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讲义初二上册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提高)知识讲解
[精品]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 (提高) 知识讲解
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提高)【学习目标】1. 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利用轴对称变换推导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加深对轴对称变换的认识.3.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下列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4. 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和作图.【要点梳理】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则它叫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2.等腰三角形的作法已知线段a,b(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AB=AC=b,BC=a.作法:1.作线段BC=a;2.分别以B,C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A;3.连接AB,AC.△ABC为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3.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B=∠C(3)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线.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4.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每个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要点诠释:(1)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都等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180°-2∠B,∠B=∠C=1802A︒-∠.(2)用尺规作图时,画图的痕迹一定要保留,这些痕迹一般是画的轻一些,能看清就可以了,题目中要求作的图要画成实线,最后一定要点题,即“xxx即为所求”.(3) 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中考中常考的知识点,并且有关它的计算也很常见,因此对于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数据要熟记于心,比如边长为a2.【高清课堂:38930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要点】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推论:等边三角形的各个内角都等于60°.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作用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3.尺规作图: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已知线段a,h(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BC=a,BC边上的高线为h.作法:1.作线段BC=a.2.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l,交BC与点D.3.在直线l上截取DA=h,连接AB,AC.△ABC就是所求作的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类型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高清课堂:38930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例2(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A.60° B.120° C.60°或150° D.60°或120°【答案】D;【解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然而题目没说是什么三角形,所以分类讨论,画出图形再作答.(1)顶角为锐角如图①,按题意顶角的度数为60°;(2)顶角为直角,一腰上的高是另一腰,夹角为0°不符合题意;(3)顶角为钝角如图②,则顶角度数为120°,故此题应选D.【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记三角形的高相对于三角形的三种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忽视了顶角为120°这种情况,把三角形简单的认为是锐角三角形.举一反三:【高清课堂:38930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例2(2)】【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求其余各边.【答案】解:(1)3为腰长时,则另一腰长也为3,底边长=13-3-3=7;(2)3为底边长时,则两个腰长的和=13-3=10,则一腰长1105 2=⨯=.这样得两组:①3,3,7 ②5,5,3.而由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3+3<7,故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一边长为3,其余各边长为5,5.【变式2】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角是10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答案】50°或80°.解:①若100°的外角是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邻角, 则此顶角为:180°﹣100°=80°, 则其底角为:(180°﹣80°)÷2=50°;②若100°的外角是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邻角, 则此底角为:180°﹣100°=80°;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或80°. 故答案为:50°或80°. 类型二、等腰三角形的操作题2、(2016•顺义一模)我们把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且能将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线段称为该三角形的“等腰线段”.例如:如右图,Rt △ABC ,取AB 边的中点D ,线段CD 就是△ABC 的等腰线段.(1)请分别画出下列三角形的等腰线段;(2)例如,在△EFG 中,∠G =2∠F ,若△EFG 有等腰线段,请直接写出∠F 的度数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1)利用三角形的等腰线段的定义画图; (2)分类讨论等腰线段,从而求得∠F 的度数. 