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a1b8bda0116c175f0e48ae.png)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08 - 2009 学年第2 学期)一、管理信息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能正确分析环境问题的态势;2.能认识环境保护的深远意义3.能说明我国的资源现状;4.能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5.能识别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6.能在环境保护中充分运用生态系统的作用和规律;7.能判别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8.能提出简单的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9.能识别水体的主要污染物,10.能初步检测水质;11.能对废水进行简单的处理;12.能判别固体废弃物的类别,并进行简单处理;13.能初步处置城市垃圾;知识目标:1.掌握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含义;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状况;3.理解资源的概念;4.了解我国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5.掌握生态系统的含义和功能;6.了解生态学的一般规律;7.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和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8.掌握水体污染的定义和主要的污染源;9.了解废水处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10.掌握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11.了解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和方法;12.掌握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处置方案;13.了解其他环境污染的类别和初步的处理方法;14.了解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1.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针对工业环保专业学生展开,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
根据专业的特点和本课程的特色设计了该门课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目前世界和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现状,唤起深层的环保意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能力训练项目分开逐一进行。
第一次课设计梗概(300字左右)1、给出一系列环境异常案例,针对2007和08年国内国际十大气候事件,学生自由发挥讨论,汇总结果。
展示一些相关信息和图片,告知学生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状况就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另外,明确课程的总体安排、教材内容的处理、上课的方式和教学目标。
介绍本课程的基本意义。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的综合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3831f0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d.png)
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水质是指水和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及含量,用它来判断水质的优劣。
水质标准是指权威组织对水在具体应用中所限定的水质指标范围。
1、全固形物、溶解固形物和悬浮物的含义是什么?水中除了溶解气体之外的一切杂质为固体。
而水中的固体又可分为溶解固体和悬浮固体。
这二者的总和即称为水的总固体。
溶解固体是指水经过过滤之后,那些仍然存在于水中的各种无机盐类、有机物等。
悬浮固体是指那些能过滤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砂、黏土、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物质。
2、含盐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含盐量表示水中各种溶解盐类的总和。
由水质全分析所得到的全部阳离子和阴离子的量相加而得,单位用mg/L(过去也用PPM)表示。
3、各种硬度名称的含义是什么?水中有些金属阳离子,同一些离子结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热的过程中,由于蒸发浓缩,容易形成水垢,随着在受热面上而影响热传导,我们把水中这些金属离子的总浓度称为水的硬度。
如在天然水中最常见的金属离子是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它与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I-)、以及硝酸根离子(NO3-)、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钙镁的碳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硝酸盐等硬度,水中的铁、锰、锌等金属离子也会形成硬度,但由于它们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
因此,通常就把Ca2+、 Mg2+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硬度的单位常用的有mmol、mg/L.4、什么是水的电导率?由于水中含有各种溶解盐类,并均以离子的形态存在,当水中插入一对电极时,通电后,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的离子就产生一定方向的移动,水中的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级,使水溶液起导电作用。
水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程度,就称为电导度S(或称电导率)。
电导度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是水的纯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越大,电导度越小。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https://img.taocdn.com/s3/m/1284c8bb58fafab068dc026a.png)
三、水体自净
3.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物理净化作用与化学净化作用,只能使污染物的存在 场所与存在形态发生变化。使水体中的存在浓度降低,但 不减少污染物总量。而生物化学净化可使污染物的总量降 低,使水体得到真正的净化。生物化学作用后,最终使有 机物无机化,由有害向无害转化。
三、水体自净
图1-3 天然水体中含氮有机物生物化学净化示意图
三、水体自净
河流中BOD及DO的变化曲线 (氧垂曲线)
作业:
1.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未经处理的
