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培训资料
深基坑监测-最全资料PPT
• 安全警戒值确定的原则如下: 使每工根程 立设柱计桩和的施隆工沉设量计、紧位密移结量合均,需以测达量到,保特证别工对程基和坑周中围多环个境支安撑全交和汇及受时力调复整杂优处化的设立计柱及应施作工为的重目 点的测。点。
第十一节 深基坑监测
一、基坑工程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基坑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受力、位移由于
受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 外界其它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准 确计算,而这些特征值又是影响基坑安全,施工 安全的重要标志,因此,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 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十分必要。
• (一)监测目的
• 二、 监测项目安全警戒值
• 在工程监测中,每一测试项目都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客观环境和 设计计算书,事先确定相应的安全警戒值,以判断位移或受力 状况是否会超过允许的范围,判断工程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是
否需调整施工步骤或优化原设计方案。因此,测试项目的安全 一、基坑工程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施工引起的应力场、位移场分布情况分清重点与一般,抓住关键部位,做到重点量测项目配套,强调量测
重环要境建 监筑测物应、包构括筑基物坑,开周挖围深施度工3倍对以其内影的响范所围造。成的位移不得超过20mm。
• 1.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不可超出设计值; 每(根4)立监柱测桩值的全隆部沉过量程、变位化移曲量线均;需测量,特别对基坑中多个支撑交汇受力复杂处的立柱应作为重点测点。
(基2坑)围采护有墙仪测器斜的:型对号于、只规存格在和基标坑定本资身料安;全的测试,最大位移一般取80mm,每天发展不超过10mm。
1.将监测获取的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以判断 原施工参数取值是否合理,以便调整下一步有 关施工参数,做好信息化施工;
基坑监测技术培训计划
基坑监测技术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基坑监测技术是指在基坑开挖和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和分析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使参训人员掌握基坑监测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保障工程安全。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以及相关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基坑监测技术概述- 基坑监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基坑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基坑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 基坑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 基坑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基坑监测参数的选择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基坑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 基坑监测数据的解读和应用3. 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地下水的影响及监测- 土体和围护结构的变形和稳定性分析- 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与监测4. 基坑监测技术的仪器设备使用- 基坑监测仪器的常规使用及操作技巧- 数据采集仪器的使用和数据传输- 基坑监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5. 案例分析与讨论- 实际工程中基坑监测的典型案例- 基坑监测技术在工程质量和安全中的应用- 典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6. 基坑监测技术的操作规范与要点- 监测方案的编制与执行- 数据采集频率和时机的确定- 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估和准确性控制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理论讲授通过专业讲师的讲解,系统学习基坑监测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
2. 实际操作利用现场模拟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进行基坑监测技术的操作演练和分析。
3. 讨论交流安排参训人员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分享工作经验和技术心得,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时间:暂定为3天,具体时间待进一步商议确定地点:可在公司会议室或者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六、培训资料本次培训计划将提供相关的培训资料,包括基坑监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实际案例分析、监测仪器的操作手册等资料,帮助参训人员更好地掌握培训内容。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培训资料(doc 3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铁汉生态城基坑支护工程第三方监测方案编写:(签名)审核:(签名)批准:(签名)广东建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9月18日目录1工程概况 (2)2监测目的 (2)3编制依据 (2)4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方法及精度 (3)5监测技术方案 (3)5.1控制网的建立与测量 (3)5.2沉降监测 (5)5.3水平位移监测 (7)5.4地下水位监测 (9)5.5监测工作重点、难点及分析 (10)5.6监测仪器保护及特殊情况处理 (10)5.7监测成果及提交形式 (11)5.8工作科学、合理的保证措施 (11)6监测周期、频率及监测报警值与控制值 (13)7监测施工组织方案 (14)8.全保证体系、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6)9质量保证体系、主要相关保证措施 (18)9.1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18)9.2质量责任 (18)9.3质量承诺 (18)9.4检查制度 (18)9.5质量保证措施 (19)9.6服务承诺 (20)9.7技术保证措施 (21)9.8安全保证措施 (21)10监测数据的在相关单位的传递方式 (22)11巡视检查 (23)12应急救援预案 (24)铁汉生态城基坑支护工程第三方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度为:3.0~9.8m;基坑开挖面积为:67250m2;基坑周长为:1400m;基坑安全等级:三级(3-3剖面为二级)。
2监测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项监测值的大小,评价基坑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程度,并作出有关预报,为业主、监理及施工方提供预报数据,跟踪和控制施工进度。