【答案与解析】解:(1)三角形的等腰线段如图所示,(2)设∠F=x ,则∠G=2x , 如图2,线段EM 是等腰线段, ∵△EMG 是等腰三角形,C A∴EM=EG,ME=MF,∴∠F=∠MEF=x,∠EMG=∠G=2x,∴2x<90°,∴x<45°;如图3,GN为等腰线段,∴NF=NG,GN=GE,∴∠F=∠NGF=x,∠E=∠ENG,∴∠EGN=x,∠ENG=2x,∴∠E=2x,∴x+2x+2x=180°,∴x=36°,∴∠F的度数的取值范围为0°<x≤4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举一反三:【变式】直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90°,AC≤BC,如图,将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直角边BC上,记落点为D,设折痕与AB、AC边分别交于点E、F,探究:如果折叠后的△CDF与△BDE均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纸片中的∠B的度数是多少?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并画出符合条件的折叠后的图形.【答案】解:若△CDF是等腰三角形,则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B为x度∠1=45°,∠2=∠A=90°-x①当BD=BE时∠3=1802x︒-,45°+90°-x+1802x︒-=180°,x=30° .②经计算ED=EB不成立.③当DE=DB时∠3=180°-2x45°+90°-x+180°-2x=180°,x=45°.综上所述,∠B=30°或45°.类型三、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综合应用3、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 AC 于F.求证:AF =EF.【思路点拨】根据点D 是BC 的中点,延长AD 到点H ,得到△ADC ≌△HDB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得到△AEF 中的两个角相等,然后用等角对等边证明AE=EF . 【答案与解析】证明:延长AD 到H 使DH =AD ,连接BH.∵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BD =CD在△ADC 和△HDB 中,BD D BDH CDA AD HD C ⎧⎪∠∠⎨⎪⎩===, ∴△ADC ≌△HDB , ∴∠1=∠H ,BH =AC ∵BE =AC , ∴BE =BH , ∴∠3=∠H , ∴∠1=∠3 又∵∠2=∠3, ∴∠1=∠2, ∴AF =EF【总结升华】证明不在同一个三角形的两条线段相等,而它们所在的三角形不全等,可以利用辅助线将它们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然后通过等腰三角形来证明.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F ,且AE =EF .求证:AC =BF .【答案】证明:延长AD 至点G ,使DG =AD ,连接BG..,,,().AD BD CD ACD GBD AD DG ADC GDB CD BD ACD GBD SAS ==⎧⎪∠=∠⎨⎪=⎩∵为中线,∴在△和△中,∴△≌△,.,.,..BG AC G CAD AE EF CAD AFE BFD AFE G BFD BF BG AC =∠=∠=∠=∠∠=∠∠=∠==∴∵∴又∵∴∴4、如图,AC =BC ,∠ACB =90°,∠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过点B 作BE ⊥AD 于点E.求证:BE =12AD.【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延长BE 、AC 交于点F.∵∠1=∠2,AE =AE ,∠AEB =∠AEF =90°, ∴△AEB ≌△AEF (ASA ).∴BE =FE =12BF. A BCDE FG∵∠3=90°-∠F =∠2,BC =AC, ∴Rt △BCF ≌Rt △ACD (ASA ) ∴BF =AD ,BE =12AD. 【总结升华】在几何解题的过程中,当遇到角分线或线段垂线时常考虑使用翻折变换,可保留原有图形的性质,且使原来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1,在△ABC 中,AB=AC ,点D 是BC 的中点,点E 在AD 上. (1)求证:BE=CE ;(2)如图2,若BE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F ,且BF ⊥AC ,垂足为F ,∠BAC=45°,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AEF ≌△BCF .【答案】证明:(1)∵AB=AC ,D 是BC 的中点,∴∠BAE=∠EAC ,在△ABE 和△ACE 中,AB AC BAE EAC AE AE ⎧⎪∠∠⎨⎪⎩===,∴△ABE ≌△ACE (SAS ),∴BE=CE ;(2)∵∠BAC=45°,BF ⊥AF , ∴△AB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F=BF ,∵AB=AC ,点D 是BC 的中点, ∴AD ⊥BC ,∴∠EAF+∠C=90°, ∵BF ⊥AC ,∴∠CBF+∠C=90°, ∴∠EAF=∠CBF ,在△AEF 和△BCF 中,90EAF CBF AF BFAFE BFC ∠∠⎧⎪⎨⎪∠∠︒⎩====∴△AEF ≌△BCF (ASA ).5、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D是AB 边上的一点,以C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CDE ,使点E 、A 在直线DC 的同侧,连接AE . 求证:AE ∥BC .【思路点拨】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推出BC=AC ,CD=CE ,∠ABC=∠BCA=∠ECD=60°,求出∠BCD=∠ACE ,根据SAS 证△ACE ≌△BCD ,推出∠EAC=∠DBC=∠AC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答案与解析】证明:∵△ABC 和△DEC 是等边三角形,∴BC=AC ,CD=CE ,∠ABC=∠BCA=∠ECD=60°, ∴∠BCA-∠DCA=∠ECD-∠DCA , 即∠BCD=∠ACE ,∵在△ACE 和△BCD 中AC BC ACE BCD CD CE ⎧⎪∠∠⎨⎪⎩===, ∴△ACE ≌△BCD (SAS ), ∴∠EAC=∠B=60°=∠ACB , ∴AE ∥B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求出△ACE ≌△BCD ,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_课件
A
A
E
D
E
D
B
C
B
C
一变:如图,BD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角∠ ABC
的角平分线,DE∥BC,交AB于点E。判断△ BDE
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二变:在△ABC中,已知 AB =AC ,BO平分∠ABC,
CO平分∠ACB
①则△ OBC是 等腰 三角形
②过点O作DE∥BC,则图中有 5 个等腰三角形。
求证:DF=EF
A
D
B
H
F
C
E
3.如图,AD平分△ABC的外角∠EAC,AD//BC,
则△ ABC是等腰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
证明:∵AD∥BC,
∴∠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1=∠2,
A
∴∠B=∠C
E
1 2D
∴AB=AC(等角对等边)
B
C
合作学习:
如图,并说明理由。
证明:过点A作AD⊥BC于点D A
在ΔABD和ΔACD中 ∠B=∠C
∠ADB=∠ADC=90 °AD=A ∴ΔDABD≌ΔACD(AAS)
B DC
∴AB=AC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 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还满足什么条件时会成为等边三角形? ①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点拨: 有一个角是60°,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两种情况:(1)这个 角是底角;(2)这个角是顶角.
