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菱形、正方形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矩形、菱形、正方形

【教学内容】

矩形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推拉门、活动衣架、篱笆、井架等),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

2.思考:拿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学准备,轻轻拉动一个点,不管怎么拉,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动画演示拉动过程如图)

3.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引出本课题及矩形定义。

矩形是我们最常见的图形之一,例如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都是矩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矩形的性质

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例1: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BC上,且AE平分∠BAC。若BE=4,AC=15,则△AEC的面积为()

A.15

B.30

C.45

D.60

解析:如图,过E作EF⊥AC,垂足为F。

∵AE平分∠BAC,EF⊥AC,BE⊥AB,

∴EF=BE=4

∴S△AEC=AC·EF=×15×4=30

故选B。

方法总结: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常作为证明或求值的隐含条件。

性质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例2:如图所示,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D=60°,AD=2,则AC 的长是()

A.2

B.4

C.2 3

D.4 3

解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可得OC=OD=OA=AC,由∠AOD=60°得△AOD为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AC的长。故选B。

方法总结: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即对角线把矩形分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当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或120°时,图中有等边三角形,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3:如图,已知BD,CE是△ABC不同边上的高,点G,F分别是BC,DE的中点,试说明GF⊥DE。

解析:本题的已知条件中已经有直角三角形,有斜边上的中点,由此可联想到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定理。

解:连接EG、DG

∵BD,CE是△ABC的高

∴∠BDC=∠BEC=90°

∵点G是BC的中点

∴EG=BC,DG=BC

∴EG=DG

又∵点F是DE的中点

∴GF⊥DE

方法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遇到斜边中点常作斜边中线,进而可将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问题,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

探究点二:矩形的性质的运用。

类型一:利用矩形的性质求有关线段的长度。

例4: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E是AD上的一点,F是AB上的一点,EF⊥EC,且EF=EC,DE=4cm,矩形ABCD的周长为32cm,求AE的长。

解析:先判定△AEF≌△DCE,得CD=AE,再根据矩形的周长为32cm列方程求出AE 的长。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90°

∴∠CED+∠ECD=90°

又∵EF⊥EC

∴∠AEF+∠CED=90°

∴∠AEF=∠ECD

而EF=EC

∴△AEF≌△DCE

∴AE=CD

设AE=cm

∴CD=cm,AD=(+4)cm

则有2(+4+)=32,解得=6

即AE的长为6cm

方法总结:矩形的各角为直角,常作为全等的一个条件用来证三角形全等,可借助直角的条件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

类型二:利用矩形的性质求有关角度的大小。

例5:如图,在矩形ABCD中,AE⊥BD于E,∠DAE∶∠BAE=3∶1,求∠BAE和∠EAO的度数。

解析:由∠BAE与∠DAE之和为90°及这两个角之比可求得这两个角的度数,从而得∠ABO的度数,再根据矩形的性质易得∠EAO的度数。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DAB=90°

AO=AC,BO=BD,AC=BD

∴∠BAE+∠DAE=90°,AO=BO

又∵∠DAE:∠BAE=3:1

∴∠BAE=22.5°,∠DAE=67.5°

∵AE⊥BD

∴∠ABE=90°-∠BAE=90°-22.5°=67.5°

∴∠OAB=∠ABE=67.5°

∴∠EAO=67.5°-22.5°=45°

类型三:利用矩形的性质求图形的面积。

例6:如图所示,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面积的()

A.1

5B.

1

4C.

1

3D.

3

10

解析:由四边形ABCD为矩形,易证得△BEO≌△DFO,则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AOB

的面积,而△AOB的面积为矩形ABCD面积的1

4,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

1

4。故选B。

方法总结: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时,当阴影部分不规则或比较分散时,通常运用割补法将阴影部分转化为较规则的图形,再求其面积。

类型四: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例7:如图,将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点E,AD =8,AB=4,求△BED的面积。

解析:这是一道折叠问题,折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从而得△BCD≌△BC′D,则易得BE=DE。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BE的长,即可求得△BED的面积。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 BC,∠A=90°

∴∠2=∠3

又由折叠知△BC′D≌△BCD

∴∠1=∠2

∴∠1=∠3

∴BE=DE

设BE=DE=,则AE=8-

∵在Rt△ABE中,AB2+AE2=BE2

∴42+(8-)2=2,解得=5

即DE=5

∴S△BED=DE·AB=×5×4=10

方法总结:矩形的折叠问题是常见的问题,本题的易错点是对△BED是等腰三角形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