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答题..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特殊提问方式 专题练习-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特殊提问方式 专题练习-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特殊题型专题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考查方式:1.直接概括情感型。

考查途径:①理解诗歌特定语句的含意;②根据诗歌主要内容,简要概括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③总结、归纳诗歌的主旨。

概括思想情感为考查重点。

2.借用他人评价引出问题型。

3.请学生根据评价分析诗歌型。

4.分析诗人的人生态度型。

5. 请学生得出诗歌对自己的启示型。

对诗歌阐释道理的认识及受到的启示。

常用提问方式: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诗中阐明一个……道理,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诗中,作者认为……,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以上几种提问方式,其中第一种是一种最直接、最直白的方式,答题时不用过多审题,可根据诗歌内容、情感直接作答。

三、四种提问方式,需要答题之前认真思考,出卷人的意图究竟何在,在回答问题时才能有的放矢。

如“借用他人评价引出问题型”重在对后面的提问的分析。

“请学生根据评价分析诗歌情感型”重在分析准确前面的评价,根据评价内容,再结合诗歌情感进行作答。

“分析诗人的人生态度型”重在如何对待人生“态度”,不能回答具体的“情感”。

“请学生得出诗歌对自己的启示型”重在结合自己、结合诗歌回答“启示”。

在答题思路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其中包括对文化常识、物象意象、历史典故以及诗人的生活经历的关注。

2、区分情感类别:哀愁、激愤、忧郁、欢喜、向往、别离等。

3、答题时,一定注意:关注尾句、先总后分、联系原诗、知人论世。

专题练习(一)直接概括情感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苏轼一曲阳关情几许。

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

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

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

风流膝上王文度。

[注]王文度:《世说新语·方正》说王文度的父亲王兰田(名述之),“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置膝上。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思想情感+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之诗歌鉴赏思想情感+课件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水边的大竹子。
问题:从本诗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一)知人论世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 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 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 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 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 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 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 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 齐名,合称三苏。
2020 2017
全国Ⅰ卷 全国Ⅲ卷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奉和袭美抱疾杜门 见寄次韵》陆龟蒙)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审题要点定向
考查形式:或单独设题,或与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或表达技 巧联系在一起设题。 题干中有“情感”、“主旨”、“内容”类的词语。
矛盾统一型

题目:辨题材、情感 词、写作缘由 作者:明确风格、 了解时代 注释:每个都有用,



方法
每个都要用
关键词句:注意尾联

关于诗歌鉴赏思想感情类型的答题技巧

关于诗歌鉴赏思想感情类型的答题技巧

关于诗歌鉴赏思想感情类型的答题技巧关于思想感情类的诗歌鉴赏题如何解答?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解题步骤: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答题要领: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感。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下面用两个例子来说明怎么使用上面所说的答题技巧:例1、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的内容主旨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

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

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

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

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

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

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

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赏析】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尤其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词一开始,作者便充满喜悦之情地衷心赞美西湖。

湖上的“鸥鹭闲眠”,表明已经是夜晚。

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内容

诗歌鉴赏评价诗歌思想情感内容

战乱频仍、 忧念家国、 离乱之愁。
③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 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 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 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 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 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答:从注释和标题看,这是作者离开家 乡,到巴东初任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 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 诗歌由写景到抒怀,先是一种闲情,结 果触景生情,旧业遥清渭,便联想起家 乡,当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 乡,于是“惊”。前后变化,突出了思乡之 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黑、吉、桂卷)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 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如: 温庭筠《商山早行》; 马致远《天净沙》 三 )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乡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怀 4、闺中怀人 (闺怨) 人
如:王昌龄《闺怨》 温庭筠《菩萨蛮》
1、羁旅(长期寄居他乡)愁思
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2)引用神话传说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 女”传说中的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 时。(白居易《放言》) ②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 —宣汉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 ③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诗歌鉴赏之复杂情感分析》公开课

