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1
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2017年秋季高一年级9月份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
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
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A。
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 B. 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C. 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D。
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答案】C解析:同姓不婚实际上也就是异姓才婚,这是在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加强控制才是实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合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同姓婚才能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长幼有序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D。
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掌握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37-1942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较多,说明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相持阶段主战场是中共的敌后战场,故A项错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是中共,故C项错误.D项不能从表格中得出,应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22年9月22日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诸遗址以良诸古城为核心,考、古学界认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源头”。
对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
下列有关良渚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仍然处于旧石器时代B.是奴隶社会繁荣时期C.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D.此时私有制已经产生2.1979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石砌建筑遗址、玉器与陶塑人像;1983年,在临近地区又发现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并发掘了其中的“女神庙”与积石冢。
这两项重大发现对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材料表明: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C.考古发现能够还原历史面貌D.考古是历史研究的最佳途径3.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80座窖穴内发现了粮食堆积,一般厚度0.3—2米,其中有10座窖穴堆积达2米以上,出土时部分颗粒清晰可见有粟的痕迹;在河北正定南杨庄遗址中,同样也发现了粟。
据此可知,当时此地:A.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B.种植业为主饲养业为辅C.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D.原始农业得到一定发展4.考古学者在中原龙山文化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大型墓长3米上下、宽2米多,随葬品有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玉或石制的礼器等,数量可达一、二百件。
但这种规格的墓葬不及墓葬总数的1%,由此可推断:A.社会生产与分工日趋精密细致B.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C.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D.黄河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5.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这说明: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D.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6.由于出土了大量文物,河南偃师二里头的文化遗址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寻找“夏墟”的重大发现。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高一9月月考试题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题第Ⅰ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试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北京周口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句子,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要想获得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
学者推断D。
考古发掘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人工取火的发明B.建筑技术的进步C.生产工具的改进D.种植和饲养水平的提高3.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垫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
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 ) A.原始农业的发展B.贫富分化的出现C.社会阶级的产生D.早期国家的形成4.《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下列与材料记载相关的有( )A.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B.青铜器是主要的生产工具C.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 D.绢帛是贵族们的主要衣料5.下图是牧野之战想象图.要想复原牧野之战的真正情形,专家可资凭借的价值最高的材料是()A.周初青铜器“利簋”铭文 B.《史记·周本纪》C.小说《封神演义》 D.电视剧《封神榜》6.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说明()A.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B.商王的权力高度集中C.商王的权力大于神权D.宗法制主导政治统治7.1963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何尊”,底部铭文有“宅兹中或(國)”字,体现了西周时期周王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性意义。
陕西省西安市东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7届高一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浙江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
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兼容并蓄B.和谐共存C.多元一体D. 天人合一2.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三门峡交口遗址同时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
同时,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发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
这表明当时(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经出现B.农业经济活动较为稳定C.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D.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交流3.有学者认为,黄帝的名称实际反映了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因崇拜黄土地而表达的一种特殊感情。
以下属于黄帝部落活动区域的是( )A.长江流域B.辽河地区C.黄河流域D. 珠江流域4.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
”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
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 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5. 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在家乡,新年、除夕、元且、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
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年湖北省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年湖北省高一9月月考高一历史试卷命制单位:新高考试题研究中心考试时间:2024年9月26日下午16:15-17:30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93年,考古人员从龙虬庄遗址中,发掘出一片泥质黑陶盆沿口残片(如下图1),经碳十四测定,该陶片距今约4000年左右,是“在中国首次发现,仅此一块”的“国宝级陶片”,其陶文拓片已收入《中国上古书法史》。
这一陶片图1A.标志着古代文明的诞生B.反映了阶级分化的出现C.是研究汉字起源的史料D.体现了制陶技术的先进2.禹到晚年破坏了禅让制度,将联盟首长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
