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世纪欧洲近代哲学
近现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近现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近现代哲学是指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哲学思潮,涵盖了从欧洲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到现代主义运动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
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经历了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为读者理解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的背景和演变提供一个概述。
一、启蒙运动与近代哲学的萌芽18世纪是近现代哲学的起源时期,而启蒙运动则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标志和动力源泉。
启蒙运动强调人类理性的重要性,提倡科学、理性和自由思考。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开始对传统权威和宗教信仰提出质疑,倡导以理性和经验为基础的新型哲学。
1、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是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成为近代哲学的重要里程碑。
他通过反思人类认识的局限性,提出了"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区分,旨在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理性的边界划定提供基础。
2、休谟的经验主义苏格兰哲学家休谟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感观经验,并质疑了人类对因果关系和自我存在的认知。
他对认识论和知识论的思考对近代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兴起近现代哲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这一哲学思潮强调物质世界的本质和与之相关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崛起马克思主义是近现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研究,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力求解放劳动者,改善劳动条件,实现社会公正和人类解放。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对社会历史进行唯物主义解释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随着20世纪的到来,近现代哲学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发展史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前期(教父哲学)后期(经院哲学)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期(20世纪前期)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1.古希腊罗马哲学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
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07经验论和唯理论

07经验论和唯理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一反中世纪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正统观念,重新恢复了自然与人在哲学中的地位。
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从文艺复兴时期热情的躁动走向深沉的哲学思考,开始以理性为基础去面对大宇宙和小宇宙,于是形成了完全属于近代欧洲的崭新的哲学。
这是西方哲学的又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巨人如培根、笛卡尔、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巴克莱和休谟等,他们提出了一整套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社会政治学说体系。
这种新的哲学一开始就与新兴的自然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哲学家们要求认识自然、控制自然,从而为人类自身谋福利,他们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要做"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 等等的口号。
与此相关,认识论问题成为这个时期哲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有人说这个时期的哲学从古代以研究客体和本体论为中心转向了以研究主体和认识论为中心。
尽管这种说法不一定准确,但是它多少反映了这个时期哲学的某些特点。
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基础、真理的标准、认识的方法论等问题,哲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别,亦即经验论(empiricism )和唯理论(rati〇nalism)。
①两者的理论分①ratbnaiism通常译为"唯理论",但是这个"唯"字过于极端,并不符合这_哲学派别的实际情况,译成"理性论"可能更合适一些。
但是另一方面,经验论者也并不是不讲理性,因为理性主义实际上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所以, 在作了这一说明之后,我们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仍然沿用"唯理论"这个译名。
歧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问题。
