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中含参数问题的分类讨论
求解含参数的两个集合的关系常用五法
求解含参数的两个集合的关系常用五法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是集合中的重要题型,且是高考热点内容之一。
其中,含参数的两个集合的关系更是许多同学解题的难点。
怎样求解含参数的两个集合的关系题呢?本文将结合例题介绍五种破解术,供大家参考:法一: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寻找关系例1:已知全集+=N U ,集合},3{+∈==N n n x x P ,},6{+∈==N n n x x Q , 则=U ( )A Q P ⋃B Q PC U ⋃ C Q C P U ⋃D Q C P C U U ⋃ 解:依题意得,P Q ⊂,则其韦恩图如下:由韦恩图可知,=U Q C P U ⋃,即选C法二:列举对比法例2:数集},)12{(Z m m M ∈+=π与数集},)14{(Z n n N ∈±=π之间的关系是( ) A N M ⊂ B N M = C M N ⊂ D N M ≠ 解:取 ,2,1,0,1,-=m ,则},5,3,,,{ ππππ-=M ;取 ,1,0,=n ,则},5,3,,,{ ππππ-=N . N M =∴即选B法三:合理分类讨论,利用集合有关定义准确判断例3:已知集合}),12(51{Z k k x x M ∈+==,},5154{Z k k x x N ∈±==,则集合N M ,之间的关系为( )A N M ⊂B M N ⊂C N M =D N M ≠解:设M x ∈1,则有Z k k x ∈+=111),12(51 当Z n n k ∈=,21时,5154)14(511+=+=n n x N x ∈∴1 当Z n n k ∈-=,121时,5154)124(511-=+-=n n x N x ∈∴1 从而有N M ⊂又设N x ∈2,则Z k k k x ∈±=±=2222),14(515154 )(1422Z k k ∈± 表示奇数,)(12Z n n ∈+也表示奇数Z n n k x ∈+=±=∴),12(51)14(5122 M x ∈∴2从而有M N ⊂ 综上可得,N M =法四:挖掘元素的限制条件,利用它们的差异特征解题例4(2002年全国高考题)设集合},412{Z k k x x M ∈+==,},214{Z k k x x N ∈+==,则( ) A N M = B N M ⊂C N M ⊃D Φ=⋂N M解:集合M 的元素为)(,412412Z k k k x ∈+=+=, 集合N 的元素为)(,42214Z k k k x ∈+=+= 12+k 为奇数,2+k 为整数 }{}{整数奇数⊂∴则N M ⊂故选B法五:类比不等式的传递性速判断例5:已知集合B A ⊆,},)412({Z k k x x B ∈+==π,},)214({Z k k x x C ∈+==π,那么集合A 与C 的关系为_____解:将B ,C 分别变形得},412{Z k k x x B ∈+==π,},42{Z k k x x C ∈+==π 在集合B 中,x 为π412+k ,分子为π的奇数倍; 在集合C 中,x 为π42+k ,分子为π的整数倍 C B ⊂∴ 又B A ⊆ C B A ⊂⊆∴则有C A ⊂ 综上可见,求解含参数的两个集合关系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
小问题大用处:高中数学小问题集中营之一:集合:专题四 集合中的分类讨论 含解析
专题四集合中的分类讨论一、问题的提出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它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
利用它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是优化解题过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那么集合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到数形结合思想呢?二、问题的探源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抽象问题直观化.1。
对于某些抽象集合问题,文字描述较为抽象,可借助韦恩图直观求解,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时,先化简集合,若是用列举法表示的数集,可以根据交集、并集的定义直接观察或用Venn图表示出集合运算的结果此时要搞清Venn图中的各部分区域表示的实际意义.2. 连续型数集的运算常借助数轴求解,利用几何的直观性,以“形”助“数”,形象、直观、方便快捷;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的运算,利用数轴分析法直观清晰,易于理解.若出现参数应注意分类讨论,最后要归纳总结.此时需注意端点值是否取到.其步骤是:①化简集合;②将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③进行集合运算求范围,重叠区域为集合的交集,合并区域代表集合的并集.3.点集之间的运算通常借助于坐标系,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三、问题的佐证(一)利用数轴解决不等式解集的表示问题或判断一元不等式所含参数取值范围问题.例1已知集合A={x|—3≤x≤4},B={x|1<x<m}(m>1),且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由于B⊆A,结合数轴分析可知,m≤4,又m〉1,所以1〈m≤4。
故答案为:1〈m≤4例2已知集合A ={x ∈R ||x +2|〈3},集合B ={x ∈R |(x -m )(x -2)<0},且A ∩B =(-1,n ),则m =________,n =________.【解析】A ={x ∈R ||x +2|〈3}={x ∈R |-5〈x <1}, 由A ∩B =(-1,n ),可知m <1,由B ={x |m 〈x <2},画出数轴,可得m =-1,n =1.(二)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出方程的曲线解决公共点问题或二元不等式所含参数取值范围问题.例3.已知(),1y A x y x ⎧⎫==⎨⎬⎩⎭,(){}2,B x y y x ==则A B = ________.(三)利用韦恩(venn)图判断抽象集合间包含或相等的关系或求有穷集合所含元素或其个数问题. 例4.已知集合A ,B 均为全集U ={1,2,3,4}的子集,。
集合的概念、关系及运算习题课示范教学方案
《集合习题课》教学设计PPT.一、复习导入请同学们梳理第1.1到1.3节的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怎么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什么?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师生活动:学生默写,之后互相核对,教师予以指正.预设的答案:集合的特性:①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②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并集、交集中相同元素只出现一次.③无序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前后位置可以交换.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下表:集合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表示法、字母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图示法.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等知识.问题2:集合之间的关系又哪些?回顾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相关概念,它们间的关系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复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预设的答案: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其关系如图1所示.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或两个集合相等.设计意图:复习回顾集合间的关系.问题3:集合有哪些运算?请你用Venn 图表示.有了运算律使运算更加简洁,那么集合的运算有哪些性质和运算律?师生活动:学生先复习,然后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 预设的答案:集合的运算有并集、交集、补集.定义略.V enn 图表示如下: 并集:交集:补集:并集、交集和补集的性质、运算律及常用结论如下表:并集交集 补集性质A ∪A =__A __;A ∩A =__A __;A ∪(∁U A )=U ,子集真子集相等 图1设计意图:复习回顾集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二、巩固应用问题4:你能利用习题1.2第5题(1)的方法求解以下题目吗? 例1 已知a ∈R ,b ∈R ,若{a ,ab,1}={a 2,a +b ,0},则a 2 020+b 2 020=____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之后讨论交流,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讲解. 预设的答案:解:由已知得a ≠0,所以b =0,于是a 2=1,即a =1或a =-1,又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a =1应舍去,因此a =-1,故a 2 020+b 2 020=1.追问1:怎么知道a ≠0,做这种题时哪儿是突破口?(观察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如本题中有分式,分母不为零.再将一个集合中已知的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未知的元素联系,看是否相等,如果与该元素不等,再看与另一个元素是否相等,依此试验排除.)追问2: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中,哪一个在求解本题时起了主要作用?求解此类题目有什么经验?(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集合相等即元素相同,深化了对集合元素互异性的理解. 问题5:你能利用习题1.2第5题(2)的方法求解以下题目吗?例2 已知集合A ={x |x <-1,或x >4},B ={x |2a ≤x ≤a +3},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学生先总结习题的做法,再独立完成例2,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针对地指导,突出点拨分类讨论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预设的答案:解:当B =∅时,只需2a >a +3,即a >3;当B ≠∅时,根据题意作出下图:可得⎩⎪⎨⎪⎧ a +3≥2a ,a +3<-1或 ⎩⎪⎨⎪⎧a +3≥2a ,2a >4,解得a <-4或2<a ≤3.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a <-4或a >2}. 追问1:完成下面的题目. 已知A ={x |x <3},B ={x |x <a }.(1)若B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 ≤3) (2)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 ≥3) (3)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a >3) (4)若A =B ,则a 的值是________.(a=3) 联系例2概括,这类题目的特点及步骤是怎样的?预设的答案:上述题目的特点是:已知两个集合的关系,其中一个集合中含有参数.求解步骤是:①确定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②考虑集合为空集的情形是否满足题意;③将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转化为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出相关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追问2:这类题的易错点是什么?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预设的答案:易错点是:两个集合的端点是否相等.一般利用数轴画图,数形结合观察端点是否能重合.设计意图:通过求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进一步理解集合的关系,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思想方法,积累解题的经验.问题6:你是怎样思考求解习题1.3第6题的?这种题型的特点是什么?根据这样的思路思考下面的例3题.例3 设A ={x |x 2+8x =0},B ={x |x 2+2(a +2)x +a 2-4=0},其中a ∈R .如果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思考,总结方法:已知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再根据运算结果得出集合间的关系.然后分享交流,教师适时引导.预设的答案:解:∵A ={x }x 2+8x =0}={0,-8},A ∩B =B , ∴B ⊆A .当B =∅时,方程x 2+2(a +2)x +a 2-4=0无解, 即Δ=4(a +2)2-4(a 2-4)<0,得a <-2. 当B ={0}或{-8}时,这时方程的判别式 Δ=4(a +2)2-4(a 2-4)=0,得a =-2. 将a =-2代入方程, 解得x =0,∴B ={0}满足.当B ={0,-8}时,⎩⎪⎨⎪⎧Δ>0,-2(a +2)=-8,a 2-4=0,可得a =2.综上可得a =2或a ≤-2.设计意图:通过A ,B 运算的结果等价转化为A ,B 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得到m 的取值范围,从而熟练巩固集合间的关系和集合的运算.追问:例3求解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求解集合问题时常见的分类讨论的标准源于哪些知识?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思考、然后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预设的答案:一般考查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集合的运算或集合间的关系中都会涉及到对参数的讨论.设计意图:结合例题梳理方法. 三、归纳总结问题7: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复习了哪些知识,巩固了哪些方法?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交流完善. 答案略.设计意图:梳理总结,深化理解,形成做题规则. 四、目标检测设计1.已知x ,y ,z 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 |x |+y |y |+z |z |+|xyz |xyz 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MB .2∈MC .-4∉MD .4∈M2.设集合A ={-1,1},集合B ={x |x 2-2ax +b =0},若B ≠∅且B ⊆A ,求实数a 、b 的值.3.已知集合A={x|0≤x≤4},集合B={x|m+1≤x≤1-m},且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D.2.当B={-1}时,a=-1,b=1;当B={1}时,a=b=1;当B={-1,1}时,a=0,b=-1.3.m≥-1.设计意图:1题考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题考查集合与集合的关系,3题考查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例题及答案