也就是说,夏部族在获得华夏部落联盟首长之位后,将这一位置控制在本部族内部,并由本部族酋长世袭。
这一转变当然受到了其他部族的抵制,启将他们消灭后,“家天下”的夏王朝始得以巩固。
与这一描述相符的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3.商人非常迷信,对上帝和祖先极度崇拜,祀盛大而频繁。
与此相联系,商朝盛行占卜,大小事几乎无不求神问卜,占卜完毕,将经过概括地写成卜辞,刻在甲骨上备查,即成甲骨文。
这一占卜现象体现了A.商人的愚昧落后B.社会等级森严C.王权与神权结合D.国家机构完善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下列能够成为西周分封对象的是A.国人B.功臣C.平民D.奴隶5.商朝前期的青铜器铸造要经过炼矿、制范、熔铸几个阶段。
高一历史月考考试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月考考试试题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俄罗斯某学者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也许,他真诚地相信,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该学者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A.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没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没有进行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验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技术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为27%,而传统的住房建筑业和汽车业的贡献率分别为14%和4%。
……90年代末,美国与信息产业直接有关的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80%。
这一现象直接说明美国()A.普遍的国家干预取得成效 B.传统工业部门已经衰落C.福利政策刺激了经济发展 D.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3.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记载:艾德礼政府在执政六年中,共实施了八个有关国有化的法律法令。
到1951年时,国有化的工矿企业数已占全国工矿企业数的20%,……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是由政府建立新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
这说明当时英国()A.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建立了福利国家C.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D.形成了计划经济4.1973年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如果实行缓和通货膨胀的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对此“两难”选择的理解,正确的是()A.选择前者,就会出现高失业率 B.选择前者,利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C.选择后者,利于扩大社会需求 D.选择后者,就会触发新的经济危机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化—经济发展计划”等名词不断出现,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等手段直接采购私人企业产品.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表明当时()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盛行 B.政府采取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采取混合经济的模式走出滞涨 D.逐步走上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6.十三五期间我国要者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题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 注意:所有的选择题,一律填入第二卷中的答题栏中,否则不给分。
第Ⅰ 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 道题,每题2 分,共60 分)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A、黄帝B、禹C、启D、汤2、西周王朝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度是()A、禅让制B、兄终弟及制C、幼子继承制D、嫡长子继承制3、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前者5、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C、三省互相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6、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设立三公等官职C、地方实行郡县制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7、秦朝能达到“ 一法制,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的前提条件是()A、生产力的发展B、国家统一C、秦始皇的雄才大略D、实行了法治8、“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种观点()A、力主推行分封制B、反对分封制C、实行郡国并行制D、推行世袭制9、贞观年间,唐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行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10、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与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知州④通判⑤参知政事A、①③B、②④C、②⑤D、③⑤11、“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1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13、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14、古希腊城邦政体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小国寡民,独立自治B、贵族制的流行C、君主制的盛行D、公民政治的盛行15、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A、平民的民主B、贵族的民主C、奴隶主的民主D、国民的民主16、下列对五百人议事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设立于梭伦改革时期B、五百人议事会由各个等级选出的代表轮流执政C、五百人议事会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职能进一步扩大D、五百人议事会与公民大会不同,妇女与外邦人均可参加17、下列措施属于梭伦改革的是(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②设立民众法庭③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级④陶片放逐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8、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2024-2025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第一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1. 如图是“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呈扁方柱体,外方内圆,厚薄均匀,出土于长江中下游,距今约5000年,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
该文物最有可能属于()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良渚文化D.二里头文化2. 某学者指出,公元前四千年中国存在的区域文化带有内蒙古长城带、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太湖长江三角洲文化、大坌坑文化等,这些文化彼此相互作用。
这表明A.不同文明的交融互动最终促成了国家B.中华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D.中华文明由黄河流域向周边逐渐扩展C.地理的复杂性与分层性奠定中华文明的基础3. 《史记》载:夏代的太康失国是“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太甲被伊尹“放之于桐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这些记载反映出,当时()A.臣民参政权力提高B.君权相权矛盾激烈C.封建制度开始产生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4. 据最新考古发掘所知,偃师二里头都邑的主体要素包括:“井”字形主干道路网络;宫殿区:宫城,宫殿建筑群;官营作坊区:铸铜作坊、绿松石器加工作坊;祭祀区:祭祀遗存;贵族居住和墓葬区:青铜礼器、玉礼器、绿松石礼器等。
由此可见()A.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主要部门B.中国古代都城布局结构定型C.中华文明可能跨入王朝国家阶段D.阶级分化与私有制开始出现5. 周成王分封邢国在平皋(河南温县),后北迁到襄国(今河北邢台市)。
周康王时期的《臣谏簋》记载了山西北部的戎进犯纸侯,邢侯抵抗戎狄。
《后汉书·西羌传》有“邢侯大破北戎”的记载,可见邢国的分封()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华夏认同B.形成等级森严的权力分配制度C.有利于加强西周对地方统治D.解决了周王朝内部的权力冲突6. 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下列与西周相关的史实有()①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的青铜器②周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③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④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此后近70年,曲沃祖孙三代杀逐晋国五位国君,最终成为晋国的新主人,史称“曲沃代翼(翼,晋国都城)”。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6.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的统⼀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和地位"等⽅⾯进⾏。