工厂污水排放形成 ,农田肥料和农药形成
。
2.水体自净的机理,包括物理作用、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和 生物作用,物理作用包括 、
、 和 。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包括 等。生物作用则包括 和 。
水处理工程技术
情境1 水质与水处理工程技术
本
单元1 水资源与水的循环
章
单元2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内
单元3 水体与水体污染
容
单元4 水处理工程技术与发展
单元3 水体与水体污染
知识目标:
1.掌握水体污染的概念; 2.掌握水体自净的机理。
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2.能够应用水体自净解决实际问题。
三、水体自净
图1-4 天然水体有机物循环示意图
三、水体自净
沿受污点下游河段中,溶解氧及污染物质(BOD) 的变化曲线,反映了河段的受污染状态和自净规律,是水 体物理、化学、生物自净过程的综合特征。
有机物排入水体后,由于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而将水中 的溶解氧消耗待尽,使河水出现氧不足现象,或称亏氧状 态,而在此同时,大气向水体不断溶氧,又使得水体中的 溶解氧逐步得到恢复。将耗氧过程和溶氧过程进行数学叠 加计算得出水中实际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形成的曲线称为 氧垂曲线。
水质与水质标准
![水质与水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4197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a.png)
在国家标准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水质标 准。
国际标准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制定并实施的水质标准,为全球水质保护提 供参考。
水质评价方法
单因子评价
根据单一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判断该 指标是否符合水质标准。
多因子评价
综合考虑多种水质指标,进行综合评 价,全面反映水质状况。
指数评价法
水质与水质标准
目录 CONTENT
• 水质基本概念 • 水质标准 • 水质检测与评价 • 水质污染与防治 • 水质改善与保护
01
水质基本概念
水质的定义
水质定义
水质是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 物特性及其组成的综合特性,反 映了水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自 然状况和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
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是用来衡量水体质量的 一系列参数,包括化学指标(如 pH值、溶解氧、浊度、总硬度 等)和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生产过程 中的污染物排放。
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 率,减少污水直接排放。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质保护的 重视程度和参与度。
05
水质改善与保护
水质改善的方法
01
02
03
04
物理处理法
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物理 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杂质
大肠菌群等)。
水质评价
水质评价是对水体的质量进行评 估的过程,通过比较水质指标与 水质标准,判断水体是否符合人
类生活和生产的要求。
水质的分类
01
饮用水水质
饮用水水质是指用于人类饮用的水的水质,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b8cfbcba76e58fafbb0034c.png)
三、给水水质标准
2.城市供水行业水质标准 建设部根据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城市的规模,于 1992年将自来水公司划分为4类: 第一类为最高日供水量超过100万m³/d的直辖市,对 外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和国家一级企业的自来水公司 (以下简称水司); 第二类水司为最高日供水量超过50万m³/d的城市,省 会城市和国家二级企业的水司; 第三类为最高日供水量为10万m³/d以上,50万m³/d 以下的水司; 第四类为最高日供水量小于10万m³/d以下的水司。
电子工业用水要求较高,半导体器件洗涤用水及药液 的配制,都需要高纯水。
四、排水水质标准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规定了污水排入地面水水域的水质要求,包括标准分 级、标准值、排水定额、水的循环利用率、标准实施和取 样、监测等,适用于排放污水和废水的一切企事业单位。 按地面水域使用功能要求(特殊保护水域、重点保护水 域、一般保护水域)和污水排放去向,对向地面水水域排 放分别执行一、二级标准。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 行三级标准。 对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下水道的污水, 必须根据下水道出水受纳水体的功能要求重点和一般保护 水域的规定,分别执行一级或二级标准。
二、水质标准
为保护水源免受污染,污水需要排入水体时要求处理 到允许排入水体的程度,即为污水排放标准。我国有关部 门制定的各类污水排放标准,分为一般排放标准与行业排 放标淮两类。
一般排放标准有《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农田污泥中污染物 控制标准》(GB4284)。
三、给水水质标准
在纺织和造纸工业中,水直接与产品接触,要求水质 清澈,否则会使产品产生斑点,铁锰过多能使产品产生锈 斑。
污水处理中的水质参数与指标
![污水处理中的水质参数与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ae28a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8.png)
对水质参数与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 ,确保处理效果稳定达标。
03
02
指导处理工艺
根据水质参数与指标选择合适的处 理工艺和参数。
评估与优化
通过对水质参数与指标的评估,不 断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
04
CHAPTER 02
水质参数
物理参数
浊度
描述水体清澈度的指标,通过 测量水中的悬浮颗粒数量来衡
细菌总数
表示水体中总细菌含量的参数,可以反映水 体的污染程度和卫生状况。
寄生虫指标
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用于评估水体 的寄生虫污染状况。
CHAPTER 04
水质监测与评价
水质监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反应和计量关系,测定水样中各种 溶解态物质的含量。
生物监测法
利用生物个体或种群对水质的反应,评估水 质的生物安全性。
水质指标
感官指标
浊度
表示水体清澈度的参数,通过测量水中的悬 浮颗粒数量来衡量。
色度
表示水体颜色的参数,通常由溶解的有机物 或无机物造成。
气味
通过人的嗅觉感知水体是否有异常气味,如 霉味、酸味等。
外观
水体的整体外观,如是否有沉淀物、油膜等 。
有毒物质指标
化学需氧量 (COD)
表示水体中可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含量的参数。
