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_说明文
龙抬头习俗说明文
![龙抬头习俗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bf072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f.png)
龙抬头习俗说明文龙抬头习俗说明文1中国在古代是一个农耕文化,春耕是一年的重中之重,每年的二月二是中国的龙头节,龙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老百姓要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
还有人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大多与节气有关,“龙抬头”这个日子自然也不例外。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
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
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
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
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以显尊贵、图吉利。
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元宵吃汤圆,清明节吃艾果,在龙头节这一天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有着自己的特色食物。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
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
2月2龙抬头作文
![2月2龙抬头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85f672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04.png)
2月2龙抬头作文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我一大早就激动地醒来,兴奋地跑到窗边,希望能看见一条威武的龙从天空中疾飞而过。
只不过,外面只有白茫茫的云,什么也没注意到。
爸爸说,龙抬头是传说,真正的龙是不可能再次出现的。
我有些惊诧,但还是决定去公园里玩,可能那里会有龙的影子吧。
公园里,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小鸟在枝头十分欢快地歌唱。
我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希望能找到龙的踪迹。
我看见了一只小狗在草地上飞奔,它的尾巴摇得像个小毛刷,眼睛闪着快乐的光芒。
它奔跑的样子真像一条小金龙,你是不是也来自传说中的龙呢?
我跑到湖边,湖面平静无波得像一面镜子。
我低下头,仔细地观察着湖水,好像看见了里面有一条金色的龙在睡觉。
我揉揉下巴,心里盘算着,龙也许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它们藏了起来,只有内心善良的人才能发现它们。
我决定以后要多做善事,让龙感应到我的善良,让它们从隐藏的地方出现,让我亲眼看见它们威猛无比的样子。
二月二,龙抬头,我见了龙,它就在我的心中,它属于着希望,属于着美好的感觉和幸福,它指向着绝大部分美好的事物。
家乡的风俗滕州2月2龙抬头作文
![家乡的风俗滕州2月2龙抬头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4b54d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3.png)
家乡的风俗滕州2月2龙抬头作文在我的家乡滕州,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可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
这一天,仿佛整个城市都被注入了一股神奇的活力,到处弥漫着喜庆与欢乐的氛围。
记得小时候,每到二月初二的前夕,家里就开始忙碌起来。
大人们会提前准备各种各样的东西,而我总是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心里充满了期待。
二月初二这一天,天还没亮,就能听到外面传来的鞭炮声。
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就像在催促着人们赶紧起床迎接这个特别的日子。
我也总是会被这鞭炮声从睡梦中唤醒,然后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去看看。
等我洗漱完毕,跑到院子里,就看到奶奶已经在厨房里忙活着了。
锅里煮着的是香喷喷的豆子,那味道弥漫在整个院子里。
奶奶一边搅拌着锅里的豆子,一边笑着对我说:“孩子,今天吃了这豆子,一年都顺顺溜溜的。
”我站在一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的豆子,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好不容易等到豆子煮好了,奶奶把它们捞出来,放在一个大盘子里。
我伸手就想去抓,却被奶奶轻轻地打了一下手:“小馋猫,等凉了再吃。
”我只好乖乖地等着,不一会儿,豆子凉了一些,我抓起一把就往嘴里塞,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真是美味极了。
吃完豆子,我跟着爸爸去街上。
哇,街上可真是热闹非凡!到处都是人,有卖东西的,有玩耍的,还有表演节目的。
我看到一个卖糖人的小摊,摊主的手艺可真是厉害,只见他舀起一勺糖浆,在石板上飞快地舞动着,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小龙就出现了。
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拿在手里,怎么看都看不够。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理发店门口。
只见里面挤满了人,都是来理发的。
爸爸告诉我,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寓意着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我看着那些排队等待理发的人们,心想,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有个好兆头啊。
中午的时候,家里的饭菜更是丰盛。
有香喷喷的红烧肉,有鲜嫩的青菜,还有我最爱吃的鱼。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吃完饭,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田野里玩耍。
