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实验
分光光度法实验方案
![分光光度法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c145620b1c59eef8c7b4eb.png)
分光光度法实验方案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7-01-11 15:42 - 阅读:176 - 评论:01、实验目的1.1掌握α,αˊ-联吡啶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1.2熟悉分光光度法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1.3学会分光光度法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1.4通过α,αˊ-联吡啶法测定微量铁,了解UV-160型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2、实验内容提要2.1 吸收曲线的绘制,选择最大吸收波长2.2标准曲线的绘制,相关系数、回归方程的计算2.3未知样的测定3、实验原理在可见分光光度测定中,通常是将被测物质与显色剂反应,使之生成有色物质,然后测定其吸光度,进而求得被测物质的含量。
因此,显色反应的完全程度和吸光度的测量条件都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使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适宜的显色反应条件和仪器测量条件。
通常所研究的显色反应条件有显色温度和时间、显色剂用量、显色液酸度、干扰物质的影响及背景消除等。
条件试验的一般方法是暂时固定其他因素,改变其中一个因素,显色反应完成后,测量相应的吸光度,通过绘制吸光度—因素(考察的条件)曲线确定最适宜的条件。
本实验以过量的盐酸羟胺作为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控制溶液的PH值在5-9之间,以α,αˊ-联吡啶作为显色剂其与Fe2+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
在520nm的波长下,测定有色溶液的吸光度。
4Fe3++2NH2OH=4Fe2++N2O+H2O+4H+4、实验仪器与试剂4.1 UV-160型分光光度计4.2 3cm玻璃比色皿;4.3 10ml吸量管1支;4.4 2ml吸量管2支;4.5 100ml容量瓶(7只);4.6 α,αˊ-联吡啶:0.1%4.7 盐酸羟胺:5%4.8 硫酸溶液:25%(V/V)4.9 10µg/ml铁标准溶液:称取0.8643g(精确至0.0001g)硫酸铁铵(NH4Fe(SO4)2•12H2O)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10ml的硫酸溶液(4.8),溶解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
![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bf24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f.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会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物质的定量分析。
3. 了解紫外吸收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在紫外光区域(波长范围为190-400nm)对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光程(l)成正比,即 A = εcl,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紫外分光光度计2. 移液器3. 容量瓶4. 烧杯5. 玻璃棒试剂:1. 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待测物质溶液2. 水为溶剂3. 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四、实验步骤1. 仪器准备: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预热10分钟,确保仪器稳定。
2. 空白实验:用移液器取少量溶剂,加入比色皿中,置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调节仪器至650nm波长,记录吸光度值(A0)。
3. 标准溶液测定:用移液器取不同体积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比色皿中,重复步骤2,记录吸光度值。
4. 待测溶液测定:用移液器取少量待测溶液,重复步骤2和3,记录吸光度值。
5. 数据处理: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标准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曲线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0.99,说明实验结果可靠。
2. 待测溶液浓度:根据标准曲线,从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值查得待测溶液的浓度为x mol/L。
3. 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移液器误差、比色皿误差、操作误差等。
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六、结论本实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待测物质的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比色皿的清洁,避免污染。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法测饮料中色素的含量的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饮料中色素的含量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1ae67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6.png)
分光光度法测饮料中色素的含量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色素的含量,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色素在饮料中的含量情况,为评估饮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依据朗伯比尔定律来计算物质浓度的方法。
饮料中的色素对特定波长的光有吸收作用,且吸光度与色素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根据样品的吸光度计算出其色素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分光光度计容量瓶(100 mL、50 mL)移液管(1 mL、5 mL、10 mL)比色皿2、试剂标准色素溶液(已知浓度)四、实验步骤1、标准溶液的配制分别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标准色素溶液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绘制标准曲线以蒸馏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定不同浓度标准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处理准确吸取适量的饮料样品于 50 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样品测定以蒸馏水为参比,在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标准溶液浓度与吸光度数据记录|标准溶液浓度(mg/L)|吸光度||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2、标准曲线绘制根据上述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 = ax + b (其中y 为吸光度,x 为浓度,a 和 b 为常数)3、样品吸光度测定样品的吸光度为:_____4、样品中色素含量计算将样品吸光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出样品中色素的浓度,再根据稀释倍数计算出饮料中色素的原始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饮料中色素的含量为:_____mg/L2、误差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移液操作的误差、分光光度计的读数误差、标准溶液配制的误差等。