一般说来经验论者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_切知识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唯理论者则主张认识来源于天赋观念,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其次是真理的标准问题。
哲学有哪些思维方式 试谈西方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

哲学有哪些思维方式试谈西方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论文关键词:机械论;目的论;哲学思维方式论文摘要:16-18世纪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数学和物理学迅速发展的时代。
而经典物理学又是机械论思维方式的代表。
经典物理学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得物理学成为其他学科的典范。
因而为物理学所信奉的机械论思维方式也深深影响着其他学科,包括生物学,甚至哲学。
到了19世纪自然科学开始从研究静态事物的科学转移到研究自然界的动态过程,机械物理学之外的其他自然科学学科开始蓬勃发展。
这些学科的诞生证明了自然界本身的合目的性,它具有多层次的、能动的辩证性。
在这种情形之下,西方哲学界也以独特的思辨方式对自然科学的成果作出了自己的综合和思维方式的提炼。
一、机械论的思维方式19世纪以前的经典数学(尤其是几何学)与物理学(尤其是力学)的新的方法论原则排除了物质现象归结为某种精神的力量,物质世界的现象只需由自然原因来解释。
霍布斯哲学是鲜明的机械论哲学。
即使是持有神论观点的笛卡儿也避开目的因素来探讨自然。
根据斯宾诺莎有关神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他认为涉及神的目的的说法无疑是荒诞的。
休谟作为基督教之异端在生前就是出了名的,他强烈反对以终极因为设定的目的论。
休谟论证了我们的知识不能超越经验的范围。
由人工产品有建造者推论出其他自然产品也有目的性的建造者是非法的类比。
依据经验,我们无权推论这个世界有一位创造者。
休谟认为,在经验的限度内有两个相关联的东西,则我们可以从甲推知乙。
但神的知识超出经验的范围,也就超出了知识的范围。
我们只能假定一个被我们赋予了道德涵义的上帝。
拉美特利是机械论思维方式的极端代表,他在笛卡尔将动物看作是机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人都称为是机器了在他看来,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可以用机械作用来说明。
"人体组织足以说明一切","心灵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空洞名词。
"霍尔巴赫也信奉机械唯物主义的严格的自然因果决定论。
人的一切活动在他看来都可以还原为自然因果作用。
近代西方哲学史

近代西方哲学史
近代西方哲学史是指从 16 世纪到 20 世纪的哲学发展。
在这个时期,哲学不再是希腊和罗马时期的古典哲学,而是转变为现代哲学。
以下是一些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哲学家和他们的主要思想:
1.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如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他们的思想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的尊严。
2. 17 世纪的哲学家,如约翰·洛克和伊拉斯谟,他们的思想强调了理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思想。
3. 18 世纪的哲学家,如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卢梭等,他们的思想强调了理性、科学和自由民主的重要性。
4. 19 世纪的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他们的思想在哲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
康德的思想强调了理性和自由意志,黑格尔的思想强调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和理性主义,马克思的思想则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
5. 20 世纪的哲学家,如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如西塞罗、海德格尔、萨特等,他们的思想强调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人的尊严。
此外,分析哲学和实证主义等哲学思潮也在 20 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近代西方哲学史是一个充满着争议和挑战的时期,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1什么是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是指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所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认为物质本质上是机械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的观点。
这种哲学思潮影响了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先驱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和霍布斯。
他们认为,自然的本质是机械的,运动是物质的属性,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可以用机器的原理来解释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实证方法的提出,机械唯物主义逐渐得到发展和壮大,法国启蒙思想家笛卡尔提出了基于机械化思想的物质和精神二分法,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是最杰出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之一,他的经典力学模型被认为是理想机械模型。
