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综合接地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之煤合接地21综合接地21. 1 一般规定21、1、1高速铁路应设置综合接地系统。
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极、接地端子及 接地连接线等构成。
1、2综合接地系统应遵循等电位连接得原则。
1、3接触网带电体5M 范围以内得铁路电气设备与金属构件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1、4线路两侧20M 范帀以内得铁路建(构)筑物得接地装置应纳入综合接地系统。
1、5避雷针得接地应设独立接地装置,当接地装置与与贯通地线得距离小于15M 时应接 入综合接地系统,其接入点与通信、信号及其她电子设备得接地连接点得间距宜大于15M •有 困难时应大于5M 。
21、1、6综合接地系统得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Q 、21、1、7综合接地系统应利用桥梁、隧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物内得非预应力结构钢筋 作为接地钢筋21、2贯通地线、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21、2、1高速铁路应沿线路两侧分别敷设贯通地线。
21、2、2贯通地线得敷设应符合下列规楚:1、 桥梁地段得贯通地线应敷设在在梁体上线路两侧得电缆槽内,每一条贯通地线均应在梁 体端部通过接地端子与桥梁接地极连接一次。
2、 隧道地段得贯通地线应敷设在隧道内线路两侧得电缆槽内,毎一条贯通地线应毎间隔约 100M.通过接地瑞子与隧道接地极连接一次。
3、 路基地段得贯通地线应敷设在线路两侧得电缆槽下方;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塹地段, 贯通地线埋在距基床底层顶而-300M-400MM 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路肩 电缆槽下约-200MM 得沟中,并回填细粒上。
21、2、3贯通地线截面积得选择应符合下列规立:1、 应按照远期得牵引电流讣逢。
2、 满足正常情况下流过贯通地线最大牵引回流得需要。
3、 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短路时间按不大于100MS 讣)通过瞬间大电流时热稳是得要求。
4、 应根摇不同区段牵引回流得分布情况每段合理考虑。
21、2、4贯通地线得材质应耐腐蚀。
21、2、5路基地段,对应接触网支柱得同一里程处,设贯通地线得引接线,该引接线应与贯通地 线同材质、同截而。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6、1 一般规定6、1、1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与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得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与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得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 基床表层得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得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得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得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得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得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得强度及良好得水稳性与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 路基填料得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得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得均匀变化。
6、1、7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与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与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得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得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得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得能力。
6、1、11 路基上得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与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得规定。
表6、1、11 轨道与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6、1、12 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与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得渐变段。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7000>R>5000
0.4
5000>R>4000
0.5
RV4000
0.6
300
R>14000
0.2
14000>R>9000
0.3
9000>R>7000
0.4
7000>R>5000
0.5
RV5000
0.6
350
R>12000
0.3
12000>R>9000
0.4
9000>R>6000
0.5
RV6000
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 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 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 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 土地等要求。
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有砟轨道 正线曲线地段加宽值应在曲线外侧按表6.2.4的规定加宽。曲线加宽值应
在缓和曲线内渐变。
表6.2.4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设计最高速度
(km/h)
曲线半径R
(m
路基外侧加宽值
(m)
250
R>10000
0.2
10000>R>7000
设计 轴重
(kN)
轨道形式
分布
宽度(m)
计算高度(m
土的重度(kN/m3)
18
19
20
21
22
ZK活载
200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修编 路基 条文说明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修编路基条文说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修编(路基)条文说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修编(路基)条文说明6.1 一般规定6.1.1 路基工程是铁路轨下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列车高速、安全、舒适运行系统中的关键工程。