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一)目标: 1.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2.理解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的运算性质,3.能利用数轴或文氏图进行集合的运算,掌握集合问题的常规处理方法.重点: 1.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2.交集、并集、补集的求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基本知识点:知识点1、集合的概念(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知识点2、常用数集及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Λ,2,1,0=N(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Λ,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Λ,,,210±±=Z(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Q(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知识点3、元素与集合关系(隶属)(1)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2)不属于: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注意:“∈”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 ∈A 颠倒过来写知识点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知识点5、集合与元素的表示: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 、b 、c 、p 、q ……例题精析1:1、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2)好心的人 (不确定)(3)1,2,2,3,4,5.(有重复)2、设a,b 是非零实数,那么b ba a+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3、由实数x,-x,|x |,332,x 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A )2个元素 (B )3个元素 (C )4个元素 (D )5个元素4、设集合G 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 +b 2(a ∈Z, b ∈Z )的数,求证:(1) 当x ∈N 时, x ∈G;(2) 若x ∈G ,y ∈G ,则x +y ∈G ,而x1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 +b 2(a ∈Z, b ∈Z )中,令a=x ∈N,b=0,则x= x +0*2= a +b 2∈G,即x ∈G证明(2):∵x ∈G ,y ∈G ,∴x= a +b 2(a ∈Z, b ∈Z ),y= c +d 2(c ∈Z, d ∈Z )∴x+y=( a +b 2)+( c +d 2)=(a+c)+(b+d)2∵a ∈Z, b ∈Z,c ∈Z, d ∈Z∴(a+c) ∈Z, (b+d) ∈Z∴x+y =(a+c)+(b+d)2 ∈G ,又∵211b a x +==2222222b a b b a a --+- 且22222,2b a b b a a ---不一定都是整数, ∴211b a x +==2222222b a b b a a --+-不一定属于集合G知识点6、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例如,由方程012=-x 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1}注:(1)有些集合亦可如下表示:从51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51,52,53, (100)所有正奇数组成的集合:{1,3,5,7,…}(2)a 与{a}不同:a 表示一个元素,{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元素(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格式:{x ∈A| P (x )}含义:在集合A 中满足条件P (x )的x 的集合例如,不等式23>-x 的解集可以表示为:}23|{>-∈x R x 或}23|{>-x x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是直角三角形x x注:(1)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如:{直角三角形};{大于104的实数}(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思考: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⑴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如:集合},5,23,{2232y x x y x x +-+⑵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用描述法 如:集合}1|),{(2+=x y y x ;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例 集合}1|),{(2+=x y y x 与集合}1|{2+=x y y 是同一个集合吗?答:不是因为集合}1|),{(2+=x y y x 是抛物线12+=x y 上所有的点构成的集合,集合}1|{2+=x y y =}1|{≥y y 是函数12+=x y 的所有函数值构成的数集例题精析2:1、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①{1,4,7,10,13} }5,23|{≤∈-=n N n n x x 且②{-2,-4,-6,-8,-10} }5,2|{≤∈-=n N n n x x 且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①{x ∈N|x 是15的约数} {1,3,5,15}②{(x ,y )|x ∈{1,2},y ∈{1,2}}{(1,1),(1,2),(2,1)(2,2)}注:防止把{(1,2)}写成{1,2}或{x=1,y=2}③⎩⎨⎧=-=+}422|),{(y x y x y x )}32,38{(- ④},)1(|{N n x x n ∈-= {-1,1}⑤},,1623|),{(N y N x y x y x ∈∈=+ {(0,8)(2,5),(4,2)}⑥}4,|),{(的正整数约数分别是y x y x{(1,1),(1,2),(1,4)(2,1),(2,2),(2,4),(4,1),(4,2),(4,4)}3、关于x 的方程ax +b=0,当a,b 满足条件____时,解集是有限集;当a,b 满足条件_____时,解集是无限集4、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 { 1, 5, 25, 125, 625 }= ;(2) { 0,±21, ±52, ±103, ±174, ……}= 巩固提升:1、数集{}21,,x x x -中元素x 所满足的条件是 2、已知{}23,21,1A a a a =--+,其中a R ∈, ⑴若3A -∈,求实数a 的值;⑵当a 为何值时,集合A 的表示不正确。
集合中含变量的分类讨论
集合中含变量的分类讨论在数学和逻辑中,集合是由一组元素组成的。
有时候,这些元素可以是特定的对象,也可以是变量,即未特定的对象。
在集合中含有变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这些变量进行分类讨论。
1. 单一变量的集合分类当集合中只含有一个变量时,我们可以将该变量的取值范围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将每个类别作为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变量x,其取值范围为整数。
我们可以将整数分为正数、负数和零这三个类别。
然后我们可以表示集合为:偶数集合={偶数},奇数集合={奇数},负数集合={负数},正数集合={正数},零集合={零}。
2. 多变量的集合分类当集合中含有多个变量时,我们可以同时对这些变量进行分类,并将每个类别的组合作为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考虑以下案例,假设我们有两个变量x和y,它们的取值范围都是整数。
我们可以将x和y的取值范围分别划分为正数、负数和零这三个类别。
然后我们可以表示集合为:坐标集合={(+,+),(+,-),(+,0),(-,+),(-,-),(-,0),(0,+),(0,-),(0,0)}。
3. 变量之间的关系分类在集合中含有变量的情况下,这些变量可能存在某种关系。
我们可以将这些关系进行分类,并将每个类别的关系作为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例如,假设我们有两个变量x和y,它们的取值范围都是整数。
我们可以将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等于、大于和小于这三个类别。
然后我们可以表示集合为:关系集合={等于,大于,小于}。
通过对集合中含有变量的分类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变量的特点和关系。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解决相关的问题。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2集合的表示方法课堂探究新人教B版必修1
集合表示方法课堂探究探究一用列举法表示集合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一般不必考虑元素间前后顺序,如{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2.元素与元素之间必须用“,〞隔开.3.集合中元素不能重复.4.列举法也可以表示无限集.【典型例题1】用列举法表示以下集合:(1)36与60公约数构成集合;(2)方程(x-4)2(x-2)=0根构成集合;(3)一次函数y=x-1与y=-23x+43图象交点构成集合.思路分析:(1)要明确公约数含义;(2)注意4是重根;(3)要写成点集形式.解:(1)36与60公约数有1,2,3,4,6,12,所求集合可表示为{1,2,3,4,6,12};(2)方程(x-4)2(x-2)=0根是4,2,所求集合可表示为{2,4};(3)方程y=x-1与y=-23x+43可分别化为x-y=1与2x+3y=4,那么方程组解是所求集合可表示为.探究二用描述法表示集合1.使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清元素符号;(2)说明该集合中元素性质;(3)不能出现未被说明字母;(4)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5)所有描述内容都要写在集合符号内;(6)用于描述语句力求简明、准确.2.集合A={x|y=x2+1},B={y|y=x2+1}与C={(x,y)|y=x2+1}不是一样集合.这是因为集合A代表元素是x,且x∈R;集合B代表元素是y,且y≥1;集合C代表元素是(x,y),且(x,y)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抛物线y=x2+1上点,所以它们是互不一样集合.3.{三角形}实际上是{x|x是三角形}简写,千万别理解成是由三个汉字组成集合,三角形构成集合不要写成{所有三角形},因为{ }本身就有“所有〞含义.【典型例题2】用描述法表示以下集合:(1)小于10所有非负整数构成集合;(2)数轴上与原点距离大于3点构成集合;(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四象限内点构成集合;(4)方程组解构成集合;(5)集合{1,3,5,7,…}.思路分析:(1)“0≤x<10,x∈Z〞可作为集合一个特征性质;(2)要利用数轴上距离公式来表示,即|x|>3;(3),(4)注意代表元素为点坐标;(5)“x=2k-1,k∈N+〞可作为集合一个特征性质.解:(1)小于10所有非负整数构成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为{x|0≤x<10,x∈Z};(2)数轴上与原点距离大于3点构成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为{x||x|>3};(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四象限内点构成集合,用描述法可表示为{(x,y)|xy<0};(4)方程组解构成集合,用描述法表示为或;(5){1,3,5,7,…}用描述法可表示为{x|x=2k-1,k∈N+}.反思用描述法表示集合之前,应先通过代表元素确定集合是“点集〞还是“数集〞.另外,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因为含有两个未知数,所以在表示时,可看成“点集〞形式进展描述.探究三含参数问题1.对于集合表示方法中含参数问题一定要注意弄清集合含义,也要清楚参数在集合中地位.2.含参数问题常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在讨论参数时要做到不重不漏.【典型例题3】集合M={x|(x-a)(x2-ax+a-1)=0}中各元素之和等于3,求实数a 值,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解:根据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知,当方程(x-a)(x2-ax+a-1)=0有重根时,重根只能算作集合一个元素,又M={x|(x-a)(x-1)[x-(a-1)]=0}.当a=1时,M={1,0},不符合题意;当a-1=1,即a=2时,M={1,2},符合题意;当a≠1,且a≠2时,a+1+a-1=3,那么a=32,M=,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实数a值为2或32,当a=2时,M={1,2};当a=32时,M=.探究四易错辨析易错点1 认为集合中a具有一致性而致误【典型例题4】集合A={x|x=2a,a∈Z},B={x|x=2a+1,a∈Z},C={x|x=4a+1,a∈Z}.假设m∈A,n∈B,那么有( )A.m+n∈AB.m+n∈BC.m+n∈CD.m+n不属于A,B,C中任意一个错解:C错因分析:不能正确利用集合中元素特征性质,认为三个集合中a是一致,从而由m∈A,得m=2a,a∈Z.由n∈B,得n=2a+1,a∈Z.所以得到m+n=4a+1,a∈Z.进而错误判断m+n∈C.而实际上,三个集合中a是不一致.应由m∈A,设m=2a1,a1∈Z.由n∈B,设n =2a2+1,a2∈Z.所以得到m+n=2(a1+a2)+1,且a1+a2∈Z,所以m+n∈B,故正确答案为B.正解:B反思在分析集合中元素关系时,一定要注意字母各自取值独立性,并要注意用不同字母来区分,否那么会引起错误.易错点2 混淆集合中代表元素而致误【典型例题5】判断命题=真假,并说明理由.错解:此命题是真命题.理由如下:∵x与61x+范围一致,∴题中命题是真命题.错因分析:误认为两个集合代表元素一样而导致错误.实际上,代表元素是x,而代表元素是61x+,因而构成两个集合元素不同.正解:此命题是假命题.理由如下:∵x∈N,且61x+∈Z,∴1+x=1,2,3,6.∴x=0,1,2,5.∴={0,1,2,5}.而={6,3,2,1},∴题中命题是假命题.反思化简集合时一定要注意该集合代表元素是什么,看清楚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形式,还要注意充分利用特征性质求解,两者相互兼顾,缺一不可.。
集合中含参问题的分类讨论
集合中含参问题的分类讨论
【例1】设集合M={x|ax2-2x+2=0,x∈R}至多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若集合A={x∈R∣ax2+ax+1=0}其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A. 4
B. 2
C. 0
D. 0或4
【例2】已知集合A={x|−2≤x≤5}
(1)若B⊆A,B={x|m+1≤x≤2m−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A⊆B,B={x|m−6≤x≤2m−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若A=B,B={x|m−6≤x≤2m−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或x>5},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变式1:已知集合A={x|2a≤x≤a+3},B={x∣x-
变式2:已知A={x∣x<−2或x>3},B={x|a≤x≤2a−1},若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集合A={x∣x2−3x+2=0},B={x∣x2−ax+a−1=0},C={x∣x2−mx+2=0},且A∪B=A,A∩C=C,求实数a,m 的取值范围.