国际标准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制定的水质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 质准则》和欧盟的《水框架指令》。
自定义标准
针对特定区域或特定用途的水处理设施,制定个性化的水质指标和限 值。
水质监测与评价的意义
保障供水安全
通过监测与评价,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处理过程中 的水质问题,确保供水安全。
水污染及水质标准(3月3日)
![水污染及水质标准(3月3日)](https://img.taocdn.com/s3/m/88498ad7360cba1aa811da3e.png)
Ca2+ + RCOO- Ca(RCOO)2 (s)
由于发生此反应,肥皂无法与衣服上的污垢作用,而Ca(RCOO)2本 身就是沉淀。 硬度的常用单位为mg/LCaCO3 或mmol/L。水厂将水软化即是去除 水中的部分硬度。通常水处理的目标是使水的硬度维持在 75~120mg/L CaCO3范围内。 硬度1mmol/L=100mg/L(CaCO3)=56mg/L(CaO)=5.6度 硬度1度=10mg/L(CaO)=17.9mg/L(CaCO3)
碱度:是指水接受质子的能力,由水中可以和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 所接受质子的总量来度量。
天然水中常见致碱阴离子:HCO3-、 CO32-、 OH-、 HSiO3-、 H2BO3-、 HPO42-、 H2PO4-、 HS-等;
测定方法: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水样后, 以酚酞作指示剂标定所得到的碱度为酚酞碱度(部分碱度、P); 以甲基橙标定所获得的碱度为甲基橙碱度(总碱度、T) 碱度分类:重碳酸盐碱度、碳酸盐碱度和氢氧化物碱度三种。 当水中碱度主要为碳酸盐时,可消耗H+的碱度为:
2.9 生物化学需氧量
氧化 Oa 可分解 有机物 好氧微生物 CO2、H2O…、能量
O2
氧化 合成 新的细 胞组织 Ob
CO2、H2O…、能 量
残渣
有机物的耗氧生物分解
生化需氧量种类:生化需氧量与时间、温度及微生物等因素有关。另外、残渣与难降解有机物 无法生化分解,生化需氧量不能完全反应水样中全部有机物,BOD20=95%-99%总有机物。 ① BOD20(完全生化需氧量): 在20℃和BOD测定条件下(氧充足、不搅动),有机物分解20天所需消耗的氧量。 ② BOD5(标准(5日)生化需氧量): 在20℃和BOD测定条件下(氧充足、不搅动),有机物分解5天所需消耗的氧量。 (BOD5≈0.69BOD20,工程上一般测BOD5)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实用六篇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实用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dfa25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6.png)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实用六篇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和危害 1一、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根据以上罗列的主要污染源,按其成分不同,将主要污染物归纳为以下几种:1.固体悬浮物悬浮物主要是指悬浮在水中的污染物质,包括泥沙、碎纸、菜叶、废金属等。
冶金、化肥、化工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都含有悬浮状污染物。
悬浮物在水体中沉积后,会淤塞河道,危害水体生物的生长、繁殖;灌溉时,会阻塞土壤孔隙,不利于作物生长。
大量悬浮物还会影响废水处理和回收效率。
2.生物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是指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的生物体。
主要包括病毒、病菌、寄生虫卵等各种致病体。
病原微生物的水污染危害历史最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水体污染物。
3.需氧有机污染物废水中能通过生物化学和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统称为需氧污染物。
而在水污染__中,一般情况下需氧污染物为有机物。
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是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水体中需氧有机物越多,耗氧也就越多,水质就越差,即水体污染越严重。
需氧有机污染物是当前我国最普遍的一种水污染。
4.富营养性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是指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主要指含有氮、磷等植物所需营养物质的无机、有机化合物。
此外,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维生素类物质、热污染等也能触发或促进富营养化过程。
从农作物生长角度看,这些营养物是其生长所需的宝贵物质,但过多的营养物进入天然水体,会促使藻类等绿色植物大量繁殖,在流动缓慢的水域聚集形成大片的水华(在湖泊、水库)或赤潮(在海洋)。
藻类的__和腐化又会引起水中溶解氧的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水生生物__。
严重时,由于某些动植物残骸的淤塞,会导致湖泊逐渐消亡。
5.有毒污染物废水中能对生物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有毒污染物,简称为毒物。
工业上使用的有毒化学物已超过12 000种,而且以每年500种的速度递增。
大量有毒物质排入水体,不仅危及鱼类等水生生物生存,而且许多有毒物质能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浓缩,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
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学概论shijuan (密码已破)嘿嘿
![东华理工大学环境学概论shijuan (密码已破)嘿嘿](https://img.taocdn.com/s3/m/49f17a5f77232f60ddcca1a2.png)
一、绪论及环境问题1、环境的基本概念:与人类有关的周围事物,即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判断题)2、环境要素和环境质量环境要素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中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水、大气和生物等都是环境要素环境质量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包括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城市环境质量、生产环境质量和文化环境质量等3、环境的分类: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4、环境的特性包括: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5、环境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6、环境问题的分类情况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干扰、生态环境破坏)7、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有哪些?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8、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9、中国环境问题主要分为三类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10、环境污染问题有哪几类?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11、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现象有哪些,举2~3例。