3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和局限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启蒙时期具有极大的影响,它对科学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运动规律,推动了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发展。
然而,机械唯物主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机械化思想太过简单化和机械的、定性化的解释方式疏忽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文特质。
4进入新时代的物质观念
人类在经历了机械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后,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这也给物质文明的发展带来了新挑战。
近年来兴起的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人们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已经发生了变革,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向以数据、信息为核心的物质世界的解释方式转变。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发生变化和更新,未来的人类将对物质世界做出更为精细、深入、全面的探究。
16—18世纪欧洲高等教育发展考略——以神、哲、法、自然科学之变动为视角

的 神 学 院 倍 受 倚 重 。 人 们 都 会 对 诸 如 12 5 1年 路 德
与 埃 克 在 莱 比 锡 的 的 辩 论 ] ’ 表 现 出 来 的 睿 智 、 2 ㈣ 中 渊博 与 深 邃 喷 喷 称 奇 。 而 这 两 人 均 出 自 大 学 神 学 院 。 宗 教 改 革 的 时 代 大 背 景 决 定 了神 学 院 在 各 大 学
而成 为 l 6世 纪 欧 洲 思 想 文 化 领 域 的 核 心 事 件 。 于
此背景 下 , 俗化 不 仅 成为 封 建王 权 用 以削 弱 教会 世 威 权 的 “ 器 ”, 成 为 高 等 教 育 结 构 、 织 形 式 进 行 法 也 组
重 构 , 会 功 能 经 历 变 迁 的催 化 剂 。 因 此 , 1 社 从 6至 1 8世 纪 , 文 主 义 ( 宗 教 改 革 相 结 合 ) 启 蒙 运 动 人 与 与 相率 兴起 , 洲高 等 教 育发 展 遭逢 了前 所未 有 的发 欧
医 四 个 学 院 中 , 学 院 依 然 是 领 头 雁 , 倒 不 是 日趋 神 这
空间逐 步 脱 离 旧 大 陆 的 窠 臼 , 取 得 跨 越 式 前 进 。 并
与之 相 适 应 的 是 , 洲 城 市 经 济 迅 速 发 展 , 奴 制 首 欧 农
先 在 西 欧 逐 步 瓦 解 , 文 主 义 的 传 播 开 始 在 宗 教 领 人
以神 、 、 、 哲 法 自然科 学之 变动为视 角
王 飞 麟
(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 长江论坛》 编辑部 , 湖北 武汉 402 ) 303
摘
要: l 从 6至 l 世纪 , 文主 义与启 蒙运动相率兴起 , 8 人 欧洲 高等教 育遭逢 了前所 未有的发展 机遇。这一时
中西方哲学史(第12讲) 欧洲大陆唯理论

单选题 1分
有关斯宾诺莎哲学思想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体与心灵既是彼此独立的,又是先定地协调一致的 B 实体、属性和样式是三个最基本的概念 C 属性只有两种:即“思维”和“广延” D 克服情感和欲望无法得到自由
提交
二 莱布尼茨
二、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 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一位举世罕见的 科学天才,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是出自他 之口,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 国人,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
第十章 欧洲大陆唯理论
目一
斯宾诺莎
录二
莱布尼茨
1
本章概要
按照哲学形态的不同特征,将近代哲学划 分为三个阶段: 1、17-18世纪的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英、荷兰、德) 2、18世纪的法国哲学。 3、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
本章概要
从地域上看 经验论主要集中在英国 唯理论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 所以习惯上亦被称为: “英国经验论”和“大陆唯理论”
二 莱布尼茨
二、莱布尼茨
二迷宫: 在《神正论》中,把哲学的基本问 题归结为两个,称之为“二迷宫”。 1.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 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 2.关于连续性和看起来是他的要素 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
二 莱布尼茨
二、莱布尼茨
单子论: 他认为世界,因其确定之故,必然是 由自足的实体所构成。这就是单子。
A 没有有限的实体 B 没有两个相同的实体 C 一个实体不能产生另一个实体 D 除了自然中实际存在的实体外没有任何其他实体
提交
一 斯宾诺莎
一、斯宾诺莎
(二)哲学思想 属性与样式 实体、属性和样式是三个最基本的概念 斯宾诺莎认为,能够被人所认识的属性只有两种: 即“思维”和“广延” 样式是实体的特殊存在状态, 即作为“被自然产生的自然”的个别事物。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介绍如下: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是指从17世纪开始至今的西方哲学发展史。
在这段时期中,人们对传统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思考产生了重大影响,引发了许多哲学思想上的革新和转变。
17世纪的西方哲学以英国哲学家培根、洛克、休谟等人为代表,主要探讨了认识论、经验论、政治哲学等问题,强调以经验为基础的知识和思考方法。
18世纪,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哲学家开始崛起,他们对于自然哲学的探索,开启了新的哲学思考模式。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思想,探讨了心灵与身体的关系,这对现代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德国哲学家康德则创立了“先验认识论”,并开创了“自由意志论”和“宇宙论”等学说。
