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穴位之郄穴(附有穴位图)
轻松学十六郄穴(二)
轻松学十六郄穴(二)轻松学十六郄穴(二)2021-07-19 18:44·医学普及课堂•郄门【类属】手厥阴心包经郄穴【位置】掌长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腕横纹上5寸左右。
【取穴方法】从大陵沿着手厥阴经的缝隙往上循摸,在肌腱和肌肉移行处能感到一个细窄的缝隙,即是郄门。
【刺灸法】直刺0.5~1.0寸。
得气的深度,脉节在0.2~0.3寸,肉节0.5~0.8寸,筋节0.8~1.0寸。
可灸。
【功效】止痛安神,清营止血。
【主治】咳血,呕血,缪血。
五心烦热。
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痔疾。
胸痛,心肌炎,胸膜炎,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乳腺炎。
【考证】《甲乙经》曰:心痛,呕血,惊恐畏人,神气不足,郄门主之。
•会宗【类属】手少阳三焦经郄穴。
【位置】在手背腕横纹上三个凹陷。
外关上一个凹陷处,在支沟尺侧旁开一筋。
【取穴方法】从腕横纹沿着手少阳经的缝隙循摸至外关,从外关再往上摸一个凹陷,此凹陷是支沟。
从支沟往尺侧循摸,滑过一条筋至一个缝隙中,在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就是会宗。
【功效】清泻三焦,开窍,理气止痛。
【主治】耳病,耳鸣,耳痛,耳聋。
眼病。
气滞,喘满。
运动后肌肉痛。
【考证】《外台秘要》曰:会宗主肌肉痛,耳聋,羊痫。
•外丘【类属】足少阳胆经郄穴【位置】在外踝上7寸左右,在腓骨前缘,于腓骨长短肌和趾长伸肌之间。
【取穴方法】从外踝尖,沿着腓骨“脊”顺着腓骨向上循摸,在骨和肉交会之处是绝骨。
从绝骨外再往上循摸4个凹陷,外丘位于第四个凹陷中。
循摸时必须在腓骨前缘,于腓骨长短肌和趾长伸肌之间。
【主治】胸胁痛。
少阳经胸胁部皮肤病,如带状疱疹。
【考证】《百症赋》曰:外丘收乎大肠。
《甲乙经》曰:胸胁支满,头痛,项内寒热,外丘主之。
•中都【类属】足厥阴肝经郄穴【位置】在内踝尖上7个凹陷,在胫骨后侧,趾长屈肌和比目鱼肌之间。
【取穴方法】先定蠡沟(其位于内踝上第五个凹陷处,于趾长屈肌和比目鱼肌之间)。
沿着足厥阴经的缝隙,从蠡沟再往上循摸两个凹陷。
针灸必背歌赋之十六郄穴
针灸必背歌赋之十六郄穴
【原文】
郄犹孔隙义,本是气血聚。
病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逼。
胃经是梁丘,脾应地机彻。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
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列。
胆郄在外丘,肝郄中都立。
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
阳维郄阳交,阴维筑宾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郄有空隙义,本是气血聚,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的部位。
大多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各有一个郄穴,共计16穴。
郄穴在生理上为气血深聚之处,在病理上也是脏腑经脉病证的反应点。
郄穴具有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双重作用。
在诊断方面,许多急性或慢性病会在郄穴出现不同反应,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
例如心痛、胸闷患者,往往在患侧手厥阴经郄门穴出现压痛;月经不调、痛经患
者常常在足太阴经地机穴有压痛。
急性胃痛,会在胃经郄穴梁丘出现压痛;大肠经郄穴温溜压痛,可提示消化道穿孔;心动过速时可在心经郄穴阴郄或心包经郄穴郄门出现压痛;肺经郄穴孔最出现压痛,可见于肺结核咳血或哮喘急性发作。
郄穴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其中阴经郄穴还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证。
例如胃经郄穴梁丘主治急性胃痛;心经郄穴阴郄、心包经郄穴郄门用于治疗心绞痛、呕血;小肠经郄穴养老治疗急性肩背疼痛、落枕;脾经郄穴地机用于治疗痛经、崩漏、便血;肺经郄穴孔最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咯血、痔疮下血等。
郄穴名词解释
郄穴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郄穴不?郄穴啊,那可真是中医经络里超级重要的
一部分呢!就好比是身体这个大地图上的特殊站点。
咱就说啊,郄穴就像是道路上的关键转折点。
比如说,你要去一个
地方,总会有那么几个特别的地方是你必须经过的,郄穴在经络里差
不多就是这样的存在呀!