变式1:设集合A={x∣x2+4x-5=0},B={x∣x2+2ax-2a2+3=0}
(1)若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变式2:已知集合A={x|x2-ax+a2-19=0},集合B={x|x2-5x+6=0},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集合A、B能同时满足下列
三个条件:(1)A≠B;(2)A∪B=B;(3)(A∩B)
若存在,求出这样的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A. B.
C. D.
3.方程组 的解构成的集合是()
A. B. C.(1,1)D. .
4.已知 , ,则B=
5.若 , ,用列举法表示B=.
[归纳反思]
1.本课时的重点内容是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难点是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以及集合元素的三个重要特性的正确使用;
2.根据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运用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解决问题,叫做元素分析法。这是解决有关集合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之间包含关系及补集的概念,重点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的概念,注意空集与全集的相关知识,学会数轴表示数集.
2.深刻理解用集合语言叙述的数学命题,并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相关的代数语言或几何语言,抓住集合语言向文字语言或图形语言转化是打开解题大门的钥匙,解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充分运用数轴和韦恩图,发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巨大威力。
集合正方形则下面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1x2a深刻理解用集合语言叙述的数学命题并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相关的代数语言或几何语言抓住集合语言向文字语言或图形语言转化是打开解题大门的钥匙解决集合问题时要注意充分运用数轴和韦恩图发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巨大威力
§1.1.1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自学目标]
1.认识并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10、设集合A={x|x2+2(a+1)x+a2—1=0},B={x|x2+4x=0}
⑴若A∩B=A,求a的值
⑵若A∪B=A,求a的值
集合复习课
[自学目标]
1.加深对集合关系运算的认识
2.对含字母的集合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知识要点]
1.数轴在解集合题中应用
浅谈集合中参数取值范围问题
185神州教育浅谈集合中参数取值范围问题董佳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随着新课改进程的加快,教材在内容及结构上也日益变化,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是新课改中重要组成部分。
可是无论怎样变更,对于数学问题而言,解题方法永远是重要的一点,而众多问题中,含参问题的讨论则是高中数学的重中之重,它也是历年考试中的必考内容,并且对最近几年的试题分析情况来看,分值略有上升趋势。
纵观整个中学数学,参数问题是一条贯穿其中的脉络,参数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相结合;与单调性结合;与方程问题相结合;与恒成立问题相结合。
可谓参数问题在高中数学中无处不在。
含参数问题的讨论,是训练和检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综合题型.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不复杂,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因此,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参数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按照高中数学的教学脉络,这部分知识与集合、简易逻辑、函数思想、微积分应用、立体几何、数列等都有紧密的联系。
其中新课改之后,更是把导数中的参数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变为重中之重。
学生们学习中的思维和视野角度都变宽泛了。
代数方法中关于参数问题解析和讨论,大多运用分离参数方法,多和分类讨论思想相结合。
在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时候,少有著作详细分析常规的步骤。
在代数分析的时候,大多要注意导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导函数对应方程的根,以及要注重根的大小的比较。
教者们在讲解时也因为知识点多,方法多,与其他知识交汇点众多,从而使得学生接受起来困难重重。
关于参数讨论,多和函数思想结合,这方的著作例如白建华[3]的《函数与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提出了可以把函数中参数问题转换成方程有解问题来解决。
集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它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之中,并且作为一种数学语言和工具在其他数学问题中有广泛的运用。
在高考中,它也是年年必考内容之一。
高中数学常见解题思想方法——思想篇(高三适用)九、分类讨论思想 含解析
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重要数学思想之一,是历年高考数学的重点与难点.突出考察思维的逻辑性、全面严谨性,比如在不等式、数列、导数应用相关的习题中,分类讨论思想很常见。
一、什么是分类讨论思想:每个数学结论都有其成立的条件,每一种数学方法的使用也往往有其适用范围,在我们所遇到的数学问题中,有些问题的结果不能唯一确定,有些问题的结论不能以统一的形式进行研究,还有些含参数的问题,参数的取值不同也会影响问题的结果,那么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将题目分成若干类型,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来解决,这种按不同情况分类,然后再对分好的每类逐一研究、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就是分类讨论思想。
二、分类讨论的一般步骤:第一,明确讨论对象,确定对象的取值范围;第二,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合理分类,不重不漏;第三,对分好的每类进行讨论,获得阶段性结果;第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分类讨论的常见情形: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有的概念本身就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结论,则必须进行分类讨论求解,如绝对值、指数与对数函数、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等。
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有的数学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条件下结论不一致,如二次函数y=ax2+bx+c(a≠0),由a的正负而导致开口方向不确定;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因公比q是否为1而导致公式的表达式不确定等.3。
由某些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解不等式ax2+bx+c >0,a=0,a<0,a>0解法是不同的;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为非负,对数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4。
由图形引的不确定性起的分类:有的图形的类型、位置需要分类,比如角的终边所在象限;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
5.由实际意义引起的分类:此类问题在实际应用题中常见.特别是在解决排列、组合中的计数问题时常用.6。
由参数变化引起的分类:如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所以必须对参数的不同取值进行分类讨论;或对于不同的参数值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四、下面我们通过几种具体问题来看看常见的分类讨论情形:1。
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
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0(a >0),需先令ax 2+bx +c =0(a >0),并根据方程的判别式判断根的个数,再通过分解因式或利用求根公式求得方程的根,最后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大小小没有解,大小小大取中间”的口诀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由于参数的值无法确定,所以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通常较为复杂,往往需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对参数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最重要的是,对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实数根)的大小、判别式与0的大小关系、二次项系数的符号进行分类讨论,这是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需注意的几个要点.一、注意讨论方程的根的大小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所对应的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大小关系随着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且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较大.若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0(a >0)所对应的方程ax 2+bx+c =0(a >0)有两个根,且能够进行因式分解,则需先通过因式分解,求得方程的两个根x 1、x 2,然后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分三种情况x 1>x 2、x 1=x 2、x 1<x 2进行分类讨论.若x 1>x 2,则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x 2或x >x 1};若x 1=x 2,则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b 2a;若x 1>x 2,则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x 2或x >x 1}.例1.解不等式ax 2-()a -1x -1<0()a <0.解:原不等式等价于æèöøx +1a ()x -1>0,则方程æèöøx +1a ()x -1=0的根分别为x 1=-1a ,x 2=1,①当x 1=-1a>x 2=1时,可得-1<a <0,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a或x <1;②当x 1=x 2=1时,可得a =-1,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③当x 1=-1a<x 2=1时,可得a <-1,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或x <-1a;综上可知,当-1<a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a或x <1;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或}x <-1a.该一元二次不等式中含有参数,且容易分解因式,求得方程的两个根,但无法确定两个根的大小,所以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对两根的大小进行讨论.在进行讨论时,需根据参数a 的取值范围,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二、注意讨论方程的判别式与0的大小关系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所对应方程ax 2+bx +c =0(a >0)的判别式能决定方程的根的个数,这就直接影响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形式.若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0(a >0)所对应的方程ax 2+bx +c =0(a >0)不能进行因式分解,则需先求得方程的判别式Δ=b 2-4ac ,然后分为三种情况:Δ>0、Δ=0、Δ<0进行讨论.一般地,若△>0,则方程有2个相异实根x 1、x 2(x 1<x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x 1或x >x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1<x <x 2};若△=0,则方程有1个实数根x 1=x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x 1},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若△<0,则方程没有实根,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R ,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我们可结合函数的y =ax 2+bx +c =0(a >0)的图象来进行讨论,这样能有效提升解题的效率.