19世纪,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成为欧洲大陆哲学的重要思潮,强调历史的发展与自然进化的关系,影响了现代哲学和社会科学。
另外,尼采、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也都在哲学、政治、社会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思想理论。
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发展进入了后现代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流派,如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这些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当代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
总之,近现代西方哲学史是一个思想变革、思潮纷呈的历史时期,其思想贡献对于人类思考与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

欧洲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两者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引言:本文讨论研究的是欧洲近代哲学中英国经验论与大陆唯理论的两者的产生和主要观点,通过对两者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讨论揭示二者在认识世界上的本质矛盾。
对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分析对今天人们探究世界、认识世界也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正文:一、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产生及其观点经验论在17到18世纪期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主要研究者多来英、法两国的哲学家,所以又被称为英国经验论。
以培根为代表的一批经验论者对经验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证的研究,并坚定地认为其是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培根强调“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认为通过感性的认识和与现实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获得知识,任何思维上的理性演绎的都是不能认识世界。
又比如,英国的霍布斯认为一切感觉都来自客观外在的刺激,即知识来源于经验。
此外,还有包括洛克和法国的伽森狄也对近代经验论的成型和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贡献。
经验论是在对自然科学的知识来源进行的探讨和研究,在与唯理论的斗争中,经历了由唯物主义经验论向唯心主义经验论,由可知论向不可知论的过渡。
前者主要认为人的经验来源于上帝和神的启示,渐渐变为了唯心主义。
后者则强调经过实际观察的经验是可靠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近代唯理论不像经验论那样,有着深厚的“家族底蕴”。
唯理论与启蒙运动紧密相联。
可以说是唯理论在广义上的含义即理性主义。
在古代,由于人们缺少认识自然的工具,对自然现象和事物存在着敬畏之心,经验主义大为盛行,像恩培多克勒就认为世界本源是水、火、土、气,这就是来源于经验的认识。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通过对外在事物的总结和概括,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最直接、最简单的反映。
唯理论的产生源于近代资本主义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人们发现了自然规律,并认识到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对的。
由此,以法国的R.笛卡尔,荷兰的B.斯宾诺莎和德国的G.W.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者认为自然的规律和知识是可以像几何学那样从几条清楚明白的“自明”公理,依靠人的“天赋观念”,进行细致准确,可靠的推理得到的。
西方哲学史讲义+邓晓芒+赵林(可打印)(补充中间两章)

第三章 16—18世纪西欧哲学15、16世纪更多地是一个感性活动的时代,而不是一个理性反思的时代,它的特点是文学艺术风格的更新和宗教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不是哲学批判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对旧时代氛围的根本突破。
但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建树都是以他们所提供的这种新的人性模式和生活理想为前提的。
如果说15、16世纪是文学与艺术复兴的时代,那么17世纪就是哲学与科学兴盛的时代。
17世纪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一切权威——无论是古代的权威还是中世纪的权威——都充满了强烈的理性批判意识。
17世纪的时代特征就是怀疑精神和经验方法,普遍的怀疑精神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基本原则。
近代哲学是从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那里开始的。
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问题上。
认识论问题说到底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主观精神如何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因此17—18世纪西欧哲学的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认识的来源、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