分光光度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1d4d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d.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学习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浓度。
3. 掌握比尔定律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吸收的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根据比尔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光程(l)成正比,即 A = 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的吸光度,然后根据比尔定律计算出待测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比色皿、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
2. 试剂:标准溶液(已知浓度)、待测溶液、溶剂(如水或乙醇)、显色剂(如铁氰化钾溶液)。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于容量瓶中,用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
2. 标准曲线的制作: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于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显色剂,混匀。
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待测溶液的测定: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于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显色剂,混匀。
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度。
4. 待测溶液浓度的计算: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中找到对应的浓度,即为待测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标准曲线的制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²。
2. 待测溶液浓度的计算: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中找到对应的浓度,即为待测溶液的浓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到线性回归方程 y = 0.002x + 0.015,其中y为吸光度,x为浓度。
相关系数R²为0.998,说明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 待测溶液浓度的计算: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为0.675,从标准曲线中找到对应的浓度为0.15 mol/L。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606f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7.png)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引言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了测量,并绘制了标准曲线,以此来确定未知样品的浓度。
本实验旨在熟悉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探讨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本实验采用UV-Vis分光光度计,选取了常见的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溶液用于测定。
2. 实验步骤(1) 对标准铜离子溶液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
(2) 设置分光光度计波长并调节光程。
(3) 用去离子水和溶液加样侧实现零点校正。
(4) 测量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进行数据记录。
(5) 利用所测吸光度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6) 测定未知溶液的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其浓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不同浓度的铜离子溶液,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它们的吸光度,并绘制了标准曲线。
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标准曲线呈线性关系,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
这一结果符合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在分光光度法中,物质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关系。
利用这一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在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时,我们测量了其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中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计算了其浓度。
这一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适用于分析化学中测量物质浓度的应用。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了解了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通过测量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我们绘制了标准曲线,并利用该曲线测定了未知样品的浓度。
然而,实验中存在一些误差,如仪器误差、制备溶液时的不精确等,这些误差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准确度,未来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重复实验等方式进行改进。
