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法的目的

合集下载

刑法论理解释

刑法论理解释

刑法论理解释
刑法论理是研究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学科。

它是刑法学的核心内容,旨在解释刑法的目的、原则、制度和适用等方面的问题。

刑法论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刑法的目的。

刑法的目的是通过制裁犯罪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实现社会公正。

这一目的主要体现在预防犯罪、惩罚犯罪和教育改造犯罪等方面。

刑法论理通过分析社会犯罪现象和刑事制度的本质,探讨刑法目的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刑法论理还研究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刑法定原则、有罪推定无罪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刑法制度中的核心价值观和规范要求,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指导和约束。

刑法论理还关注刑法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刑法制度是刑法规范的总体框架和组织体系,包括刑法渊源、刑法分类、刑法构成要件、刑法量刑、刑事责任免除等方面的问题。

刑法论理通过对刑法制度的研究,探讨不同刑事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刑法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刑法论理还关注刑法适用的问题。

刑法适用是指司法机关根据刑法规定,对犯罪行为进行认定、量刑和决策的过程。

刑法论理通过分析刑事法律规定的解释、适用和适用方法,研究刑法适用的理论基
础和实践问题,以提高刑事司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刑法论理是研究刑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学科,其内容涵盖刑法目的、基本原则、刑法制度和刑法适用等方面的问题。

它在刑法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刑法的立法、实施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2016年】论刑罚的目的【刑法论文】

【2016年】论刑罚的目的【刑法论文】

刑法论文-论刑罚的目的引言何谓刑罚的目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目的的意思是“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那么刑罚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即刑罚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那么人类社会究竟想通过刑罚来得到什么结果呢?对此,古往今来的许多哲学家和法学家都绞尽脑汁,得出了各自的答案,尤其是近现代的哲学家和法学家对此更是具有极大的热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这些见解也就被归纳成了不同的派别。

一、对西方各派别的评析根据日本人岛田武夫的著作——《日本刑法新论》,关于刑罚的目的,有几种不同认识观点:(一)绝对主义此派认为人的“自由是天赋的,而意志自由是自由的思想基础,没有自由意志,就不可能有其他自由,包括人身自由在内。

人的行为是根据其自由意志进行选择,归诸道义责任。

依据自由意志只能选择实施有利于社会的行为,不能选择不利于社会的行为。

选择实施不利于社会的行为,就是危害社会,就是恶,就是犯罪。

为恶或者犯罪都要受到报应”①。

刑罚就是相应的报应,是犯罪的结果,犯罪是刑罚的原因。

换句话说就是,罪犯只是由于其犯罪行为的存在才被科处刑罚,除此之外,刑罚不追求其他任何目的,所以被称为绝对主义,又称报应主义。

它可分为狭义的报应主义和赎罪主义:1〃狭义的报应主义。

这种主张从因果报应和维护正义出发,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实施了恶的行为,那么就是非正义的,就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

由于对正义的出处持不同的观点,又可分为:神意报应主义、道德报应主义和法律报应主义。

(1)神意报应主义。

此说认为正义来源于神,神意就是正义,犯罪行为违反了神意,所以就应当受到惩罚。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法理学家斯塔尔。

现在的大多数人看来,这只不过是出于当权者的需要,借宗教这个工具维护统治罢了,很少还有人持此观点。

但是有一点值得思考,那就是,难道法律不是人们借以统治社会的工具吗?只不过这个工具要远比宗教先进,更能使日益趋向于理性的人信服,也更能够迷惑人,因为无论人类多么趋于理性,始终摆脱不了自身的局限性,摆脱不了自身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刑法目的论整理

刑法目的论整理

刑法目的论整理●●刑法的目的●刑法的任务●刑法的机能(积极作用)●规制机能:将一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要求国民不要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

●保护机能: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法益的机能。

●保障机能:指保障公民不受国家刑罚权的非法侵害,并保障犯罪人不受刑法规定之外的刑罚处罚的功能。

●刑法的解释(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明)●解释的效力●有权解释:立法解释(效力最高)、司法解释●无权解释:学理解释●解释方法(文理解释优先)●目的解释又分主观解释论(刑法解释的目的是阐明立法者立法时的意图)、客观解释论(刑法解释的目的是发现社会客观需要)、折中解释论●“既然轻的行为能构成犯罪,重的行为必然都能构成犯罪”。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只有既满足犯罪的实质,又满足犯罪的形式时,最终才能构成犯罪。