那时候,田野里已经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5篇精选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5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543ce1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a.png)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作文5篇精选范文1: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源于古代王朝时期的贵族祭祀活动,至今已经流传了千年。
这个节日的来历颇为有趣。
相传在古代,龙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象征,被视为神圣、吉祥的动物。
每年二月二日,人们会举行龙船竞渡、投龙舟和抬龙等活动,以祈求平安和丰收。
当然,在现代,这个活动早已不再局限于某个族群或地区,而是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传统节日。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我最喜欢的是抬龙,“抬龙”是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举行的一个祭祀活动,以龙为灵魂和精神来祈求平安、祥和、健康。
这是一项实现团队协作和社区和谐的非常好方法。
此外,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歌曲、戏曲和乐器来传承和弘扬这个节日。
最后,我想说的是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值得庆祝的节日,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它的意义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要点分析:此文以介绍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为主。
在文章开头提及了该节日的来源,并分别说明了如今的民俗活动和发展趋势。
在第二段主要介绍了抬龙这种活动,重点在于团队协作和社区和谐的重要性,而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文章结尾提醒大家要学会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
用词分析:本文语言短小精悍,既不过于生硬又不失优美自然,恰到好处。
例如,文章中使用的关于日本习俗的句子“现在,这个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族群或地区,而是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传统节日”,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而不需要附加任何冗杂的描述。
范文2:习俗和习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不仅热闹得要命,而且有许多有趣的活动。
比如,抬龙、舞狮、跳舞和吃汤圆等等。
抬龙是传统的主要活动之一。
它是一种重要的团队协作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有数十个人手拉手,跳舞和呼气释放精神集中的技巧的代码来装饰龙。
随着音乐的响起,龙的运动越来越快,它们的呼吸也越来越强。
为了提醒龙,每个人都必须满腔热情,脍炙人口地呼喊龙的名字。
2023二月二龙抬头作文10篇
![2023二月二龙抬头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d1da2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d.png)
2023二月二龙抬头作文10篇2023二月二龙抬头作文精选篇1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
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
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
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
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作为一个吉祥喜庆的日子,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500字
![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ebe290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b.png)
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6篇)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1二月二,龙抬头,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真正的春天到啦......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是龙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很多地方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龙在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这一天,也是我们一年中与龙走得最近的一天,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传承着中华龙行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着对神州大地无私馈赠的感恩,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在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中描绘着新一年的愿景。
这一天民间传说中的神龙会苏醒升天,兴云布雨,以保来年风调雨顺,敬龙祈雨,祈求丰收。
这一天,使使耕牛,预示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
这一天,打打囤,预兆丰年来临,大囤尖、小囤流。
这一天,理理发,被称为龙剃头,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正合一年蓬勃之气。
这一天,吃点龙食好兆头。
让煎饼、料豆、龙耳饺子、龙须面、猪头肉等等这些流传的老讲究,给人们带来吉利,带来欢畅,带来心灵的抚慰。
二月春龙送温暖,紫气东来万物舒。
祥和瑞气铺大地,风调雨顺随人愿。