《诗歌鉴赏之复杂情感分析》公开课
①感伤时局之忧:“三城戍”“ 海内风尘”描写国内战火不断,战事急迫,对国家前途、人民生活的担忧 ; ②对亲人的思念之意:“诸弟隔”指因战乱兄弟天各一方; ③漂泊孤寂之苦:“一身遥”写自己漂泊天涯的孤独样子; ④年老多病之叹:“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 ⑤未能报国之憾:"未答圣朝"即年老多病,不能报效朝廷。
苦雨初霁 李觏gòu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霁:雨过天晴 林薄:交错丛生的草木。
该诗表现了作者的几种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四、考题讲练
苦雨初霁 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 [注]:霁:雨过天晴 林薄:交错丛生的草木。 该诗表现了作者的几种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课后作业
参考答案
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
(5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思想感情”2分,“依据”1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
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野 望 杜甫
01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02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考点:1.形象 2.语言 3.表达技巧 4.思想感情
【理解情景型】提问: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诗歌描写了……(名词,描写景物的词,表时令,季节的词语)的景色。

通过对……的描写(动词,形容词,景物的特点),抒发(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海浪滔天的雄伟气势。

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描述画面型】提问:这首诗描绘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这首诗(哪一联)描写了(名词,描写景物的词,景,人,事,物),创设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理想,志趣)。

如:寂静冷清的意境。

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

恬淡清幽的意境。

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被贬后的抑郁和惆怅之情。

【鉴赏人物型】提问:诗中塑造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题模板:诗中塑造了……形象,通过描写(诗中描写环境特征的词)……抒写了……之情。

如:超尘脱俗,悠然自得的隐士形象。

生活环境的清幽。

隐居生活。

表达了他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

高洁不俗。

悠闲潇洒。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追求。

【炼字型】提问:该字好在那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板:这个字的意思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情感。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3(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方面)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3(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方面)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

一般不单独设题,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来考查。

基础储备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唐代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到了唐代,因为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等诗句。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持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表达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四)别离贬谪诗:古代因为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所以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古典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题答题方法与试题练习答案

古典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题答题方法与试题练习答案

古典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题答题方法与试题练习答案古典诗歌鉴赏之情感分析题一、把握情感分析的原则1.紧扣主旨,分析有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转移,更不可一知半解,就句论句。

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先对全诗的主旨情感基调有个大致的把握,在这样的前提下方能展开分析。

分析时既要扣住所给文字,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紧紧扣住语言作具体分析,不可空泛、笼统,套用一两个术语。

边练边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雨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是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尾联之愁,正是反衬出对雨的喜爱。

尾联写了两种愁,往年愁没有粮食和酒,是真愁;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是“假愁”,是以愁反写喜。

因此,尾联先以真愁衬假愁,再以假愁衬喜悦,从而更突出对雨能带来丰收、丰年的喜爱。

【赏析】:此诗描绘了雨中(后)万顷田地的庄稼郁郁葱葱,风吹过,绿浪翻滚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颈联中,“遥”,生动描绘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忽”,生动描绘雨后树枝积水很多,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状。

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主要意图在于:以愁衬愁,往年愁没有粮食与酒,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以愁衬喜,今年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出人意料,先写“雨惬群情”的诸多情形,结尾转写愁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

二、善于使用五个“抓手”1.挑字析古诗写作重炼字,以至“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这样的字,有时表现在高度凝练的情感词语上,这叫“情字”。

分析某句、某联或全篇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这样的“情字”挑出来分析。

有时,“情字”并不是那么显豁,而是藏在某些富有表现力的实字或虚字中。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意象寓情感
秋夜 朱淑贞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孤寂


悲凉

明意象
月亮: 对家乡、亲人、朋友旳怀念
松菊: 高洁旳品格和情操
香草美人: 象征理想
羌笛: 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
梧桐: 凄凉悲哀、萧瑟冷寂
杨花: 随风飘散,想到飘零
杜鹃: 竹: 亭:
雁:
凄凉、哀伤旳象征 虚心、脱俗、孤傲、刚劲 抒写离情别绪旳意象 游子旳思乡、鸿雁传书
• 破纸窗间自语。
•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
• 觉,眼前万里江山。