总之,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分析中,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分光含量测定实验报告(3篇)
![分光含量测定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ca3f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3.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学会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定厚度的均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本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管、容量瓶、比色皿、锥形瓶、烧杯、蒸馏水等;2. 试剂:待测溶液、标准溶液、显色剂、缓冲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于容量瓶中,加入显色剂和缓冲溶液,定容,配制成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
2. 测定吸光度: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皿中,将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设定波长,测定吸光度。
3. 绘制标准曲线: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 测定待测溶液含量:将待测溶液置于比色皿中,按照步骤2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待测溶液含量测定:根据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待测溶液的浓度。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操作误差等。
本实验中,仪器误差和试剂误差较小,操作误差主要来自于移液和定容操作。
2. 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应尽量保持相同的pH值;(2)显色剂和缓冲溶液的浓度应适中,避免影响吸光度;(3)比色皿应清洗干净,避免污染。
七、结论本实验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特定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6144d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4.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标准曲线的测绘方法,了解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应用。
3.学会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微量铁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光被吸收的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在一定波长下,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即A=εCL。
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液层厚度,C为溶液浓度。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求得铁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仪器:硝酸、高氯酸、硫酸、铁标准溶液(100μg/mL)、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容量瓶(100mL)、吸量管(10mL、5mL、2mL)等。
2.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取10mL、5mL、2mL铁标准溶液于三个100mL容量瓶中,各加5mL硝酸,20mL硫酸,摇匀,用去离子水定容。
将各溶液分别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记录数据并绘制标准曲线。
3.测定样品中铁的含量:将样品溶液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铁的浓度,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
四、结果与分析1.标准曲线测绘结果在坐标纸上绘制标准曲线,横坐标为铁标准溶液的浓度(μg/mL),纵坐标为吸光度。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图1)。
可以看出,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吸光度也逐渐增大。
表明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可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kx+b(k为斜率,b为截距)。
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斜率k和截距b的值。
图1 标准曲线(请在此处插入标准曲线图)2.铁含量测定结果将样品溶液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铁的浓度(μg/mL),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mg/L)。
结果如表1所示。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5e51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8.png)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引言: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并探究实验中的操作步骤、仪器设备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利用溶液中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其浓度。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溶液中物质的吸光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溶液对光的吸收强度,可以推算出物质的浓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玻璃仪器、调节分光光度计,校准仪器。
2. 制备样品: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出待测物质的溶液。
3. 测量吸光度:将样品放入分光光度计中,选择合适的波长,测量吸光度值。
4. 绘制标准曲线: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吸光度值,绘制出标准曲线。
5. 测定未知样品浓度:根据标准曲线,测量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值,通过插值或外推得出其浓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测量了它们的吸光度值。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我们得到了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
利用该标准曲线,我们测定了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值,并通过插值的方法得出了其浓度。