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提供报警值,做到信息化施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并为可能出现的崩塌、滑坡等情况的正确分析评价及治理工程提供可靠的资料和科学依据。
1.及时掌握和提供支护系统变化信息和工作状态。
2.评价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及时预报基坑险情,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指导安全施工,修正施工参数或施工工序,验证、修改设计参数。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位于某市中心的一座高层建筑项目,地理位置重要,周边有多个地铁线路和交通干道。
由于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基坑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监测目的1. 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2. 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保障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3. 收集监测数据,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三、监测内容1. 基坑开挖前的地质勘察和预测分析,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方案。
2. 基坑开挖期间的地表沉降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测量。
3. 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包括裂缝的观测和测量。
4.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
5. 基坑开挖期间的地下水位降低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评估。
四、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1. 地表沉降监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记录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变化情况。
2. 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监测:采用裂缝计和位移计进行观测和测量,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记录变形情况。
3. 地下水位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水位监测井,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水位测量,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五、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1. 地表沉降监测:每周进行一次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2. 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监测: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观测和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3. 地下水位监测:每天进行一次水位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4. 监测数据采用数字化记录,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监测报告。
六、监测报告和应对措施1.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的详细记录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如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预警信号,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基坑边坡、增加支护措施等,确保施工安全。
《基坑工程监测》课件
监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测 量仪器,在基坑周边设置 测点,定期测量各测点间 的距离变化。
数据分析
将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 行对比,计算出位移量, 绘制位移曲线,分析位移 变化趋势。
竖向位移监测
监测目的
了解基坑周边土体在垂直方向上 的位移情况,判断基坑的安全性
。
监测方法
在基坑周边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 使用水准仪测量各观测点的高程变 化。
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
智能化监测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大大提高了监 测效率和准确性。
多参数综合监测
除了传统的位移、沉降监测外,还增加了土压力、水位、孔隙水压力 等多参数监测,更全面地反映基坑工程的状态。
远程监控与预警系统
通过远程监控和预警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基坑的状态,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预警和应对能力。
数据分析
将测量数据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 计算出沉降量,绘制沉降曲线,分 析沉降变化趋势。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监测目的
了解基坑内部土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情况,判 断基坑的安全性。
监测方法
在基坑内部设置测斜孔,使用测斜仪定期测量各 测点的位移变化。
数据分析
将测量数据按深度进行整理,计算出各深度的位 移量,绘制位移曲线,分析位移变化趋势。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减小对监测的影 响,同时调整监测计划以适应施工进度。
监测数据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优化设计方案
根据监测数据反馈的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调整,提高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
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
利用监测数据指导施工进度,预测可能出现的安 全隐患,提前采取措施预防。
ABCD
施工质量控制
基坑工程监测(课堂PPT)
.
1
1. 基坑基本知识
1.1 基坑概念
基坑定义:
为进行建(构) 筑物基础、地下建 筑物施工所开挖形 成的地面以下空间。
基坑监测定义:
在建筑基坑施工 及使用阶段,对建 筑基坑及周边环境 实施的检查、量测 和监视工作。
.
坑壁
坑底
2
.
3
.
4
1.2 基坑监测原因及目的
1.2.1基坑监测的基本原因
④ 土钉墙支护
.
13
1.5 基坑常见的支护方式
⑤ 锚杆支护
.
14
2. 基坑监测技术
基坑监测的基本规定
基坑监测项目
监测点的布设
监测方法
监测危险情况报警
.
15
2.1 基坑监测的基本规定
2.1.1 基坑工程监测实施范围的界定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 周围环境较复杂(压力管线、高压铁塔、重要建筑等)的基坑工 程以及其他需要监测的基坑工程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
.