例2.已知集合A ={}|x x 2+3k 2≥2k ()2x -1,B ={}|x x2-k ()2x -1+k 2≥0,且A ⊆B ,试求k 的取值范围.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薛明美42解:由题意可知A ={}|x []x -()3k -1[]x -()k +1≥0,则方程[]x -()3k -1[]x -()k +1=0有两个根x 1=3k-1,x 2=k +1,①当x 1<x 2时,可得k >1,此时集合A ={|x x ≥3k -1或x ≤k +1},②当x 1=x 2时,可得k =1,此时集合A ={}|x x ∈R ,③当x 1>x 2时,可得k <1,此时集合A ={|x x ≥k +1或x ≤3k -1},令x 2-k ()2x -1+k 2=0,则Δ=4k 2-4()k 2+k =-4k ,①当Δ<0时,可得k >0,此时集合B ={}|x x ∈R ;②当Δ=0时,可得k =0,此时集合B ={}|x x ∈R ;③当Δ>0时,可得k <0,此时集合B ={|x x ≤k --k 或x ≥k +-k };当k ≥0时,集合B ={}|x x ∈R ,此时A ⊆B ;当k <0时,集合B ={}|x x ≤k --k 或x ≥k +-k ,要使A ⊆B ,则需使ìíî3k -1≤k --k ,k +1≥k +-k ,解不等式组可得k ≥-1,综上,满足A ⊆B 的k 取值范围为[)-1,0或[)0,+∞.问题中的两个集合都是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由于集合A 中的含参不等式能够进行因式分解,而集合B 中的含参不等式不能进行因式分解,所以需先求得集合B 中的含参不等式所对应方程的判别式,对Δ>0、Δ=0、Δ<0进行讨论,分别求得三种情形下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建立满足A ⊆B 的新不等式,求得k 取值范围,最后综合所求的结果即可.例3.设不等式x 2-2ax +a +2≤0解集为M ,若M ⊆[]1,4,则实数a 取值范围为____.解:设f ()x =x 2-2ax +a +2,可得Δ=()-2a 2-4()a +2=4()a 2-a -2,①当Δ<0时,可得-1<a <2,M =∅⊆[]1,4;②当Δ=0时,可得a =-1或a =2,当a =-1时,可得M ={}-1⊄[]1,4,不符合题意舍去,当a =2时,可得M ={}2⊆[]1,4,符合题意,③当Δ>0时,可得a <-1或a >2,令f ()x =0的根为x 1,x 2()x 1<x 2,且M ⊆[]x 1,x 2,M ⊆[]1,4,可知1≤x 1<x 2≤4,可得ìíîïïïïf ()1≥0,f ()4≥0,Δ>0,1<--2a 2<4,解得2<x ≤187,综上可知,实数a 取值范围为æèùû-1,187.该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不能进行因式分解,所以需先求得不等式所对应的方程的判别式,分Δ>0、Δ=0、Δ<0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在每种情形下,根据已知的解集列出不等式组,求出参数a 取值范围.三、注意讨论方程二次项系数的符号我们知道不等式与函数的关系紧密,一元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二次项系数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而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直接影响着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0的解集.因此在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要注意讨论二次项系数的符号,当二次项的系数a >0时需按下表分如下几种情况讨论:判别式Δ=b 2-4ac一元二次函数y =ax 2+bx +c =0(a >0)的图象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0{x |x <x 1或x >x 2}{x |x 1<x <x 2}△=0{}x |||x ≠-b 2a∅△<0R∅43含参函数问题通常较为复杂,尤其在遇到含有多个参数的函数问题时,很多同学不知如何下手.解答含有多个参数的函数问题,关键在于合理处理参数,将问题简化为只含有一个参数或没有参数的函数问题.下面介绍三种解答含有多个参数的函数问题的方法.一、分离变量法当函数问题中出现多个参数时,可通过恒等变形,将其中一个已知取值范围的参数从函数式或不等式中分离出来,将问题转化成只含一个参数或没有参数的函数最值问题来求解.例1.已知当θ∈R 时,不等式a +cos2θ<5-4sin θ+5a -4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由a +cos2θ<5-4sin θ+5a -4可得4sin θ+cos2θ<5a -4-a +5,要使上式恒成立,只需使5a -4-a +5大于4sin θ+cos2θ的最大值,设f (θ)=4sin θ+cos2θ,化简得f (θ)=-2sin 2θ+4sin θ+1=-2(sin θ-1)2+3≤3,可得5a -4-a +5>3,即5a -4>a -2,上式等价于ìíîïïa -2≥0,5a -4≥0,5a -4>(a -2)2,或{a -2<0,5a -4≥0,解得45≤a <8.该函数不等式中含有两个参数a 及θ,其中θ的取值范围已知,另一参数a 的范围即为所求,故可考虑运用参数分离法,将θ从不等式中分离出来;再将不含有θ的式子构造成关于a 的函数式,利用正弦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有界性求得函数的最值,即可建立关于a 的新不等式,求得a 的取值范围.例2.设正数f ()x =e 2x 2+1x ,g ()x =e 2x e x ,对任意x 1,x 2∈()0,+∞,不等式g ()x 1k ≤f ()x 2k +1恒成立,求正数k 的取值范围.解:由g ()x 1k ≤f ()x 2k +1可得g ()x 1≤kf ()x 2k +1,所以kf ()x 2k +1≥[]g ()x 1max ,钱桂红。
含参集合分类讨论问题
含参集合分类讨论问题本文介绍了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以及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其中,分类应按同一标准进行,分类应当没有遗漏,分类应是没有重复的。
集合中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有元素的特性、空集、方程的有解性。
文章还通过一个典型例题剖析,展示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例题中,要求找出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的非空集合M。
通过按集合M中元素个数分类讨论,得出适合条件的集合M共有7个。
在变式训练中,要求求出a的值,通过分类讨论得出a=-1符合题意。
该题结合集合的运算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分类的标准结合集合的性质:无序性、互异性、确定性。
总之,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实用且常用的数学思想,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在研究数学时,我们应当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已知集合A={x|x2-3x+2=0,a∈R}.1)若A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2)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解析】1) 当A是空集时,方程x2-3x+2=0无实数解,即Δ=(-3)2-4×1×2<0,解得a∈R.2) 当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时,方程x2-3x+2=0有唯一实根,即Δ=(-3)2-4×1×2=1,解得a=1或a=2.综上,使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的a的取值范围是{a|a=1或a=2}.设集合P={x|x2-x-6<0},Q={x|2a≤x≤a+3}.1) 若P∪Q=P,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 若P∩Q=∅,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析】1) 由P的定义知,P={x|-2<x<3},故P∪Q={x|-2<x<3或2a≤x≤a+3},要使P∪Q=P,必须有Q⊆P.①当Q=∅时,得2a>a+3,解得a>3;②当Q≠∅时,得-2<2a≤a+3<3,解得-1<a<0.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a<0或a>3}.2) 由P和Q的定义知,P的解集为{x|-2<x<3},Q的解集为{x|2a≤x≤a+3},要使P∩Q=∅,必须有P和Q的解集没有交集,即-2≥a+3或3≤2a,解得a≤-5或a≥3.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5或a≥3}.当a=2时,a2-a-1=3,a2-2a+2=2。
(完整版)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分类讨论
复习引入:一元一次的分类讨论:2(2)(31)2(2)0k x k x x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分类讨论1. 优先考虑十字相乘,若两根大小不确定,即分121212,,x x x x x x >=<三种情况.2. 若不能十字相乘,则考虑按判别式∆的正负分类,即分0,0,0∆>∆=∆<三种情况,结合图像法求解。
3. 按二次项系数正负是否确定:当二次项系数含参数时,按2x 项的系数a 的符号分类,即分0,0,0a a a >=<三种情况.1.2(1)0x a x a -++< 2.22560x ax a -+> 3.223()0x a a x a -++> 4.2(1)0x a x a -++< 5.2(2)20x a x a +--< 6.21()10 x a x a -++< 7.22210 x x a -+-≥1.2210x mx m -++> 2.220x kx k +-≤ 3.240x ax ++> 4.2(2)0x a x a +-+>2560()x ax ax a a R -+>∈解关于的不等式1.2210ax x ++< 2.210.ax ax +-< 3.220ax x a -+<1.21)10ax a x -++<( 2.21)10ax a x +-->( 3.22(1)40 mx m x -++< 4.2(32)60 ax a x -++< 5.22(1)40 ax a x -++<综合提高题1. 集合{}{}2222(1)0,540A x x a x a a B x x x =-+++<=-+≥,且A B ⊆,求a 的范围2. 集合{}(){}22320,10A x x x B x x a x a =-+≤=-++≤,且A B ⊆,求a 的范围 3. 设全集U=R ,集合{}{}22(41)40,21A x x a a B x a x a =-++≤=≤≤+,且B A ⊆,求a 的范围4. 集合{}{}22540,220A x x x B x x ax a =-+≤=-++≤,且B A ⊆,求a 的范围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和无解问题(数形结合) 1.220x x a ++>的解集为R ,求a 范围 2.220x x a ++≥的解集为R ,求a 范围 3.210x ax -+≥的解集为R ,求a 范围 4.()2140x k x +-+>的解集为R ,求a 范围5.2(1)10ax a x a +-+->恒成立,求a 范围 6.210ax ax -+>恒成立,求a 范围 7.23208kx kx ++<恒成立,求k 范围 8.22(2)0ax ax a +-+<恒成立,求k 范围 9. 2(3)10mx m x -+-<恒成立,求m 范围10. 2(2)(2)10a x a x -+-+≥恒成立,求a 范围11. 2(2)2(2)-40a x a x -+-<恒成立,求a 范围12. 22(1)(1)10a x a x ----<恒成立,求a 范围13. 22(1)(1)10t x t x -+-->恒成立,求t 范围14. 22(23)(3)10m m x m x -----<恒成立,求m 范围15. 2(1)1mx m x m x m --+-函数的图像在轴下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微专题01 含参数及创新定义的集合问题(解析版)