郄穴一共有十六个呢,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每个郄穴都有它
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比如说孔最穴,那对咳嗽、咯血等毛病可有效果啦!哎呀,这就像你家里有个专门应对某种问题的神奇工具一样。
“嘿,那郄穴到底咋发现的呀?”有人可能会这么问。
嘿嘿,这可是
咱们老祖宗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得来的呀!他们就像超级侦探一样,一点点摸索出这些神奇的穴位。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中医在给病人治疗,就用到了郄穴。
那
病人腰疼得厉害,中医就在委中穴那里按了按,嘿,没多久,病人就
感觉轻松多了。
这可太神奇了吧!
郄穴在中医治疗里的作用可大啦!它们可以诊断疾病,还能治疗疾
病呢。
就好像是身体的报警器和修复器。
当身体某个地方出问题了,
郄穴可能就会有反应,这时候中医就能通过郄穴来判断病情。
然后呢,通过刺激郄穴,又能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总之啊,郄穴可不是一般的穴位,它们是中医经络学里闪闪发光的
宝贝!郄穴是中医经络系统中非常重要且独特的组成部分,对中医的
诊断和治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真应该好好了解和重视它们呀!。
特定穴系列之郄穴、络穴
特定穴系列之郄穴、络穴之前已经讲过很多特定穴了,今天咱们来复习下郄穴和络穴。
郄穴和络穴在临床中经常用,有时候却没意识到这个穴位是郄穴、络穴,只考虑到这个穴位常规的治疗功效,并没有考虑到这个穴位作为特定穴的功效。
郄穴的“郄”字,原音念qie(四声,音同“切”),所以在外面看到一些老专家说“qie穴”的时候要知道其实说的是“郄穴”。
学习郄穴的内容,首先要明白其定义,郄穴是经气深聚的地方,位置一般在肘膝关节以下,针刺深度会较深,才会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郄穴主要治疗急性疾病。
什么是急性疾病?比如胃痛,有隐隐作痛、刺痛、胀痛、绞痛,以上各种疼痛性质哪一种算是急症?“隐隐作痛”和“胀痛”算不上急症,但是胃痉挛的绞痛、急腹症的胀痛肯定是急症。
治疗胃痉挛的时候,除了选用合穴、募穴、背俞穴,根据辨证的虚实,采用“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方法,选用本经或者异经的子母补泻法之外,必用胃经的郄穴梁丘。
如果不是急症,即便使用了郄穴,也体现不出它的效果。
中医急症治疗以郄穴为主。
如肾绞痛的病人,可以用水泉,之前有过案例,患者肾结石,打杜冷丁无效,来到我这里针灸治疗,就用了两个穴位,当时针入痛止,其中有一个穴位就是水泉,这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案例。
胆绞痛亦如此,有时候我们在遇到胆绞痛的患者,选用胆囊穴、阳陵泉,止痛的效果有时候不是那么理想,这时选用外丘穴的话,患者疼痛很快就止住了。
虽然说临床可能很少会遇到这样的急症,但是心里要有这个概念,以后真的遇到这样的患者,心里就会有相应的治疗方案。
再如痛经的病人,在疼痛剧烈的情况下,一般选取三阴交穴,但很多时候,单用三阴交临床效果不是很好,这时候可以加用地机穴,大家知道地机穴是治疗痛经的常用穴,却忽略了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
选用地机穴后,若效果仍不好,而且患者以两侧少腹疼痛为主,此时可取肝经的郄穴。
除十二正经郄穴外,尚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四个郄穴,共有十六个郄穴。
所有郄穴都是指经气深聚的地方,一般在肘膝关节附近,总的来讲阳经郄穴治痛,阴经郄穴治血,但是具体到每条经络,情况又各不相同。
12经脉之穴:井、荥、经、合、原、络、郄!(附特效穴)
12经脉之穴:井、荥、经、合、原、络、郄!(附特效穴)12经脉之井穴、荥穴、经穴、合穴、原穴、络穴、郄穴表天人合一它们都是人体12条正经上的精兵强将,是一穴胜十穴的特效穴位。
【井穴】是主管我们身体上12条正经所有支脉的穴位井穴, 五俞穴的一种,均位于手指或足趾的末端处.《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出为井。
」也就是指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开始的泉源一样。
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故又称“十二井穴”,其名称是:肺 -- 少商大肠 -- 商阳心包 -- 中冲三焦 -- 关冲心 -- 少冲小肠 -- 少泽脾 -- 隐白胃 -- 厉兑肝 -- 大敦胆 --(足)窍阴肾 -- 涌泉膀胱 -- 至阴指手指揣的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仲、少泽等六穴(左、右共十二穴)说的,为治疗中风、突然昏倒的急救要穴。
井是水源头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说:“病在藏者,取之井。
”《难经·六十八难》言:“井主心下满。
”所以,如果您身上出现发热、胸中烦闷等症状,那就要在井穴上贴同气相求的药物,使其性气通过井穴进入经脉,最终调治好这些疾病。
【荥穴】是主管人体发热问题的穴位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
”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
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
”《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
”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所以,将药物贴在荥穴之上,其性气就能在它的引导下汩汩流入脏腑中,到达由火引起的各种疾病所在之处。
像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的这样的问题,当然首先要找荥穴不可。
【经穴】是主管喘、咳、寒、热之证的穴位“经”是人体12条正经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样。