路基主体工程一旦破坏,维修难度高,对于运营的影响大,因此,必须按结构物设计。
详细的工程勘察是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
工程实践表明,路基工程必须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才能保证路基满足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平稳和舒适。
国内大量的铁路路基病害的产生也多为勘察不足,没有查明不良地质情况,设计和施工中路基填料来源和性质差别大,再加上路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不严等造成的。
高速铁路路基主要的工程风险为地基的复杂性和填料性质的变异性,因此必须加强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地质条件和填料工程性质,提供满足评价地基和路基结构物变形的地质资料。
6.1.2 路基工程地基处理、基础结构及直接影响路基稳定与安全的支挡等工程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填筑路基通过加强排水和防护、严格控制填料材质及压实质量,其强度及变形性能一般不随时间而衰减,甚至会出现增强和提高的情况。
路基排水设施及边坡防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依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21确定。
6.1.4 高速铁路对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和密实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根据秦沈、武广、哈大客运专线、以及京沪高速铁路等施工经验,我国铁路对填料的划分较粗,尤其是粗颗粒填料在实际施工填筑中存在填料组别合格,但由于级配不良,直接碾压不能达到所规定的压实控制指标等问题。
在勘测设计阶段,往往对于填料材质较为重视,对于粒径级配则重视不够,因此应结合土源具体情况进行可压实性能分析及试验,提出具体可行的填料制备工艺。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填料部分)
5填料5.1 一般规定5.1.1 路基填料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其性质和分布,并开展填料设计工作。
5.1.2 填料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填料的来源选择、分布、运距、土石特性、名称、分组、改良措施、施工工艺、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标准及检测要求等,取料场的生态恢复。
5.2 普通填料5.2.1路基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5.2.2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5.2.2分为A、B、C、D组。
注: 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 ≥5,并且C c =1~3),不良(C u <5,或C c ≠1~3)。
式中: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曲率系数6010302d d d C c ⨯=;d 10、d 30、d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60%含量的粒径。
2 硬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a ,软块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 c ≤30Mpa 。
3 细粒含量指细粒(d ≤0.075mm )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5.2.3 细粒土填料应按表5.2.3分为粉土类、黏土类和有机土。
粉土类、黏土类应采用液限含水量ωL 进行填料分组:当ωL <40%时,为C 组;当ωL ≥40%时,为D 组;有机质土为E 组。
注:1 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 ,入土深度10mm 。
2A 线方程中的wL 按去掉%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5.2.4 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
A 、B 组填料中,细粒土含量小于10%、渗透系数大于10-3cm/s 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5.3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5.3.1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料的粒径级配应分别符合表5.3.1-1、表5.3.1-2的规定,且0.5mm筛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0.075mm筛的颗粒含量应小于等于66% 。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修编 (路基)条文说明
(说明 6.1.15-1)
式中 G——纵向每延米轨道结构自重,kN/m;
l 0 ——荷载分布宽度,m。
2.列车荷载 q2
F l0 s
(说明 6.1.15-2)
式中 F——列车荷载图式中的集中荷载值:ZK 标准活载 F =200kN;
4
l 0 ——荷载分布宽度,m;
s ——集中荷载间距:zk
0
6.1.4 高速铁路对路基填料的材质、 级配、 水稳性和密实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根据秦沈、 武广、哈大客运专线、以及京沪高速铁路等施工经验,我国铁路对填料的划分较粗,尤 其是粗颗粒填料在实际施工填筑中存在填料组别合格,但由于级配不良,直接碾压不能 达到所规定的压实控制指标等问题。在勘测设计阶段,往往对于填料材质较为重视,对 于粒径级配则重视不够,因此应结合土源具体情况进行可压实性能分析及试验,提出具 体可行的填料制备工艺。 填筑压实采用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可以对路基压实质量进行连续的实时监控,有效 保证路基压实质量,但要求路基连续填筑长度一般需大于一个填筑试验段长度。具体技 术要求参见《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 6.1.5 填料最大粒径的限制对于保证路基工程质量非常重要,符合将路基作为结构设计 的理念。由于 K30 检测方法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荷载板的 1/4 即 75mm,在武广、哈大 等客运专线铁路建设过程中为加强路堤填筑质量控制,均提出了从严控制填料最大粒径 的建议。本次规范编制按照有利于填筑质量控制的原则,提出基床底层应控制在 60mm 以内,基床以下应控制在 75mm 以内。 6.1.7 路基填料正式填筑之前, 通过现场填筑试验可以确定与现场施工机具所对应的摊 铺厚度、压实遍数等施工工艺,以保证路基填料的压实度和强度等满足设计要求。 6.1.9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见说明表 6.1.9。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016.doc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016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铁路路基设计规范2016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修订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国铁路路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审查定稿。