●在当然解释中,能否将重的行为解释到其他罪名中去,如果可以,则重的行为最终构成犯罪;如果不可以,则重的行为最终无罪。

●并列关系是类推,指鹿为马●刑法的基本原则(立法、司法活动中应当遵循)●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内容●法定化: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明文规定●明确化●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具体的规定,并用文字表述清楚●禁止采用习惯法、类推解释、行为后的重法、不明确的罪状、不确定的刑罚等●合理化●要合理确定犯罪的范围和惩罚的程度,防止滥施刑罚●禁止采用过分的、残酷的刑罚●反对事后法:从旧兼从轻●反对类推●禁止绝对不确定的刑罚●主要体现●刑法适用平等原则●基本内容:所有人在定罪量刑及行刑的标准上都平等地依照刑法规定处理,不允许有任何歧视或优待●具体要求:平等地保护法益、平等地认定犯罪、平等地裁量刑罚、平等地执行刑罚●基本要求:同案同判,因此只有在案件对比中才会体现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题眼:量刑)●基本内容刑罚轻重=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再犯可能性●主要体现●刑法的效力范围(适用范围)●空间效力:解决刑法适用于什么地域和适用于哪些人的问题。

小议刑法的目的论解释

小议刑法的目的论解释

小议刑法的目的论解释刑法是国家的一项法律规定,其目标是维护国家的法律秩序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刑法的架构由许多规定组成,旨在指导刑事诉讼,并确定各种犯罪类型的罚则。

这篇文章将围绕刑法的目的,介绍刑法的目的论解释。

刑法的目的刑法有两个主要的目的:社会控制和公平正义。

通过刑法的实施,社会可以控制罪犯的行为,从而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安定状态。

此外,刑法通过惩罚罪犯,确保罪犯得到应有的处罚,并向公众传达公平正义的信息。

刑法的目的论解释刑法的目的论解释包括三种:保护主义、预防主义以及复仇主义。

1. 保护主义保护主义是刑法理论中最古老的解释之一。

保护主义者认为,刑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他们主张通过刑法维护公共安全,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对犯罪行为实施强有力的打击。

这种解释在历史上曾被普遍认为是刑法的根本目的,然而,它存在着一些问题。

保护主义存在的问题在于,它的目标集中在对行为人的惩罚上,而忽视了他人的保护,也忽视了预防犯罪的可能性。

这种解释偏重于被害人的权益,忽略了罪犯的人权和财产权。

此外,保护主义解释只关注现有犯罪行为,而未考虑预防犯罪的需求。

2. 预防主义预防主义强调了预防犯罪的必要性,认为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和推动社会进步。

预防主义者主张通过刑法来预防犯罪的发生,提高社会安全水平,从根本上消除罪恶行为的发生。

预防主义注重的是因果分析和预测,建立科学的犯罪预测和预防体系。

预防主义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考虑到了现有犯罪问题,也加强了犯罪预防的努力。

预防主义使刑法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规范,为犯罪预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预防主义的缺点则在于,它忽略了已经造成的犯罪行为的惩罚,没有解释刑法的惩罚固然重要,但刑法的惩罚也有其正当性,不完全不能忽略。

3. 复仇主义复仇主义的解释属于较为极端的解释,它把刑法的主要目的视为报复罪犯、还原公正和维持刑法的权威。

复仇主义者认为,惩罚罪犯是为了还原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

如何理解刑法的目的

如何理解刑法的目的

如何理解刑法的⽬的
刑罚⽬的是国家制定、诉求、裁量、执⾏和监督刑罚所预期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

它决定着刑罚体系和种类,以及刑罚的适⽤与执⾏,可以说刑罚⽬的是整个刑罚制度赖以建⽴的出发点和归宿。

那么如何理解刑法的⽬的呢?接下来就跟店铺⼩编⼀起来看看吧。

如何理解刑法的⽬的
1、刑罚⽬的是国家预先设⽴的,存在于制刑、求刑、量刑、⾏刑、督刑之前,它对国家制定、诉求、裁量、执⾏和监督刑罚都有指导与制约意义。

2、刑罚⽬的是贯穿于刑罚的制定、诉求、裁量、执⾏和监督的始终,⽽不是其中的⼀个或⼏个阶段。

3、刑罚⽬的具有浓厚的主观⾊彩,它是国家掌权阶级的⼀种主观愿望,这种愿望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有可能与这个国家的现实有⼀段差距,从⽽使其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4、刑罚⽬的的后⾯隐藏着刑罚的阶级性。

刑罚的制定、诉求、裁量、执⾏和监督是国家的掌权阶级意志的体现,是服务于掌权阶级的,可以说,刑罚⽬约是国家掌权阶级的⽬的,是国家的掌权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制刑、求刑、量刑、⾏刑、执刑、督刑所希望取得的效果,其具有鲜明阶级性。

以上就是店铺⼩编整理的关于“如何理解刑法的⽬的”问题的内容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若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到店铺咨询,竭诚为您服务。

刑法各种学说总结

刑法各种学说总结

刑法各种学说总结刑法是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社会对违反法律的行为所采取的制裁措施。

在犯罪行为的认定和惩罚方面,刑法学说涌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对刑法各种学说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经济学派经济学派主张以经济效益为刑法的核心目标。

