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2鲁教版五四制
5. 教师评价与反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们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而且在小组讨论和随堂测试中表现出色。同时,也指出了学生在某些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讨论环节中,有些学生可能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需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在随堂测试中,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复习和巩固。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不仅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还了解了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学生们也在讨论和展示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东北三省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 东北三省的民俗文化:介绍东北二人转、冰灯、杀猪菜等地方特色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东北三省的风土人情。
- 东北三省的自然资源:详细介绍东北三省的石油、林业、农业等资源,以及其开发和利用情况。
- 东北三省的历史名人:介绍东北三省的历史名人,如杨靖宇、马占山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 教室内的多媒体投影仪和显示屏
- 教师电脑
- 学生课本《“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 教学挂图或海报
- 地图册
- 白板和记号笔
- 学生笔记本和笔
2. 课程平台:
- 无需使用特定的课程平台
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5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案设计(无答案)
河流冬季结冰
农田类型
主要的粮食作物
3.我国的地理区域差异大,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4.综合、、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为、、和。
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划分的因素是。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划分的因素是。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划分的因素是。
【达标检测】
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四大区域名称:
A B C D
(2)C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D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C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D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B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3)C与D比较,冬季气温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C与B比较,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区域B和C的分界线主导因素是________,A和B、C、D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C和D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5)你所在学校属(区域),该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6)A、C两区均有大面积冰雪,但成因不同,A区是因为,而C区是因为。
(7)B、D两区相比,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可实现优势互补,D区可以在方面援助B区发展,B区可以为D区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著名的工程就是为实现
林海雪原
雪域高原。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然特征与农业》,属于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南方、西北等地区的自然特征,掌握不同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分析地理现象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
2.使学生掌握不同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3.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然特征出发,分析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制约因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不同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3.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设计问题导学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3.准备相关地区的农业案例,以便进行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北方、南方、西北等地区的自然特征,让学生了解各地气候、地形、土壤等差异。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土壤等方面入手,找出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制约因素。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1 自然特征与农业3-鲁教版(五四学制)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3.举例说明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5.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整个中国地理的教学中重要地位,它为今后学生自主学习其他区域作了铺垫。
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分区,应做一个充分的了解。
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主要包括黑土地、黄土地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两部分内容。
为加深学生对北方地区的认识了解,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通过阅读、讨论教材安排的大量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能够简单地阐述,但是对于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和内部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应该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限,指出北方的地区的范围。
2.通过阅读资料、地图,能过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3.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北方主要农业区及其主要农产品。
2.教学难点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评价目标】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七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1鲁教版五四制
(1)实物展示:展示东北地区的特色物品,如农产品、工艺品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特点。
(2)户外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东北地区的工厂、农田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东北三省的导游、企业家等角色,通过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形成地理空间观念: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掌握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形成对区域空间结构的认识。
