉。
大学语文第八讲汪曾祺ppt课件
![大学语文第八讲汪曾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cf06a5f8c75fbfc67db21a.png)
4
在《我的故乡》中,汪曾祺深情地写道: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及,
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
格。”而让汪曾祺魂牵梦绕的高邮湖,在他的笔下又是那
么地独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大水,
浩浩淼淼,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莫,有些神秘。黄
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
37
汪曾祺擅长过滤生活,无论是他自己 的现实人生境遇,还是他笔下人物生 存的虚拟世界,他把苦的、丑的、恶 的过滤掉了,剩下的就是纯、善、美。
38
四、1980年60岁的汪曾祺迎来了迟到的创作高峰。 从1980年到1983年这三年的时间中,有如神助,汪 曾祺创作出了包括《异秉》、《受戒》等大部分的 杰作。汪曾祺的这些小说几乎就是40年代《鸡鸭名 家》风格的延续,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汪曾祺不应 该是“大器晚成”,而是因为“时代的耽误”才使 他本该在40年代写出来的作品延后了30多年才以厚 积薄发的方式表现出来。
他看得清他们的愚昧与权衡他也看得清自己在他们心中的下三烂位置但是陈小手不在乎这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依然每天风尘仆仆行走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做他勇敢的敬业的医术高超的淡泊的产科医生62就价值评判而言陈小手是一个好人可是这样一个好人他不招我们那个地方的人待见不久他的厄运就来临63有一年有一个孙传芳手下的团长因为军务来到了我们那地方
36
如此人生,都远远超出他少年时期的人生 经验。这个善良斯文清纯如水的书生,一 次次被这粗暴的事件颠来颠去,但却使他 获得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平淡品质。既不会 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也不会因为幸福而 泪水盈眶。正如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名士— —徐渭诗云“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 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
在《我的故乡》中,汪曾祺深情地写道: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及,
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
格。”而让汪曾祺魂牵梦绕的高邮湖,在他的笔下又是那
么地独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大水,
浩浩淼淼,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莫,有些神秘。黄
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
37
汪曾祺擅长过滤生活,无论是他自己 的现实人生境遇,还是他笔下人物生 存的虚拟世界,他把苦的、丑的、恶 的过滤掉了,剩下的就是纯、善、美。
38
四、1980年60岁的汪曾祺迎来了迟到的创作高峰。 从1980年到1983年这三年的时间中,有如神助,汪 曾祺创作出了包括《异秉》、《受戒》等大部分的 杰作。汪曾祺的这些小说几乎就是40年代《鸡鸭名 家》风格的延续,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汪曾祺不应 该是“大器晚成”,而是因为“时代的耽误”才使 他本该在40年代写出来的作品延后了30多年才以厚 积薄发的方式表现出来。
他看得清他们的愚昧与权衡他也看得清自己在他们心中的下三烂位置但是陈小手不在乎这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依然每天风尘仆仆行走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做他勇敢的敬业的医术高超的淡泊的产科医生62就价值评判而言陈小手是一个好人可是这样一个好人他不招我们那个地方的人待见不久他的厄运就来临63有一年有一个孙传芳手下的团长因为军务来到了我们那地方
36
如此人生,都远远超出他少年时期的人生 经验。这个善良斯文清纯如水的书生,一 次次被这粗暴的事件颠来颠去,但却使他 获得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平淡品质。既不会 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也不会因为幸福而 泪水盈眶。正如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名士— —徐渭诗云“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 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
汪曾祺金大力(课堂PPT)
![汪曾祺金大力(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70549d195f312b3169a5bd.png)
32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生活中不乏像金大力这样的人,金大力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用质朴的语言刻画了金大力这个 普通得连他的大名都无人知晓的人物形象, 也勾画出了人物生活的环境,从全文来看, 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请结合文本和现 实,简要分析你的理解。
---------《受戒》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汪曾祺写作风格体现在:
❖ 语言亲切朴实,善用短句、口语写人叙事。 ❖ 文章描写金大力及其他人安静悠闲地生活状
态及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作者对他的描写和 赞同,体现作者内心的向往和人格的追求。
任务是生活在环境中的,作者对环境的描写 没有刻意雕琢只是娓娓道来,看是不经意却 用以高妙。
汪曾祺的小说总是不动声色地苦守着一抹诗意,这种诗意阅 读者只有超越红尘、穿透庸常,以一颗赤子之心靠近才能彻悟 。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平凡的生平注定要隐于自然或社会的哪 个角落,在那里上演着各式的悲欢,这并没有什么,顺境能进 逆境能退,冷也过得热也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打不败的奇 迹。(人情美 人性美)
汪曾祺
1
2
3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 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 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 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 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 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
