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教案物质结构与性质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物质结构与性质 (共46张PPT)

例题5
(4)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C燃烧时发出
黄色的原因:

燃烧时,电子获得能量从能量低的轨道
跃迁到能量高的轨道上,跃迁到能量高的轨
道的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随即跃迁回原来
轨道,并向外界释放能量(光能)
2

粒 间
化学 键






分子

性质

共价键
配位键和配位 化合物 金属键
σ键和π键 键参数 杂化轨道理论
例题4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
化合价氧化物的水
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
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
(子Cu4。2)+已形往知成硫N配酸F3离铜与子溶N,H液3其的中原空加因间入是构过_型量__都氨_是水__三,__角可__锥生__形成_,_[C_单u。(NNFH32不)2]易2+与配离 解析:NF3分子中氟原子非金属性强是吸电子的,使得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难于与Cu2+形成配位键。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_(填“高”或“低”),请 解释原因__________。 解析: Cu2O和Cu2S均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熔点 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 由于氧离子的例子半径小于硫离子的离子半径,所以亚铜 离子与氧离子形成的离 子点键比C强u于2S亚的铜高离。子与硫离子形成的离子键,所以Cu2O的熔
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 C.共价键原子的大小 D.共价键的稳定性

高中化学结构与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结构与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结构与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结构与性质
目标:了解化合物的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一、引入
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引发学生对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
1. 讲解化合物的结构: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 探讨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的导电性、熔点,共价化合物的溶解性、熔点,金属化合物的导电性、延展性。

三、案例分析
1. 举例说明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其他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四、实验操作
1. 设计实验,让学生验证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五、讨论与交流
1. 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2. 指导学生归纳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规律,拓展思维。

六、作业布置
1. 布置学生对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2. 提议学生自主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案例。

七、反馈与评价
1.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梳理学生的反馈意见。

2. 学生反馈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和意见。

注:本教案仅为参考范本,具体内容和操作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晶体等;2. 掌握物质结构的分类和特点;3. 能够运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2. 物质结构的分类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分子和晶体的特点;2. 运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选修教材;2. 实验器材:显微镜、实验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与其结构有何联系?第二步:讲解1. 引入物质结构的概念,讲解原子、分子、晶体的定义;2. 介绍物质的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3. 讲解分子和晶体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物质结构中的应用。

第三步:实验1. 展示实验样品,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物质的结构特点;2. 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不同物质的结构差异。

第四步:讨论1.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探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 引导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思考。

第五步:总结1. 总结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结构?六、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2. 思考并撰写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物质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物质的结构特点。

同时,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2.3 分子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Cl2、N2、HCl、CO2、H2O的电子式.(3)写出H2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一般规律:a.以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F、HBr b.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O2、H2、P4、C60.c.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有的是极性分子也有的是非极性分子.d.在多原子分子中,中心原子上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而周围的原子是相同的原子,一般是非极性分子。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
nd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多纺锤形
b.电子云扩展程度
同类电子云能层序数n越大,电子能量越 大,活动范围越大电子云越向外扩张
2、原子轨道
①定义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②原子轨道与能级
ns能级 ns轨道
npx轨道 简
np能级 npy轨道 npz轨道
并 轨 道
nd能级
ndz2轨道
ndx2—y2轨道
从K至Q ,能层离核越远,能层能量越大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2n2
2、能级
同一个能层中电子的能量相同的电子亚层
能级名称:s、p、d、f、g、h…… 能级符号:ns、np、nd、nf…… n代表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s:2 p:6 d:10 f:14
能层: 一 二

KL
M
四……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全满规则 半满规则
四、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①电子云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小黑点:概率密度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小黑点越密概率密度越大
小黑点不是电子!
②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即精简版电子云
③电子云轮廓图特点 a.形状 n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球形 n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双纺锤形
2s
2p
F ↑↓ ↑ ↓ ↑ ↓ ↑
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O原子:1s2 2s2 2p4
电子排布图
1s2 2s2
2p4
O原子
六、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

高中化学物质与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与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与结构教案
课题:物质与结构
授课时间: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组成及结构;
2. 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3.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物质的基本组成;
2. 物质的结构特点;
3. 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4. 物质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难点: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不同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物质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有何关系?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是什么样的。

3. 实验探究(30分钟)
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4. 概念讲解(10分钟)
讲解物质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类是依据什么来确定的。

5. 小结与反思(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如果改变物质的结构,会对其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五、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等;
2. 讲义:课件、教材等。

六、教学评价
1.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
2. 通过实验,考察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七、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深化对物质与结构的理解。