2.提升地理探究能力:学生通过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人地协调观念:学生理解东北三省的资源优势、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到人与地的相互关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随堂练习: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东北三省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如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4)扩大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5)保护生态环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节主要介绍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气候特点、土壤植被、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交通网络以及民俗风情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东北地区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上地理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东北地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对于东北地区的认识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东北地区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能说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概括其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2.学会阅读地图,分析东北地区的山河大势,认识主要地形区。
3.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植被、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交通网络等,形成对东北地区的整体认识。
4.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东北地区山河大势的识记。
3.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土壤植被、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交通网络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东北地区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东北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阅读地图,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操练(15分钟)分析东北地区山河大势,让学生通过地图识记主要地形区。
4.巩固(10分钟)讲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植被、农业生产、工业基地、城市分布、交通网络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东北地区的特点。
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学案设计(无答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2.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
【学习重难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学习过程】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1.位置、范围: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__________省、________省、________省。
2.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
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气候:______________。
大部分地区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冬季降雪较多。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归纳总结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以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包括三江平原、_________和_________三部分。
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_,耕作制度是___________。
2.分析归纳我国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达标检测】1.我国的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河流B.气候C.地形D.土壤2.下列对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被称为高原湿地B.“红土地”广布C.是干旱的宝地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是()A.山地和平原B.高原和平原C.高原和山地D.山地和盆地4.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屋顶坡度大,由此可以断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A.寒冷干燥B.炎热多雨C.寒冷湿润D.炎热干燥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5、6题。
5.东北平原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A.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春小麦、玉水、水稻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春小麦、玉米、水稻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6.甲地和乙地的畜牧业类型分别是()A.农耕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B.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C.牧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D.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
祖国的首都——北京-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鲁教五四学制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气候、交通等基本情况。
2.掌握北京市在我国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2.北京在我国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北京在我国的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讲授,辅以学生阅读、讨论,以加深对北京市的了解。
3.学生小组合作,制定出游路线,加深对北京市旅游资源的认识。
4.学生们参观爬山游览、野餐、做游戏等方式,加深对北京市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说北京市是什么,有什么东西,概括北京市的方方面面,调动学生的兴趣。
2.讲解(15分钟)(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北京市位于中国北方平原的北部地区,沿海距离较远,东经115度25分41秒至117度30分54秒,北纬39度26分18秒至41度03分43秒。
北京市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东高西低,总体呈南北走向,南、西、北三面被山环抱。
北京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北京在我国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和外交中心,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有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等著名景点,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3.小组合作(20分钟)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制定出游路线,放学后进行实地考察和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观察:北京市的交通设施如何,北京市居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北京市的环境卫生是否良好等问题。
4.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们采取登山游览、野餐、做游戏等方式,进行实际考察活动,更好地了解北京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5.总结(10分钟)对活动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的问题。
通过小组展示分享,了解其他小组的实践情况。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重点讲述了北京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北京市的地位和影响,并通过实际考察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北京市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下导学案 8.1西北地区(表格式,无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课题西北地区课型新授主备人备课组审核级部审核学生姓名教师寄语学习!永不放弃!努力!做最强的自己!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把握方向1、运用地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类型,西北地区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2、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难点)4、了解西北地区主要牧区和优良畜种,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牧场差异的原因。