• 此句结体合全现词了思作索者,在这人首生词下暮阙年旳仍最不终忘一抗句, 金,体报现效了祖作国者怎恢样复旳中情原怀?故土旳情怀。
二、看作者
明写作背景
看注释
菩萨蛮 ·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 2023天津卷)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
——诗歌旳思想感情
■诗言志,词缘情 .“志”即情,指志向、理想、
愿望、情感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情”是诗歌旳根本,是诗 歌旳内核,不论是忧国忧民 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 游子迁客之悲,征夫思妇之 怨,无不感人至深.能体会 出诗旳情感,是读诗旳最大 乐趣。
教学目旳:
鉴赏“思想感情型”题旳答题环节
根据高考旳评分要点,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一般分两步走
答题环节: ①精确指出抒发了怎么样旳思想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 字或两个字旳词) ②结合详细旳诗句进行分析 (联络诗歌旳事物、景物来回答,也能够了解为对于诗歌 内容旳概括或翻译,体现感情旳特点、措施)(直抒胸臆、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烘托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诗歌思想感情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诗歌思想感情

古诗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一、怎么问?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这首诗或某句(联)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诗中某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 这首诗的观点是什么?你是如何评价的?【高考】1.(全国卷Ⅰ)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天津卷)“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3.(全国卷Ⅲ)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二、把握诗歌思想感情:1.看标题2.看注释3.看时代4.看作者5.看意象6.看抒情字眼7.看典故三、诗歌情感题答题思路1.仔细阅读题干,把握答题方向,明确是分析全诗还是某一联或某一句的思想感情。

2.认真读诗,判定诗歌情感类别,抓住诗中透露诗人感情态度的词语,抓住抒情句、议论句,准确把握情。

3.选用正确的情感词概括。

4.分点答题,答题规范。

答题必须全面有条理,结合相关诗句指出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注】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叶梦得( 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

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

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

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第二句写“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

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山小亭,但从“笑谈”和下片中的“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20XX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一)(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

20XX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一)(优秀范文5篇)[修改版]

第一篇: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一)班级: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一)【学习目标】1、明确考纲要求,了解思想感情类考题的题型。

2、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路。

学习重点: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路。

学习难点:怎样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知识准备】(一)评价内容主旨类试题答题思路:第一步:确定诗词题材,如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第二步:具体分析所涉及的诗(词)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作答形式是“××句(联)写了……”;第三步:揭示诗(词)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评价思想感情类试题答题思路: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第二步: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三)评价观点态度类试题答题思路: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词)句进行分析;第二步: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自主探究】①写景抒情类山水田园或写景抒情的古诗词,是重点考查的一种题材。

这类题材往往是先写景,后抒情,就一般而言,景物描写中虽然融注了诗人的情感,但要品出景中之情,必须对全诗传达的情意有一定的把握,才能因景悟情,探明奥妙。

读此类诗直奔抒情句可以快刀斩乱麻,可以较便捷地观照诗人内心世界。

虽然说抒情的形式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之分,但较之写景句,抒情句是诗歌情感之所在,所以,抓住了抒情句,就能够快速地入解。

②酬赠送别类酬赠送别古诗词往往有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

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

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

[学考对接] 1.(人教版必修 3)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宋代罗大经指出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登台”这联含有“八悲”,你能读出几层来?试作具体分析。
[研究题型·突破考点] [题型解读]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准确把握并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鉴赏古代诗歌的目的和前提。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均涉及了 对思想感情的考查。这类题的主要设题形式有:(1)直接设问。格式 为“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如 2015 年高考 新课标全国卷Ⅱ就采用了这种形式。(2)间接设问。如“诗中诗人的 感情有无变化?请简要分析”。(3)比较两首诗歌的不同情感。如“两 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明手法,巧作答。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表达技巧这座桥梁,因 此在分析诗歌情感时,一要通过具体语句来思考,二要结合表达技 巧来思考。这样,答案才会完备。
2.答题模板 概括情感(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
[跟踪热身] 2.(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研究题型·突破考点] [题型解读]
诗歌的内容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诗歌的主旨是诗人 写作诗歌的主要目的。概括内容主旨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结合诗 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
试卷类型 2018· 天津卷 2018· 江苏卷 2017· 江苏卷 2015· 江苏卷
其他设 问方式
(2)超脱(寄情山水、向往安宁、恬淡、 闲适、迷恋、欢乐); (3)豪放(咏史述志、状景抒怀、建功立 业); (4)婉约(闺中独处、思念情郎、泪洒楼 台、顾影自怜); (5)思乡(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 落); (6)激昂(愉悦、欣喜、乐观、奔放、豁 达); (7)失意(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 闷、郁闷、激愤); (8)怀友(仰慕、思念、关心、担忧、祝 福、相知)