证明: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021年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精品课件.ppt
。2020年12月14日星期一2020/12/142020/12/142020/12/14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42020/12/142020/12/1412/14/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42020/12/14December 14, 202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1、从边看: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定义) 2、从角看:等腰三角形的两 底角相等。(性质定理1) 3、从重要线段看: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 合。(性质定理2)
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定义:有两边相等的C=80
求BC的长。
A
例2、如图,C表示灯塔,轮船从A处出发以每时18海里的速度向 正北(AN方向)航行,2时后到达B处。测得C在A的北偏西40 方向,并在B的北偏西80方向,求B处到灯塔C的距离。
解:由已知,NBC=80,A=40
∵ NB C=A+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4、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证角相等或线段相等, 要求角或线段是同一个三角形中的内角或边;用三角形全等证 角相等或线段相等没有这个要求,但证明过程较复杂。
请完成作业本中练习!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42020/12/14Monday, December 14, 2020
∴▲ABC是等腰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 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
(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必看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必看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必看
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
一、等腰三角形知识点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简写成“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3.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垂直平分线到两条腰的距离相等。
5.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
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距离之和等于一腰上的高(需用等面积法证明)。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等角对等边):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这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上册数学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讲解
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讲解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1. 定义。
- 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 例如,在△ABC中,如果AB = AC,那么△ABC就是等腰三角形,AB和AC是腰,BC是底边,∠A是顶角,∠B和∠C是底角。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性质1:等边对等角。
-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 证明:已知△ABC中,AB = AC。
过点A作AD⊥BC于点D。
- 在Rt△ABD和Rt△ACD中,AB = AC,AD = AD(公共边)。
- 根据HL(斜边直角边)定理可得Rt△ABD≌Rt△ACD。
- 所以∠B=∠C。
-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若AB = AC,且∠A = 50°,根据等边对等角,∠B=∠C。
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所以∠B = ∠C=(180° - 50°)÷2 = 65°。
2. 性质2:三线合一。
-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
- 证明:- 已知等腰△ABC中,AB = AC,AD平分∠BAC。
- 在△ABD和△ACD中,AB = AC,∠BAD = ∠CAD,AD = AD。
- 根据SAS(边角边)定理可得△ABD≌△ACD。
- 所以BD = CD,∠ADB=∠ADC = 90°,即AD是BC边上的中线和高。
- 已知等腰△ABC中,AB = AC,AD是BC边上的中线。
- 在△ABD和△ACD中,AB = AC,BD = CD,AD = AD。
- 根据SSS(边边边)定理可得△ABD≌△ACD。
- 所以∠BAD = ∠CAD,∠ADB = ∠ADC = 90°,即AD是∠BAC的平分线和BC边上的高。
- 已知等腰△ABC中,AB = AC,AD是BC边上的高。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人教版)
C.70° D.50°
3.(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7_5_°__,_3_0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6°,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7_2_°__,_7_2_°__或__3_6_°__,1_0_8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3_0_°__,__3_0_°.