5、通过对坎儿井的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发展的意识。
重点、难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
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自主预习】1.自然环境:(1)位置: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级阶梯。
(2)范围:_________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3)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
西部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4)气候:降水_____,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
(5)河流:多为_______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6)植被:以_____、_____为主。
自东向西随降水量减少,植被由草原递变为荒漠草原、荒漠。
2.牧业:牧区新疆牧区分界:贺兰山内蒙古牧区畜种新疆_______、伊犁马_______、三河牛成因降水_____,地表多戈壁、沙漠,山地降水较多降水_____,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草场高山草场_________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3.灌溉农业:灌溉农业区新疆绿洲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灌溉水源_____________、地下水_____水发展农业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___特色农产品瓜果(如_______、_____等)、长绒棉【合作探究】1、西北自东向西的植被及形成这样的原因:2、西北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3、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新疆棉花生长和采摘有利条件(发展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4、易错点:(1)西北地区多为内流河, 但也有外流河,如额尔齐斯河。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下导学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表格式,无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导学案 第___周第___课时课题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 型 新授 主备人备课组审核级部审核学生姓名教师寄语学习!永不放弃!努力!做最强的自己!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感受并总结我国显著的自然地理差异。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重点)3.阅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明确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难点)重点、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
【自主预习】 1.自然差异:(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_____。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___。
(3)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_____。
2.人文差异:(1)农业分布: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_________。
(3)经济发展水平分布:东部___,西部___。
3.秦岭—淮河一线: 4、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合作探究】1、秦岭——淮河是哪些重要地理事物分界: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和D_________。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 __________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主要农作物_____、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甜菜等_____、棉花、油菜、甘蔗等主要交通方式 _____运输 _____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_____,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___,墙体高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代号区域界线主导因素Ⅰ大致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一致Ⅱ与我国地势第___、第___级阶梯界线吻合Ⅲ大致与我国1月____等温线和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拓展延伸】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当堂反馈】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景色指的是下列哪个省区冬季的景观( )A.黑龙江省B.海南省C.台湾省D.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下列几幅图,反映我国南方地区特征的是()综合题:1.指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全章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全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方地区是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的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内容包括黄河流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涉及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以及农业、工业、城市和民俗等人文现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现象和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北方地区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于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进行综合理解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北方地区的实际情况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来拓展视野和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资源。
2.掌握北方地区的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情况。
3.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2.北方地区的人文特征和民俗传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2.通过案例分析和图片展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3.利用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材、图片、地图和案例材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电脑。
3.准备小组讨论和报告的相关指导和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图片和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提出本章的学习目标和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5分钟)对于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进行介绍,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通过图片和地图的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3.操练(20分钟)对于北方地区的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和民俗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巩固学生对于北方地区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_《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教案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
理解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分析三江源地区的水源来自哪里。
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
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讲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描述的是哪里吗?(三江源地区)大家都非常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美丽的地方——三江源地区。