微专题01 含参数及创新定义的集合问题【方法技巧与总结】一.解决与集合有关的创新题的对策:(1)分析含义,合理转化,准确提取信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剥去新定义、新法则的外表,利用我们所学集合的性质将陌生的集合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集合,陌生的运算转化为我们熟悉的运算,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2)根据新定义(新运算、新法则)的要求,“照章办事”,逐条分析、验证和运算,其中要注意应用集合的有关性质.(3)对于选择题,可结合选项,通过验证、排除、对比、特值法等进行求解或排除错淏选项,当不满足新定义的要求时,只需通过举反例来说明,以达到快速判断结果的目的.二.解决与集合有关的参数问题的对策(1)如果是离散型集合,要逐个分析集合的元素所满足的条件,或者画韦恩图分析.(2)如果是连续型集合,要数形结合,注意端点能否取到.(3)在解集合的含参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空集和元素的互异性.【典型例题】例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28120A x x x =-+=,{}10B x ax =-=,若A B B =,则实数a 的值不可以是( )A .0B .16C .12D .2【答案】D【解析】由题意,{}2,6A =,因为A B B =,所以B A ⊆,若0a =,则B =∅,满足题意;若0a ≠,则1B a ⎧⎫=⎨⎬⎩⎭,因为B A ⊆,所以12a =或16a =,则12a =或16a =. 综上:0a =或12a =或16a =. 故选:D . 例2.(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设U ={1,2,3,4},A 与B 是U 的两个子集,若A ∩B ={3,4},则称(A ,B )为一个“理想配集”,那么符合此条件的“理想配集”(规定:(A ,B )与(B ,A )是两个不同的“理想配集”)的个数是( )A .7个B .8个C .9个D .10个【答案】C【解析】对子集A 分类讨论:当A 是二元集{3,4}时,此时B 可以为{1,2,3,4},{1,3,4},{2,3,4},{3,4},共4结果; 当A 是三元集{1,3,4}时,此时B 可以为{2,3,4},{3,4},共2种结果;当A 是三元集{2,3,4}时,此时B 可以为{1,3,4},{3,4},共2种结果;当A 是四元集{1,2,3,4}时,此时B 取{3,4},有1种结果,根据计数原理知共有4+2+2+1=9种结果.故选:C .例3.(2022·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高一开学考试)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 y x y x A y B ⊗==+⨯-∈∈,设2,3A ,1,2B ,则( )A .当2x 2y 时,1z =B .x 可取两个值,y 可取两个值,()()zx y x y =+⨯-有4个式子 C .A B ⊗中有3个元素D .A B ⊗中所有元素之和为3 【答案】BCD【解析】()(){},,A B z z x y x y x A y B ⊗==+⨯-∈∈,2,3A ,1,2B , 当2x 2y 0z =;当2x =1y =时,1z =; 当3x =1y =时,2z =;当3x =2y 时,1z =,A 不正确;B 正确;而{}0,1,2A B ⊗=,C ,D 都正确.故选:BCD例4.(2022·辽宁·辽师大附中高二阶段练习)集合{}{}2|10,|320A x ax B x x x =-==-+=,且A B B ⋃=,实数a 的值为 ( )A .0B .1C .12D .2【答案】ABC【解析】由题设{1,2}B =,又A B B ⋃=,故A B ⊆,当A =∅时,0a =;当A ≠∅时,1或2为10ax -=的解,则1a =或12a =. 综上,0a =或1a =或12a =. 故选:ABC例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集合{|4A x x =≥或}5x <-,{}|13B x a x a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答案】{|8a a <-或}3a ≥【解析】用数轴表示两集合的位置关系,如上图所示,或要使B A ⊆,只需35a +<-或14a +≥,解得8a <-或3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8a a <-或}3a ≥.故答案为:{|8a a <-或}3a ≥例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对于两个正整数m ,n ,定义某种运算“⊙”如下,当m ,n 都为正偶数或正奇数时,m ⊙n =m +n ;当m ,n 中一个为正偶数,另一个为正奇数时,m ⊙n =mn ,则在此定义下,集合M ={(p ,q )|p ⊙q =10,*N p ∈,q ∈*N }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_.【答案】13【解析】∵当m ,n 都为正偶数或正奇数时,m ⊙n =m +n ;当m ,n 中一个为正偶数,另一个为正奇数时,m ⊙n =mn ,∴集合M ={(p ,q )|p ⊙q =10,*N p ∈,q ∈*N }={(1,9),(2,8),(3,7),(4,6),(5,5),(6,4),(7,3),(8,2),(9,1),(1,10),(2,5),(5,2),(10,1)},共13个元素,故答案为:13例7.(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给定集合A ,若对于任意a ,b ∈A ,有a +b ∈A ,且a ﹣b ∈A ,则称集合A 为闭集合,给出如下四个结论:①集合A ={0}为闭集合;①集合A ={﹣4,﹣2,0,2,4}为闭集合;①集合A ={n |n =3k ,k ∈Z }为闭集合;①若集合A 1、A 2为闭集合,则A 1∪A 2为闭集合.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答案】①①【解析】①0+0=0,0﹣0=0,0∈A ,故①正确;①当a =﹣4,b =﹣2时,a +b =﹣4+(﹣2)=﹣6①A ,故不是闭集合,∴①错误;①由于任意两个3的倍数,它们的和、差仍是3的倍数,故是闭集合,∴①正确;①假设A 1={n |n =3k ,k ∈Z },A 2={n |n =5k ,k ∈Z },3∈A 1,5∈A 2,但是,3+5①A 1∪A 2,则A 1∪A 2不是闭集合,∴①错误.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①.故答案为:①①.例8.(2022·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文))已知集合{|15}A x x =<≤,集合21{|0}3x B x x -=>-. (1)求A ∩B ;(2)若集合{|243}=-≤≤-C x a x a ,且C A C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1)210(21)(3)03x x x x ->⇔-->-12x ⇔<或3x >,1{|2B x x =<或3}x >, 所以{|35}A B x x =<≤;(2)由C A C =得A C ⊆,所以21435a a -≤⎧⎨-≥⎩,解得23a ≤≤. 例9.(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设集合{|}R A x x x ∈+=240=,R R {|()}B x x a x a a ∈=∈222110=+++-, . (1)若0a =,试求A B ;(2)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240x x +=,解得0x =或4x =-,}{,A =-40 .当0a =时,得x x -+2210=,解得12x =-x =12-{}1212B =--,; ∴{}041212A B =---,,,. (2)由(1)知,}{,A =-40,B A ⊆,于是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当A B =时,}{,B =-40,此时方程()x a x a =222110+++-有两根为0,4-,则()()()a a a a ⎧∆=+⎪=⎨⎪-+=-⎩-->2224141010214-,解得1a =. 当B A ≠时,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当B ≠∅时,即{}0B =或{}B -4=, 当{}0B =时,此时方程()x a x a =222110+++-有且只有一个根为0,则22241410(0)()1a a a --⎧∆=+⎨-==⎩,解得1a =-,当{}B -4=时,此时方程()x a x a =222110+++-有且只有一个根为4-,则 ()2222414104()()()8110a a a a ⎧∆=+⎪⎨-=--=-⎪⎩++-,此时方程组无解, 当B =∅时,此时方程()x a x a =222110+++-无实数根,则2241410()()a a --∆+<=,解得1a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为}{a a a ≤-=11或.例10.(2022·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集合{}23A x x =-<<,{}3B x x a =≤.(1)求集合A R ;(2)当1a =时,求A B ;(3)若()R B A ⋃=R ,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意,{}23A x x =-<<故{|3R A x x =≥或2}x(2)当1a =时,{}131{|}3B x x x x =≤=≤ 故123A B x x ⎧⎫⋂=-<≤⎨⎬⎩⎭ (3)由(1){|3R A x x =≥或2}x{}3{|}3a B x x a x x =≤=≤ 若()R B A ⋃=R ,则33a ≥ 解得9a ≥ 例11.(2022·安徽·芜湖一中高一阶段练习)已知集合{}{}25,|1|21A x x B x m x m =-≤≤=+≤≤-. (1)当{}|25A x Z x =∈-≤≤时,求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2)若A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析】(1)当x ∈Z 时,A ={x ∈Z |-2≤x ≤5}={-2,-1,0,1,2,3,4,5},共有8个元素,所以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8-2=254.(2)因为A ∪B =A ,所以B ①A ,当B =∅时,由m +1>2m -1,得m <2,符合;当B ≠∅时,根据题意,可得21112215m m m m -≥+⎧⎪+≥-⎨⎪-≤⎩,解得2≤m ≤3.综上可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m ≤3}. (3)当B =∅时,由(1)知m <2;当B ≠∅时,根据题意作出如图所示的数轴,可得211212m m m -≥+⎧⎨-<-⎩或21115m m m -≥+⎧⎨+>⎩解得m >4.综上可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m <2或m >4}. 例12.(2022·北京·高二期末)设集合A 为非空实数集,集合{},,B xy x y A x y =∈≠且,称集合B 为集合A 的积集.(1)当{}1,2,3,4A =时,写出集合A 的积集B ;(2)若A 是由5个正实数构成的集合,求其积集B 中元素个数的最小值;(3)判断是否存在4个正实数构成的集合A ,使其积集{}2,4,5,8,10,16B =,并说明理由.【解析】(1)因为{}1,2,3,4A =,故集合B 中所有可能的元素有12,13,14,23,24,34⨯⨯⨯⨯⨯⨯,即2,3,4,6,8,12,{}2,3,4,6,8,12B ∴=(2)设{}12345,,,,A a a a a a =,不妨设123450a a a a a <<<<<,因为41213141525355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所以B 中元素个数大于等于7个,又{}254132,2,2,2,2A =,{}34689572,2,2,2,2,2,2B =,此时B 中元素个数等于7个, 所以积集B 中元素个数的最小值为7.(3)不存在,理由如下:假设存在4个正实数构成的集合{},,,A a b c d =,使其积集{}2,4,5,8,10,16B =,不妨设0a b c d <<<<,则集合A 的生成集{},,,,,B ab ac ad bc bd cd =则必有2,16ab cd ==,其4个正实数的乘积32abcd =;又5,8ad bc ==,其4个正实数的乘积40abcd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不存在4个正实数构成的集合A ,使其生成集{}2,4,5,8,10,16B =【过关测试】一、单选题1.(2022·江西省铜鼓中学高一期末(理))()Z M 表示集合M 中整数元素的个数,设{}24A x x =-<<,{}723B x x =-<<,则()Z A B =( )A .5B .4C .3D .2【答案】C【解析】因为{}7372322B x x x x ⎧⎫=-<<=-<<⎨⎬⎩⎭,{}24A x x =-<<,所以3|22A B x x ⎧⎫=-<<⎨⎬⎩⎭,则()1A B -∈,()0A B ∈,()1A B ∈,所以()3Z A B =;故选:C2.(2022·河南焦作·高一期中)两个集合A 与B 之差记作A -B ,定义A -B ={x |x ∈A 且x ①B },已知A ={2,3},B ={1,3,4},则A -B 等于( )A .{1,4}B .{2}C .{1,2}D .{1,2,3} 【答案】B【解析】∵A ={2,3},B ={1,3,4},又∵A -B ={x |x ∈A 且x ①B },∴A -B ={2}.故选:B .3.(2022·浙江·安吉县高级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将有理数集Q 划分为两个非空的子集M 与N ,且满足M N Q M N ⋃=⋂=∅,,M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小于N 中的每一个元素,这种有理数的分割()M N ,就是数学史上有名的戴德金分割.试判断,对于任一戴德金分割()M N ,,下列选项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M 有最大元素,N 有一个最小元素B .M 没有最大元素,N 也没有最小元素C .M 没有一个最大元素,N 有一个最小元素D .M 有一个最大元素,N 没有最小元素【答案】A【解析】M 有一个最大元素,N 有一个最小元素,设M 的最大元素为m ,N 的最小元素为n ,若有m <n ,不能满足M ∪N =Q ,A 错误; 若{|2}M x Q x =∈<,{|2}N x Q x =∈;则M 没有最大元素,N 也没有最小元素,满足其它条件,故B 可能成立;若{|0}M x Q x =∈<,{|0}N x Q x =∈,则M 没有最大元素,N 有一个最小元素0,故C 可能成立;若{|0}M x Q x =∈,{}0N x Q x =∈;M 有一个最大元素,N 没有最小元素,故D 可能成立;故选:A .4.(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定义集合运算:{}*,,A B zz xy x A B y A B ==∈⋂∈⋃∣.若集合{}{}1,2,3,0,1,2A B ==,则()*A B A =( ) A .{}0 B .{}0,4 C .{}0,6 D .{}0,4,6【答案】D【解析】因为{}{}1,2,3,0,1,2A B ==,所以{}{}1,2,0,1,2,3A B A B ==,所以当,x A B y A B ∈⋂∈⋃时,0,1,2,3,4,6z =,所以{}*0,1,2,3,4,6A B =,所以 ()*A B A ={}0,4,6,故选:D5.(2022·江苏·高一期末)已知全集U =R ,集合{3A x x =<或}7x ≥,{}B x x a =<.若()U 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3a a >B .{}3a a ≥C .{}7a a ≥D .{}7a a > 【答案】A 【解析】因为集合{3A x x =<或}7x ≥,可得{}37U A x x =≤<, 又因为()U A B ≠∅且{}B x x a =<,所以3a >,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3a a >.故选:A .6.(2022·江苏·高一单元测试)设集合{}{}|()(3)0,|(4)(1)0M x x a x N x x x =--==--=,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若{}1,3,4MN =,则=M N ∅ B .若{}1,3,4M N =,则M N ≠∅C .若M N ⋂=∅,则M N ⋃有4个元素D .若M N ≠∅,则{}1,3,4M N =【答案】D【解析】(1)当3a =时,{}3M =,,N={134}MN M =∅,,; (2)当1a =时,{}1,3M =,{1},N={134}MN M =,,; (3)当4a =时,{}3,4M =,{4},N={134}M N M =,,;(4)当134a ≠,,时,{}3,M a =,,{134,}M N M N a =∅=,,;综上可知A ,B ,C ,不正确,D 正确故选:D 7.