,扑鲁鲁鲁飞远了。
33
1.D C(答D得3分,答C 得2分,答 B得1分,答A E不给分。)
2.第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3.生活中不乏像金大力这样的人,金大力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用质朴的语言刻画了金大力这个 普通得连他的大名都无人知晓的人物形象, 也勾画出了人物生活的环境,从全文来看, 作者有什么样的写作意图?请结合文本和现 实,简要分析你的理解。
---------《受戒》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汪曾祺写作风格体现在:
❖ 语言亲切朴实,善用短句、口语写人叙事。 ❖ 文章描写金大力及其他人安静悠闲地生活状
态及淳朴善良的人性美。作者对他的描写和 赞同,体现作者内心的向往和人格的追求。
任务是生活在环境中的,作者对环境的描写 没有刻意雕琢只是娓娓道来,看是不经意却 用以高妙。
汪曾祺的小说总是不动声色地苦守着一抹诗意,这种诗意阅 读者只有超越红尘、穿透庸常,以一颗赤子之心靠近才能彻悟 。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平凡的生平注定要隐于自然或社会的哪 个角落,在那里上演着各式的悲欢,这并没有什么,顺境能进 逆境能退,冷也过得热也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打不败的奇 迹。(人情美 人性美)
汪曾祺
1
2
3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 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 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 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 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 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 。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
,扑鲁鲁鲁飞远了。
33
1.D C(答D得3分,答C 得2分,答 B得1分,答A E不给分。)
解读作家汪曾祺 课件 (共14张PPT)
![解读作家汪曾祺 课件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7182696137ee06eef9182b.png)
素材解读:
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有一颗童心。童心即赤子 之心。艺术家都是有童心 的。有童心,才能有世俗 不能框围的清新。“为人 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 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 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 无机心,少俗虑……”这 是他记述朋友的文字,也 可当做他自己的人生写照。
创作
创作对象
汪曾祺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 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 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 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 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写作导航
创作对象
汪曾祺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 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 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 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 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
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多写底层人物, 有摸鱼的,卖藕的,吹鼓手,养鸭的, 货郎,理发的,尽是些市井人物。小说 里没有大善大恶,甚至缺少真正意义上 的坏人 。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解读作家汪曾祺
人物介绍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 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小时 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 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身为中文系 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历任中学教师、 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 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 《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 集《蒲桥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 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多写底层人物, 有摸鱼的,卖藕的,吹鼓手,养鸭的, 货郎,理发的,尽是些市井人物。小说 里没有大善大恶,甚至缺少真正意义上 的坏人 。
素材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上:
注重风俗民情 的表现;以个 人化细小琐屑 的题材,使 “日常生活审 美化”,发掘 了“人”的美。
这里嫁闺女,陪嫁妆,磁坛子、锡罐子,都要用梅红纸剪出吉祥花样, 贴在上面,讨个吉利,也才好看:“丹凤朝阳”呀、“白头到老”呀、 “子孙万代”呀、“福寿绵长”呀。
赏析2
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 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 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 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 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
野和尚受戒善因寺 小夫妻结姻芦花荡
禁止喧哗 戒尺
方丈 善因寺“合格文凭”
小老婆 野和尚 芦花荡老婆
沙弥尾 烧戒
沙弥尾 “放一堂戒,要选出一个沙弥头,
一个沙弥尾。沙弥头要老成,要会念 很多经。沙弥尾要年轻,聪明,相貌 好。”“当了沙弥尾跟别的和尚有什 么不同?”