最终竟形成了经验论哲学和唯理论哲学的尖锐对立,使得这一时期的哲学呈现出极其错综复杂的局面。
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其初衷都是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是试图建立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但是由于它们各执一端,缺乏辩证的综合眼光,最终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自身的反面——经验论在休谟那里发展成为一种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另一方面,唯理论在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中发展成为一种独断论。
它们都使近代哲学试图解决的认识论问题走进了死胡同。
在这种情况下,才引出了从康德直至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和辩证综合。
第一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在中世纪末期,西欧社会发生了两场重大的文化变革活动,一场是意大利和南部欧洲拉丁语世界中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则是北部欧洲日耳曼语世界中的宗教改革运动。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为西方近代哲学的崛起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精神氛围,并没有产生出什么深刻而系统的哲学思想;但是它们却是后来一切近代哲学思想背后鼓动着的精神动力。
第三篇 导言 《西方哲学史》 马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西方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
西方哲学史 第三篇导言
第三编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
导言:
• 本篇主要阐述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哲学、16—18世 纪英国经验论和欧洲大陆唯理论以及18世纪法国哲学。而18世纪 后期到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哲学由于其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处于 重要地位,将在第四篇集中阐述。近代西欧各国哲学与近代自然 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哲学认识论的 发展,形成了经验论与唯理论派别。近代科学的方法是实验和数 学的结合,而经验论强调经验和实验方法在科学中的作用,唯理 论则强调数学和演绎方法在科学中的作用。唯理论与经验论在争 论中揭示了对方的局限和理论弱点,深化了对人类认识的基础、 过程、方法和范围的哲学思考,为随后哲学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
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作者:陈修斋百度百科I S B N:9787010026077页数:398开本:大16开封面形式:简装本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4-1内容简介无论是从事国家现代化的建设,或者是进改造旧世界的斗争,都必须对世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双必须对关于认识本身的理论和方法有所把握。
就这个角度来看,认识论是每个有志于建设国家,改造世界,因而要认识世界的人都必须注意学习和研究的。
不管“哲学就是认识论”的说法是否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认识论历来是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众所周知,在西方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和“经验论”两个派别。
它们虽然“在认识论的全体上都是错误的”,但也“各有片面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方面和上述两种理论是对立的,对它们片面的,错误的观点进行批判和否定;但另一方面又肯定它们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认识论的发展在理论上有过重大贡献,在社会历史上也都起过革命性的进步作用。
而且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本身也是在批判地吸取和继承它们的合理成份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要真正较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必须对这两种理论的内容和历史发展状况有所了解。
“经验论”和“唯理论”都是源出西方的名词,也译作“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这两种类型的思想,虽然在一定意义下可以说,无论古今中外,它们在人们的思想中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现,但作为较典型的认识论理论,并且形成了两个既互相对立、互相斗争,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学派而在哲学史上出现,则是在西欧早期资产阶级封封建革命时期前后,即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期的历史现象。
当时的“经验主义”以弗·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英国哲学家,故也常称为“英国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则以法国的笛卡尔。
荷兰的斯宾诺莎,德国的莱布尼茨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西欧大陆各国的哲学家,因此也被称为“大陆理性主义”。
中西方哲学史(第10讲) 近代西欧各国哲学的思想文化背景

A 他不再相信人在自然界的优越性 B 提倡和平的、合乎人性常识的合理生活 C 人的理性是健全的生活常识 D 人的理性不是严格的逻辑思维
提交
一
第二节 古典哲学的复兴
• 一、费奇诺 • 柏拉图主义一直影响着中世纪哲学,但柏拉图对话除《