6
1.3 基坑等级
等级
分类标准
l)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深度大于10m
一级
3)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 的基坑
4)基坑范围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
管线等需严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 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三级
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 坑
①、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基坑工程越来越大、越来越深。风险 性越来越大。
②、许多新的情况,支护形式有不少新的发展。设计值需要进 一步优化。
③、基坑周围的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
地铁基坑监测学习材料
(4)地下水位管 ① 埋设方法 测孔埋设采用地质钻钻孔,孔深根据设计要求而定。成孔完成后,放 入裹有滤网的水位管,管壁与孔壁之间用中粗砂或石屑回填至离地表约 0.5m后再用粘性土回填至地表,以防止地表水的进入;对承压水水位进 行观测时,则需埋设深层承压水位孔,承压水位孔的钻设基本同于上述 普通水位孔,其深度必须进入承压水层,滤水段位于承压水层内,其外 部用中细砂充填,而其余段直至地面均不设渗水孔,管外采用粘土球或 水泥土密封,以切断地层内承压水与上部地层的水力联系。 ② 测孔保护 水位孔埋设后应注意施工期间的保护,必要时加工对硬化地表下,并 加盖保护,日常监测后应及时盖好顶盖,防止地表水的进入。
支护结构桩顶垂直水平位移监测点?1支护结构桩顶垂直水平位移监测点?2支护结构桩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3基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4围护结构支撑轴力内力监测?5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监测?6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周边管线监测?7?8围护墙钢筋应力?9孔隙水压力?10墙体土压力?11分层沉降?12坑底回弹?2测点埋设要求?1测斜管埋设方法测斜管一般采用绑扎方法固定在钢筋笼上与其一起沉入孔槽中
2)测试仪器 (1)仪器在使用前均由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验,经检验合 格并在有效期限内方可使用; (2)每天测试前均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自检,并详细记 录自检情况,使用完毕后记录仪器运行情况; (3)使用过程中若发生仪器异常情况,除立即对仪器进行 维修和调换外,同时要对当天测试的数据进行重新测试。
3)监测组件 (1)各类监测组件均应的有详细的出厂标定记录,并得到法定计 量单位的认可,有效期应符合有关规定; (2)各类监测组件在埋设前均应再次进行测试,经检验合格后方 可埋设,埋设完成后应立即检测组件工作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 立即更换,重新埋设。 4)监测点保护 (1)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基准点、工作基点、监测点应用醒目的标 志进行标识,并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宣传,避免人为造成沉降和 偏移,对变化异常的监测点除及时进行复测外,若发现已碰动或 破坏应立即进行修复或者重新埋设; (2)在开挖过程中对布有监测组件的部位应用醒目的标志进行标 识。 5)数据处理 (1)使用成熟的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生成的报告要经自检、校核无误后方可盖章送出; (3)测试数据发生异常要及时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基坑监测方案培训资料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编制:校对:审核:泰州市房城建筑质量评估事务有限公司目录1、工程概况2、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3、监测目的和依据4、监测内容及项目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6、监测方法及精度7、监测期和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9、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10、监测人员的配备11、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12、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泰州市****基坑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根本项目建设地点:泰州市(新328国道以北,经一路以东)总用地面积:75753平方米本单位建筑占地面积:7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78.8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7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20.90工程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7度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据工程实际情况,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4.2.1表1基坑工程类别中规定该基坑为二级基坑。
2、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土质第1层为表土,工程性质差,第2层为粉土,工程性质一般,第3层为粉砂,工程性质良好,第4层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良好,第5层为粘土,工程性质良好,第6层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一般,第6-1层为粉土,工程性质一般,第7层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良好,第8层为粉土夹粉质粘土,工程性质一般,第9层为粉土夹粉砂,工程性质一般,第10层为粉细砂,工程性质良好,第11层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良好。
该基坑支护东侧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桩的支护形式;北侧采用放坡;其余两面采用钻孔灌注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基坑周边采用三轴搅拌桩全封闭止水帷幕。
周边环境现场查勘状况:基坑的东侧为青年南路,南侧为济川路。
3、监测目的和依据3.1、监测目的3.1.1 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3.1.2以基坑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3.1.3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使之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求得更准确的设计参数,修正理论公式,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以指导下阶段的施工,确保地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也能为其它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第六章)基坑工程监测PPT课件
监测内容 岩石位移、爆破振动速度、地温 等。
监测方法 采用岩石位移计、测振仪、温度 计等进行实时监测。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是确保工程安全和 质量的关键手段,特别是在基坑工程 中,监测技术尤为重要。
监测数据还可以用于验证和优化设计 方案,提高工程效益。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 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
土压力监测
