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十二章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第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4)第三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9)第四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16)第五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1)第六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5)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7)第八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1)第九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4)第十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9)第十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45)第一章 思考题参考答案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答:是。
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目的是确定空间内物质的总和。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态与稳定态的联系与差别。
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稳定态是否是平衡态? 答:平衡态和稳定态具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即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两者的差别在于平衡态的本质是不平衡势差为零,而稳定态允许不平衡势差的存在,如稳定导热.可见,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衡.根据平衡态的定义,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稳定态就是平衡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4.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答:由于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压力,而只有绝对压力才是工质的压力。
表压力g p 与真空度v p 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b g p p p =+b v p p p =-其中b p 为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力。
工质的压力不变化,相当于绝对压力不变化,但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值也会不同.根据上面两个关系式可以看出,虽然读数也会不同。
5.准静态过程如何处理“平衡状态”又有“状态变化”的矛盾?答:准静态过程是指系统状态改变的不平衡势差无限小,以致于该系统在任意时刻均无限接近于某个平衡态。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沈维道、将智敏、童钧耕《工程热力学》课后思考题答案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第十二章制冷循环1.压缩蒸汽制冷循环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是否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为什么?答压缩空气制冷循环不能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机。
工质在节流阀中的过程是不可逆绝热过程,不可逆绝热节流熵增大,所以不但减少了制冷量也损失了可逆绝热膨胀可以带来的功量。
而压缩蒸汽制冷循环在膨胀过程中,因为工质的干度很小,所以能得到的膨胀功也极小。
而增加一台膨胀机,既增加了系统的投资,又降低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因此,为了装置的简化及运行的可靠性等实际原因采用节流阀作绝热节流。
2.压缩空气制冷循环采用回热措施后是否提高其理论制冷系数?能否提高其实际制冷系数?为什么?答:采用回热后没有提高其理论制冷系数但能够提高其实际制冷系数。
因为采用回热后工质的压缩比减小,使压缩过程和膨胀过程的不可逆损失的影响减小,因此提高实际制冷系数。
3.参看图12-5,若压缩蒸汽制冷循环按1-2-3-4-8-1运行,循环耗功量没有变化,仍为h2-h1,而制冷量却从h1-h5增大到h1-h8,显见是有利的.这种考虑错误何在?答:过程4-8熵减小,必须放热才能实现。
而4点工质温度为环境温度T,要想放热达到温度Tc (8点),必须有温度低于Tc的冷源,这是不存在的。
(如果有,就不必压缩制冷了)。
4.作制冷剂的物质应具备哪些性质?你如何理解限产直至禁用R11、R12这类工质?答:制冷剂应具备的性质:对应于装置的工作温度,要有适中的压力;在工作温度下气化潜热要大;临界温度应高于环境温度;制冷剂在T-s图上的上下界限线要陡峭;工质的三相点温度要低于制冷循环的下限温度;比体积要小;传热特性要好;溶油性好;无毒等。
限产直至禁用R11和R12时十分必要的,因为这类物质进入大气后在紫外线作用下破坏臭氧层使得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面,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5.本章提到的各种制冷循环有否共同点?若有,是什么?答:各种制冷循环都有共同点。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
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假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 p b+p e(p >p b),p v=p b−p (p b<p)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
8.(1)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完整版)(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完整版)(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 思考题 完整版第1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将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否。
当一个控制质量的质量入流率与质量出流率相等时(如稳态稳流系统),系统内的质量将保持恒定不变。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不可能是绝热系。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
“绝热系”指的是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系统。
热量是指过程中系统与外界间以热的方式交换的能量,是过程量,过程一旦结束就无所谓“热量”。
物质并不“拥有”热量。
一个系统能否绝热与其边界是否对物质流开放无关。
⒊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的概念均指系统的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平衡状态要求的是在没有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而平衡状态则一般指在外界作用下保持不变,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⒋倘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在绝对压力计算公式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可能会的。
因为压力表上的读数为表压力,是工质真实压力与环境介质压力之差。
环境介质压力,譬如大气压力,是地面以上空气柱的重量所造成的,它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即使工质的绝对压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当地大气压”并非就是环境大气压。
准确地说,计算式中的P b 应是“当地环境介质”的压力,而不是随便任何其它意义上的“大气压力”,或被视为不变的“环境大气压力”。
⒌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对温度的测量建立在热力学第零定律原理之上。
它利用了“温度是相互热平衡的系统所具有的一种同一热力性质”,这一性质就是“温度”的概念。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
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假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 p b+p e(p >p b),p v=p b−p (p b<p)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