(2022·江苏·高一单元测试)已知集合A 中有10个元素,B 中有6个元素,全集U 有18个元素,A B ⋂≠∅.设集合()()U U A B ⋂中有x 个元素,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38,N x x x ≤≤∈B .{}28,N x x x ≤≤∈C .{}812,N x x x ≤≤∈D .{}1015,N x x x ≤≤∈【答案】A 【解析】集合A 中有10个元素,B 中有6个元素,因为A B ⋂≠∅,A B 至少有1 个元素,至多有6个元素,所以A B 至多有15个元素,至少有10个 元素,集合()()()U U U A B A B ⋂=⋃有x 个元素,则38x ≤≤且x 为正整数.即x 的取值范围是{}38,N x x x ≤≤∈,故选:A .8.(2022·江西·兴国县将军中学高一期中)已知集合{}53A x x =-<<-,{}232B x a x a =-<<-,若A B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B .1a =-C .1a ≥或1a =-D .a R ∈【答案】C【解析】由题意,A B B B A =⇔⊆(1)若B =∅,则2321a a a -≥-∴≥,B A ⊆成立; (2)若B ≠∅,则23223523a a a a -<-⎧⎪-≥-⎨⎪-≤-⎩,解得1a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a ≥或1a =-故选:C9.(2022·陕西·西安一中高一期中)已知集合{}2,2A =-,{}240B x x ax =-+=,若A B A ⋃=,则实数a 满足( )A .4a =B .4a =-C .{}4,4-D .{}44a a -≤≤【答案】D【解析】因为A B A ⋃=,所以B A ⊆,当B =∅时,B A ⊆满足,此时2160a ∆=-<,所以44a -<<;当B ≠∅时,此时2160a ∆=-≥,即4a ≤-或4a ≥,若方程240x ax -+=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则2160a ∆=-=,所以4a =±;当4a =-时,{}2B =-,此时B A ⊆满足,当4a =时,{}2B =,此时B A ⊆满足,若240x ax -+=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因为()224⋅-≠,所以A B ≠,所以此时无解;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为{}44a a -≤≤,故选:D .10.(2022·江苏·高一单元测试)已知集合{}1,3,A m =,{}B m =,B A ⊆,则m =( ) A .9B .0或1C .0或9D .0或1或9 【答案】C【解析】由B A ⊆3m =m m =, 3m =时,9m = ,符合题意; m m =时,0m =或1m =,但1m = 时,{}1,1B =不合题意,故m 的值为0或9,故选:C11.(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在整数集Z 中,被4除所得余数为k 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 ,即[]{}4k n k n Z =+∈,0k =,1,2,3.给出如下四个结论:①[]20151∈;①[]22-∈;①[][][][]0123Z =⋃⋃⋃;①“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0a b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 【答案】D【解析】因为201550343=⨯+,故[]20153∈,故①错误;而242-=+,故[]22-∈,故①正确;由“类”的定义可得[][][][]012Z 3⊆,任意Z c ∈,设c 除以4的余数为}{()0,1,2,3r r ∈,则[]c r ∈,故[][][][]0123c ∈⋃⋃⋃,所以[][][][]0123Z ⊆, 故[][][][]0123Z =,故①正确若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设此类为[]}{()0,1,2,3r r ∈,则4,4a m r b n r =+=+,故()4a b m n -=-即[]0a b -∈,若[]0a b -∈,故-a b 为4的倍数,故a ,b 除以4 的余数相同,故a ,b 属于同一“类”,故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为[]0a b -∈,故①正确;故选:12.(2022·北京八中高一期中)对于集合A ,定义了一种运算“⊕”,使得集合A 中的元素间满足条件:如果存在元素e A ∈,使得对任意a A ∈,都有e a a e a ⊕=⊕=,则称元素e 是集合A 对运算“⊕”的单位元素.例如:A =R ,运算“⊕”为普通乘法:存在1∈R ,使得对任意a ∈R 都有11a a a ⨯=⨯=,所以元素1是集合R 对普通乘法的单位元素.下面给出三个集合及相应的运算“⊕”:①A =R ,运算“⊕”为普通减法;①A =R ,运算“⊕”为普通加法;①{}A X X M =⊆(其中M 是任意非空集合,运算“⊕”为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答案】D【解析】①若A R =,运算“⊕”为普通减法,而普通减法不满足交换律,故没有单位元素; ①A =R ,运算“⊕”为普通加法,其单位元素为0;①{|}A X X M =⊆(其中M 是任意非空集合),运算“⊕”为求两个集合的交集, 其单位元素为集合M . 故选:D . 二、多选题13.(2022·贵州·遵义市南白中学高一期末)群论是代数学的分支学科,在抽象代数中具有重要地位,且群论的研究方法也对抽象代数的其他分支有重要影响,例如一元五次及以上的方程没有根式解就可以用群论知识证明.群的概念则是群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其定义如下:设G 是一个非空集合,“· ”是G 上的一个代数运算,即对所有的a 、b ∈G ,有a ·b ∈G ,如果G 的运算还满足:①∀a 、b 、c ∈G ,有(a ·b )·c =a ·(b ·c );①e G ∃∈,使得a G ∀∈,有e a a e a ⋅=⋅=,①a G ∀∈,b G ∃∈,使a ·b =b ·a =e ,则称G 关于“·”构成一个群.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1,0,1}G =-关于数的乘法构成群B .G ={x |x =1k,k ∈Z ,k ≠0}∪{x |x =m ,m ∈Z ,m ≠0}关于数的乘法构成群 C .实数集关于数的加法构成群D .{2|,Z}G m n m n =∈关于数的加法构成群 【答案】CD【解析】对于A :若{1,0,1}G =-,对所有的a 、b G ∈,有{1,0,1}a b G ⋅∈-=, 满足乘法结合律,即①成立,满足①的e 为1,但当0a =时,不存在b G ∈,使得··1a b b a e ===,即①不成立, 即选项A 错误;对于B :因为12a G =∈,且3b G =∈,但13322a b G ⋅=⨯=∉,所以选项B 错误;对于C :若R G =,对所有的a 、R b ∈,有R a b +∈, 满足加法结合律,即①成立,满足①的e 为0,R a ∀∈,R b a ∃=-∈,使0a b b a +=+=,即①成立; 即选项C 正确;对于D :若{2|,Z}G m n m n =∈,所有的112a m n =、222b m n G =∈, 有1212()+2(+)a b m m n n G +=+∈,,,,a b c G ∀∈()()++=++a b c a b c 成立, 即①成立;当0a b 时,20a b =,满足的0e =,即①成立;2a m n G ∀=∈,2b m n G ∃=-∈,使0a b b a +=+=,即①成立;即选项D 正确. 故选:CD .14.(2022·全国·高一期中)如图,集合U 是全集,,A B 是非空集合,定义集合*A B 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则*A B 可表示为( )A .()UB A B ⋂⋃B .()UA AB ⋂⋂C .()()()()UUA B B A ⋂⋂D .()()UA B A B ⋃⋂⋂【答案】CD 【解析】()UB A B ⋂⋃=∅,故A 选项错误;()UA AB ⋂⋂表示的集合韦恩图为如图1,显然B 选项错误;通过画出CD 选项的韦恩图,与题干中的相同,故选项CD 正确. 故选:CD15.(2022·河北·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当两个集合中一个集合为另一个集合的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全食”;当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但互不为对方子集时,称这两个集合构成“偏食”,对于集合{}211,,|1,02A B x ax a ⎧⎫=-==≥⎨⎬⎩⎭,若A 与B 构成“偏食”,则实数a 取值可以是( )A .0B .1C .2D .4【答案】BD【解析】因为集合{}211,,|1,02A B x ax a ⎧⎫=-==≥⎨⎬⎩⎭,且A 与B 构成“偏食”,所以1B -∈或12B ∈,当1B -∈时,得1a =,此时{}{}211,1B x x ===-,符合题意,当12B ∈时,得4a =,此时{}21141,22B x x ⎧⎫===-⎨⎬⎩⎭,符合题意, 综上,1a =或4a =, 故选:BD16.(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设{}29140A x x x =-+=,{}10B x ax =-=,若A B B =,则实数a 的值可以为( ) A .2 B .12C .17D .0【答案】BCD【解析】集合2{|9140}{2A x x x =-+==,7},{|10}B x ax =-=, 又A B B =, 所以B A ⊆,当0a =时,B =∅,符合题意,当0a ≠时,则1{}B a =,所以12a=或17a =,解得12a =或17a =,综上所述,0a =或12或17, 故选:BCD17.(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已知全集U =R ,集合{}|27A x x =-≤≤,{}|121B x m x m =+≤≤-,则使UA B ⊆成立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A .{}|610m m <≤B .{}|22m m -<<C .1|22m m ⎧⎫-<<-⎨⎬⎩⎭D .{}|58m m <≤【答案】ABC【解析】当B =∅时,121m m +>-,即2m <,此时UR B =,符合题意,当B ≠∅时,121m m +≤-,即2m ≥, 由{}|121B x m x m =+≤≤-可得{U|1B x x m =<+或}21x m >-,因为UA B ⊆,所以17m +>或212m -<-,可得6m >或12m <-, 因为2m ≥,所以6m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m <或6m >, 所以选项ABC 正确,选项D 不正确; 故选:ABC .18.(2022·浙江·金华市曙光学校高一期中)在R 上定义运算()*1x y x y =-,若关于x 的不等式()*0x a x ->的解集是集合{}|01x x ≤≤的子集,则整数a 的取值可以是( ) A .0 B .1 C .1- D .2【答案】AB【解析】由在R 上定义的运算:()*1x y x y =-得,()*0()(1)0x a x x a x ->⇔-->,即1(0)()x a x --<, 当a =1时,不等式1(0)()x a x --<的解集为空集∅,而{|01}x x ∅⊆≤≤,则a =1,当a >1时,不等式1(0)()x a x --<的解集为{x |1<x <a },显然{x |1<x <a }不是{x |0≤x ≤1}的子集,不满足题意,舍去,当a <1时,不等式1(0)()x a x --<的解集为{x |a <x <1},当{x |a <x <1}是{x |0≤x ≤1}的子集时, a ≥0,则0≤a <1,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a |0≤a ≤1},又a 为整数,所以a =0或a =1. 故选:AB 三、填空题19.(2022·江西省崇义中学高一期中)若集合{}2120M x x x =+-=,{}10N x mx =+=,且MN N =,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答案】13-或14或0【解析】由题得{4,3}M =-, 因为MN N =,所以N M ⊆,所以,{4},{3}N =∅-, 当N =∅时,0m =;当{4}N =-时,1(4)10,4m m ⨯-+=∴=; 当{3}N =时,1(3)10,3m m ⨯+=∴=-.故答案为:13-或14或020.(2022·广东·广州誉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高一期中)设a 是实数,集合{}260,{20}M x x x N y ay =+-==+=∣∣,若N M ⊆,则a 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答案】2{0,,1}3-【解析】由题意,集合{}260{|(2)(3)0}{3,2}M xx x x x x =+-==-+==-∣ 若N M ⊆,且集合N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 则当N =∅时,即0a =时,满足题意; 当{3}N =-时,即320a -+=,即23a =时,N M ⊆满足题意; 当{2}N =时,即220a +=,即1a =-时,N M ⊆满足题意;综上,a 的取值集合是2{0,,1}3-故答案为:2{0,,1}3-21.(2022·河南·林州一中高一开学考试)若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则称两个集合构成“鲸吞”;若两个集合有公共元素,且互不为对方子集,则称两个集合构成“蚕食”,对于集合1,2A ,{}22,0B x ax a ==≥,若这两个集合构成“鲸吞”或“蚕食”,则a 的取值集合为_____.【答案】10,,22⎧⎫⎨⎬⎩⎭【解析】当0a =时,B =∅,此时满足B A ⊆,当0a >时,22,B a a ⎧⎪=⎨⎪⎩,此时,A B 集合只能是“蚕食”关系,所以当,A B 集合有公共元素21a=-时,解得2a =, 当,A B 22a=时,解得12a =,故a 的取值集合为10,,22⎧⎫⎨⎬⎩⎭. 故答案为:10,,22⎧⎫⎨⎬⎩⎭22.(2022·福建·福州三中高一开学考试)已知集合A ={a ∈R |(x ﹣1)a 2+7ax +x 2+3x ﹣4=0},{0}⊆A ,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 【答案】1或4-. 【解析】因为{0}⊆A , 所以70x ⨯⨯+x 2+3x ﹣4=0, 所以1x =或4x =-.当1x =时,7a +1+3﹣4=0,所以0a =,集合A ={0},满足题意;当4x =-时,2528161240,0a a a --+--=∴=或285a =-,集合A =28{0,}5-,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1或4-.23.