二、新课学习(一)江河的源地1.三江源地区的位置:青海省南部2.范围: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3.“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
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拓展延伸:三江三江平原中的三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江源中的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并流中的三江:长江、澜沧江、怒江4.三江源地区的水源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①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每至温暖季节,“固体水库”的冰雪消融,形成涓涓细流,进而蜿蜒汇集成江河最初的源流。
②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它们和雪山、冰川一起,使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水源源不断,流向大海。
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10 可爱的家乡——山东 学案设计(无答案)
可爱的家乡——山东
【学习目标】
1.了解山东省简称及“齐鲁”的由来;
2.读图了解山东省的地理概况;了解山东发达的交通;
3.了解山东丰富的旅游资源,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
4.了解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列举具有典型特色的海产品。
【学习重难点】
重点:山东省的位置及自然环境特点,交通。
难点:山东位置特点。
【学习过程】
一、山东省的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读图思考:读右图,描述山东省的地理位置。
(1)位于温度带中的。
(2)北临,东临。
(3)西北与省为邻,西与省
为邻,南与、省为邻。
(4)与省、、、(国家)隔海相望。
(5)分析山东省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地形
地形以为主,地势,西部北部平原广阔。
3.气候
读右边气候图描述山东气候,并将相似城市写
在下方。
山东省属于气候;读图描述青
岛市的气候特征:。
山东省每年
春季发生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原因
2.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也有利于。
3.黄河三角洲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4.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有何意义?。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1 自然特征与农业5-鲁教版(五四学制)
1
学案内容
学习随笔(教师、学生活动及
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去过南方吗?说一下对南方的印象?下面咱们看一段视频,看后说一下你都看到了南方哪些景色?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南方地区,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板书: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和农业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同学们对照课本内容完成以下内容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序号:
课题
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和农业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学习
目标
1.正确描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文字等资料,归纳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备课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重点
1.运用地图,正确描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归纳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上课时间
难点
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5、读中国气候类型图,说出南方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干湿区、年降水量
植被、土壤
1、南方地区植被类型以----------为主。
2、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着红色的土壤,被称为“---------”,它是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
3、四川盆地分布着---------,被誉为紫色盆地。
东南丘陵红壤分布极为广泛
2、读图,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主要水果:
活动三:学生完成第48页活动题。
教师承接:老师也是一位吃货,今天老师带来了南方的好多美食,也请同学们一饱眼福。出示图片,教师提问学生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第二题,指名连线。
三、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
七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3鲁教版五四制
a.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东北地区的不同行业代表,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各自行业在东北地区发展中的优势和困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b.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如模拟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地貌特征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地理空间观念。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等基本知识,掌握地理技能。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③东北地区的地貌特征:平原、山地、盆地
④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煤炭、石油、森林、农业等
2. 艺术性和趣味性:
- 利用生动的图片、图表等展示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增强板书的视觉吸引力。
- 通过关键词、词组等设计有趣的板书布局,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和记忆重点知识。
- 运用色彩、字体、大小等元素,突出重点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7.1 自然特征和农业 学案
自然特征和农业【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学习重难点】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3.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范围:位于A___(山)—B (河)以南,C______高原以东,东临D____海,南临E_______。
2.地形:东部以为主;西部以___________为主。
地形区:①平原;②盆地(紫色盆地);③高原(喀斯特地貌);④丘陵。
山脉:F ;H 。
河流:M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
3.气候:主要以气候为主。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___________。
民居特点:屋顶坡度、墙体。
(原因:)。
4.植被、土壤:南方植被常绿,主要为;土壤被称为“”。
合作交流:(1)冬季,为什么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的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二)水田农业区1.粮食作物:________;油料作物:________;糖料作物:________。
作物制度:一年熟。
2.农业发展优势条件:①地势、肥沃、水田集中连片;②气候;③充足。
二、高频考点1.(江苏淮安)读某农村生活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图反映的是我国()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A.北方B.南方C.西北D.青藏(2)该地区房屋屋顶坡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多B.降水少C.气温高D.气温低2.(江苏南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A.黑河─腾冲一线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C.秦岭─淮河一线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2)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3)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3.(四川广安)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是()A.属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季较短B.丘陵面积小,平原面积大C.甜菜和玉米普遍种植D.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的“鱼米之乡”4.(湖北武汉)“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所指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甘肃兰州)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设计人:亓云峰目录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第二节 东南亚第三节 印度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一课时我的学习目标: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3、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4、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我的学习过程一、生活引入1、每课一诵(3分)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2、引例(题目)..................?(2分)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二、基本功训练1、知识点学习(8分)读图,完成填空:⎪⎪⎧、美国隔海相望。