A B DC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如图,在△ABC中, ∵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A
B
C
性质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
综上可得:如图,在△ABC中,
∵AB=AC, ∠1=∠2(已知), ∴BD=CD,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B=AC, BD=CD (已知), ∴∠1=∠2,AD⊥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 ∠B= ∠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思考:由△BAD≌ △CAD,除了可以得到∠B= ∠C之外,你还可以得到那 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解:∵△BAD≌ △CA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易得 BD=CD,∠ADB=∠ADC,∠BAD=∠CAD. 又∵ ∠ADB+∠ADC=180°, ∴ ∠ADB=∠ADC= 90° , 即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顶角∠BAC的 角平分线、底边BC上的高线 .
C.65°或80°
D.50°或80°
【解析】当50°的角是底角时,三角形的底角就是50°;当50°的角是顶
角时,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得底角是65°.故选A.
【点睛】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一个内角,则这个角可能是底 角也可能是顶角,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本文总结了八年级数学上册中与等腰三角形相关的知识点。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两边所夹的角)相等。
2.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底边两边所夹的角)相等且等于顶角。
3. 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从顶角垂直到底边的线段)是底边的中线和中线所在直线的垂线,且等于底边的一半。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一个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的条件是:两条边的长度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应用1. 使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解题,如求角度、边长等。
2. 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其他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1. 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
2. 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示例问题解答问题1: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底边的长度为6cm,顶角的度数为60°,求等腰边的长度。
解答: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等腰边的长度等于底边长度的一半。
等腰边的长度 = 6cm / 2 = 3cm所以等腰边的长度为3cm。
问题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度相等,是否能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为什么?解答:不能确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长度相等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之一,但还需要确认第三条边的长度是否与两边相等,才能确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结论本文总结了八年级数学上册中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条件以及特殊情况,并提供了示例问题的解答。
了解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可以帮助解题和证明其他定理。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知识讲解 (提高)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提高)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过程.2.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过程.3. 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推理证明和计算.【要点梳理】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要点诠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要点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要点诠释:等边三角形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需要记住以下数据: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它2.【典型例题】类型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如图,在△ABC中,AD是BC 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AF=EF【答案与解析】证明:延长AD到H使DH=AD,连接BH.∵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在△ADC和△HDB中,BD=DC,∠BDH=∠CDA,AD=HD,∴△ADC≌△HDB,∴∠1=∠H,BH=AC∵BE=AC,∴BE=BH,∴∠3=∠H,∴∠1=∠3又∵∠2=∠3,∴∠1=∠2,∴AF =EF【总结升华】证AF =EF ,只需证明∠FAE =∠AEF ,考虑中线倍长,构造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F ,且AE =EF .求证:AC =BF .【答案】证明:延长AD 至点G ,使DG =AD ,连接BG..,,,().AD BD CD ACD GBD AD DG ADC GDB CD BD ACD GBD SAS ==⎧⎪∠=∠⎨⎪=⎩∵为中线,∴在△和△中,∴△≌△ ,.,.,..BG AC G CAD AE EF CAD AFE BFD AFE G BFD BF BG AC =∠=∠=∠=∠∠=∠∠=∠==∴∵∴又∵∴∴2、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内角平分线,且AD =AB ,CM ⊥AD 于M.