(2022·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期末)设集合{}2,3,4U =,对其子集引进“势”的概念;①空集的“势”最小;①非空子集的元素越多,其“势”越大;①若两个子集的元素个数相同,则子集中最大的元素越大,子集的“势”就越大.最大的元素相同,则第二大的元素越大,子集的“势”就越大,以此类推.若将全部的子集按“势”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则排在第6位的子集是_________. 【答案】{}2,4【解析】根据题意,将全部的子集按“势”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2,{}3,{}4,{}2,3,{}2,4,{}3,4,{}2,3,4.故排在第6的子集为{}2,4. 故答案为:{}2,4 四、解答题24.(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已知实数集R 的子集S 满足条件:①1S ∉;①若a S ∈,则11S a∈-.求证:(1)若2S ∈,则S 中必有另外两个元素; (2)集合S 中不可能只有一个元素. 【解析】(1)∵2S ∈,∴1112S =-∈-,同理:()11112S =∈--,12112S =∈-, ∴S 中还有-1,12两个元素.(2)不妨设S 为单元素集,则11a a=-,整理得210a a -+=,解得a ∈∅, ∴S 不可能为单个元素集合.25.(2022·湖南永州·高一期末)已知集合{}2A x x =≥,{}35B x x =<≤. (1)求A B ;(2)定义{M N x x M -=∈且}x N ∉,求A B -. 【解析】(1)由{}2A x x =≥,{}35B x x =<≤, 则{}2A B x x ⋃=≥.(2)由{M N x x M -=∈且}x N ∉,所以A B -{x x A =∈且}{23x B x x ∉=≤≤或}5x >.26.(2022·全国·高一期中)已知集合{}22221,,Z M x x a a b a b ==+-=∈.(1)证明:若x M ∈,则1x x+是偶数; (2)设m M ∈,且132m <<,求实数m 的值; (3)若n M ∈3+22是否属于集合M ,并说明理由. 【解析】(1)若x M ∈,则2x a b =+2221,,a b a b -=∈Z . 所以221x a x a b =+++()()2222b b a b a b a =++-22a b a =-+ 因为2221a b -=,所以原式222b a b a a =+-=, 因为a ∈Z ,所以2a 为偶数,即若x M ∈,则1x x+是偶数. (2)因为m M ∈,且132m <<,则1123m <<,所以5156m m<+< 设2m a b =+,2221,,a b a b -=∈Z . 由(1)可知12m a m +=,即5256a <<; 所以1a =或2a =.当1a =时,代入2221,,a b a b -=∈Z 可得0b =, 此时21m a b =+,满足132m <<,所以1m =成立; 当2a =时,代入2221,,a b a b -=∈Z 解得6b =b ∈Z ,所以不成立; 综上可知1m =.(3)因为n M ∈,所以可设2,n ab 且2221,,a b a b -=∈Z ,2(2)(322)322322(322)(322)n a b a b ()(34322a b b a =-+-因为22(34)2(32)a b b a ---()22229241629124a ab b b ab a =-+--+2221a b =-=,()(),Z,34Z,32Z a b a b b a ∈∴-∈-∈322M +成立.27.(2022·北京·高一期末)已知集合{}23A x x =-<<,{}3B x x a =≤. (1)求集合A R;(2)当1a =时,求A B ;(3)若()R B A ⋃=R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23A x x =-<< 故{|3RA x x =≥或2}x(2)当1a =时,{}131{|}3B x x x x =≤=≤故123A B x x ⎧⎫⋂=-<≤⎨⎬⎩⎭(3)由(1){|3RA x x =≥或2}x{}3{|}3aB x x a x x =≤=≤若()R B A ⋃=R ,则33a ≥ 解得9a ≥28.(2022·湖南益阳·高一期末)设集合{13}A x x =-<<,{}1B x x =≥,{2}C x x m =>-. (1)求A B ;(2)若_________,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请从①A C ⊆,①A C ⋂≠∅,①RC A ⊆这三个条件中选一个填入(2)中横线处,并完成第(2)问的解答.(如多选,则按第一个选择的解答给分)【解析】(1)∵集合{13}A x x =-<<,{}1B x x =≥, ∴{}1{13}{1}A B x x x x x x ⋃=≥⋃-<<=>-. (2)①若A C ⊆,∴21m -≤-,即1m ,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m m ≤. ①若A C ⋂≠∅,∴23m -<,即5m <,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5}m m <. ①若RC A ⊆,∵R{1A x x =≤-或3}x ≥,∴23m -≥,即5m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5m m ≥.29.(2022·江苏·高一单元测试)已知集合{}2|40=+=A x x x ,{}22|2(1)10=+++-=B x x a x a . (1)若⊆A B ,求a 的值; (2)若⊆B A ,求a 的值.【解析】(1)由题集合B 最多两个元素,{4,0}=-A ,⊆A B ,则=A B ,所以集合B 中的方程两根为-4,0,224(1)4(1)0=+-->a a ,即1>-a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242(1)01-=-+=-a a ,解得:1=a ;(2)由题⊆B A ,B 中最多两个元素,对于方程222(1)10+++-=x a x a 当集合=∅B 时:224(1)4(1)0=+--<a a ,即1<-a 时,方程无解,=∅B ,符合题意;当集合B 中只有一个元素时:224(1)4(1)0=+--=a a ,即1=-a 时,方程的解为0=x ,{0}=B ,符合题意;当B 中有两个元素时:224(1)4(1)0=+-->a a ,即1>-a 时,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根,集合B 有两个元素,此时则=A B ,所以集合B 中的方程两根为124,0=-=x x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242(1)01-=-+=-a a ,解得:1=a ;综上所述:1≤-a 或1=a .。
2012高考热点之参数问题分类讨论教师版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取值范围一般方法恒成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问题,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大多是在不等式中,已知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形式出现。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一、分离参数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能通过恒等变形分离出参数,即:若()a f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ax f x ,则()m a xa f x ≥;若()a f x≤恒成立,只须求出()min f x ,则()m i na f x ≤,转化为函数求最值。
例1、已知函数()lg 2af x x x ⎛⎫=+- ⎪⎝⎭,若对任意[)2,x ∈+∞恒有()0f x >,试确定a 的取值范围。
解:根据题意得:21a x x+->在[)2,x ∈+∞上恒成立,即:23a x x >-+在[)2,x ∈+∞上恒成立, 设()23f x x x =-+,则()23924f x x ⎛⎫=--+ ⎪⎝⎭当2x =时,()max 2f x = 所以2a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通过恒等变形不能直接解出参数,则可将两变量分别置于不等式的两边,即:若()()f a g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ax g x ,则()()max f a g x ≥,然后解不等式求出参数a 的取值范围;若()()f a g x ≤恒成立,只须求出()m i n g x ,则()()m i n fa g x ≤,然后解不等式求出参数a 的取值范围,问题还是转化为函数求最值。
例2、已知(],1x ∈-∞时,不等式()21240x x a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令2xt =,(],1x ∈-∞ (]0,2t ∴∈ 所以原不等式可化为:221t a a t+-<,要使上式在(]0,2t ∈上恒成立,只须求出()21t f t t+=在(]0,2t ∈上的最小值即可。
()22211111124t f t tt t t +⎛⎫⎛⎫==+=+- ⎪ ⎪⎝⎭⎝⎭ 11,2t ⎡⎫∈+∞⎪⎢⎣⎭()()m in 324f t f ∴==234a a ∴-<1322a ∴-<<二、分类讨论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两变量不能通过恒等变形分别置于不等式的两边,则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
谈谈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步骤
分类讨论思想是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把所有研究的问题分成若干类,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按不同情况分类,然后再逐一进行讨论、求解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尤其对于一些结论不唯一,表示形式不唯一,含有参数的复杂问题,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最为有效.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的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步:1.明确研究的对象.仔细分析题意,明确哪些变量、参数可直接影响所求的结果,据此确定研究的对象.常见的研究对象有参数、自变量、绝对值内部式子、方程的根,函数的定义域、直线的位置、角度等.2.明确分类标准.在确定了需要讨论的对象后,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按照其特征将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全部罗列出来.常见的分类标准有概念、公式、定理的应用条件,代数式的意义,曲线的范围等.3.逐级讨论.在分类后,原先的复杂、困难的问题已经被分为若干个简单、容易的子问题,把所有子问题逐个逐级进行解答,计算出结果即可.当子问题也无法解答时,需要对子问题进一步分类,并且依然要遵循分类标准统一的原则,分类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任何一种情况.4.得出结论.最后需要将所有子问题的结果进行汇总,得到完整的结论.下面举例说明.例1.已知集合M ={a 2,a +1,-3},N ={a -3,2a -1,a 2+1},若M ∩N ={-3},求a 的值.解:因为M ∩N ={-3},所以-3∈N ={a -3,2a -1,a 2+1},(1)若a -3=-3,则a =0,此时M ={1,0,-3},N ={-3,-1,1},M ∩N ={-3,1},故不满足题意;(2)若2a -1=-3,则a =-1,此时M ={}1,0,-3,N ={}-4,-3,2,M ∩N ={}-3,满足题意;(3)若a 2+1=-3,此方程无实数解;所以a =-1.对于集合中求参数的值和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通常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往往需讨论集合中元素的取值,集合是否为空集,含参方程是否有解.只有明确参数的不同取值会导致哪些不同的结果,找到进行分类讨论的原因,才能确定问题研究的对象和分类原则,合理进行分类.例2.设函数f ()x =a ln x +x -1x +1,其中a 为常数,试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解:由题意可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对其求导可得f ′()x =ax 2+()2a +2x +ax (x +1)2,(1)当a ≥0时,f ′()x ≥0,则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2)当a <0时,令g ()x =ax 2+()2a +2x +a ,可得∆=4()2a +1,①当a =-12时,∆=0,f ′()x ≤0,则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②当a <-12时,∆<0,f ′()x <0,则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③当-12<a <0时,∆>0,所以f ′()x ≤0,设x 1,x 2()x 1<x 2是函数g ()x 的两个零点,则x 1=-()a +1+2a +1a ,x 2=-()a +1-2a +1a,因为x 1=0,所以x ∈(0,x 1)时,g (x )<0,f ′()x <0,则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当x ∈(x 1,x 2)时,g (x )>0,f ′()x >0,则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当x ∈(x 2,+∞)时,g (x )<0,f ′()x <0,则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综上可知:当a ≥0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当a ≤-12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当-12<a <0时,函数f ()x 在æèççöø÷÷0,-()a +1+2a +1a ,思路探寻46(-()a+1-2a+1a,+∞)上单调递减,在(-()a+1+2a+1a,-()a+1-2a+1a)上单调递增.含参函数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函数的概念或性质的限制,需要分类讨论参数的取值或取值范围;二是当参数为函数的系数时,需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此时要根据函数图象及函数对应方程的判别式来确定分类讨论的分界点.