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完整版) PPT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
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了,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的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
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
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
曹操曾经自己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并没有说谎。
因此之故,影响到文章方面,成了清峻的风格。
就是文章要简约严明的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尚通脱。
他为什么要尚通脱呢?自然也与当时的风气有莫大的关系。
因为在党锢之祸以前,凡党中人都自命清流,不过讲“清”讲得太过,便成固执,所以在汉末,清流的举动有时便非常可笑了。
比方有一个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访他,先要说几句话,倘这几句话说得不对,往往会遭倨傲的待遇,叫他坐到屋外去,甚而至于拒绝不见。
又如有一个人,他和他的姊夫是不对的,有一回他到姊姊那里去吃饭之后,便要将饭钱算回给姊姊。
她不肯要,他就于出门之后,把那些钱扔在街上,算是付过了。
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甚么话?所以深知此弊的曹操要起来反对这种习气,力倡通脱。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完整版)汇总
第二部分:文章与酒的关系
• 第一层(pr36~pr39):提出了“饮酒”的代 表“竹林七贤”,以阮籍最为典型,认为 七人皆反抗旧礼教,并概括出了“吃药和 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 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 了事”。
• 第二层(pr40~pr42):先说“竹林七贤” 饮酒的态度,进而谈到了阮籍、嵇康和刘 伶等人所做的文章,将竹林名士饮酒与其 做文章联系起来。
❖ 第五层:第22—35段,详细分析五石散对 魏晋文人和魏晋风骨的影响
• 鲁迅的观点:
• 对汉末魏初文风的评价,鲁迅即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 化风气出发,指出居乱世尚刑名立严法,为治世反清流斥 执拗,遂促成文章清峻、通脱的风格,并据此肯定曹操的 才能和功绩,从而将思想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相融会。
• 鲁迅所指明的魏晋文学的“ 异采” 有着类似的特征, 那就是:一、作者的思想解放, 敢于向传统旧说挑战, 敢于别出一格;二、作品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了现 实生活, 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三、文 体和风格的创新。象正始名士及其作品, 历来不被重视, 甚至受人垢病, 鲁迅根据自己的尺度, 特别标出他们议 论文的成就, 给他们在文学史上以应有的地位。
• 推重雅量,即临危不惧、临变不惊、临乱不慌的 精神自持性,和外在的闲雅。
• 崇尚药、酒、仪容美貌。包含有灵气、睿智、飘 逸和洒脱,既是外在的风姿,又是内在的气韵的 潇洒。
• 能辩难析理,挥麈(zhǔ)玄言,有洞见,有妙赏, 有深情,有激烈、急切和悲愤精神。
第四层(pr46~pr50):提出魏末晋初的文章特 色是“师心”(嵇康)与“使气”(阮籍),而 东晋至晋末则出现了陶渊明这样的自然平和的田 园诗人,虽也如“竹林七贤”般饮酒,但他的态 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并认为“那诗文完全超 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 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的”。 所以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文,不论是那些寄情山 水、乐天安命、消极遁世的作品,还是咏古讽今, 批判现实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都是东晋时
引用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引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魏晋风度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这个时期,文章与药及酒之间的关系也颇具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篇文章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期能够帮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1. 魏晋风度与文化氛围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文化氛围开放,儒、释、道等多种思想在此并存,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
魏晋文人对文学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文化创造活动十分活跃,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魏晋风度在文化内涵上体现了多元和开放的特点。
2. 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在魏晋时期,文章与药及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魏晋文人在创作文章时常常以药物和酒类为题材,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描述和赞美,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一些魏晋文人也以饮酒写诗为乐,通过酒的陶醉来启迪灵感,使得文章更富有情感和气息。
3. 文章与药及酒的语言表达在魏晋文学中,对药物和酒类的描写常常被用来象征着人生的酸甜苦辣,通过对这些物品的描述和赞美,反映了魏晋文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药文和酒诗也成为了魏晋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反映了当时文人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取向。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魏晋风度在文化和文学方面的开放和包容,在文章与药及酒之间的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药物和酒类作为文学的题材,不仅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形式,也为文人提供了更广阔的情感体验和创作灵感。