水华、水体富营养化、赤潮等二、大气部分1、大气的结构及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热成层)、散逸层)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可分为恒定组份、可变组份和不定组份三种。
(1)恒定组份:氮78.09%、氧20.95%、氩0.93%,共占大气总质量的99. 97%。
还有微量氦、氖、氪、氙、氡惰性气体(2)可变组份: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大气中含量随季节、气象、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
(3)不定组份: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氢、粉尘等有害组份,是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2、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原因。
大气中局部物质或能量变化达到有害的程度(人类、生态系统、材料等造成危害)大气污染的原因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大类。
水环境指标和标准
![水环境指标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627f56e376baf1ffd4fad44.png)
(2) 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
重金属Cu、Pb、Zn、Cd、Hg、Fe、 As、 Cr、 Tl、Ni 氰化物
多环芳烃
各种农药和POPs 环境激素荷尔蒙物质
(3 )有关氧平衡的水质指标 三氧和总氧
•溶解氧DO(Dissolved Oxygen ):
悬浮物是指在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它包括无 机物和有机物,如不溶于水的淤泥、粘土、微生物等, 单位为毫克/升。
危害:造成水质浑浊的主要原因 减弱水的光合作用,并妨碍水体的自净作用 使得水体变黑变臭。
水中悬浮物浓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法
3有机污染物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 它们主要是由碳、氢、氧、氮、硫等基本元素组成。
各种病原细菌
病毒
(二)主要水质指标
1 pH值 pH值是反映污水酸碱性大小的一个指标, pH值是对氢离子浓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它表 示氢离子浓度(mol/L)负对数的值,即
天然水体的pH一般在6~9之间 饮用水的适宜pH应在6.5~8.5之间
2 悬浮固体
水体中悬浮物的含量是水质污染程度的基本判断指标 之一
用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时,此时化学需氧量用CODCr, 或COD表示;如采用高锰酸钾(KMnO4)作为氧化剂时,则称为 高锰酸指数,写作CODMn。
优点: CODCr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规定为2小时)较精确地测出废水 中耗氧物质的含量,不受水质限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缺点: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 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造成一定误差。
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单位 mg/L , BOD5 称五日生物耗氧量。
ii类水质标准
![ii类水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524b5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1.png)
ii类水质标准
中国《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将水体分为6类,其中第二类水体是近年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体。
ii类水质标准是指二级水质标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饮用水源地和生态环境。
根据国家标准,ii类水的主要指标如下:
1. 总大肠菌群不超过100个/100ml
2. 氨氮不超过0.15mg/L
3. 总磷不超过0.2mg/L
4. 总氮不超过1.0mg/L
5. 五日生化需氧量不超过3mg/L
6. 铜不超过1.0mg/L
7. 锰不超过0.1mg/L
8. 铅不超过0.01mg/L
9. 镉不超过0.005mg/L
10. 氟化物不超过1.0mg/L
如果水体达到ii类水质标准,说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比较低,可以用于人畜饮用、农业灌溉和渔业养殖等方面。
为了达到ii 类水质标准,需要加强水源保护、治理和管理,减少污染源的排放,推广科学、环保型的生产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保护好我们的水资源。
- 1 -。
水质检测常规项目
![水质检测常规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145a524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3.png)
水质检测常规项目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水质检测是评价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水样中各种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水资源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介绍水质检测常规项目,包括常见的水质指标、检测方法和标准等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水质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流程。
二、常见水质指标水质指标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pH值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通常用来评价水体的酸碱程度。
pH值在7以下表示酸性,7以上表示碱性,7为中性。
pH值的变化会影响水中其他物质的溶解度和生物活性,一般来说,水体的pH值在6.5-8.5之间较为适宜。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代谢的重要物质。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水体的呼吸过程和生物群落的结构。
通常情况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5-9mg/L之间。
3. 氨氮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一种氮源,主要来自于废水排放、农业排水等。