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当二次项的系数a>0时,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上;当a=0时,该函数为一次函数;当a<0时,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又决定了二次函数的零点的个数,如下表所示.因此,在讨论二次函数的零点时,可以分∆>0、=0、例3.已知函数f()x=ln xx+1+1x,当x>0且x≠1时,f()x>ln xx−1+k x,求k的取值范围.解:f()x-(ln x x-1+k x)=11-x2[2ln x+()k-1()x2-1x],令h()x=2ln x+()k-1()x2-1x()x>0,则h′()x=()k-1()x2+1+2xx2=k()x2+1-(x-1)2x2,(1)当k≤0时,由h′()x=k()x2+1-(x-1)2x2可知,当x≠1时,h′()x<0,h()1=0,当x∈()0,1时,h()x>0,可得11-x2h()x>0,当x∈()1,+∞时,h′()x<0,可得11-x2h()x>0,所以当x>0且x≠1时,f()x-æèöøln xx-1+k x>0,即f()x>ln xx-1+k x,(2)当0<k<1时,x∈æèöø1,11-k,()k-1(x2+1)+2x>0,所以当x∈æèöø1,11-k时,h()x>0,可得11-x2h()x<0,与题意不相符;(3)当k≥1时,此时h′()x>0,可得11-x2h()x<0,与题意不相符;综上所述,k的取值范围为(-∞,0].解答含参不等式问题,通常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对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的根来进行分类讨论.若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的方程存在两个根,则需要讨论两根的大小关系,进而确定解集.例4.设F1,F2为椭圆x29+y24=1的两个焦点,点P为椭圆上一点,已知点P,F1,F2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且|PF1|>|PF2|,则PF1|PF2|=________.解:(1)若∠PF2F1=90°,则|PF1|2=|PF2|2+|F1F2|2,又|PF1|+|PF2|=6,|F1F2|=25,解得|PF1|=143,|PF2|=43,可得|PF1||PF2|=72.(2)若∠F1PF2=90°,则|F1F2|2=|PF1|2+|PF2|2,所以|PF1|2+(6-|PF1|)2=20,又|PF1|>|PF2|,可得|PF1|=4,|PF2|=2,所以|PF1||PF2|=2.综上可知,|PF1||PF2|=72或2.要求|PF1||PF2|,需寻找满足|PF1|>|PF2|的条件,分两种情况讨论Rt△PF1F2的直角所在的位置.解答几何问题,经常要讨论图形中点、直线、曲线的位置,图形的形状、角的取值范围等.总之,对于某些不确定的数量、不确定图形的形状或位置、不确定的结论等,都需运用分类讨论思想,通过分类讨论,保证其完整性,使之具有确定性.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含参集合问题、含参函数问题、含参不等式问题、含参解析几何问题、含参数列问题的重要工具.同学们要熟练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技巧和步骤,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思路探寻47。
分类讨论
1 得x , a 2, 且a 0, a 1 3
将原方程变形为
6x2 x 1 a2 log loga 2 3x 1 a a2
a2 1 5 得2 x 1 由x 得 2 x 1 , a 3 3
于是方程有解,有条件
a2 5 a 3 决定
3 所以a ,0 (0,1) (1,3) 4
( ,1), 且x [0, ] 2 2
小结:
解题过程中的分类讨论,一般分四个步骤:
1、确定讨论对象及所讨论的区域的范围
2、进行合理分类,所谓合理分类,应该符合三个原则:
分类按同一标准进行、 分类应当没有遗漏、 分类应是互斥的
3、逐类讨论,分级进行
4、归纳并做出结论
a 1时满足B A
无解
当B {4}时,则有
0 42 2a 1 4 a 2 1 0
a 2 1 0 解得a=1 当B {4, 时, 0} 则有 42 2a 1 4 a 2 1 0
a1 (1 q n ) 因为 0 1 q
当q 1 5 时, 2
1 5 时, 2
An Bn An Bn
当 1 q
当q
1 5 且q 1时, 2
An Bn
点评:运用等比数列的知识,建立了 An 与 Bn 之间的关系, 然后作差-变形-判断符号。其中,关键要完成“变形”、“判断符号” 这一过程,常常运用分解因式、有理化、适时分类讨论等方法, 可使问题顺利获解。注重这方面解题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提高综 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n
bn an1 an2 a1q (1 q)
集合含参问题及解题技巧
集合含参问题及解题技巧
集合含参问题在数学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类型,通常涉及到参数对集合元素的影响。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一些特定的技巧和策略,下面是一些关键的技巧和步骤:
1.理解问题: 在开始解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要求。
理解题目的具体要求,明确需要求解的是什么,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分析参数: 参数是影响集合元素的关键因素。
分析参数的可能取值范围、变化规律以及对集合元素的影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3.数形结合: 结合图形和数值进行理解,有时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画出数轴、平面图等,可以直观地理解集合的关系和变化。
4.分类讨论: 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对于每一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分析对应的集合元素的情况,从而全面地解决问题。
5.逻辑推理与验证: 在得到初步的答案后,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验证,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6.总结与反思: 完成问题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有助于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设集合A={x∣ax2+2x+a−1=0,a∈R},若集合A有且仅有两个子集,则a的值为____.
根据题意,方程ax2+2x+a−1=0有唯一解,所以判别式Δ=0。
计算判别式:
Δ=b2−4ac=22−4a(a−1)=0
解得:a=1或a=0。
当a=1时,方程变为x2+2x=0,解得x=0或x=−2,符合题意。
当a=0时,方程变为2x=−1,解得x=−21,符合题意。
所以a的值为0或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中含参数问题的分类讨论
高一的同学不知不觉升入高中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第一章集合的学习也已经结束.有同学反映集合中含有参数的问题不知道如何进行分类讨论,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两个集合A与B,A或B中含有待确定的参数(字母),若A⊆B或A=B,则集合B中的元素与集合A中的元素具有“包含关系”,解决这类问题时常采用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办法.
(1)分类讨论是指:
A⊆B在未指明集合A非空时,应分A=∅和A≠∅两种情况来讨论;
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的,由A⊆B或A=B得到的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对应相等的情况可能有多种,因此需要分类讨论.
(2)数形结合是指:对A=∅这种情况,在确定参数时需要借助数轴来完成,
将两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分清实心点与空心圈,确定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列不等式(组)将参数确定出来.
(3)解决集合中含有参数问题时,最后结果要注意验证.验证是指:分类讨论求得的参数的值,还需代入原集合中看是否满足互异性;所求参数能否取到端点值.
根据所给集合的形式我们可以将这类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不等式有关集合问题,另一类是与方程有关的.
下面通过具体例子作进一步分析:
例1:已知集合A={x|x2-3x-10≤0}
(1)若B⊆A,B={x|m+1≤x≤2m-1,m为常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A⊆B,B={x|m-6≤x≤2m-1,m为常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若A=B,B={x|m-6≤x≤2m-1,m为常数},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1)B⊆A说明B是A的子集,即集合B中元素都在集合A中,注意B
是∅的情况.
由A={x|x2-3x-10≤0},得A={x|-2≤x≤5}
因为B⊆A,所以
当B=∅时,则m+1>2m-1,即m<2,此时满足B⊆A
当B≠∅时,则如图
所以{m +1≤2m −1
−2≤m +12m −1≤5
,解得2≤m ≤3
由得,m ≤3
(2)A ⊆B 且A 不是∅,说明A 是B 的子集,注意此时B 不是∅.
若A ⊆B ,依题意有{2m −1≥m −6
m −6≤−22m −1≥5
,解得
{m >−5m ≤4m ≥3
,故3≤m ≤4
(3)A=B 说明两集合元素完全相同.
若A=B ,则必有{m −6=−22m −1=5
,此方程无解 即不存在使得A=B 的m 值.
点评:解决“A ⊆B ”或“A ⫋B 且B ≠∅”的相关问题时,一定要分A=∅和A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其中A=∅的情况容易被或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变式练习:1. A={x|2a ≤x ≤a+3},B={x|x <-1或x >5},若A ∩B=,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解:由A ∩B=∅得
若A=∅,则2a >a+3,因此a >3;
若A ≠∅,则如图
x
所以{2a ≥−1a +3≤52a ≤a +3
,解得−12≤a ≤2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a|−1
2≤a ≤2或a >3}
2.已知A={x|x <-2或x >3},B={x|a ≤x ≤2a-1},若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B ⊆A ,所以B 的可能情况有B ≠∅和B =∅两种
当B ≠∅时,因为B ⊆A
所以{a >3a ≤2a −1或{2a −1<−2a ≤2a −1
解得a >3
当B =∅时,由a >2a-1,得a <1
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a <1或a >3}
例2:已知集合A={x|x 2-3x+2=0},B={x|x 2-ax+a-1=0},C={x|x 2-mx+2=0},且A ∪B=A ,A ∩C=C ,求a 与m 的值或取值范围.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1,2},B={x|(x-1)[x-(a-1)]=0}
因为A ∪B=A ,所以B ⊆A
又因为1∈B ,所以B ≠∅,则a-1∈A
所以a-1=1或a-1=2
解得 a=2或a=3
因为A ∩C=C ,所以C ⊆A
因此集合C 有以下三种情况
当C=∅时,方程x 2-mx+2=0的判别式Δ=m 2-8<0,解得−2√2<m <2√2 当C 为单元素集合时,Δ=m 2-8=0,解得m=−2√2或m=2√2
x 5 a+3 2a -1
若m=−2√2,则C={ −√2},不满足C⊆A;
若m=2√C={ √,不满足C⊆A;
当C为双元素集合时,C={1,2}
即1,2是关于x的方程x2-mx+2=0的两根,所以m=3
代回方程检验,m=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2或a=3;−2√2<m<2√2或m=3.
点评:在集合的关系中,若集合B为双元素集,且A⊆B,则可对集合A按元素的个数分为三类,即A为∅,A为单元素集,A为双元素集.若B为三元素集,以此类推,这样才能统一标准,不重不漏.
变式练习:1.已知A={x|x2-2x-8=0},B={x|x2+ax+a2-12=0},若B∪A≠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若,则B⊆A
因为A={x|x2-2x-8=0}={-2,4}
所以集合B有以下三种情况:
当B=∅时,Δ=a2-4(a2-12)<0,即a2>16
所以a<-4或a>4
当B是单元素集合时,Δ=0,即a=-4或a=4
若a=-4,则B={2},不满足B⊆A
若a=4,则B={-2},满足B⊆A
当B是双元素集合时,B={-2,4},即-2,4是关于x的方程x2+ax+a2-12=0的两根
所以{−a=−2+4
a2−12=−2×4,解得a=-2
综上,当B∪A=A时,a的取值范围为{a| a<-4或a=-2或a≥4}
所以,当B∪A≠A时,a的取值范围是{a|-4≤a<4,且a≠-2}
2.已知集合A={x|x2-ax+a2-19=0},集合B={x|x2-5x+6=0},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集合A,B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A≠B;
A∪B=B;
∅⫋(A∪B);
若存在,求出这样的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B={2,3},
因为A∪B=B,且A≠B,所以A⫋B
又因为A≠∅,所以A={2}或A={3}
当A={2}时,将x=2代入A中方程,得a2-2a-15=0,
所以a=-3或a=5
但此时集合A分别为{2,-5}和{2,3},与A={2}矛盾,
所以a≠-3且a≠5
当A={3}时,同上也能导出矛盾
综上所述,满足题设要求的实数a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