他们认为,刑法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对罪犯进行恰当的经济制裁,使犯罪行为的成本远大于收益,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经济学派强调刑法的效率性和实用性,主张对犯罪行为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并依此确定刑罚的程度。

然而,该学说也面临着一定的争议,因为将刑法过于商业化可能会导致人权和社会正义的忽视。

二、经验学派经验学派主张刑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造罪犯来预防再犯。

他们认为,刑罚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是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

经验学派强调对犯罪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康复的角度对罪犯进行教育和矫治。

该学说注重刑罚的个别化和针对性,但也容易忽视犯罪的社会影响和公共利益。

三、强权学派强权学派主张刑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

他们认为,刑罚应该严厉而公正,以确保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强权学派强调对犯罪行为的严惩,以震慑其他潜在罪犯和维护社会秩序。

该学说重视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但也可能导致刑罚过度和滥用权力的问题。

四、人权学派人权学派主张刑法应该以人权和公正为基础。

他们认为,刑法应该保护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避免任意拘禁和残酷刑罚。

人权学派强调对罪犯的保护和重建,注重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和公正性。

该学说强调人权和平等的原则,但也面临着对于犯罪行为公平性的争议和解释的困难。

以上只是对几种主流刑法学说的简单总结,实际上,刑法学说的种类还有很多。

每种学说都有一定局限性和优势,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在制定和执行刑法时,应该兼顾不同学说的观点,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刑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权和实现公正,只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实现刑法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刑法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社会对于犯罪行为的认知和对刑罚的追求的不同角度。

论刑法目的多元化

论刑法目的多元化

论刑法目的多元化论刑法目的多元化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都是基于一定的目的产生的,刑法也不例外,其产生同样承载着立法者的价值追求。

但是,目前学界关于刑法目的观,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刑法在实践中的运用,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刑法目的进行探讨,从而使刑法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以符合立法者制定的目的。

一、我国理论界的刑法目的观高铭暄教授在其主编的《新编中国刑法学》一书中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一条规定,刑法制定的目的就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是制定刑法目的的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

张明楷教授认为,我国《刑法》第2条即是关于刑法任务的规定,也是关于刑法目的的规定。

依据该条规定,可以认为刑法的目的就是保护法益。

惩罚犯罪本身不是刑法的目的,而是保护法益的手段。

而且张明楷教授还认为,刑法的目的基本上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刑法的整体目的,即保护法益;第二个层次是刑法分则各章规定的目的,它是由分则各章和有关规定体现的;第三个层次是各个条文的目的,是由条文的具体规定体现出来的。

张智辉教授认为,刑法的目的包括制定和适用刑法所直接追求的目的以及制约并通过这种直接目的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两个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方面。

详言之,刑法的直接目的是预防犯罪,而最终目的是维护现存社会的生活条件。

二、刑法目的的多元化综合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刑法的目的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应该仅仅限制在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范围内,还应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点:(一)正义,众所周知,法律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有很多种,法律也因为其自身的缺陷,不可能也不会是调节社会矛盾的唯一手段,但是法律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而且法律作为国家统治的工具,其严谨的逻辑思维、系统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大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都强有力的证明了刑法在维护社会公正方面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刑法的目的与原则探究刑罚的价值及限制

刑法的目的与原则探究刑罚的价值及限制

刑法的目的与原则探究刑罚的价值及限制刑法的目的与原则探究——刑罚的价值及限制刑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

而刑罚作为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一定的价值和限制。

本文将从刑法的目的与原则出发,探究刑罚的价值及其受到的限制。

一、刑法的目的与原则刑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合法权益,并实现法律的公正和高效。

刑法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达到制止犯罪、警示社会的作用,使人民能够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下发展生活。

刑法还通过刑罚的施行来实现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促使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回到社会中。

在刑法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守。

首先是合法性原则,即刑法的适用必须依据法律规定,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这个原则保证了对犯罪行为的判罚公正合法,避免了滥用刑罚的情况发生。

其次是罪刑法定原则,即刑罚的类型和程度应该明确规定在法律中,不得随意变动和扩大。

这个原则保证了刑罚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使刑罚能够适用到所有的相同情况下的罪犯身上。

此外,还有量刑适度原则、人权原则、法律干预原则等一系列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刑法的实施。

二、刑罚的价值刑罚作为刑法的实体,其具有一定的价值。

首先,刑罚能有效地制止犯罪。

通过对罪犯实施刑罚,可以给予罪犯可感知的惩罚,警示其他潜在犯罪分子,起到威慑的作用,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其次,刑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惩处,能够使社会更加安全稳定,保护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再次,刑罚能够实现对罪犯的惩罚和改造。

