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专题一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021人民版PPT课件
思考:1、这艘向外运输的船只载有大量手工业品的现象说 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手工业品行销世界除了海路以外,还有什么途径? 3、某同学在获知“南海一号”打捞成功后,向同学介绍说 有关人员在船舱中发现青花瓷和大量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 饰图案的瓷器。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用不练同:颜湅色缯的也丝。织出图案,是纺织技术的
一次飞跃紬,:如大:丝缯也。 绮:绫文:缯东也齐;谓布缛帛:之缯细采曰色绫也。;锦:襄邑织。 …………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 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交领、右衽、 直裾。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 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 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且色 彩鲜艳,纹饰绚丽。它代表了西汉初 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方各国借助哪些手工业品来进 一步认识东方文明古国——中国?
一、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思考:古代中国纺织工业具:发骨梭、骨针等) 图 2、商周时展期:有丝什织么业主在要经特济点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图
2、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文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丝”,即“丝绸 之国”。在古罗马,凯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 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 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收购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 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罗马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 用丝绸。
高一历史必修二目录
高一历史必修二目录必修一:人类社会政治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君主独裁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四、独裁时期晚期的政治形状专题二近代中国保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二、中国军民保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伟大的抗日战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二、辛亥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早期的政治建设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早期的外交二、外交关系的突破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绩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二、卓尔不群的雅典三、罗马人的法律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二、美国1787年宪法三、民主政治的扩大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美苏争锋二、新兴气力的崛起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学习与探究之一秦朝在中国历的地位学习与探究之二模拟古罗马法庭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进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专题四中国近现代史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首创文明交往的航线二、血与火的克服与掠夺三、“蒸汽”的气力四、走向整体的世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二、罗斯福新政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体会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欧洲的联合二、发展的亚太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第5 / 9页学习与探究之一图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学习与探究之二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学习与探究之三为哥伦布领航必修三: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二、汉代儒学三、宋明理学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绩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期特点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6 / 9页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二、新文化运动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三、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绩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一、蒙昧中的觉醒二、神权下的自我三、独裁下的启蒙第7 / 9页四、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光辉一、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二、追寻生命的起源三、人类文明的引擎四、向“距离”挑战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一、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二、碰撞与冲突三、打破隔离的坚冰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学习与探究之一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学习与探究之二“三代人眼中的教育”访谈录学习与探究之三艺术中的历史。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178人民版PPT课件
1.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 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2.《国语 • 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 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B.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 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
三种形态 经营方式 产 品 流通状况 地 位
官营 手工业
(夏朝)
政府直接 武器,皇室、不在市场流 长期占主导
经营
官府和贵族
通 地位
消费品 (不(以自交然换经济为)生产目的)
民营 民间私人 民间消费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后占 手工业 经营 (以交换为(生商产品目经的济))主导地位
2、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抵制;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③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束缚。
五、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享誉世界; ②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官营-主导,
民营-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重要比重) ③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而相应变化; ④明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
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瓷器争奇斗艳
3、丝织业:(中国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时期 主要成就
四五千 已经养蚕,有了丝织品 年前
商周 商朝有了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周朝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历史 必修二 课后习题答案
人民版•必修二•教材练习参考答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想一想]1.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答案提示:因为(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所以,“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
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 答案提示: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议一议]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
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
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自我测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
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40人民版PPT课件
早期农业(原始社会、夏商周)
1、原始农业的产生(距今1万年) 1)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农业格局:南稻北粟(世界最早种植)
北方:黄河流域——旱地——粟麦 南方:长江流域——水田——水稻
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 格局?
