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

至今为止在太阳系内一共已经发现了约70万颗小行星,但这可能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数这些小行星的直径大于100千米。

到1990年代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但近年在古柏带内发现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径比谷神星要大,比如2000年发现的伐楼拿(Varuna)的直径为900千米,2002年发现的夸欧尔(Quaoar)直径为1280千米,2004年发现的2004 DW的直径甚至达1800千米。

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于古柏带以外,其直径约为1500千米。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

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

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

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一的天体,那它的直径只有不到1500 公里——比月球的半径还小。

由于小行星是早期太阳系的物质,科学家们对它们的成份非常感兴趣。

宇宙探测器经过小行星带时发现,小行星带其实非常空旷,小行星与小行星之间分隔得非常遥远。

谷神星
谷神星(Ceres)或小行星1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一颗位于小行星带的矮行星。

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并于1801年1月1日公布。

谷神星的直径约950千米,是小行星带之中已知最大最重的天体,约占小行星带总质量的三分之一。

简介
谷神星,,并且是唯一位于主带的一颗矮行星。

它于1801年1月1日被朱塞普·皮亚齐发现[15],有长达半世纪之久的时间被称为第8颗行星。

它的名称源自刻瑞斯,是掌管植物生长、收获和慈爱的罗马神。

谷神星直径大约950千米(590英里),是小行星带中已知最大和最重的天体,它的质量占小行星带总质量的三分之一(32%)[16][17]。

最近的观测显示它外表呈现球状,不同于其他较小且重力较低而呈现现不规则形状的小行星[9]。

谷神星的表面可能是各种水冰和水合矿物(如碳酸盐岩和黏土等)的混合物,[10]。

谷神星也出现了分化,有岩石化的核心和以冰为主的地函[4],表面可能有在液态水海洋下形成的海湾[18][19]。

从地球看谷神星,它的视星等在6.7至9.3之间变化著,这种光度太暗以致于不能用裸眼看见[11]。

在2007年9月27日,NASA发射了黎明号太空船前往探测灶神星(2011年7月抵达)和谷神星(预计2015年抵达)[20]。

物理特征
赤道半径487.3 ±1.8 km 两极半径454.7 ±1.6 km 质量9.43 ±
0.07×1020 kg 平均密度 2.077 ±0.036 g/cm3 赤道表面重力0.27 m/s2 0.028 g 宇宙速度0.51 km/s 恒星自转周期0.3781 d 9.074170 h 转轴倾角大约3°北极赤经19 h 24 min 291°北极赤纬59°反照率0.090 ±0.0033 (几何)表面温度(k)最小?平均~167 K 最大239 K 光谱类型C-型小行星星等 6.7 到9.32 绝对星等(H) 3.36 ±0.02 角直径0.84" to 0.33" 的特征
简介
太阳系中已知体积最大的小行星,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也是他是由巴勒莫天文台的G·皮亚齐于1801年元旦发现的。

,谷神星所含淡水可能比地球还多。

这颗小行星在其他方面也很像地球。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为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图像。

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学者彼得·托马斯领导的小组发现,谷神星几乎为球状。

这表明它的形状受到重力控制。

此外,这颗小行星的物质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其内部。

电脑模型表明,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

它可能包括一个富含冰水的表层,里面是一个多岩石的核心。

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如果谷神星表层25%由水构成,那么其淡水含量就比地球还多
智神星
是第二颗被发现的小行星,由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02年3月28日发现。

其平均直径为520千米。

星体特征
智神星是第三大的小行星,体积与灶神星相似(并不确定),但是质量较低是值得注意的。

若不计算外海王星天体,智神星是太阳系内仍未被直接观测(以望远镜或探测器)其表面的天体中最大的。

它也有可能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不规则物体,即自身的重力不足以将天体聚成球形。

(另一个候选天体是外海王星天体2003 EL61)。

智神星体积虽然甚大,但作为小行星带中间的天体,它的轨道却相当倾斜,而且偏心率较大。

近年从测光的结果表明,智神星的自转轴倾角接近60°(地球只有23.5°),这代表智神星上不同地区的日照长度有强烈的季节性。

另一方面,天文学家仍未能就智神星的自转方向有一致的看法。

透过掩星及测光方法,使天文学家能间接推测智神星的形状。

此外,有研究指出智神星的光谱特征与一些碳质球粒陨石相似。

婚神星
婚神星它在数千万小行星里面体积第四大,直径240公里长。

婚神星也称3号小行星,是德
国天文学家卡尔·哈丁发现的。

灶神星
灶神星,又称第4号小行星,是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于1807年3月29日发现的。