通过刑罚的执行,罪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反思和改造,为再次回到社会做好准备。

然而,刑罚的价值也需要在一定的限制下实现。

三、刑罚的限制刑罚的限制是为了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避免刑罚滥用和过度扩大。

首先,刑罚应该符合刑法规定的法定性原则。

即刑罚的种类和程度必须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不能随意变动。

刑法学如何解读我国刑法

刑法学如何解读我国刑法

刑法学如何解读我国刑法新中国刑法学的发展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刑事法律规范的学科,刑法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刑法学如何解读我国刑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理论解读刑法学通过对我国刑法理论基础的研究,对我国刑法的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刑法的立法目的刑法学认为,我国刑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

刑法规范的制定应当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依法打击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合法权益。

2.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学指出,我国刑法的解读应当依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法无不应知原则等。

这些基本原则是我国刑法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解读刑法条文、确定刑罚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3. 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刑法学认为,刑事责任与刑罚是密切相关的。

刑法的核心问题是确定犯罪行为是否构成刑事责任,以及对犯罪行为如何进行刑罚的量刑。

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是刑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解读我国刑法的具体规定尤为重要。

二、实践解读刑法学的实践研究对于解读我国刑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践解读主要包括刑法的司法解释和学说研究。

1. 刑法司法解释最高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通过对刑法的解释,为刑法的具体适用提供指导。

刑法司法解释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法官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条文,保证了刑法的统一适用。

2. 学说研究刑法学界的专家学者通过对刑法的学说研究,对我国刑法的解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学说研究是对刑法理论的深入探究和解释,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展望未来刑法学的发展离不开对刑法的持续研究和解读。

在未来,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1. 加强实践研究刑法学应当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刑法司法解释的研究,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为刑法的正确解读提供指导。

2. 深入刑法理论研究刑法学者应当加强对刑法理论基础的研究,探讨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为我国刑法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刑法与社会公正刑罚的目的与效果

刑法与社会公正刑罚的目的与效果

刑法与社会公正刑罚的目的与效果刑法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维护社会公正和实现刑罚的目的与效果。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刑法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规范和惩罚,构建了一个相对公正和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探讨刑法与社会公正刑罚的目的与效果,并对刑法的实施提出一些建议。

一、刑法的目的刑法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正和保障社会秩序。

刑法通过制定明确的法规和规范,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认定和惩罚,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罪责刑相适应:刑法通过对不同犯罪行为的量刑原则和刑罚机构的设立,保证刑罚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相适应。

这样的刑罚体系既能保护社会秩序,又能使犯罪分子承担合理的法律责任。

2. 预防犯罪:刑法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刑罚的威慑和预防作用来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通过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可以起到警示、威慑的作用,减少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3. 惩罚与教育:刑法不仅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也是对犯罪分子的教育和改造。

刑罚旨在让犯罪分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罪责,通过刑事处罚的过程,引导他们改正错误,走上正轨。

二、社会公正刑罚的效果社会公正刑罚的效果是指刑罚实施后产生的影响和结果。

合理、公正的刑罚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效果:1. 威慑效果:社会公正刑罚能够对其他潜在犯罪分子起到威慑作用,使他们在面临诱惑时选择遵守法律而不是违法犯罪。

只有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才能有效遏制犯罪的扩散,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2. 司法公正效果:社会公正刑罚体现了司法的公正与公平。

对于同样的犯罪行为,刑法应当对所有犯罪分子给予一致的量刑和惩罚,不应因个人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而偏袒或歧视。

实现司法公正是保障刑法有效性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 教育改造效果:社会公正刑罚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教育和改造,旨在让他们在服刑期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罪责,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对于一些犯罪分子来说,刑罚也是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刑法的目的及其观念分析(一)

刑法的目的及其观念分析(一)

刑法的目的及其观念分析(一)关键词:刑罚的目的/刑法的目的/刑法的基础观念内容提要:刑法的目的与刑罚的目的应当区分开来。

否则刑法就会被当作实现刑罚目的的工具,这势必导致只强调刑法的惩罚性、报应性,而忽视刑法的其他社会功能的后果。

在并合主义的刑法观下,刑法有其自身的目的。

刑法的目的包括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直接目的则包括保护法益、预防犯罪、确认刑罚权和限制刑罚权。

作为哲学范畴,目的是表示在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对象本身固有的属性预先设计,并以观念形式预先存在于人们头脑之中的活动结果,是人对自身需要同客观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主观映像。

作为人造之物,刑法本身并无目的可言,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刑法的目的是指包含在刑法当中的立法者的目的,当然并不是指刑法具有某种“自主性”的目的,而是指包含在刑法当中的立法者的目的,亦即国家制定、实施刑法所欲达到的效果。

刑法是规定刑罚的法律,所以从表面看,刑法似乎就是惩罚人的法律。

但是,“惩罚人”显然并不是刑法本身的目的。

因为在“惩罚人”的表象背后,完全可以隐藏截然不同的目的。

比如封建家长制下父母对子女的责罚,同样是棍棒相向,既可能是基于“棒下出孝子”的理念促其成器,也可能是以“尊卑”之分维护家长权威,还可能是毫无由头的赤裸裸的暴力。

于是,刑法的目的也就成为对刑法必要性的直接回应。

目的的考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目的的正当性决定手段的正当性,刑法自身的合法性,离不开对刑法目的的追问。