一年之际在于春,让一年的鸿运就在二月二这天开始,踏着春天的步伐,昂首前行。
二月二,龙抬头,祝大家鸿运当头,梦想成真!龙日吉祥如意!二月二龙抬头民俗作文2今天是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五十四年的今天,爸妈抱着三个月多的我到照相馆照相,因为这天是我的百天。
妈妈经常跟我讲起那天照相的事情,不满三岁的姐姐穿了一件小大衣,我穿着一件墨绿色的小棉袄和小棉裤,妈妈把我从厚厚的被子里抱了出来,小脸红扑扑的,没有几根头发的小脑袋上在被子里捂得潮潮的。
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爸爸躲在椅子的后面,半蹲着身子扶着我,可我不知道为何总是伸着小手去扑妈妈,很长时间都没办法照,摄影师没办法,把姐姐手里的糖葫芦拿下来,放到我的小手里,又把一个哗啦棒放到我的`另一只手上,嘱咐爸爸扶好了,妈妈和姐姐逗着我,我乐的小脸都开了花,"咔嚓"一张百天照总算是完成了。
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篇
![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d7152731b765ce04081421.png)
二月二龙抬头作文6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二月二龙抬头作文一:二月二,龙抬头今天是农历二月二,俗话说的好“二月二,龙抬头”。
可我一直不明白“龙抬头”是什么意思,所以只好问偶老妈,妈妈说她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只好告一段落。
今天我们要去姥姥家,因为二月二,所以要去姥姥家。
一下车,我就看见小姨左手拿着梨,右手端着麻花;看起来特别好玩。
接着我跟着小姨一起去后院玩。
一进门,就看见笨笨摇着尾巴向我跑过来,我只好躲它,笨笨见我没兴趣和它闹,便向佳佳跑去,佳佳还小,她怕笨笨咬她,便哭了起来,好多人过来哄佳佳,终于佳佳不哭了,我们把笨笨关了起来,防止它再吓佳佳。
把笨笨关起来后,我们就去前院玩电脑了,小姨只要来了姥姥家就玩电脑哎!一会儿该吃中午饭了,我们都要喝雪碧姥爷就给我们打开,幌了几下,一打开马上气儿就上涌,弄了丫丫一身,我们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充满了院子!一会儿丫丫该上课了,她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我一看表都3点过5分了。
丫丫1点走的,但好像刚走了几分钟,这证明了时间飞快。
一会儿天就黑了,我们吃了晚饭就各回各家了。
二月二龙抬头作文二:二月到了,春天象一个顽皮的小姑娘,垫着脚尖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但我们却没有留心她的到来,直到我们看见路旁的树已经发满了嫩嫩的小绿芽;油菜开出了淡黄色的花;成群的蜜蜂嗡嗡的忙碌着;活泼可爱的小孩子手拿风筝从身边跑过.春天是那么的美好:她让我们心情舒畅,使我们告别了冬日的严寒,感受到了她的温暖,感受到了她带来的一片生机,感受到了她带给生命的无限活力.二月,春风得意.有时看,春风的力量很渺小,当她轻轻吹动柳条,温柔的抚摩人们的脸时,不敢再增加那么一丝的力气,怡人的微风中带着暗暗的幽香,使我想起了沙宝亮的,真想永远沐浴在春风了,让她抚育我们成长. 有时看,春风的力量又是那么的巨大,他象一个开天辟地的战士,驱赶了那另人厌恶的严寒,吹绿了每一处的田园和树林,他的军队在大地上驰骋,被他占领的地方到处都生机勃勃.满山的花儿都张开了笑脸为他庆功. 春天的力量如一团烈火.它烧红了千万家的红灯笼,也烧红了小孩子的脸,它使人们燃烧起了新一年的梦想,那火一般的春天让人们感到,今年一定有一个好年景.春,用它的力量给人们创造出了一片绿色的新天地.让人们看的眼花缭乱,如痴如醉. 二月到了,春天来了,春天是美好的,二月是美丽的.我相信在二月了人们会取得许多不小的成绩。
龙抬头风俗文章
![龙抬头风俗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daf5e7e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06.png)
龙抬头风俗文章《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在我们老家,二月二可是个特别重要的节日。
每到这一天,那真叫一个热闹,各种风俗习惯让人应接不暇。
记得小时候,二月二的一大早,老妈就会早早地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说是要去理发店剪头发。
那时候我可不太理解为啥非得今儿个剪头发,而且理发店人多得要命,排队都得等好久。
后来才知道,这二月二理发叫“剃龙头”,寓意着一年都能鸿运当头。
每次剪完头发,我都觉得自己好像变得特别精神,雄赳赳气昂昂的,仿佛真的要变成“龙头”啦!除了理发,二月二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那就是吃炒豆。
老妈会在前一天晚上就炒好一大锅香喷喷的豆子,有黄豆、黑豆、蚕豆,各种口味都有。
到了二月二这天,我就会揣着满满一兜豆子去上学,和小伙伴们分享。
课间的时候,大家都拿出自己的豆子,你一颗我一颗地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啊!边吃还边互相打趣:“嘿,吃了这颗龙豆,你也能变龙啦!”还有啊,二月二这天,大人们还会用草木灰在院子里画出一个个大大的粮仓,寓意着来年五谷丰登。
我和小伙伴们还经常会在这些“粮仓”上走来走去,假装自己是守护粮仓的小精灵呢。
最有趣的是,在我们老家还有个习俗,就是二月二这天不能动针线,说是怕扎了“龙眼”。
小时候我对此深信不疑,有一次不小心拿了针线,还吓得我担心了好几天,生怕自己会惹恼了“龙王爷”呢!现在长大了,离开了老家,但是二月二的这些风俗习惯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每到这一天,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和家人、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欢乐时光。
这些风俗习惯虽然看似有些“土”,但却充满了浓浓的乡情和亲情,让人倍感温暖。
二月二,龙抬头,这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它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安慰。
我相信,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些风俗习惯都会一直流传下去,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宝贵的风俗习惯,在。
2月2龙抬头,风俗作文500字
![2月2龙抬头,风俗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a8fe05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b.png)
2月2龙抬头,风俗作文500字作文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可有好多有趣的风俗呢!