通过测量地表位移变化, 评估基坑稳定性。
通过土压力传感器监测 土压力变化,评估支护
结构受力状态。
地下水位监测
通过水位传感器监测地 下水位变化,评估基坑
渗流状态。
裂缝监测
通过裂缝计等设备监测 裂缝发展情况,评估基
坑稳定性。
监测技术原理
01
02
03
04
电阻应变片法
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再 根据应变与应力的关系计算应
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位移监测
监测目的
了解基坑周围土体的水平 位移情况,判断基坑稳定 性,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监测方法
采用全站仪、测距仪等测 量设备,定期对基坑边缘 进行水平位移测量。
数据处理
将监测数据绘制成水平位 移曲线,分析位移变化趋 势,判断是否出现异常。
垂直位移监测
监测目的
了解基坑底部土体的沉降情况, 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土体和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土压力计, 实时监测土压力变化。
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目的
了解基坑周围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判断是否需要采取降水措施。
监测方法
在基坑周围设置水位观测井,定期 使用水位计进行水位测量。
数据处理
将监测数据绘制成地下水位曲线, 分析水位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出现 异常。
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培训课件精品示范ppt50张
碎屑岩类裂隙水
本场地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三系新余群较破碎的泥质粉砂岩与钙质泥 岩层段,该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主要受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节理)控制,裂隙 (节理)多呈闭合状,其富水性受张性裂隙控制,由于本基坑开挖深度未揭露该层 地下水,故该层水对本车站基坑(坑底位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中上部)基本无影 响。本次勘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明显的碎屑岩类裂隙水。
地形地貌简单;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地基、围岩和边坡的岩土性质较好;地下 水工程无影响
by
04 监测范围与等级
监测等级
岱山站工程自身风险等级评价为二级,周边环境风险等级评价为二级,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等级为中等。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表3.3.5 工程监测等级的划分规定,确定邓埠站 工程等级为二级
01 工程概况
by
邓埠站概况
邓埠站为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的第6座车站,车站位于 迎宾大道与阳光路交汇处,线路沿迎宾大道呈南北向布置,本站 为标准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长118m,宽11m。车站外 包总长193.3m,标准段外包总宽19.7m。车站主体为双层双跨的 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约16.5~17.5米,顶板覆土约3.07~ 3.3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CK28+669.000,车站起点里程 为CK28+550.000,车站终点里程为CK28+743.300。车站共设 4个出入口(2号出口为预留),2组风亭。
监测信息综合分析
05 监测流程
监测信息综合分析、审核
YES
检测值大于 预警值
确定预警状 态
监测信息的 报送
项目管理分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系统
监理单位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基坑工程位于_____,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包括_____等。
基坑开挖深度为_____米,面积约为_____平方米。
二、监测目的1、及时掌握基坑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三、监测内容1、水平位移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测量,监测基坑壁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情况。
2、竖向位移监测利用水准仪对监测点的高程进行测量,了解基坑壁在垂直方向上的沉降情况。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通过在支护结构中埋设测斜管,使用测斜仪测量不同深度处的水平位移,掌握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
4、支撑轴力监测在支撑结构上安装轴力计,监测支撑轴力的变化,判断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5、地下水位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水位观测井,使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防止地下水对基坑造成不利影响。
6、周边建筑物及地表沉降监测在周边建筑物和地表设置监测点,监测其沉降情况,评估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监测点布置1、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沿基坑周边每隔_____米布置一个监测点,在关键部位适当加密。
2、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在支护结构的关键部位,如阳角、阴角等,埋设测斜管,每根测斜管的监测深度应达到支护结构底部以下_____米。
3、支撑轴力监测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支撑构件,在其跨中位置安装轴力计。
4、地下水位监测点在基坑周边每隔_____米布置一个水位观测井。
5、周边建筑物及地表沉降监测点在周边建筑物的角点、长边中点及周边地表每隔_____米布置一个监测点。
五、监测频率1、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_____次。
2、地下室施工期间,每_____天监测_____次。
3、遇到暴雨、地震等特殊情况,应加密监测频率。
六、监测预警值1、水平位移预警值:累计位移达到_____毫米或单日位移达到_____毫米。
单元18:基坑监测
2.监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8.2 监测的基本规定
1)工程概况;
2)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3)监测目的和依据;
4)监测内容及项目;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来自;6)监测方法及精度;
7)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8)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9)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10)监测人员的配备;
单元18 基坑工程监测
18.1 监测的意义与目的 18.2 监测的基本规定 18.3 监测项目 18.4 监测点的布置 18.5 监测实施要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描述基坑监测的对象和项目,知晓监测项目选择 的依据; 2.了解监测点布置、监测频率的规定; 3.知晓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危险报警; 4.知晓常用监测项目的监测仪器并能简单描述监测方法; 5.了解技术成果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
18.1基坑监测的目的是什么? 18.2基坑工程仪器监测有哪些主要的项目? 18.3基坑监测点的布置有哪些原则? 18.4监测报警值一般包含哪两个参数?