气候不同,地理条件
半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3)灌溉工具:
现代筒车
3)唐朝:筒车
4)宋代:水力高转筒车 、水转翻车 高转筒车
5)明清:风力水车
典型例题分析: 1.水利工具是农业进
步的基础,与图1相比, 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进步之处在于( )
A.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方便省力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C
D.能够利用鼓风冶铁
历史必修② ——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中国 世界
古代
近代
现代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
1. 基本结构:
农业:农耕和家庭手工业一起并称中
国古代农业
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民间作
坊手工业
商业:大小商人从事的买卖活动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早期农业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千年不绝的山火”
文献记载
云南布朗族至今刀耕火种
“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 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
饶财。” ——《盐铁论》
刀砍草木 纵火烧荒 犁土播种 经常迁徙
2 、生产工具:
石、木、骨制农具:耒(lěi)耜(sì) 、石锄、石犁、石镰。 商周出现青铜农具(很少)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重点知识填空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逐渐打破时 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南北朝 (1)六朝即____________ 时,出现了“草市” 宋 (2)____________ 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 和时间上的限制
(3)明清时出现的____________ 和汉口等 商帮 商业城镇 的兴起,时商业繁荣的表现,促进 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 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了____________
3、制瓷业取得的主要成就:(会考要求掌握唐 宋的成就即可) (1)陶瓷过渡时期:____________ 代中期到 商 东汉 ____________ 晚期。 青瓷 (3)瓷器:a、唐代____________ ——九秋风露 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唐晚期长沙铜官窑 彩绘 首创____________ 工艺。c、清朝: 粉彩瓷器 的工艺技术发明——康熙时期、顶 ____________ 峰——雍正时期。后来又创制了酷似油画的瓷器 珐琅瓷 ____________ 。
2、冶金业主要成就: 夏商周 ____________ 时期青铜器铸造冶炼为主。 春秋 ____________ 时铁器出现,汉代冶铁开始使用 煤炭 东汉 ____________ 做燃料,____________ 时供风 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南阳太守杜诗发明 水排 了____________ 。
影响:“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 阻碍__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萌芽 滋长;而且使中国长期 与世隔绝 ,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先进科学技术 可能性,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四)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 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 ____________ 战国 时期的商鞅变法 ____________。 维护统治 目的:______________ 。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整本书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学问点总结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2)奴隶社会:石器锄耕:耒耜;(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①西汉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标记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浇灌工具⑴我国古代始终很重视农业浇灌,闻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代人民创建了一种“井渠”(龙首渠),后来传到西北地区称为坎儿井。
⑵人们还创制和改进农业浇灌工具。
①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浇灌;②唐朝时创制了筒车;③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水转翻车);④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浇灌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全部,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商周):土地归国家全部,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这种封建土地全部制,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持续了两千多年。
)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⑴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土地全部制的确立。
⑵小农经济的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③生产为满意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局限:具有分散性、落后性、封闭性、脆弱性。
⑶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代统治者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自然经济的坚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持续的重要缘由。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1.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①新石器时代:丝织技术已经出现。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最全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最全汇总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的农业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即人们先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这种耕作方式被称为“刀耕火种”或“火耕”。
(2)耜耕:随着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
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
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1)形成原因(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作用: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4)地位和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1)丝织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西周时能生产出斜纹提花织物。
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2208人民版PPT课件
工更细 宋朝 棉纺织业发展 明朝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
(二)冶铸业
冶铜业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青铜器 商周青铜铸造大发展,主要是礼器
春秋末期:最早人工冶铁
战国时期:生铁;炼钢淬火技术 冶铁业 汉:燃料煤炭;技术水排(东汉南
阳太守杜诗)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 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 832.84千克。
半坡陶盆
龙山黑陶
唐三彩
唐代瓷器:南青北白
原始青瓷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清代粉彩瓷
河北定窑,以优质白瓷著称世。不仅是 宫廷贡品,还由丝绸之路传至中亚、东 欧各国。
河南钧窑,皇室用瓷。钧瓷两 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 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 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 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 霞。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 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 术效果。钧瓷釉层厚,在烧制 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 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 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 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 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 北宋末年“花石刚”之需,以 花盆最为出色。
江西景德镇窑,以青白瓷(又叫“影青瓷”) 著称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派 人到景德镇为皇家制造御用瓷器,底书“景德 年制”,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遂由此而 得名,成为千古“瓷都”。
青花瓷
颜色釉瓷
浙江龙泉窑瓷,主要特点是釉面布满龟裂的 纹片,通常称之为“开片”。片纹,大小有 别、颜色深浅不一,有“鱼子纹”“百圾 碎”“金丝铁线”等特殊艺术效果。本属于 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但就如画家变败笔 为神奇一样,哥窑瓷器因其自然开裂现象而 增添了生机,反而博得人们的喜爱,给人以 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神农”传说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二、耕作方式的演进和生产工具的革新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