8.(1)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1.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混合气体中,各种组成气体可以各自互不影响地充满整个体积,他们的行为可以与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一样,为什么?答: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取决于各组成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成分,若各组成气体全部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则其混合物也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具有理想气体的一切特性。
2.理想气体混合物中各组成气体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答:若各组成气体全部处在理想气体状态,遵循状态方程pV nRT =。
3.道尔顿分压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是否适用于实际气体混合物?答:否。
只有当各组成气体的分子不具有体积,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时,处于混合状态的各组成气体对容器壁面的撞击效果如同单独存在于容器时的一样,这时道尔顿分压力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才成立,所以道尔顿分压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4.混合气体中如果已知两种组分A 和B 的摩尔分数x A >x B ,能否断定质量分数也是ωA >ωB ? 答:否。
i i i eqx M M ω=⋅,质量分数还与各组分的摩尔质量有关。
5.可以近似认为空气是1 mol 氧气和3.76 mol 氮气混合构成(即x O2=0.21、x N2=0.79),所以0.1 MPa 、20°C 的4.76 mol 空气的熵应是0.1 MPa 、20°C 的1 mol 氧气的熵和0.1 MPa 、20°C 的3.76 mol 氮气熵的和,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
计算各组分熵值时,应该使用分压力,即(,)i i s f T p =。
6.为什么混合气体的比热容以及热力学能、焓和熵可由各组成气体的性质及其在混合气体中的混合比例来决定?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能不能由同样方法确定?答:根据比热容的定义,混合气体的比热容是1k g 混合气体温度升高1°C 所需热量。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第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4)第三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9)第四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16)第五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1)第六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5)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27)第八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1)第九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4)第十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39)第十二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45)第一章 思考题参考答案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答:是。
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目的是确定空间内物质的总和。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态与稳定态的联系与差别。
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稳定态是否是平衡态? 答:平衡态和稳定态具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即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两者的差别在于平衡态的本质是不平衡势差为零,而稳定态允许不平衡势差的存在,如稳定导热.可见,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衡.根据平衡态的定义,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稳定态就是平衡态.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4.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答:由于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压力,而只有绝对压力才是工质的压力。
表压力g p 与真空度v p 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b g p p p =+b v p p p =-其中b p 为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力。
工质的压力不变化,相当于绝对压力不变化,但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值也会不同.根据上面两个关系式可以看出,虽然读数也会不同。
5.准静态过程如何处理“平衡状态”又有“状态变化”的矛盾?答:准静态过程是指系统状态改变的不平衡势差无限小,以致于该系统在任意时刻均无限接近于某个平衡态。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习题提示及答案12章习题提示与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习题提示及答案12章习题提示与答案习题提示与答案第十二章制冷循环12-1 设有一制冷装置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冷库温度为-5 ℃,环境温度为20 ℃,求制冷系数的数值。
又若利用该机器作为热泵,由-5 ℃的环境取热而向20 ℃的室内供热,求其供热系数。
提示:略。
答案:10.72=ε,11.72=ζ。
12-2 有一台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冷藏库温度为-10 ℃,空气冷却器中冷却水的温度为15 ℃,空气的最高压力为0.5 MPa 、最低压力为0.1 MPa ,试求制冷系数、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及装置消耗的净功。
提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循环中各过程可逆,制冷系数111)(12-???? ??=-κκp p ε,制冷量q 2=c p 0ΔT ,循环净功εq w 20=。
答案:ε=1.71;q 2=81.49 kJ/kg ;w 0=-47.6 kJ/kg 。
12-3 有一台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冷藏库温度为-10 ℃,冷却器中冷却水温度为20 ℃,空气的最高压力为0.4 MPa 、最低压力为0.1 MPa 。
若装置的制冷量为150 kW ,试求带动制冷装置所需的功率、冷却水带走的热量、装置中空气的流量以及膨胀机和压气机的功率。
提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1)(11)(12-=-κκp p ε,装置所耗功率εQ P 2 =,制冷量q 2=c p 0ΔT ,冷却水带走的热量P Q Q +=21 ,工质流量22q Q q m =,膨胀机功率P T =q m w s =q m c p 0ΔT ,压气机功率P c =q m (w c )s =q m c p 0ΔT 。
答案: P =72.9 8 kW ;=1Q 2 222.89 kW ,q m =8 159 kg/h ,P T =290.84 kW ,P T =218 kW ,P c =290.84 kW 。
12-4 按上题所述条件,若压气机绝热效率为0.8,膨胀机效率为0.85,试求装置消耗的功率及制冷系数。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之欧阳德创编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
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假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 pb+pe(p >pb),pv=pb−p (pb<p)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
8.(1)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

一个常数? 答: 根据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的定义,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 以推导出,(见课本79页)。可见,两者之差为常数。
第二章 思考题参考答案
1. 工质膨胀时是否必须对工质加热?工质边膨胀边放热可能否? 工质边被压缩边入热量可以否?工质吸热后内能一定增加? 对工质加热,其温度反而降低,有否可能?
答:由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关系式: 规定吸热,对外做功。
(1) 不一定;工质膨胀对外做功,,由于可以使,因此可能出现,即 对外放热;
态量。而这里所指的比热容并不是在以上特定过程下的比热容,因此仅
可以表示成为:。可见,这里所指的比热容是由两个参数决定的,且是
与过程有关的量。
7.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为零的起点是以它的压力值、还是以它的
温度值、还是压力和温度一起来规定的?