奥伯斯原是一位医学教授,于1802年3月28日的夜间发现第二号小行星智神星(Pallas),5年之后又在他发现第2号小行星的天区室女座西北部发现了灶神星。

他给第4号小行星取名为Vesta,是古代意大利的管理炉灶和火种的女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赫斯提亚,是炊事人员、磨坊工人、面包师的保护神。

又有一说它是源自于古代罗马神话,取名为“灶神”,它是负责寺庙里面和古罗马家庭里面的厨房的火种不灭的神。

小行星带天体(灶神星家族) 灶神星是被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HeinrichWilhelmOlbers)在1807年3月29日发现的。

他接受杰出数学家高斯的建议,以罗马神话的家庭与壁炉的女神Vesta来命名,中文翻译为灶神星。

1807年发现灶神星之
后,长达37年的时间中未再发现其它的小行星。

在这段期间,只有四颗小行星为人所知,因此它们有自己的符号,灶神星的符号具有壁炉边的风格。

物理性质
直经:578×560×458 公里质量: 2.7×1020 公斤
灶神星
密度: 3.4 g/cm³ 表面重力:0.22 m/s² 逃逸速度:0.35 公里/秒自转周期:0.2226 d 光谱分类:V-小行星绝对星等:36.6 反照率:0.423 表面平均温度min: 85 K (-188° C) max: 255 K (-18 °C) 灶神星和谷神星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里个头最大的成员,灶神星是第二大的小行星,仅次于谷神星。

并且是在2.5天文单位的柯克伍德空隙内侧最大的小行星。

它的体积与2智神星相似(在误差范围内),但更为巨大些。

灶神星的形状似乎已经受到重
力的影响是扁圆球体,但是大的凹陷和突出使它在国际天文联合会第26届的大会中被断然的排除在行星之外。

因此,灶神星将继续归类为小行星,仍属于太阳系内的小天体。

对小行星而言,它的自转(5.342小时)是比较快的,方向为顺行,北极点指向赤经20h32m,赤纬+48°,误差(不确定值)约10°,转轴倾角29°。

[6]对表面温度的估计是当日正当中时是-20℃;在冬天,极点的温度低至-190℃,正常的白天与夜晚的温度各为-60℃和-130℃。

以上的估计是在1996年5月6日,当灶神星非常接近近日点的时候完成的,细节则会随著季节有些许的变化。

地质特征
对于灶神星,科学家有大量有力的样品可以研究,有超过200颗以上的HED陨石可以用于洞察灶神星的地质历史和结构。

灶神星被认为有以铁镍为主的金属核心,外面包覆著以橄榄石为主的地幔和岩石的地壳。

是最早出现的富含钙铝(大约在45亿6千7百万年前,太阳系内最早凝固的物质),可能的时间排序如下:大约以2~3百万年累积完成。

因为放射性衰变,所有的或是绝大部分的26铝,经历4~5百万年,逐渐分离与沉降至核心。

地幔的对流作用,造成熔解与进一步的结晶作用,经历约6~7百万年,当80%的物质结晶之后,对流停止。

剩馀的熔融物质经由喷发,或是经由熔岩喷发成为玄武岩,或是短暂的形成岩浆的海洋,形成地壳。

地壳的较深层因为结晶形成火成岩,更老的玄武岩因为来自新增表层的压力成为变质岩。

内部缓慢的冷却。

灶神星是唯一原封不动的更新过表面,并且是唯一经历过行星分化的小行星。

但是,现有的铁陨石和无球粒陨石未能在母体上被确认。

在陨石的分类中,是在星子与炼狱的历史过程中,经由撞击产生的碎片。

灶神星的外壳被认为有下列的层次(依照深度排序):石化的风化层,来自于古铜钙无粒陨石和角砾岩的喷发。

玄武岩的熔岩流,来自于非推积性的喷发。

包括辉石、易变辉石、和斜长石等火成岩,来自于推积性的喷发。

有大颗粒的直辉石类火成岩,来自于古铜无球陨石。

依照V-型小行星的大小(经过大撞击期间被抛出的灶神星外壳碎片),与南极坑穴的深度估计,外壳厚度大约是10公里。

表面特征
最明显的特征是在邻近南极点有一个巨大的,直径460公里的火山口,它的宽度达到灶神星直径的80%,坑穴底部的深度达到13公里,外缘比周围的地形高出4~12公里,总高低差达到25公里,中心有一座18公里高的山峰突起。