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 )A.为建⽴专制集权体制进⾏了多⽅准备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起来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向崩溃7.樊树志在《国史⼗六讲》中说:“政治与⾎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授⼟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授民给卿、⼤夫叫做'⽴家',因此对于⼠、庶民⽽⾔,就有'国'与'家'的对⽴,他们把⾃⼰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C,分封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D.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8.秦统⼀六国后对官吏实⾏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所辖范围的户籍、钱⾕、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迪状况。
据此可知,这⼀制度旨在()A.完善选官制度B.增加政府收⼊C.强化君主权⼒D.加强中央集权9.“国家之⽴也,本⼤⽽末⼩,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之使臂,臂之使指,则⼩⼤适称⽽不悖焉。
"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A,重农抑商B.君主专制C.中央集权D.削弱相权10.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从传位贤能到⾎缘世袭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11.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A.建⽴了统⼀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了强⼲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彩12.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地改变了中国⾯貌,以⾄它可以名之为'⾰命',虽然这'⾰命'是从上⾯推⾏,⽽不是从下⾯推动的。
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某某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答案】B【解析】考点:重农抑商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到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的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
“社稷”一词代指国家,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故选B。
2.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农业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五谷”代表农作物种植,“六畜”代表家畜蓄养。
因此“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征。
A项侧重于家畜养殖而忽略了以种植业为主所以排除。
材料未提及耕作技术,排除C项。
材料未涉及家庭妇女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信息,无法反映“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排除D项。
3.图1到图2的变化中,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答案】B【解析】考点:耕犁技术的成熟。
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材料一中使用的是藕犁进行耕作,材料二中使用的是曲辕犁,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从藕犁到曲辕犁反映出的是耕作技术的进步,故此题应选B项。
司马迁在《史记8226;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某某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X国渠B.漕渠C.都江堰D.白渠【答案】C【解析】考点:都江堰。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对内开拓疆土,加强君主专制;对外派遣郑和下西洋,加强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皇位继承()A.破坏了分封制 B.不符合古代宗法制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 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2.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 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3.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4.读下面的三幅图,其变化最能反映出 ( )A.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C.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D.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皇权不断强化5.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 )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阶级的利益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6.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枢密使 (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7.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8.下列历史记载最能体现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意图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D.“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9.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叶县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1.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项目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据此可以推测当时()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世袭制是权力传承的主要方式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2.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南北方均出现了一些“超级聚落”。
这些聚落内有宏伟的宫殿建筑、不同等级的墓葬以及大型工程等。
由此可知,该时期()A.南北联系不断加强B.手工技术突飞猛进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D.华夏认同观念产生3. 1977年,河南省文化局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一套距今约8000年的石磨盘(如图),还有石锌、石斧、陶盆、陶罐等四十余件农具或生活器皿。
这表明裴李岗遗址的先民()A.生活走向稳定B.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C.不再聚族而居D.受父系氏族公社的管理4. 距今约4500年的陶寺古城,拥有宫城、宫殿建筑、高等级墓地、“天文台”、祭天遗迹等;距今约4300年的陕北神木石峁石城,也存在精美石雕、内外瓮城、巨大墩台等文化遗存。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A.社会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B.中华文明呈现统一性特征C.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D.进入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5. 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时,晋国不断经营西面和北面的腹地,取得战马、铜料、食盐和兵源,将原来是山戎、赤狄、白狄等的族群都吸纳为晋人。
这一举措A.加剧民族矛盾B.背离了尊王攘夷C.利于民族交融D.导致分封制瓦解6. 先秦时期,人们热衷于抬出家族中有特殊地位的祖先,如青铜器作器者通常自称为“某之孙”、“某之子”。
在追认祖先的风潮中,许多族群塑造出共同的英雄先祖,如商人始祖契、周人始祖后稷、楚人始祖祝融等。
该现象()A.重塑了宗法伦理B.促进了华夏认同C.强化了分封秩序D.催生了郡县制度7.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
辽宁省同泽女中2024_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A. 南京
B. 西安
C. 洛阳
D. 成都
【答案】A
【解析】
【详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吴国、东晋、南朝 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一共六个朝代都定都在今日的南京,历史上叫“六朝”古都,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解除。
8.《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的主动意义在于
A. 承认土地私有
B. 打击旧的贵族
C. 革除陈规陋俗