氨氮的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暴发,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标准,水体中氨氮的浓度应控制在0.15-0.5mg/L之间。
4. 总磷和总氮总磷和总氮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过高的总磷和总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根据相关标准,水体中总磷和总氮的浓度应分别控制在0.02-0.1mg/L和0.5-1.0mg/L之间。
5. 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是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氧化能力的指标,主要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高锰酸盐指数越高,说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越多,水质越差。
根据相关标准,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应控制在4-6mg/L之间。
三、水质检测方法水质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仪器和方法来测定各项指标的含量,常见的水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pH值测定pH值可以通过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计来测定。
水污染指标
![水污染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c0782d16f1aff00bed51e25.png)
主要的水污染指标有哪些?(1)生化需氧量(BOD),表示在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2)化学需氧量(COD),用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时所测出的耗氧量;(3)总需氧量(TOD),指有机物完全被氧化的需氧量;(4)总有机碳(TOC),表示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5)悬浮物,通过过滤法测定的,滤后在滤膜或滤纸上截留下来的物质;(6)有毒物质,指达到一定浓度后,对人体健康、水生生物的生长造成危害的物质,其中非重金属的氰化物和砷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等,是国际上公认的六大毒物;(7)pH值,是反映水的酸碱性强弱的重要指标;(8)大肠菌群数,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的数目。
什么是总量控制?它是根据水体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实行控制的管理方法,基本出发点是保证水体使用功能的水质限制要求。
为实施水污染防治的总量控制,首先应通过制订区域性的水质规划,拟订排入水体各主要污染源及各企业的污染物允许排污总量,还应与各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提出的排污总量相互协调统一。
污染物总量控制可使水环境质量目标转变为流失总量控制指标,落实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之中,它是环保监督部门发放排放许可证的根据,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考虑各地区的自然特征,弄清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扩散、迁移和转移规律与对污染物的净化规律,计算出环境容量,并综合分析该区域内的污染源,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字模式,计算出每个源的污染分担率和相应的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求得最优方案,使每个污染源只能排放小于总量排放标准的排放总量。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分别是指什么?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是由污染源直接排放进入环境的,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质。
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其来源清楚,可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二次污染物也称“次生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化特征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通常比一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为严重,如水体中无机汞化合物通过微生物作用可转变为更有毒的甲基汞化合物,进入人体易被吸收,不易降解,排泄很慢,容易在脑中积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汽可氧化为硫酸,进而生成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强10倍。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2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62038713453610661ed9f45a.png)
天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点源
非点源
第一节 概述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点源污染 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各类污水 由管道收集后集中排放,称 为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大面积的农田地面径流或雨水径流产生的水体污 染,由于其进入水体的方式是无组织的,称为非 点源污染或面源污染。
第一节 概述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点源污染
淮河边的癌症村
• 2013年07月18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 肿瘤死亡图集》数
• 字版出版,该图集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 染的直接关系。
• 2010年,国家疾控中心编著的《淮河流域重
点地区死因监测分
• 析结果汇编》显示,
• 这一年宿州埇桥区
• 恶性肿瘤死亡人数2150
• 人,沈丘死亡1724人。
富营养湖 营养物质丰富 浮游藻类较多 有根植物茂盛 湖盆通常较浅 湖底多为淤泥沉积物 水质混浊发暗 湖水温度较高 特征性鱼类:草、鲤、鲢等
湖泊富营养化图片
水华
云南滇池富营 养化现象严重
凤眼莲:
云南昆明的滇池,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 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
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
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 什刹海
第一节 概述
来水水质较差
水
污染源输入
华
爆
温度升高
发
光照时数延长
城区环境补水量的锐减