全书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路肩高程、路基面形状和宽度、填料、基床、路堤、路堑、路基排水、路基支挡及防护、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等,另有3个附录。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J447-2005)》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图书目录:1总则2术语3路肩高程4路基面形状和宽度4.1路基面形状4.2路基面宽度5填料5.1一般规定5.2填料5.3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5.4改良土6基床6.1基床结构6.2路堤基床6.3路堑基床6.4基床加固措施7路堤7.1地基处理7.2填料要求7.3压实标准7.4边坡形式和坡率7.5过渡段7.6沉降控制7.7取土场设置8路堑8.1一般规定8.2土质路堑8.3岩石路堑8.4弃土场设置9路基排水9.1一般规定9.2地面水9.3地下水10路基支挡及防护10.1一般规定10.2坡面防护10.3冲刷防护11改建与增建第二线路基11.1改建既有线路基11.2增建第二线路基11.3既有建筑物的改建、加固和利用附录A列车和轨道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附录8路基工程混凝土与砌体强度等级及适用范围附录C铁路建设用地C.1一般规定C.2征收土地C.3临时用地本规范用词说明《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及附录
Δ h —— 路肩高差(m) 。 4.1.4 不同道床厚度衔接时,路基面应设长度不小于 10m 的渐变段。渐变段应设在硬质岩石 路堑、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地段,基床表层用相邻表层填料中较好的填料填筑。 双线铁路中并行等高段与局部单线地段连接时,应在局部单线地段内逐渐顺坡至并行等 高段地段,其顺坡长度不小于 10m。 4.2 路基面宽度
3
4 路基面形状和宽度
4.1 路基面形状
4.1.1 路基面应设计为三角形路拱,由中心线向两侧设 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仍 保持三角形。 4.1.2 在单线铁路(或双线铁路并行等高地段)中,硬质岩石路堑及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或 级配砂砾石的路基,其路肩高程应高于土质路堤的路肩高程,高出尺寸Δ h 按公式(4.1.2) 计算。
次重型
80≤V≤120
中型
80≤V≤100
轻型
80
4.2 3.5 0.5 7.9 7.5 12. 3 11. 9 0.3 5 6.9 11. 3 0.3 7.1 6.7
4.0 3.5 0.5 7.9 7.5 12.1 11.7 0.35 6.9 11.1 0.3 7.1 6.7
4.0 3.3 0.45 7.5 7.1 11.7 11.3 0.3 6.5 10.7 ─ ─ ─
1
2
2.0.1 2.0.2
术
语
路基 subgrade 经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土工结构物。 路堤 embankment 在原地面上,用土、石填筑的路基。
cutting 2.0.3 路堑 自原地面向下开挖的路基。 subgrade bed 2.0.4 基床 路基上部承受轨道、列车动力作用,并受水文气候变化影响而规定的一定深度。基床有 表层与底层之分。 formation level 2.0.5 路肩高程 路肩外缘的高程。 2.0.6 压实系数 compacting factor 填土压实后的干密度与击实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2.0.7 地基系数(K30) subgrade reaction coefficient 由直径 30cm 平板荷载试验测得的下沉量 0.00125m 对应的荷载强度 p0.00125 与其下沉量 0.00125m 的比值。 p K30 0.00125 ( MPa / m) 0.00125 2.0.8 相对密度 relative density 反映无黏性土紧密程度的指标。其值为填料最大孔隙比与填筑压实后实测孔隙比之差和 最大孔隙比与最小孔隙比之差的比值。 2.0.9 孔隙率 porosity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0.10 土工合成材料 geosynthetics 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合成材料产品的总称。 2.0.11 最优含水量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击实试验所得的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上峰值点对应的含水率。 2.0.12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stability factor of slope 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土体沿某一滑动面的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之比值。 2.0.13 路基工后沉降 settlement of subgrade after acceptance 路基竣工铺轨开始后产生的沉降量。 2.0.14 改良土 improved soil 通过掺入石灰、水泥、粉煤灰、固化剂等材料以提高工程特性的土体。 2.0.15 比贯入阻力(Ps) specific penetration resistance 静力触探圆锥探头贯入土层时所受的总贯入阻力除以探头平面投影面积的商。 2.0.16 路桥过渡段 transition from subgrade to bridge 解决桥头路堤与桥梁工后差异沉降须特殊处理的路堤段落。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条文解读
Ha、总则 2、术语、符号 3、一般路基 4、路基排水 5、路基防护与支挡 6、路基拓宽改建 7、特殊路基
提纲
3
1、总则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目的 适用范围 路基设计准备工作 路基设计原理 路基设计原则 “四新”技术应用 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
44
3.3.11 填方路基 ——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 ——护脚高度不宜超过5m,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予防护或 加固。
45
3.4 挖方路基
3.4.1 土质路堑
1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 水措施、施工方法等,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 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 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4.1 规定。 2 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 时,其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按第3.7 节确定。