蒂迈欧篇》、《曼诺篇》和《菲多篇》外一直未被翻译 成拉丁文。 • 文艺复兴时期,学园的核心人物是马尔西利奥·费奇诺( Marsilio ficino,1433-1499),他把柏拉图全集翻译为 拉丁文。
第一节 人文主义思潮
• 德西代·爱拉斯谟 • 德西代·爱拉斯谟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天主教家庭。 • 1487年成为奥古斯丁修会教士,1492年被任命为神父,先后在巴黎、牛
津和卢汶大学学习,曾在剑桥、卢汶、巴塞尔和弗莱堡大学任教。 • 他是天主教内的改革派,主张用符合人性的人文主义取代宗教专制主义
和经院教条主义,主要著作有《基督教士兵手册》、《愚人颂》和《谈 话集》,还编辑了希腊文和拉丁文对照的《圣经》。
君士坦丁堡,一批学者携带古希腊罗马哲 学典籍流亡意大利 • “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 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 的幽灵消逝了”。
第一节 人文主义思潮
• 列奥那多·达芬奇 • ( 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 把艺术家看作可与造物主类比的创造者,艺术作品
自诩的优越性造成了人性中骄横自负方面的膨胀。 • 蒙田以怀疑论为武器,批判了当时流行的种种宗教迫害
和不宽容,提倡和平的、合乎人性常识的合理生活。 • 他认为,人的理性是健全的生活常识,而不是固执的教
条,也不是严格的逻辑思维。
单选题 1分
此题未设置答案,请点击右侧设置按钮
有关米歇尔·蒙田的主张,正确的是
西方哲学发展史

西方哲学发展史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前期(教父哲学)后期(经院哲学)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期(20世纪前期)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1.古希腊罗马哲学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
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近代科学的兴起概念

近代科学的兴起概念
近代科学的兴起是指在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以欧洲为主要发源地,科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标志着科学研究从追求哲学和宗教原则转向实证观察和实验验证,以及从研究自然界及其规律转向研究人类及社会现象。
近代科学的兴起源于启蒙时代的思想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概念和特点:
1. 实证主义:近代科学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验证来获得真知。
科学家们弃用传统的哲学和宗教观点,并通过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2. 现代科学方法:近代科学使用的科学方法包括假设、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这些方法不仅仅关注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还强调通过实验来验证和修正理论。
3. 客观性和普遍性:近代科学追求客观真实,并试图寻找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普遍定律和规律。
4. 科学革命:近代科学经历了一系列的科学革命,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力学理论、牛顿的经典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突破性理论和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认识。
5. 学科分化和专业化:近代科学的兴起导致了学科的分化和细分,形成了现代
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
近代科学的兴起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推动了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近代科学的兴起也带来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科学家培养提供了基础。
它还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质的更深入的理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近代西方哲学

LOGO
近代哲学历史背景
首先是“世界的发现” 其次是“人的发现” 最后是“科学的发现”
LOGO
近代哲学与古希腊哲学比较
首先,希腊哲学以朴素直观为其基本特征,而近代哲学则是“反思的 ”,它是以主体性原则为其基本特征的。 其次,希腊哲学虽然崇尚知识,确立了西方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然 而它毕竟是朴素直观的,既缺少自然科学的支持,也缺少认识论的深 入研究。近代哲学实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所以它的 科学精神有着坚实的基础; 另外,它们的自然观也是不同的;希腊人哲学视野中的自然是一个活 生生的,有机的整体存在,而近代哲学中的自然则是一个机械的,非 生命的自然,人们将它分解成部分来研究。
LOGO
首先,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了以理性 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主要表现
LOGO
其次部分主要表现
1、哲学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发生了方向性的变 化。 2、近代认识论中有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阵营,两 者除了唯名论和实在论这一遥远的历史根源外, 还直接地、集中地反映了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不同 理解。 3、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有机械轮的特征 ; 4、近代哲学的理论是以自然科学为范式而建立起 来的。
LOGO
近代哲学与基督教哲学比较
