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 管仲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仲列传》教学设计
课前(多媒体播放):《朋友》
导入新课:课前大家欣赏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朋友》,当我们听到“朋友”这两个字
的时候,往往会想到很多: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能在同一时空相遇,已是一种机缘,若能相知进而志趣相投,那便是朋友了。从古至今,传诵着很多朋友情谊的佳话,“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说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友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迁的《管仲列传》,体会管仲与鲍叔牙感情的真诚可贵。
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检查预习导航
1、人物介绍(学生齐读)
2、文言文基础知识检查
学生拿着自己的导学案通过投影仪把答案投影到黑板上,然后大家一起纠错评价。
老师总结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步骤。
步骤:切、译、连、誊
方法:留、补、换、删、调
留: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
补:文中省略的内容(主、谓、宾、介词等)
换:单音节词换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换成现代汉语。
删:文中多余的虚词。
调:调整顺序,把倒装的语序调成现代汉语语序。
课堂探究:
一、根据文本内容,简要介绍管仲的生平事迹,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管仲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如何评价他?
生平:贫困——经商——事纠——为囚——相齐
管仲一个是由社会最基层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
德:懂得感恩、重视友情、志向远大、孝顺隐忍
能:努力发展经济,强调统治者要守法,重视道德教化,强调国家政策要顺应民心。
勤:内政和外交积极辅佐齐桓公
绩: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考核等次:优秀
二、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观)
主观:管仲的个人能力
客观条件:
1、朋友知己之情
取得巨大成功首先得益于鲍叔牙的知贤、荐贤。
2、君臣知遇之恩
有齐桓公这样的明主也是一个原因。如果不是桓公而是商纣王或是楚怀王,管仲即使是“心如比干多一窍,贤如屈原胜三分”,恐怕也难有作为啊!
三、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的?
具体表现为经商、谋事、做官、作战、还有被囚禁时候的态度。通过描写鲍叔牙的对管仲的信任、宽容来写的。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来。不过,由于初中对文言文语法不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上课多花时间在语法的介绍上面。并且要通过听读、示范朗读、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以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自主地进行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
课堂效果
刘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上充满激情,很有创新意识,深受学生喜爱。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比较清楚,环节紧凑,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突出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纵观这节课,可以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唤醒者。在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寓教于乐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四专题“《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作者“读其书,想见其为人”的知人论世理念,了解司马迁对历史人物人本主义的解读。专题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积累文言知识,体会并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素材采集,了解管仲和他的才干以及从政成功的原因。
《管仲列传》课堂反馈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①,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②。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富拟予公室,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略有删节)
【注】①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桓公怒而攻蔡。见《史记齐太公世家》。②古代祭祀,用裹束的青茅过滤去酒渣。包,裹束。茅,青茅。按: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亦见《史记齐太公世家》。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鲍叔终善遇之善:很好地
B.鲍叔遂进管仲进:举荐
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修:修建
2.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牙“能知人”的一组()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⑤故论卑而易行
⑥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③⑤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合:会盟。
B.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
C.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多:赞美。
D.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次:排列。
4.选出下列加黑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鲍叔知其贤/ 其为政也
B.管仲富拟于公室/ 乃设九宾礼于庭
C.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