16
3.1.5 路基填料设计与土石方调配 ——满足路基强度和回弹模量的要求; ——对移挖作填、集中取(弃)土、填料改良处理等方案进行 技术经济比较,充分利用挖方材料,以节约土地。
17
3.1.6 路基设计 ——应控制路基工后沉降量; ——对于软弱地基、路基与桥涵结构物连接处、路基填挖交界 处、高路堤、陡坡路堤等,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路基不均匀 变形,满足路面的要求。
的防冻验算。必要时,应对路基结构设置防冻垫层或保温层。
31
3.3 填方路基
3.3.1 路堤高度 1)满足公路等级所对应的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及其设计洪水位; 2)不含路面厚度的路基高度不宜小于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 3)不含路面厚度的路基高度不宜小于路基工作区深度; 4)季节性冰冻地区,不含路面厚度路基高度不宜小于道路冻结 深度。
高速铁路线形设计技术规范
高速铁路线形设计技术规范1.1 一般规定1.1.1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应重视线路空间曲线的平顺性,提高旅客乘坐舒适度。
1.1.2 全部列车均停站的车站两端减加速地段,可采用与设计速度相应的标准;部分列车停站的车站两端减加速地段,应根据速差条件,采用相适应的技术标准,满足舒适度要求。
1.1.3 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应满足轨道铺设精度要求。
1.2 线路平面1.2.1 正线的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应因地制宜,合理选用。
与设计速度匹配的平面曲线半径,如表1.2.1 所示。
表1.2.1 平面曲线半径表(m)设计行车速度(km/h)350/250 300/200 250/200 250/160 有砟轨道推荐8000~10000;一般最小7000;个别最小6000;推荐6000~8000;一般最小5000;个别最小4500;推荐4500~7000;一般最小3500;个别最小3000;推荐4500~7000;一般最小4000;个别最小3500;无砟轨道推荐8000~10000;一般最小7000;个别最小5500;推荐6000~8000;一般最小5000;个别最小4000;推荐4500~7000;一般最小3200;个别最小2800;推荐4500~7000;一般最小4000;个别最小3500;最大半径12000 12000 12000 12000注:个别最小半径值需进行技术经济比选,报部批准后方可采用。
1.2.2 正线不应设计复曲线。
1.2.3 区间正线宜按线间距不变的并行双线设计,并宜设计为同心圆。
1.2.4 线间距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区间及站内正线线间距不应小于表1.2.4 的标准,曲线地段可不加宽。
表1.2.4 正线线间距设计行车速度(km/h)350 300 250线间距(m) 1.0 4.8 4.62 正线与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并行地段的线间距,应根据相邻一侧线路的行车速度及其技术要求和相邻线的路基高程关系,考虑站后设备、路基排水设备、声屏障、桥涵等建筑物以及保障技术作业人员安全的作业通道等有关技术条件综合研究确定,最小不应小于1.0m。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
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
1.0.2本规范是全国铁路通用设计规范之一,适用于国家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160km/h,标准轨距新建及改建与增建第二线I、Ⅱ铁路路基工程设计。
工业企业铁路、地方铁路及临时铁路应按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1.0.3本条规定了对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1)作为承托线路轨道的基础,路基必须保证轨道经常保持平顺,使列车通过时能在容许的弹性变形范围内平稳,安全地运行。
因此,路基必须填筑密实,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轨道和列车荷载的作用下,不致使路基和轨道产生过大的不容许的沉降变形。
同时,这也是满足列车规定的行车速度、减小列车动应力对路基的不良影响,防止产生路基病害特别是基床病害的基本要求之一。
路基要承受轨道和列车荷载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还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使其不致在路基本体或其地基产生破坏和位移,以保证行车的安全畅通。
(2)由于路基是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工作的土工建筑物,有各种自然因素影响着它的强度和稳定性,如风、雨、雪、大气温度变化、地震、水流等常会对路基造成破坏作用。
因此,要采取适当措施,使路基具有在这些自然因素长期作用下的耐久性。
综上所述,必须充分考虑路基的强度、变形特性及其耐久性,制定相应的标准,将路基作为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
此外,为了列车的安全运行,路基两侧山坡上危石要予以处理。
1.0.5目前,我国铁路工程设计统一采用中-22级活载为标准活载,简称“中-活载”。
所以路基工程设计的计算列车活载均以“中-活载”为标准,不另加系数。
当行车速度较小时,列车在运行中产生的冲击力、离心力、制动力的和摇摆力对路基的影响不大,在路基设计中一般不计其应力影响。
但由于设计行车速度的提高,列车通过频率也相应增大,在路基基床中产生的动应力作用已不可忽视。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最新版)
11 总则1.0.1 为统一高速铁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高速铁路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 的高速铁路,近期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还应执行相关规范。
1.0.3 高速铁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2)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的技术;(3)体现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高舒适的技术要求;(4)符合数字化铁路的需求。
1.0.4 高速铁路设计速度应按高速车、跨线车匹配原则进行选择,并应考虑不同速度共线运行的兼容性。
1.0.5 高速铁路设计年度宜分近、远两期。
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二十年。
对铁路基础设施及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要求。
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可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五年运量进行设计。
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应符合图1.0.6 的规定,曲线地段限界加宽应根据计算确定。
27250550040002440170017501250650③①②④⑤1700251250①轨面②区间及站内正线(无站台)建筑限界③有站台时建筑限界④轨面以上最大高度⑤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距离(正线不适用)图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单位:mm)1.0.7 高速铁路列车设计活载应采用ZK 活载。