求证:AM =12(AB +AC) .A B C D EF G【答案与解析】证明:延长AM 至点E ,使ME =AM ,连结CE.,,..,....AM ME CM AE AC CE E CAM AD BAC CAM BAM E BAM AB CE B BCE =⊥=∠=∠∠∠=∠∠=∠∠=∠∵∴∴∵平分∴∴∴∥∴ ,.,..2.AB AD B ADB CDE ADB CDE BCE DE CE AM AE AD DE AB AC =∠=∠∠=∠∠=∠===+=+∵∴又∵∴∴∴ ∴()12AM AB AC =+ .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推出DE=CE 是解本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 中,已知∠A =90°,AB =AC ,D 为AC 中点,AE ⊥BD 于E ,延长AE交BC 于F .求证:∠ADB =∠CDF .【思路点拨】∠ADB 与∠CDF 对应的三角形不全等,因此,需构造全等三角形,而在等腰三角形中,作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中线)是一条常用辅助线.【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过A 作∠BAC 的平分线交BD 于点G ,又因为∠A =90°,所以∠BAG =∠GAD =45°.∵∠A =90°,AE ⊥BD ,∴∠DAE =∠ABE (同角的余角相等).∵∠A =90°,AB =AC ,∴∠C =45°=∠BAG =∠GAD .在△ABG 与△ACF 中,BAG=C AB=ACDAE=ABE ∠∠⎧⎪⎨⎪∠∠⎩∴△ABG ≌△ACF (ASA ).∴AG =FC又∵D 为AC 中点,∴ AD =DC在△AGD 与△CFD 中,AD=DC GAD=CAG=FC ⎧⎪∠∠⎨⎪⎩∴△AGD ≌△CFD (SAS )∴∠ADB =∠CDF【总结升华】解等腰三角形相关问题时,常用到以下知识方法:(1)作等腰三角形角顶角平分线;(2)在未指明边(角)的名称时,应分类讨论.4、如图,△ABC 中,AD ⊥BC 于D ,∠B =2∠C ,求证:AB +BD =CD .【答案与解析】证法一:如图,在DC 上取DE =BD ,∵AD⊥BC,∴AB=AE ,∴∠B=∠AEB,在△ACE 中,∠AEB=∠C+∠CAE,又∵∠B=2∠C,∴2∠C=∠C+∠CAE,∴∠C=∠CAE,∴AE=CE ,∴CD=CE+DE =AB+BD .证法二:如图,延长DB 于E ,使BE =AB ,连接AE ,则∠E =∠EAB ,∠ABC =2∠E =2∠C ,∴∠C =∠E .∴AE =AC .在Rt △AED 与Rt △ACD 中,AE AC AD AD =⎧⎨=⎩∴Rt △AED ≌Rt △ACD (HL ).∴DC =DE =BD +BE =BD +AB .【总结升华】处理“两倍角”的基本方法有:(1)作角平分线得等角;(2)向外或向内构造等腰三角形.举一反三: 【变式】求证:有两条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已知:BD 、CE 是△ABC 的两条中线(如图),BD =CE .求证:AB =AC .【答案】 证明:如图,将EC 沿ED 平移得DF ,连接ED 、CF ,根据平移的特征,∴DF =EC ,而EC =BD ,∴BD =DF .∴∠DBF =∠DFB,∠DFB =∠ECB,∴∠DBF =∠DFB =∠ECB ,在△ECB 与△DBC 中,BD CE DBF ECB BC CB =⎧⎪∠=∠⎨⎪=⎩,∴△ECB ≌△DBC (SAS ),∴∠ABC =∠ACB ,∴AB=AC.【变式2】如图,有甲,乙两个三角形,请你用一条直线把每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每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答案】解:如图1:直线把75°的角分成25°的角和50°的角,则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如图2,直线把120°的角分成80°和40°的角,则分成的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类型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2016秋•孟津县期中)△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三角形外一动点,满足∠ADB=60°.5、(1)如图①,当D点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证:DA+DC=DB;(2)如图②,当D点不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由D点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可得AD=CD,又由∠ADB=60°,△ABC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ABD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继而证得结论;(2)首先在DB上截取DE=AD,可证得△ADE是等边三角形,又由△ABC是等边三角形,易证得△BAE≌△CAD(SAS),继而证得结论.【答案与解析】证明:(1)∵D点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AD=CD,∴∠DAC=∠DCA,∠ADB=∠CDB=60°,∴∠DAC=30°,∵△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BAD=90°,∴∠ABD=90°﹣∠ADB=30°,∴BD=2AD=AD+CD;(2)成立.理由:在DB上截取DE=AD,∵∠ADB=60°,∴△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EAD=60°,∵△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60°,∴∠BAE=∠CAD,在△BAE和△CAD中,,∴△BAE≌△CAD(SAS),∴BE=CD,∴BD=DE+BE=AD+CD.【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389303 等边三角形:例8】6、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使AE=BD,连接CE、DE.求证:CE=DE.【思路点拨】此题如果直接找含有CE和DE的三角形找不到,也不方便证∠ECD=∠EDC,联想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把原等边△ABC扩展成大等边△BEF后,易证△EBC≌△EFD.【答案与解析】证明:延长BD至F,使DF=AB,连结EF∵△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 ∠B=60º∵AE=BD,DF=AB∴AE+AB=BD+DF即BE=BF∴△BEF为等边三角形∴BE =EF, ∠F =60º在△EBC 与△EFD 中⎪⎩⎪⎨⎧=∠=∠=DF BC F B EF EB∴△EBC ≌△EFD∴EC =ED【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在现有图形不能解决问题时,将原图补全成为有对称美感的等边三角形,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ABC 是等边三角形,△BDC 是顶角∠BDC =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 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 、AC 边于M 、N 两点,连接MN .