经院哲学的理性主义是一种以神学为最高 权威、以神学教义为研究对象,抽象空洞 繁琐思辨的理性主义。 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则试图取代神学的权 威,以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 ,因而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基础。
LOGO
近代哲学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对于近代欧洲哲学来讲,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特 征就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状况分不开。 首先,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了以理性主义为 特征的哲学精神。 其次,近代哲学的主要建树是对新科学的迎合与 推进,它的理性主义特征处处体现着近代自然科 学精神。
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横向比较:15-18世纪的中外比较是 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一时 期,中、西社会都处在一个转型期,中 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而西方则逐步摆 脱封建束缚,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因此研究15-18世纪的中外思想,有助于 我们进一步了解中西差距逐渐拉大的原 因及从中得到启示。
二、15----18世纪中西方思想比较
性 质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前5世纪 希 腊 智者学派 先 苏格拉底 哲 核心思想 强调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 的起源 14-16世纪 文 艺 薄伽丘 复 莎士比亚 兴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的复兴 16世纪 宗 教 马丁.路德 改 革 核心思想 因信称义 人文主义 的发展 17、18世纪 启 蒙 运 动
(2016· 上海单科· 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 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 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康德 C.卢梭 D.孟德斯鸠
(2011· 海单科· 15)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 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 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思:文艺复兴解 思: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解放了人的思想、 放了思想 自然科学取得大进展 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在思想上的反映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罗马天主教会 宗教外衣掩饰 因信称义 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 直接批判、公开挑战 理性主义
批判 形式 核心
教会神学体系 借助古希腊、古 罗马文化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影 响
西方思想: 中国思想: 人文精神 儒学思想发展到理 ——主题“追求人性的 学和心学(走向极 解放、政治民主、平等、 端); 自由”,适应并促进资 17世纪的反封建早 本主义发展。 期民主思想(具有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初步民主色彩)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 启蒙运功“理性主义”
近代西方哲学史

近代西方哲学史
近代西方哲学史,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启蒙时期、19世纪哲
学和20世纪哲学。
启蒙时期是指18世纪的欧洲,这个时期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开端。
启蒙时期的哲学家主张理性、科学和道德的自主性,他们反对传统的
宗教和上层贵族的倡导,呼吁民主、自由和人权。
这个时期的哲学家
包括伏尔泰、卢梭、休谟、康德等人。
伏尔泰是启蒙时期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他强调自由和平等,反
对王权和教会的压制。
卢梭则主张自然状态下人的善良本性,并提出
了社会契约论。
休谟则提出了经验主义和关联主义,认为所有的知识
都来自于经验和感觉。
康德则强调了道德的自主性和人类理性的重要性。
19世纪哲学则是探讨心灵、自然和科学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哲学
家包括黑格尔、庞加莱等人。
黑格尔强调自由的意志和灵魂的意识,
他认为人通过历史的变化来追求自由。
庞加莱则是探讨虚构概念、空
间和时间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对于后来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世纪哲学则是探讨语言和思想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哲学家包括罗素、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等。
罗素主张理性和客观真理,他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维特根斯坦则提出了语言哲学,认为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很重要。
海德格尔则强调了存在的本质和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他认为人类需要发掘世界的深层次含义。
总的来说,近代西方哲学史是探讨自由、道德和科学的历程。
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和成就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世界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英国经验论哲学 ❖第二节 大陆唯理论哲学