ZK 活载为列车竖向静活载,ZK 标准活载如图1.0.7-1 所示,ZK 特种活载如图1.0.7-2 所示。
图1.0.7-1 ZK 标准活载图式图1.0.7-2 ZK 特种活载图式31.0.8 高速铁路应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
1.0.9 高速铁路设计应执行国家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节省用地、保护环境等有关法律、法规。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条文解读
1/27/2020
40
3.3.7 二级及以上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 接处应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做好填料、地基处理、 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
——过渡段长度宜按式(3.3.7)确定。
L——过渡段长度(m); H——路基填土高度(m);
1/27/2020
4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5 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 考虑振动液化的影响。
6 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采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 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可采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稳定或综 合稳定。
4 冰冻区各级公路的中湿、潮湿路段,应结合路面结构进行路基结构
的防冻验算。必要时,应对路基结构设置防冻垫层或保温层。
1/27/2020
31
3.3 填方路基
3.3.1 路堤高度 1)满足公路等级所对应的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及其设计洪水位; 2)不含路面厚度的路基高度不宜小于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 3)不含路面厚度的路基高度不宜小于路基工作区深度; 4)季节性冰冻地区,不含路面厚度路基高度不宜小于道路冻结 深度。
6
1.0.3 路基设计准备工作
路基设计时 ——应做好公路沿线工程地质勘察试验工作; ——查明沿线地质条件; ——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27/2020
7
1.0.4 路基设计原理
——路基工程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和汽车荷载的作用。
1/27/2020
8
1/27/2020
15
3.1.4 路基设计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总1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6 路基6.1 一般规定6.1.1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 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 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条文解读
1/27/2020
14
3.1.3 水浸淹路段路基
——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 波浪侵袭高,以及0.5m 的安全高度;
——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3.1.3 规定。
1/27/2020
10
1.0.7 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
——路基设计符合本规范规定; ——还应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1/27/2020
11
3、一般路基
3.1 一般规定 3.2 路床 3.3 填方路基 3.4 挖方路基 3.5 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3.6 高填方路基与陡坡路堤 3.7 深挖方路基 3.8 填石路堤 3.9 轻质填料路堤 3.10 工业废渣路堤 3.11 路基取土与弃土
1/27/2020
40
3.3.7 二级及以上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 接处应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做好填料、地基处理、 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
——过渡段长度宜按式(3.3.7)确定。
L——过渡段长度(m); H——路基填土高度(m);
1/27/2020
1/27/2020
37
1/27/2020
38
3.3.6 地基表层处理
1 稳定的斜坡上,地面横坡缓于1:5 时,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填 筑路堤;地面横坡为1:5~1:2.5 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 定时,可予保留。
4 冰冻区各级公路的中湿、潮湿路段,应结合路面结构进行路基结构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填料部分)
5填料5.1 一般规定5.1.1 路基填料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其性质和分布,并开展填料设计工作。
5.1.2 填料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填料的来源选择、分布、运距、土石特性、名称、分组、改良措施、施工工艺、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标准及检测要求等,取料场的生态恢复。
5.2 普通填料5.2.1路基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5.2.2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5.2.2分为A、B、C、D组。
注: 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 ≥5,并且C c =1~3),不良(C u <5,或C c ≠1~3)。
式中: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曲率系数6010302d d d C c ⨯=;d 10、d 30、d 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60%含量的粒径。
2 硬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a,软块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30Mpa 。
3 细粒含量指细粒(d ≤0.075mm )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5.2.3 细粒土填料应按表5.2.3分为粉土类、黏土类和有机土。
粉土类、黏土类应采用液限含水量ωL 进行填料分组:当ωL <40%时,为C 组;当ωL ≥40%时,为D 组;有机质土为E 组。