高中化学教案规范

高中化学教案规范

高中化学教案规范课程内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相关概念和知识,提高化学思维能力,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不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3. 相关化学实验材料4.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介绍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讲解不同物质的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如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等。

2. 示范不同物质的性质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3. 解释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结果。

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物质的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讨论,交流不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教师进行总结,强化重点知识,澄清疑惑。

3.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课外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醒学生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操作及讨论,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讲解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讲解教案主题:物质结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物质结构的概念,了解常见物质的结构类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结构分析。

一、引入:(5分钟)讲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结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如何组成的,让其明白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物质结构的概念:物质结构是指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常见的物质结构类型包括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离子结构等。

2.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或分子周期性排列而成的固体。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简单晶体结构和复杂晶体结构,如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等。

3.分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分子结构的示范以水分子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构成和排列方式。

4.离子结构:离子是由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

通过氯化钠晶体的结构示范让学生认识离子结构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些实际物质的结构模型或图片,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结构分析,了解不同结构类型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练习及讨论:(15分钟)1.让学生参与简单的结构分析练习,如识别晶体、分子和离子结构在实际物质中的应用。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结构类型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和性质,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通过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强调物质结构对物质性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物质结构研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主动拓展相关知识,加深对物质结构的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内容,如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或找寻更多关于物质结构的资料,以便下节课进一步深入学习。

七、课堂反馈:(5分钟)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下次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教案主题:物质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的关系。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其性质。

3. 能够利用物质的结构来解释其性质和反应。

教学重点: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 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利用物质的结构解释其性质和反应。

2. 实际情况下物质结构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验材料。

3. 习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1. 通过引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物质的结构的兴趣和认识。

2. 回顾学生在前一课时所学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核心教学:1. 物质的结构:a.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与区分。

b. 分子、离子和原子的结构。

2. 物质结构对性质的影响:a. 分子的大小、形状及极性对物质的溶解性、沸点等性质的影响。

b. 分子内键和分子间力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

3. 常见物质结构及其性质:a. 水分子的结构及其性质。

b. 氧气、氨气、盐酸等分子结构及其性质。

4. 物质的性质与化学反应的关系:a. 物质的性质如何影响其参与的化学反应。

b. 根据物质的结构预测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三、实验:1. 选择一个与物质结构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以加深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理解。

四、拓展:1. 与学生讨论物质的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药物的设计、材料的性质改良等。

2. 提供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总结:1. 对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强调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作业:1. 课后练习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对物质结构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2.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需要加强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化学物质及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及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物质及性质教案
主题:物质及性质
目标: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溶解性等,并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判断它们的性质。

教学内容:
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溶解性等
3. 实验方法:观察、化学试剂测试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简要介绍物质及性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性质如何影响其用途。

2. 学习:讲解物质的分类及性质,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物质的特点。

3.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并记录结果。

4. 总结:根据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物质的性质,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资源:
1. 化学实验器材:试管、试剂瓶、烧杯等
2. 化学试剂:酸、碱、盐等
3. 实验记录表
评价方式:
1. 实验报告: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

2. 口头表现:通过讨论和交流,评价学生对物质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
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实验室或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物质的生产过程和应用。

2. 课外读物:推荐相关化学书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物质及性质的知识。

这份教案是针对高中化学课程中物质及性质的教学内容设计的,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高中化学微课34课教案

高中化学微课34课教案

高中化学微课34课教案
主题: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课时:第34课
教学目标:
1. 理解物质的结构对其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2. 能够通过分子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难点:通过分子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
教学内容:
1. 物质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2. 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通过实验或示意图展示不同结构的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别
2. 探讨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比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键的稳定性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些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如水、乙烷等。

四、练习与讨论(10分钟)
设计一些案例题,让学生根据分子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4分钟)
总结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鼓励学生主动拓展相关知识。

六、作业布置(1分钟)
布置作业:进一步探索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编写一份小结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通过分子结构预测物质性质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案【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高中化学教案【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1.概念有机化合物是指大多数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2.性质熔、沸点可燃性溶解性大多数熔、沸点低大多数可以燃烧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微点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指大多数有机物的性质,并不是绝对的。

二、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烃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也叫作碳氢化合物。

CH4是组成最简单的烃。

2.甲烷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球棍模型填充模型CH4结构特点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1)几种常见的烷烃名称乙烷丙烷正丁烷戊烷分子式C2H6C3H8C4H10C5H12结构简式CH3CH3CH3CH2CH3CH3CH2CH2CH3CH3CH2CH2CH2CH3组成通式C n H2n+2(n≥1)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结合成碳链,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