答: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仅为温度的单值函数,与压力无关,因此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为零的起点是以它的温度值(热力学温度值)来规
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 答:是。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人为地划定 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目的是确定空间内物质的总和。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 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 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态与稳定态的联系与差别。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稳定态是否是 平衡态? 答:平衡态和稳定态具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即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 化;两者的差别在于平衡态的本质是不平衡势差为零,而稳定态允许不 平衡势差的存在,如稳定导热。可见,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 衡。 根据平衡态的定义,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稳定态就是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 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4.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 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 答:由于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压力,而只有绝对压力才是工质的压 力。表压力与真空度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 其中为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力。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习题提示及答案12章习题提示与答案

习题提示与答案第十二章 制冷循环12-1 设有一制冷装置按逆向卡诺循环工作,冷库温度为-5 ℃,环境温度为20 ℃,求制冷系数的数值。
又若利用该机器作为热泵,由-5 ℃的环境取热而向20 ℃的室内供热,求其供热系数。
提示:略。
答案: 10.72=ε, 11.72=ζ。
12-2 有一台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冷藏库温度为-10 ℃,空气冷却器中冷却水的温度为15 ℃,空气的最高压力为0.5 MPa 、最低压力为0.1 MPa ,试求制冷系数、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及装置消耗的净功。
提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循环中各过程可逆,制冷系数111)(12-⎪⎪⎭⎫ ⎝⎛=-κκp p ε,制冷量q 2=c p 0ΔT ,循环净功εq w 20=。
答案:ε=1.71;q 2=81.49 kJ/kg ;w 0=-47.6 kJ/kg 。
12-3 有一台空气压缩制冷装置,冷藏库温度为-10 ℃,冷却器中冷却水温度为20 ℃,空气的最高压力为0.4 MPa 、最低压力为0.1 MPa 。
若装置的制冷量为150 kW ,试求带动制冷装置所需的功率、冷却水带走的热量、装置中空气的流量以及膨胀机和压气机的功率。
提示: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系数1)(11)(12-=-κκp p ε,装置所耗功率εQ P 2 =,制冷量q 2=c p 0ΔT ,冷却水带走的热量P Q Q +=21 ,工质流量22q Q q m =,膨胀机功率P T =q m w s =q m c p 0ΔT ,压气机功率P c =q m (w c )s =q m c p 0ΔT 。
答案: P =72.9 8 kW ;=1Q 2 222.89 kW ,q m =8 159 kg/h ,P T =290.84 kW ,P T =218 kW ,P c =290.84 kW 。
12-4 按上题所述条件,若压气机绝热效率为0.8,膨胀机效率为0.85,试求装置消耗的功率及制冷系数。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docx

第一章基本概念与定义1.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2.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地交换就是绝热系。
3.答:只有在没冇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Z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丁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卜,这是他们的木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圧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圧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冇显苕的变化。
6.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川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
8.答:(1)第一种情况如图IT (a),不作功(2)第二种情况如图IT (b),作功(3)第一种情况为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第二种情况为可逆过程可以在p-v图上表示出来。
9.答: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为原来状态。
系统和外界整个系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
10.答:系统经历一可逆正向循环及英逆向可逆循环后,系统恢复到原來状态,外界没冇变化; 若存在不可逆因索,系统恢复到原状态,外界产生变化。
11.答:不一定。
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排斥大气功是否冇用。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 答:将隔板抽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9二A" + w 其中q = O,w = O 所以容器中空气的热 力学能不变。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欧阳家百(2021.03.07)第一章基本概念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
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
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
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
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就是绝热系。
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
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
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
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
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
4.假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 pb+pe(p >pb),pv=pb−p (pb<p)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
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
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
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
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 童钧耕 沈维道 编]第12章 习题提示和答案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 童钧耕 沈维道 编]第12章 习题提示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68153676eeaeaad0f3307e.png)
得 h3
=
23.04kJ/kg(干空气)、d3
=
0.004
561
kg/kg(干空气),进而得 t3
=
11.48
o
C
、ϕ 3
=
54.1%
。
12−13 湿空气体积流率 qV = 15m3/s , t1 = 6 o C ,ϕ = 60% ,总压力 p = 0.1MPa ,进
入加热装置,(1)温度加热到 t2
提 示 和 答 案 : wCO2 = 0.056 、 wH2O = 0.020 、 wO2 = 0.163 、 wN2 = 0.761 ; Rg = 288J/(kg ⋅ K) ; M = 28.87 ×10−3 kg/mol ; xCO2 = 0.037 、 xO2 = 0.147 、 xH2O = 0.032 、 xN2 = 0.784 ; pCO2 = 0.0111MPa 、 pO2 = 0.0441MPa 、 pH2O = 0.0096MPa 、 pN2 = 0.2352MPa 。
ΔS1−2 = 258.6J/K 。
12−8 设大气压力 pb = 0.1MPa ,温度 t = 28oC ,相对湿度ϕ = 0.72 ,试用饱和空气状
态参数表确定空气的 pv 、 td 、 d 、 h 。
提 示 和 答 案 : 由 t = 28o C 求 得 pv = ϕ ps = 2.720kPa , 再 根 据 pv 得 ts = 22.47 oC 、
,
通
过
半
透
膜
由
A
进
入
到
B
的
O2
的
量
为
ΔnO2
= n A1 O2
− n A2 O2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之欧阳理创编

率;(×)(3)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相等;(×)
t
6. 循环热效率公式
q1 q2 q1
t
T1 T2 T1
是否完全相同?
各适用于哪些场合?
t
答:这两个公式不相同。
q1 q2 q1
适用于任何工质,任
t
何循环。
T1 T2 T1
适用于任何工质,卡诺循环
7. 与大气温度相同的压缩空气可以膨胀做功,此事实是 否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 S f ,可逆
S g,不可逆 S g,可逆 是否正确?
答: 、 、 S不可逆 S可逆 S f ,不可逆 S f ,可逆 S g,不可逆 S g,可逆
(6) 不可逆绝热膨胀的终态熵大于初态熵,S2>S1,不
可逆绝热压缩的终态熵小于初态熵S2<S1?
答:不可逆绝热膨胀的终态熵大于初态熵S2>S1 不可逆
在闭口系能量方程式中?
答:流动功是由流进(出)系统的工质传递而由工质后
面的物质系统作出的。对于闭口系统,不存在工质的流
进(出)所以不存在这样进行传递的功。
5. 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是否可应用于活塞式压气机这种
机械的稳定工况运行的能量分析?为什么?