试探究线段CN 、BM 、MN 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对于此类题,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它们的和差关系,证明方法通常采用截长补短法.证明:如图所示,延长AC 至M 1,使CM 1=BM ,连接DM 1.∵ △ABC 是正三角形,∴ ∠ABC=∠ACB=60°.∵ ∠BDC=120°,且BD =CD ,∴ ∠DBC=∠DCB=30°.∴ ∠ABD=∠ACD=90°.又∵ B D =CD ,BM =CM 1,∴ Rt△BDM≌Rt△CDM 1(SAS).∴ DM=DM 1,∠BDM=∠CDM 1,∴ ∠MDM 1=∠MDC+∠CDM 1=∠MDC+∠BDM=∠BDC=120°.又∵ ∠MDN=60°.∴ ∠M 1DN =∠MDN=60°.又∵ DM=DM 1,DN =DN ,∴ △MDN≌△M 1DN(SAS).∴ MN=M 1N =NC +M 1C =CN +BM .。
八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讲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AC ,则它叫等腰三角形,其中AB 、AC 为腰,BC 为底边,∠A 是顶角,∠B 、∠C 是底角.要点诠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都等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 =180°-2∠B ,∠B =∠C = .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况只有一条对称轴.知识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要点诠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1802A ︒-∠类型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已知:如图,AD 、BE 相交于点C ,AB AC =,EC ED =,M 、F 、G 分别是AE 、BC 、CD 的中点.求证:(1)2AE M F =;(2)MF MG =.类型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 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且BD CE =,BE 与CD 交于点F .若BFD ∆是等腰三角形,求FBD ∠的度数.类型三、等腰三角形的构造方法知识点① 依据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3.若两个三角形的一边及其对角对应相等,并有一对角互补(不是直角),则这两个三角形为友好三角形.如图1,点D 在AB 边上,CD CB =,则ABC ∆和ACD ∆就是友好三角形.(1)两个友好三角形 全等.(从下面选择一个正确的填入)A .一定B .不一定C .一定不(2)如图2,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延长线上,连接DE 交BC 于其中BD BF ≠,若BDF ∆和CEF ∆是友好三角形,求证:DF EF =.知识点② 依据“三线合一”构造等腰三角形4. 如图,在ABC ∆中,120BAC ∠=︒,AD BC ⊥于D ,且AB BD DC +=,那么C ∠= 20 度.5.已知:如图,在ABC ∆中,3ABC C ∠=∠,12∠=∠,BE AE ⊥.求证:2AC AB BE -=.知识点③ 依据倍角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6.在ABC ∆中,2B C ∠=∠,则AC 与2AB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2AC AB >B .2AC AB = C .2AC ABD .2AC AB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且∠ABC=2∠C ,求证:AB+BD=AC【复习巩固】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B .两腰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C .有两条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D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点O 做//DE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若ADE ∆的周长为18,则AB 的长是( )A .8B .9C .10D .123.如图,ABC ∆的面积为28cm ,AP 垂直B ∠的平分线BP 于P ,则PBC ∆的面积为( )A .23cmB .24cmC .25cmD .26cm 4.如图,已知D 、E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AC BC BD ==,AD AE =,DE CE =,则B ∠的度数为 度.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 ,23x -,46x -,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6.如图,在△ABC 中,AB=AC ,点E 在AB 上,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BE=CF ,EF 交BC 于点N ,EM⊥BC于点M,求证:MN=BM+CN.。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讲义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共10张PPT)
AB AC B C
轴对称 第14课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三角形 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 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 AD平分BAC BD CD, AD BC
等腰三角形, AD BC AD平分BAC, BD CD 等腰三角形, BD CD AD平分BAC, AD BC
C ABC AB AC BC C ABC 18 12 30
轴对称 第14课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将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和36cm,求此 等腰三角形各边的长度. 解:设AD=x,BC=y,
2 x x 24 (1) x y 36
MOB OBC, NOC BCO
2.如图,在∠MON的两边上顺次取点,使DE=CD=BC=AB=OA,若∠MON=180,则∠NDE= 900
轴对称 第14课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课堂同步练习 3.如图,∠BAC=1230,若DF和EG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求∠DAE的度数.