药物和酒类象征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对魏晋文人深层精神的反映也使得他们的作品更具有内涵和深度。
总结和回顾通过对魏晋文化中文章与药及酒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评估,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关系不仅来源于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取向和精神追求。
文章以药及酒为题材的描写和赞美,使得魏晋文学更加深刻和丰富,也为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以知识的文章格式为蓝本,按照主题的要求,多次提及文章与药及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深度和广度的评估。
鲁迅_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_探析
!"#$ 年 $ 月 ! 鲁迅先生应国民党政府广州市教育局
的邀请 ! 在学者云集的 " 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 # 上 ! 作 了题为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的演讲 ! 在 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当时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下! 文艺思想受到禁锢! 文学研究气氛沉闷! 观点杂 乱 & 鲁迅先生在演讲中 ! 依据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文 学的发展变化! 深刻阐述了文学与社会政治’ 时代风 尚 ’ 作家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明确指出 ! 文学产 生于社会现实 ! 是社会现实的综合反映 ( 而社会现实又 制约着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 影响着文学的发展 & 鲁迅先 生一方面借古讽今 ! 另一方面又对当时思维混乱的文艺 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 ! 使人耳目一新 & 鲁迅先生的 理论观点! 对今天的文学研究! 仍有着极高的借鉴价 值 & 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探析鲁迅先生的文艺思想 & 一 ! 文学源于生活 " 是社会政治的反映 " 社会政治 决定文学的内容实质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 鲁迅先生已较为广泛地接触了 马克思主义思想 ! 对历史唯物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 & 马 克思主义认为 !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 必然要受 到社会生活的制约 & 文学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 ! 从文 学家的创作倾向到作品的风格 !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到作 品的艺术形式 ! 都与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千丝万 缕的联系 & 在 $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一文 中 ! 鲁迅先生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中国传统的 ) 知人论世 * 的文学批评方法 ! 明确指出 + ) 因为我们 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 ! 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 ’ 经历 和著作 &* 而在 $ 现今的新文学概观 % 一文中 ! 又更进 一步说道 + ) 各种文学 ! 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 ! 推崇文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
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也是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难的地方。
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
——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在文集一方面有清严可均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其中于此有用的,是《全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
在诗一方面有丁福保辑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是做医生的,现在还在。
辑录关于这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刘师培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
这本书是北大的讲义,刘先生已死,此书由北大出版。
上面三种书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能使我们看出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较详一点。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
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
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
魏晋风度ppt课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
第二,因为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人们的 思想开始了第二次大解放。
玄学的内容由三部书组成:《道德经》、 《庄子》、《周易》。
玄学既不同于儒家思想,也不同于道家思想, 而是对二者的综合,是一种新的思想,在这 种思想的统领之下,当时士人思考人生,张 扬个性有了理论的支持。