答:可以。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可应用于任何稳定流动
过程,对于连续工作的周期性动作的能量转换装置,只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欧阳阳理创编
2021.03.04
答:不一定。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排斥大 气功是否有用。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
空气,B 中保持真空。若将隔板抽去,分析容器中空 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若隔板上有一小孔,气体泄 漏入B 中,分析A、B 两部分压力相同时A、B 两部分 气体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闭口系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那么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统吗答:不一定;稳定流动开口系统内质量也可以保持恒定;2.有人认为,开口系统中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而物质又与能量不可分割,所以开口系统不可能是绝热系;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工质在越过边界时,其热力学能也越过了边界;但热力学能不是热量,只要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就是绝热系;3.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平衡状态与均匀状态有何区别和联系答:只有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稳定状态只要其工质的状态不随时间变化,就称之为稳定状态,不考虑是否在外界的影响下,这是它们的本质区别;平衡状态并非稳定状态之必要条件;物系内部各处的性质均匀一致的状态为均匀状态;平衡状态不一定为均匀状态,均匀并非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之必要条件;4.假如容器中气体的压力没有改变,试问安装在该容器上的压力表的读数会改变吗绝对压力计算公式p = pb +p e p >p b,p v=p bp p b <p中,当地大气压是否必定是环境大气压答:压力表的读数可能会改变,根据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压力的改变而改变;当地大气压不一定是环境大气压;环境大气压是指压力仪表所处的环境的压力;5.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温度计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着的变化;6.经验温标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答:任何一种经验温标不能作为度量温度的标准;由于经验温标依赖于测温物质的性质,当选用不同测温物质的温度计、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温度的标志来测量温度时,除选定为基准点的温度,其他温度的测定值可能有微小的差异;7.促使系统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传热和位移或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热量的交换与功的交换都是促使系统状态变化;8.1将容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装气体,一部分抽成真空,中间是隔板;若突然抽去隔板,气体系统是否做功2设真空部分装有许多隔板,每抽去一块隔板让气体先恢复平衡再抽去一块,问气体系统是否做功3上述两种情况从初态变化到终态,其过程是否都可在p v图上表示答:1第一种情况不作功;2第二种情况作功;3第一种情况为不可逆过程不可以在p-v 图上表示出来,第二种情况为可逆过程可以在p-v 图上表示出来;9.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能否恢复原来状态包括系统和外界的整个系统能否恢复原来状态答: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可以恢复为原来状态;系统和外界整个系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10. 系统经历一可逆正向循环及其逆向可逆循环后,系统和外界有什么变化若上述正向及逆向循环环中有不可逆因素,则系统及外界有什么变化答:系统经历一可逆正向循环及其逆向可逆循环后,系统恢复到原来状态,外界没有变化;若存在不可逆因素,系统恢复到原状态,外界产生变化;11. 工质及气缸、活塞组成的系统经循环后,系统输出的功中是否要减去活塞排斥大气功才是有用功答:不一定;主要看输出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排斥大气功是否有用;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若将隔板抽去,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若隔板上有一小孔,气体泄漏入B 中,分析A 、B 两部分压力相同时A 、B 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答:将隔板抽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w u q +∆=其中0,0==w q 所以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不变;若有一小孔,以B 为热力系进行分析只有流体的流入没有流出,0,0==i W Q δδ,忽略动能、势能B 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增量为U ∆,A 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减少量为U ∆2.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是否可以写成下列两种形式:()()121212w w u u q q -+-=-、 q = Δu + pv 的形式,为什么答: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不可以写成题中所述的形式;对于pv u q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功w 可以写成pv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一个针对任何情况的定律,不具有w =pv 这样一个必需条件;对于公式()()121212w w u u q q -+-=-,功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所以不能写成该式的形式;3. 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有时写成下列两种形式:q = Δu + w⎰+∆=21pdVu q 分别讨论上述两式的适用范围.答:w u q +∆=适用于任何过程,任何工质⎰+∆=21pdVu q 可逆过程,任何工质4. 为什么流动功出现在开口系能量方程式中,而不出现在闭口系能量方程式中答:流动功是由流进出系统的工质传递而由工质后面的物质系统作出的;对于闭口系统,不存在工质的流进出所以不存在这样进行传递的功;5.