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奴隶社会(商周):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
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③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3、封建社会(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我的观点是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
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农经济的含义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
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4、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五、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1.“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同步试题
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同步试题一、选择题1、宋《天圣令》与唐《田令》相比,没有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
违者,钱物以及田宅并没官”。
这一规定()A. 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了充分发展B. 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提高和发展C. 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D. 极大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没有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表明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在削弱,“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
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表明政府强调私人的土地产权。
故答案为A项,排除C项。
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健康发展,排除BD项。
2、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这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答案】B【解析】3、文献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次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
”这里的“此渠”是指()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丼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A.材料中“蜀守冰、穿二江成都之中”等信息可以说明是都江堰,故选择A项;B.郑国渠在秦国,位置不正确,排除B;C.灵渠在岭南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C;D.灵渠属于新疆地区的灌溉方式,排除D.故选A.4、当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技术耕作的场景时,我们知道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A.神话传说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汉朝时期 D.唐朝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由于中国古代小农户个体经营占主导地位,这种耕作方式一直没有发生革命性变化.故选B.5、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一)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必修二专题一: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选择题1.(2011年12月开封模拟24题)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答案】B2.(2011年10月安溪一中统练27题)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答案】D3.(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6题)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A.孙叔敖B.管仲C.李冰 D.郑国【答案】C【点拨】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的水利工程,春秋时期孙叔敖在楚国主持兴修了芍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促进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本题材料所指的水利工程是李冰兴修的都江堰。
4.(2011年9月盐城摸底1题)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答案】C【点拨】由材料“千耦其耘”可判断是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5.(2012年1月南通市期末3题)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人民版必修二历史提纲专题1-3
辛集二中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耕作技术 1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形成了规模性的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的国家。
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民众耕作2、原始农业的产生:“”、“火耕”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西汉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铁制农具增多出现了播种工具;东汉时出现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这种耕作方式便于牛耕普及。
4、唐代的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
水利1、原始社会:大禹治水,平息了水患,发展了水利建设。
早期史书把以水利为主题的、列为专篇。
2、春秋战国: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是蜀地“天府之国”富庶之源,至今仍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3、秦:修凿了沟通了湘水和漓水的4、两汉:关中创造了;西汉汉武帝亲到黄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东汉治黄河才基本解除了水患。
5、隋炀帝:开通了,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高转。
北方使用用于深井取水。
7、宋代:以水力为动力。
8、明清:出现了。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井田制实质历程土地制度封建社会形式影响赋役制度(二)手工业内涵: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家庭手工业1形式: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的经济形态。
2原料:都是自己种植和采集所得。
3目的:主要供自己消费。
有时也进入领域。
目的:专门负责制造专用和私用物品地位: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技术水平。
影响: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行业之间相互,新技术难以推广,往往管理:1二里头文化与我国相符,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手工业作坊区。
2西周时期,“”制盛行。
战国后期终结。
后演化出官营手工业。
3从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收归官办,政府垄断。
并设立,由“”主办。
西汉还设立了和。
属下工人数千。
第一单元训练案(历史必修二)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选择题:1、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D、机械化耕种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3、在封建社会一度出现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B、贫者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4、在我国古代,牛耕的广泛推广是在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汉代5、“苏湖熟,天下足”谚语反映古代何朝代的经济状况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6、下列制瓷技术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白瓷②青瓷③彩瓷④粉彩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7、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8、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9、(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10、“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清帘上酒楼”。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P5(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君主土地私有制附二:土地兼并问题 P6(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②民众暴动: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924人民版PPT课件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 工业发展的特征。
【考试说明】 手工业的发展
•复考习情备分考析 •1、1、一全个国重看点,:近以5年中21国考古,代其手中工手工业业发成展就成14就考和、特经征营 为方重式点4,考主,综要合集3中考于;题冶型铁看业,、选纺择织题业18、考制、主瓷观业3等考, •并解(业2适官、,全私当考四国手联题川卷工系形220式0业古11,40代的年考采农发考明用业展瓷清新、状器手材商,况工料山业业。,东发多发2展以展0特选1,2点择考同、题查时2的家0要形1庭4式注棉考考意纺棉查理织纺。业织。
越
邢
窑
窑
青
白
瓷