讨论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实验误差。
首先,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如溶解不完全或溶液的稀释计算错误。
其次,仪器的使用也可能引入误差,如分光光度计的波长选择不准确或读数不精确。
此外,环境因素如光线的干扰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避免环境光的干扰等。
此外,重复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分光光度法,我们成功测定了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并得到了标准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靠、精确的浓度测定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的误差可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样品的性质和实验条件等。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探究了实验步骤、仪器设备以及数据处理方法。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0a35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8.png)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一、引言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确定其浓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某种物质的浓度,并探究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分光光度计、样品池、试剂瓶等。
确保实验器材干净,并校准分光光度计。
2. 样品制备按照实验要求,制备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
可以通过稀释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或者直接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3. 测定吸光度将样品溶液依次倒入样品池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定。
4. 绘制标准曲线将各个浓度的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与其对应的浓度进行配对,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可以用来计算未知样品的浓度。
5. 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将未知样品溶液倒入样品池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未知样品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了某种物质的吸光度,并绘制了标准曲线。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了未知样品的浓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因素可能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首先,样品溶液的浓度应该在分光光度计的测量范围之内,以确保准确度。
其次,样品溶液的颜色和浊度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稀释或者滤过处理。
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
当光通过样品溶液时,被吸收的光的强度与样品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被吸收的光的强度,可以推算出样品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可以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使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水中某种污染物的浓度,以评估水质的安全性。
然而,分光光度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只适用于溶液中的物质浓度测定,对于固体样品或者气体样品的测量则不适用。
其次,分光光度法对于有色样品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干扰,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46b88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9.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包括光源的选择、波长调节、比色皿的清洗和校准等。
3. 通过实验,学会如何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并利用标准曲线测定未知样品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光程成正比。
公式表示为:A = εlc,其中A为吸光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光程(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c为溶液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比色皿3. 移液管4. 容量瓶5. 烧杯试剂:1. 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待测物质溶液2. 未知溶液:待测浓度的溶液3. 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或去离子水四、实验步骤1. 仪器准备:- 开启分光光度计,预热30分钟。
- 调节光源,选择合适的波长。
- 清洗比色皿,并用待测溶液润洗3次。
2. 标准曲线绘制:- 取若干个比色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于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摇匀。
- 将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记录吸光度值。
- 以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未知溶液浓度测定:- 取若干个比色皿,分别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溶液。
-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未知溶液于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摇匀。
- 将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中,记录吸光度值。
- 在标准曲线上找到对应的吸光度值,即可得到未知溶液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通过实验,成功绘制了标准曲线,证明了朗伯-比尔定律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应用。
2. 未知溶液浓度测定:根据标准曲线,准确测定了未知溶液的浓度。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未知溶液的浓度,成功实现了定量分析。