经穴一般在腕踝关节以上。
能治人体各个脏腑的病。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行为经。
穴位分享之四十八?阴郄穴
穴位分享之四十八阴郄穴
手少阴心经阴郄穴,少阴,心经也。
郄,孔隙也。
穴名之意指本穴经水循地部孔隙回流地之深部。
理同阴郄名解。
郄穴之意与本名解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功效:宁心安神、清热止血、通经活络。
主治:胃脘部疼痛、吐血、心痛、盗汗、失语、鼻衄。
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特效按摩:按摩阴郄,对骨蒸盗汗(晚上睡觉心里烦躁,易做噩梦,一出汗就醒,醒时不出汗)有特效。
用手指指腹按压阴郄穴位,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每日经常按摩阴郄穴位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小儿抽筋等。
此穴常用来治疗本经之心痛、心悸等症状。
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故常用此穴治疗盗汗。
肺痨之阴虚火旺引起的盗汗、潮热,配以神阙、膏肓疗效较好。
宠物特定穴介绍 郗穴
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
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阴维脉 阴蹻脉
郄穴 孔最 郄门 阴郄 地机 中都 水泉 筑宾 交信
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梁丘 外丘 金门 阳交 跗阳
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 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
郄穴的名称和位置,首载于《针灸甲乙经》。
郄穴在临床当中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 进行检查虚实的征象。
郗穴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
原穴络穴郄穴的功能主治
原穴络穴郄穴的功能主治原穴•原穴为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足阳明胃经。
•原穴主要功能是调节胃肠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原穴主治胃痛、胃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疾病。
•按揉原穴可以缓解胃痛、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食欲。
穴络•穴络是中医学中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人体内部穴位之间连接起来的通道。
•穴络起到了人体气血运行的作用,保持了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穴络包括经络和络脉,经络贯穿全身分为十二经络、八脉、奇恒之脉等。
•经络的畅通与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经络阻塞可以导致疾病产生。
郄穴•郄穴是指位于人体穴位的一种,位于手太阴肺经。
•郄穴有很多主治作用,对于肺部疾病和其他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郄穴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闷、肩背痛等疾病。
•按揉郄穴可以舒缓上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增强肺部功能。
郄穴的主治作用•对于咳嗽和气喘,按揉郄穴可以舒缓呼吸道的急性症状,缓解痰多、喉咙干痛等症状。
•对于咳血,按压郄穴可以止血,减轻咯血的症状。
•对于胸闷和肩背痛,按揉郄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胸闷不适和痛感。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按揉郄穴可以增强肺部功能,提高免疫力,使疾病更快康复。
郄穴的按揉方法•郄穴位于手掌尺侧,手腕横纹上四分之一处。
•可以使用食指、中指或拇指按揉郄穴。
•以适当的力度按压,可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按揉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
注意事项•按揉穴位时要保持指甲整洁,避免刺激皮肤。
•按揉时要适度用力,避免过度刺激。
•按揉穴位前要洗手,保持清洁。
•按揉时要注意放松身体,避免紧张和压力。
总结原穴、络穴和郄穴都是人体穴位中的重要穴点,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通过按揉这些穴位,可以缓解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按揉这些穴位,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针灸郄穴治疗急症
针灸郄穴治疗急症针灸郄穴治疗急症最近看(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对郄穴有所领悟。
过去所写的文章未涉及过郗穴,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郗穴原来对治疗血症和痛症有如此大的功用。
怪不得《人体自由大药》一书的作者武国忠先生道出一句:“有急病的时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药”。
为了进一步了解郗穴对治疗血症和痛症的功效,尤其探讨利用郗穴一穴治疗急症的功用,遍查典籍,现总结于后,奉献给大家。