15
(三)追求本真,保持自我——活得要有个性
毕茂世: 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 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桓公少与殷候齐名,常有竞心。桓 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世说新语·品藻》
16
任诞放达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 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 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 悦,遂见青眼。” (《晋书·阮籍传》)
9
玄学趣味
“玄”出自《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 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 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本义是黑色,作为《老子》思想体系中的 重要观念,有微妙深远、看不透的神秘意思。魏 晋思想家奉《老子》、《庄子》和《周易》为 “三玄”,崇尚以老、庄学说为依据而辨析名理 的“玄谈”,因此其思想学说被称作玄学。 10
性情中人,其感情的丰富性不仅表现在言语 应对和诗赋歌咏上,也表现在对于情绪的把 握与控制上。有情而不露情,这是雅量的一 个突出的特点。而表现这种风度的惯用语, 通常是“喜怒不形于色”,“沉着冷静”。
22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尚美——活得要有品味
嵇中散(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 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 《广陵散》于今绝矣!”…… —《世说新语·雅量二》: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何瑞歌读书札记鲁迅的文章向来以语言简洁、说理透彻而著称。
这篇文章也是处处闪耀着鲁迅智慧的光芒。
体现着一个思想家独特的眼光和不同寻常的思考方式。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首先订正的是人们对于曹操不正确的认识.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着眼点.戏剧中的曹操是妇孺皆知,戏剧上的脸谱也禁锢和封杀了曹操所有的人性,留下的惨白昭示着这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臣贼子。
名人是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创造的世界之中,也许,生者之时可以不顾他人攻击,凭借权势走自己的路,可是去世之后的流言蜚语又如何能够阻挡呢?曹操大概属于这一类悲剧者。
“奉天子以令不臣”含蓄的说法也被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向历史宣判着这个谋权篡位的历史小人。
小时候的记忆最容易被定为,尤其是在我们没有判断能力的时候。
当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满时理智与判断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我突然很想为那个戏剧中被扭曲的乱臣贼子深渊。
我在埋怨剧作家的片面认识,尽管他有自己的理由,也许是为了符合人民情感上的需要,也许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政治需求,也许是个人好恶在文学剧本上的集中表现,还有很多的“也许”。
但我在我看来一万个“也许”也不能以误读历史人物为代价。
我做过历史题,给出的材料是:白脸表示奸诈,如《群英会》中的曹操;红色表示忠勇,如《单刀会》中的关羽;黑色表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如包拯。
请问紫色代表什么?如果单薄的颜色能够代表一个人生命意义的全部,那么人性本不该有文学家描摹的那样复杂,如果白色涵盖了曹操的全部,那么这种颜色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曹操诗文中的主旨呢?如果一个人物能用一种颜色来代替的话,那么5000年的历史又有多少完全一样的人物出现呢?可是生物学上明明说过“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句话又该有怎样新的诠释呢?心理学有个分支是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上的白色却是有着截然不同的象征义。
(《色彩心理学》乐嘉白色象征纯洁、神圣、善良、信任与开放。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先生任教中山大学时的一篇著名演讲)——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讲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黑板上写着的这样一个题目。
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
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也是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难的地方。
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
——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在文集一方面有清严可均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其中于此有用的,是《全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
在诗一方面有丁福保辑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是做医生的,现在还在。
辑录关于这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刘师培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
这本书是北大的讲义,刘先生已死,此书由北大出版。
上面三种书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能使我们看出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较详一点。
大学语文ppt:魏晋风度
时代的变迁→→→行 为方式、处世态度的改变
二、魏晋风度的外在表现及思想内涵
(一)注重养生,珍视生命——首先要活着 (二)崇尚自由,任性而为——活得要舒服 (三)追求本真,保持自我——活得要有个性 (四)尚美——活得要有品味