一、“刑法的目的”问题之凸现历来的刑法学者,对于“刑罚的目的”都十分关注——盖因此问题关涉惩罚的正当性和国家刑罚权的合理化与合法化,在“刑法学上实极具价值”,因此不管在什么年代,有关刑罚的意义与目的的论文,都是汗牛充栋。

①而对于“刑法的目的”,则很少有论及者。

在日本刑法学界,真正开始关注刑法的目的问题的是木村龟二,在他之前,“关于刑法的目的,基本的论述是关于普通刑罚的目的的问题”,真正把刑法的目的作为研究对象的论着几乎没有。

论刑罚的目的1

论刑罚的目的1

论刑罚的目的\属性和功能摘要1刑罚的目的是报应与预防的有机统一,是国家确立、适用与执行刑罚所追求的客观效果。

其实质是对刑罚客观效果的一种主观认识状态刑罚的目的与刑罚的属性、刑罚的功能有明显的并清刑罚目的的实质是确立科学刑罚观的基础。

【关键词1刑罚目的;演进;报应刑罚的目的是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1997年修订刑法时没有把刑罚的目的写入新刑法之中,这与我国理论界对刑罚目的认识的混乱状况有关。

确立科学的刑罚目的是时代的需要。

它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刑罚目的的学说分析综观中西方关于刑罚目的之学说,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报应,二是预防。

呈现出一个由报应到预防的基本发展趋势,古代刑罚侧重于报应,近、现代刑罚侧重于预防。

黑格尔从辩证(否定之否定)的角度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提出了法律报应主义思想。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刑罚就是对犯罪的恶报,犯罪和刑罚之间是一种冈果报应关系。

l3l黑格尔主张以法律为尺度在等质的基础上罪刑相均衡.这是较为可取的.但他绝对排斥了道德罪过在确定刑罚中的意义,则又是一个明显的缺陷。

预防论是中西方刑法史上的另一个基本流派.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就是最早的代表人物他指出:“谁要是以理智来处罚一个人,那并不是为了他所犯的不法,因为并不能由于处罚而使、I已发生的事情不发生刑罚应该为着未来而处罚.因此再不会有其他的人,或者被处罚者本人.再犯同样的不法行为。

到了近代,贝卡利亚创立了双面预防主义,后来,边沁对其进一步发挥而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贝卡利亚认为.法律唯一的目的是“使大多数人得到最大的幸福”,“刑罚的目的.只是阻止有罪的人再使社会遭受到危害并制止其他人实施IN样的行为”3。

继贝卡利亚之后.边沁明确指出,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他认为.任何惩罚都是伤害;所有,惩罚都是罪恶,①参见《西方法律思想电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m版社,】983年.第93页、②参见} 觐:《中华刑法论(I’卷),北平朝阳学院1933年印行,第2O一2l页③参见贝卡利亚:《论犯罪和刑罚>.西南政法学院1980年印行,第27页二、刑罚的目的是报应与预防的对立统一1.刑罚目的的科学内涵从刑罚目的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出.历史上的一些思想家都或多或少地论及刑罚的目的.但都带有一定的直观性和片面性.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

刑法的任务和目的_0

刑法的任务和目的_0

---------------------------------------------------------------最新资料推荐------------------------------------------------------刑法的任务和目的刑法的任务和目的目的: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任务:使用刑法同一切犯罪作斗争,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保护公民的人生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体系:编章节条款项解释:1 是根据解释的效率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2.按照解释的方法可解释为文理解释和伦理解释罪行法定原则的概念、体系 1 概念:法无文明规定不为罪,法无文明规定不处罚体系:罪行法定原的体现 1 明确规定了罪的概念, 2 明确规定了共同犯罪的要件 3.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构成的要件刑法法定化的具体表现:1.明确规定刑罚的种类2.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刑罚制度3.明确规定了具体犯罪的法定刑使用刑罚人人平等的概念几本含义几本含义: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任何人受到犯罪的侵害都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而且1/ 8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享有超于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应犯罪人或者受害人的特殊生分地位或者不同的出生,民族宗教信仰等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法使用体现:1 定罪上一律平等2 量刑上一律平等3 行刑上一律平等,刑法空间效力的我国刑法的管辖权:1.属地原则2.熟人原则3.保护原则4.普遍原则 2.(一)属地原则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二)属人原则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刑法中的目的的名词解释

刑法中的目的的名词解释

刑法中的目的的名词解释引言:在刑法这个领域里,目的是个关键的概念,并且对于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刑法中的目的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刑法的本质和目标。