微点拨:烃分子中碳原子数为1~4时,通常状况下呈气态。

4.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每个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叁键()。

(3)碳原子之间彼此以共价键构成碳链或碳环。

5.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6.几种常见烃的空间构型名称乙烷乙烯乙炔空间构型立体构型平面形直线形键角109.5°120°180°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机物都易燃烧。

()(2)碳原子通常以离子键与其他原子结合。

()(3)甲烷是含氢量最高的烃。

()(4)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答案](1)×(2)×(3)√(4)×2.下列物质一定不属于烷烃的是()A.C2H6B.C2H4C.C3H8D.C4H10B[烷烃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 n H2n+2。

高中化学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结构教案主题:分子结构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描述分子的结构以及各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2. 掌握分子的结构和不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

教学内容:1. 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2. 分子的结构及其意义3.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键的形成和断裂4. 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的结构,引发学生对分子结构的兴趣;2. 讲解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的结构、原子间的化学键等;3. 探讨分子的结构及其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分子结构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性质差异;4. 介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讲解键的形成和断裂的过程;5. 分析分子的空间构型,包括平面构型和立体构型,并通过示例展示不同构型的特点;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练习。

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和示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子结构的概念;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对分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子结构的相关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评估方式:1. 准确性:学生能否准确描述不同分子的结构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2. 理解深度:学生是否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复杂的化学现象;3.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分子结构的分析解决实际化学问题。

教学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并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以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此为一份高中化学结构教案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

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高中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有关核外电子运动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

知道电子的运动状态(空间分布及能量)可通过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模型来描述。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高低顺序,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认识基态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课标要求原理和洪特规则等。

知道1~36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表)认识元素的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分区、周期和族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了解元素周期律(表)的应用价值。

课标要求主题2: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性质1.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物质是由原子、离子、分子等微粒构成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类型的相互作用。

根据微粒的种类及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认识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

结合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分子的实例,认识物质的构成微粒、微粒间相互作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知道配位键的特点,认识简单的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存在与应用。

知道金属键的特点与金属课标要求某些性质的关系。

认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知道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了解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作用。

2.共价键的本质和特征认识原子间通过原子轨道重叠形成共价键,了解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知道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共价键可分为σ键和π键等类型;知道共价键可分为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的键能、键长和键角可以用来描述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空间结构。

课标要求3.分子的空间结构结合实例了解共价分子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并可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解释和预测。

知道分子的结构可以通过波谱、晶体X 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测定。

高中化学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高三一轮复习教案教案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2.掌握物质的常见结构类型和性质。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析物质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微观结构概念与分类。

2.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3.常见物质结构类型的性质。

三、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引入话题:“你能说出一些原子构成的物质吗?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Step 2:讲解与示例分析(30分钟)1. 讲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概念与分类,如离子晶体、共价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等。

2. 通过实例分析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如熔点、溶解性等。

3. 分析常见物质结构类型的性质,如离子晶体的导电性、共价分子晶体的挥发性等。

Step 3: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测定石蜡的熔点实验,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熔点与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

2. 进行溶解不同物质的实验,观察其溶解性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Step 4: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其他物质的结构类型和性质,如聚合物、离子液体等。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归纳总结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工具:PPT,实验器材,实验药品。

五、板书设计: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微观结构宏观性质离子晶体导电性、溶解性共价分子晶体挥发性金属晶体导电性六、教学反思: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释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将此知识与其他化学知识进行联系,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整体认识。

高中化学三维目标教案

高中化学三维目标教案

高中化学三维目标教案主题: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一、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化学物质的分子结构以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b. 掌握分子的空间构型及分子间相互作用。

c. 理解溶液的形成和溶解过程。

d. 熟悉化学键的类型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a. 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化学键。

b.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c. 能够分析分子的空间构型及其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的精神。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类型及特点。

2. 分子的空间构型及分子间相互作用。

3. 溶液的形成和溶解过程。

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2. 实验操作:设计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感受化学现象。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或展示实际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授课讲解:介绍化学键的类型及特点、分子的空间构型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

3. 实验操作:设计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体会化学反应。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观点和思考。

5.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归纳。

五、课堂作业:1. 完成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相关资料,拓展课外知识。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及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七、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

2. 作业考核:包括课后作业、练习题等。

3. 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进行总结反思,展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上为高中化学三维目标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祝教学顺利!。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高中化学高考精品备课教案: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影响其 对分子质量[15] 越大
对于 A—H…B,A、B 的电负性[17]
,范德华力越
强度的 大;
因素
越大
②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
极性[16] 越大

,A、B 原子的半径[18]

