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
中考语文一轮基础专题复习:标点符号和修辞手法课件(共39页)
(5)冒号一般管到句子末尾(以句号、问号、叹号为标志),要避免冒 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6)一个句子不能同时使用两个冒号。如果一句中有两个冒号,其 中一个需改为逗号。
(7)在列举式或条文式的表述中,如果不得不套用冒号,宜另起段 落来分层次。
(8)冒号不能与表示提示的“即”“如”连用。 (9)表面上像但实际上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而不能用 冒号。
(4)表示语意未尽用省略号。
(5)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用省略号。
七、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意的转换、递进, 或表示语言、声音的中断、延长等。
(1)破折号可以标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也可以标示说话声音 的中断和延长,还可以标示转折或话题转换。注意破折号与冒号用法 的区别。
(1)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引号之前一般用冒号,句末 点号放在引号内。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时,句末点 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使用点号。带有感叹语气或疑问语气的引用单位 放在句尾作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时,要把叹号或问号放在引号内。
(2)直接引用、着重论述或强调、具有特殊含义(别称、简称)、表示 否定或讽刺等要使用引号。
● ②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成为”“等于”等连接。如:美感的记 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 (徐志摩《曼殊斐儿》)
● ③借喻: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直接叙述喻体),而本体和比喻词 都不出现。典型形式是“甲代乙”。如: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 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支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 驰……(徐志摩《再剖》)
示例1:有篇题为《柳宗元的诗》的文章,全文才2000字,引文不实却 达11处之多。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第五章 修辞 复习
第五章修辞修辞是使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具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使用中,积累了使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准确的各种调整语言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修辞方法。
初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方法有如下: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把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的地方,用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构成比喻的必要条件,甲乙必须是不同本质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集中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1)同类相比:他的性格像爸爸。
(2)表示猜度:这支笔像我的。
(3)表示想象:老师一番话,使我好象回到了童年。
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渝1、明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比喻词:像、好象、似、如、仿佛、好比、好似、恰似。
2、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比喻词:是、成、成为、成了、变成。
3、借喻,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没有比喻词例:(1)露水像珍珠粘在草上。
桃花红似火。
(明喻)(2)党是阳光我是花。
他的头发乱成了鸡窝。
(暗喻)(3)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借喻)比喻和比喻义的区分;比喻义是由比喻修辞用法的固定形式,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意思,跟比喻修辞方法不同,比喻修辞方法是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存在了。
例:(1)鲁迅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用文章唤醒民众追求光明。
“光明”是比喻义,比喻“自由”“平安”“幸福”“进步”,它是个固定的新意。
(2)月亮弯弯像镰刀。
(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是指上弦月或下弦月时月亮的形状,离开了这个语言环境,“镰刀”的比喻就不存在了。
比喻的作用: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使人物形象鲜明,使景物形象化,使语言简练、明快、生动,能是标题醒目动人。
二、比拟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成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
包括把物当人写(叫拟人),把人当物写(叫拟物),把此物当彼物来写(叫拟物)。
(深圳地区)中考语文基础部分语法复习课件
例如:听听、想想,还有:讨论讨论、 吵吵嚷嚷等。
3.【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①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充当定语和谓语。
例如:这. 朦.胧的. 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 小姑娘的. 镇. 定、. 勇.敢、. 乐. 观的精神鼓励了我,我好像
虽然(尽管、虽说是、虽说、固然)……,但是(可是、但、却)……
因果关 系
单用 由于 因为 因此 所以 因而 从而 以致 致使 可见 既然 配对使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因此、所以)…… 既然……,就(那
用 么、那就)…… 之所以……,是因为……
假设 单用 如果 假如 假若 倘若 要是 不然 否则 要不然 要不是假使 关系 配对使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就(那么、便、则)……即使(纵然、纵使、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分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 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 ,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 ,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1.(201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
不活泼热闹。”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C.“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
“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D.“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标点符号课件
引号和句 号的位置
与“说” 相关的标 点
1.引文独自成旬,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且引号前 用冒号。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 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且前面不用冒号。
在表述或转述中,说的发出者(即“某某说”)在句首,“说” 后用冒号;在句中,“说”后用逗号;在句末,“说”后用 句号符号考点导航
一.逗号、顿号和分号
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用于:
逗号的用法 (,)
1.并列性谓语,补语之间的停顿。 2.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3.反复的短语之间停顿。 4.长句子内主谓之间、动宾之间的停顿。 5.表示次序的词如“第一”“其次”“第一”“第二”等后面的停顿。 6.插入语、句首状语后的停顿。
例3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 长达三个月的春季。
在“春晖”后加句号,并删去其后的逗号。
例4 李白说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 我最喜欢的两句诗。