高考“古诗词鉴赏” 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

高考“古诗词鉴赏” 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

高考“古诗词鉴赏”常见的思想感情与答题模板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

诗词茫茫,情感戚戚,把握诗词的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

那么我们来看看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例】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全诗略)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

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

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

诗歌鉴赏之情感、思想内容

诗歌鉴赏之情感、思想内容
• ④万念俱灰的无奈(或绝望、失望)。最后两句
借“永怀愁”表达愁绪满怀,夜不成寐;借窗前“松月 ”表达内心的空寂之情。
(答出一点给2分,答满三点给6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① 乙丑京口奉祠②西归,将至仙人矶③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 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 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问题 五看内容(寻诗眼、品意 象、抓关键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tuò )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 常见之物。
小结
• 1、鉴赏诗歌的情感要从多角度(标题、 作者、注释、问题、诗眼、意象、关键 句等)入手,每一个角度要相互关联,不
能孤立对待。 • 2、答题时要注重用词准确和专业,并且
要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问: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试作分析。(6分)
①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前六句借景抒情, 通过“湖山、槐柳、下鹭、鸣蛙、箨龙、木 笔”等意象,营造了幽静的氛围,抒发了怡 然自得之乐【品意象、“观”、标题“幽”】 ②往日旧交零落殆尽的寂寞惆怅之情。七、 八句感叹“交旧尽”,没有知己可以共品茗 茶、共赏湖山之景,倍感孤独落寞。 【抓关 键句、标题“幽” 】 ③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之悲。第七句“叹息” 自己作为爱国志士,身已年老,空怀报国之 志。【抓关键句、看作者、标题“幽”】 (三个要点,每点2分。)

诗歌思想感情答题方法

诗歌思想感情答题方法

巩固练习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 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感情。步骤一 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 惜。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 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步骤二 作者在词中寓情于景,把对早春的喜爱之情融入到优美的 早春景物中,并直接引用或化用韩愈的诗句来表达。而下阕就直 抒胸臆,表达要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步骤三
提问方式: 这首诗表达\展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一想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
诗歌常见的题材
记 一 记
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 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 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 哲理诗及其他。
读一读
了解诗歌的情感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1分)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 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 一片荒凉。(2分) 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 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以哀景抒哀情的手法 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2分)

【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之把握思想情感题型答题方法与解答步骤

【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之把握思想情感题型答题方法与解答步骤

【古诗文阅读】诗歌鉴赏之把握思想情感题型答题方法与解答步骤把握思想情感题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评价观点态度,就是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体现的作者态度进行评价,也包括对作者所表现的观点态度的消极性与积极性的评价。

诗言志,“志”即情感,是一首诗歌的灵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必考内容,且分值较高,应作为备考的重点。

所以,我们要掌握常见的情感类型及其规范表述,同时还要把握这类题型的考查形式和答题思路。

常用的情感类型:按题材的不同,可将古诗词分为以下几种:别离贬谪诗、爱情闺怨诗、思乡怀人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谈禅说理诗。

总之,古诗中常用的感情存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受伤今、侮辱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览胜登高、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行、思乡念亲、相守春草、别怨往昔等。

它的设题模式一般有四种:①分析诗句所涵盖的情感,例如“某个词为‘诗眼’,为什么”、“某个句子阐述了什么道理”等;②整体把握住诗中的情感;③形象、语言、技巧等融合出来综合,隐性的考查情感。