D. 强化社会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依据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这就严峻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鼓舞将士英勇战斗,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答案为B;材料没有体现ACD内容,不符合题意,解除。
21.东汉末年,少数民族起先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
A. 匈奴、鲜卑、羯、氐、羌
B. 蒙古、鲜卑、羯、氐、羌
C. 匈奴、靺鞨、羯、氐、羌
D. 南诏、蒙古、羯、氐、羌
【答案】A
【解析】
【详解】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接连向内地迁徙,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更加频繁,而且种族许多,主要有匈奴、羯、氏、羌以及鲜卑五族,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解除。
18.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D. 财政管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监察事务。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解除。
2024-2025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2025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的国家。
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已经掌握水稻种植技术的原始居民是()A.仰韶文化的居民B.河姆渡文化的居民C.大汶口文化的居民D.龙山文化的居民2.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
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A.黑陶B.彩绘陶器C.玉器D.骨器3. 西周宗法制规定天子、诸侯等职位,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其他儿子则被分封为次一级的职位,即诸侯、卿大夫或士。
这一制度旨在()A.构建完整的祭祀体系B.适应周天子专制需要C.维护统治集团的稳定D.建立规范的礼制社会4. 中华文明既一体又多元,所以有人说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下列哪一则史料最能体现这一特征()A.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B.有关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新石器的大量出土5.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下列各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6. 《孟子滕文公上》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A.铁农具牛耕的使用B.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C.注重血缘的宗法制D.手工业经营基本方式7. 有学者指出,周武王在灭商后,“封功臣谋士”。
除了将一些重要的人员封为诸侯外,还使军中的其他人员“各以次受封”,有些出身中下阶层的士兵因而受赏或晋爵,其社会地位也随之获得提升。
周武王的这一做法()A.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B.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C.奠定了宗法分封的基础D.维护了贵族特权地位8.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高度的文明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许多邦国部落逐渐融入,给“华夏”注入新的活力。
内蒙古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C卷
内蒙古2020年高一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
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
”这表明()A . 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B . 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C . 周代在承继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D . 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2. (2分) (2016高一上·辽宁月考) 顾炎武说:“封建(指分封制)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 . 分封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制度B . 郡县制是一种先进的政治制度C . 顾炎武没有历史地看问题D . 分封制带来诸侯的兼并,郡县制造成统治者专制腐朽3. (2分)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A . 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 . 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 . 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 . 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4. (2分) (2017高一上·梁山月考) 有关王权形态发展,王国维曾这样论述: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
王国维的上述分析意在说明()A . 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严格的君臣政治B . 夏商是贵族政治形态,西周则是官僚政治形态C . 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D . 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5. (2分) (2019高二下·深圳期中)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逮克殷(商)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9月月考 历史(理)试题(答案不全)
2013-2014学年度(上)高一历史(理)九月月考试卷命题人:刘秉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西周分封的诸侯中,占大多数的而且被分封到重要地区的是A.异姓功臣B.先代贵族C.商朝降臣D.同姓子弟2.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的权威,但这种至尊权威也受到了潜在的威胁,因为A.分封制之下,国家政权松散B.分封制之下,诸侯有相当大的权利C.分封制之下,王权衰落D.分封制之下,诸侯势力大于王室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诸侯——士——大夫D.周王——大夫——士——卿4.山东又称齐鲁,这个简称应该源于A.商朝宗法制B.西周分封制C.秦代郡县制D.隋唐科举制5.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奴隶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嫡长子继承制6.2009年初,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但危机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
下列制度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情形密切相关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禅让制7.古代中国皇帝制度首创于A.夏朝B.周朝C.秦朝D.汉朝8.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央集权”的含义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B.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必须听命于中央C.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D.皇权空前加强,实行君主专制9.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10.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A.实行了郡县制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术的事实C.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11.北宋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的措施是A.兵权收归中央B.充实中央禁军C.派文官做知州D.掌控地方赋税12.元朝开创的新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内阁制13.“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宋朝立法:杀人偿命。
《水浒传》描述武松为兄复仇杀人判充军,宋江失手杀人判充军,杨志卖刀受泼皮激怒杀人充军。
此现象表明A.封建国家,重用刑罚 B.立法明确、司法混乱C.立法严厉、司法灵活 D.司法不严、统治不稳2.“民主”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尚书》中就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的词句。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材料记载了中国早起的民主制度②材料中的“民主”即“民之主”③材料含有古人对天人关系的认识④材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治国理念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罗马法是指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有( )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②疆域的不断扩大③居民成份的日趋复杂④为近代法律奠定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下列史料记载的历史现象中,南北朝时期尚未出现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C.“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D.“时有七部尉,……南尉在草市北”5.《汉书•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