❖ 以上谈了魏晋风度的种种外在表现,他们服药养生, 首先要活着;他们崇尚自由,任性而为,要活得舒服; 他们追求直率,标榜自我,要活出个性;他们爱美, 追求神韵,要活得有品味;他们喜欢清谈,爱惜才情, 他们想活得对社会有用。总之,他们的种种作法无不 是想向世人表明,他们想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从整体来看,魏晋士人这个群体在逆境中锲而不舍、 执著追求乱世中一种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人生确实值得 我们学习、效法,他们在追求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认 真劲、所做出种种标新立异的行为应该得到后人的肯 定,而不是指责,魏晋士人的“魏晋风度”留给我们 的是一笔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考。
任诞放达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 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 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 悦,遂见青眼。” (《晋书·阮籍传》)
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复用常 杯斟酌,以大瓮盛酒,围坐相向大酌。时有群猪 来饮,直接去上,便共饮之。(《世说新语·任 诞》)
(四)尚美——活得要有品味
中古时代的士林名流多为潇洒不羁的 性情中人,其感情的丰富性不仅表现在言语 应对和诗赋歌咏上,也表现在对于情绪的把 握与控制上。有情而不露情,这是雅量的一 个突出的特点。而表现这种风度的惯用语, 通常是“喜怒不形于色”,“沉着冷静”。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 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 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三五》
魏晋风度课件【VIP专享】
6/3/2020
9
❖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 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 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 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 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 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 然后临决,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 吐血,废顿良久。
❖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
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
,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
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言语》
6/3/2020
5
❖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 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 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 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
《识鉴》
6/3/2020
7
❖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 ,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 ,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 顿而返。《容止》
❖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 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 赴客皆一作驴鸣。《伤逝》
6/3/2020
8
❖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交礼竟,允无 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 ,还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范也。妇云: “无忧,桓必劝入。”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 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查之。”许便回入内,既 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 新妇所乏唯容尔。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 “皆备。”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 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贤媛》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
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也是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难的地方。
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和董卓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出来了。
——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在文集一方面有清严可均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
其中于此有用的,是《全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
在诗一方面有丁福保辑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是做医生的,现在还在。
辑录关于这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刘师培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
这本书是北大的讲义,刘先生已死,此书由北大出版。