估计这次撞击大约将灶神星体积的1%抛出,灶神星家族的V-型小行星就是由这次撞击产生的。

除了这个陨石坑外,还有几个比较大的陨石坑,直径约在150公里、深度7公里左右,也曾被观察到。

一个宽达200公里反射率黑暗的区域已经被命名为奥伯斯,以尊崇灶神星的发现者。

但在等高线图中并未显示出奥伯斯,因此它是个新生成的坑穴,还是
古老的玄武岩表面,目前尚无从得知。

它被选定为经度0°的参考点,定义上的本初子午线就穿过它的中心。

东半球和西半球显示出明显不同的地形,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影像的初步光谱分析,东半球显示有几种高反射率的地区,伴随著老年风化层的沉重坑穴高地地形,和深度足以探测火成岩地层的坑穴。

另一方面,西半球的大片地区由被认为是玄武岩的黑暗地质组织占据的表面,或许类似于月海。

未来探测活动
NASA的曙光计划将是前往灶神星探测的第一个计划,预计
在2010-2011年间进入轨道环绕9个月。

2007年9月27日,美国东部时间7时34分(北京时间19时34分),“黎明”号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一枚德尔塔2型火箭运载,顺利升空,开始了它长达8年超过50亿公里的星际探索之旅。

它将远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首先探测灶神星,此后再赶往谷神星继续观测,帮助专家寻找太阳系诞生的线索。

按计划,它将于2011年飞抵环灶神星轨道,在结束对其为期6个月的观察后启程继续赶往谷神星,预计在2015年抵达谷神星。

如果不辱使命,“黎明”号将成为第一个环绕两个不同天体运行的无人探测器。

根据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出的新定义,谷神星已经从小行星升格为矮行星,但美国宇航局没有改口,仍将“黎明”号称为小行星探测器。

科学家们认为,探测灶神星和谷神星将有助于了解太阳系起源,该项目也由此取名为“黎明”。

伐楼拿
伐楼拿,柯伊伯带天体,正是名称是:20000 Varuna,读作VAIR uh nuh,由美国天文学家麦克米兰于200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

伐楼拿是类QB1柯伊伯带天体,直径936千米,质量是5.9x10^20千克。

表面温度极低
夸欧尔
2002年10月7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两位天文学家布朗和特鲁希略,在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会议上宣布在我们身处的太阳系皇族中发现一颗大型天体,并把它命名为夸欧尔。

夸欧尔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直径约为1290公里,相当于冥王星的一半,相等于地球的十分之一。

它是位于凯伯带、冰和石各占一半的天体。

星体介绍
夸欧尔( quaoar )“夸欧尔”位于“柯伊伯带”。

这是一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太阳系里最冰冷、最黑暗的区域。

据初步计算,夸欧尔距离地球约42个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即约1.5亿公里)。

据认为主要由冰和石组成,可能也自转。

它有一些比较鲜明的特征,比如说公转轨道与冥王星的轨道有所交叉,
有时甚至比冥王星更接近太阳;它的轨道非常近似圆形,不像冥王星那样椭圆;另外,“夸欧尔”的轨道平面与除冥王星外的其他太阳系八大行星轨道平面夹角较小,只有7.9度,而冥王星为17度。

厄耳枯斯
厄耳枯斯(Orcus,小行星90482,亡神星,或音译为欧克斯)是柯伊伯带的天体,属于类冥天体。

被发现时的临时编号为2004 DW,发现者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尔·E·布朗、双子星天文台的(乍德·特鲁希略和耶鲁大学的大卫·拉比诺维茨。