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天下无贵贱通行之
釉
下
青
彩
釉
绘
褐
瓷
彩
水
诗
盂
文
壶
龙泉窑青瓷茶具
元代青花瓷瓶
明宣德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无穷魅力
奥运地铁支线中 青花瓷风格的车站
奥运颁奖礼服中 青花瓷元素
明代斗彩瓷器
蔓草纹瓶
缠枝莲纹罐
清
康
熙
珐
琅
清
彩
乾
瓷
隆
粉
彩
瓷
瓶
2、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瓷路”
后17了94。年由现英在国国人发外明用的动。 物骨头做原料,配上瓷土, 长的期专既以用白来瓷又是,英是轻国目,皇前图家唯和一案贵世新族界颖,细腻精美,好的一只盆 上公子认值的我高档们瓷一种桌,兼青有花使瓷的钱。
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是权 利和地位的象征,号称瓷器 之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耕作方式的变革
(1)从刀耕火种到铁器牛耕
时期
原始社会
夏商周时期
耕作方式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2)从千耦其耘到个体牛耕
①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
②春秋时期:个体农耕(自耕农经济或个体小农经济),采用“”式的经营方式。
(3)发展
①改进生产工具:西汉中期发明;唐代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歩犁基本定型。
A.表达了老百姓对社会安定的期盼B.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经济下的追求
C.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D.展现了一幅生活富足的美好画卷
7.()下列能够说明井田制实质的是
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D.公田由得到份地的农民耕种
8.()“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这一局面出现于
②城市商业繁荣: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官府直接管理;实行坊市制;城市的主要职能是和军事重镇。
2、宋的商业:
①商业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集镇、夜市兴盛。
②城市繁荣:城郭和乡村开始设市,出现夜市、晓市和草市;不受官府监控;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3、明清的商业:
(1)商业市镇兴起。
(2)大量农产品商品化。
(3)材料三作者如何看待工商地位?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A.丧失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大好机遇B.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延缓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步伐D.导致中外经济交流完全断绝
5.()下列不属于小农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刀耕火种
6.()“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一首中国古老的民谣——《击壤歌》。对民谣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人们常说“士农工商”,商人位于四民之末。明太祖规定农民可以穿细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布,农民之家有一人经商,也不允许穿细纱。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考纲: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A.中唐以后B.宋末元初C.元朝D.明代后期
9.()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粉彩瓷装饰房子
10.()扬州仪征北部丘陵地区有“刘集”“谢集”“新集”等乡镇地名,这种含有“集”的地名来由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渊源关系?
A.丝织业领域纺织水平提高B.生产劳动者人数众多
C.征役制到雇募制D.出现雇佣劳动力市场
13.()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争霸战争的需要B.保障赋役地租的征收
C.抵御外国的入侵D.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分类
出现
特点
地位
官营手工业
商周时期
①政府统一管理,集中生产
②产品官府指定,不计成本,不投放市场
明中期以前,占主导地位
私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
①由民间私人经营
②产品供民间消费
明中叶后,占主导地位
家庭手工业
产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十分普遍,稳定小农经济
(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1、唐的商业:
①对外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呈现繁荣景象。
——[明]李鼎《李长卿集》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市”的发展状况。
(2)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商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联系所学,举两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商人群体。
②产生:时间是以后,标志是新的经营形式出现。
③发展情况:出现在局部地区的个别生产部门;地位从属于自然经济,发展缓慢。
【热点精炼】
1.()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探究学习,其探究主题应该是
A.手工业成就B.印刷术推广C.商业的繁荣D.农业的发展
2.()黄梅戏《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
A.小农经济B、游牧经济C.集体经济D.商品经济
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略B.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C.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D.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
4.()明清时期曾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对其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②棉纺织业的发展:宋末元初以来,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迅速传播;元代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元朝时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后期时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3、制瓷业:先有陶后有瓷
①烧陶:时代发明,主要有彩陶、黑陶、白陶。
②制瓷:青瓷;白瓷;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宋代“瓷都”,元代彩瓷;明清大量出口。
B:主要的经营形态:
③影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
①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清政府盲目自大、愚昧无知;防范外夷侵犯及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
②内容:限制外国人来华贸易,禁止中国人出海贸易。
③影响: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发展契机。
2、资本主义萌芽
①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①原因:
②发展情况:产生;比较普遍;日益普遍,仅次于自耕农形式;进一步发展。
③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产业结构:以为主,为辅。
(2)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经营模式:农业与相结合,自给自足。
(4)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生产资料所有制。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的发展
A:三大生产部门的发展成就
1、冶金业:
①钢铁:发明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②燃料:时开始用煤冶铁,北宋时相当普遍,南宋末年时开始用冶铁,明朝时流行。
2、纺织业:
①丝织业的发展:上古时开始;西周时工业发展;汉代时获“”称号;唐代出现技艺。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府一贯实行的什么政策?
(3)根据材料二、三,剖析明太祖这种思想产生的依据。
15.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画像砖市井图
材料二燕、赵、秦、晋、齐、粱、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②提高生产技术:应用翻车、等灌溉工具;兴修了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2、土地制度
(1)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演变
①原始社会:
②奴隶社会: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表现形式是,实质上是一种土地私有制。
③封建社会: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和三种形式。为限制土地兼并,北魏时期开始实行了。
(2)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A.夜市B.草市C.都会D.会馆
11.()某同学在写一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论据的是
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
D.坊市格局明确,官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
12.()能够证明我国明朝中后期纺织业领域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是
(3)流通中广泛使用,商业资本活跃。
(4)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5)形成以为代表的区域性商人群体。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
1、古代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①实行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矛盾。
②发展情况:出现;汉高祖时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中堂以来政策松动;明清时期严格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