上面三种书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能使我们看出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我今天所讲,倘若刘先生的书里已详的,我就略一点;反之,刘先生所略的,我就较详一点。
董卓之后,曹操专权。
在他的统治之下,第一个特色便是尚刑名。
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当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完整版.ppt
——鲁迅
• 分层:
• 第一部分:第1—5段,简介魏晋风度产生 的背景:汉末魏初曹操当政,尚刑名、尚 通脱
• 第二部分:第6—10段,简介尚通脱对曹魏 时期文人的影响
• 第三部分:第11—17段,介绍魏晋风骨在曹 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身上的表现
• 第四部分:第18—21段,简介何晏在魏晋风 骨发展上的作用
• 第五部分:第22—35段,详细分析五石散 对魏晋文人和魏晋风骨的影响
• 鲁迅的观点:
• 对汉末魏初文风的评价,鲁迅即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 化风气出发,指出居乱世尚刑名立严法,为治世反清流斥 执拗,遂促成文章清峻、通脱的风格,并据此肯定曹操的 才能和功绩,从而将思想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相融会。
• 鲁迅所指明的魏晋文学的“ 异采” 有着类似的特征, 那就是一作者的思想解放, 敢于向传统旧说挑战, 敢于 别出一格二作品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了现实生活, 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三文体和风格的创 新。象正始名士及其作品, 历来不被重视, 甚至受人垢 病, 鲁迅根据自己的尺度, 特别标出他们议论文的成就, 给他们在文学史上以应有的地位。
• 第四层(pr46~pr50):提出魏末晋初的文章特色是“师 心”(嵇康)与“使气”(阮籍),而东晋至晋末则出 现了陶渊明这样的自然平和的田园诗人,虽也如“竹林 七贤”般饮酒,但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并认 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 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 的”。所以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文,不论是那些寄情山 水、乐天安命、消极遁世的作品,还是咏古讽今,批判 现实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都是东晋时期社会政治 生活的反映。
第二部分总结 • 魏末至晋末的以“竹林七 贤”为代表的醉酒癫狂、 不遵礼教、狂放不羁以及 反映在文学作品上的“狂 放不羁、超脱、玄奥”的 特点是这个时代“魏晋风 点: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原文、注释及赏析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原文、注释及赏析《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2)讲我今天所讲的,就是黑板上写着的这样一个题目。
中国文学史,研究起来,可真不容易,研究古的,恨材料太少,研究今的,材料又太多,所以到现在,中国较完全的文学史尚未出现。
今天讲的题目是文学史上的一部分,也是材料太少,研究起来很有困难的地方。
因为我们想研究某一时代的文学,至少要知道作者的环境,经历和著作。
汉末魏初这个时代是很重要的时代,在文学方面起一个重大的变化,因当时正在黄巾(3)和董卓(4)大乱之后,而且又是党锢(5)的纠纷之后,这时曹操(6)出来了。
——不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志演义》(7),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在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
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
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研究那时的文学,现在较为容易了,因为已经有人做过工作:在文集一方面有清严可均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文》(8)。
其中于此有用的,是《全汉文》、《全三国文》、《全晋文》。
在诗一方面有丁福保辑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9)。
——丁福保是做医生的,现在还在。
辑录关于这时代的文学评论有刘师培编的《中国中古文学史》(10)。
这本书是北大的讲义,刘先生已死,此书由北大出版。
上面三种书对于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能使我们看出这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之关系
——九月间在广州夏期学术演 讲会讲
演 讲 背 景
此文章是鲁迅先生在1927年9月间离开广州前不 久所做的演讲。鲁迅先生在1928年12月30日致 陈浚信中说:“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 言。‘志大才疏’哀北海之终不免也。迩来南朔 奔波,所阅颇众,震感积虑,发为狂言。” 当时鲁迅正处于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的白色恐怖中,他目击时艰,以曹操、司马懿父 子捏造罪状,排除异己的史实,借古喻今,抒发 对国民党反动派以“莫须有”罪名抓捕杀害共产 党人的愤懑。由此可见,的确是心之感慨而所发 之狂言。
刘伶
阮籍
“但最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险的,是《与 山巨源绝交书》中的“非汤武而薄周孔。”司马懿因这篇 文章,就将 杀了。非薄汤武周孔,在现时代是不 要紧的,但在当时却关系非小。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 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 嵇康都说不好,那么,教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是 好呢?没有办法。在这一点上,嵇康于司马氏的办事上有 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就非死不可了。嵇康的见杀,是因为 他的朋友吕安不孝,连及嵇康,罪案和曹操的杀孔融差不 多。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杀。为什么 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 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 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但倘只是实行不孝, 其实那时倒不很要紧,嵇康的害处是在发议论;阮籍不同, 不大说关于伦理上的话,所以结局也不同。”