应测
应测
选测
挡土构件内力
应测
宜测
选测
支撑立柱沉降
应测
宜测
选测
挡土构件、水泥土墙沉降
应测
宜测
选测
地下水位
应测
应测
选测
土压力
宜测
选测
选测
孔隙水压力
宜测
选测
选测
18.3 监测项目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规定,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 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当设计 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对于软 土地区的基坑工程基坑变形的监控值见表12.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 宣贯培训
【5.2.2】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 坑周边的 中部、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 。监测点水平 间距宜为20~6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
埋设在围护墙体内的测斜管,布置深度宜与围护墙入土 深度相同;
堆放和作业密集区埋设的测点,以减少对施工作业 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避免测点遭到破坏, 提高测点的成活率。
如何提高桩身应力监测点的成活率?
5.2 基坑及支护结构
【5.2.1】 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 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各侧边中部、阳角处、 邻近保护对象的部位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水平间距 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水平和 竖向位移监测点宜为共用点,监测点宜设置在围护墙 顶或基坑坡顶上。
➢ 监测孔应布置在基坑平面上挠曲计算值最大的位置。一 般情况下基坑每侧中部、阳角处的变形较大,因此该处 宜设监测孔。
➢ 测斜仪测出的是相对位移,若以测斜管底端为固定起算 点(基准点),应保持管底端不动,否则就无法准确推 算各点的水平位移,所以要求测斜管管底嵌入到稳定的 土体或岩体中。
【5.2.3】 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应布置在设计计算受力、 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数量和水平间距 视具体情况而定。竖直方向监测点间距宜为2m~4m且 在设计计算弯矩极值处布置监测点,每一监测点沿垂 直于围护墙方向对称放置的应力计不应少于 1 对。
➢ 保证对监测对象的状况做出准确地判断。在监测对象 受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环境重点监护 部位,监测点应适当加密,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监测 对象的受力和变形特征。
【5.1.2】 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置应不妨碍监测对象的正 常工作,并应减少对施工作业的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编制:校对:审核:泰州市房城建筑质量评估事务有限公司目录1、工程概况2、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3、监测目的和依据4、监测内容及项目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6、监测方法及精度7、监测期和监测频率8、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9、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10、监测人员的配备11、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12、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泰州市****基坑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根本项目建设地点:泰州市(新328国道以北,经一路以东)总用地面积:75753 平方米本单位建筑占地面积:7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78.8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7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20.90工程使用年限:50年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7度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据工程实际情况,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第4.2.1表1基坑工程类别中规定该基坑为二级基坑。
2、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状况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土质第1层为表土,工程性质差,第2层为粉土,工程性质一般,第3层为粉砂,工程性质良好,第4层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良好,第5层为粘土,工程性质良好,第6层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一般,第6-1层为粉土,工程性质一般,第7层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良好,第8层为粉土夹粉质粘土,工程性质一般,第9层为粉土夹粉砂,工程性质一般,第10层为粉细砂,工程性质良好,第11层为粉质粘土,工程性质良好。