一、目的的概念目的,简单来说,是行为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或目标。

在制定和执行刑法时,目的的理解和解释对于确定犯罪构成要素、刑罚的适用和执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预防的目的预防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它分为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一般预防旨在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来威慑其他潜在的犯罪分子,从而减少或阻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特殊预防则侧重于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使其在未来不再犯罪,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三、惩罚的目的刑法中的目的之一是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以回应社会对犯罪的强烈不满情绪。

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可以使犯罪分子感受到社会的压力和惩罚的严重性,以达到对其进行震慑和警戒的作用。

另外,惩罚还可以满足受害人的正义感,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保护。

四、教育的目的刑法中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引导其转变思想、改造行为。

通过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犯罪分子的法治意识,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一员。

五、复仇的目的复仇是刑法目的中的一个争议性较大的方面。

在某些情况下,复仇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受害人和社会对犯罪分子的愤怒和仇恨。

然而,复仇目的的合理性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它可能导致刑法过度使用或滥用,不符合法治原则。

六、再犯的目的再犯性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在对犯罪分子进行刑罚量刑时,刑法旨在通过对其进行惩罚和教育,促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防止再次犯罪。

再犯目的的达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惩罚程度的加重、改造途径的探索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等。

七、修复的目的修复是刑法中的另一个重要目的,特别是在犯罪行为造成了实际损失或伤害的情况下。

通过对犯罪分子进行赔偿、恢复等手段,可以尽量恢复受害人的权益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刑法的目的——精选推荐

刑法的目的——精选推荐

刑法的⽬的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第⼀条对刑法的⽴法⽬的与根据作出了规定。

(⼀)刑法的⽬的:惩罚犯罪,保护⼈民。

刑罚的根本⽬的则是预防犯罪。

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般预防,特殊预防是指预防犯罪⼈重新犯罪,⼀般预防是指预防社会上的不稳定分⼦⾛上犯罪道路。

(⼆)刑法的制定依据: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刑法。

刑法有⼴义与狭义刑法之分。

⼴义刑法是⼀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即《中华⼈民共和国刑法》。

与⼴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效⼒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

特别刑法指仅使⽤于特定的⼈、时、地、事(犯罪)的刑法。

在我国,也就是指单⾏刑法和附属刑法。

论我国刑罚的目的

论我国刑罚的目的

论我国刑罚的目的
摘要刑罚目的是国家制定、诉求、裁量、执行和监视刑罚所预期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

它决定着刑罚体系和种类,以及刑罚的适用与执行,可以说刑罚目的是整个刑罚制度赖以建立的出发点和回宿.刑罚目的是刑罚乃至总则原理部分十分重要的,它贯串于刑罚创制、适用与执行的整个过程,对于刑事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刑罚的目的,假如刑罚有的只是、改造甚至的目的,当罪犯没有受到身体上的,其犯罪所获得唯一后果却是免费受教育的权利时,刑罚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手段也好,属性也罢,与作为刑罚目的并不矛盾,对犯罪分子施加刑罚,追求的的目的是刑罚这一剥夺载体的应有之义,其它一切刑罚目的包括教育、改造、预防都是在对犯罪分子追求这一首要条件上进行的.即使者不承认,或没有意识到,但在事实上,作为刑罚的目的一直在运行着,实在刑罚目的受刑罚属性的制约,刑罚属性所包括的目的性因素完全能够成为刑罚目的。

之所以有很多学者否认刑罚具有目的,是出于承认它将有损于我国刑罚的主义性质的善良本意。

ﻭ随着人类的,刑罚会越来越走向轻缓,原来的以肉刑、生命刑为主的刑罚体系到今天的以自由刑为主的体系足以说明这一大趋势.刑罚的轻缓代表着刑罚的人性,随着人性刑罚的到来,刑的观念会变的越来越淡化。

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进步,犯罪这种疾病将会得到有效
治理。

所以实施犯罪的人将越来越少,这就意味着预防刑之重由一般预防转向特殊预防。

但是,只要犯罪这种严重危害的行为存在,国家就会动用刑罚来犯罪、预防犯罪,从而使整个处于一个有序的状态中。

关键词:刑罚。

简述刑法目的的内容

简述刑法目的的内容

刑法的目的是指国家制定、实施刑法主观上所追求的结果。

一般来说,刑法的目的包括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秩序和制度等。

具体来说,刑法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惩罚犯罪:通过刑罚的制裁手段,对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遏制,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保护人民:通过刑法的实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侵害。

保卫国家安全:刑法对于危害国家安全、颠覆国家政权等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刑法对于危害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犯罪行为进行打击,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的健康。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刑法对于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总之,刑法的目的是通过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卫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秩序和制度等方面,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安全和稳定。

刑法的目的论与基本原则分析

刑法的目的论与基本原则分析

刑法的目的论与基本原则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刑法作为一种法律工具,其目的论与基本原则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刑法的目的即法律惩罚的目的,是指对犯罪分子进行法律制裁的目的。