删去冒号和引号内的句号。 4.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而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号。
例5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例3 明天参观湖南省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3.倒装句中,问号或感叹号应放在句末。
例4 “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呢? 同学们。”老师问。 将引号内的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
4.反问句中,只能用一个问号,且放在句末。 例5 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 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
1.句中含有疑问词但并不表示疑问语气的,不用问号,应用 句号。
【最新中考语文复习】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5)《文学常识》ppt课件.ppt
文化常识汇总
3.新闻:又称消息。 (1)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 二者是辅助部分。导语,一般指新闻开头的第 一段或第一句文字,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 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 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 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 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⑥乐府与新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 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 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 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 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白居易、 元稹等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⑦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新体诗 歌。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 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 思想感情。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如《 我爱这土地》。
文化常识汇总
2.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
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 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 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 它们人格化。如《皇帝的新装》《盲孩子和他 的影子》《丑小鸭》等。
文化常识汇总
9.说明文 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1)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 序。
(2)说明文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 (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 递进式。
文化常识汇总
10.议论文 (1)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分为两种: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专项:标点符号的书写及使用课件(共42张PPT)
三、点号和引号、书名号合用一格的情况,如下图:
四、标点符号在行末时的变通书写格式 1.行末点号的变通写法如下两张图片所示:
变通情况: 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问号、感叹号等一般单独占一
格,但是出现在句末则和文字共占一格。
2.行末标号的变通书写 (1)省略号和破折号
他 生 于 19 88 年 , 就 读 于 龙 港 高 中 。
阿拉伯数字,一般两个数字占一格。
看一看,改一改。
双引号和省略号分别都要占用两个格,但是在一起使用时,一般后引号和省 略号后三个点放在一起。
总结
1.除了书名号、括号、双引号,其他符号一般不能出现在句首,处 理方式:将它写在前面字的格子里。
B [B项与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都表示说话中间的停顿,语意的跳跃。 A项,表示解释说明;C项,表示语意的转折;D项,表示补充说明。]
冒号: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提示 破折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 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形式是“:” 。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形式
是“——”。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 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 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 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 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变通情况: (1)省略号、破折号一般占两格,但在句末的时候写在一格里。 (2)双引号和省略号分别都要占用两个格,但是在一起使用时,一般后引号和省 略号后三个点放在一起。
(2)引号和书名号的行末变通书写: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语文语法专项复习课件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建议。( 动词) 2.队员们精疲力尽了。( 名词) 3.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形容)词 4.翻译文章。( 动词) 5.他的发音不标准。(形容词)
6.现在在开会。( 动词) 7.老师通知我们去开会。(动词 ) 8.他会弹钢琴。(动词 ) 9.这种说法不太科学( 形容)词 10.我们要努力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名词)
• 15、心情愉快(主谓)16、完全相信(偏正) • 17、听说读写(并列)18、非常坚强(偏正) • 19、多么可爱(偏正)20、大家唱歌(主谓) • 21、我们回去(主谓)22、聪明美丽(并列) • 23、上中学(动宾) 24、登泰山(动宾) • 25、好极了(后补)26、休息一会儿(后补) • 27、包饺子(动宾)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
一项是(D )
A.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选择)
3.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递进)
4.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条件)
5.倘若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假设)
6.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
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因果)
7 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转折)
8、河里结了冰,轮船开不出去了。( 因果 )
9、错误决策的结果,或者是游击队失败,或者是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
项是( B )
A.她吃力地站起来,慢慢地。
B.李白的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
的极尽夸张的语句。
C.请您稍等一下。
删除
D.要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
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
中考语文复习攻略:修辞知识点
中考语文复习攻略:修辞知识点一、复习要点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近年来,中考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
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
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
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