注:1 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 ,入土深度10mm 。
2A 线方程中的w L 按去掉%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5.2.4 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
A 、B 组填料中,细粒土含量小于10%、渗透系数大于10-3cm/s 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5.3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5.3.1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料的粒径级配应分别符合表5.3.1-1、表5.3.1-2的规定,且0.5mm筛以下的细集料中通过0.075mm筛的颗粒含量应小于等于66% 。
路基设计规范
路基设计规范路基设计规范是指在公路、铁路、市政道路等工程中,对路基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所要遵循的规范标准。
下面将介绍一些重要的路基设计规范。
1.设计标准: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交通量,采用不同的设计标准。
一般包括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设计年限、设计标高等指标。
2.地质调查:在进行路基设计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土质状况、地下水位等。
调查结果将直接影响路基设计的方案及施工工艺。
3.填方开挖:路基设计应合理选择填方开挖方案,避免造成严重的挖方量和填方量差异。
挖方和填方应有合适的边坡坡度和坡高。
4.软土地区设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需要特别注意,包括软土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和处理、胀缩性土的合理处理、排水设施的布置等。
5.排水设计:合理的排水设计是保证道路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包括纵、横向排水、地下水排水、路基渗流处理等。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雨水箅子、排水沟、排污口等设施。
6.边坡设计:边坡是路基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安全因素,边坡设计要选择合适的边坡坡度和边坡高度,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同时还要考虑边坡的防护和加固措施。
7.路基填筑材料:路基填筑材料的选取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包括土壤类型、颗粒级配、压实度等指标。
材料的承载力、耐久性、稳定性等要求也需要满足。
8.施工技术:路基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包括挖掘、填筑、压实等工艺。
全过程须按照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验收。
9.验收标准:路基设计的验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包括路基平整度、边坡稳定性、排水设施等方面的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0.规范更新: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路基设计规范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设计人员应该及时关注新的规范要求,保持学习和更新知识。
总之,路基设计规范是确保公路、铁路、市政道路等工程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的关键。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工作,确保路基设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doc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现阶段我国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是怎样的?以下是整理的关于铁路路基设计规范的具体资料以供参考。
一般规定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路基建筑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条文解读
7
1.0.4 路基设计原理
——路基工程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和汽车荷载的作用。
1/27/2020
8
1.0.5 路基设计原则
——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 ——保证稳定性、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 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路基高度,利用挖方材料,做好路基 路面综合设计。
41
3.3.8 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
——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
——当山坡高陡或稳定性差、不宜多挖时,可采用桥梁、悬出 路台等构造物;
——三、四级公路悬崖陡壁地段,当山体岩石整体性好时,可 采用半山洞。
1/27/2020
42
3.3.9 护肩路基 ——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 ——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
4 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基 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级公路不应小于85%。低路堤应对地 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深度;当地基 表层土较均匀、密实时,可直接进行压实。
5 稻田、湖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 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当为软土地基时,其处理措施应符合第7.6 节 规定。
1/27/2020
43
3.3.10 砌石路基
——可用于三、四级公路。
1 砌石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 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
2 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砌石内、 外坡率不宜陡于表3.3.9 规定。
4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路基6.1一般规定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
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
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