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是否可应用于活塞式压气机这种机械的稳定工况运行的能量分析为什么答:可以;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可应用于任何稳定流动过程,对于连续工作的周期性动作的能量转换装置,只要在平均单位时间所作的轴功、吸热量以及工质的平均流量为常量,虽然它内部工质的状态及流动情况是变化的,但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规律不随时间而变,所以仍然可以利用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分析其能量转换关系;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二定律能否表达为:“机械能可以全部变为热能,而热能不可能全部变为机械能;”这种说法有什么不妥当答:不能这样表述;表述不正确,对于可逆的定温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但是自身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这种表述不正确;2.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必为可逆过程,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答:不正确;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是正确的;非自发过程却不一定为可逆过程;3.请给“不可逆过程”一个恰当的定义;热力过程中有哪几种不可逆因素答:一切非准静态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不可逆因素有:摩擦、不等温传热和不等压做功; 4.试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说法的等效性:若克劳修斯说法不成立,则开尔文说也不成立;答: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说法反映的是同一客观规律——自然过程的方向性−→−是一致的,只要一种表述可能,则另一种也可能;假设热量Q2能够从温度T2的低温热源自动传给温度为T1的高温热源;现有一循环热机在两热源间工作,并且它放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恰好等于Q2;整个系统在完成一个循环时,所产生的唯一效果是热机从单一热源T1取得热量Q1-Q2,并全部转变为对外输出的功W;低温热源的自动传热Q2给高温热源,又从热机处接受Q2,故并未受任何影响;这就成了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克劳修斯说法,⇒必须违反了开尔文说法;反之,承认了开尔文说法,克劳修斯说法也就必然成立;5.1循环净功Wnet 愈大则循环效率愈高;× 2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3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相等;×6.循环热效率公式121 q qq t -=η121 T TT t -=η是否完全相同各适用于哪些场合答:这两个公式不相同;121 q qq t -=η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循环;121 T TT t -=η适用于任何工质,卡诺循环7.与大气温度相同的压缩空气可以膨胀做功,此事实是否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答: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从单一热源吸热并膨胀做功,工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8.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熵增大的过程必定为吸热过程×;2熵减小的过程必为放热过程×;3定熵过程必为逆绝热过程×;9. 下列说法是否有错误:(1) 熵增大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2) 使系统熵增大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3) 熵产sg > 0 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4) 不可逆过程的熵变Δs 无法计算×(5) 如果从同一初始态到同一终态有两条途径,一为可逆,另一为不可逆,则可逆不可逆S S ∆>∆,可逆不可逆,,f f S S >,可逆不可逆,,g g S S >是否正确答:可逆不可逆S S ∆=∆、可逆不可逆,,f f S S <、可逆不可逆,,g g S S >(6) 不可逆绝热膨胀的终态熵大于初态熵,S 2>S 1,不可逆绝热压缩的终态熵小于初态熵S 2<S 1答:不可逆绝热膨胀的终态熵大于初态熵S>S 不可逆绝热压缩的终态熵也大于初态熵S>S;(7) 工质经过不可逆循环有⎰⎰<>0,0r T q ds δ 答:工质经过不可逆循环有⎰⎰<=0,0r T q ds δ10. 从点a 开始有两个可逆过程:定容过程a-b 和定压过程a-c,b 、c 两点在同一条绝热线上,问q a b 和q ac 哪个大并在T-s 上表示过程a-b 、a-c 及q ab 、q ac答:由图可知c a b a q q -->b a q -为1-a-b-2-1的面积;c a q -为1-a-c -2-1的面积11. 某种理想气体由同一初态经可逆绝热压缩和不可逆绝热压缩两种过程将气体压缩到相同的终压,在p-v 图和T-s 图上画出两过程,并在T-s 图上画出两过程的技术功及不可逆过程的用损失;答:由同一初态经可逆绝热压缩和不可逆绝热压缩两种过程到相同终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可逆绝热压缩过程的技术功为面积1-2T -j-m-1,不可逆绝热压缩过程的技术功为面积1-2’T -f-m-1,不可逆过程的用损失为面积1-g-n-m-112. 对于一个孤立系统,其内部若进行了可逆过程则孤立系统的总能不变,总熵不变总火用也不变答:若系统内进行的是不可逆过程则系统的总能不变,总熵增加,总火用减小;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1. 怎样正确看待“理想气体”这个概念在进行实际计算是如何决定是否可采用理想气体的一些公式答:理想气体:分子为不占体积的弹性质点,除碰撞外分子间无作用力;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低压高温时的抽象,是一种实际并不存在的假想气体;判断所使用气体是否为理想气体1依据气体所处的状态如:气体的密度是否足够小估计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可能引起的误差;2应考虑计算所要求的精度;若为理想气体则可使用理想气体的公式;2. 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否因气体的种类而异是否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异任何气体在任意状态下摩尔体积是否都是mol答:气体的摩尔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的情况下不会因气体的种类而异;但因所处状态不同而变化;只有在标准状态下摩尔体积为 m 3/mol3. 摩尔气体常数R 值是否随气体的种类不同或状态不同而异答:摩尔气体常数不因气体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而变化;4. 如果某种工质的状态方程式为pv = R g T ,那么这种工质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吗答:一种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则为理想气体,那么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都仅仅是温度的函数;5. 对于一种确定的理想气体,v p c c -是否等于定值 v pc c 是否为定值在不同温度下v p c c -、v p c c 是否总是同一定值答: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在同一温度下v p c c -为定值,v p c c 为定值;在不同温度下v p c c -为定值,v pc c 不是定值6. 迈耶公式是否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是否适用于实际气体答:迈耶公式的推导用到理想气体方程,因此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不适合实际气体;7. 