海洋富营养化图片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 洋因浮游生物的兴盛, 海水呈现一片铁锈红色 而得名。
赤潮的海水都有臭味, 它主要会使水体变粘稠, 附着在鱼虾表皮和鳃上, 导致鱼虾呼吸困难而死 亡;许多赤潮生物还有 较大毒性,因此它对海 洋捕捞业、养殖业的危 害极大。
自来水水质标准
![自来水水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347ef881ed9ad51f11df265.png)
自来水水质标准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1366发表时间:2015—04—22 13:43:00一、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色度天然水经常显示各种不同的颜色,水的色度通常来自植物界。
工业废水的污染,可使水体产生多种颜色.地面水的色度变化很大,它与汇水的土嚷、植被情况有关。
水色可分为真色和外表色两种.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所呈现的颜色称为真色,它主要来源于溶解在水中的腐植质和水生物。
水中存在的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杂质,如植物的落叶,树根及泥土中的一些物质、泥沙、矿物质等,称为外表色,或称虚色、假色。
沼泽水由于含腐植质而呈黄色,低铁化合物使水成为淡兰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化物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
水色的的存在,使饮用者有外观不快的感觉。
色度不一定都对人体有害,但会使工业尤其对一些轻工业品如食品、造纸、纺织、饮料工业等产品质量降低。
色度是主要的污染指标之一,一些国家的水质标准,要求的色度都在5~20度之间,现标准规定色度不超过15度铂钴单位,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优质水最好在10度以内。
2、浑浊度水的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它和水中杂质含量,颗粒大小、形状和表面反射性有关。
测定浊度的方法比较简便,一般都用来间接反映水中悬浮和胶体杂质的数量。
1升水中含有1毫克白陶土(或高岭土)时产生的浑浊程度,称为1度或1毫克/升。
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河岸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并随气候、季节变化而变动。
低浊度的水,对限制某些有害物质有积极的卫生学意义.水的浑浊度过高会影响消毒效果,增加消毒剂用量。
根据各地反映,浑浊度达10毫克/升时已使人感到水质浑浊,因此水厂应尽最大努力,以求出厂水的浑浊度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新标准要求不超过1度,条件或技术限制时不超过3度。
3、嗅和味洁净的水是无嗅无味的,污染的水才会产生嗅和味。
6-2水质自动监测
![6-2水质自动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deb7f48102d276a200292e81.png)
(二)水质自动监测一、填空题1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采水单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采水工程和采水管路。
2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采水单元所采用的水泵目前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 灭藻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有、、陶瓷催化氧化技术、。
4污水自动监测系统中,水流量计有式和式。
5使用原电池氧传感器测定溶解氧时,其传感器是由极和极组成的。
6 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测仪的废水样及试剂的输送可采用、和等方式。
7 污水自动监测系统中石油类自动监测仪的监测方法有和。
8 溶氧仪的清洗包括对和的清洗。
9 我省水质监测系统的必测项目包括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
10 水质自动监测的采样频次为:采取连续运转方式的水质自动站,每小时采集一个数据,采取周期性运转方式的水质自动站,每小时采集一个数据。
11 化学需氧量自动监测仪的检测方法有、、等。
12 地表水水质自动站主要包括、和等。
13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分为和监测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1 灭藻装置所连接清洁水的入口压力应不大于,否则将损坏设备。
A 1kgB 2kgC 2.5kgD 3kg2 凡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并负有托管责任的监测(中心)站,当所监测水域水质与上周相比较,劣于个级别时,必须上报预警监测快报。
A 1B 2C 3D 43 凡建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并负有托管责任的监测(中心)站,当所监测单项指标污染浓度与上周相比超过倍时,或者所监测数据发生明显异常时,必须上报预警监测快报。
A 1B 2C 3D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中氨氮的Ⅲ类标准限值为mg/L。
A ≤0.15B ≤1.5C ≤0.5D ≤1.05 取水口一般应设在河流冲刷岸,同时避开湍流和容易造成淤积的部位;在不影响航运的前提下,取水口尽量靠近主航道;取水口的水质与断面平均水质的相对偏差不得大于。
A 25%B 15%C 20%D 10%6 对于监测数据的处理,当一次峰值超过前3天和后2天各次监测值平均值的2倍标准偏差时,此值应确定为。
水质与水质标准
![水质与水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1945482b160b4e767fcf49.png)
2.2.2 水体的富营养化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富含磷酸盐和某些 形式的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他环境条 件适宜的情况下,水中所含的这些营养 物质足以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在 随后的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的异养微生 物代谢活动中,水体中的溶解氧很可能 被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 境结构破坏的现象。
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很大,对人类健康、 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很大,对人类健康、 水体功能等都有损害,包括: 水体功能等都有损害,包括: (1)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 (2)降低水的透明度。 (3)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4)向水体中释放有毒物质。 (5)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供水成本。 (6)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2.2 水体的污染与自净 2.2.1 水中常见污染物及来源 按化学性质,可以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 机污染物;按物理性质,可以分为悬浮 性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 1.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耗氧有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耗氧有 机污染物 2.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3.无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 4.有直接毒害作用的无机污染物