“沙弥头,沙弥尾,将来都能当
方丈。现在的方丈退居了,就当。”
我写《受戒》,主要想说明人是不能受压抑的,反而应当发 掘人身上美的、诗意的东西,肯定人的价值。我写了人性的解放。 ……我写这些,跟三中全会思想解放很有关系。多年来,我们深 受思想束缚之苦。
——汪曾祺《晚翠文谈》:关于《受戒》是怎样写出来的
谢谢!
(快鼓掌啦我爱你们)
语言上:
消除“戏剧化”, 使叙述呈现日常 生活般的“自然 形态”,使用独 特的口语化的语 言,通俗活泼。
Part 5
总结
不要着急就快要结束了……
关于“寻根文学”
汪曾祺是个任性的人,虽然他也曾经被批评家当做“寻根” 作家谈论,但是他本质上是个按照自己文学理想写作的作家, 所以他也是为数不多的难以归类的作家之一。
“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作品深受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1997年5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 享年77岁。
汪曾祺
(1920-1997)
1939
•考入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 •创办校内杂志《文聚》 •发表诗歌小说
•受沈从文指导开始写小说 •出版了小说集《邂逅集》 •分别在中学、博物馆工作 •与施松卿结婚
Part 4
赏析
赏析1
提倡“散文化小说”:将散文笔调 和诗歌的意境营造手法引入小说创 作,写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 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 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 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 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 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 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受十一届三中全会鼓舞 创作热情高涨 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
1980
作者风格特点
体裁上:突破了诗歌、散文、小 说界限的语言;不雕琢文章结构。
内容上:注重风俗民情的 表现;以个人化细小琐屑 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 美化”。
语言上:消除“戏剧化”,使 叙述呈现日常生活般的“自然 形态”,使用独特的口语化的 语言,通俗活泼。
Part 2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1937 年 , 日 本 人 占 领 了江南,江北告急。后战 事日紧,在汪曾祺十七岁 那年他随祖父、父亲到离 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 小庵里避难半年,那时的 亲身经历与感受,最早曾 被以《庙与僧》为题在上 海《大公报》发表,1980 年才重新写成了《受戒》。
Part 3
我认为和尚也是一种人,他们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凡作为人 的七情六欲,他们皆不缺少,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我曾问过自己:这篇小说像什么?我觉得,有点像《边 城》。
……“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 候都需要的。
……我的作品的内在情绪是欢乐的。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 是我们今天应该快乐。一个作家,有责任给予人们一分快乐,尤 其是今天……
语言上:
消除“戏剧化”, 使叙述呈现日常 生活般的“自然 形态”,使用独 特的口语化的语 言,通俗活泼。
赏析3
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岁了,两 个眼睛还是清亮亮的。不论什么时候, 头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 格挣挣的。
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 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 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 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 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 服格挣挣的。
“我的一部分作品的感情是 忧伤,比如《职业》、《幽 冥 钟 》; 一 部 分 作 品 则 有 一 种内 在的欢乐,比如《受 戒 》 、 《 大 淖 记 事 》; 一 部 分作品则由于对命运的无可 奈何转化出一种常有苦味的 嘲谑,比如《云致秋行状》、 《异秉》。在有些作品里这 三者是混合在一起的,比较 复杂。但是总起来说,我是 一个乐观主义者。”
体裁上:
突破了诗歌、 散文、小说界 限的语言;不 雕琢文章结构。
赏析1
转换视角:小明子→小英子 倒叙插叙: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大段平淡对话: “明子!”“小英子!” “你受了戒啦?”“受了。” “疼吗?”“疼。” “现在还疼吗?”“现在疼过去了。” “你哪天回去?”“后天。” “上午?下午?”“下午。” “我来接你!”“好!”