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如何绘制标准曲线和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分光光度法-生化实验
![分光光度法-生化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426637d0029bd64793e2cd6.png)
常用生化实验技术:分光光度法有色溶液对光线有选择性的吸收作用,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具有其特异的吸收光谱。
有些无色溶液,虽对可见光无吸收作用,但所含物质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或红外线。
分光光度法主要是指利用物质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定物质性质及含量的技术,其理论依据是Lambert和Beer定律。
分光光度法是比色法的发展。
比色法只限于在可见光区,分光光度法则可以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
比色法用的单色光通过滤光片产生,谱带宽度为40-120nm,精度不高, 而分光光度法则要求近于真正单色光,其光谱带宽最人不超过3~5nm,在紫外光区可到I nm以下。
单色光通过棱镜或光栅产生,具有较高的精度。
一、光的基本知识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具有二重性,即不连续的微粒性和连续的波动性。
波长和频率是光的波动性的特征,可用下式表示:A=C/u式中入为波长,具有相同的振动相位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u为频率,即每秒钟振动次数。
c为光速,等于299 770±4km/s。
光属于电磁波。
自然界中存在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列成表I」所示的波谱图。
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光谱范围在200nm~10Mm(lMm=1 OOOnm)之间。
其中200~400nm 为紫外光区,400~760nm 为可见光区,760-10 000 nm为红外光区。
二、朗伯一比尔(lambert—Beer)定律朗伯一比尔定律是比色分析的基本原理,这个定律是讨论有色溶液对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厚度间的定量关系。
此定律是由朗伯定律和比尔定律归纳而得。
1. 朗伯定律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后,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能,光的强度就要减弱:若溶液浓度不变,则溶液的厚度愈大(即光在溶液中所经过的途径愈长),光的强度减低也愈显著。
设光线通过溶液前的强度为lo(入射光的强度),通过液层厚为L溶液后.光的强度为It (透过光的强度),则仏表示透过光的强度是入射光强度的几分之几,称为透光度(transmitt ance),用T表示。
分光光度法实验
![分光光度法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bc2bc84bceb19e8b8f6ba12.png)
分光光度法实验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条件实验)光度法测定试样中铁含量一、要求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计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2.学习如何选择分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
3.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4.通过本次实验,应掌握初步设计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步骤。
二、实验原理在pH为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Fe(Phen)32+: 其lgβ3=21.3,摩尔吸光系数ε508=1.1×104L.mol-1cm-1。
当铁为+3价时,可用盐酸羟还原:2Fe3++2NH2OH•HCl=2Fe2++N2↑+4H++2H2O+2Cl-Cu2+,Co2+,Ni2+,Cd2+,Hg2+,Mn2+,Zn2+等离子也能与Phen生成稳定络合物,在少量情况下,不影响Fe2+的测定,量大时可用EDTA掩蔽或预先分离。
吸光光度法的实验条件,如测量波长,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溶剂以及共存离子干扰及其消除等,都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
本实验在测定试样中铁含量之前,先做部分条件试验,以便初学者掌握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
条件试验的简单方法是:变动某实验条件,固定其余条件,测得一系列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某实验条件的曲线,根据曲线确定某实验条件的适宜值或适宜范围。
三、注意事项1.使用721B或722型分光光度计,提前布置学生预习P147~154,在每台仪器前附上一张“使用方法”,要求学生看后才操作。
另外,还要预习P128~131中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2.一般两位学生共用一台仪器,合作做实验,但实验报告各自写,提前通知学生自备坐标纸。
两个实验作完后一起交报告。
暂不统一评分标准,由各组自行综合考虑,原则上条件试验应与预期基本相符,相对误差5%以内为合格。
3.用高级卫生纸作代用品擦干比色皿。
要求学生实验完毕洗净比色皿,并将比色皿浸泡在HNO溶液的烧杯中。
盛有15%的34.实验分为两个步骤:用两个单元时间完成a)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b)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四、实验步骤第一部分: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1、本次实验使用1.00×10-3Fe3+mol·L溶液,实验第二部分才使用100μg/ml Fe3+溶液和含Fe3+水样,注意不要取错。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072fe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a.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即用高灵敏的分光光度仪测定样品的红色闪光吸收率,由此来判断其中铁含量的大小。
分光光度原理是利用溶液中物质作用光源后发出的使人眼感觉呈色彩的光,用分光光度仪可以测得这样的光吸收率,从而可以判断其中含量的多少。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量取精确至0.1g,放入盛有50ml溶液中的烧瓶中。
2. 加标:在烧瓶内加入适量的指示剂,振荡混匀,使样品中的铁为可测状态。
3. 测量:将烧瓶中的溶液放入分光光度仪的吸收管内,调节适当的光谱范围。
在恒定的照度下,用光探头测量样品的吸收率,并用计算机记录测得值。
4. 分析:将测得的数值进行推算,得出样品中铁含量大小。
四、实验结果
实验可测得样品中铁的含量为1.30g/L。
五、实验总结
本实验全程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成功,得出样品中铁的含量为1.30g/L,未发现明显异常。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bf57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0.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说到分光光度法,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侦探,专门负责查清样品里隐藏的铁含量。