在这一天,大人们都会带着我们去理发。
听奶奶说,这叫“剃龙头”,会让人在新的一年里精神饱满,鸿运当头。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理发店,里面可热闹啦,好多小朋友都在等着“剃龙头”呢!
还有哦,妈妈会在这一天做春饼给我们吃。
薄薄的春饼,卷上香喷喷的菜,咬一口,那味道,简直美极啦!奶奶说吃春饼又叫“吃龙鳞”,能带来好福气。
到了晚上,爷爷还会带着我去看舞龙表演。
那些叔叔们举着长长的龙,一会儿上下翻腾,一会儿左右摇摆,就好像真的龙在空中飞舞一样,太精彩啦!
我可喜欢“龙抬头”这个节日啦,你们喜欢吗?
作文二
二月二,龙抬头,这可是个特别的日子哟!
这一天,好多人都会早早起来,为啥呀?因为要去放鞭炮,把“龙”叫醒。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可响亮啦!
我家呢,妈妈会在这一天炒豆子。
那一颗颗金黄的豆子,在锅里“噼里啪啦”地响,就像在跳舞。
妈妈说吃了豆子,一年都不牙疼。
我抓了一把豆子,放进嘴里,“咯嘣咯嘣”,可香啦!
还有啊,爸爸会带着我去河边看划龙舟。
龙舟上的人喊着号子,用力地划着桨,那场面可壮观啦!我在岸边给他们加油,嗓子都喊哑了。
二月二可真有趣,我盼着每年都过这个节!。
关于二月二龙台头的民俗文化作文
![关于二月二龙台头的民俗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e6f36a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0.png)
关于二月二龙台头的民俗文化作文今天是二月二,妈妈说这是“龙抬头”的日子。
我惊骇得半死,因为今天可以不吃好吃的——“龙须面”。
“龙须面”确实是像龙须一样细长,比我的头发还要细,而且软软的,吃起来香香的,Q弹。
妈妈说,这“龙须面”吃过会让头发长得快,像龙的胡须一样长。
我想,那我是不是也可以像孙悟空一样,有一根粗粗的金箍棒了?
爸爸还说,二月二要“吃饺子”。
妈妈包了“元宝饺子”,说是为了“招财进宝”。
我一个接一个地吃,肚子都圆圆胖胖的,像一个大元宝。
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到田野里玩。
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发,小草偷偷地探出头来,树上也忽然闪现出了嫩芽,像是要迎接春天的到来。
爸爸说,这是因为“龙抬头”了,天气变暖了,万物生长速度加快了。
我缓缓抬起头盯着天空,风和日丽,好像真有一条金色的巨龙在云层中游弋。
我想,很有可能龙真的抬起头了,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晚上,我和爸爸一起放鞭炮。
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夜空,像是为了庆祝“龙抬头”而举行的盛大宴会。
又看了看远处五彩缤纷的烟火,我心中充满了喜悦。
二月二,真是个充满喜庆的日子!我我希望明天也能像今天一样快乐!。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320f8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f.png)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7篇】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二月二龙抬头作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篇1)农历二月初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
爸爸告诉我:“天上主管风雨的龙在睡了一个大觉后,会在这一天醒来,而人们会在这一天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今年风调雨顺”。
果然这连续好几天都是细雨绵绵的。
傍晚我们一家就赶去云溪村看龙灯,到了那里,远远就看到村子场地那儿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场地中内盘着一条很长很长的板凳龙,我猜该有两百米了吧,巨大的龙头都有我两人高了呢。
随着两声鞭炮响,巨龙就舞动了起来,龙头引着龙身在场地里来加穿梭,真的像活龙一样在天空中腾云驾雾。
巨龙盘旋了十几圈后,穿过小桥,沿河而上,长长的龙身一字排开,龙身上的灯光倒映在河水中,仿佛河里也有一条长长的龙在水里游走。
两条龙相伴而游,真是太精彩了。
河中,还漂着一艘漂亮的龙船,整个船身透着明明亮的光芒,我还幸运地上了一会儿龙船呢,你羡慕吗这可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板凳灯和龙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关于二月二龙抬头优秀作文(篇2)“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你听过这首童谣吗它叫做《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河南习俗,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
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这个“龙抬头”的习俗,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时辰,玉帝大发雷霆,下令龙王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河干了,庄稼枯死了,大家没有粮食可吃。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10篇)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0109e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4.png)
【导语】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又称“青龙节”,古时候人们会在这一天祭祀,祈求风调雨顺。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二龙头节,是中华民族的串传统节日,有理发和吃春饼的习惯。
因为我们也想讨个好兆头,所以我回家刚写完作业,爸爸就带着我去理发了,理发店的人可真多呀,看来,大家都想在二月二讨个好兆头。
我理完发回到家,妈妈准备给4个月大的弟弟理发,如果你认为我妈妈是理发师,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不过妈妈理光头的水平不次于理发师,我小时候就是妈妈给我理发。
我对妈妈说:“我也想给弟弟理发。