该基坑支护东侧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桩的支护形式;北侧采用放坡;其余两面采用钻孔灌注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基坑周边采用三轴搅拌桩全封闭止水帷幕。
周边环境现场查勘状况:基坑的东侧为青年南路,南侧为济川路。
3、监测目的和依据3.1、监测目的3.1.1根据监测结果,发现可能发生危险的先兆,判断工程的安全性,防止工程破坏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3.1.2以基坑监测的结果指导现场施工,进行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3.1.3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使之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求得更准确的设计参数,修正理论公式,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以指导下阶段的施工,确保地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同时也能为其它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3.1.4通过对基坑的现场监测,验证基坑工程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
3.2、编制原则3.2.1 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过程中,每个分步开挖的空间几何尺寸和开挖部分的无支撑暴露时间,与周围墙体、土体位移即三维空间的各种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就反映了基坑开挖中时空效应的规律。
3.2.2 基坑开挖是基坑卸荷过程,由于卸荷而引起坑底土体产生以向上为主的位移,同时也引起围护墙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水平方向位移和因此产生的墙外侧土体的位移。
基坑变形包括围护墙的变形、坑底隆起及基坑周围地层移动等。
3.2.3加强监测工作可以可靠而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土体位移的潜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深基坑施工中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3.2.4基坑施工土体变形影响范围(一般约为2倍基坑开挖深度)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和基坑本身作为本工程监测及保护的对象。
3.3、基坑监测依据:国家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或地方规程一览表将是国家现行标准,质量负责人将随时检查技术规范的更新情况。
4、监测内容及项目根据规范规定及业主提供的相关设计图纸资料,本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采用仪器监测和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仪器监测项目有圈梁顶水平、竖向位移、地下水位、桩、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各项目的监测点位布置图附后)。
4.1监测内容:①圈梁顶部水平、竖向位移的监测:从圈梁顶面基坑阳角处起西侧布设7个位移监测点,在南侧布设9个位移监测点,在东侧布设10个位移监测点,合计布设26个测点,在基坑施工期间进行变形测量,控制变形速率和累积变形量,保证基坑的安全。
②坑外地下水位监测:在止水帷幕外侧2m处,沿基坑周边布设19个水位观测孔,孔深18米,在基坑施工期间进行水位测量,控制基坑水位变化。
③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从基坑西侧布设5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在南侧布设5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在东侧布设6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共布设16个测点。
测斜管的长度大于围护灌注桩深度,在基坑施工期间进行土体内部水平位移观测,控制土体内部水平位移变化。
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5.1本工程布设的基准点必须满足本工程的要求,并能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围护体系的变化情况,具体基准点的布设如下:(a)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在测区外布设4个基准平面控制点,在测区内拟布设8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可按实际情况调整。
(b)在测区外布设4个基准高程控制点,在测区内拟布设8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可按实际情况调整。
5.1.1圈梁水平位移点的布设(a)本工程按设计要求需要在圈梁顶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点,观测点标志采用道钉,用冲击电钻钻孔,将标志埋入其中,采用水泥胶浆固定。
(b)在道钉的位置标注明显的红色数字标示,周围砌设保护井,以免遭受损坏。
5.1.2竖向位移点的布设(与水平位移为共用点)(a)本工程按设计要求需要在圈梁顶布设竖向位移观测点,观测点标志采用道钉,用冲击电钻钻孔,将标志埋入其中,采用水泥胶浆固定。
(b)在道钉的位置标注明显的红色数字标示,周围砌设保护井,以免遭受损坏。