据以认定发现的影像是在2004年2月17日取得的,但往回则追溯到了1951年11月8日的影像。

大小和亮度
厄耳枯斯的绝对星等是2.3等(另一个柯伊伯带天体创神星是2.6等)。

厄耳枯斯的高反照率约达20%。

颜色和光谱
欧洲南方天文台在红外线观测的结果,与水冰和碳的混合物一致。

更进一步,双子星天文台观测的红外线光谱证实有非常大量的水冰,至少覆盖了表面的15%至30%,但不会超过50%。

这意味着冰的含量低于卡戎,但不会比泰坦少;为数有限的甲烷冰(少于30%)在将来可能会发现其他的成分。

即使轨道相似的柯伊伯带天体,在颜色和光谱上也都会有所变化。

厄耳枯斯呈现的自然色彩与红色的伊克西翁(Ixion,在2001年发现的一颗类冥天体)类似。

塞德娜
小行星90377(塞德娜)(2003 VB12, 90377 Sedna)是位于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的一颗小行星。

是由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双子天文台的Chad Trujillo和耶鲁大学的David Rabinowitz于2003年11月14日发现的,命名为塞德娜(Sedna)。

基本简介
天文学家们提议将这个天体取名为“塞德娜”。

在因纽特人传说中,塞德娜是创造北极海洋生物的造物女神,生活在海底冰窟里面。

由于距离太阳极其遥远,新观测到的天体所处区域阳光少得可怜,据估计温度从来不超过零下240摄氏度,是太阳系中已知最为寒冷的所在。

[1]
轨道参数
* 日期:儒略日2452903.5 (UTC: 2002年09月21日00时00分00秒) * 偏心
率:0.8613957234626979 * 升交点黄经:144.5046700736703°* 轨道半径:547.0591063098044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12795.56831年* 升交点日距:89.72535天文单位* 近日点黄纬:-8.8792304°* 近日点日距:75.82473165321349天文单位* 近日点角距:311.6994682777116°* 平近点角:-2.046061572552357°* 黄经平均变化率:0.000077029°/天* 降交点日距:330.5542天文单位* 近日点日期:儒略日2479465.819883088 (UTC: 2076年06月11日07时40分38秒) * 轨道倾角:11.93066921692917°* 远日点日距:1018.293480966395天文单位* 比角动量:0.204364868天文单位2/天* 近日点黄经:96.8263428°
诞生历史
科学家们正在围绕“塞德娜”的出现在太阳系的历史问题进行争论。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塞德娜”到达太阳系有二条可能途径,其中之一是:曾经有另外一颗恒星路过太阳,并将“塞德娜”做为礼物奉献给太阳,后来这颗恒星消失了;第二种是“塞德娜”本属于其它恒星系统,后来被太阳给“抢”入门下。

此外,天文学家们还正在为“塞德娜”的地位问题进行着激烈辩论,它到底应该属于小行星还是行星。

有的科学家甚至还怀疑“塞德娜”产生于柯伊伯带的猜想。

[1]
小行星带
轨道半长径约在2.17—3.64 天文单位之间的小行星大量集聚的区域。

小行星带(Asteroid belt)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小行星统计得到,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

目前的小行星带包含两种主要类型的小行星:富含碳值的C-型小行星和含硅的S-型小行星。

简介由于这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这个区域因此被
称为主带,通常称为小行星带。

距离太阳约2.17-3.64天文单位的空间区域内,聚集了大约50万颗以上的小行星,形成了小行星带。

这么多小行星能够被凝聚在小行星带中,除了太阳的万有引力以外,木星的万有引力起着更大的作用。

小行星带由原始太阳星云中的一群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

但是,因为木星的重力影响,阻碍了这些星子形成行星,造成许多星子相互碰撞,并形成许多残骸和碎片。

小行星带内最大的三颗小行星分别是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平均直径都超过400 公里;在主带中仅有一颗矮行星—谷神星,直径约为950公里;其余的小行星都较小,有些甚至只有尘埃大小。