试论证热力学能和焓是状态参数,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有何特点答:在工程热力学里,在无化学反应及原子核反应的过程中,化学能、原子核能都不变化,可以不考虑,因此热力学能包括内动能和内位能;内动能由温度决定,内位能由v 决定;这样热力学能由两个状态参数决定;所以热力学能是状态参数;由公式h = u + pv 可以看到,焓也是由状态参数决定,所以也是状态参数;对于理想气体热力学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函数;8. 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u 或 h 可以表示为p 和v 的函数,即u= f p, v;但又曾得出结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熵只取决于温度,这两点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实际气体有两个独立的参数;理想气体忽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所以只取决于温度;9. 为什么工质的热力学能、焓、熵为零的基准可以任选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选定哪个或哪些个状态参数值对理想气体的熵又如何答:在工程热力学里需要的是过程中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量;热力学能、焓、熵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变化量的计算与基准的选取无关;热力学能或焓的参照状态通常取0K 或0℃时焓时为0,热力学能值为0;熵的基准状态取p 0 =101325Pa 、T 0 =0K 熵值为010. 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u 、h 及s0 的基准是什么状态答:气体热力性质表中的h u 、及0s 基准是态是()00,p T ,K T 00=,0p =101325Pa11. 在如图3-1 所示的T-s 图上任意可逆过程1-2 的热量如何表示理想气体在1 和2 状态间的热力学能变化量、焓变化量如何表示若在1-2 经过的是不可逆过程又如何 答:图3-2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多变过程1-2的热量;对于多变过程其热力学能变化量及焓变化量可由下面两式计算得到: 过初始状态点,做定容线2-2’,图3-3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多变过程1-2的热力学能变化量;过初始状态点,做定压线2-2’,图3-4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多变过程1-2的焓变化量 ;若为不可逆过程,热力学能、焓不变如上图;热量无法在图中表示出来;12. 理想气体熵变计算式是由可逆过程导出的,这些计算式是否可用于不可逆过程初、终态的熵变为什么答:可以;因为熵是状态参数,只与初终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13. 熵的数学定义式为 T q ds rev δ=,比热容的定义式为δq = cdT ,故Tds = cdT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是温度的单值函数,所以理想气体的熵也是温度的单值函数;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在何处答: T q ds rev δ=中,rev q δ为一微元可逆变化过程中与热源交换的热量,而cdT q =δ中q δ为工质温度升高dT 所吸收的热量,它们是不能等同的所以这一结论是错误的;14. 1气体吸热后熵一定增大 ;2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3气体吸热后热力学能一定升高 ;4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做功 5气体压缩时一定耗功答:1× 2× 3× 4× 5√15. 道尔顿分压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是否适用于实际气体混合物答:不适用;16. 混合气体中如果已知两种组分A 和B 摩尔分数x A >x B ,能否断定质量分数也是w A >w B 答:因为A A eqA w M M x =,B B eqB w M M x =,混合气体的折合摩尔质量相同,但是组分A 和B 摩尔的摩尔质量大小关系不能确定;所以不能断定B A w w >第五章 实际气体的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式1. 实际气体性质与理想气体性质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才可以把实际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答:理想气体模型中忽略了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气体分子所占据的体积;实际气体只有在高温低压状态下,其性质和理想气体相近;或者在常温常压下,那些不易液化的气体,如氧气、氦气、空气等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似,可以将它们看作理想气体,使研究的问题简化;2. 压缩因子Z 的物理意义怎么理解能否将Z 当作常数处理答:压缩因子为温度、压力相同时的实际气体比体积与理想气体比体积之比;压缩因子不仅随气体的种类而且随其状态而异,故每种气体应有不同的Z = f p ,T 曲线;因此不能取常数;3.范德瓦尔方程的精度不高,但在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的研究中范德瓦尔方程的地位却很高,为什么答:范德瓦尔方程其计算精度虽然不高,但范德瓦尔方程式的价值在于能近似地反映实际气体性质方面的特征,并为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式的研究开拓了道路,因此具有较高的地位;4.范德瓦尔方程中的物性常数a和b可以由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也可以由物质的 Tcr 、pcr、vcr计算得到,需要较高的精度时应采用哪种方法,为什么答:当需要较高的精度时应采用实验数据拟和得到a、b;利用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计算得到的a、b 值是近似的;5.什么叫对应态原理为什么要引入对应态原理什么是对比参数答:在相同的压力与温度下,不同气体的比体积是不同的,但是只要它们的p r 和Tr 分别相同,它们的vr 必定相同,这就是对应态原理;对应态原理并不是十分精确,但大致是正确的;它可以使我们在缺乏详细资料的情况下,能借助某一资料充分的参考流体的热力性质来估算其他流体的性质;相对于临界参数的对比值叫做对比参数;6.什么是特性函数试说明 u = us, p是否是特性函数;答:对简单可压缩的系统,任意一个状态参数都可以表示成另外两个独立参数的函数;其中,某些状态参数若表示成特定的两个独立参数的函数时,只需一个状态函数就可以确定系统的其它参数,这样的函数就称为“特性函数”;但是对于比容无法用该函数表示出来,所以此函数不是特性函数;7.如何利用状态方程和热力学一般关系求取实际气体的Δu、Δh、Δs答:将状态方程进行求导,然后带入热力学能、焓或熵的一般关系式,在进行积分;8.本章导出的关于热力学能、焓、熵的一般关系式是否可用于不可逆过程答:热力学能、焓、熵都是状态参数,计算两个平衡状态之间的变量可任意选择其过程;所以同样适用于不可逆过程;9.水的相图和一般物质的相图区别在哪里为什么答:与水的相图比较,显着的差别是固液二相平衡线的倾斜方向不同,由于液态水凝固时容积增大,依据克拉贝隆-克劳修斯方程固液相平衡曲线的斜率为负;而其它物质则相反;第六章水蒸气与湿空气1.水的三相点的状态参数是不是唯一确定的三相点与临界点有什么差异答:水的三相点状态参数不是唯一的,其中温度、压力是定值而比体积不是定值;临界点是唯一的,其比体积、温度、压力都是确定的;三相点是三相共存的点,临界点是饱和水线与饱和蒸汽线的交点,在该点饱和水线与饱和蒸汽线不再有分别;2.