5.1.3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安装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测斜管需要埋设于土体内,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钻孔:孔深大于所测围护结构的深度5~10m,孔径比所选的测斜管大5~10cm。
在土质较差地层钻孔时应用泥浆护壁。
(b)接管:钻孔作业的同时,在地表将测斜管用专用束节连接好,并对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
(c)下管:钻孔结束后马上将测斜管沉人孔中,然后在管内充满清水,以克服浮力。
下管时一定要对好槽口。
(d)封孔:测斜管沉放到位后,在测斜管与钻孔空隙内填人细砂或水泥和膨润土拌和的灰浆,其配合比取决于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地质情况。
刚埋设完几天内,孔内充填物会固结下沉因此要及时补充保持其高出孔口。
(e)最后检验:在监测前,应对测斜管作一次检验,检验测斜管是否有滑槽和堵管现象,管长是否满足要求。
如有堵管现象要做好记录,及时进行疏通。
如有滑槽现象,要判断是否在最后一次接管位置。
5.1.4地下水位监测: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监测坑外地下水位的水位管需要埋设于三轴搅拌桩全封闭止水帷幕外,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在埋设点上用钻机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大于正常水位5.Om),逐段安放水位观测管,接头处采用自攻螺丝拧紧,并用胶布密封。
安放完毕后用中粗沙和碎石子回填,直到钻孔孔隙密实为止并用混凝土封口。
(b)水位管采用外径53mm,内壁50mmPVC水位观测管,管底密封,底部一节按螺旋方向交错开直径为5mm的圆孔,圆孔间距为60mm,底部一节采用80目的尼龙网封孔,以便于地下水的渗入,进行地下水位监测。
在布设时建立初始读数,在基坑开挖当日起实施监测。
5.2观测标志保护在施工期间,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无误,现场观测点标志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除监测单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外,也请业主协调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协助监测单位保证监测点标志完好,观测点标志破坏后能及时恢复,使监测工作不受影响。
6、监测方法及精度6.1监测方法6.1.1水平位移监测:(a)利用测区内的8个工作基点,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极坐标法等;当测点与基准点无法通视或距离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本次采用小角度法进行测量。
(b)其测量方法如下:利用精密经纬仪精确地测出基准线与置镜点到观测点视线之间所夹得微小角度αi,并测量测站点与置镜点间的距离Si,按下式计算偏移值:li=αi.Si/ρ式中Si为端点A到观测点Pi的距离,ρ=206265;6.1.2顶点、道路、管线及建筑物竖向位移监测:(a)利用测区外的4个基准高程控制点及测区内的8个工作基点,对各段的监测点采用几何水准的方法进行监测。
(b)其测量方法如下:采用苏州一光DSZ2精密水准仪及配套的2M铟瓦水准尺,观测路线要求闭合,以保证测试数据的精确;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6.1.3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斜管应在开挖前的3~5天内复测2~3次.待判明测斜管已处于稳定状态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开始正式测试工作:(a)首先在预定位置埋设足够深铅直的测斜管,管内有互成90。
的四个导槽,使其中一对互成180。
的导槽与土体变形方向一致(与基坑边垂直)。
(b)放入带有导轮的测斜仪沿导槽滑动,由于测斜仪能反应出测管与重力线之间的倾角,因而能测出测斜仪所在位置测管在土体作用下的倾斜度θi,换算成该位置测斜仪上下导轮间(或分段长度)的位置偏差△d:△d=Lsinθi 式中,L为量测点的分段长度。
自下而上累加可知各点处的水平位置: d=∑Lsinθi 与初次位置测值相减即为各点本次量测的水平位移。
测斜仪原理图6.1.4地下水位监测:(a)地下水位测量是采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和测水管管口的距离,即水深;水位计一端接有探头,另一端接有指示表,两者通过钢尺连接,钢尺上有长度尺寸,当探头接触到水时指示表会有变化,可以从钢尺上可以读出尺寸,即水深。
(b)监测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0mm,水位管在基坑开始降水前至少1周埋设,且宜逐日连续观测水位并取得稳定初始值。
6.2监测精度6.2.1本次监测精度按二级变形测量等级要求执行,其精度指标要求如下表:变形测量级别沉降观测位移观测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 观测点坐标中误差(mm)二级±0.5 ±3.0 (a)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7.1根据委托方要求,拟订监测阶段为:从基坑工程施工前一周开始,直至地下工程完成为止。
7.2开挖期间:该工程拟采取分段施工,按每段的施工进度,当开挖≤5m时,每3-5天监测一次;当开挖>5m~浇好底板时,每1-2天监测1次;当浇好底板后14d 内,每3-5天监测1次;浇好底板14d后,每5~10d监测1次。
7.3观测次数:按日历天220天计算基坑监测合计观测50次。
若发现异常及甲方要求,可临时加密量测次数并增加相应台班数。
7.6监测频率可在上述基本次数基础上按监测结果及工程要求进行协调。
7.7基坑开挖施工阶段深基坑支护安全监测随着施工的进展,各时段对围护结构和周边环境影响的程度不一,其监测要求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