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明喻甲象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尖端复习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
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解析卷1.(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夫,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运用。
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2.(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必需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 “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基础学问综合题,考查了修辞手法、课文学问背景、词性、复句的学问。
B项中《小石潭记》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作者是柳宗元,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韩愈的古文只有一篇《马说》。
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的作者是吴敬梓。
B.阅读新闻,要留意它结构上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似乎就是天上。
”这句话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方法。
D.“在海外生活了八、九年的杨先生最终确定回国创业。
“这句话中顿号的运用是不正确的。
【答案】C【解析】 C项没有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
4.(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喧闹。
(广东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中考解读 基础与运用 第五章 句子仿写课件.pptx
13
答题技巧
【解析】 在这道题中,如果我们仿写出“奔腾的黄河,像
一个年轻强健的运动员,奔驰在运动场上……”这样 的句子,显然缺少字词锤炼的功夫。仿句开头用了 “奔腾”,后面再加“奔驰”,有语意重复之嫌。从 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来看,说“运动员”奔驰在“运动 场上”是合理的,说“黄河”奔驰在“运动场上”却 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仿句用词欠准确。
【解析】首句是一个总起句“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这就规定了后面的仿句必须围绕大自然选材;例句的第一个分 句写的是自然景物“冰雪、春天”,这也暗示了我们只能写自 然里的四季的景物,而不是人造的实物。
7
答题技巧
2.析格式定方向 每一道仿写题提供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分
析,通过分析所得出的基本格式,就是我们仿写句子 的大致方向。
炼字炼词的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句子仿写
中比在写作中体现得更为直接,更为明显。炼字炼词 的功夫主要表现在: ①仿句与例句要和谐一致,结构匀称。 ②分句间的意思连贯,逻辑严密;用字用词要简明准 确,不重复啰唆。
12
答题技巧
【例】以我国自然景观为例,仿照下面的例句,续写 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4
真题回放
3.(2015·广东省)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
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
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
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
旋律;(1)____________美_,在_戏__曲________生__旦,净丑 __演__绎__悲__欢__人__生___;(2)__美__在__文__学___,__诗__词__曲__赋___
中考复习课《标点符号》ppt课件
◆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 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 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课标
考点聚焦
中考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常用标点符 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具体语句或语境的实际应用 等。
1
29
·新课标
答题指导
要想答好标点符号试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掌握常用标点符号,如双引号、破折号、问号、省 略号、冒号等的用法及其作用。
2.注意标点符号的一些特殊用法。如在选择问句中, 只在句末使用问号。人物对话当中双引号和冒号、逗号、句
2、若引语是独立的,引文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若引语 是作者(说话人)的语言部分,则引文末尾不用标点。例如:
1)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要想取得成绩,就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使人进 步,骄傲使人落后”。
1
14
9、括号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括号内的内容一
般不读出来。如: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1
1
分类
一、点号
表示语言(句)中的停顿,一般用在句中或句 末。常见的点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 号、顿号、分号、冒号。
二、标号
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引号、 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连接号、间 隔号。此外还有着重号和专名号。
1
2
1、句号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课件★★标点符号的使用PPT
(2)并列短语作谓语、补语时一般用逗号,不用顿号。
一群年轻人在唱歌,跳舞。
(3)加以强调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 这次采访,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
音机,照相机。
2.并列词语之间顿号、逗号的误用
(4)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 小就熟悉的。
全文大约六、七百字,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全文大约六七百字,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二、三部分是主体部分。
2.并列词语之间顿号、逗号的误用
(1)较短并列词语间停顿用顿号,不用逗号。
他运用了传说、民谣、古诗。
这次在钱江新城参加的雕塑作品一共有50多 件,出自中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的艺 术家之手。
B.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尤其喜欢雪,他在《对火玩雪》中就曾宣 称:“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
C.目前,中国企业在欧洲参与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塞尔维 亚 E763 高速公路的全面施工正如火如茶地推进。
D.张广智等撰著的《西方史学史》一书(复且大学出版社出版), 让人们在西方史学史这一领域听到了中国学者的声音。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2.并列词语之间顿号、逗号的误用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
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 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 致敬”的口号。
3.并列分句之间逗号、分号的误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 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 等形式广泛传播。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标点、句子衔接、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句号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例: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2.有时也用于较缓和的祈使句和感叹句后。例:请您稍等一下。
1.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 反问语气等。 叹号 2.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例:咔嚓!一道闪电划破 (!) 了夜空。 3.倒装句中,叹号放在句末。例:多美啊,雨后的九峰山!