④比较相同诗中作者的情感:一就是比较相同诗中同一词语的优劣;二就是比较同一对象在相同诗句中抒发的情感。

它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模式: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解题思路应当分后五步跑:首先正确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利用高中文言科学知识回去认知诗歌的内容(重点字词、词语活用、特定句式——消音);其次全面分析诗词,把握住诗歌的结构,高度关注题目和末句(卒章显志);再次特别注意具体分析诗词的意象,从意象(形象)中回去品味诗的意境和基调(把握住意象或形象的特点),其表达途径存有五种:借景、托物、咏史、故事情节和轻易抒写;然后知人论世,高度关注实考、序言;最后加强资源整合分析过程,构成观点,必须中肯,既不贬抑,也不神化。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类答题技巧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 问题:试分析下阕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 思想感情。
解析: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 “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 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不引诗不答题
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 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 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 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修辞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 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
在答题的时候,你把你的理解和诗歌中的关 键字 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你的分析中,这将 极大的增强你制订的答案的规范性。
• 明确指出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说明 如何运用+手法的效果+诗人情感
语言类题型
• 1、炼字类 • (1)诗中眼 • 找出诗眼 +诗句内容是如何贯穿这一诗眼的+再次强调诗歌思想感情。 • (2)句中眼
所炼字大多用了一些修辞,或者有活用现象,又或者色彩浓 烈。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副词、叠词、拟声词等。
三、结合诗词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王罔运(1832--1916),近代著名 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排斥,于是绝意仕途,归而授徒。 问题: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 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突破】
准确解读诗歌思想感情的技法
看题目(提示内容)
看作者(知人论世)
看关键词(情感词)
读懂 表层
看意象(特定含义、景与情)读懂
看注解(交代背景,时间)
深层
含义 置身诗境:借助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所感情 描绘的境界中去体味感受(我就是诗人,
我看到了听到了遇到了想到了……)
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诗人
庐州月 许嵩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殇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 庐州月光洒在心上
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太多的伤难诉衷肠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庐州月光梨花雨凉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为何写?
2016届高考备考古诗文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古典诗歌,能够读懂诗歌表层内容。 2、准确解读诗歌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3、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步 骤。 4、提高鉴赏品读诗歌的能力和答题能力,培养 热爱中国古代诗歌的兴趣。
【学习重点】
“鉴赏思想感情型”题解题思路: • ①划题审题——力求全面,不漏要求 • ②按部就答——思路清晰,步骤齐全 • ③联系原诗——充实有话,显长掩短
“鉴赏思想感情型”题答题步骤:
①点感情 ②明手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等) ③通过什么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内容来回 答)
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思考:这首词主要表达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了什么思想感情?
月也摇晃人也彷徨
庐州月 许嵩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 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 庐州月光洒在心上
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 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
太多的伤难诉衷肠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技法示范】
看意象——风雨,残枝,落花,寒绿,双飞燕。融 情于景——景哀情哀 看感情词——愁,无奈 以意逆志:我曾经思念某一个人,无法得见。愁绪 满怀,做其他事情都无法转移排遣这份愁绪。
【典题引路】(2014年课标全国1)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 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 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的本意(曾经我也有相似的……)
【典题引路】(2014年课标全国1)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 ,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 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典题引路】(2014年课标全国1)
阮郎归 无名氏①
•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 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 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 劫:围棋术语。
•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 :围棋术语。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 无法派遣的愁情。
【合作探究】
要求: 同桌两人互为一组,互相口述: ①诗歌表层含义 ②用了哪些技巧解读出了诗歌什么样的感情
【合作探究】 幽居初夏 陆游
知人论世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 庐州月光梨花雨凉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

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一缕青丝一生珍藏
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 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
主要情感: 思念家乡,思念故人的惆怅伤感
月也摇晃人也彷徨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①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 。 ②木名,又名辛夷花, 它和箨龙是初夏常见之物。
试简析这首诗所抒发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技法示范】
看意象——湖山,槐柳阴,野径,鹭,深草,鸣蛙,箨龙, 木笔。融情于景,乐景乐情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①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 。 ②木名, 又名辛夷花,它和箨龙是初夏常见之物。
试简析这首诗所抒发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的 闲适之情; 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壮志未酬; 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重点掌握】 高考题型“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型 得分关键
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学习难点】
准确解读诗歌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上课回顾】
1、读懂诗歌表层含义
①辨别诗歌题裁(从内容、情感上) ②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事物等 ③用文言文翻译的方式,翻译诗句。
2、理解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
看情感词——叹息,老来,交旧尽,谁共 置身诗境、以意逆志——幽居乡村,看到了初夏之景,怡 然自得;可是想到自己已年迈,而壮志未酬,又无人一起 喝茶聊天,不由得顿感寂寞惆怅。
【合作探究】幽居初夏 陆游 知人论世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读懂 深层 感情
明确解题思路和答题步骤
准确 规范 表达
“鉴赏思想感情型”题常见的设问方式
1.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 析。 2.诗歌××句(联、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蕴含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前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有好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简述理由。 5. 两首诗都写到了“…”,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感 情? 6、此诗写…,有人读出了…,有人读出了…请结合 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