魏末至晋末的以“竹林七贤”
为代表的醉酒癫狂、不遵礼教、 狂放不羁以及反映在文学作品 上的“狂放不羁、超脱、玄奥” 的特点是这个时代“魏晋风度” 的主要表现。
一、文学源于生活,是社会政治的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之关系解析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之关系解析魏晋时期的风度真的是个让人琢磨不透的话题。
说起来,那时的风度啊,简直不是一般的潇洒。
你想想看,那些士族子弟,个个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抚琴饮酒,谈诗论道,像是电视剧里的主角。
要不怎么说“魏晋风度”呢,真的一听就有种风花雪月的味道。
而且那个时候的文章写得好,似乎就和喝酒、风雅都离不开。
你要是知道魏晋时代的文人们,他们的酒桌谈话绝对是充满了智慧和风趣,随便说几句,都能让你感到那种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
说到底,魏晋的风度和文章其实就是酒文化的一个“变种”,跟“饮酒作乐”密切相关。
话说回来,魏晋的文人和酒的关系那真是密不可分。
要说魏晋风度,酒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些文人们啊,一边对着满桌佳肴,心情放松得不得了,另一边就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着美酒。
有人说他们喝酒是为了“忘忧”,但我觉得,不止是为了忘忧吧,更多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酒一杯下肚,精神放松了,所有的忧愁都抛到脑后,文人们就开始随性挥洒。
要说那时候的文章,真的是美得不像话,很多时候一篇文章出来,大家都觉得不是文字,而是酒香四溢的气息。
比如说王羲之,他的《兰亭集序》流传千古,那种情感的释放,简直就是在酒中找到了灵感。
他可是深知,酒能让思绪飞扬,才能写出那种既含蓄又激昂的诗句。
其实他写的时候,说不定还举着酒杯呢。
魏晋时代的文人不仅仅是喝酒,关键是他们的酒桌文化有一种特别的风雅。
很多文人朋友在一起,喝酒聊天,既谈理想也谈风月,还能聊诗词歌赋。
那时候,酒不单单是为了解渴,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闲适自在的精神体现。
你看看阮籍,喝醉了之后居然敢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多么放得开,多么洒脱!他那种完全不拘小节的气质,真的是让人佩服。
而且像这样的场景,魏晋风度不就是表现在那些不拘一格的谈笑风生里吗?要是你真能领会这种酒桌文化,连带着那份看透世事的从容,应该就能感受到魏晋文人所追求的“超凡脱俗”了。
说起魏晋风度,大家都知道他们特别讲究气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四层(pr46~pr50):提出魏末晋初的文章特色是“师
心”(嵇康)与“使气”(阮籍),而东晋至晋末则出
现了陶渊明这样的自然平和的田园诗人,虽也如“竹林
七贤”般饮酒,但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并认
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
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间世的,也是没有
伶等人所做的文章,将竹林名士饮酒与其
做文章联系起来。
大家好
4
• 第三层(pr43~pr45):谈到了魏晋“宽袍大袖,大家饮 酒 ”情形的一部分反对意见,为被后人冤枉为“毁坏 礼教”的嵇康和阮籍翻案,认为他们“实则倒是承认礼 教,太相信礼教”,之所以不遵礼教是由于“魏晋时代 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所以便“不平之极,无 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 教”,而“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 ”,提出了 饮酒与时局的关系问题。
• 鲁迅所指明的魏晋文学的“ 异采” 有着类似的特征, 那就是一作者的思想解放, 敢于向传统旧说挑战, 敢于 别出一格二作品的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反映了现实生活, 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三文体和风格的创 新。象正始名士及其作品, 历来不被重视, 甚至受人垢 病, 鲁迅根据自己的尺度, 特别标出他们议论文的成就, 给他们在文学史上以应有的地位。
度”的主要表现。
大家好
6
总结
• 魏晋风度的几个特点:
• 崇尚老庄,蔑视礼法,率性而行,参透人生。
• 崇尚虚无,宅心事外,通脱世俗。
• 推重雅量,即临危不惧、临变不惊、临乱不慌的 精神自持性,和外在的闲雅。
• 崇尚药、酒、仪容美貌。包含有灵气、睿智、飘 逸和洒脱,既是外在的风姿,又是内在的气韵的 潇洒。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
大家好
1
• 分层:
• 第一部分:第1—5段,简介魏晋风度产生 的背景:汉末魏初曹操当政,尚刑名、尚 通脱
• 第二部分:第6—10段,简介尚通脱对曹魏 时期文人的影响
• 第三部分:第11—17段,介绍魏晋风骨在曹 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身上的表现
• 第四部分:第18—21段,简介何晏在魏晋风 骨发展上的作用
• 对作家的评价, 鲁迅极力排除儒家正统的批评标准
大家好
3
第二部分:文章与酒的关系
• 第一层(pr36~pr39):提出了“饮酒”的代 表“竹林七贤”,以阮籍最为典型,认为 七人皆反抗旧礼教,并概括出了“吃药和 吃酒之分的缘故:吃药可以成仙,仙是可 以骄视俗人的;饮酒不会成仙,所以敷衍 了事”。
• 第二层(pr40~pr42):先说“竹林七贤” 饮酒的态度,进而谈到了阮籍、嵇康和刘
• 能辩难析理,挥麈玄言,有洞见,有妙赏,有深 情,有激烈、急切和悲愤精神。
大家好
7
Bye Bye
大家好不论是那些寄情山
水、乐天安命、消极遁世的作品,还是咏古讽今,批判
现实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都是东晋时期社会政治
生活的反映。
大家好
5
第二部分总结
• 魏末至晋末的以“竹林七
贤”为代表的醉酒癫狂、
不遵礼教、狂放不羁以及
反映在文学作品上的“狂
放不羁、超脱、玄奥”的
特点是这个时代“魏晋风
• 第五部分:第22—35段,详细分析五石散 对魏晋文人和魏晋风骨的影响
大家好
2
• 鲁迅的观点:
• 对汉末魏初文风的评价,鲁迅即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 化风气出发,指出居乱世尚刑名立严法,为治世反清流斥 执拗,遂促成文章清峻、通脱的风格,并据此肯定曹操的 才能和功绩,从而将思想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相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