郗穴的名称和在人体的分布首载于《针灸甲乙经》。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用,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只有胃经的郄穴梁丘在膝以上,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这十六个郗穴是:手太阴肺经孔最穴,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手少阴心经阴郄穴,手阳明大肠经温溜穴,手少阳三焦经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足太阴脾经地机穴,足厥阴肝经中都穴,足少阴肾经水泉穴,足阳明胃经梁丘穴,足少阳胆经外丘穴,足太阳膀胱经金门穴,阴维脉筑宾穴,阳维脉阳交穴,阴跷脉交信穴,阳跷脉跗阳穴。
郄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
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
此外,郄穴还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发生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十六郗穴在人体的分布以及功用:1、足太阴脾经之郄穴--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可治疗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症。
配三阴交穴治痛经;配隐白穴治崩漏。
配合穴阴陵泉治疗股内侧痛。
股内侧痛多由气虚寒凝,经脉失养,肌肉挛缩而成。
其病位属脾经所过之处,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是本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之功,阴陵泉是脾经之合穴,脉气最盛,使气随血流,气行血行,脉道充盈,气血流畅,经筋和缓,疼痛自止。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操作: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操作: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按压穴位。指压时可 稍微用力,并且可以一并按摩穴位四周的 肌肉。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配伍: 配大陵穴止咯血;配曲泽穴、大陵穴治心 痛;配梁丘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治神经 性呕吐;配内关穴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治法: 寒则通之补之,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郄门穴
拼音:xìmén 别名: 经络:心包经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取穴: 郄门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 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解剖:
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 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 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 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 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运行: 由体表回流体内。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气血: 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温热经水。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附注: 心包经郄穴。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功能: 疏导水湿。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心烦,咳血呕血,衄血, 疔疮癫疾。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操作: 刺法:直刺0.5-0.8寸。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解析:
1)郄门。郄,孔隙也。门,出入的门户 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 流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曲泽穴传来的温 热经水,行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 流心包经的体内经脉,故名。
中医穴位详解:郄门穴
解析: 2)心包经郄穴。理同郄门名解。
老中医:急救时,郗穴的妙用
自己出现急病的时候,可以在尚有神志和活动能力的时候使劲按郗穴,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急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暂时采取这个方法,这是起死回生的善举。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为之做好手到病除的准备。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治病慢,但我绝不同意这个观点。
比如,某人心脏病忽然发作,昏过去了,怎么办?这时无论是去找哪个医生,都得要耗费一些时间,很多时候,还没等送到医院,人就不行了。
再比如急性哮喘,发作的时候,人的感觉简直是生不如死,痛苦万分,有时一口气没接上来,也就撒手人寰了。
再快的车,把病人送到医院,都是需要时间的,而病魔是不等人的。