、D 、C 、B 与A 地处热带和北温带,属东半球,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位置2、知识点演练(8分)[探究题活动1]:(版面2)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高效率管理。
高素质劳动力,发达科技,便利海运,:有利市场狭小。
煤炭等)贫乏,石油,国内矿产能源(铁,:不利发展条件文化特色。
又有传统, 既有东西兼融,:文化(国花)。
赏, 吃, 说日语,穿黄种人,居民:大和民族,居民与文化名古屋。
神户,大阪,横滨,千叶,东京,:主要港口北50千米。
新兴科学城,距东京东: 。
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京都奈良心。
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首都东京:最大,主要城市每小时。
高速铁路,200公理:新干线沿海航运及高速公路。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地理下导学案 9.1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表格式,无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导学案第___周第___课时课题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课型新授主备人备课组审核级部审核学生姓名教师寄语学习!永不放弃!努力!做最强的自己!学习目标1.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能够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重点)2明确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特征,学会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重点)3.结合农牧业的地区分布图,找出本区的主要牲畜和种植业区,学会分析青藏地区特色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重点)4.知道本区的饮食习惯与传统民居,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重点)5通过对雅鲁藏布江谷地种植业发展的认识,正确评价本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
重点、难点青藏地区行政地区自然特征【自主预习】1.自然特征与农业:(1)世界屋脊。
①位置、范围:位于我国_____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②地形地势:地势高耸,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_________”之称.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候特征:冬寒夏____,年温差___,日温差___。
青藏高原突出的自然特征:_______.④河湖:是______、______、______、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______湖是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
(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①高寒牧业。
牧场类型特殊高原环境优良畜种_____牧场高寒、缺氧、低气压等_____、藏绵羊、藏山羊②河谷农业。
a.主要农业区:___________谷地、_____谷地。
b. 河谷发展农业优越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主要农作物:_____和小麦。
青藏地区特有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③生活习惯。
a.饮食:_____、牛羊肉、_________酒,_______茶。
b.服饰:_____。
B.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具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牦牛C.青藏铁路很多地方采用了“环保桥”,主要目的是节约土地资源D.日照强烈,太阳能资源丰富2、(2014·济宁学业考)读青藏地区图,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设计人:亓云峰目录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第二节 东南亚第三节 印度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一课时我的学习目标: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3、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4、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我的学习过程一、生活引入1、每课一诵(3分)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2、引例(题目)..................?(2分)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二、基本功训练1、知识点学习(8分)读图,完成填空:⎪⎪⎪⎪⎪⎪⎪⎪⎧⎪⎪⎧内海。
海(西南), G 海(西), F :三海海峡(北)。
J 海峡(中), I 海峡(西南), H :峡三洋。
E :一洋峡三海三一洋:海洋。
首都属岛国,群岛和一些小岛屿, 岛(最南),O N 岛(最小), M 岛(最大), L 岛(纬度最高最北), K :领土、美国隔海相望。
、D 、C 、B 与A 地处热带和北温带,属东半球,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位置2、知识点演练(8分)[探究题活动1]:(版面2)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高效率管理。
高素质劳动力,发达科技,便利海运,:有利市场狭小。
煤炭等)贫乏,石油,国内矿产能源(铁,:不利发展条件文化特色。
又有传统, 既有东西兼融,:文化(国花)。
赏, 吃, 说日语,穿黄种人,居民:大和民族,居民与文化名古屋。
神户,大阪,横滨,千叶,东京,:主要港口北50千米。
新兴科学城,距东京东: 。
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京都奈良心。
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首都东京:最大,主要城市每小时。
高速铁路,200公理:新干线沿海航运及高速公路。
:国内货运空运。
:国际客运海运。
:国际货运运输蔬菜。
畜产,稻米,:物产重要水平高,渔业发达。
劳动力不足,特点:耕地狭小,农业。
沿海分布利于降低成本利,和濑户内海沿岸运输便 而太平洋沿岸品,从世界进口原料出口产需要便利海运,:原因进出口百分比最高。
, 外汇储备 , 仅次于生产总值第二位,:, , , :外贸对象工业品竟争力强。
工业品出口),,加工贸易(原材料加工:特色内海沿岸。
沿岸和 :分布。
州北九:工业区 ⑤广岛。
:工业区 ④神户。
大阪,:工业区 ③名古屋。
:工业区 ②横滨。
东京,:工业区 ①工业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类型工业理地文人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3、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探究题活动2]:读图7.5-7.7分析完成(版面7)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2、日本多火山。
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为什么?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探究题活动3]:(版面15)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探究题活动:4]:(版面15)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版面16)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
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然后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