16-18世纪西欧哲学总论
❖ 近代哲学的产生
主要推动力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 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要求。
直接原因是:批判经院哲学空洞和繁琐理性主义; 代之以依据科学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为实质内 容的科学认识论。
桑狄等人。他还给培根当
过私人秘书。英国革命暴
发时逃往法国,克伦威尔
执政时回国,复辟时期遭
到王室的迫害。1679年以
91岁的高龄去世。
❖ 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查理一世为筹集军费,发动对苏格兰的战争,于1640年召开 国会,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选举中取胜,建立了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所控制的“长期国会”。国会建立后立即开始逮捕王 党头目,国王逃出了伦敦,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
科学的复兴——培根
❖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
1626)。出生于伦敦新贵族家庭,父亲 是伊丽莎白女王掌玺大臣;12岁入剑桥 大学;15岁毕业到驻法使馆工作;1582 年获律师资格;1584年选为国会议员; 1604年国王詹姆士顾问;此后,检察长、 掌玺大臣、英格兰大法官、男爵、子爵; 1621年被指控受贿,判刑、罚金,国王 干预免于刑罚,潜心研究。1626年,冰 雪冷冻试验,染病去世。“英国唯物主 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著作有:原计划《科学的大复兴》(百 科全书巨著),完成两部分,即《崇学 论》和《新工具》;此外还有《政治和 伦理论说文集》,《新大西岛》等。
❖ “三表法”图示
真正的归纳
❖ 真正的归纳就是发现简单的形式; ❖ 归纳通过排除法实现,
即排除: 考察性质存在时就不存在的性质; 考察性质不存在时却存在的性质; 与考察性质变化相反的性质。
小结
❖ 归纳法的实质就是科学地探求因果规律。 ❖ 简评:
自觉研究认识和方法问题,近代哲学创始人;并且促进 了科学发展以及归纳法进展;
统;(2)实验科学与数学侧重 基本倾向:(1)认识来源,经验?天赋观念?(2)真
理标准,符合?自明?(3)认识方法,归纳?演绎? 完整理解:(1)经验论与唯理论分歧不绝对,例如培根、
洛克;莱布尼兹。(2)经验论与唯理论不等于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例如,贝克莱、斯宾诺莎。
第一节 英国经验论概况
❖ 16至18世纪经验论在英国的发展。 ❖ 培根和霍布斯:经验论的开创者和发展者; ❖ 洛克:经验论的体系化者; ❖ 贝克莱:经验论的主观化者; ❖ 休谟:经验论的终结者。
❖ 假相(idoles),指人们头脑中的一些错误观念。 ❖ 从来源角度可分为:
种族假相:人类本性所造成的假相,如倾向于感觉。 洞穴假相:由于个人特性所造成的假相,如教育、性格、
爱好以及成长环境等。 市场假相:人们交往中语言使用造成的假相,如同市场
交往。 剧场假相:崇拜权威和流行哲学体系产生的假相,如同
❖ 科学归纳法的步骤: 广泛地收集事实材料; 运用“三表法”整理材料; 进行真正的归纳; 初步的收获及其验证。
❖ 小结
“三表法”
❖ 具有表:收集具有某种共同性质(要考察的 性质)的事例并且列表;
❖ 差异表:收集不具有这种性质但是又与上述 事例相似的事例,并且列表;
❖ 程度表:列举按照不同程度出现要考察性质 的事例。
❖ 2500年科学缺乏进步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正确的方法。
❖ 培根提出新工具。这既不是经院哲学的旧逻辑,也不是传统 的简单枚举归纳,而是以探求事物因果联系为目标的科学归
纳法。传统演绎法(经院哲学旧逻辑)不能给人以 新知识;简单枚举归纳的结论不可靠,容易被反例 推翻。
科学的归纳法
❖ 科学归纳法: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分析,运 用系统的方法,逐步达到普遍的公理(形式、科学规律或事 物因果联系)。
过分贬低演绎,抬高归纳;没有分清科学演绎和经院哲 学思辨演绎的区别。
自身科学知识落后于时代,例如否定哥白尼日心说、不 关心哈维研究(其私人医生)。
物体是哲学的唯一对象——霍布斯
❖ 生平
❖ 霍布斯出生在牧师家庭, 他15岁历结
识了伽利略、笛卡尔、伽
❖ 第一,科学的复兴要求对 经院哲学进行批判。
揭露经院哲学脱离实际、 脱离自然,表现为认识 论和方法论上的繁琐主 义和形式主义。
揭露经院哲学阻碍自然 科学研究,表现为认识 上的权威主义和教条主 义。
四假相说
❖ 第二,科学的复兴要求消除错误认识的来源,即种族假相、 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和剧场假相等“四假相”。
注意:仍然具有本体论诉求和保留了神学的外壳。
近代哲学基本特征:认识论成为哲学主要内容
❖ 16-18世纪欧洲哲学的主要内容。 ❖ 围绕着认识的来源、真理的标准以及认识的方法论等问题,
形成了经验论(Empiricism)和唯理论(Rationalism)两 大派别。 主要分布:英国与欧洲大陆;原因(1)唯名与实在论传
舞台上的戏剧,误把布景视为真实。
第三,科学复兴需要建立新的自然哲学。 ❖ 除了上帝第一推动者之外,世界本身就是物质的。
作为万物本原的物质,也称“原始物质” (primary matter) 。物质本身是能动的,运动 是物质本身固有的特性。 ❖ 形式是培根自然哲学的核心概念;形式在一般意 义上就是事物运动的规律;认识形式,就是认识 事物的本质与真理。形式的说法具有传统哲学痕 迹。
❖ 1642年8月,国王向国会宣战,英国内战爆发,资产阶级和 新贵族利用农民的力量于1646年击败王党军。1648年王党发 动第二次内战,资产阶级在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支持下于 1648年彻底粉碎了王党军,并于1649年1月把查理一世送上 了断头台。3月国会通过决议废除君主制,5月宣布成立资产 阶级的共和国,革命达到高潮。
第四,科学的复兴需要确立经验主义的基本原则。
❖ 一切认识源于经验,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来源。
❖ 科学实验可以纠正感觉经验的主观性。
❖ 经验结合理性才能真正认识形式。蜘蛛、蚂蚁和蜜 蜂”著名比喻。
❖ 经验主义者。“从经验经由理性向揭示形式飞跃过 程中,要用重物限制理性的翅膀。”
第五,科学的复兴需要运用正确的认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