郄门穴急救概述真正的急救,是当场救治,是在医生和救护车还没有到来时,把疾病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点。
这时候靠谁?靠我们自己,或者靠我们身边懂一点医学知识的人。
西医教给老百姓的急救方法只是为等待医生前来治疗争取一些时间。
实际上,遇到了心脏病发作或急性哮喘这样的急症,通过中医的取穴进行急救,是很快速、很有效的。
比如,心脏病突然发作,就马上取心包经上的郄门穴这个大药;急性哮喘,就取肺经上的孔最穴大药,只要对它们进行强烈刺激,比如扎针,或者进行强有力的按压,往往都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起死回生。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急性疼痛,一般取阳经郗穴,比如,肚子疼可以在温溜、养老、会宗穴上找高升点;胃痛可取梁丘穴来按压;胆囊疼痛可按揉外丘穴;这些高升点穴位都是急救的大药,您使用时要采取指压带揉动的方式,每个点按压的时间可长可短,短则5—6分钟,长则20分钟不等,视病情的缓解情况而定。
阴经的郗穴治疗出血阴经的郗穴可以用来治疗人体的各种出血之症,尤其是内脏出血。
比如,咳血可以按压肺经的郗穴孔最,尿血可按压肾经的郗穴水泉,女子崩漏可按压肝经的郗穴中都等。
选穴时视具体情况而定。
这些大药是我们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用得上的。
当急病发作的时候,可以在尚有神志和活动能力的时候使劲按郗穴;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急病的时候,我们也要伸出援助之手,那可是起死回生的善举。
原穴_络穴_郄穴_下合穴_八会穴_八脉交会穴_募穴_明细表
十二原穴十二经各有一原穴,均分布在四肢腕踝关节附近。
原穴与三焦有密切的关系,是脏腑原气腧注、经过,留止的部位。
导源于脐下肾间动气,而腧布全身,调和内外,宣上导下,关系到整个人体的气化功能,特别是对促进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有一定意义。
《难经.六十六难》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原穴不仅可以治疗五脏六腑之病,而且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断脏腑功能的盛衰。
十二经原穴十五络穴络穴是指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
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里两经相关疾病的作用,它们可治疗表病、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
任、督及脾之大络的络穴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之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
十五络穴原络配穴在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多配合应用,称为“主客原络配穴”。
它是以脏腑经络先病、后病为依据。
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之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之络穴。
原络配穴十六郄穴“郄”(qie)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郄穴大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归纳起来,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如咯血时,临床多选用孔最(肺经郄穴),胃痛时多选用梁丘(胃经郄穴)。
临床应用时,郄穴不仅用于治疗而且可以诊病。
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协助诊断。
郄穴共16个,十二经各有1个郄穴。
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1郄穴,多分布于四肢肘膝部以下。
十六郄穴六腑下合穴下合穴是指手三阳穴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六腑下合穴包括足三阳经的合穴以及手三阳经合于足三阳经的3个腧穴。
共计6个。
六腑下合穴八会穴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能治疗其病变。
《难经.四十五难》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说明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1).脏会章门:又为脾募。
脾、胃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神奇的穴:十六郄穴
神奇的穴:十六郄穴经脉(阴经)肺经心经心包经脾经肾经肝经郗穴孔最阴郄郄门地机水泉中都经脉(阳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膀胱经胆经郗穴温溜养老会宗梁丘金门外丘急性疼痛,一般取阳经郗穴,比如,肚子疼可以在温溜、养老、会宗穴上找高升点,胃痛可取梁丘穴来按压,胆囊疼痛可按揉外丘穴,这些高升点穴位都是急救的大药,您使用时要采取指压带揉动的方式,每个点按压的时间可长可短,短则5~6分钟,长则20分钟不等,视病情的缓解情况而定。
阴经的郗穴可以用来治疗人体的各种出血之症,尤其是内脏出血。
比如,咳血可以按压肺经的郗穴孔最,尿血可按压肾经的郗穴水泉,女子崩漏可按压肝经的郗穴中都等,选穴时视您的具体情况而定。
这些大药是我们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用得上的。
当急病发作的时候,可以在尚有神志和活动能力的时候使劲按郗穴;当我们身边的人出现急病的时候,我们也要伸出援助之手,那可是起死回生的善举。
人生无常,我们一定要为之做好手到病除的准备。
最近看(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对郄穴有所领悟。
过去所写的文章未涉及过郗穴,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郗穴原来对治疗血症和痛症有如此大的功用。