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版面18)(版面19)三、题型训练1、选择题(5分)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A.西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答案:A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答案:B3.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C.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D.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答案:B4.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A.圣海伦斯火山B.维苏威火山C.埃特纳火山D.富士山答案:D5.下列城市与其所属岛屿搭配正确的是A.北九州—九州岛B.横滨—四国岛C.长崎—本州岛D.名古屋—北海道答案:A6.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A.北温带、中纬度B.热带、低纬度C.北寒带、高纬度D.南温带、中纬度答案:A7.分别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看,日本位于A.北半球、西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答案:C8.比较日本和英国所处的经纬度位置A.日本所处纬度高于英国B.日本所跨经度小于英国C.日本所跨纬度大于英国D.日本位于英国的西北部答案:C9.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答案:A10.本初子午线经过下列哪个城市A.东京B.伦敦C.北京D.华盛顿答案:B2、填空题 (3分)1.岛国日本海岸线______,多优良港湾,这使日本的______、______、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答案:曲折渔业造船业2.在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这又使得日本成为一个多______、______的岛国。
答案:火山地震3.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_________多美元,是世界上_________收入国家之一。
答案:3万高4.日本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答案: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5.日本是世界渔业大国,捕鱼量居世界______位。
日本森林覆盖率居世界______。
答案:首前列6.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______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______。
答案:大和民族现代气息3、解答题 (3分)读下列内容并分析回答问题。
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
它包括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美国学者克莱因在1980年提出了一个国力方程,即P=(C+E+M)。
(S+W)。
其中:P代表国力;C代表基本实体,最高分为100分,人口和领土各占一半;E代表经济能力,最高分200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占一半,另一半由能源、矿产、工业、农业和外贸分摊;M代表军事能力,最高分200分,常规军事力量和战略核力量各占一半;S代表战略意图;W代表国家意志,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最高分各定为1分。
克莱因对1978年世界一些国家国力计算结果如下。
(1)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但其国力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为什么?(2)前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国力下降很快,已难与美国抗衡,为什么?(3)以色列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均无法跟印度比,但其国力却比印度强,为什么?(4)我国要提高综合国力,目前的主要途径是什么?答案:(1)日本工业和经济实力强大,科技发达。
(2)国土面积、资源、人口数量和军事实力的下降,加上国内民族矛盾重重,经济滑坡,军事实力也因经济原因而下降,而美国近几年经济发展势头较好,政治和军事实力相对增强。
(3)因其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均强于印度。
(4)实行“科技兴国战略”,努力发展经济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和军队的科技水平。
四、学以致用1、举一反三(2分)读“日本图”,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国家: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海洋:E______,F______,G______。
海峡:H______。
岛: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群岛:e______。
山峰:f______。
日本首都:g______。
答案: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日本海太平洋东海朝鲜海峡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琉球群岛富士山东京2、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沧海桑田——西之新岛的诞生在日本伊豆诸岛之南,小笠原群岛以西的海域中,有一座小岛,名叫西之岛。
这座小岛以前的面积并没有这么大。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1973年4月的一天,这里的海底火山大爆发,海面上腾起了烟柱和水柱,海水大面积变色。
两个月后,变色海域露出了1米多高的岩礁,可在几天以后,岩礁又消失了。
同年9月,海底火山再次爆发。
不久,火山口露出水面,在海面上形成了100多米长的小岛,因为这座小岛在西之岛附近,所以人们把它命名为西之新岛。
新岛诞生之后,一直在移动,4个月后,这座新岛和原有的西之群岛连在一起,成为今天地图上的西之岛(或新岛)。
(1)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火山喷发留给人们的是恐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火山喷发对人们生活和生产所产生的影响?(2)西之岛的诞生,说明了地形是不断变化的吗?你还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吗?(3)西之岛的诞生,主要是由地球内部力量还是外部力量引起的?它们各自还有哪些表现形式?答案:(1)火山、地震会造成房屋、道路等设施的损毁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会形成肥沃的土壤,在非火山活动期可被人类利用。
火山活动还可能形成矿石。
(2)是。
如喜马拉雅山在原来是一片汪洋。
(3)内部力量。
内部力量可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外部力量表现为流水、风、海浪等作用。
3、每课一测(9分)一、1、选择题: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2.下列国家中,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产品输出地的是(C )A.中国B.韩国C.美国D.澳大利亚3.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C)A.台湾海峡B.日本海峡C.朝鲜海峡D.白令海峡4.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B )A.琉球群岛B.富士山C.濑户内海D.金刚山5.日本人最喜爱的花是(D )A.牡丹B.菊花C.梅花D.樱花6.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是(A )A.台风B.梅雨C.寒潮D.伏旱7.接亚洲的地理区位划分,日本届(A )A.东亚地区B.东南亚地区C.南亚地区D.中亚地区8.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B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舟山渔场9.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C )A.旗袍B.西装C.和服D.牛仔服10.日本距中国最近的大港口城市是(D )A.东京B.横滨C.神户D.长崎11.日本目前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是(BD)A.东京B.横滨C.大阪D.神户12.下列商品中,属于日本从中国输入的是(AB )A.服装B.煤炭C.汽车D.钢材13.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一带的主要原因是(BD)A.接近消费地区B.接近对外贸易的海港C.劳动力丰富D.工业用水方便14.下列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DB )A.深受海洋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与亚洲大陆同纬度位置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C.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全国都处在东亚季风区范围内15.下列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CA)A.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B.日本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C.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许多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D.日本工业布局分布均衡16.有关日本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DC)A.首都东京是世界大城市之一,也是国际、国内交通枢纽B.东京是日本首都,也是世界最大海港C.日本古都是京都,建筑风格很像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D.大阪是九州岛北部重要的工业区17.日本同中国的贸易中,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是(CD )A.木材和电子产品B.钢材和轻纺产品C.家电产品和汽车D.录二、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中粗黑线代表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