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是一种形象教育、情感教育。

它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陶冶感情.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而且在人的精神面貌上也受到了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内容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和突出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发展学生的想像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语文课的有限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领略美的魅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

那么,浯文教学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1.应注意挖掘教材的美.懂得欣赏美和感受美1.1道德的美。

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通过描写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纱、挑水、和气待人、救济穷人等日常小事,体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苦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的品质、宽厚仁慈的美德、坚强不屈的性格。

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把这些典型事例巧妙地编织起来。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构成一曲弘扬中华”女性”美德的颂歌。

1.2图画的美。

主要体现在说明文中。

如《苏州园林》、《桥梁远景图》等,无不从事物的构造、用材、做工、雄壮等等方面向人们展现这些建筑的美,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图画美。

那些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散文也给人以”人在画中游”的图画美的感觉。

如《济南的冬天》、《竹林深处人家》等文章。

2.领略文章的情境美很多文学体裁都需要描写环境。

一般说来.怍者在描写环境时都会带上他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的个性特点。

在这里,我们把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环境称之为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透过文章语言的具体意义.再参照自身的生活经验:这样日然而然就会在想像中加以补充,而形成一种”完整情境。

3.感受文章的人格美人格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主要通过社会性的人表现出来。

特定身份的人物反映特定的社会生活层面;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物折射出来的审美因素也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美学内涵。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引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思考美和创造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价值体现。

一、培养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欣赏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

教材中的经典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美的意象,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这些作品,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美的表现形式,并发展自己的审美观。

二、增强语言表达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上,还可以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故事编写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语言的韵律和节奏,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增加对美的感受。

三、促进情感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充满情感,审美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世界。

这种情感的认同与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从而培养同理心与情感交流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分享对文本的感受,进而增强他们的情感认知。

四、提升文化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时期,通过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文化。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

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五、促进综合发展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局限于学习和理解作品,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通过审美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

结论审美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还促进了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融入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追求美,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审美教育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活动等方面,介绍一些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1. 创设艺术氛围:教师可以布置课堂环境,如挂上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图片或名言警句,定期播放音乐等,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氛围,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通过精彩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艺术魅力和美感。

也可以通过课堂演讲、朗诵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3. 组织课外剧社和朗诵队等艺术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如课外剧社、朗诵队等,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朗诵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也可以邀请一些文学名家或艺术家来学校授课,与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创造力。

二、课外阅读1.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学生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往往来源于他们所读的书籍。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名著、诗歌、散文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读书分享,让他们可以通过朗读、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一个安静、舒适和有趣的环境。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阅读角,为学生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并定期组织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尽兴地阅读。

三、写作活动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如日记写作、诗歌创作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提供多样的写作题材和形式: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写作题材和写作形式,如议论文、记叙文、描写文等,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语文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语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教育内容。

实施审美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领略美的感受,培养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下面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实施审美教育的途径。

一、优秀文学作品的选取语文教学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选取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精心挑选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领略文学的意境和情感。

对于小学生,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让他们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感受美好的道德情感。

对于中学生,可以引导他们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让他们领略文学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

通过精心挑选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不仅要让学生领略文学作品中的美,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在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布置一些创作任务,比如让学生写一篇小故事、一首诗歌,或是进行一些语言组词的练习等,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美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加观察,多加思考,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用语言文字将美表达出来。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三、诗词歌赋的欣赏和朗诵诗词歌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诗词歌赋的欣赏和朗诵,让学生领略诗词之美,感受语言之美。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诗词歌赋,如《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文的韵律和艺术魅力。

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诗词歌赋的创作和欣赏活动,让学生在欣赏中领略诗词之美,在朗诵中感受语言之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作者从审美教育的特点、作用和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的特点1.形象性学生接受知识,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

中学语文教材中描绘了大量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

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冬天下小雪的情景:山坡上的积雪,风儿吹动的山头,日落时的融雪。

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妙的雪景画,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以形感人。

2.情感性凡优秀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如,《大堰河》的母子情、《背影》的父子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过零丁洋》的爱国情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以情动人,就是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动,进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愉悦性语文教学的愉悦性,是以形悦人,以情悦人。

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采用了三个结合和三个调动的方法:三个结合就是把文章和诗、画结合起来,三个调动就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器官。

导入新课时,我选用了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作为配乐,在乐曲的感染下,同学们沉醉在美的愉悦之中。

我再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进一步调动学生情感,初步沟通了作品情、教师情和学生情。

而后,我抓住课文所描述的对象:荷叶、荷花绘制了一幅彩图,引导学生读文看画,步入画境,体会荷塘月色的美;最后以南朝乐府诗中的《西洲曲》感受作者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让学生感到即是看画人,赏心悦目,又是画中人,仿佛身临其境。