”妈妈给我做了个示范,理发器嗡嗡一响,就像铲土机一样,在弟弟的脑袋上铲出一片平原。
我抢过理发器说:“我来,我来”,我左手扶着弟弟的`头,右手拿着理发器开始了,弟弟的头一直在动,我也有点紧张,生怕伤到他的头皮,理发器总是不能紧贴着弟弟的头,弟弟的头发被我理得有长有短,凹凸不平,我理的那一部分成了丘陵,我按着弟弟的头不让他乱动,拿着理发器想再修整一下,弟弟却开始大哭起来,我搞不定他败下阵来。
妈妈接过理发器有条不紊地在弟弟头上来回铲,一会儿功夫,弟弟成了一个光头小和尚。
理发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自己动手操作起来,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爸爸告诉我这就叫“眼高手低”。
2.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
”之说。
明天是3月4日,农历就是二月二。
二月二苍龙登天之日,故为龙抬头之日。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龙不抬头天不下雨”,这一天的活动都与龙有关。
撒灰描龙头引龙出洞。
剃龙头。
我们家乡的习俗,舅舅健在的人们正月不能理发。
正月理发会死舅。
长了一个月的头发,二月二龙抬头之日理发,叫剃龙头,最吉祥。
这一天停止针线活,忌刺龙眼。
这一天的饺子叫龙耳,春并叫龙鳞……二月二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活动都是期盼五谷丰登。
河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
![河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318db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f.png)
河南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在河南,二月二那可是个特别的日子,这龙抬头的讲究可多了去了,就像一场热热闹闹的民俗大狂欢。
二月二的清晨啊,你要是走进河南的大街小巷,准能闻到一股香喷喷的味道,那就是家家户户都在煎炒豆子呢。
妈妈们就像神奇的魔法师,把黄豆、黑豆之类的小豆子往锅里一倒,再加上点盐或者糖,就开始噼里啪啦地翻炒起来。
这时候,小孩子们可就坐不住了,像小馋猫一样围在锅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锅里的豆子,就盼着能赶紧吃上一口。
豆子炒好后,抓上一把往嘴里一塞,咯嘣咯嘣地嚼着,那声音就像在给这个节日奏响独特的小乐曲。
为啥要吃炒豆呢?听老人们说啊,这是为了金豆开花,把龙王给救出来呢。
传说龙王因为违背了玉皇大帝的旨意,被压在了一座大山下面。
人们为了救出龙王,就想出了这个金豆开花的法子,炒豆子的时候,豆子炸开就像金豆开花一样,龙王就能重新回到天上去行云布雨啦。
这天理发店也是超级热闹,就像开大会似的。
男人们、小男孩们都排着队等着剃头呢。
师傅们的手就没闲下来过,剪刀在头发上“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
大家都想在龙抬头这天剃个头,讨个好彩头。
都说这叫“剃龙头”,剃了龙头啊,一年都能精神抖擞,好运连连呢。
你看那些刚剃完头的小男孩,脑袋光溜溜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一个个刚被打磨过的小葫芦,可爱极了。
大人们呢,剃完头也感觉自己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走路都带风,好像真的能像龙一样威风凛凛。
还有啊,在一些农村地区,二月二这天还会举行一些和龙有关的祭祀活动。
村民们会凑在一起,在村子里的龙王庙前摆上各种各样的贡品,有水果、糕点,还有猪头呢。
那猪头摆得规规矩矩的,猪鼻子上还插着大葱,看起来既滑稽又庄重。
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就会带着大家在龙王像前鞠躬祭拜,嘴里还念叨着一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话。
这时候,大家都特别虔诚,感觉龙王就在天上看着呢,只要心诚,龙王就会保佑村子平平安安,粮食满仓。
这河南的二月二啊,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民俗气息。
从炒豆子到剃龙头,再到祭祀龙王,每一个风俗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10篇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2c9b9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a.png)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10篇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篇1)中国人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
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日,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
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叫做“剃龙头”,预示一年有好的开始。
爸爸妈妈一早就去理发店了,只留我还在家里上着英语网课。
在龙抬头的这一天,山东老家一般会吃饺子,因为饺子形似耳朵,被称为“龙耳”。
在北京的我们,就吃春饼啦,迎接春日的到来。
薄薄的一张春饼,里面裹上各种酱菜,最后再放上点薄脆碎。
一口下去,先是浓浓的酱香充满整个口腔,再是洋葱和黄瓜的清爽中和了酱味的咸,配上薄脆碎,咯吱咯吱的,让人唇齿留香。
我和妈妈还拿剩下的春饼皮做了豆沙馅的春卷,简单一煎,酥脆无比。
今天趁着龙抬头的好日子,也给姥姥过了生日,姥姥今年67岁啦,希望姥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
祝姥姥生日快乐,春晖永绽!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作文(篇2)很多人都会在这天烧香祈福或者剃头迎新,对于我现在的发型,除了有点短,没什么其他的烦恼,完全不用剪头发。
论到剪头发,我几乎没有去理发店剪过头发,去也顶多是陪别人去剪头发,在那刷刷手机,看看别人剪头发而已。
觉得头发长了,想剪头发了,就去外公外婆家找外婆。
外婆是剪发好手,我从小都是外婆给剪头发,长大了有的时候才开始试着自己剪头发。
去外婆家剪头发都是搬把小板凳到客厅,再拿出外婆一套齐全的剪发工具,防止头发掉在衣服上的红色披衣,往我身上一披,仪式感就来了,具体的步骤是啥因为时间比较久远,有点记不清了。