小行星带的物质非常稀薄,目前已经有好几艘太空船安全通过而未曾发生意外。

在主带内的小行星依照它们的光谱和主要形式分成三类:碳质、硅酸
盐和金属。

另外,小行星之间的碰撞可能形成拥有相似轨道特征和成色的小行星族,这些碰撞也是产生黄道光的尘土的主要来源。

发现历史
一直到1845年才发现第五颗小行星义神星。

紧接着,新小行星发现的速度急速增加,到了1868年中发现的小行星已经有100颗,而在1891年马克斯·沃夫引进了天文摄影,更加速了小行星的发现。

1923年,小行星的数量是1,000颗,1951年到达10,000颗,1982年更高达100,000颗。

现代的小行星巡天系统使用自动化设备使小行星的数量持续增加。

三种最常见的类型是C-型(碳质)、S-型(硅酸盐)和M-型(金属)。

2006年,天文学家宣布在小行星带内发现了彗星的族群,而且推测这些彗星可能是地球上海洋中水的来源。

起源演化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因吸积过程的碰撞普遍,造成小颗粒逐渐聚集形成更大的丛集,一旦聚集到足够的质量(即所谓的微星),便能用重力吸引周围的物质。

这些星子就能稳定地累积质量成为岩石行星或巨大的气体行星。

不过,越来越多的天文学家认为,小行星记载着太阳系行星形成初期的信息。

因此,小行星的起源是研究太阳系起源问题中重要的和不可分割的一环。

主流观点及解释
关于形成的原因,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由于某种原因,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这个空挡地带未能积聚形成一颗大行星,结果留下了大批的小行星。

目前被认同的行星形成理论是太阳星云假说,认为星云中构成太阳和行星的材料,尘埃和气体,因为重力陷缩而生成旋转的盘状。

在太阳系最初几百万年的历史中,因吸积过程的碰撞变得黏稠,造成小颗粒逐渐聚集形成更大的丛集,并且使颗粒的大小稳定的持续增加。

一旦聚集到足够的质量—所谓的微星—便能经由重力吸引邻近的物质。

这些星子就能稳定的累积质量成为岩石的行星或巨大的气体行星。

在平均速度太高的区域,碰撞会使星子碎裂而抑制质量的累积,阻止了行星大小的天体生成。

在星子的轨道周期与木星的周期成简单整数比的地区,会发生轨道共振,会因扰动使这些星子的轨道改变。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空间,有许多地方与木星有强烈的轨道共振。

当木星在形成的过程中向内移动时,这些共振轨道也会扫掠过小行星带,对散布的星子进行动态的激发,增加彼此的相对速度。

星子在这个区域(持续到现在)受到太强烈的摄动因而不能成为行星,只能一如往昔的继续绕着太阳公转,而且小行星带可以视为原始太阳系的残留物。

目前小行带所拥有的质量应该仅是原始小行星带的一小部分,以电脑模拟的结果,小行星带原来的质量应该与地球相当。

主要是由于重力的扰动,在百万年的形成
周期过程中,大部分的物质都被抛出去,残留下来的质量大概只有原来的千分之一。

因此,小行星不是原始的,反而是在外面古柏带的小行星,在太阳系形成时经历的变动比较少。

在此处的任何天体都会因为轨道不稳定而被移除。

在这个空隙之内的天体,在太阳系的早期历史中,就会因为火星重力的扰动被清扫或抛射出去。

其他解释
最早提出的成因解释是爆炸说,是太阳系第十大行星亿万年前的大爆炸分解成了千万颗小行星。

这种
理论一下子就解决了两个难题:小行星带的产生和为什么没有第十行星。

但这种设想最大的缺陷是行星爆炸的原因说不清楚。

也有人认为,木星与火星之间的轨道上本来就存在着5-10颗同谷神星大小相似的体积相对较大的小行星。

这些行星通过长时间的相互碰撞逐渐解体,越来越小,越分越多,形成了大量的碎片,也就是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小行星带。

这些解释各有道理,但都不能自圆其说,因而都未形成定论。

柯伊伯带
定义:一种理论推测认为短周期彗星是来自离太阳50—500天文单位的一个环带,这个区域称为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是一种理论推测认为短周期彗星是来自离太阳50—500天文单位的一个环带。