2.4 用水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用水对象(包括饮用和工业用水 对象等)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限 值。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 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等级。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的原则: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人 们终生用水的安全来考虑的,水中不得含 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 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性状 良好。
6.镉 6.镉 镉是有毒元素,食用镉污染的食物可能会蓄积于体内造 成慢性中毒。“国标”规定饮用水中镉含量不超过0.01 mg/L。 成慢性中毒。“国标”规定饮用水中镉含量不超过0.01 mg/L。 7.铬 7.铬 铬的化合物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其中六价铬毒性最大, 可引起皮肤、粘膜、肝、胃、肾、口腔、血液部分的疾患, 并有导致肺癌的可能。“国标”规定为不得超过0.05mg/L。 并有导致肺癌的可能。“国标”规定为不得超过0.05mg/L。 8.铅 8.铅 铅常随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摄入量过多可引起中毒。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2年规定每人每周摄入铅的总耐受量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2年规定每人每周摄入铅的总耐受量为 3mg,当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时可能引起儿童血铅浓度 3mg,当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时可能引起儿童血铅浓度 的增高,根据国内管网水含铅量一般均低于0.05 mg/L的实际 的增高,根据国内管网水含铅量一般均低于0.05 mg/L的实际 情况,“国标”规定铅浓度不得超过0.05 mg/L。 情况,“国标”规定铅浓度不得超过0.05 mg/L。 9.银 9.银 银的主要毒性表现为皮肤、眼和粘膜着色,称为银质沉 着症。由于银一旦被吸收,就能长期保存在组织中。“国标” 根据国外饮水中银的限量标准,规定饮水中银的浓度不得超 过0.05 mg/L。 mg/L。
水体污染名词解释
![水体污染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e60a4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1.png)
水体污染名词解释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
然而,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解释与水体污染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
1.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水中存在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性质的污染物质超出了水的容忍范围,使水质下降,对水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的现象。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城市污水、废弃物排放以及非点源污染等。
2. 有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指由含碳的化合物组成的污染物,如:石油、煤矸石、农药、化学工业废弃物等。
这些有机化合物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能导致水中生物死亡、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3. 无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是指无机化学物质对水体环境产生的污染,如重金属、氮、磷等。
重金属如汞、铅和镉等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有毒性,而氮和磷则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爆发和水体缺氧等问题。
4. 生物富集生物富集是指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等物质被生物吸收、富集和积累的现象。
生物富集可以引发食物链上的物质积累,使高层级的食物链消费者面临更高程度的污染威胁。
5.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增加,导致水体中浮游植物过度生长的现象。
常见的富营养化形式是滋养水华,使水体呈现绿色、黄绿色、蓝绿色和红色等不同颜色,严重时会引发水域的缺氧。
6. 水生态系统恢复水生态系统恢复是指对被破坏或受到污染的水域进行修复和保护的行为。
水生态系统恢复一般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旨在恢复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7. 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根据水体的不同用途和类型,由政府和国际组织制定的水质要求和指标。
水质标准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保护水体环境和公众健康。
8.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调配等活动进行综合规划、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的过程。
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确保公众供水需求的满足并保护水体生态环境。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免费)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aef280bcfd0a79563c1e723d.png)
【习题答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二、水质指标
水质是水与其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特性,它须通过所含杂质(或污染物) 的组分、种类与数量等指标来表示。水质指标是水质性质及其量化的具体体现。
污染物的类型
固体污染 主 要 污 染 物 水 质 指 标 悬浮物、浊度 DO、BOD、COD、TOC、TOD 总凯氏氮(TKN);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总磷等 pH值、无机盐 以毒物的具体种类来表示: 如氰化物、汞、镉、铬、铅、总 砷等; 酚类化合物、有机磷农药3, 4苯并(a)芘等;石油类。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病毒