刚性绝热的密闭容器内水的压力为4MPa,测得容器内温度为200℃,试问容器内的水是什么集态因意外事故容器上产生了一不大的裂缝,试分析其后果答:水的集态为高压水,若有裂缝则会产生爆裂事故;3.水的定压汽化过程中温度维持不变,因此有人认为过程中热量等于膨胀功,即q = w,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温度不变不表示热力学能不变;这里分析的是水,定压汽化有相变, 不能作为理想气体来处理,所以Δu ≠ 0;不能得到q = w这样的结果;4.为何阴雨天晒衣服不易干,而晴天则容易干答:阴雨天空气的湿度大,吸取水蒸气的能力差,所以晒衣服不易干;晴天则恰恰相反,所以容易干;5.为何冬季人在室外呼出的气是白色雾状冬季室内有供暖装置时,为什么会感到空气干燥用火炉取暖时,经常在火炉上放—壶水,目的何在答:人呼出的气体是未饱和湿空气;当进入外界环境时,外界环境的温度很低使得呼出的气体得到冷却;在冷却过程中,湿空气保持含湿量不变,温度降低;当低于露点温度时就有水蒸气不断凝结析出,这就形成了白色雾状气体;冬季室内有供暖装置时,温度较高,使空气含湿量减小;因此会觉得干燥;放一壶水的目的就是使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含湿量;6.何谓湿空气的露点温度解释降雾、结露、结霜现象,并说明它们发生的条件;答:露点: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称为湿空气的露点温度,或简称露点;a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凝结现象;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间,地面温度较低,空气把自身的热量传给地面,空气温度下降,这时湿空气随温度降低呈现出过饱和状态,就会发生凝结,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这就形成了雾;雾的形成基本条件,一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充沛,二是地面气温低;三是在凝结时必须有一个凝聚核,如尘埃等;b 露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水珠;露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水汽条件好,二是温度比较低的物体低,指与露点温度比较;,温度逐渐降低且保持含湿量不变,;当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有水珠析出,这就形成露;c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的凝华现象;霜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二是有冷O℃以下的物体;,湿空气与温度较低物体接触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 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形成霜;7.对于未饱和空气,湿球温度、干球温度以及露点三者哪个大对于饱和空气,三者的大小又将如何答:对于未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数值较大;对于饱和空气三者的大小相等;8.何谓湿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愈大含湿量愈高,这样说对吗答:含湿量d:1 千克干空气所带有的的水蒸气的质量;相对湿度是湿空气中实际包含的水蒸气量与同温度下最多能包含的水蒸气量的百分比;相对湿度是一个比值,不能简单的地说相对湿度愈大含湿量愈高,他与同温度下最多能包含的水蒸气量是相关的;9.刚性容器内湿空气温度保持不变而充入干空气,问容器内湿空气的φ、 d 、 p v 如何变化答:φ减小, d 减小, p v 减小;10. 若封闭汽缸内的湿空气定压升温,问湿空气的 φ 、 d 、 h 如何变化答:φ 减小, d 不变, h 变大;第七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1. 分析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说明之;答:主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1.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等−−→−计算s h u q t ∆∆∆,,,,,ωω4.分析能量转换关系用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例:1 过程方程式:常数=T 特征 常数=PV 方程2 初、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22111221V P V P V V P P ==或3计算各量: 1212ln lnP P R V V R s h u -==∆=∆=∆。
工程热力学第12章答案

第12章 气体动力装置循环12-1 某燃气轮机装置理想循环,已知工质的质量流量为15kg/s ,增压比π=10,燃气轮机入口温度T 3=1200K ,压气机入口状态为0.1MPa 、20℃,假设工质是空气,且比热容为定值,c p =1.004kJ/(kg ·K ),k =1.4。
试求循环的热效率、输出的净功率及燃气轮机排气温度。
解:−−4.114.11kk(1)极限回热时 =×===−−4.114.11126615.298kk T T T π497.47K=⎟⎠⎞⎜⎝⎛×=⎟⎠⎞⎜⎝⎛==−−4.114.113456115.12731kk T T T π763.05K循环吸热量 )(531T T c q p −= 循环放热量 ()162T T c q p −= 循环热效率=−−−=−−−=−=05.76315.127315.29847.497111162T T T T q q t η60.9%t=×===−−4.114.1126515.293kk L T T T π464.30K=⎟⎠⎞⎜⎝⎛×=⎟⎠⎞⎜⎝⎛==−−4.114.11455115.11731kk H T T T π740.71K循环吸热量 ()17.43471.74015.1173004.1)(531=−×=−=T T c q p kJ/kg 循环放热量 ()162T T c q p −=4.114.118−−kk t π12-5 某理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假设燃气在余热锅炉中可放热至压气机入口温度(即不再向环境放热),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蒸汽循环吸收。
高温燃气循环的热效率为28%,低温蒸汽循环的热效率为36%。
试求联合循环的热效率。
解:假设高温燃气循环中热源提工100kJ热量。
在燃气轮机中作功为 28%281001=×=w kJ燃气在余热锅炉中吸热为 72112=−=w q kJ 在蒸汽轮机中作功为 92.25%36722=×=w KJ 联合循环的热效率为 %92.5310092.2528=+=t η12-6 有人建议利用来自海洋的甲烷气体来发电,甲烷气作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燃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
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混合气体中,各种组成气体可以各自互不影响地充
满整个体积,他们的行为可以与它们各自单独存在时一样,为什么?
答:混合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取决于各组成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及成分,若各组成气
体全部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则其混合物也处在理想气体状态,具有理想气体的一
切特性。
理想气体混合物中各组成气体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答:若各组成气体全部处在理想气体状态,遵循状态方程pV nRT =。
道尔顿分压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是否适用于实际气体混合物?