二、审美教育的作用1.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大多数作品,是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美育是培养人的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的教育,通过美育,使人们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这也就是我们习惯上说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以培养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具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在学校众多的美育活动中,课堂美育是最重要的活动形式,而在课堂美育中,语文教学又是具有举足轻重的美育途径。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注意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却忽略了语文课的美育作用,只把它当成智育、德育的手段,而很少注意它在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及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的独到价值。

可以这样说,人类对美的信息的获得,对美的欣赏的视线,对美的创造的完成,对美的观念的确立,都与语文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以说,语文课从内容到形式无不与美学有关,语文课自然也就有了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语文课可以培养人正确认识美的形态。

美的形态多种多样,可以是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

而艺术美又包括文学美、绘画美、雕塑美、音乐美等多种形式。

先说自然美,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从徐霞客的《游黄山记》中认识了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劲松,也从徐霞客的《黄山记》看到了大自然中黄山的鬼斧神工之趣,从而认识了黄山的自然之美。

《与朱元思书》中春江的清流幽谷,《风景谈》断壁残磨的“桃林小景”、《岳阳楼记》洞庭湖阴雨季节的浊浪排空和晴日的上下天光,一碧万倾……不同的自然景物,给与我们不同的自然美,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或诉诸于视觉——线条、形状、色彩,或诉诸于听觉——冷冷作响的清流、婉转悦耳的鸟鸣,或诉诸于味觉、嗅觉——暗香浮动、清香扑鼻、芳草诱人。

而这些感受,让人由自然而社会,在流连忘返之后,既感受到自然之美,也感受到美的意蕴。

如《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自然美景之后,顺手带过“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事务者,窥谷忘返”,说明自然景物让忙于事务的人也会在自然中得到心灵净化。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一、引言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为教师开展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二、理论探讨1.审美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文学、自然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使其具有正确的审美标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情感性,通过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二是具有形象性,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三是具有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审美创造力。

2.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应用1.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资源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等。

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言运用、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文章的美学价值。

2.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美。

例如,在讲授《红楼梦》节选“黛玉葬花”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亲身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审美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如何挖掘文章中的意境美、开掘教材丰富的美育资源、培养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方法多样地加强美育教育、让学生学会欣赏语文的艺术美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育资源审美观意境美美育教育艺术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语文教学变得程式化、功利化和抽象化,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样的学习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而且还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让语文这一实践性很强的科目走出枯燥而又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一、挖掘文章中的意境美审美教育其实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能丰富并纯化人的情感,使人的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德育、体育主要与意志相关,智育主要增长知识与智力,而美育则直接与情感相联系。

美育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是德育、智育、体育所难以取代的。

中学语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很大程度上也属于情感教育,因此,语文与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甚至可以举行一场读诗会,看看谁读得最好。

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将学生引入这个意境。

二、开掘教材丰富的美育资源我们通常把山光水色等大自然中存在的美,称之为自然美。

作家在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而且也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点。

反映自然美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占有一定的数量。

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刘增山的《秋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这些作品犹如一幅幅色彩绚丽的画卷,生动地再现了壮丽的祖国河山和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景色。

这类写景作品易于理解,学生也喜爱阅读。

三、培养健康正确的审美观针对审美心理,引导阅读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巨大动力,在课外文学阅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审美能力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促进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引导学生接触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引导学生细读、欣赏和理解作品。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各类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2. 提倡创作与表达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通过创作与表达得到锻炼。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写作任务,如写景、写人、写事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类朗诵、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才能。

3. 培养学生欣赏文化艺术的兴趣学生对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艺术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的文艺演出,如音乐会、戏剧表演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4. 注重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语言是审美的媒介,只有掌握了准确、流畅、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欣赏、理解和表达审美情感。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课外阅读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5. 增加文化常识的学习学生的审美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

教师可以适时增加一些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文化常识的学习,如文学史、艺术流派、文学名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总结起来,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接触文学作品、提倡创作与表达、培养学生欣赏文化艺术的兴趣、注重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增加文化常识的学习等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只有通过系统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观。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借助语文教材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好的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和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即作为施教者只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却忽视审美教育。

这个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造成语文教学不健全,造成学生接受知识的不健全,最终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呢?一、要进行语言美的教育1、纯净美的教育。

语言的纯净美,指语言的纯洁,不含丝毫杂质,“透明度”极高。

它象山间的清泉,雨后的露珠,给人以身清气爽之感。

冰心的《笑》,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杨逆的《荔枝蜜》、《海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等,都是语言纯净美的典范,读之,可使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通过语言纯净美的教育,纠正学生用语中的不良习惯。

改掉说脏话,讲恶语的毛病。

要使学生懂得,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句好话,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使经济效益成千上百地增长。

此外,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近年来,一些不健康、丑恶,甚至反动没落的东西又死灰复燃。