DBC C 900 CAE C 900
CBD CAE CBD 1 BAC 2
轴对称 第14课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课堂同步练习 1.如图,已知△AMN的周长为18,∠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O点的直线MN∥BC 交AB、AC于点M、N.则AB+AC= 18
x 8 y 28 三边分别为 16cm, 16cm, 28cm
2 x x 36 (2) x y 24
x 12 y 12
三边分别为24cm, 24cm, 12cm
例5.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内角度数是另一个内角度数的2倍,求此等腰三角形各 内角度数.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是指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在初中数学中,等腰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通过学习本文,你将更好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具有以下几个性质:1.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即底边两侧的角)相等。
记等腰三角形底角为α,则底角α=底角α'。
2. 两腰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即与底边相对的两边)相等。
记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则两腰a=腰a'。
3. 顶角平分底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即顶点处的角)平分底角。
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β,则顶角β是底角α和α'的平分线。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时,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1. 对边判定法:当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时,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即若AB=AC,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2. 对角判定法:当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时,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即若∠B=∠C,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3. 垂直平分线判定法:当一个三角形的顶角的角平分线同时也是底边中点的垂直平分线时,可以判断它为等腰三角形。
即若BD为垂直平分线,且BD是AC的中线,则△ABC为等腰三角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例题示例下面通过两个例题来进一步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的理解。
例题1:在△ABC中,AB=AC,∠B=70°,求∠C和∠A的度数。
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而∠A+∠B+∠C=180°。
由于∠B=70°,所以∠C=70°。
又因为∠A+70°+70°=180°,所以∠A=40°。
例题2: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垂直平分线BD同时也是AC的中线,求∠B、∠C和∠A的度数。
解: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
由于BD是垂直平分线,且BD同时也是AC的中线,所以∠BDC=∠CDB=90°,BD=D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提高)【学习目标】1.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利用它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以及两条直线垂直.2.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要点梳理】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则它叫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是底角.要点诠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都等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180°-2∠B,∠B=∠C=1802A︒-∠.【高清课堂:38930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知识要点】要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作用性质1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是证明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性质2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况只有一条对称轴.要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要点诠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 【典型例题】类型一、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高清课堂:38930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例2(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A.60° B.120° C.60°或150° D.60°或120°【答案】D;【解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锐角、直角、钝角,然而题目没说是什么三角形,所以分类讨论,画出图形再作答.(1)顶角为锐角如图①,按题意顶角的度数为60°;(2)顶角为直角,一腰上的高是另一腰,夹角为0°不符合题意;(3)顶角为钝角如图②,则顶角度数为120°,故此题应选D.