怪不得武国忠先生道出一句:“有急病的时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药”。
为了进一步了解郗穴对治疗血症和痛症的功效,尤其探讨利用郗穴一穴治疗急症的功用,遍查典籍,现总结于后,奉献给大家。
郗穴的名称和在人体的分布首载于《针灸甲乙经》。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用,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只有胃经的郄穴梁丘在膝以上,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这十六个郗穴是:手太阴肺经孔最穴,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手少阴心经阴郄穴,手阳明大肠经温溜穴,手少阳三焦经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足太阴脾经地机穴,足厥阴肝经中都穴,足少阴肾经水泉穴,足阳明胃经梁丘穴,足少阳胆经外丘穴,足太阳膀胱经金门穴,阴维脉筑宾穴,阳维脉阳交穴,阴跷脉交信穴,阳跷脉跗阳穴。
十六郄穴
十六郄穴:(1)阴经郄穴多治血证.(2)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郄是孔隙义,气血深藏聚,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蹻跗阳走,阴蹻交信期,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郄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
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
此外,郄穴还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发生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十六郗穴在人体的分布以及功用: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之郄穴--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该穴具有手太阴肺经清热凉血之功,善治血证,主治咯血、呕血等出血疾患。
尺泽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针刺此穴可泻本脏之热,故有泻肺热,凉血止血之功,主治潮热,咯血,咽喉肿痛等,两者配伍使用治疗阴虚火旺咯血。
2、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之郄穴--温溜穴,在屈肘时,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手阳明大肠经上5寸处。
该穴可治疗急性疼痛,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祛瘀止痛之功,主治咽喉肿痛,面肿等。
《甲乙经》:喉痹不能言,温溜及曲池主之。
两者还共同具有祛风湿,利关节,通经络,止痹痛之功,用以治疗上肢不遂,肘臂痛等。
3、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之郄穴--粱丘穴,取该穴时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
足阳明胃经该穴是足阳明脉气深聚之处,故有理气和胃止痛之功,主治胃痛,胃肠痉挛等症。
足三里是足阳明之下合穴,是治疗脾胃病的首选穴,能补能泻,能升能降,具有健脾,消积滞,和胃降逆,通腑利湿之功。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取之三里也。
本穴为机体强壮要穴,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扶正培元之功益彰。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图、配伍、主治病症和功效与作用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图、配伍、主治病症和功效与作用郄门穴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郄即孔隙,是气血聚会之所。
门,人所出入处,意指门户。
本穴为手厥阴之“郄”,在前臂两筋间,其穴深大,故名之。
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图、配伍、主治病症和功效与作用。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图郄门穴的配伍郄门穴配心俞、膻中治风湿性心脏病。
郄门穴配心俞、大椎治心肌炎。
郄门穴配内关,膈俞治心胸痛。
郄门穴配曲池、三阳络治咯血。
郄门配内关、曲泽,治心胸痛。
郄门配三阳络、曲池,治呕血。
郄门配神门、三阴交,治不寐。
郄门配大陵、郄门,治咳血。
郄门配曲泽、大陵,治心痛。
郄门配尺泽、肺俞,有清营止血的作用,主治咳血。
郄门配神门、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心绞痛。
郄门配膈俞,有宽胸利膈的作用,主治膈肌痉挛。
郄门穴的功效与作用郄门具有宁心安神,清营止血的功效。
郄门有宁心安神、清营凉血作用。
郄门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善治血证,心包属相火,心藏神,主血脉,故能凉血止血,宁心安神,治疗以上诸证。
郄门穴针刺以治疗急性血证和心胸痛为主。
治疗急性心胸痛,针感向上;治疗手指麻木疼痛,针感向下;治疗肺心证,配太渊。
郄门有宁神理气和血之功,主治心痛,心悸,衄血,呕血,咯血,胸痛,疔疮,痫证。
郄门穴主治病证郄门穴主要用于心神、血证疾患等:如心痛,心悸,五心烦热,胸痛,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胸膜炎,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咳血,呕血,衄血,痔疮及乳腺炎,膈肌痉挛,臂神经痛,疔疮,胸胁痛,前臂痛,癫疾,癔症,惊恐畏人,心烦,久疟,久痔,心绞痛,精神病,乳腺炎,胃出血等。