如有的牌匾上写着“刘文彩纪念馆”,有的广告词写着“挺得起胸,才能抬得起头。

女人多‘曲折’,人身好精彩。

做一个胸怀丘壑的女人。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若论黄色书刊,那肉欲横流的污秽文字,更加令人恶心。

我们要将这些东西清除出语言阵地。

2、朴素美的教育。

语言的朴素美,指语言自然,不造作。

它宛如一身着素衣的村妇,淳朴淡雅。

王国维说:“自然之舌言情”即指语言在表达感情时要注重自然。

语言的自然,能达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给人以美的愉悦。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几处描写:……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逆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惴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没有任何惊人的词藻,却勾画出一幅有人有景,情景交融的风雪图。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又称“美育”。

它的目的是将审美经验、审美理想、审美成果传给下一代,使人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高。

美育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作为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之一。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

因此,语文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任务。

一、以情感人,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与人的需要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客观事物符合或不符合人的需要,都会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可驱使人积极地活动,消极的情感会削减人的活动能力和活动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情绪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对于回答得对的同学,教师要给予鼓励,特别是中差生,要让他们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对未能准确回答的学生,不当众指责,要投以鼓励的目光,让他们坐下来再思考。

另外,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加以辅导,能使学生备感亲切,从而增强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能力。

有了情感,才能去发现美、审视美。

离开了情感,审美就不可能实现。

语文教材里文学作品是依美的法则再现生活的,它是用一个个美的事实、美的形象打动人的情感,使读者完全沉浸到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里,以至忘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

再经过欣赏者自己的思考,由情感上升到理智,从而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逐步掌握辨别是非美丑的道德标准。

所以,情感是审美的主要标志,情感是美育的核心。

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去拨动学生的“情”弦,去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

例如讲读李白的《望天门山》时,师生不能不被诗人的激情所感染。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一“断”一“开”“流”又“回”,既写出了楚江千回百折的雄奇秀丽景色,又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既写出了青山、红日的壮丽,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没有 什 么 奇 观 异 景 ,烽 火 台燃 起 的
那 一 股狼 烟 就 显 得 格 外 醒 目 ;沙漠
佩 的 。在 当今 竞 争 激 烈 的社 会 ,我 们 更 应 学 会 宽 容 ,努 力 做 一 个 善 良
是 一 种 内在 美 ,是 人 类精 神世 界 的
美。 ”这 种 美 ,能 引 起 学 生 思 想 情
智 直 亡

三 、联 系上 下 文 .感悟 内容 美 语 文 的 审美 教 育 ,不 能 只停 留 在 作 品 中 的景 物 美 、形 象美 等 客观 美 的表 面 品 味 、欣 赏 方 面 ,还 要 引
平 ,最 后 三 拳 将 镇 关 西 打 死 的 故 事 。从 中可 见鲁 达性 格 豪 爽 ,仗 义 疏 财 ,嫉 恶 如仇 ,同情 弱 者 ,行 侠 仗 义 的 精 神 。教 师在 分 析 鲁 达 形 象

动 作 ,挖 掘 出 人 物 豪 爽 、 仗 义 疏
财 、嫉 恶 如 仇 的 高 尚品 格 。 如 听完 金 氏父 女 哭 后 ,毫 不 犹 豫地 摸 出身 上 的 全 部 银 两 倾 囊 相 助 ,觉 得 少 , 又 向 朋 友 借 钱 , 见 李 忠 只 “摸 ”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 : “ 人 的心 灵 美
例如 王维 的 《 使 至塞 上 》 中
“ 大 漠 孤 烟 直 ,长 河 落 日圆 ” 这 一 句 ,教 师 点 拨 “ 大 ” 让学 生体 会 到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 “ 孤 烟 ”使 学
生 体 会 到 景 物 的 单 调 ,边 塞 荒 凉 ,
况 下 的 逃 票 固然 不 对 ,但 也 是 可 以 理 解 的 。 为 了儿 子 ,她 放 弃 用 票 根 报 销 的计 划 ;她 面对 红 衣 青 年 的 苛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审美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的延伸,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人文素养。

本文将探讨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与美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思维和情感正处于发展阶段,适时的审美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和感受世界。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语言能力:通过对优美文学作品的欣赏,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丰富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

培养情感:文学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能够体验到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情感共鸣。

拓展视野:通过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理解多元文化。

三、实践策略1. 选择优美文本在语文教材中选择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小说片段,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阅读和赏析。

例如,选取古诗词进行朗读,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结合审美体验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审美体验活动,比如:绘画: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学作品进行绘画,以视觉的形式表达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表演: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体验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3. 创设讨论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审美想法,老师可以引导讨论,通过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4. 结合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相关的音乐、视频、图片等,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同时结合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更好地感受文字的美感。