答:否。
只有当各组成气体的分子不具有体积,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时,处于混
合状态的各组成气体对容器壁面的撞击效果如同单独存在于容器时的一样,这时
道尔顿分压力定律和亚美格分体积定律才成立,所以道尔顿分压定律和亚美格分
体积定律只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混合气体中如果已知两种组分 和 的摩尔分数 ,能否断定质量
分数也是 ? 答:否。
i i i eq
x M M ω=
⋅,质量分数还与各组分的摩尔质量有关。
可以近似认为空气是 氧气和 氮气混合构成(即
、 ),所以 、 的
空气的熵应是 、 的 氧气的熵和
、 的 氮气熵的和,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
计算各组分熵值时,应该使用分压力,即(,)i i s f T p =。
为什么混合气体的比热容以及热力学能、焓和熵可由各组成气体的性质及其在混合气体中的混合比例来决定?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能不能由同样方法确定?
答:根据比热容的定义,混合气体的比热容是 混合气体温度升高 所需热量。
理想气体混合物的分子满足理想气体的两点假设,各组成气体分子的运动不因存在其他气体而受影响。
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都是广延参数,具有可加性。
所以混合气体的比热容以及热力学能、焓和熵可由各组成气体的性质及其在混合气体中的混合比例来决定。
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是强度参数,不能由同样方法确定。
为何阴雨天晒衣服不易干,而晴天则容易干?
答:阴雨天空气的湿度大,吸取水蒸气的能力差,所以晒衣服不易干。
晴天则恰恰相反,所以容易干。
为何冬季人在室外呼出的气是白色雾状 冬季室内有供暖装置时,为什么会感到空气干燥?用火炉取暖时,经常在火炉上放 壶水,目的何在
答:人呼出的气体是未饱和湿空气。
当进入外界环境时,外界环境的温度很低使得呼出的气体得到冷却。
在冷却过程中,湿空气保持含湿量不变,温度降低。
当低于露点温度时就有水蒸气不断凝结析出,这就形成了白色雾状气体。
冬季室内有供暖装置时,温度较高,使空气含湿量减小。
因此会觉得干燥。
放一壶水的目的就是使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增加空气的含湿量。
绝对湿度是 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它非常直接地指出了湿空气中水蒸气的量,能不能用绝对湿度衡量湿空气的吸湿能力?
答:绝对湿度并不能完全说明湿空气的潮湿程度和吸湿能力。
因为同样的绝对湿度,若空气温度不同,湿空气吸湿能力也不同。
所以绝对湿度不能完全说明湿空气的吸湿能力,由此而引入了相对湿度的概念。
何谓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解释降雾、结露、结霜现象,并说明它们发生的条件。
答:露点: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称为湿空气的露点温度,或简称露点。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的凝结现象。
白天温度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
但是到了夜间,地面温度较低,空气把自身的热量传给地面,空气温度下降,这时湿空气随温度降低呈现出过饱和状态,就会发生凝结,当足够多的水分子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在一起,同时水分子本身也会相互粘结,就变成小水滴或冰晶,这就形成了雾。
雾的形成基本条件,一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充沛,二是地面气温低。
三是在凝结时必须有一个凝聚核,如尘埃等。
露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水珠。
露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水汽条件好,二是温度比较低的物体(低,指与露点温度比较)。
温度逐渐降低且保持含湿量不变。
当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有水珠析出,这就形成露。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的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二是有冷 以下 的物体。
湿空气与温度较低物体接触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
如果温度在
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形成霜。
何谓湿空气的含湿量?相对湿度愈大含湿量愈高,这样说对吗?
答:含湿量 : 千克干空气所带有的的水蒸气的质量。
相对湿度是湿空气中实际包含的水蒸气量与同温度下最多能包含的水蒸气量的百分比。
相对湿度是一个比值,不能简单的地说相对湿度愈大含湿量愈高,他与同温度下最多能包含的水蒸气量是相关的。
刚性容器内湿空气温度保持不变而充入干空气,问容器内湿空气的 、 、 如何变化?
答: 减小, 减小, 减小。
若封闭汽缸内的湿空气定压升温,问湿空气的 、 、 如何变化?答: 减小, 不变, 变大。
湿空气节流后, 、 、 、 如何变化?
答: 增大, 增大, 增大, 不变。
有人说热水流经冷却塔后,温度可以降到低于冷却塔的进气温度(即环境大气温度)对不对?为什么?
答:对。
热水的冷却实质是蒸发散热,接触传热和辐射传热三个过程的共同作用。
在某些条件下,热水的冷却主要靠蒸发散热,所以热水流经冷却塔后,温度可以降到低于冷却塔的进气温度(即环境大气温度)。
某项工程中需使用高纯度的氮气,为防止因杂质水蒸气冻结而堵塞管道,要求该气体在 条件下的露点不高于 。
测试过程在
下进行,测得露点为 ,请问这批气体是否合格?为什么?
答:合格。
在 下的露点为 ,由湿空气中水蒸气状态的 图和 图知,在 下的露点小于 下的露点 ,显然不高于 ,所以合格。
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
冷
却塔是利用蒸发冷却原理,使热水降温以获得工业用循环冷却水的节水装置。
所以我国缺水地区,甚至像地处江南水乡的上海地区也在火力发电厂建设冷却塔达到节水和降低热污染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节水有些地方利用强电场让已蒸发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回收,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从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蒸发出来的水雾是由无数微小水粒构成。
当这些微小水粒子经过高压电场时被荷电并成为带电水粒子。
在电场的作用下 荷电微水粒子向异性电极移动并最终到达异性电极 当到达电极的荷电微水粒子到一定浓度时 形成水薄膜直至开始流动 这样可以用容器或管道回收这些在电极上的水。
电极可以设在冷却塔内部和 或冷却塔的外部。
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节约发电厂因蒸发而造成的水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