郄门穴主要用于心神、血证疾患等:如心痛、心悸、五心烦热、胸痛、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律失常、胸膜炎、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咳血、呕血、衄血、痔疮及乳腺炎、膈肌痉挛、臂神经痛、疔疮等。
郄门穴主治心痛,心悸,呕血,衄血,胸胁痛,前臂痛,疔疮等。
郄穴表
经脉(脏腑)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阴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阳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阴跷脉
奇经八 脉
阳跷脉 阴维脉
阳维脉
特定穴之郄穴
郄 穴(16穴) 孔最郄: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地机: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中都: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水泉:太溪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 温溜:腕背横纹上5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会宗:腕背横纹上3寸尺桡骨间 养老:腕背横纹上1寸尺骨头桡侧缘 梁丘:髌骨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腱间 外丘: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 金门:外踝前缘直下第5踷骨粗隆后方 交信(肾经):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凹陷处复溜前0.5寸 跗阳(膀胱经):昆仑直上3寸腓骨与跟腱间 筑宾(肾经):太溪直上5寸比目鱼肌与跟腱间 阳交(胆经):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地机、孔最、温溜、梁丘、阴郄,十六大郄穴要牢记
地机、孔最、温溜、梁丘、阴郄,十六大郄穴要牢记郗穴的名称和在人体的分布首载于《针灸甲乙经》。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用,是空隙、间隙的意思。
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只有胃经的郄穴梁丘在膝以上,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郄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
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
此外,郄穴还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发生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十六郗穴在人体的分布以及功用:1、足太阴脾经之郄穴——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可治疗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症。
配三阴交穴治痛经;配隐白穴治崩漏。
配合穴陵泉治疗股内侧痛。
股内侧痛多由气虚寒凝,经脉失养,肌肉挛缩而成。
其病位属脾经所过之处,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是本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之功,阴陵泉是脾经之合穴,脉气最盛,使气随血流,气行血行,脉道充盈,气血流畅,经筋和缓,疼痛自止。
2、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该穴具有清热凉血之功,善治血证,主治咯血、呕血等出血疾患。
尺泽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针刺此穴可泻本脏之热,故有泻肺热,凉血止血之功,主治潮热,咯血,咽喉肿痛等,两者配伍使用治疗阴虚火旺咯血。
3、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在屈肘时,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该穴可治疗急性疼痛,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祛瘀止痛之功,主治咽喉肿痛,面肿等。
《甲乙经》:喉痹口不能言,温溜及曲池主之。
两者还共同具有祛风湿,利关节,通经络,止痹痛之功,用以治疗上肢不遂,肘臂痛等。
(原创)人体穴位一胳膊手部(36)郄门穴
(原创)人体穴位一胳膊手部(36)郄门穴按摩郄门穴的作用与好处缓解治疗心痛、心悸、呕血、胸胁痛、前臂痛、腋肿、癫痫等,郄门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郄门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郄门穴位位置图】【图解郄门穴位的位置】;【郄门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正坐或仰卧,仰掌取穴。
【取穴方法】;仰掌,微屈腕,在腕横纹上5寸,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于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穴位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穴名解说】;【郄门穴】;经穴名。
出《针灸甲乙经》。
属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之郄穴。
【穴位含义】;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
【名解】;郄门。
郄,孔隙也。
门,出入的门户也。