5. 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写出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1. 引言1.1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在当今社会,审美素养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感知美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增强审美观念,培养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更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个拥有良好审美教育的学生,不仅在语文领域表现出色,同时在其他学科也能展现出更好的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该引起广泛重视和深入推广。

1.2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而审美教育则是通过感知、体验和鉴赏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法、修辞和写作技巧,更要求他们能够欣赏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感受美的力量。

审美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丽和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审美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内涵,提高表达情感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引入多样化的审美观念,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活动,以及注重语言表达的美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和文学艺术素养。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提倡多元化的审美观念提倡多元化的审美观念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多元化的审美观念意味着不拘泥于传统的审美标准,而是要尊重每个个体对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审美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什么是审美教育;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三、如何促进初中生的审美能力。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指通过对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学习和体验,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的教育。

它不仅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学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习名著、诗词歌赋、戏曲等文艺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品味水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名著阅读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化的发展历程,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2.诗词歌赋鉴赏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歌赋,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感受力。

3.传统戏曲学习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传统戏曲,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品味和能力。

4.现代文学阅读现代文学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下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精神观念。

通过阅读现代文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性,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

三、如何促进初中生的审美能力1.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如讲解、分析、演示、互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实践体验式教学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和体验。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艺术,增强他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3.多方位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建立多方位的评价机制,既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又注重评价学生的文艺素质和审美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教育形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文学作品、经典诗词、散文的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培养艺术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拓展思维,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下面我们来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选材。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故事、诗歌、童话等,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的感受。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美妙动人的诗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情感。

可以采用情境再现、趣味展示、美学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味美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创作、绘画等方式,将阅读中的美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美的力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美的追求和感受。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注重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美、注重将美融入生活并进行实际应用,从而真正发挥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的力量,享受美的乐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注: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若需要高中级别的,请详细说明。

】。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审美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审美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以提高其审美水平和素养的教育过程。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美学知识和艺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感知、欣赏和理解美的文化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

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文学作品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使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

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具有更加丰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解读,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蕴,提高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热情和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学研讨和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文学批评和评论,提高其文学鉴赏水平和批评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赏析和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和文化眼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情怀。

五、思考和建议在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审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丰富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要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环境,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教学氛围和文学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学作品,善于欣赏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是通过具体课文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祖国的丰厚文化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丰富的表达手段,培养学生充分地感受美、正确地鉴赏美。

其次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时处处、时时留心观察美的事物、美的生活。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那么, 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一、利用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小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应贯穿在各科教学中,音乐课以优美的乐曲,和谐的旋律,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美术课以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使学生赏心悦目;体育课以健美的动作,激烈的竞争,使学生身心愉悦……语文课中的美育,则是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形象,悦目的环境以及富有韵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在这方面语文教材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包括有自然美与社会美两部分内容。

(一)以人物形象净化学生心灵社会美,就是社会生活美,它以光辉的形象,感人的事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从而获得激荡人心的美感。

教材中的社会美的审美范畴包含了崇高美、壮美、优美。

(1)崇高美。

这是一种伟大的庄重圣洁的美。

例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崇高精神;《工人代表》中刘少奇不畏强暴的胆略;《一个苹果》中战斗集体的阶级情谊……这些形象具有强烈的道德震撼力量。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谈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引导他们进行文学鉴赏,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大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审美教育,将其融入教学中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将审美教育纳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审美教育、大学语文教学、审美情操、文学鉴赏、审美能力、兴趣、重视、学生发展、教学效果、融合、意义。

1. 引言1.1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修养和素养。

通过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情感修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审美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艺术作品。

审美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引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参与艺术创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将其融入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1.2 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美育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始终贯穿的教育内容,它潜移默化地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可开发智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给学生美的滋养和熏陶,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观
当前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的一种倾向是重视教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忽视了教他们如何做人,为了获得好的分数和升学率,集中于客观知识的传授面忽视共他方面的教育。

这种现象是当今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

固然,我们应看到语文在实用推广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更应注意语文教学现实功利性的负面影响,中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行为、思想的可塑性时期,这一时期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外,更应加强对学生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健康心理的培养,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教育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
语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我们立国立人的依靠。

中国语言文字的背后是人性美、人格美。

在青少年时期,让学生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乃至学生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为一个人的“少年记忆”往往给人一生带来影响,是每个人最长久的记忆。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它的双重性: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

因而,语文教学不光是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鲜活的文字对学生进行心灵和智慧的开发、性情的陶冶和人格个性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三、贴近现实生活进行语文教学
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作为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里有限的篇目,而应力图使学生走近形形色色的生活,体悟不同的人生,让学生在自已身边的广阔生活天地里学习知识,认识社会和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对真、善、美生活的热爱,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

所以,为了学生以后的生存、社会的需要和民族的发展,应尽量把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内容,使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大胆创新,将审美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和具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