而刑法的基本原则则是对犯罪行为及其追究、审判过程中的基本原则的总称。

下面将对刑法的目的论与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刑法的目的论:刑法的目的论是刑法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刑法规范的生命线。

刑法的目的有多种不同的观点,比如报复论、预防论、教育改造论等。

报复论认为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报复犯罪行为,体现了对罪恶的正义承认。

预防论则认为刑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犯罪,防止犯罪重新发生。

教育改造论则强调刑罚的目的是通过对罪犯进行教育和改造,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

这些不同的目的论互相补充、交叉影响,刑法的目的也不是单纯的某个观点,而是综合多种目的的综合体。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刑法规范的基础和保障,对于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合理性、人权保障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平等原则、犯罪责任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责任分配原则等。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中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也是现代刑法存在的最基本条件之一。

这一原则主要包括罪行与刑罚的预定规定、刑罚的确定、刑事责任的界定等方面。

罪刑法定原则确保了刑罚的合法性和公平性,避免了滥用权力和随意执法的情况。

法律平等原则是指法律对所有公民实行平等保护和公正对待的原则。

在刑法领域,法律平等原则要求对于同类犯罪行为要实施同样的法律制裁,并不歧视任何特定群体或个体。

犯罪责任原则是刑法中涉及到犯罪行为与其后果相联系的一种原则。

根据犯罪责任原则,只有犯罪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这一原则强调了犯罪行为与犯罪人的直接关系,以确保刑罚的精确度和公平性。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法中刑罚与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相适应的原则。

根据罪刑相适应原则,犯罪的严重性和社会危害性越大,刑罚的严厉程度也应相应增加。

刑法中的犯罪与处罚的目的与效果

刑法中的犯罪与处罚的目的与效果

刑法中的犯罪与处罚的目的与效果犯罪与处罚是刑法领域中至关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安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多重目标。

本文将探讨刑法中犯罪与处罚的目的与效果,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犯罪与处罚的目的刑法对犯罪与处罚的目的进行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

刑法的首要目的是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规定法律责任以威慑潜在犯罪分子,减少犯罪的发生率。

例如,刑法对故意杀人、抢劫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以起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2. 保护社会安全和秩序。

刑法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从严惩处,保护社会安全和秩序。

对于严重威胁社会安全的罪行,刑法规定了较高的刑罚,同时要求积极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以维护社会的金科玉律,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 修复受害人权益。

刑法在保护公众利益的同时也重视受害人的权益保护。

通过对刑罚的适用,刑法可以给予受害人合理的补偿和赔偿,从而修复其受到的损失,进一步体现了刑事法律的公正。

4. 教育改造罪犯。

刑法对犯罪分子实施刑罚的目的之一是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最终重新融入社会。

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帮助他们认识到罪行的后果,引导其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犯罪与处罚的效果刑罚作为一种正式的应对犯罪行为的手段,理应产生明确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益保护效果。

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刑罚,可以有效保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刑法明确界定了各种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刑罚标准,对于犯罪分子的违法行为进行了量化和惩罚,强化了对法益的保护。

2. 社会震慑效果。

刑法对犯罪行为设定的刑罚标准使得潜在犯罪分子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思考后果。

罪犯的惩罚通过正式途径得到认可,也给了其他人强烈的警示,促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法律,从而达到对犯罪行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的效果。

3. 社会治安效果。

论刑法的目的

论刑法的目的

论刑罚的目的关键词:保护人民惩罚犯罪刑法量刑犯罪成本内容提要:在现代社会,刑罚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犯罪,防止罪犯再次犯罪,成为累犯。

为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就应采取适当的量刑标准,预防犯罪。

一:何谓刑罚的目的《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由此可知,刑法的目的,就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即以预防犯罪与保护人民安全为目的。

而在法制社会中,刑罚从属于刑法,自然就有刑法的目的,就是刑罚的目的——即刑罚的目的,就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防止其侵害人民权利,那么为实现这一目的,单纯的惩罚行为,就不是一个好的刑罚行为。

好的行为,应当可以预防犯罪,防止犯罪的再次发生,即惩罚罪犯,防止其再次犯罪,同时警示他人,勿要重蹈覆辙,沦为罪犯!这在各类刑法论文中,被称之为“特殊预防(防止罪犯再次犯罪)”,和“一般预防(防止他人犯罪)”。

就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而言,这就是刑罚直接目的,只要实现了这一目的,那么刑罚的根本目的“保护人民”也就可以完美的实现了。

二:刑罚的起因《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知,刑罚的起因,就是保护人民,保护人民的共同财产,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保护人民的民主专政,保护人民的人身安全,社会经济秩序。