郄门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回流体内经脉。
本穴物质为曲泽穴传来的温热经水,行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包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郄门。
【按摩郄门穴位的作用与好处】;【主治病症】;心痛、心悸、呕血、胸胁痛、前臂痛、腋肿、疔疮、癫痫等。
【作用功效】;郄门穴,清热止血、宁心止痛、理气安神、活血泄热。
【古代记述】;心痛、心悸、胸痛、咳血、呕吐、呕血、癫狂,惊恐、畏人、神气不足、久疟不瘥、五心烦热、肘臂挛痛、疔疮、胸疽、久痔、鼻衄。
【近人报道】;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速、胸膜炎、膈肌痉挛。
【穴位配伍】;郄门穴配梁丘穴、足三里穴、太冲穴治神经性呕吐;郄门穴配内关穴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郄门穴配曲泽穴、大陵穴治心痛。
(2).配大陵止咯血;配尺泽、肺俞,有清营止血的作用,主治咳血。
配曲池、三阳络治咯血。
(3).配神门、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悸,心绞痛。
配内关,膈俞治心胸痛.(4).配膈俞,有宽胸利膈的作用,主治膈肌痉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正经“郄穴”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 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的分类
• 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
• (一)络脉包括:15络脉、孙脉和浮脉 • (二)经脉包括: 十二正经 • 奇经八脉 • 十二经别 • 十二经筋 • 十二皮部
•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肝经之郄穴----中都穴
取穴方法: 中都穴位于内踝上七寸,胫骨内 侧面的中点或胫骨后缘处。
十二郄穴歌诀
• 孔最温溜肺大肠,梁丘地机胃脾乡, • 阴郄养老心小肠,水泉金门肾膀胱, • 郄门会宗包三焦,外丘中都胆肝藏,
人体十二正经
内侧 外侧
太阴
肺经
阳明 大肠经
少阳 三焦经 太阳 小肠经 阳明
手 足
厥阴 心包经 少阴 心经 太阴
厥阴 少阴 脾经 肝经 肾经
胃经
胆经 膀胱经
少阳 太阳
经络的作用?
• 《灵枢•经脉》指出: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不可不通",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 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所以能决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联系人体内外,起着运行气血的基本作用;
所以能处理百病,是因其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作用; 所以能调整虚实,是因其具有传导感应,起补虚泻实的作用。
十二正经郄穴
十六郄穴——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
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 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和 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郄穴大多用 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 性病症。
取穴方法: 温溜穴位于:手外 侧腕横纹上五寸处
胃经之郄穴----梁丘穴
取穴方法:(梁丘 穴)膝髌骨外上缘 上2寸
脾经之郄穴----地机穴
取穴方法: (地机穴)阴陵泉 下3寸
心经之郄穴----阴郄穴
取穴方法:阴郄穴 (在手腕处)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 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 上0.5寸。
取穴方法: [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 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 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心包经之郄穴----郄门穴
取穴方法: 郄门穴位于腕横纹上5寸
三焦经之郄穴----会宗穴
取穴方法:定位] 在前臂背侧, 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尺侧, 尺骨的桡侧缘。
胆经之郄穴----外丘穴
取穴方法: 【定位 】 外丘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 寸,腓骨前缘,平阳交
十二正经“郄穴”
• 肝--中都、 • 心--阴郄、 • 脾--地机、 • 肾--水泉、 • 肺--孔最、 青 • 心包--郄门、 衣 胆--外丘、 小肠--养老、 胃--梁丘、 膀胱--金门、 大肠--温溜、 三焦--会宗、
肺经之郄穴----孔最穴
取穴方法:
孔最穴位于: 手内侧腕横纹上7寸
大肠经之郄穴----温溜穴
小肠经之郄穴----养老穴
取穴方法:
养老穴位于:尺骨头之桡(rao)侧 (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捺在尺 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 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是穴)膀胱经之郄穴----金门穴
取穴方法: 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 当外踝前缘直下,骰(tou) 骨下缘处。
肾经之郄穴----水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