冒号和破折号的区别: 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分项 叙述,应用冒号。例:北京紫 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 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分说部分是对总说部分的注释 说明,则应用破折号。例:海 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 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 欢乐。 【注】破折号、冒号均不能和 “即”“就是”等表解释意思 的词同时使用。
第三步:抓语言标志。 1.关联词语:表示分句间的关系。 2.表时间、空间、层次、逻辑发展等顺序的词。如: ①“过去”“现在”“将来”,表示时间先后;②“同时”“与此同时” 表并列关系,由该词引出的内容位置在后;③“一方面”“另一方面”存 在并列关系,前者在前,后者在后;④“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相 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内容;⑤“首先”“其次”“再次”, 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⑥“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 表示要作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例如”表示举例等。
②人们需要了解季节和气候
③人们需要掌握时间
A.③②①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衔接排序题实际上就是给出了语段首句或尾句的直接排序题。二者均可参 考以下方法解答: 第一步:通读各个句子(包含题干中已给出的句子和供排序的句子),确定 语段的体裁,理清思路。 记叙性语段常以时间、空间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为顺序,说明性语段一般按 照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来行文,议论性语段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行文。 第二步:寻找语段的中心句或中心词。一般来说,语段中重复出现的词语 或句子就是中心词或中心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解析卷1.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 ;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
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 “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2. (2017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 “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基础知识综合题,考查了修辞手法、课文知识背景、词性、复句的知识。
B项中《小石潭记》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作者是柳宗元,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韩愈的古文只有一篇《马说》。
3.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的作者是吴敬梓。
B•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结构上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C•“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D•“在海外生活了八、九年的杨先生最终决定回国创业。
“这句话中顿号的使用是不正确的。
【答案】C【解析】C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2分)A.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惠子相梁》选自道家经典著作《庄子》。
C.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做事的标杆”中“做事的标杆”是主谓短语。
D. “迈进金黄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的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这句中的破折号使用是错误的。
【答案】B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为深圳市中考必考之基础题。
《深圳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大纲》指出:仿写句子,变换句式。
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
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1. 文学常识考查内容包括:“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品,识记《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知识,内容情节,了解常见的文体的基本知识。
2. 标点符号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包括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破折号、书名号、引号、省略号、括号等)。
3. 修辞手法考查了解和辨析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分析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4. 语法考查要求辨析各种词性、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了解短语类型、了解并能正确划分句子成分、理解复句的类型。
通过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看出,深圳考查文学常识、修辞、语法、标点符号题时以选择题为主,且几种题型方式放在同一道题中考查。
复习此类题型要注意书上的附录补充内容,注意平时的训练,注意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比如对联,应用文,日常生活说话表达的语气语调,网络语言、口语、书面语的区别等)——S 甘 rq -------------------------------------------------------------------------------------------------------------------------------------------------------------------------------------------------------------------------------------------------------------------------------------------------------------------------------------------------------------------------------------------------------------------------------------------------------------------------- '(一)识记文学常识解题策略:(i)列表归类。
(列表内容包括重点课文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姓名、籍贯、生活年代、作品名称、主要人物、主要人物的名言、作品的主题、背景意义、主要表现手法、体裁及作家的代表作等。
(2 )求同辩异。
求同辩异指在知识的联系中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各自的特点。
纵向横向两方面比较。
比如外国文学这条线上,契诃夫、莫泊桑、都德、欧•亨利都是19世纪的短篇小说家,这是相同的,但他们的国籍又是不同的,作品反映的内容、思想感情也是有所区别的。
求同辩异对系统记忆有关作家作品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二)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 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 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 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 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 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 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1. 问号:(1)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 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c. 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2)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 怎么了,你?b.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3)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4)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 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 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3. 顿号:(1)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2)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 这个县有30 多所中小学。
(4)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a.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 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a. 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 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 做,要靠想来指导; 想,要靠做来证明。
5. 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a.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 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 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a. 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 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 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a.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 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
(《左传》)c.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三)、常考标点符号需要注意事项:1. 人物对话的几种方式(1)说在前用:例:语文老师说:“王鹏鹏是个好孩子。
”(2)说在中间用,例:“语文作业要按时完成,”语文老师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3)说在结尾用。
例:“语文作业一定要按时完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语文老师说。
2. 顿号与逗号的区别(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例如:A. 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B. 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
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示例:A.董文卿、王鹏、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郭松、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小王李六、王二是三班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