为达到保护人民的目的,而创制了刑法,用于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不要让犯罪侵犯到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个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秩序,拒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犯罪的干扰!三:刑罚的进行为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刑罚的量刑就需要慎重的考虑:太轻则达不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太重则伤害罪犯的人身权利,容易增加罪犯的暴戾气息,使其再次犯罪,更深的影响则是其它犯罪发生时,犯罪人将不会考虑降低犯罪程度以减轻处罚,从而加大社会的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刑法的目的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论刑罚的目的
关键词:保护人民惩罚犯罪刑法量刑犯罪成本
内容提要:在现代社会,刑罚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犯罪,防止罪犯再次犯罪,成为累犯。

为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就应采取适当的量刑标准,预防犯罪。

一:何谓刑罚的目的
《刑法》第一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由此可知,刑法的目的,就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即以预防犯罪与保护人民安全为目的。

而在法制社会中,刑罚从属于刑法,自然就有刑法的目的,就是刑罚的目的——即刑罚的目的,就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刑罚的目的是惩罚犯罪,防止其侵害人民权利,那么为实现这一目的,单纯的惩罚行为,就不是一个好的刑罚行为。

好的行为,应当可以预防犯罪,防止犯罪的再次发生,即惩罚罪犯,防止其再次犯罪,同时警示他人,勿要重蹈覆辙,沦为罪犯!
这在各类刑法论文中,被称之为“特殊预防(防止罪犯再次犯罪)”,和“一般预防(防止他人犯罪)”。

就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而言,这就是刑罚直接目的,只要实现了这一目的,那么刑罚的根本目的“保护人民”也就可以完美的实现了。

二:刑罚的起因
《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知,刑罚的起因,就是保护人民,保护人民的共同财产,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保护人民的民主专政,保护人民的人身安全,社会经济秩序。

为达到保护人民的目的,而创制了刑法,用于惩罚犯罪,预防犯罪,不要让犯罪侵犯到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个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秩序,拒绝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犯罪的干扰!
三:刑罚的进行
为实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

刑罚的量刑就需要慎重的考虑:太轻则达不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太重则伤害罪犯的人身权利,容易增加罪犯的暴戾气息,
使其再次犯罪,更深的影响则是其它犯罪发生时,犯罪人将不会考虑降低犯罪程度以减轻处罚,从而加大社会的不稳定。

1、一般预防
这里有两个故事:
1.在雅典曾有人把一只被老鹰追逐而逃人他怀中的麻雀打死,最高裁判所的
法官判处此人刑罚,这不禁使众人骇然。

一个挖去自己小鸟眼睛的小孩被法官判处了极刑,更使人惊愕不已。

此事容易让人们产生焦虑感,一旦无意识犯罪发生时,很容易让人“做事做绝”,犯一点小错之后,不会再去管刑法的禁止行为,反而去更深层次的去报复社会,让犯罪更深层次的漫延开来!
2.传说中国上古时刑律宽缓,人们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错
误,就在地上画个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惩罚,即使这样,哪怕他身边空无一人,他也决不会提前走出圈子半步。

此事是建立在“人们都很自律,道德高尚”的社会道德高度发达的阶段的,而在现代社会如果如此使用刑罚,则只会产生“鼓励犯罪”的负面效果。

当犯罪惩罚过轻,人们将不会再遵守法律,法律的威严会受到严重挑战,社会将会退回到以丛林法则作为“法律”的野蛮社会,即丛林社会、军阀混战社会等混乱时期!
至于具体量刑的轻重,法官的公正性,全国刑法量刑的标准统一,与量刑的不受利害关系人社会关系,社会地位影响,等等社会各种因素,以达到刑罚的真正目的的行为,就不是本文的讨论内容了。

2、特殊预防
既然特殊预防是防止罪犯再次犯罪,就涉及到一个“犯罪成本”的概念了。

罪犯是指至于犯过一次罪,并受过一次犯罪惩罚的人。

不管各专家学者是不是承认他们的意识的改变,客观上来说,他们却一定会产生并存在着一个类似于“犯罪成本”的概念,即“我犯一次罪,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这样犯罪是不是值得的如果值得我应该怎样去犯罪才能将犯罪所得的利益最大化,并且所受的惩罚最小呢”,这样的概念一旦形成,社会的危险也将会更深一层。

也不是说只有罪犯才会产生犯罪成本的概念,而是一般人只有很少的可能产生这个概念,罪犯因为亲身经历过,其产生犯罪成本概念的可能将是百分之百。

在一般预防之后,起到防止犯罪目的的,即防止累犯产生的,就不再仅仅是一般量刑所能胜任的了。

在防止累犯产生上,让犯罪成本加重,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

在犯罪成本成倍增加的基础上,罪犯再次犯罪的可能,就会成倍降低。

我想你脑中已经有一个公式产生了,没错,“犯罪成本加重”与“罪犯再次犯罪”成反比例关系,同时“罪犯再次犯罪”是呈现自增状态。

这怎么说呢,应该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学概念有一定的关系吧。

潍坊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