PH 悬浮物 SS/ mg·L-1
一切排污单位
采矿、选矿、选煤工业
城镇二级水处理厂 其它排污单位 甘蔗制糖、苎麻脱胶、湿法纤维 板工业
100
20 70 30 30 20 30
70
20 70 20 20 20 20
300
30 200 100 150 30 60
300
30 150 60 100 30 30
一级标准 序 号 1 2 污染物 适用范围 1997年 12月31 日之前 6 ~9 1998年 1 月 1日 之后 6 ~9 二级标准 1997年 12月31 日之前 6~9 1998年 1 月 1日 之后 6 ~9 三级标准 1997年 12月31 日之前 6 ~9 1998年 1 月 1日 之后 6~9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一、水体污染物
废水中的污染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 固体污染 ② 酸、碱、盐污染 ③ 耗有毒化学物质污染 ⑥ 石油污染 ⑦ 热污染 ⑧ 生物污染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Ⅰ类 e.易滋令人厌恶的水生生物的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夏季周平均最大温升≤1;冬季周平均最 大温升≤2 6. 5~8.5 250以下 250 250 250 6~ 9 250
1 2 3
水温/℃ pH 硫酸盐①(以SO42-计) ≤
4
5 6 7 8 9 10
氯化物①(以CI-计) ≤
硝酸盐(以N计) ≤ 亚硝酸盐(以N计) ≤ 溶解氧 ≥ 化学需氧量(CODcr) ≤ 生化需氧量(BOD5) ≤ 总大肠菌群③/个· L-1 ≤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序号 1 污染物 总汞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 L-1 0.05 序号 8 污染物 总镍 苯并(a) 芘 总铍 总银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 L-1 1.0
—
— — 600 600 — 300
—
— 400 600 600 — 300
3
BOD5/m g·L-1
短菜制糖、酒精、味精、皮革、 化纤浆粕工业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 其它排污单位
4
CODCr / mg·L1
石油化工工业,包括石油炼制
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 其它排污单位
100
60 100
60
60 100
150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根据污染物的毒性 及其对人体、动植物和水环境的影响,将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排 放的污染物分为两类: Ⅰ类污染物系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 长远不良影响者。对此类水污染物,不分其排放的方式和方向, 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级别,一律执行严格的标准值,并规定含 此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取样检测 。 Ⅱ类污染物系指其长远影响小于Ⅰ类的污染物质,其允许排放 浓度可略宽,并按其排放水域的使用功能以及企业性质(如新建 、扩建、改建企业或现有企业)分为一级标准值、二级标准值和 三级标准值,还规定含此类污染物的废水在工厂企业或其处理设 施排出口取样检测。
2
3 4 5 6 7
烷基汞
总镉 总铬 六价铬 总砷 总铅
不得检出
0.1 1.5 0.5 0.5 1.0
9
10 11 12 13
0.00003
0.005 0.5 1Bq/L 10Bq/L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部分)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单位:mg/L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部分)
分 类 序 号 参 数
基本要求
注:①允许根据地方水域背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景值特征做适当调整的项目。 所有水体不应有非自然原因所导致的下述物质: a.凡能沉淀而形成令人厌恶的沉积物 ②规定分析检测方法的最低 b.漂浮物,诸如碎片、浮渣、油类或其他的一些引起感官不快的物质 检出限,达不到基准要求。 c.产生令人厌恶的色、臭、味或浑浊度的 ③试行标准。 d.对人类、动物或植物有损害、毒性或不良生理反应的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泥砂、有机质胶体、微生物、无机悬浮物、胶体 和溶解物等 耗氧物质污染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 有机氮,尿素、氨基酸等,无机氮,氨氮、亚硝 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酸氮、硝酸氮;正磷酸盐、聚合磷酸盐 葡萄糖6-磷酸、2-磷酸-甘油酸等 无机有害物 酸、碱、盐类 无机有毒物 氰、氟、硫的化合物 重金属 汞、镉、铬、铅、砷、铜 易分解有机毒物 酚、苯、醛、有机磷农药 DDT、666、狄氏剂、艾氏剂、PCB、多环芳烃、芳 难分解有机毒物 香烃 油 石油及其制品 硫、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病原微生物 病菌、病毒、寄生虫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水体中的 DO 、 BOD 之间是什么关 系? 讲一讲“臭水沟”的来历.
想一想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三、水质标准
保护地面水体免受污染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制定地 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是达到此目标的手段之一。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面水水域使用 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 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区域。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120 150
120
120 150
上页 下页
500
— 500
返回
500
— 500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1. 特殊保护水域,即Ⅰ、Ⅱ类水体,不得新建排污口 2.重点保护水域,即Ⅲ类水体,应执行一级排放标准 3. 一般保护水域,即Ⅲ、Ⅳ类水体,应执行二级排放标 准 4. 排入城镇下水道并进入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可执行 三级标准。
250以下
10以下 0.06 饱和率90% 15以下 3以下
250
10 0. 1 15以下 3 10000
250
20 0.15 5 15 4
250
20 1.0 3 20 6
250
25 1.0 2 25 10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6–2 水体主要污染物、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第六章 水污染及其控制
上页
下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