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Kuiper)。

柯伊伯带
全称为艾吉沃斯-柯伊伯带(一般简称作柯伊伯带,或译作古柏带、库柏带等)黄色点环为柯伊伯带(Kuiper Belt)。

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其名称源于荷兰裔美籍天文学家柯伊伯(Kuiper
柯伊伯带
)。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柯伊伯和埃吉沃斯(Edgeworth)就预言: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微小冰封的物体,它们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残留物,也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地。

1992年,人们找到了第一个柯伊伯带天体(KBO);如今已有约1000个柯伊伯带天体被发现,直径从数千米到上千公里不等。

许多天文学家认为:由于冥王星的个头和柯伊伯带中的小行星大小相当,所以冥王星应该被排除在太阳系行星之外,而归入柯伊伯带小行星的行列当中;而冥王星的卫星则应被视作其伴星。

不过,因冥王星是在柯伊伯带理论出现之前被发现的,所以传统上仍被认为是行星。

无论如何,柯伊伯带的存在现已是公认的事实,但柯伊伯带为什么会存在等种种疑问成为太阳系形成理论的许多未解谜团的一部分。

在距离太阳40~50个天
文单位的位置,低倾角的轨道上,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片空虚,太阳系的尽头所在。

但事实上这里满布着大大小小的冰封物体,热闹无比,就是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是现时我们所知的太阳系的边界,是太阳系大多数彗星的来源地。

柯伊伯带上的这些物体是怎么成形的呢?如果按照行星形成的吸积理论来解释,那就是他们在绕日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互相吸引,最后粘附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天体,形成现在的样子。

可是这个理论有个致命的问题!如果在柯伊伯带目前的位置,要形成直径上千公里的天体,那么柯伊伯带上物体的总质量至少要是地球质量的10倍以上。

可是目前推估的柯伊伯带总质量,不过只有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

其他99%的质量,难道凭空消失了?为了解开这个谜团,几年来陆续有好几个理论出现,可惜它们都有一些明显的限制。

如今,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的Harold Levison 教授以及法国de la Cote d'Azur天文台的Alessandro Morbidelli教授共同提出了一个理论,认为柯伊伯带天体是在距离太阳更近的位置成形后,再被海王星一个个甩出去的,因此躲开了柯伊伯带总质量不足的问题。

起源
外行星和柯伊伯带的模拟:(a)木星和土星2:1共振之前,(b)在海王星轨道迁徙之后,柯伊伯带天体被散射至太阳系内(c)柯伊伯带天体被木星排斥之后。

柯伊伯带的复杂结构和精确的起源仍是不清楚的,因此天文学家在等待泛星计划(Pan-STARRS) 望远镜巡天的结果,那些应该会揭露更多目前不知道的柯伊伯带天体,并在测量后对它们有更多的了解。

柯伊伯带被认为包含许多微星,它们是来自环绕着太阳的原行星盘碎片,它们因为未能成功的结合成行星,因而形成较小的天体,最大的直径都小于3,000公里。

近代的计算机模拟显示柯伊伯带受到木星和海王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认为即使是天王星或海王星都不是在土星之外的原处形成的,因为只有少许的物质存在于这些地区,因此如此大的天体不太可能在该处形成。

换言之,这些行星应该是在离木星较近的地区形成的,但在太阳系早期演化的期间被抛到了外面。

1984年,费南德兹和艾皮的研究认为与被抛射天体的角动量交换可以造成行星的迁徙[2]。

终于,轨道的迁徙到达木星和土星形成2:1共振的确切位置:当木星绕太阳运转两圈,土星正好绕太阳一圈。

引力如此的共振所产生的拉力,最终还是打乱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造成它们的位置交换而使海王星向外移动到原始的柯伊伯带,造成了暂时性的混乱[3]。

当海王星向外迁徙时,它激发和散射了许多外海王星天体进入更高倾角和更大离心率的轨道。

然而,目前的模型仍然不能说明许多分布上的特征,引述其中一篇科学论文的叙述:这问题继续挑战分析技术和最快速的数值分析软件和硬件。

卫星拍6亿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遗迹(图)
大约6亿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猛烈撞向地球,被撞击区域就是如今的南澳大利亚,此次撞击在地球上留下的一个伤疤就是亚克拉曼湖。

2010年2月18日,美国宇航局“Terr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拍摄了一张亚克拉曼湖及周边地区的照片。

通过图片可以依稀看出当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