,氢键越强
,范德华力越大
主要影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熔沸
对物质 主要影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性
点、溶解性、酸性等。分子间氢键的存
-10
;水杨酸第一步电离形成的离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 K2(水杨酸)<(填

“>”或“<”)K(苯酚),其原因是 Nhomakorabea+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 H

命题点 1
分子极性的判断
1.[2021 海南改编]SF6 可用作高压发电系统的绝缘气体,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
国乙,T35;2021 山东,
子间氢键在自然界中的广
泛存在及重要作用。
2.知道分子可以分为极性
分子结构
与物质的
性质
T16;2021 湖南,T18;
2021 海南,T5;2021 湖
北,T9;2021 上海,T5;
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知道
2021 广东,T20;2021 重
分子极性与分子中键的极
庆,T18;2020 山东,
NH3、PH3、AsH3
AsH3、PH3、NH3
NH3、AsH3、PH3
(填化学
,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浙江高考]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大于氯乙烷,原因是
间形成氢键,而氯乙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

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核外电子排布的尸般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2、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 K、 L、 M、 N、 O、 P、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K L M N O ……能级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各能层电子数 2 8 18 32 50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2)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3)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3、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即电子所排的能级顺序: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1—36号)氢 H 1s 1……钠 Na 1s 22s 22p 63s 1……钾 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Ar 】4s 1……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铬 24Cr [Ar]3d 54s 1铜 29Cu [Ar]3d 104s 1[练习]1、写出17Cl (氯)、21Sc(钪)、35Br (溴)的电子排布氯:1s 22s 22p 63s 23p 5钪:1s 22s 22p 63s 23p 63d 14s 2溴: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5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这样的电子排布是基态原子的。

2、写出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3、写出1—36号元素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

总结并记住书写方法。

4、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e 、N 、Na 、Ne 、Mg回答下列问题:在这些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 ,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有 ,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的有 ;L 层电子数达到最多的有 ,K 层与M 层电子数相等的有 。

5、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1)E K E N E L E M ,(2)E 3S E 2S E 4S E 1S ,(3)E 3S E 3d E 2P E 4f 。

6、A 元素原子的M 电子层比次外层少2个电子。

B 元素原子核外L 层电子数比最外层多7个电子。

(1)A 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B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2)A 、B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名称分别是__ _____ _。

第二课时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教学过程:〖课前练习〗1、理论研究证明,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排布分成不同的能层,同一能层的电子,还可以分成不同的能级。

能层和能级的符号及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1)根据的不同,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分成不同的能层,每个能层上所能排布的最多电子数为,除K层外,其他能层作最外层时,最多只能有电子。

(2)从上表中可以发现许多的规律,如s能级上只能容纳2个电子,每个能层上的能级数与相等。

请再写出一个规律。

2、A、B、C、D均为主族元素,已知A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的三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形成的C2+离子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D原子核外比C原子核外多5个电子。

则(1)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写出C和D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入〗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能否用宏观的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呢?4、电子云和原子轨道:(1)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②运动空间极小③极高速运动。

因此,电子运动来能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描述,只能用统计的观点来描述。

我们不可能像描述宏观运动物体那样,确定一定状态的核外电子在某个时刻处于原子核外空间如何,而只能确定它在原子核外各处出现的概率。

概率分布图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

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

S的原子轨道是球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P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的,每个P能级有3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Px 、Py、Pz为符号。

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

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原子核位于球心),能层序数,2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这是由于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

这是不难理解的,打个比喻,神州五号必须依靠推动(提供能量)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天,2s电子比1s电子能量高,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在离核更远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就比1s大,因而2s电子云必然比1s电子云更扩散。

(2) [重点难点]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量子力学告诉我们:ns能级各有一个轨道,np能级各有3个轨道,nd能级各有5个轨道,nf能级各有7个轨道.而每个轨道里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通常称为电子对,用方向相反的箭头“↑↓”来表示。

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理。

推理各电子层的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

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是洪特规则。

〖练习〗写出5、6、7、8、9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轨道式。

并记住各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排布轨道式的特点:(成对电子对的数目、未成对电子数和它占据的轨道。

〖思考〗下列表示的是第二周期中一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请说出每种符号的意义及从中获得的一些信息。

〖思考〗写出24号、29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轨道式,阅读周期表,比较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铜、银、金的外围电子层排布。

它们是否符合构造原理?2.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

试问:上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仿照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第8号元素氧、第14号元素硅和第26号元素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吗?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同一个能级,当电子排布为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比较稳定的。

练习:1、用轨道表示式表示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

(1)N (2)Cl (3)O (4)Mg2、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

试判断,哪些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