”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A.郡县制 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6.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
那么法庭将(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7.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 (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察举制8.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9.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度B、实行册封制度C、实行三省六部制D、设置理藩院10.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
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
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
由此可见唐代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C. 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11.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
”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B.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C.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D.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12.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13.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
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
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C.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14.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
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
由此看来,梭伦改革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15.古代斯巴达的监察官代表平民阶层,政治地位与国王、元老院平等,其职权以监察和司法权为主,与以军事、宗教权力为主的国王和以立法为主的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
这反映出监察官的设置()A.推进了斯巴达的政治分权B.确保了斯巴达司法的公正C.保证各阶级参与国家政治D.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16.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
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
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审议决策之权 B.监察百官之职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17.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
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
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
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A.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B.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C.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D.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18.《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皇帝的教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C.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19.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
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20.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谈及某种制度时说,“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21.某同学在学习了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以后把“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作为其探究课题,为此他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史料,你认为在其史料中与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关系最直接的是()A.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C.洪武九年,太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D.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22.建置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
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此沿革顺序对应的朝代顺序是()A.秦朝——唐朝——明朝B.唐朝——元朝——明朝C.唐朝——明朝——清朝D.汉朝——明朝——清朝23.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
当时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A.尚书省 B.宣政院C.中书省 D.枢密院24.这是一段有关罗马皇帝哈德良的插曲。
为了要举行祭祀仪式,哈德良走在前往神殿的路上。
途中被一个女人拦住,这个女人说要向皇帝请愿,哈德良回答说:“现在没有时间。
”抬脚准备继续前行。
那个女人于是对着他的背影喊了起来:“既然这样,你没有权力统治我们!”听到此言后,哈德良转身回到女人身边,听取了她的陈述。
这段插曲说明了A.罗马帝国妇女政治地位崇高 B.罗马帝国的主权属于所有公民C.罗马皇帝哈德良十分贤明 D.罗马帝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5.蒙古族与满族是实现中国统一的两个少数民族,其完成统一的相同条件有①本民族的统一及民族政权的建立②军事力量强大③国内其他政权的纷争或衰落④生产方式与文化的先进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6.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C.设立“中朝”、“内朝”制度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27.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
”材料反映了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B.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C.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与民主政治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28.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
”《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
”由此可以推断A.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C.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D.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29.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
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30.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文,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铜斗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令海内都同”。
此器物和铭文可以佐证东汉( )①意在加强中央集权②开始统一度量衡③维护思想上的统一④应用数学的发展A.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题(40分)31.(本题10分)制度创新是古今中外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材料二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中创新的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英美两国各采用了何种政体? 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在权力或地位上有何异同?(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2.(本题13分)材料一:光武皇帝愠(怒恨)数世之失权,忿(气愤)强臣(臣下)之窃命(窃取权力),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尚书台)。
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材料二:(隋文帝)设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