体裁上:
突破了诗歌、 散文、小说界 限的语言;不 雕琢文章结构。
赏析2
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 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 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 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 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当和尚有很多 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个庙里都是管饭 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 拜梁皇忏,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 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 可以。
作者的话
我因为是长子,常在法事的开头和当中被叫去磕头;法事完了, 在他们脱下袈裟,互道辛苦之后(头一次听见他们互相道“辛苦”, 我颇为感动,原来和尚之间也很讲人情,不是那样冷淡),陪他们 一起喝粥或者吃挂面。这样我就有机会看怎样布置道场,翻看他们 的经卷,听他们敲击法器,对着经本一句一句地听正座唱“叹骷髅” (据说这一段唱词是苏东坡写的)。
内容上:
注重风俗民情 的表现;以个 人化细小琐屑 的题材,使 “日常生活审 美化”,发掘 了“人”的美。
赏析3
大姑娘很文静,话很少,像父亲。小 英子比她娘还会说,一天咭咭呱呱地不停。 大姐说:“你一天到晚咭咭呱呱——”
“像个喜鹊!” “你自己说的!——吵得人心乱!” “心乱?” “心乱!” “你心乱怪我呀!”
关于人性的美&奇怪的反常
• 当地风俗中,和尚被视为同箍桶的、弹棉花的、花匠、婊子一 样,是一种职业,是物质的而非精神信仰的生存方式。
• “和尚要做法事,做法事要收钱,——要不,当和尚干什么?” 舅舅仁山管放债和收租;吃水烟;杀猪吃肉……
• 二师父仁海有老婆,且常常带进荸荠庵居住。 • 三师傅仁渡借放焰口的机会把大姑娘小媳妇拐走;擅长打牌。
1940 至 1949
1950 至 1954
•任北京文联主办的《北 京文艺》编辑 •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 任《民间文学》编辑
•“反右斗争” 开始后受到批 评,但并未划定为右派 •被补划为右派,下放张家口沙 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957 至 1958
1966 至 1968
•“文革” 中因“右派”问题被关 进“牛棚” •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 •1968年迅速获得“解放”
晚上,他们一起看场。——荸荠庵收来的租稻 也晒在场上。他们并肩坐在一个石磙子上,听青蛙 打鼓,听寒蛇唱歌,——这个地方以为蝼蛄叫是蚯 蚓叫,而且叫蚯蚓叫“寒蛇”,听纺纱婆子不停地 纺纱,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
“呀!我忘了在裤带上打一个结!”小英子说。 这里的人相信,在流星掉下来的时候在裤带上 打一个结,心里想什么好事,就能如愿。
兄弟仨戏谑无清规 姐妹俩卖萌有灵气
念经 水烟 打牌
舅舅仁山
二师父仁海 家眷
大英子文静 小英子喜鹊
杀猪 三师傅仁渡
放焰口
看流星采荸荠
放焰口
佛教仪式,为一种根 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 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 鬼之法事。该法会以 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 食对象;施放焰口, 则饿鬼皆得超度。亦 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 之一。一般在中元节 举办。
情节介绍
小明海谋生荸荠庵 萌英子搭讪莲蓬船
野和尚受戒善因寺 小夫妻结姻芦花荡
兄弟仨戏谑无清规 姐妹俩拌嘴有灵气
小明海谋生荸荠庵 俏英子搭讪莲蓬船
庵赵庄
荸荠庵 烧戒疤
小英子莲蓬 四年 明海 十三岁
烧戒疤 在和尚的头顶,用香火烧灼出几个
疤痕,这叫烧戒。凡愿遁入空门者,剃 度之后,便是烧戒,烧戒结束,即为正 式的佛门弟子。戒疤越多,受的戒越多, 相对而言资格也越深,越虔诚。
受戒 汪曾祺
关于一个小和尚的爱情故事
目录 (一个无聊的)
1.作者介绍 2.作品介绍 3.情节介绍 4.赏析 5.总结
Part 1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 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 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不仅是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 而且是书法家、绘画家、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