铁在生活中可谓是“随处可见”,但如果想精确知道它的含量,就得借助这个好帮手了。
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分光光度法,看看我们手里的样品中到底藏了多少铁,让我们对铁的世界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原理2.1 分光光度法的基础简单来说,分光光度法就是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光的能力来推算出其中某种成分的浓度。
光线照射到样品上,如果里面有铁,铁就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光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就像是在进行一场隐秘的“对话”,通过分析光的吸收程度,我们可以推测出样品中铁的含量。
2.2 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这里还有个小知识点,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这就好比喝水和口渴的关系,水越多,口渴感就越少。
通过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我们能得出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铁含量。
这就像是用公式解密,越解越明了。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一开始,咱们得准备好材料和设备,别的都可以忽略,但分光光度计可是我们的主角。
接着,取一些标准铁溶液,别小看这小小的液体,它可是我们实验成功的关键。
然后,将这些标准溶液稀释到不同的浓度,准备进行测量。
这里就像做菜,得先备好食材,才能煮出美味佳肴。
3.2 测量过程一切准备好后,咱们就可以开始“测量”了。
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依次放入分光光度计,调好波长,按下按钮,哇哦,光线一闪而过,吸光度的数值就出来了。
记得要认真记录,不然一会儿回去就得“对账”了。
接着,咱们再测一下样品的吸光度,看看这份“闯入者”的真实面目。
最终,结合标准曲线,就能推算出样品里的铁含量了。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番波折,数据总算收集齐了。
看着那一串串的数字,我忍不住感慨,这数据就像是我的孩子,每一个都那么珍贵。
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的浓度,心里真是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分光光度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c1ac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c.png)
分光光度实验报告分光光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分光光度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物质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物质浓度的分析方法。
在紫外可见光区,物质吸收的大部分是由分子中的电子进行的,叫做电子跃迁吸收。
光通过标准溶液时,其强度为I0;通过待测溶液的强度为I。
记为吸光度A,A=log(I0/I)。
所以,当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三、实验步骤1.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一组三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2. 用相同条件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并计算其浓度。
3. 打开仪器,选择可见光波长(如550nm),进行空白校准。
4. 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 取待测溶液(待测溶液为铜离子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铜离子的浓度。
6. 清洗和保存仪器。
四、实验结果1. 标准溶液测量结果样品浓度(mol/L)吸光度(A)1×10^-4 0.1985×10^-5 0.1142.5×10^-5 0.0602. 待测溶液测量结果吸光度(A)计算浓度(mol/L)0.146 7.04×10^-5五、实验分析通过计算可得到一条吸光度与标准溶液浓度(mol/L)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的直线方程为:y = 1.9634x - 4.2791其中 y 为吸光度(A),x 为标准溶液浓度(mol/L)的对数。
待测溶液的吸光度为 0.146,通过方程计算可知其浓度为7.04×10^-5 mol/L。
六、实验结论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铜离子的浓度,得到了待测溶液的铜离子浓度为 7.04×10^-5 mol/L。
证明了通过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分光光度法(金)
![分光光度法(金)](https://img.taocdn.com/s3/m/525a47da0b4c2e3f56276337.png)
3)应用
①标准曲线法 ②标准管法
①标准曲线法
特点:方便、快捷,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处理
方法: a.标准曲线绘制
配制一系列与待测样品溶质相同的,浓 度由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分别测OD值。
D
0
C
b. 未知样品浓度测定
D Dx
0
Cx
C
②标准管法
特点:相对准确,适用于少量样品处理
方法:设标准溶液,浓度已知,分别测样品和标准
溶液的OD值。
D测 = K L C测 D标准 = K L C标准
D测 C测 = D标准 ×C标准
4)分光光度法的优点
灵敏:能测定出溶液中含量极少的物质浓度 准确:误差小,与真实值非常接近 快速:操作步骤简单,较少时间内得出结果 简便:无需从溶液中分离待测样品
5)分光光度法所使用的仪器 ——分光光度计
③以酪蛋白含量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2. 未知样品浓度测定:
取5号管, 吸取1ml (1:10稀释)血清待测样, 用水补足至2ml,加入双缩脲试剂4ml,混匀后与 以上4管同时比色,从标准曲线查出其蛋白质浓度 ,按稀释倍数求出血清原液浓度。
3. 标准管法:
C测 =
D测 D标
×
实验一 用分光光度法 测定血清蛋白含量
【实验目的】
1.掌握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和标准管法 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血清蛋白的原理和 方法。
【实验原理】
呈色反应 茚三酮反应
双缩脲反应 √
尿素被加热至 180℃左右时,两分子尿素缩合 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双缩脲在碱性条 件下可与Cu2+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 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如何进行分光光度法实验
![如何进行分光光度法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24b26a6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2.png)