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宜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6.1.11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
表6.1.11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6.1.12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6.1.13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
6.2路基面形状及宽度6.2.1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
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6.2.2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单线不应小于1.5m。
6.2.3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6.2.3采用。
表6.2.3路基面标准宽度6.2.4路基面在无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一般不加宽,当轨道结构和接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有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加宽值应在曲线外侧按表6.2.4的规定加宽。
曲线加宽值应在缓和曲线内渐变。
表6.2.4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0.42.3h0.4h0.42.3» ù´ ²µ ײ ãÏ µ ¥Î »£1: ºm » ù´ ²µ ײ ãÏ6.2.5 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 6.2.5-1~8 所示。
4.3Ï ß¼ ä¾ à4.33.03.04%4%4%» ù´ ²± í ² ã 4%1:m1:m4%4%» ù´ ²Ò Ô Â ·µ ̵ ¥Î »£ ºm图 6.2.5-1 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3 Ï ß¼ ä¾ à 4.31:m3.0 3.04% 4%mµ ¥Î »£ ºm图 6.2.5-2 无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3Ï ß¼ ä¾ à4.31:m3.0 3.04% 4%1:m4% » ù´ ² ± í² ã 4%µ ¥Î »£ ºm图 6.2.5-3 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34.33.04%4%4%» ù´ ²± í ² ã4%1:m1:m4%4%» ù´ ²Ò Ô Â ·µ ̵ ¥Î »£ ºm图 6.2.5-4 无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0.72.30.20.7h0.72.3ÏÏ4.4Ï ß¼ ä¾ à4.41.41.2 0.5 1.31.30.5 1.21.43.13.11:1.75 4%4% 1:1 .754%» ù´ ²± í ² ã4%1:m» ù´ ²µ ײ ã1:m4%4%» ù´ ²Ò Ô Â ·µ ̵ ¥Î »£ ºm图 6.2.5-5 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4Ï ß¼ ä¾ à4.41.41.2 0.51.31.3 0.5 1.21.41:m3.13.11:m1:1.75 4%4% 1:1 .75µ ¥Î »£ ºm图 6.2.5-6 有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4 Ï ß¼ ä¾ à4.4 1.41.2 0.51.31.3 0.5 1.21.41:m3.1 3.11:m1:1.75 4%4%1:1 .754%» ù´ ²± í ² ã4%µ ¥Î »£ ºm图 6.2.5-7 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示意图4.44.41.5 1.1 0.53.11:1 .75 4% 2.6 0.54%1.11:1.75 1.54% »ù´ ² ± í² ã 4% 1£ ºm» ù ´ ²µ × ² ã1£ ºm4%4%» ù´ ²Ò Ô Â ·µ ̵ ¥Î »£ ºm图 6.2.5-8 有砟轨道单线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Á表 6.3.2-1基床表层压实标准注: 无砟轨道可采用 K30 或 Ev2。
当采用 Ev2 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120 MPa 且 Ev2/Ev1≤2.3。
表6.3.2-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 注:括号内数字适用于寒冷地区铁路。
¿6.3 基 床6.3.1路基基床应由基床表层和基床底层构成。
基床表层厚度无砟轨为 0.4m ,有砟轨道为 0.7m ,基床底层厚度为 2.3m 。
6.3.2 基床表层应填筑级配碎石,压实标准应符合表 6.3.2-1 的规定。
其材料规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 而成。
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表 6.3.2-2 的规定。
其不均匀系数 C u 不得小于 15,0.02mm 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得大于 3%。
粒径级配 曲线如图 6.3.2 所示。
100 90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11 10100· ½ ×É ¸± ß³ ¤£ ¨mm£ © 图 6.3.2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曲线表 6.3.3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注:1..无砟轨道可采用 K30 或 Ev2。
当采用 Ev2 时,其控制标准为 Ev2≥80MPa 且表 6.4.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3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与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 D 15<4d 85 的要求。
当不能 满足时,基床表层应采用颗粒级配不同的双层结构,或在基床底层表面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当下部填土为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规定限制。
4 在粒径大于 22.4mm 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小于 30%。
5 级配碎石粒径大于 1.7mm 颗粒的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 30%,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 6%。
粒径小于 0.5mm 的细颗粒的液限不大于 25%,塑性指数小于 6。
不得含有黏土及其它杂质。
6.3.3 基床底层应采用 A 、B 组填料或改良土,A 、B 组填料粒径级 配应满足压实性能要求,寒冷地区冻结影响范围填料应满足防冻胀要求。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应符合表 6.3.3 的规定。
Ev2/Ev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