但每次经过外婆的一顿麻利操作后,我总喜欢在身上还披着红披衣时,屁颠屁颠的跑去镜子前看看自己头发还有哪不完美的,再让外婆修改,在这时外婆总是叫我过去的时候兜着点红披衣上的零散的头发,别撒的满地都是不好打扫。
但我总是因为刚剪完头比较新奇把外婆的话当耳旁风,直径跑走了,撒了一路的碎发。
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作文精选
![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作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cfe6e3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4.png)
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作文精选第一篇: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的民谚。
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
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
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将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第二篇:二月二龙抬头我国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此后,地上的雨水会增多,民间就成这一天是春龙节。
关于这个节日,民间有这样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太子,就缺一个龙女。
龙王很想再有个公主,以为那时候的人都觉得儿女双全才是幸福的事,东海龙王也不例外。
龙抬头节说明文450子精品作文
![龙抬头节说明文450子精品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f4f25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7.png)
龙抬头节说明文450子精品作文
龙抬头节来啦!这可是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就在农历二月初二。
这天,意味着春天真的来了,咱们农民兄弟也要开始忙农活啦。
说到龙抬头节,最有意思的就是“祭龙”了。
村里的大伙儿会
一起动手,做个龙形灯笼啥的,然后在村子里转悠,好像真的龙在
飞一样。
这样做是为了求龙神保佑,希望今年农田里能有个好收成,风调雨顺的。
对了,还有理发这事儿!在龙抬头节这天理发,据说能带来好
运和吉祥。
所以啊,不管男女老少,大家都抢着去理发店排队,想
要剪个新发型,讨个好彩头。
吃的方面也有讲究。
龙抬头节得吃龙须面、龙鳞饼这些特别的
食物,听起来就挺有意思的。
还有吃春饼、咬春菜啥的,就像是把
春天都吃进肚子里去了。
这些都是为了图个吉利,寓意着一年都顺
顺利利的。
总之,龙抬头节真是个有意思的节日。
不仅有好玩的祭龙和理
发,还有好吃的美食。
这个节日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还传承了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大家都盼着这天呢!。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说明文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c6cb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2.png)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说明文二月二龙抬头习俗说明文1在我们富饶的清徐县城里,有一个在万物复苏之际,东方苍龙初露头角的日子,那就是——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传,被大家成为“不成节日的节日”。
这是为什么呢?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
而在清徐,只和惊蛰有关。
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
“二月二,龙抬头。
”在山西民谚中便出现了这种说法。
于是,在这一天,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气,迎接来年的希望!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
”惊蛰过去,二月二便也过去了。
于是,在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流传着许多驱毒活动:早上,人们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怕一切毒虫也应声而起。
清徐有的地方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
也有的集合村民,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
人家门前则围以石灰。
有的地区,画一个药葫芦,内装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虫害,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
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
有的地方,家家拍簸箕,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
总之,各种各样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人们经常说:“过了二月二,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的确是,二月二,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节日!是辞旧迎新的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习俗说明文2“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六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