【总结升华】这是等腰三角形按顶角分类问题,对于等腰三角形按顶角分:等腰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等腰钝角三角形,故解此题按分类画出相应的图形再作答.举一反三:【变式】(2015•杭州校级二模)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外角是100°,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答案】50°或80°.解:①若100°的外角是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邻角,则此顶角为:180°﹣100°=80°,则其底角为:(180°﹣80°)÷2=50°;②若100°的外角是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邻角,则此底角为:180°﹣100°=80°;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50°或80°.故答案为:50°或80°.类型二、等腰三角形的操作题2、根据给出的下列两种情况,请用直尺和圆规找到一条直线,把△ABC恰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做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在图中标注分割后的角度);并根据每种情况分别猜想:∠A与∠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完成以上作图?(1)如图①△ABC中,∠C=90°,∠A=24°;猜想:(2)如图②△ABC中,∠C=84°,∠A=24°;猜想:【思路点拨】在等腰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与“等角对等边”,本题应从角度入手进行考虑.【答案与解析】(1)作图:猜想:∠A +∠B =90°,(2)作图:猜想:∠B =3∠A.【总结升华】对图形进行分割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新题型,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本类题目的答案有时不唯一.举一反三:【变式】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CB=90°,AC≤B C ,如图,将纸片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直角边BC 上,记落点为D ,设折痕与AB 、AC 边分别交于点E 、F ,探究:如果折叠后的△CDF 与△BDE 均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纸片中的∠B 的度数是多少?写出你的计算过程,并画出符合条件的折叠后的图形.【答案】解:若△CDF 是等腰三角形,则一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B 为x 度 ∠1=45°,∠2=∠A =90°-x①当BD =BE 时 ∠3=1802x ︒- ,45°+90°-x+1802x︒-=180°,x=30° .②经计算ED=EB不成立.③当DE=DB时∠3=180°-2x45°+90°-x+180°-2x=180°,x=45°.综上所述,∠B=30°或45°.类型三、等腰三角形性质判定综合应用3、(2015秋•东西湖区期中)如图,△ABC中,∠C=2∠A,BD平分∠ABC交AC于D,求证:AB=CD+BC.(用两种方法)【思路点拨】方法一:先在AB上取BE=BC,根据SAS证出△CBD≌△EBD,得出CD=ED,∠C=∠BED,再证明∠A=∠ADE,得出AE=DE=CD,最后根据AB=BE+AE,即可得出答案;方法二:先延长BC至F,使CF=CD,得出∠F=∠CDF,再利用AAS证出△ABD≌△FBD,得出AB=BF,最后根据BF=BC+CF=BC+CD,即可得出答案.【答案与解析】解;方法一:在AB上取BE=BC,∵BD平分∠ABC交AC于D,∴∠CBD=∠EBD,∵在△CBD和△EBD中,,∴△CBD≌△EBD(SAS),∴CD=ED,∠C=∠BED,∵∠C=2∠A,∴∠BED=2∠A,∵∠BED=∠A+∠ADE,∴∠A=∠ADE,∴AE=DE,∴AE=CD,∵AB=BE +AE ,∴AB=CD +BC ;方法二:延长BC 至F ,使CF=CD ,则∠F=∠CDF ,∵∠ACB=∠F +∠CDF ,∴∠ACB=2∠F ,∴∠ACB=2∠A ,∴∠A=∠F ,在△ABD 和△FBD 中,,∴△ABD ≌△FBD (AAS ),∴AB=BF ,∵BF=BC +CF ,∴BF=BC +CD ,∴AB=BC +CD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用到的知识点是三角形的外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F ,且AE =EF .求证:AC =BF .【答案】证明:延长AD 至点G ,使DG =AD ,连接BG..,,,().AD BD CD ACD GBD AD DG ADC GDB CD BD ACD GBD SAS ==⎧⎪∠=∠⎨⎪=⎩∵为中线,∴在△和△中,∴△≌△ AB CD EF G,.,.,..BG AC G CAD AE EF CAD AFE BFD AFE G BFD BF BG AC =∠=∠=∠=∠∠=∠∠=∠==∴∵∴又∵∴∴4、如图,AC =BC ,∠ACB =90°,∠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过点B 作BE ⊥AD 于点E.求证:BE =12AD.【答案与解析】证明:如图,延长BE 、AC 交于点F.∵∠1=∠2,AE =AE ,∠AEB =∠AEF =90°,∴△AEB ≌△AEF (ASA ).∴BE =FE =12BF. ∵∠3=90°-∠F =∠2,BC =AC,∴Rt △BCF ≌Rt △ACD (ASA )∴BF =AD ,BE =12AD. 【总结升华】在几何解题的过程中,当遇到角分线或线段垂线时常考虑使用翻折变换,可保留原有图形的性质,且使原来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以利于问题的解决.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内角平分线,且AD =AB ,CM ⊥AD 于M.求证:AM =12(AB +AC) .【答案】证明:延长AM 至点E ,使ME =AM ,连接CE.,,..,....AM ME CM AE AC CE E CAM AD BAC CAM BAM E BAM AB CE B BCE =⊥=∠=∠∠∠=∠∠=∠∠=∠∵∴∴∵平分∴∴∴∥∴ ,.,..2.AB AD B ADB CDE ADB CDE BCE DE CE AM AE AD DE AB AC =∠=∠∠=∠∠=∠===+=+∵∴又∵∴∴∴ ∴()12AM AB 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