如何进行分光光度法实验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物质溶液中浓度和反应动力学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物质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和透射特性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分光光度法实验的步骤。
1. 实验器材准备为进行分光光度法实验,你需要准备以下实验器材:-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
- 光源:提供可调节波长的光。
- 试剂:用于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 量筒、烧杯等实验用容器:用于制备和保存溶液。
2. 制备标准曲线在进行分光光度法实验前,首先需要制备一条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图表。
制备标准曲线的步骤如下:- 准备一系列浓度已知的标准溶液,可以从较高浓度开始逐渐稀释,确保浓度的区间适当。
- 将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测量值与其对应的浓度记录下来。
- 利用得到的吸光度和浓度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3. 实验样品测量准备好标准曲线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验样品的测量了。
实验样品可以是未知浓度的溶液或反应物。
样品测量的步骤如下:- 准备样品溶液,确保其透明度并避免颗粒和悬浮物的存在,因为它们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
- 调节分光光度计的波长,选择适当的波长以满足样品的测量需求。
-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并记录下测量值。
4. 数据处理与浓度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和实验样品的吸光度测量值,可以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具体步骤如下:- 使用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将实验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得到对应的浓度值。
- 如果实验样品需要稀释,确保按照适当的比例稀释后重新测量吸光度并重新计算浓度。
5.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求,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
可以计算样品之间的浓度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或者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在进行分光光度法实验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清洁仪器:在进行新样品测量之前,确保使用纯水和适当的溶剂清洁仪器,以消除上一次实验的残留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光光度法实验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条件实验)
光度法测定试样中铁含量
一、要求目的
1.掌握分光光度计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2.学习如何选择分光光度分析的实验条件。
3.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及方法。
4.通过本次实验,应掌握初步设计分光光度分析方法的步骤。
二、实验原理
在pH为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Fe(Phen)32+: 其lgβ3=21.3,摩尔吸光系数ε508=1.1×104L.mol-1cm-1。
当铁为+3价时,可用盐酸羟还原:2Fe3++2NH2OH•HCl=2Fe2++N2↑+4H++2H2O+2Cl-
Cu2+,Co2+,Ni2+,Cd2+,Hg2+,Mn2+,Zn2+等离子也能与Phen生成稳定络合物,在少量情况下,不影响Fe2+的测定,量大时可用EDTA掩蔽或预先分离。
吸光光度法的实验条件,如测量波长,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溶剂以及共存离子干扰及其消除等,都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
本实验在测定试样中铁含量之前,先做部分条件试验,以便初学者掌握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
条件试验的简单方法是:变动某实验条件,固定其余条件,测得一系列吸光度值,绘制吸光度-某实验条件的曲线,根据曲线确定某实验条件的适宜值或适宜范围。
三、注意事项
1.使用721B或722型分光光度计,提前布置学生预习P147~154,在每台仪器前附上一张
“使用方法”,要求学生看后才操作。
另外,还要预习P128~131中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2.一般两位学生共用一台仪器,合作做实验,但实验报告各自写,提前通知学生自备坐标
纸。
两个实验作完后一起交报告。
暂不统一评分标准,由各组自行综合考虑,原则上条件试验应与预期基本相符,相对误差5%以内为合格。
3.用高级卫生纸作代用品擦干比色皿。
要求学生实验完毕洗净比色皿,并将比色皿浸泡在
HNO溶液的烧杯中。
盛有15%的
3
4.实验分为两个步骤:用两个单元时间完成
a)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
b)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四、实验步骤
第一部分: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
1、本次实验使用1.00×10-3Fe3+mol·L溶液,实验第二部分才使用100μg/ml Fe3+溶液和含Fe3+水样,注意不要取错。
2、“显色时间”试验,1小时和2小时不一定做。
3、“邻二氮菲与铁的络合比测定”不做。
4、到下课时间可暂停试验,未完成部分留着和实验第二部分一起做。
5、填好本材料成绩统计表。
实验第二部分: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Fe 那一份)作参比溶液。
1.本实验以试剂空白(加0ml 3
2.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学生最好使用实验第一部分用过的那台仪器,并采用自己测到
的最大吸收波长。
3.“试液含铁量的测定”可和“标准曲线的制作”一起做。
未知试液为10μg/ml,即10mg/L。
4.简单讲解实验测定结果图解处理。
5.填好本材料成绩统计表。
五、思考题
1. 本实验量取各种试剂时应分别采用何种量器较为合适?为什么?
要点:取Fe3+溶液时必须用吸量管,因为吸量管有刻度,是准确的量器,取不同体积时,不用频繁更换。
其它试剂也可采用吸量管,因为所取的体积较少,没有小体积的移液管。
2. 试对所做条件实验进行讨论并选择适宜的测量条件。
要点1、最大吸收波长在520nm,2、显色剂用量选择在1-2mL.3、显色的酸度控制在pH 4.5-8.78之间。
4、显色后放置时间10min以上。
3. 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全铁和亚铁的含量?
要点:第一,测全铁时先用盐酸羟胺还原3价铁为2价,控制pH值,显色后测定。
第二,测亚铁时不用还原,控制pH值,直接显色测定。
4. 制作标准曲线和进行其它条件实验时,加入试剂的顺序能否任意改变?为什么?
要点:不行。
因为,只有2价铁参与显色反应,加盐酸羟胺的目的是把试样中的3价铁还原为2价,所以要先加入盐酸羟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