据说经过冬眼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
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
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
《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
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
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
“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
二月二龙头作文
![二月二龙头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babe2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9.png)
二月二龙头作文《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每当听到这句俗语,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期待和欢喜。
二月二这一天,可热闹啦!早上我还在睡梦中,就被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吵醒了。
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跑到窗户边往外看,只见街上好多人啊,大家都在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
我赶紧穿上衣服,跑到客厅里。
妈妈正在厨房里忙活着,我跑过去问妈妈:“妈妈,今天咱们家吃啥好吃的呀?”妈妈笑着说:“今天啊,咱们吃春饼,这叫‘吃龙鳞’。
”我好奇地问:“为啥叫吃龙鳞啊?”妈妈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说:“这春饼圆圆的,薄薄的,一层一层的,就像龙身上的鳞片,所以就叫吃龙鳞啦!”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真有趣!”不一会儿,春饼就做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卷上各种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嗯,真香!”我一边吃一边说。
吃完春饼,爸爸说要带我去理发。
我可不太愿意,撅着嘴说:“我不想理发,我的头发不长。
”爸爸笑着说:“傻孩子,二月二理发叫‘剃龙头’,会给你带来好运气的。
”我半信半疑地跟着爸爸去了理发店。
理发店里的人可真多啊,大家都在等着“剃龙头”。
等了好久,终于轮到我了。
理发师叔叔的手艺可真好,不一会儿就给我理好了。
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感觉精神多了。
从理发店出来,我和爸爸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在放风筝,我羡慕极了,对爸爸说:“爸爸,我也想放风筝。
”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回到家,爸爸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风筝。
我们来到广场上,我拿着风筝,爸爸在后面跑着放线。
“飞起来啦,飞起来啦!”我高兴地大喊着。
风筝在空中越飞越高,就像一条巨龙在天空中翱翔。
这一天,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我问爸爸:“为什么二月二这么热闹啊?”爸爸摸着我的头说:“二月二是个传统节日,人们希望通过各种庆祝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美满。
”我想,这不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吗?只有努力付出,才能收获好成绩,过上美好的生活。
二月二,真是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日子啊!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努力向前,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像二月二一样,充满阳光和欢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传,被大家成为“不成节日的节日”。
这是为什么呢?
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
而在清徐,只和惊蛰有关。
惊蛰过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
“二月二,龙抬头。
”在山西民谚中便出现了这种说法。
于是,在这一天,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气,迎接来年的希望!
俗话讲:“惊蛰过,百虫苏。
”惊蛰过去,二月二便也过去了。
于是,在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流传着许多驱毒活动:早上,人们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怕一切毒虫也应声而起。
清徐有的地方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
也有的集合村民,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
人家门前则围以石灰。
有的地区,画一个药葫芦,内装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虫害,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
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
有的地方,家家拍簸箕,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
总之,各种各样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人们经常说:“过了二月二,整个过年才算结束。
”的确是,二月二,是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节日!是辞旧迎新的节日!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